巨流河

出版社:天下远见出版
出版日期:2009-7-7
ISBN:9789862613719
作者:齊邦媛
页数:603页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歌声中的故乡
第二章 血泪流离——八年抗战
第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南开中学
第四章 三江汇流处——大学生涯
第五章 胜利——虚空,一切的虚空
第六章 风雨台湾
第七章 心灵的后裔
第八章 开拓与改革的一九七○年代
第九章 台大文学院的回廊
第十章 台湾、文学、我们
第十一章 印证今生——从巨流河到哑口海
后记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齐邦媛先生与《巨流河》 王德威
齐邦媛纪事
《巨流河》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巨流河,在清代被称为巨流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六十年来,作者读书、教书,写评论文章,却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事——郭松龄在东北家乡为厚植国力反抗军阀的兵谏;抗战初起,二十九军浴血守卫华北,牺牲之壮烈;南京大屠杀,国都化为鬼蜮的悲痛;保卫大武汉,民心觉醒,誓做决不投降的中国人之慷慨激昂;夺回台儿庄的激励;一步步攀登跋涉湘桂路、川黔路奔往重庆,绝处逢生的盼望;在四川、在滇缅公路上誓死守土的英勇战士的容颜,坚毅如在眼前;那一张张呼喊同胞、凝聚人心的战报、文告、号外,在作者心中仍墨迹未干……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


 巨流河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巨流河》,这本书我读了两遍。
       一开始,仅仅是抱着对那段过去的好奇去读。但任何奔流的历史,终究是要有人来叙述的,这回忆录便是十分私人的角度。
      正如卷尾所述,此书当真是“如此独特,如此愉悦,如此悲伤”。它的独特在于动荡的大时代,悲伤来自于个人命运的不可控与民族命运的哀婉,愉悦则是深层的提炼。
       在对历史的了解同时,不可否认的,我还是对齐邦媛与张大飞的故事更有印象。
       这可能是齐老师最内心深处,永远无法放下的爱。所以,在她的回忆录里,也给了这位以身殉国的飞行员最大的篇幅。比起她后来的结婚生子的一笔带过,这段未完成的爱显的生动,隐忍又动人。
       在本书纷乱的前三分之一回忆中,有颠沛流离的流亡,炮火中的恐慌,为国为民的父辈,战乱中的亲情,还有似兄长似偶像似恋人的张大飞。那些会面的小小细节,信件上的笔记,这么多年了,齐老师仍然记得一清二楚。可能只有张大飞的离世,在当年对那个小小的齐邦媛的冲击之大,写进回忆录以后,却是淡化了许多。
       本书的后三分之一写的是齐老师的工作生涯。想来这是她认为更值得书写的东西,她是台湾教育,文学发展的见证。不同于一般女性结婚后便围绕丈夫儿子转,齐老师是独立自主的职场女性。这段的叙述里,家庭退到了幕后,成了一个小小的背景。但我忍不住会想,如果她真的嫁给了她的偶像,她是不是会在这段的回忆里,加入更多的家庭情节?
       在接近尾声的时候,齐老师也年华老去,终于可以回一次大陆。却是命运的安排,在南京的墓地,“张大飞”的名字赫然在目。好像命运给了她一个美好的起点,又忽然粗暴的戛然而止,在事隔多年后,才悠悠然传来一个完整的句点。
      
      
  •        《巨流河》真是这两年很值得读的一本书,尤其80后。
       心中的热情早已被生活磨损,想想这三十多年的人生路,似乎自己只有童年可回忆,就从来没年轻过。“中国不亡,有我!”振聋发聩之声,不仅在那个国破山河在的岁月,应将是青年心口永远的温度。那是最坏的年代,山河破碎,流离失所;那是最好的时代,是青年成长的光辉岁月,看看张大飞,即使对政治颇为疏离的齐邦媛,胸口也总是热的。
  •     这故事看得我鼻子酸
  •       一。
      抗日战争时的颠沛流离,国破家亡,这种感觉只有看本书能才能略体会一二。不断的撤退,撤退后竟再无法回到家乡。”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多么磅礴大气的悲凉之情。多少次,我读者读者都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战争真的是太残忍了。正如齐先生所说“其实,灾难是不能比较的,对每个受苦的人,他们的灾难都是最大的”
      
      二。
      书的前半段都在回忆作者约20岁之前的生活,正如上文所说是 颠沛流离的。但是之所以读着不绝望,是因为他们没有放弃学习,无论什么条件下,当时的国民党还是一直在保护知识分子。“我今天回想起那些老师随时可以上课的样子,深深感到他们所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希望和信心。他们真正的相信”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出了各科课程,他们还传授献身与爱,尤其是自尊与自信”。还有那交白卷的故事--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真让人想笑着流泪。还有朱光潜老师的故事,
      最有印象的是院子中故意留残落叶。
      在那么苦难的年代,能碰上这么一群老师,乃是不幸中的幸福。只可惜,如今太平盛世,却再碰不到这样一群知识分子了,这又是幸福中的不行。
      “这之后六十年,走过千山万水,”雷马屏峨“这四个字带着悲壮的声音在我心中不时响起。代表这一种最后的安全。人生没有绝路,任何情况下,”弦歌不辍“是我活着的最大依靠”
      写的真好!感动于那个年代。
      
      三。
      战火中的爱情,是那么纯粹,脆弱,张大飞是让我流泪很多次的一个人物。他的想爱而不能爱,他的信仰与现实的冲突,让我都为他心疼。张大飞是作者一辈子都放不下的人,于谁能放下呢?我相信这世间不只有一个张大飞,这位张大飞的幸运在于遇见作者,作者在有生之年能将之诉说。让人们知道那个年代的人的侠骨忠胆,为了国家可以放弃爱情,放弃生命。感谢基督,有信仰的人身上产生一种磁场,能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感受到力量吧。
      
      四。
      到了台湾之后的稳定生活,相比于之前的乱世,太过平淡,加之学术成分很浓,我是粗枝大叶的扫过。书的最后写道“一切都将归于平静”
      是的,你看了这本书最后的感觉就是:一切都将归于平静“
      
      感谢过去的仁人志士为祖国做出的一切。
      感谢齐邦媛先生写此书,让我看到一个客观的抗日战争。
  •     @缩在角落狠狠哭 是。短处人人都有,立场格局也不能强求,但是作为也算“高级知识分子”之流的,起码得有点儿数。所以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       
      
      >>>.来不及说我爱你
      
      《巨流河》我看完很久了。整整一个多月因为自己的事情纠结着,没有写读书笔记。直到最近开始追一部年代戏,也知道书该是还的时候了,才动了笔。
      
      那部年代戏虽然是架空了民国的历史,但是不难看出是蒋介石和原配陈洁如的故事。
      恰巧还生活在一个民国时空中,对这些便颇有感慨。
      陈洁如,原名陈凤,洁如是蒋介石为她选的名字,取自“如同未受世间污染”之意。陈洁如,江南人士,家境宽裕,受过中等教育,会讲俄文。32岁的蒋介石遇到13岁的陈洁如,对其一见钟情,并展开热烈追求,陈母发现蒋有一妻一妾,拒绝了蒋的求婚。蒋声称自己已经与原配及侍妾脱离关系,许诺“你将是我独一无二的合法妻子”。
      但蒋为继续北伐急于得到上海银行团的支持,此时极有影响力的宋氏家族开出的条件就是蒋介石需与宋美龄结婚。蒋被迫请陈出国进修,在陈的反对下,蒋许诺,五年之内,待北伐成功,即接她回来。在陈离去的船还航行在太平洋上时,蒋发表声明:民国十年,原配毛氏与中正正式离婚。其他两氏,本无婚约,现在与中正脱离关系。现除家有二子孙,并无妻女。惟传闻失实,易滋淆惑,特此奉复。否认自己与陈洁如结婚的事实。
      在蒋介石送陈洁如出国前,当着她在佛前起誓:我发誓,自今后五年起,必恢复与洁如的婚姻关系。如若违反,祈求我佛将我殛毙,将我的南京政府打得粉碎。如果我不对她履行我的责任,祈求我佛推翻我的政府,将我放逐于中国之外,永不回来。
      蒋介石最终没有接陈洁如回来。这两条誓言,如今看来也都实现了。
      固然,这只是一段野史,国民政府的败落有其他客观原因,但是这个结局还是令人唏嘘。
      
      不爱读历史,尤其是近代中国的屈辱过去,但是对民国女子的传纪和故事却是极感兴趣的。在那个女子命如草芥的时代,有太多奇女子凭借他们的风骨和才情,在乱世里留下一段段佳话。
      跑题了,齐邦媛虽然没有张爱玲、林徽因、宋美玲那样的名气,却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朵奇葩。没有爱恨交织,没有快意恩仇,只是一生乐观且恬淡的心境,如乱世里一枝亭亭的兰花,幽香绵长。
      
      
      >>>.我一生会以分享那个理想且见证其实现为荣
      
      离开家乡东北的时候,是作者一生颠簸流离的开始。
      
      所幸遇上中国的黄金十年,在南京作者的童年总算有过一段清苦但安定、对未来充满期望的日子。七七事变这样一场战争血淋淋地切断了她病弱的童年之后,国破家亡、颠簸流离的日子终于还是来临了。
      从津浦铁路过黄河铁桥,从南京到芜湖,由芜湖溯长江到汉口,由汉口到长沙,到湘潭、湘乡,在永丰镇见识到世外桃源看到丰美的土地和文化。万分不舍地离开湘乡,在颠簸的湘桂路上看到真正的湘江,渡江到株洲、衡阳,往南走,过郴州。跨域了湖南的版图之后,到达广西桂林,跟随逃难的人潮在崎岖的山路上往贵州走去,处处是天险。九曲十八弯,蜀道难入川,最后抵达流亡的重点重庆。
      
      开朗乐观的作者,多次提到,学校生活虽夹在逃难中途,但山明水秀,丰衣足食,竟也是一段美丽的回忆——“在那个苦难的时代,受异族欺凌而在战火的延烧中逃命,竟有机缘看到中国的山川壮丽……”;“颠沛流离有说不尽的苦难,但是不论什么时候,户内户外,能容下数十人之处,就是老师上课的地方。学校永远带着足够的各科教科书、仪器和基本设备随行。”
      这是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比起今天大环境下的应试教育,老师敷衍,学生肤浅。那个年代的老师随时上课的精神,是源于他们所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希望和信心。他们真正地相信“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他们更明白“自尊自信,师之表也”。
      作者在这样的教育下,成为一个心智开展的人,也奠定了一生积极向上的性格。
      
      除了逃难的那一年,作者大部分的中学时间都在南开中学。那是真正孕育作者性情品格的时间。
      南开中学是卢沟桥事变中第一所被炸毁的学校,也是1937年上海失守,国民政府迁都迁都重庆后,第一所在后方以长期抗战为信念重建的学校。在最艰难的八年抗战中,教育了数万青年。
      张校长在创业立世时全靠坚强的爱国精神。在南开人的眼中,他们的校长就是校歌里“巍巍我南开精神”的化身,每天看到高大壮硕的校长挺胸阔步地走在校园中,无论前线战报如何令人沮丧,日机轰炸多么猛烈,南开的同学们都坚信,中国不会亡!
      
      曾在北洋水师学堂上学的张校长深深明白“自强之道系在教育”,所以对学生的教育和关怀都是令学生不忘的。他还四处演讲,鼓励“国不亡,有我”的志气,宣扬教育救国的理想。
      抗日战争之初,日本人恨他发起爱国活动,炸毁南开。当时的蒋委员长公开宣称“南开为国牺牲,有中国就有南开”,将南开与北平的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在昆明设校,成为抗战期间最好的大学。
      在南开中学已满百年的历史中,比起传奇校友,更精彩的是家长名单。从最早的梁启超、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胡适、张学良、翁文灏、汪精卫等,到抗战时期的各种名将,几乎可以自称一本近代史。
      
      抗日胜利,回到故乡天津的张校长,临终前最大的安慰是看到南开中学和大学在天津原址复校。
      我想,这位校长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桃李满天下。他奋斗的心血绝对没有白费,他说的话,数万学生散居世界各地都深深记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永恒不变。
      
      
      
      >>>.我有生之年必能找到你
      
      这句话出自作者的一封家书,来自齐爸爸。在动荡的时局里,到底是多大多深厚的父爱的支撑,才能让一个父亲说出这样一句话。
      作者说,“我有幸(或不幸)生在革命者家庭,童年起耳闻、目见、身历种种历史上悲壮场景,许多画面烙印心中,后办事所有的平静及幸福岁月的经验,都无法将它们自心中抹去;这当中,最深刻、持久的是自13岁到20岁,在我全部成长岁月里,日本人的穷追猛炸。”前半生流离颠沛,从老家东北到北平、南京以及穿越半个中国到敌后上学,最后蒋的国民政府败北,离开中国抵达台湾定居,多变的战局中,这简短而有力的十个字在每一天太阳照常升起,但活着都是件奢侈事的当时是多大的精神支撑。
      
      在作者的记忆里,她的父亲一生都是位温和的君子。从军营中长大的齐爸爸,没有戎马男子的那种霸气。北洋政府时期,大家充满强烈愤慨和改革使命的雪夜长谈,因缘际会地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北洋政府败落,年仅27岁的北国青年兵败亡命,浪迹天涯,从围炉夜话至敌后的长江,他遇见了许多当事正在创造中国近代史的人物,谈抱负、谈理想,投契相知,铸造了他一生的政治性格和风骨。
      他们是“战争下的文艺青年”,支持政府的教育事业,创办先进思想的杂志,给女儿开明的教育,让她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
      
      中学时期的一次辩论赛,论证“美国会不会参战”。作者凭借近水楼台的优势,大量阅读先进的资料和译稿,一个中学生的论点居然完全正确,年轻的心沾沾自喜了很久。有一天在饭桌上,齐爸爸静静地跟她说,你赢了辩论会真不容易,可见读书已知道重点。但是最重要的不是能说什么,而是能想什么。
      齐爸爸一生常在坐在颇为自满的时刻说“可真不容易啊,但是……”引领作者进入深一层的思索,虽然当时有悻悻然之感,但日后作者在一生身处逆境时,学会在不服气之后,静静检讨,实得之与齐爸爸这种开导。
      作者在晚年写自传的时候,这样回顾齐爸爸:“在我成长的关键岁月里,《时与潮》(齐爸创办的杂志)带给我的影响颇为深远:既奠定我一生追求知识的基础,也打开眼界,学习从宏观角度看事情。这是我最感谢我父亲的地方,虽然我是女儿身,但他对我的教育非常认真。”
      
      抗日时期,共产党已经渗入敌后战场,齐爸爸怕女儿卷入两党的斗争,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收到女儿的家书后立刻回信:“现在各大学都有‘读书会’,是共产党吸收知识分子的外围组织,如今为了全民抗日,国共合作,所有社团都公开活动。吾儿生性单纯,既对现在功课有很大兴趣,应尽量利用武大有名的图书馆多读相关书籍,不必参加任何政治活动。国内局势仍在低潮,前线国军真可说是在浴血守土。吾儿资深在外,务望保持健康,面临任何事都必须沉得住气。”
      作者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有一个这样的父亲,可谓是福气。虽然革命与爱国已经一早融进血液里,但不涉入政治,才得以有安稳的后半生。
      
      生于冰天北国的女子,自幼接受父亲的中西合璧式的教育,在炮火、病痛和流离中成长,数次出入鬼门关,出落成外表柔弱、性格温婉娴静,但骨子里却很独立坚强的新时代知识女性,不得不说跟齐爸爸的教育有莫大的关系啊。
      
      
      >>>.祝福你可爱的前途光明
      
      第一次看见这句话,是在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上。很多人被小波那句“爱你就如爱生命”感动,我却惟独喜欢这句饱含温情的祝福语。
      再次在《巨流河》中看见这句话,心中大动。同样也是一封书信,来自一个家破人亡后走上保家卫国的道路的大哥哥。连作者本人都说,在哪一天之前,没有任何人用“可爱的前途”对我病弱磨难的生命有过如此的祝福。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被迫走向一条充满血腥和不安的道路,他只能在信中跟他心中的妹妹倾诉他的矛盾、苦恼和思恋之情。但是,在战火燎原、命如浮游的大时代里,他是所有少女憧憬的那种英雄,是一个远超过普通男子、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是他的小妹根本不敢用私情去“亵渎”的。
      他虽然一直克制,但是信里是浓密又压抑的牵挂,不言相思,却尽是相思。他惦念他小妹的一切生活起居。
      很多年,他在备战室里用一贯写家书的心情,安慰着他刚上大学,将会有“可爱的前途”的女孩。终于,浓烈的爱使他再也忍不住了,他在心中表明心迹,“我无法飞到大佛脚下三江交汇的山城看你,但是,我多么爱你,多么想你!”
      隔着烽火连天的相爱,纵使无知,已经成年的她也明白,不管他钟情多深,战场上那些血淋淋的现实,是她触摸不到的。渐渐地,她发现她所惦念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死,而是他的生死与世界、人生、日夜运转都息息相关。二十岁出头的他们,那么年轻,却被深深卷入广大且似乎没有止境的战争里。这怎么都是一场不能在一起的爱情。
      七年的军营生活,少年早已出落成英俊的青年,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他逃不过英勇殉职这一天,所以一早就写好了诀别书,这仅仅是一个二十六岁年轻人与他有限的往事告别的信,同林觉民的《与妻书》一样感天动地。
      “请原谅我对邦媛的感情,既拿不起也未早日放下……我请地勤的周先生在我死后,把邦媛这些年写的信妥当地寄回给她。请你们原谅我用这种方式使她悲伤……这些年来我们走着多么不同的道路,我这些年只会升空作战,全身关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诗书之间,正朝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他说'我爱你'那?……请你委婉劝邦媛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后只盼她一生幸福。”
      
      他的邦媛妹妹最后受洗成为基督徒,她在长期的思考后,以这样严肃的方式,永远地纪念他的大哥哥:纪念他的凄苦身世,纪念他真正基督徒的善良,纪念所有和他那样壮烈献身地报了国仇家恨的人。
      和平年代的我们,永远无法感同身受,少年英雄的儿女情长,没有那么多荡气回肠,只有一份单纯的守护和祝福。欲望交织的年代,他的仁爱之心在杀戮之中挣扎,如同一支天籁般的牧歌的存在,也给了这份感情一片醇厚却苍凉的底色。
      
      
      
      >>>.青春作伴还不了乡
      
      作者说,日本正式投降时重庆的狂欢,是我漫长一生所仅见。然而这种万人空想的狂欢,她受不了,因为她才刚刚失去了爱慕多年的大哥哥。
      而战争胜利的喜悦也是极其短暂的,一个月后的九一八纪念日到重庆参加国民参政会的毛泽东撒下弥天大谎,(他会上致辞说,今后当为和平发展,和平建国之新时代,必须团结统一,杜绝内争,因此各党派应在国家一定方针之下,蒋主席领导之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以建设现代化之新中国),以致国军在战后,疲兵残将未及喘息,就被迫投入中共夺取政权的内战,连瓦全的最低幸福都未享到。
      
      作者那些衣衫褴褛、长年只靠政府公费伙食而营养不良的同学力竭声嘶喊口号,他们对国家积弱、多年离乱命运的愤怒,全都爆发在那些集会游行、无休止的学潮中,最终拖垮了抗涨的政府,迎来共党的解放。
      然而当时他们的欣喜也是昙花一现的,由于理想性太强,从解放初期到文革,很多学生领袖非死即贬。因为政治意识形态的不同而聚散漂泊或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在作者的笔下,我看见的是一个会发出“不到最后一日,弦歌不辍”的指令的教育部,和一个在抗日胜利后发表广播“勿骄勿怠,努力建设,并不念旧恶,勿对日本人报复”的领导人。
      囿于作者的视野和个人的经历,我并未看出当时国民政府失败的地方。
      同时我也在跟作者一样反思,如果1945年的政府,若在战后得以喘息,民生得以休养,以全民凝聚、保乡卫国的态度重建中国,是否可以避免数千万人死于清算斗争、数代人限于长期痛苦才能达到“中国站起来了”的境况?
      
      从国共抗日到八年内战,作者已经从正在成长又不懂人间疾苦的年纪拉拔成懂事到足以谈婚论嫁的年纪。
      国民政府在大陆已经大势已去,而作者因为机缘巧合,最早到台湾落地生根,随后与父母姐妹、兄长朋友团圆在这个小岛上,大陆成了一个回不去的故乡。
      
      
      
      
      >>>.时间宛如静静的相拥的河
      
      二十世纪,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
      二战之后,犹太人写他们悲伤的故事,至今已数百本。日本人因侵略行为惹来了两枚原子弹,故事也写不休。中国人只二十世纪开始即苦难交缠,八年的抗日战争和五年的解放战争中,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1949年中共取得政权,正面抗日的国民党军民,侥幸生存在大陆的必须否定过去一切。殉国者的鲜血,流亡者的眼泪,渐渐将全被遗忘了。
      小时候最讨厌所谓的爱国教育,革命情怀更加说不上。离开大陆来台交换,在另一片土地,重新审视自己的国家、民族、政府,有了历史的厚重感之后,我更懂得爱和尊重。
      很多以前被隐瞒被欺骗的东西一一展现在眼前,除了吃惊之余还要些许愤怒。但是,我想,一个人最勇敢的是受到欺骗和伤害之后依然选择爱和信任。而我正在学会的是,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看一章停一下,这样最终还是把一本像字典那么厚重的书看完了。因为不能把书带回家,我把所有感受都很详尽的记录下来,算个纪念吧。
  •        看这本书时,固然被大时代的命运所震动,却不知为何关注更多的是齐邦媛作为女性的一生,原来从那个时候起,中学甚至大学阶段女孩子都被鼓励和男孩子一样努力学习,毕业之后,周围的话语却忽然开始360度大转弯,嫁人然后持家成了第一要务。本想出国留学深造,却被还算开明的父亲担心会变成孤僻的书呆子嫁不出去。一个偶然的机缘去了台湾,听从周围人的意见结婚后,认识到自己的事业以及一切人生选择都要跟从丈夫的脚步:丈夫不能跟着她住学校的宿舍,否则会伤自尊;带孩子是女人的事,所以许多工作机会就不得不放弃;中年好不容易获得出国进修的机会,却没有足够时间和支持获得她一直渴望的学位,一面读着书一面还背负着深深的罪责感。然而齐邦媛是相当心平气和提起这些的,在菜场、厨房、锅灶之间偷空用功,只是听到父亲感慨怎么一辈子就混成个“教书匠”时感到些许不满。(要知道父亲本来觉得她去教书也会影响做家庭主妇的职责呢)
       同样是喜爱读书以研究文学为志趣,杨绛女士就幸运的多,其中部分缘由也在于她嫁得妙,钱钟书先生固然对家务也一窍不通,却喜读书且拉着老婆一起读,并且去国外读,这个起点可就相当不同啦。
       我倒不是什么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近来也不时感到周围人尤其是家人的女性观念对自己前途选择的影响,这种影响大多数时候是那么理所当然的,以各种温情脉脉的关怀方式出现的,当你拒绝接受时,它也不时露出其狰狞的面孔。不过我们这一代人奇妙之处在于,一切变化得太快,周围人的见解也那么日新月异,想乖乖听从也难。
      
      
      
      
  •     看来你很有感触
  •     恐怕作者本人是不甘心于家族记忆史的。真不想沾政治的话,就第一不要老谈政治,原书里一会儿控诉这个一会儿质问那个可不是编辑给加进去的;第二卖书的时候多少和书商谈一谈,不要捧那么高吹那么大~ 另外什么文字都有主观性,问题多少得有个边儿。比如你爹到底跟没跟毛泽东在重庆见过面谈过话这不是角度态度立场的问题,这是纯粹的记性和常识问题。毕竟回忆录也有能当可信史料用的,所以问题不在于态度,在于你说话有谱没谱~
  •        我自觉书读太少,所以近来在赶路的同时从不往回翻看。《巨流河》是个例外,忍不住看了第二遍,而且看一次哭一次,不是看到某处动情地哭,而是合上书,默默地,无言地静静流泪。
       这本书有点齐邦媛自传的味道,按时间和主题梳理了从出生到晚年的家庭和个人的命运,中间偶有交叉(也是读来不是很通畅的地方,内容交叉使得时间有一点混乱),这些横跨半个多世纪、辗转大半个中国的故事渗透了齐邦媛细腻的情感,动人无比。
       挥之不去的东北情怀。齐邦媛是铁岭人,地道的东北人。东北,是个天气寒冷,人心火热的地方,是她的父亲齐世英费劲心血守护的地方,是他们一家人回不去的故乡。一道山海关,将那广袤的黑土地与华夏大地隔开来,出关,入关,关内,关外,好似是两个世界。因了那土地的广袤与富饶,近代成为日俄的觊觎之地,又被军阀纳为一家财产。随着东北、华北的相继沦陷,无数东北人含泪离开故土,“我来自北方兮,回北方”,可许多人再也没能回去。东北情怀,是一生飘零的东北人对故土的回望、怀想,以及深沉带痛的思念。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最动人的当然是张大飞,他那如昙花一现般灿烂洁净的一生转瞬即逝,却给齐邦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跟他谈论灵魂,她跟随他信仰基督教,她仰望他不敢以私情亵渎。他们的爱含蓄、隐忍又深刻,在时代和命运的黑色大幕下透着点点微光。我记住了他,在炉火边艰难地叙述家破人亡的故事,穿着大大的飞行风衣穿过南开操场向她走来,温和,不多言,对她的爱,至死,没有拿起也没有放下过。最后一章有一段,“这一日,五月的阳光照着七十五岁的我,温馨如他令我难忘的温和声音。”当是他们五十四年后的重聚吧?他一直停留在那里,而她,已经七十五岁了,光阴荏苒,一别即是永恒,再见已是阴阳相隔。十年生死两茫茫,四十五年呢?愿时光凝伫在那一刻,让故人尽情诉说无尽的思念。还有一生致力于以教育开启民智、为东北鞠躬尽瘁的齐世英,二十多岁去乡报国,文人从政,一生辗转,终究是含恨埋葬与台湾。还有工于音乐的俞君,带着齐邦媛走过乐山一个个的小溪边,陪伴而不谈情说爱。这书中的一个个人物,温和谦逊,迷人就迷人在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这君子之姿大概就是今天人们常念的民国之风吧。
       读书人的自觉。四五十年代的大学,风潮涌动,越来越多的学生沉不下心来好好读书,他们唱颂着《东方红》,传阅着俄国革命小说,积极地参与到各种运动中去。齐邦媛刻意与这股风潮保持了一段距离,选择了“所有罪名中较轻的一个——醉生梦死。”以她二十岁的年纪,朋友的指责和辱骂让她感受到了政治的可怕。于是她一生都不与政治瓜葛。包括后来在台湾编写教科书,她也是“不仅是基于职责而编书,更是为民族文化的前途,为陶冶年轻世代的性灵,必须用超越政治的态度。”她以一个读书人的清醒、自觉、不与风潮为伍的态度为从小成长在宣传环境中的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考的角度。
       感谢齐邦媛老师以八十岁高龄坚持完成此书,我作为一个遥远的读者能做的,大概就是对她所述的家国已往之事怀有温情与敬意吧。
  •       巨流河的叙述跨越中国的近代史。虽然前后联系,但是在宏大的背景之下,书的前段对于齐家在辽宁的脉络和后段在台湾的生活描写可能对于读者而言略微冗长。
      书中从抗战的奔波到内战的不幸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在民族万众一心抗击日本人的团结高涨的气氛中,有些不安的符号在流动。内战的爆发,是最为无奈与痛苦的时候。
      书中以自传的故事介绍过去的历史,细节的描述更加真实,更加直接。海峡两岸的人,分享同一段历史,但是却有不同的历史记忆。而对往事直接的描述恰是最体会到的历史。
      历史往矣,一切归於宁静。
  •       如此愉悦,如此悲伤,如此独特
      如此难忘。如此共鸣。
      
      文字真的很平淡很平时。但是后来,想要流泪想要去了解,想要去知道更多的心情却是如此的冲动。
      
      如此愉悦,如此悲伤,如此独特。
      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有些静不下心来,后来主要是飞机上看的。再后来回到家,在地铁上,也想看。知道最后看完了,从巨流河到台湾的垭口,那巨流消失成为安静。所有的激动,都会慢慢消逝吧。都会慢慢消逝。我能感觉到。
      时间,空间,五维的第五维是什么?想不起来了。希望永远没有这个第五维。
      
  •       哭了半个小时,再回去读,就是抗战胜利,怎么读也读不下去。
      我的水平也就止于此,小姑娘也就这种情怀了。
      
      
      【齐邦媛】:
      我出去,看到他由梅林走过来,穿着一件很大的军雨衣。他走了一半突然站住,说:“邦媛,你怎么一年就长这么大,这么好看了呢。”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赞美我,那种心情是忘不了的。
      他说,部队调防在重庆换机,七点半以前要赶回白市驿机场,只想赶来看我一眼,队友开的吉普车在校门口不熄火地等他。
      我跟着他往校门走,走了一半。骤雨落下,他拉着我跑到门口范孙楼,在一块屋檐下站住,把我拢进他掩盖全身戎装的大雨衣里,撑着我靠近他的胸膛。隔着军装和皮带,我听见他心跳如鼓声。只有
      片刻,他松手叫我快回宿舍,说:“我必须走了。”雨中,我看到他牛跑步到了门口,上了车。疾驰而去。
      
      今生,我未再见他一面。
      
      
      【张大飞】:
      那天看到她 南开的操场走来,我竟然在惊讶中脱口而出说出心意,我怎么会终于说我爱她呢?这些年中,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
      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这些年来我们走着多么不同的道路,我这些年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诗书之间,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
      去年暑假前,她说要转学到昆明来靠我近些,我才知道事情严重。爸爸妈妈怎会答应?像我这样朝不保夕,移防不定的人怎能照顾她?我写信力劝她留在四川,好好读书。
      我现在休假也去喝酒。去跳舞了,我活了二十六岁,这些人生滋味以前全未尝过。从军以来保持身心洁净,一心想在战后去当随军牧师。秋天驻防桂林时,在礼拜堂认识一位和我同年的中学老师。她到云南来找我,圣诞节和我在驻地结婚,我死之后抚恤金一半给我弟弟,请他在胜利后回家乡奉养母亲。请你委婉劝邦媛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这封信委托她哥哥交给她,他很快就死了。(生于1918年六月十六日,卒于1945年五月十八日,终身信仰基督教,曾经是那个很厉害的美国飞虎队空军一员)
      
      
      
      
      
      想起了 《露西组诗》 背景类似 同样纯朴的深情 太喜欢了
      
      一
      
      我有过奇异的心血来潮,
      也敢于坦然诉说
      (不过,只能让情人听到)
      我这儿发生过什么。
      
      那时,我的情人容光焕发,
      像六月玫瑰的颜色;
      沐着晚间的月光,我策马
      走向她那座茅舍。
      
      我目不转睛,向明月注视,
      越过辽阔的平芜;
      我的马儿加快了步子,
      踏上我心爱的小路。
      
      我们来到了果园,接着
      又登上一片山岭,
      这时,月亮正徐徐坠落,
      临近露西的屋顶。
      
      我沉入一个温柔的美梦——
      造化所赐的珍品!
      我两眼总是牢牢望定
      悄然下坠的月轮。
      
      我的马儿呵,不肯停蹄,
      一步步奔跃向前;
      只见那一轮明月,蓦地
      沉落到茅屋后边。
      
      什么怪念头,又痴又糊涂,
      会溜入情人的头脑!
      “天哪!”我向自己惊呼,
      “万一露西会死掉!”
       一七九九年
      
      二
      
      她住在达夫河源头近旁
      人烟稀少的乡间,
      这姑娘,没有谁把她赞赏,
      也没有几个人爱她。
      
      像长满青苔的岩石边上
      紫罗兰隐约半现;
      像夜间独一无二的星光
      在天上荧荧闪闪。
      
      露西,她活着无人留意,
      死去有几人闻之?
      如今,她已经躺进墓里,
      在我呢,恍如隔世!
       一七九九年
      
      三
      
      三年里晴晴雨雨,她长大;
      造化说:“比她更美的娇花
      世上从来没见过;
      这妮子,我定要把她收回;
      她该是我的,我该有一位
      随身女伴陪着我。
      
      “让着乖孩子和我在一起,
      让我做她的法度和动力;
      不论在天堂、人世,
      在林中、屋里、平地、山崖,
      她都在我的照管之下,
      受我鼓励或节制。
      
      “她要像小鹿般欢腾嬉戏,
      有时兴冲冲跃过草地,
      有时又奔上山头;
      乡野间飘溢的芳香气息,
      无言木石的安恬、静谧,
      我都要让她享有。
      
      “流云会给她轻柔的姿态;
      垂柳会为她把枝条摇摆;
      她从动荡的风暴
      也能窥见优美的形影——
      这些形影以默默温情
      把少女风姿塑造。
      
      “午夜的星辰会和她热络;
      在那些隐僻幽静的角落,
      她会要侧耳倾听:
      听溪水纵情回旋舞蹈,
      淙淙水声流露的美妙
      会沁入她的面影。
      
      “青春的活力,愉悦的柔情,
      会使她身材玉立亭亭,
      娇小的胸脯隆起;
      等她来到这快乐的山谷,
      当她在这里和我同住,
      我要开导她——露西。”
      
      造化说过了,便着手施行——
      好快呵,露西走完了旅程!
      她死了,给我留下来
      这一片荒原,这一片沉寂,
      对往日欢情的这一片回忆——
      那欢情永远不再。
       一七九九年
      
      四
      
      昔日,我没有人间的忧惧,
      恬睡锁住了心魂;
      她有如灵物,漠然无感于
      尘世岁月的侵寻。
      
      如今的她呢,不动,无力,
      什么也不看不听;
      天天和岩石、树木一起,
      随地球旋转运行。
       一七九九年
      
      五
      
      我曾在陌生人中间作客,
      在那遥远的海外;
      英格兰!那时,我才懂得
      我对你多么热爱。
      
      终于过去了,那忧伤的梦境!
      我再不离开你远游;
      我心中对你的眷恋之情
      好像越来越深厚。
      
      在你的山岳中,我才获得
      称心如意的安恬;
      我心爱的人儿摇着纺车,
      坐在英国的炉边。
      
      你晨光展现的,你夜幕掩盖的
      是露西游憩的林园;
      露西,你最后一眼望见的
      是你那青碧的草原。
       一八零一年
      
  •     呵呵呵呵
    洗脑不洗脑的就算了
    对东北的建设局面不是我的认识是引的当时一个志愿军战士的认识。——您连这点都看不明白说明阅读能力有问题,就别扯谁被洗脑了~
    太委屈“洗脑”这俩字了好么~洗脑是很高洋上的技术~~
  •       由于战乱,作者的小学阶段转了多次学,书中所用笔墨并不多。但从中学开始,故事情节就丰满起来了。是的,南开中学、武汉大学,这些在中国教育中都叫起响当当的名字的。
      “在这里六年,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心智开展,奠定了一生积极向上的性格。”这是作者对自己中学生涯的概括。究竟是怎样的一所学校,能让几十年后的作者仍然如此感念呢?
      作者所就读的南开中学,校长是张伯苓先生。张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名寿春,出生于天津,在北洋水师学堂毕业,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建人、校长,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他是著名西南联合大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中国现代体育运动的先驱;周恩来是他的学生,张学良是他的朋友。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他为南开中学发展献言献策,积极推进南开大学成立,还成为了清华大学初创时期的重要人物。张伯苓的人才教育信条是兼顾德、智、体三个方面,且德育、智育、体育观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一)张伯苓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视“德育为万事之本”。他认为,“教育范围绝不可限于书本教育、智育教育,而应特别着手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  (二)张伯苓一向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他是大胆的革新者,早在1904年教家馆时,就敢于冲破封建教育束缚。他不宣传封建教义的四书五经,而致力于提倡科学,宣传西方文化,开设“算术”。“自然科学”、“英语”、“体育”等课程。(三)发展体育,增强国民的体质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多次谈到:教育的目的是救国,即以教育来改造中国,但中心是“改造她的道德,改造她的知识,改造她的体魄。”
      “德育为首”,至今仍是许多学校管理者的口号。南开中学所推行的“童子军日行一善”的做法,是一项把德育落到实处的措施。日行一善,善无大小,当一个人每天都想着做好事、帮助他人,直致成为一种习惯,这样可谓是德育的实效了。就像张伯苓校长说的:你不戴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你是南开的。而就是这样的精神与意志的磨砺,尽管“烽火烧得炽热,炸弹声伴着我们的读书声。不跑警报的时候,埋首用功;跑警报时,课本仍然带着,准备明天的考试。”当几十年后,作者风轻云淡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那段苦难岁月也有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了。“南开的老师,以任何时代标准来看,都是注重性灵启发的有识之士。”当今,这样的老师还多吗?
      在书中,作者描述了关于体育的一些细节,直至再学习了一些张校长的资料,才知道 “体育为先”是张伯苓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一直认为: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教育精神应以“体育”为骨干。他说,“不认识体育的人,不应该做学校的校长”。张校长说出这样的话语,或许有人会觉得偏激。但当我们再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觉得到体育教育的影响。“南开的体育教育也是全国著名的,每天下午三点半,教室全部锁上,每个人必须到操场参加一种球队,除了下大雨,天天练球,无处逃避。”“至今六十多年,我仍记得跳远跃入沙坑前短发间呼啸的风,一个骨瘦如柴的十五岁女孩,首次觉得人生活着真好,有了生存的自信。”
      
  •     语言的感觉非常好,很有文采~~学中文的出来文笔就是不一样~
  •     我恰恰认为楼主明显被某党成功洗脑了,先不说作者在作品里是否有错误,就说楼主对东北所谓的建设局面的认识,明显就没怎么认真看过历史书(非某党官方历史书)。
  •        我来自北兮,回北方 ——读齐邦媛《巨流河》有感
       唯楚有士,虽三户兮,秦以亡,我来自北方,回北方。
       齐邦媛先生的北方是回不去了。颠沛流离多年,齐家在台湾似乎有了一个立足点。父母的墓前可以清晰地看到远洋的船缓缓驶过,往前看就是东北方,海水流向渤海湾就是大连,是回家的路。“五十年在台湾,仍是个‘外省人’,像那艘永远回不了家的船,在海浪间望着回不去的土地。”齐邦媛先生的“家”被历史的洪流裹挟冲到大洋彼岸,记忆可以留下痕迹,但那一代的历史再不讲述,故事再不被倾听,记忆就要遗忘了。我作为一个倾听者,一个感同身受者在阅读时常常内心受到震撼.
       “漂泊”是一个旧符号,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状态。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对于近代的那些人来说,他们都在漂泊。齐邦媛先生的飘泊,分为了两段。23岁之前在烽火连天的国内飘泊,23岁之后,流离到台湾,“家乡”似乎已是一个触不可及的精神旧址。
       飘泊是苦难,迫于战争的流离更是惶恐与愤怒。从汉口逃到湘乡,从湘乡逃到桂林再到怀远,几百里的路走走停停,白天黑夜都要担心日机的轰炸,空气里都是硝烟的气味。“那时,存活是多么奢侈的事啊。”他们所经历的生死与死亡,是太平岁月中长大的人无法理解的。苦难中是有希望的,我想飘泊也是一种成长。在战火延烧的岁月,仍有一群人守护着学习的一方净土。老师们坚毅、勤勉地上课,学生们也懂得珍惜,跑警报时,仍带着课本,准备明天的考试。在恶劣的环境里,稚气的孩童成长为懂事少年。对于他们,在经历生死后求得的学问该是多么的深刻美丽。生已奢侈,且能游于天地间的知识,岂不一大幸?虽相比较现在幸福的我们,他们不幸且痛苦,但坚毅与勇敢,具有较深的忧患意识,我们却无法企及。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眼泪与欢笑。我们尚且安生,物质条件又如此丰富,有何理由去践踏来之不易的生活?
       作为国民党的子女,在抗战胜利后,他们成为了失落的一代,吞没在“一九四三春风远”简单直率的叹息之中。那些时光无须记忆,也无法遗忘。既然我们无法经历他们的痛苦,那就用心感受吧。没有胜利者与失败者,所有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齐邦媛先生此时的飘泊划伤更巨大的悲伤伤痕,流离至台湾,与家乡更加遥远。
      “我来自北兮,回北方。”或许再也回不去了。只能让记忆拥抱自己,在讲述与回忆中,再“回家”一趟,重新凝视自己的一生。经历过后,岁月也沉淀了,对于齐邦媛先生来说,也许生活就是此刻的活着,如此简单与平淡,一切都将归于永恒的平静。而我静静听着,用心感受,得到了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呢?
  •     他们之间有王小波和李银河情深缘浅,也有林觉民的《与妻书》凄美哀绝。我也很喜欢这段感情。
  •        讀了《巨流河》,很沒出息地承認印象最深的是齊邦媛和張大飛的故事。高三選歷史,最不喜歡的部份是中國近代史,因為太複雜、太屈辱,因此我不能記全齊邦媛年輕時‘逃亡’的路線,但我記得那時國人在國破家亡時的無助憤怒和無處可逃的絕望。難以想像海峽對岸的這位耄耋老人隔了半個多世紀、隔著一個海峽還是那麼清楚地記得自己還是少女時發生的故事,它如此淒美悲壯,因此一定刻骨銘心。
        
       很多年前就在雜誌上讀過這個故事,當時就感動得不行。緣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那年他26歲,她19歲。在她還是小女孩的時候他們就認識,多年之後有一次相見,在南開的操場上,他對她說:“怎麼隔了一年,你就長大了,這麼好看了呢?”那天下雨了,他們共用一件軍用雨披躲雨,她好像能聽見他撲通撲通的心跳聲,這卻是他們最後一次相見。
        
       他是空軍,於是她每天站在宿舍門口等待他的來信,積攢著一個個淡藍色的航空信封。她保留著七年來他給她寫的每一封信。她和他講她在學校的見聞,講文學,講她生活中一切瑣碎的事情。而他和她講上帝、講聖經、講他的信仰。驛寄梅花,魚傳尺素,他們寄出一封封自己的信也收到一封封對方的信,他們在信裏告訴對方最近發生的一切,但從不談及愛情。
        
       突然,她收不到他的來信,她一直等一直等,但一年的時間裏他音訊全無,後來她知道他已另娶賢妻。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一封筆記陌生的來信,上面寫,他已經戰死。19歲的她看到他的遺物——一大包信,全是她寄給他的,他把它們一封一封收藏起來,第一封是她小學時報平安的家書,最後一封是她描述大學二年級的生活。她讀到了他寫給她哥哥的最後一封信,信的開頭寫著“你收到此信時,我已經死了。”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八兄弟,一一死去,只剩他最後一人,他知道自己歸期將至,“以我這必死之身,怎能對她說‘我愛你’呢?”“我生前死後只盼望她一生幸福。”他的最後一封信她沒能留著,但現在八十多歲的她依舊能清晰地回憶起信裏面的每一句話。每句話都像被針,縫進她的記憶裏。
       
       知道他死訊的三天後,她接受洗禮,成為基督徒,作為對他永遠的懷念。動盪的局勢下她去了台灣,後來結婚生子,再後來成為大學教授,在半個世紀之後,她寫了一本書,書裏有那些沉重的帶著無數中國人血淚的歷史,描述年輕的她怎樣輾轉走過半個中國看到無數慘狀,也有一些篇章,用來回憶她和他的故事。
        
       或許在那樣戰火連天的歲月裏,愛情成為一種奢侈品,沒有人有資格談論愛情,因為沒有人知道明天自己是否尚在人世。她後來也在書裏也寫到她初次見到丈夫的情景,但再沒有用這麼細膩的筆調,也沒有去描述自己是如何怦然心動。
        
       他知道自己會死,所以不對她許下承諾,以此來成全她一生的幸福。他們沒有在一起,但在彼岸,他永遠愛她,守護著她,而她也永遠在此岸懷念他。
        
       三毛曾經寫過這樣的話來詮釋什麽是“一見鍾情”:“那份惊心,是手里提着的一大堆东西都会哗啦啦掉下地的动魄。如果人生有什么叫做一见钟情,那一霎间,的确经历过。”當年在南開的操場上,那個純真的女學生是否也經歷過這樣的“驚心動魄”?如果人生只有一次這樣的“驚心動魄”,她在面對那位年輕空軍時已經經歷過,所以之後即使她走進婚姻殿堂,也再沒有用這樣的筆墨去形容過她的感受。
      
       就像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時候,Jack對Rose說“你一定會脫險,生活下去,生很多孩子,看他們長大……”,此後Rose結婚生子,堅強地活著,她像一個真正的牛仔那樣騎馬,她去了非洲,她爬上飛機,她用生命中的每一天來完成他的期許,因為他希望她幸福。“我連他的一張照片都沒有,他永遠活在我的記憶裏。”
        
       也像Downton Abbey裏,從不相信有上帝的Mary跪在床邊,她向上帝禱告,願Matthew平安無事。而在戰場上,他隨身帶著她送的童年的玩偶,因為她說這是她的吉祥物。就算他死在戰場,永遠回不到她的身邊,他依然能帶著她的牽掛離開這個世界。她願意爲了他,相信有上帝、有天堂,而他一定永存于天堂中。
        
       前兩天看到張嘉佳寫的一句話“世界是你的遺囑,而我是你的唯一遺物。”齊邦媛代替張大飛好好地勇敢地活著,像其他許多“未亡人”一樣,她用她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然後在心裏告訴他,春耕秋收,世界的模樣。愛情中最美好的結局或許是長相廝守,每個人都盼望渴求,但還有一種結局並不是他和她在一起,而是他用生命成全了她的人生風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世上的那些“情深緣淺”——你離開了我,但我永遠懷念你或是我離開了你,但我永遠守護你——最淒美動人的大抵是如此。
        
  •       文笔清新,结构清晰,早年的经历主要着墨于父亲抗日的艰难,全中国的血泪,同时这磨难生活又融合作者的学习研修过程之中。作者在读书时能够坚持不踏入政治领域,是清醒、理智、不同于凡人,但也会让人怀疑这是否不够爱国。毕竟在全社会都在思考国家前途未来的时候,自己独善其身,又有点冷眼旁观的味道。
      同时书上从国名党抗日的角度对中共抗日、建国进行描述,虽不是文中主题重点,却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成王败寇,中共并不是现在义务教育历史课本中所写的那般光明伟大,国民党也不是书中所写那般魅力气魄。建国以来中共走不过少弯路,但现在至少人民安定,国泰民安,国力强盛。如果是国民党执政,也许还需听候美国差遣。
      总之,这本书于我而言,是本文笔优美细腻,情感充沛内容感人的历史书。
  •     辽沈战役失败的原因齐邦媛归纳得不错。
  •        齐邦媛先生曾引用覃子豪的诗句“活得如此愉悦,如此苦恼,如此奇特”来形容自己的人生,我认为这一形容实在是恰到好处。齐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这本书不仅仅是她自己的自传,更是她所经历的过去一百年动荡中国的写实。她的一生从巨流河开始,从哑口海结束,她的一生尽力过八年抗战,抗日胜利,也经历过大陆移民潮,从白色恐怖到解严,再到2010年的台湾。她是一个不愿意陷于政治中的人,她只想安心做自己的学问。她经历了战争的恐惧、张大飞的死和文学的历练之后,台湾的种种成了云淡风轻的事。她开始用一种轻缓的笔调诉说颠沛流离,告诉我们不曾知道的历史。齐先生说,写下自己的一生是为了记录下这个古老的民族在近代所遭遇到的种种。透过此书,我看到了苍白而虚假的历史背后的真相。
  •       这简短的文字是在书看完之后一年写下的,间隔的时间在我看来已经不短了,这也更让我明白,读到《巨流河》是我的幸运。
      
      我读书读到哭的机会并不多,少有的几次两只手足以数的过来,有些泪点甚至还是在夜深人静或心情低落的怂恿下出现的……【也许这也暴露出读书太少了吧
      
      《巨流河》却是在一切外在条件阳光明媚的时候把我拖了进去,在作者的回忆中慢慢体味历史,生活,人性。
      
      这本书带着我第一次平和地面对中国的过去与现在,与那些“热血”的言论相比,作者恬淡而又饱满的文字带来的震撼更多。
      
      之所以能接触到这本书,要感谢一位基督徒老友,她的推荐给我打开了一扇窗。站在一个楼阁上,独见一方难免狭隘偏执,转一转身,四处瞧一瞧,世界就宽广许多
      
  •       决定赶着新年之前把想吐的槽都吐干净,新一年好温良恭俭克己复礼努力做个好人~
      另还要自补一刀:放着正经事儿不干来看这种书看完了还吐槽,是我无聊。
      
      主要这书太出名了,之前在N多地方看到N多人推荐,还都抬的高高的,什么读过了才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中国近现代史的史诗之类的。虽然以我的经验,打着这种标签的书一般不会是好书,但是后来想想,觉得也许是自己这几年偏见太深了,还是应该多接触不一样口味、不一样立场观点的东西才好。
      
      正好朋友那儿有本实体,于是就花了点时间翻了一遍。中间翻到说抗战国共合作的那段,看到作者说毛泽东“1938年曾来重庆开会,明确表示支持国民政府,还和我父亲齐世英作过简短谈话”,顿时大惊,心说我已经无知到这种程度了么,连太祖抗战期间就来过重庆都不知道?。。
      心下狐疑先百度,查了一顿没看着说毛泽东重庆谈判之前去过重庆;又下了《齐世英先生访问记录》翻,作者的父亲齐世英也在这份访谈中明确说“毛泽东也被选为参政委员,但没有来”。
      查到这儿还怕是三联版的给作者栽赃,于是又下了香港出版的版本对了一遍,确实是作者记错了。
      ——这种大bug,按说是很不应该犯的错误。但想了想,从本书作者齐邦媛的角度来说,又不是很难理解。因为作者自己也在书中反复交代了:她从来对政治不感兴趣,也不关心。所以这处错误,搞不好是作者当时听了一耳朵新闻,听说毛泽东被选为参政委员,于是就想当然了。
      只是“和我父亲齐世英有过短暂交谈”又是怎么回事呢?这种个人视角的回忆,却搞出父亲和女儿说法都不一样的矛盾,未免太过轻率。
      
      而这样的错误在书中还有不少,譬如书中末尾提到抗美援朝时,叙述相当不清楚,知道的知道作者是说的战俘遣返的事情,不知道的还以为参加朝鲜战争的解放军战士,无论自由还是被俘,停战后都曾选过回大陆还是去台湾。
      当然,这估计还是无心之失,专心研究英文和文学的作者,恐怕对朝鲜战争根本不了解,下笔糊涂也是自然。
      
      然而问题是:既然作者对政治不感兴趣也不关心,那又何必非来谈论政治,还一定要谈中国近现代历史大变革、抗战、革命、国共相争这种复杂而深刻的历史事件?
      或者谈了也就谈了。到底名门之后,又是善于自我表达的读书人,到了晚年,回忆一下过往,宣泄一些个人情绪也无可厚非。但是媒体书商各路大V,又何必非要给这么一本书贴上“史诗”“知识分子”之类的标签?——这种回忆录要是史诗的话,我不晓得曾经看过的杨成武、陈嘉庚、熊向晖等人的回忆录该算什么。。大型史诗么?。。他们的文笔很多不如齐邦媛的回忆录这般“有格调”和“煽情”,但书里蕴含的信息量,折射出的个体和群体的精神风貌,远比这本书要贴近那个时代。
      说到底,这年头的出版界传媒界知识界。。总之是文化圈子里的某一些人,到底在折腾些什么?
      
      还有一处最大的感慨,是不管是作者还是她父亲,总之是他们所属的那个群体,谈起中国现代史,格局实在小的可以。譬如作者与她的父亲齐世英一样,到了晚年还认为“东北的事情如果让东北人来做会好得多,不会丢给日寇,也不会有战后“劫收”,更不会丢给共党,总之不该让蒋介石、毛泽东这些南方人来决定北方的命运”;还有她提到的一个采访过辽沈战役的国民党随军记者,晚年回顾辽沈战役,还认为辽沈战役失败的原因“第一是苏联倒戈,第二是美国援助不力”,第三才数到“国民党将帅失和”。
      而早在土鳖建国之初的1950年代,中国大陆上的一个普通南方士兵,在经过东北去朝鲜时,就已经有了看到东北的工业建设新气象,暗自发誓“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建设局面,说什么也不能让外敌来打断”的觉悟。
      差的太大了。
      
      类似的“小气”,在全书末尾作者写回大陆之行的感受时表现的格外明显。以至于再看那首“我来自北兮回北方”的校歌,也没有第一次读到时那么感动了。——作者所属的那个阶层或者说群体,确实是命运颠沛流离使人唏嘘;确实是不管在台湾还是在大陆,都有认同缺失的乡愁和悲情;同时比起台湾土著,也确实还是有些家国之念的。
      但也就这样了。悲情也好,乡愁也好,颠沛流离也好,都是自己赚的。
      历史不是苦情戏剧场。哭哭啼啼,没有出息。
      
      PS
      三联版比起版港版确有删节。主要删去了吐槽土鳖的一些毒牙,譬如把解放战争归因为土鳖的背信弃义(原话好像是“我所见的最无耻的谎言”),譬如夸周恩来后面还接了几句吐槽,写了一段她眼里土鳖是如何建立极权统治的,等等等等。
      但是说实话,删了这些,其实客观上对维护作者形象有帮助。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都知道自己感性大于理性而且对政治不关心,就不要非来谈政治了。
  •     这书本就是作者自己的家族记忆史,而不是政治史,站的角度不同作者的态度不同这本正常,这都不能习惯的话,其他国家作者写的政治历史书您也就甭读了,明显LZ更关注的是挑作者的历史错,而忽略了所谓的家族记忆本身就是具有主观性的
  •       封面是日军轰炸下的重庆,全书也是从抗战爆发开始叙述,国人在日军的轰炸中迁徙过了大半个中国,妻离子散,国将不国,战火中时与潮杂志创建了。幼年的作者的价值观也开始清晰。在南开中学,武汉大学修习外文系,英诗中找寻心中的静谧,无一不折射出在乱世中对文化的追求和坚持。
      动荡年代中,当同一条血脉被生生切断,各奔东西,杳无音信;分割两地,无法相聚时有的人选择麻木不仁,有的人歇斯底里,而有的人会默默的把文学传承下去。作者在这里花了大幅的篇章进行了描述,包括赴台教书,推动音译中国现代文学选集,推动国名中学国文教科书改革,其间最欣赏的一段是公开呼吁单独设立国立台湾文学馆。文化是一种力量,一个国家的文学馆,不能是和其他馆一起合挂一个牌匾,共享一个建筑,而是要一个神圣的,独立的,任何人走进去都能感到文学的温暖才可以。
      这本书在国内非常有名,中间可以一窥那一段晦暗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如何在历史的三峡上繁衍和传承。
      而文学的传承即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传承,也是价值观的传承。
      
  •        
        回應時代暴虐和歷史無常的最好方法,就是以文學書寫超越歷史成敗的人與事。
       齊邦媛
        
        壹
        從巨流河到啞口海,從國破家亡的逃難流離到平靜幸福的臺灣生活,從波瀾壯闊到波瀾不驚,齊邦媛以邃密通透,深情至性的筆力,記述縱貫百年,橫跨兩岸的大時代故事,書寫一部“如此悲傷,如此愉悅,如此獨特”的生命之書。
        
        貳
        錢穆先生八十歲生辰南遊,作師友雜記八十憶雙親一文, “此乃常縈余一生之懷想中者,亦可謂余生命中最有意義之價值之所在”。感念如此,八十高齡的齊邦媛動筆寫下逝去歲月中那些生命中忘不了的人和事。
        
        臺灣作家簡禎對此書的推薦語寫道:那些人,你若為他們的命運流過淚,就不能說不認識;那些事,你若為他們的遭遇嘆息過,也不能說不知道。生者不言,死者默默,六十年來齊邦媛心中念念不忘當年事,“它們是比個人生命更龐大的存在,我不能也不願將它們切割成零星片段,掛在必朽的枯枝上。我必須傾全心之虔敬才配作此大敘述。抗戰中奔往重慶那些人刻骨銘心的國仇家恨;那些在極端悲憤中守護尊嚴的人;來臺初期,單純潔凈為建設臺灣而獻身的人。許多年過去了,他們的身影與聲音伴隨我的青年、中年也一起步入老年,而我仍在蹉跎,逃避,直到幾乎已經太遲的時候,我驚覺,不能不說出故事就離開”。
        
        叁
        八年抗戰的血淚流離,從南京到蕪湖,從漢口長沙湘潭湘鄉,從桂林到懷遠,再九彎十八拐入川,流亡學生顛沛流離大半個中國。在南開中學六年,校長張伯苓“中國不亡,有我!”的教育救國理想成為齊邦媛的終身記憶,而註重學生性靈啟發的老師們,則讓齊邦媛“深深感到他們所代表的知識分子的希望和信心,他們真正的相信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除了各科課程,他們還傳授獻身與愛,尤其是自尊與自信”。齊邦媛筆下展現了一個讓我們“引以為榮,真正存在過的,最有骨氣的中國!”
        
        肆
        告別春風遠矣的一九四三,齊邦媛開始三江匯流處的大學生活,朱光潛老師教授英詩課,從雪萊到濟慈,從雲雀之歌到夜鶯頌,讓齊邦媛“心靈回蕩,似有樂音從四壁回流而出”,“自此我終生愛戀英詩的音韻,像山巒起伏或海浪潮湧的綿延不息。”吳宓先生指導齊邦媛論文,談到愛。“佛曰愛如一炬之火,萬火引之,其火如故,要朝一種超越塵世之愛去想,去愛世上的人,同情,悲憫,愛不是一兩個人的事。袁昌英的莎士比亞課,繆朗山的俄國文學,讓文藝青年齊邦媛成長為一個健康的人,心智開展,奠定了一生積極向上的性格。
        
        伍
        讀大學時高校流行前進讀書會,齊世英寫信囑咐女兒:現在各大學都有讀書會,是共產黨吸收知識分子的外圍組織,如今為了全民抗日,國共合作,所有社團都公開活動。吾兒生性單純,既對現在功課有很大興趣,應盡量利用武大有名的圖書館多讀相關書籍,不必參加任何政治活動。教育部在準備重慶失守後將學校轉移到雷馬屏峨時,指示“不到最後一日,弦歌不輟”。 齊世英給女兒回信道:無論戰局如何變化,我在有生之年必能找到你。
        
        蒙自,個舊,雲南驛,騰沖,來自雲端淺藍色的航空信。戰火紛飛年代,兩個青年男女飛鴻傳書,談理想感情文學家庭。至張大飛墜機身亡,“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陸
        學潮。“聞一多之死成了全國學潮的策動力量,對延安的中共而言,他的助力勝過千軍萬馬”。他所影響的是知識分子對政治的態度。聞一多遺物中有一枚尚未完成的石質印張,印面寫著:其愚不可及。齊邦媛疑惑道:我記得常聽父親說,一個知識分子,二十歲以前從未迷上共產主義是缺少熱情,二十歲以後去做共產黨員是幼稚。聞一多到四十五歲才讀共產制度的書,就相信推翻了國民黨政權換了共產黨可以救中國,他那兩年激烈的改朝換代的言論怎麽可能出自一個中年教授的冷靜判斷?
        
        柒
        大學畢業後齊邦媛渡海赴臺,到了風雨臺灣。從臺大外文系到臺中一中,從文化交流到心靈的後裔,編纂文學與文化叢書,教授英國文學史和高級英文,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建議設立國家文學館。編纂國文教科書,當時尚未完全開放的臺灣,文化界籠罩著濃厚的政治氣氛。齊邦媛與屈萬裏等認為國文課本“為民族文化的前途,為陶冶年輕世代的性靈,必須超越政治的態度”。臺靜農先生為國中國文題寫封面,感慨道:敢這麽編國文課本,有骨氣!英譯《中國現代文學選集》,對歐洲及美國的漢學家而言,這是第一套比較完整充實地介紹中國現代文學創作的英譯本。自從1949年播遷來台,台灣文學作家得以在大陸政治文化的鐵幕之外,延續中國文學傳統,創造出值得研究的作品,好似開了一扇窗子。
        
        捌
        被時代消耗的一代,因政治意識形態不同而聚散漂泊或淹沒。五十年後與留在大陸的同學聚會, “一九五零年後,進修就業稍有成就的甚少,沒有家破人亡已算幸運,幾乎一整代人全被政治犧牲了。”青春夢想都被現實擊破,同學魯巧珍在病榻前對齊邦媛說:你到臺灣這些年,可以好好讀書,好好教書,真令我羨慕。
        
        玖
        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首頁寫道:所謂對其本國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以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龍應臺的大江大海和此書同年出版。年輕的龍“以身為失敗者的下一代為榮。”而在親歷現場的齊邦媛筆下,則“他們所秉持的理想和聖潔的人性光輝,決不能粗陋的以成敗定英雄。”
        
        拾
        巨流河一書最終是文學對歷史的見證,“回首生命,前半生的歌哭歲月,因家國劇變,在我生身的土地上已片痕難尋。而後半生,獻身於棲息之地臺灣,似是再世為人,卻是穩定真實的六十年。”
        
      
  •        文字软到骨子里,90几岁的老太写自传。感觉对于一个同样是英语系出身做过老师并且热爱文学的女青年来说最大的功效就是partly academically motivated and partly literally guided. 书的历史价值被母亲大人日夜兼程的催读给覆盖了大半,两岸穿梭来去情感颠簸流离,风雨里对初恋情人泊淡深沉的崇拜式爱恋不是习惯速食爱情的女青年能感同身受,画面感不强,但是从现代望向过去,总是一件充满安静的事。
  •       冒昧地叹一句,普通人的人生流水账就是流水账,著名资深学者的人生流水账就是知识分子跨越时代和历史的良心巨著。读完以后为《最後的貴族》鸣不平,海峡隔开了两个晦暗的地区,只因其中一个终于走向了光明,人物们便在阴影中全身而退,不再遭受诛心之伐。
      最后,齐老爹真乃民国天菜,不得不赞一个。
  •     我也觉得格局小的可以,写书,尤其历史政治这方面,最强调的就是证据,这本书主观意识太强烈,尤其是女人,更容易在情绪和现实上混乱,这本书,在so so之下
  •     嘿嘿~多谢小昱褒奖~是书好~~
  •      但是说实话,删了这些,其实客观上对维护作者形象有帮助。
    认同这句。
  •        读完了巨流河,脑海中浮现的就是这句诗。沿着齐先生的一生回忆,我仿佛也从巨流河沿海漂流而下缓慢从容的注入哑口海,与她同呼吸共命运,感受了近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历史时空交错下的沧桑往事。我常想,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如何能对六七十年前的一封信、一个梦、一片天拥有如此深挚的记忆,清晰而如在目前。难道正如书中钱穆先生所讲:“涉笔追忆,乃远自余之十几童龄始。能追忆者,此始是吾生命之真。”
       齐先生就是在抒写她的真生命,那些糅合着血泪的理想在一个看似羸弱的女子眼里看得那样真切。这就是一个作家的眼睛和她天性敏感所能捕捉的。全书的氛围就如同历史的天空,永远有挥之不去的晦暗阴郁,但是齐先生写得字字真诚,书中的人物所拥有的一腔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为国家命运眈思忧患的深情常常使我动容。尤其是最后一章,我几乎是含着眼泪读完的。在阅尽人物生世浮沉后,母亲半世忧苦,最终皈依、父亲紧闭四十年眼泪的闸门,竟在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女儿时冲破,“再也关不上了”。齐先生并没有热切的煽情语汇,叙事往往是从容和缓、含蓄深沉的。有点像诗人杜甫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文风和深沉博大的情怀。当青春的激情褪去,即使是写到人生至痛的时刻,也以一种沉郁雍容的笔调带过,岁月沉淀,留下是智慧和真诚。
       齐先生虽然生在战乱的年代,但是苦难也成了宝贵的财富,总觉得命运是十分眷顾她的。
      这不得不提到书中几个给她人生带来重大影响的人,也是我十分钦佩的人物。首先就是父亲齐世英和母亲裴毓贞。看到书中插页的旧照,齐世英先生的相貌果然如同他的品行一般仪表堂堂、英武非凡。能拥有一位如此温良恭谦、行如君子的父亲,是齐先生最大的福气。父亲言传身教的教诲,使她受用一生。母亲裴毓贞的温厚亲善、勤劳耐苦的精神,她那永不枯竭的母爱如同圣主耶稣般的光辉温暖了苦难时代东北孩子的心灵,她那关于“鬼哭狼嚎山”和“苏武牧羊”的凄怆之音激发了齐先生一生的想象。正如齐先生所言:“父亲给我理想的深度,而我的文学情怀和待人态度却是得自母亲。”
       书中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张大飞。他的深沉含蓄、洁净纯良的性情,清灵净透的灵魂,为报乃父的国仇家恨的男子气概,真正是刚柔并济的男儿。我有时会怀疑世间真的有如此完美的人,像小说中人物的经历和气质,一身戎装而气宇轩昂的站在面前却流淌温情仁和的眼神。那浅蓝色的信纸传递的纯洁无暇的感情是如此珍贵。在那个战火纷繁的年代,他们互为精神动力,支撑着彼此度过那段最艰难的岁月。这样的情感是如此纯粹,又如此复杂,他以自己的方式对邦媛的深沉的爱护和祝愿,令我常常觉得这是老天对她的最大的护佑。虽然那叠叠信纸已在战火中流失,但是齐先生竟能一字不差的忆起那封诀别信,可见情感之深邃。
       恩师之情亦难忘怀。朱光潜先生对齐先生的影响如同灯塔,在翻滚不息的海浪中航行的小船,因有了这位恩师的指引而奠定了一生的航向。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朱光潜先生在给学生上英诗课时的深挚情感。在读到华兹华斯的诗《玛格丽特的悲苦》时,这位美学大师把他对国家的至诚的赤子之心凝聚在静穆的美学理想中。虽不激昂澎湃,却就久久回荡我心。在炮火连天的时代,还能够在文学中徜徉,从文学中汲取力量,我想这就是文学的真正魅力和价值所在吧。正如吴宓教授援引佛语:“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
       南开精神也是对齐先生影响极深的精神力量。忽然觉得我们当今所公认的那些历史名校之所以名望天下,受到如众星捧月般尊崇,正是因为它仍保有从历史中形成并延续至今的优良精神,那种严谨笃实的学风,它是学子今后为人为学所恪守的基本准则。教育兴国,无论是在何种年代都是唯一出路,齐世英先生等仁人志士无不前赴后继的投身教育事业,以期促进国民的精神觉醒,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齐先生终身为之坚守的还是她对于文学的热爱。文学独立于时代,不干涉政治,保留属于文学的一份纯净,是先生一生遵守的。在宝岛台湾的沃土上,齐先生如一只蒲公英偶然漂泊到那里,却在那里生根发芽,最终屹立如一棵榕树。她对台湾文学的传播远扬起到了奠基作用。
       齐先生以她个人回忆录的方式,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任务做了历史的注脚,也让我们以一个与正史不同的角度观照这一段历史浮沉。这样的角度或许更真实生动的呈现历史原貌,也为僵硬冰冷的如同骨架般的历史框架填入了血肉之躯。历史如同巨流河绵延不绝,历史中的人物如同沙石跃入汹涌的河水,虽一时激起千层浪,但随即就沉入河床,化作在河底静躺的一枚砂砾,不久就会被历史所忘却。所以,永恒也只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平静才是历史最后的归宿,也是先生一生的情怀。
      
      
      
  •        短短25万字小说,读起来感慨万千,百感交集,触动到我的我都用红色颜色标记出来。读完后,想写点读后感,不知从何落笔。作者齐邦媛把战争,政治,学术,爱情交织一起,很难去准确为这本书写完整的出来读后感。在任何时代,爱情和政治都是永恒的话题。梳理了下思路,先爱情角度,品尝那些远去的战争年代的爱情。
       书中有四段感情。分别是,张大飞,黄君,俞君,和罗裕昌,作者隐去了两位中间追求者的名字,我想大概是处于尊重丈夫的考虑。
       一、张大飞
       这位是齐邦媛着墨最多的,也是最动人、至纯至真的一段,读起来让人流泪的一段。张大飞爸爸被日本人在广场上浇汽油 活活烧死。在被日本人抓捕前,开始了流亡生活,九一八事变逃到民国首都南京。张大飞周末跟齐邦媛哥哥常到齐家做客。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围在温暖的齐家炉边,张大飞,18岁的男孩子,忍住大哭,用强烈的自尊心去平淡详叙自己家破人亡的故事。此时,他已经信基督教,我很能理解,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信仰带给人的是什么,圣经中多少句子都能让人结合自己的经历潸然泪下。
       “在一个下午,哥哥跟同学爬不远处一座小山——牛首山。6岁的我也跟着去。下午四点开始下山的时候,突然刮起了风,我走的慢,渐渐落在后面,哥哥和大男生都已经下山, 而我此时仍在半山抱着一块小岩顶,进退两难。山风吹着尖锐的哨声,我在寒风中与恐惧中哭泣,这时,看到张大飞在山的隘口回头看我。 他竟然走回头看我,往山上攀登,把我牵下山,用棉大衣裹住我三十多公斤的身躯。”
       “数十年间,我在世界各地旅行,每看到那些平易近人的小山,总记得他在山风里由隘口回头看我。”
       紧接着8.13淞沪会战开始了,首都南京岌岌可危。在南京的宁静的生活也被打破了,开始又一段的逃亡生活,这个时候收到张大飞已经决定参军,参军之前送上一本圣经书给齐邦媛,并附上一段话:
       “邦媛妹妹:
       这是人类的生命,宇宙的灵魂,也更是我么基督徒灵粮的仓库,愿永生的上帝,永远地爱你,永远地与你同在,祝福你那可爱的前途光明,使你永远活在快乐的园里。阿门!
       主内四哥张大飞
       一九三七.十一.十八”
       后来,张大飞成为了她的稳定笔友。她跟他说在校园一切新鲜的事,少女的喜怒哀乐。他跟她说自己在部队的生活,经历的磨练,最终入选美国唐纳德的飞虎队。其实,每个人都喜欢真实而实在的笔写的字,书信的往来,那等待过程种期盼和焦虑,接到信后的贪婪阅读,这种感情是微信,QQ等即时通讯很难感受到的。清照也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那种情怀来表达“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军人对姑娘的冲击力是着魔的。何况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里,天天藏防空洞,躲避日本的轰炸。书中也有描述“他是所有少女憧憬的英雄形象,是我这样的小女生不敢用私情去“亵渎”的巨大形象。”
       “在那嘉陵江,世外人生般的江边,时光静静流过,我们未曾一语触及心底,更未及爱情。。”
       “1943年4月,。。。一个女生跑来找我说有人在操场等我。。”
       “我出去,看到他由梅林走过来,穿着一件很大的军雨衣,他走了一半突然站住,说:'邦媛,你怎么一年就长这么大,这么好看了呢。'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赞美我,那种心情是忘不了的。”
       “他说,部队调防换机,只是想赶来看我一眼,队友开的吉普车在校门口不熄火地等他,。。。我跟着他往校门口走,走了一半,骤雨落下,他拉我跑到门口范孙楼,在一块屋檐下站住,把我拢进他那掩盖全身戎装的大雨衣里,搂着我靠近他的胸膛。隔着军装和皮带,我听见他心跳如鼓声。只有片刻,他松手叫我快回宿舍,。。。雨中,我看到他半跑步到了门口,上了车,疾驰而去。”
       “今生,我未再见他一面。”
       后来,他战死,她去了台湾,命运的捉弄,人间的悲欢离合,这段感情,纵然过了五六十年,印象还如此深刻。
       他在1945年5月18日豫南会战时掩护友机殉国。在一封写给齐邦媛哥哥的诀别信里, 内容是这样的:
       “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 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 我祷告,我沉思,我内心觉得平静,感谢你这些年来给我的友谊。感谢妈妈这些年对我的慈爱关怀,使我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全然的漂泊中有一个可以思念的家。也请你原谅我对邦媛的感情,既拿不起也未早日放下。
       我请地勤的周先生在我死后,把邦媛这些年写的信妥当地寄回给她。请你们原谅我用这种方式使她悲伤。这八年来,我写的信是唯一可以寄的家书,她的信是我最大的安慰。我似乎看得见她由瘦小女孩长成少女,那天看到她由南开的操场走来,我竟然在惊讶中脱口而出说出心意,我怎么会终于说我爱她呢?这些年中,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这些年来我们走着多么不同的道路, 我这些年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诗书之间,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
      请你委婉劝邦媛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如此深刻,幸也,终老不忘,不幸,终老不忘。 感动到热泪盈眶,再看时仍然是感动不已,如此温暖。
       1999年,齐邦媛来到南京,本来想去南京中山陵,到达目的地后,看到杂树之间各种杂乱的小贩,没有一点肃穆气氛, 很泄气,就不想上去了。就询问是不是还有座航空烈士公墓,车子在山路上绕行,在编号为M的碑文上刻着“张大飞 上尉 辽宁营口人 一九一八年生 一九四五年殉职”,二十六岁的生命就浓缩在这一行字里。
       “张大飞的一生,在我的心中,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言以说的高贵。”
       二、黄君
       此君是比较悲剧的一位,他的爱来的不是时候,用当下的话,没在对的时间遇到,书中的标题是,奏错了的乐曲。
       抗日胜利后不久,收到一封信,寄来一首以齐邦媛名字谱曲的创作,在心中强烈表达了爱慕齐邦媛已经一年多了,想来看看,试试能不能培养出感情来。开学不久,他就千里迢迢由重庆到乐山,专程过来。
       “我到了大三才第一次跟安生淡定坐在江边的木排上。这里是黄昏同学们都喜欢攀上去坐着、唱歌说话的有情调的地方,不久,双十节,他又来看我。”
       黄君如此热切表示爱慕,却在最糟的时候来。。。。。。
       "自六月份以来,我心中对张大飞的悲悼之情,沉重又难言。我不知道如何恰当地称呼他的名字。他不是我的兄长也不是我的情人,多年来钟情却从未倾诉。。。。。"
       “在正常情况下,任何一个女孩子,在我那个年纪和见识,都会被一个风度翩翩,为你谱曲作歌,为你看溯江三日或是跑500里旱路的人感动 乃至倾心。也许我们注定无缘。”
       三、俞君
       俞君是抗战中期不愿意接受日本教育,辗转由上海到后方来的沦陷区学生,拥有一副非常好的男中音,高高的十分英俊,齐的学姐们宿舍常常关于俞君的话题,女孩子们流露出欣赏与倾慕之情。齐与俞君是在一个圣诞前夕的教会,参加一个抽签活动中在一个组。
       “我抽到和电机系四年级的俞君一组,他领了一件袍子走过来找我的时候,我心中有一阵从未经历过的紧张与兴奋。简直罗曼蒂克得令我窒息!”他与她说上海沦入日本人手中的变化,她与他说南开中学的爱国教育和重庆跑警报的情况。
       他们在林中倾听鸟鸣天籁那一段着墨很多,划船过大渡河或岷江,右边是峨眉山起伏的轮廓,左边是乐山大佛乌尤寺和缓缓绵延的山麓。那种壮观美景岂止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可以描绘。但此时齐姑娘依然没有走出张大飞的阴影,俞君听后说,他无法与一个死去的英雄人物“竞争”。
       接着齐姑娘随俞君姐姐和俞君一起去了上海,暂时住在俞家,跟俞君的妹妹住在一起。刚开始对上海的印象是“由于他的缘故,我对那巨大、陌生、处处冷眼看人的上海也有了初识之美。”中间跟着父母回了趟南京,短短的三天后,回来心情竟然变化很大,“回到上海,我仍然住在俞家,我虽只走了三天,但南京之行给我 冲击使我重见上海的心情和十天前初来时不同。那虚张声势的繁华令我不安,知道自己是融不进去的局外人。希望带我见识上海的俞君,仍是那个举着火把从白塔街窗口下高歌走过的他,但是他已渐渐走回他原来的朋友圈,走回生长的城市。走在繁华的街上,我竟然常常想念重庆,想念三江汇合处的乐山。”这个心情陡转直下原因不得而知。
       后来齐姑娘去了北平,跟俞君仅仅通过信件来往,每天说不尽的想念。“我们的信渐渐缺少共同的话题,不同的生长背景,不同的关怀,对未来有不同的期待。”
       “十一月间,我托她(同学)帮我把信送还给俞君,写一短简说今后路途将不同,就此别过,寄上祝福。”
       “自幼崇拜的英雄(张大飞)已天人永隔,留下永久却单纯的怀念。这乘着歌声的翅膀来临的人(俞君),在现实中我们找不到美好的共驻之处。我常在歌声中想念他,当年歌声渐渐随着岁月远去,接下来的现实生活中已无歌声。中年后我认真听古典音乐,只有在心灵遥远的一隅,有时会想起那林中空地的鸟鸣。”
       1992年,俞君已经心脏病去世,看到此,唏嘘不已。后来有一段齐的自述,”有人对我说:‘老师,我看俞君才是你心里的事儿。’ 所以上海媒体要访谈,我就答应了。俞君已经不在了,要是他还活着,他会了解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这么多年,我蛮想他的。少女所要的东西他都有,可是你不能跟他过日子。在他之前许久,我心里有张大飞,后来张大飞为国家战亡。俞君说,‘我怎么跟一个死掉的英雄竞争?要是他还活着,我还可以在别的方面跟他比一比。’”
       四、罗裕昌
       最后是自己的丈夫,写的相对稳定,没那么多跌宕起伏,这个阶段基本上处于稳定阶段,没有至纯至深的爱情,没有至浓至烈的国仇家恨,没有初识文学时对灵魂对深沉的震动。剩下的是家庭的责任、工作的挑战和对知识的追求。但过程也很有趣。
       刚到台湾之前,齐的感情上比较失落。“胜利后这两年我无法投入新的感情,到台湾来因为对大陆政治的不满,父母南北分离,自己只身一人来此,明知有许多不方便,但既是自我流放心情,甘于孤独,不能接受他的好意。”
       后来罗裕昌写了封信,说看了《居里夫人传》电影,感动留下热泪,很钦佩她的毅力与坚韧不懈的努力。他信上写人的理想,应有计划、有步骤去实现,先决定生活的重心,讲究效率,节省精力,甚至于无意义的交谈亦应当尽量减少。这段话收到了奇效。
       “这样的人生态度是我过去从未听过的,这样的宣示,伴随着强烈的爱情语言,在当年仍是文艺青年的我读来,是‘很不一样的’,甚至有趣的。”
       “在我们相识之初,他已经清晰地写下他的处世为人的态度,和我敏感、好奇、耽于思虑,喜好想象的天性是很不同的。但是,吃够了自己“多愁善感”的苦,处在困境中的我,心中也佩服别人的理智与坚强,甚至愿意得到这样的保护吧。”用现代话来说,文艺的妹纸找个靠谱的理工男,算是绝配吧,在这样对的时机,接地气的一封信胜过所有的花哨。就这样,在朋友的“少点幻想,早日安定下来的”劝说中,在双十节这天,双双受洗,完成了婚姻,从后续看,如此的完美幸福!
  •        从巨流河被迫起航,四处漂泊,沿途波涛汹涌、险滩密布,直到来到风平浪静的哑口海,方能靠岸停泊,结束颠簸的生活,然而昔人已逝,青春不再,故乡难返,空留下那如潮水般的回忆,在心头翻涌。
       《巨流河》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以南渡台湾为界,前半部分讲述齐邦媛的少女时期,后半部分记叙齐邦媛的学者生涯。少女时期的齐邦媛经历了日军入侵的国仇家恨和国共对抗的手足相残。“没有内在的平静,没有外在的静谧”道出了她这一时期的心声。但,幸好,她遇到了文学,从此,有了一个派遣忧愁,治愈伤痛的小房间,一个能获得短暂安宁的世界。在名师们的引导下,少女齐邦媛沉浸于文学的美妙世界中,从而能在枪零弹雨的威胁和政治斗争的纷扰中,保存一颗天真烂漫、温和恬静的少女之心。这颗温厚的少女之心,使她在战火纷飞时,仍能感觉到那吹透短发的凉爽之风,体会到济慈听到夜莺歌唱的心情,还能透过小窗观赏满天繁星。这段时期,齐邦媛经历了日军轰炸、亲人失散、友人阵亡等重重磨难,说不完的愤恨、道不尽的离愁、流不干的血泪和读不完的文学名著、叙不尽点滴快乐,苦乐交织地形成了她温润平和、处变不惊的灵魂,印证了那句“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欢而愈益温厚。”南渡以后的她,成了妻子、教师、译者、文化使者……少了一些少女的柔弱和天真,多了一份学者的深刻和沉稳。此时的齐邦媛,在知识的天梯上继续攀爬,途中遇到的困难纵然不像战争那样会对生命造成伤害,但也绝不易对付。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初登阶梯,天梯就撤掉了。”但她倔强地“一直在一本一本的书叠起的石梯上,一字一句的往上攀登”,终于成为令人敬佩的齐邦媛先生。也许,在她决定听从朱光潜老师的劝导,从哲学系转入外文系那一刻起,她往后的众多人生选择就已有了答案:远离政治斗争,纵情文学世界,开启学术生涯,荣膺文化天使……一切的一切,在她的少女时期就已注定。
       当耄耋之年的齐邦媛坐在哑口海岸的礁石上眺望远方时,必定已拥有了内在的平静和外在的静谧,正如那和缓的水流一样,宁静。
      
  •       12年的10月读完此书,当时记下了点滴零星的感受,没想一年过去都未及再细细的梳理,干脆就半成品贴出好了。
      
      1、此书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她受命兼任国民中学教材编委主任,推动国文教材改编的一段。因为我们小时候的语文教材,现在回过头看,实在也是政治挂帅,红得令人晕眩,对于培养孩子们健全人格,更多有害而无益。而在70年代初的台湾,在齐先生的书里,政治味道浓厚的教材,已然遭到文化领域的强烈抵制。看到《巨流河》的这一段,我特意在网上搜索了我们大陆这边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目录,什么阶级兄弟、长江大桥、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文章已然消失。教育,是为着健全人格而培养人的,一个人未来选择什么样的政治态度,不应该通过学校的课程,应该是等他长大了自己选择。
      2、朱光潜、吴宓的结局。他们都曾经是所谓“新中国”文化的吹鼓手。结局苍凉。所谓的社会主义改造、反右、文革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分子,对于中国近现代思想、价值观的摧残,不曾被深刻反思,因为象胡适、钱穆那样具备思考能力,具备号召力的文化泰斗,基本都跟着ROC溃退台湾。留在大陆的郭沫若,进化成为小丑。朱光潜、吴宓等,被革命踩趴到了地板上;共产党内部的文化人,诸如吴晗、翦伯赞等等,客观的说他们的世界观方法论,还来不及成熟到一定的高度,即被暴戾红色潮流给淹没,个体消失。
      3、抗战的艰苦。《巨流河》中对于重庆大轰炸的部分、对于当时的国民政府领导军民正面抗日的描述,在我们求学的时代,是根本不了解的,被刻意的、无耻的屏蔽了。国民政府迁武汉、再迁重庆,几百万人口汇聚大西南,这是现代中国土地上多么宏大的一个场面,这些,在我们求学的时代,可以说,也是没有了解、不被告知的。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真实的历史都没有机会搞清楚,成天基于谎言去生活,这民族,以及由这样的民族的民众建立起来的国家,会有什么前途??很不幸,我们这个民族,唐宋以后,就少了坦然和真实面对自己历史的自信,我们所看到的历史,乃至我们所看到的现状,被当权者篡改、粉饰、过滤、阻挡,已成为过去五六百年,尤其最近几十年的常态。
      4、年轻人的确相对容易被蛊惑。所以开拓眼界、多见多闻,尤其多思考,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齐先生的大学与中学同学中,不少跑去延安的。从这几十年后的结果看,那帮跑去延安的,至今未能给中国大陆建设出一个安定、民主、自由的现状——当然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来为过去几十年的蹉跎与不作为找宽慰、找借口和理由——我们看结果,结果无声的说明一切。这个世界没有对错,但可以选择,人民未必会用嘴真实的直接进行表达,但是会用脚投票。
  •     再顺便,只要站在您认为对的那边儿,多大的bug都能忍是吧?
    提醒您句,这可是典型的文革作派~ 事实神马的不重要只有价值观念最重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