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68007839
作者:[美] Peter J. Feibelman
页数:108页

内容概要

Peter J. Feibelman,固体物理学家。1967年获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博士学位。先后在法国萨克莱国家原子核研究中心和美国伊利诺大学厄尔巴那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其后有三年时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任物理学助理教授。1974年后在桑地亚国家实验室,成为技术部门的杰出成员。1989年荣获美国物理学会为表面科学的杰出研究人员设立的戴维逊-革末尔奖。

书籍目录


这本书是讲什么的?
致谢
第一章
也许你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一组非故事性的短文,描述年轻科学家在自己的研究生涯中过着不必要的苦恼生活,以及遭遇挫折的一些情形。
科学家是干什么的?
——技能取向VS科研课题取向/
时间就是生命/
了解自己:不要错失好的工作机会/
拥有博士学位的技术员/
制度化的冲突/
让父母高兴:到底是舞出谁的人生?/
寻找良师/
第二章
来自一个“老古董”的建议?/
你会不会期待一个卓越的导师,他的出现让科学界看起来从此不同?
第三章
重要的选择:
论文导师和博士后岗位/
关于权衡考虑的讨论:年轻导师与资深导师,超级明星抑或熟练工人,小型研究组与“科研工厂”的比较,了解和关注你做博士后的利益。
选一位杰出科学家做论文导师/
选择博士后职位/
第四章
学术报告/
做有准备的报告,使人们想聘用和留用你,也将使你所阐述的信息易于吸收。
科学家当主持人/
引言/
演讲技巧/
不要挑战观众的耐心/
技术因素/
小结/
补充读物/
第五章
论文写作:不发表就完蛋/
撰写好的论文为什么重要,什么时候写,怎样把读者吸引住,如何使你的成果吸引眼球。
时机把握/
写出具有说服力的文章/
生动活泼的文章/
评审人/
补充读物/
第六章
从初出茅庐到获得终身职位:
职业道路的选择/
关于在科研院所、工业和政府实验室就业优点的实事求是的比较。
学术职位的利与弊/
企业和政府研究岗位/
收入的问题/
补充读物/
第七章
求职面试/
在你求职面试之旅中会遇到什么,哪些问题应该做好回答的准备。
求职切勿浅尝辄止/
老板们的看法/
记住,你是如何步入卡内基音乐厅的/
对工作邀请的答复/
第八章
申请经费/
优秀的经费申请书中应写些什么,如何写,何时写。
经费申请书应该怎么写?/
第九章
制定研究方案/
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所处的人生阶段,调整你的研究工作。例如,当你得到两年期的博士后岗位时,为什么不宜动手做五年期的项目工作。
时间就是一切/
及时性与重要性/
技术导向与问题导向的比较/
战略性的思路/
建立自己的声望/
有风险的职业/
第十章
科研生存小贴士
襟翼放下前,不要尝试起飞。
后记 经验是最好的导师(只要经验不是致命的错误)/
行为主义者向职业成功的攀登

作者简介

《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学术生涯指南(修订版)》抛开枯燥的研究生教育,不谈智力和技术理论,另辟蹊径地剖析学术生存技巧,因此本书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这本《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学术生涯指南(修订版)》讲解了达到一个完善的长期研究生涯之前,每个青年学者所要面对的事情。本书集中在重要的生存技巧上,提出了把自己打造成一名科学家的理性方法。本书就以下一些方面提供了可靠的忠告:选择论文或博士后导师;在科研实验室、政府实验室和工业研究所之间挑选研究职位;为聘用面试做准备;确定研究项目,等等。此外,《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学术生涯指南(修订版)》还可以帮助学生做效果很好的口头报告,使别人对他的刊物论文发生兴趣,使申请经费获得成功。每一位站在科学职业门槛上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修订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说来惭愧,这本书在我读博士期间就已经接触到了,但一直躺在我的文件夹中,没有被打开过。直到昨天买到这本书,发现原来这么薄,上午不到一个小时就看完了,内容没有多少,但其中提到的几个观点倒是很有启发。(一)问题导向VS技术导向作者在两个地方提到了这两种思维模式。什么是问题导向?就是你在研究课题的时候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去寻找自己的方法、工具去解决它。而技术导向,就是为了掌握技术。打个比方,为了将一个钉子钉到木头里,围绕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是找各种可以敲击钉子的东西,可以是锤子、可以是石头、只要是能达到目的的都行。而技术导向,就是一个人哪个一个锤子不放,去找那个钉子,只要找到,他就用锤子钉钉子,当你问他为什么钉这个钉子,他的解释是因为我有个锤子啊。这两种思维在科研中的区别就在于,专注于解决问题的人,不会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方法,而死死盯住自己的技术的人,可能他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但是会让他自动过滤掉很多很好的方法,而且在给别人展示自己成果的时候,前者的说服力会更强,后者明显对动机和目的不是很明确,缺乏说服性。这对我的启发是,不忘初心,你要明白你要解决什么问题,专注于你要解决的问题,其它的一切资源和技术都可以自己选择,只要是围绕着这个问题。(二)小步快跑这是借用了古典的《职业培训课》中的概念,原文是“三点一线,小步快跑“,我认为这是这本书作者最想给我们传达的观点。具体的讲就是,作者认为不要包揽过大的课题,即使是做大课题,也要将其拆解成分段的小课题,而且这些小课题都可以得到明确的研究成果的。这里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你在读博士后,你的时间如果只有两年,那么当导师给你一个大的,长期的课题,那么你要慎重考虑,因为这个很难在你毕业的时候有成果,这个会影响到你的就业以及和别人谈论时的底气。其实这是一种讨巧也是很务实的想法,就像你给自己定坐标一样,不至于到最后跑得太偏,而且没有什么成果。其实从发表论文的角度,这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三)论文(1)价值(表达自己、提升知名度、身价)为什么要发表论文?在作者看来,论文对于一个科技工作者而言至少有一下的几个好处:①论文是证明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论文发表清单是你现在老板和未来老板看中你的重要原因。②完成项目并发表论文是你赢的梦想工作的先决条件。③论文也是你和同行交流以及提升自己在业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2)小成果、有新意、不重复这其实是前面课题分解成短期小课题的一个重要的衍生,稳重有一段表述很好的文字,摘抄如下:“制定一份能够达成的论文时间发表时间表,最好的方法是将你的研究工作安排成一系列相对短期的阶段性小项目,这样既可以保障学术上的优先权,同时也能够进行自我宣传,是自己的工作得到保障。即使你研究的是一个重要的长期项目,你也可以将每个独立的小项目先报道出来,以表明你最新研究出了新知识的核心思想“其实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把大的东西打散,然后分别发表成为小论文。这里有个好处,一方面你的文章都是研究很具体的小问题,而且都比较深入。而且如果你写一系列的文章,每次都可以看到不同的点,都有创新的地方,而与此相反的方法是好不容易搞出了一个巨牛逼的东西,然后写论文,发现这个论文会很复杂,一方面不便于完成,另一方面其实你的研究中的一个部分其实很新, 但是因为你憋大招,导致别人抢先,这岂不是很冤枉。而你发现,当你想写下一个论文的时候,没有办法不重复之前的那个文章,因为你已经把问题说绝了。而且写一篇介绍新方法和新结论的文章比写一篇复杂的长篇文章要容易的多。(3)标题-摘要-主体这个是个小技巧,就是人们在信息爆炸的社会,第一眼吸引人们的是标题,然后是摘要,最后才是正文,所以讨巧的方法就是把标题写的很有兴趣,而且摘要需要引人入胜。(四)交流通过参加几个会议,发现交流的确很重要,对于你打开思路,知道别人在做什么有很大的帮助。这里提到了两个很重要的方法:(1)论文—邮件当你发现一个你很感兴趣的研究者的研究内容的时候,但是暂时见不到他的时候。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深入研究他的文章,然后通过邮件和他沟通,比如gabriella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2)会议-论文-交流如果已经确定要去参加一个会议,而且知道其中某个大牛一定会去,最好的准备也是深入研究他研究的内容,然后在会后请教他一些很专业的问题。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都是一些实用的技巧,也算是一本学术界的通识书了吧
  •     虽然作者主要在讲科研道路成长注意事项,可其中大多数适合于普通职场,比如要认真准备发言或者报告、重要活动要提前演练、要主动与别人交流、尽可能让别人了解你的工作等等。
  •     面对学术小白的良心作。
  •     100页左右的书。几个月前想读。等终于借到了...随手看完。
  •     早就该读此书。我应该经常读一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