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第三世界的痛苦报道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32758357
作者:(美)爱德华·萨义德
页数:272页

内容概要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 Said,1935-2003),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生于耶路撒冷,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于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1950年代赴美就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从1963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教授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是享有声誉的文学和文化批评家,同时也是乐评家、歌剧鉴赏者、钢琴家。他的乐评、文学评论和他的理论著作一样,学识渊博,兼有清晰明快的行文风格。其主要著作包括《东方学》、《巴勒斯坦问题》、《报道伊斯兰》、《文化与帝国主义》以及《流离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决的奋斗》等等。

书籍目录

前言 关于文学评论与流亡
化身的迷宫:梅洛-庞蒂文集
理智与情感
关于布莱克默、普莱和赫什
难懂的业余者
关于齐奥兰
一场常规内战
关于劳伦斯
1948年后阿拉伯文学和的小说
机遇和决定论之间:卢卡契的《美学》
康拉德和尼采
维柯关于身体和文本学科的研究
行走在狗群之间
关于乔治•奥威尔
来自第三世界痛苦的报道
灰色的卓越者
关于瓦尔特•李普曼
在信徒之中
关于奈保尔
对手、观众、选民与社区
意义的升华
关于约翰•伯格和让•摩尔
埃及人的仪式

作者简介

本书是美国著名公共知识分子萨义德的随笔精选集的第一部,收录了其35年来在各学刊和媒体发表的近50篇文化批评散文,内容涵盖了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等各个方面,其中评介了海明威、奥威尔、卢卡奇、福柯、威廉斯等文学、哲学大师和他们的作品。更为重要的是,西方人文学科近30年来一系列的核心话题和讨论,都可以在萨义德的这本随笔集中找到。
爱尔兰著名文艺批评家谢默斯•迪恩称赞此书为“现代世界知识生命中的里程碑”。


 来自第三世界的痛苦报道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本书毋庸置疑是很值得一读的,要翻译Edward W. Said并不是个轻松的任务,译者看来也很用心。不过,译者或编辑的细心,有时竟会带来一种奇异的阅读负担,因为书中的大量译注,至少在我看来,是不必要的、常常还是不得要领的。当然,我完全可以理解,从译者和编辑的角度来说,需要便利最普通的读者,一一注明书中所提到的那些人名、地名、作品名或事件。但我之所以有时觉得这多余,是因为我感觉这些多数似是人所共知的、或即便不知道,在这个网络时代搜索一下也是很容易的事,实不必加注那么多以影响阅读体验。除非,这些注解能恰到好处地补充说明原文隐含的意思,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所欲表达的意味——遗憾的是,书中多数译注都未能做到这一点,有些竟是错的。兹举数例:p.46:齐奥兰不像约翰•凯奇,因为对于后者,欢欣自由、生理快感深藏在他每部作品、音乐或是沉默中。下译注:约翰•凯奇(John Cage,1912-1992),20世纪美国著名的作曲家、哲学家和音乐作家。按:此处作者特意提及John Cage作品的“音乐或是沉默中”,是因为此人有一部著名的作品《4分33秒》,整个“乐曲”没有任何音乐,完全是沉默无声的,这是他受禅宗“空无”哲学启发所作的,意在让人在无声中倾听万物的声音。p.165:特立尼达(Trinidad)西班牙港的一个年轻的印度教徒:下页注:特立尼达,又名“波龙戈斯”,乌拉圭西南部城市,弗洛雷斯省首府。按:这处译注完全错了。奈保尔出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这是一个国家,特立尼达则是其中一个大岛(p.170也分明译对了“特立尼达岛上”);西班牙港则是该国首都和最主要港口。和乌拉圭实在扯不上关系。p.171:很可能产生博尔赫斯特殊史诗般的记忆和贝隆现象:译注:伊娃•贝隆……常被称为贝隆夫人,出生于阿根廷,阿根廷总统胡安•贝隆的第二任妻子,曾是阿根廷的第一夫人。按:这里所说的“贝隆现象”,不是指贝隆夫人,而是庇隆本人。庇隆以民粹主义著称,有所谓“庇隆主义”,是个非常有煽动力的克里斯玛型人物,博尔赫斯则十分厌恶他,认为他与民众的过分亲近是一种邪恶。p.173:当第三世界的种种落后被当做笑柄时,也许像参议员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这样的人会再次推出奈保尔来。译注:Moynihan,“美国社会学家、政治家,美国民主党成员”。按:这里之所以要提到Daniel Moynihan,是因为他在1965年提交了一份极具争议性的关于黑人社区的一份报告,并提出了之后争论不休的问题:究竟谁应该为黑人的贫穷负责?(可参见《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Moynihan认为是黑人自己造成的,报告中有一句话是争议的焦点:“黑人家庭的恶化是黑人社会恶化的核心问题。今天,家庭的恶化是黑人群体软弱的根本原因……白人家庭已经达到了高度稳定,并保持着这种稳定。相反,贫穷黑人的家庭组织却极不稳定,在许多大城市里,它几乎被完全破坏。”正因为这一立场和奈保尔相似(奈保尔也认为二战以来第三世界国家的问题是其自身造成的),所以文中才这么说。
  •     当爱德华•萨义德在2003年9月去世时,他已经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我们很难用一种清晰的分类来命名他投身的那种事业。事实上,在他去世前夕,虽然他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文学,但是我们却很少再去关注他的文学研究。就连他最富盛名的《东方学》与《文化与帝国主义》两本著作,最初虽是以文学研究著作的面目出现,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后殖民主义的政治文献。更不要说他毕生为之献身的巴勒斯坦事业,使其成为了一位世界闻名的中东问题专家,享誉全球的公共知识分子,我们几乎很少再去审视他在文学专业方面的成就。这个时候很难再用一种纯粹文学的视角去打量他所撰写的文学评论文章。在《来自第三世界的痛苦报道》中,他用了一篇长长的序言来回顾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经历,从1963年秋天开始,一直到本文集出版之时的1998年,35年的光阴中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尤其是1967年之后,巴勒斯坦人民作为一股政治力量重新崛起,萨义德也开始投身于这场声势浩大,几乎耗尽他后半生精力的政治运动。历史当然容不得假设,但是我们总会想,如果当年萨义德一直安安静静在大学教授自己的比较文学,他以后的人生和学术生涯是不是有着更为良好的发展呢,至少不用让家人遭受威胁,不会耗费过多的精力参与到那些徒劳无益的政治辩论——也许,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著作等身的文学研究学者,而看不到这样一个在世界上四处奔走,为自己的家乡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世界的人们争取理解和同情的知识分子和活动家。说他的“家乡”多少有些名不副实。1935年出生于耶路撒冷的萨义德,从1947年离开巴勒斯坦,踏上流亡生涯开始,家乡对他已经没有了实际的意义。流亡是他整个人生中的重要体验,给他在美国的异乡人身份提供了很好的观察视角,也给他带来了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无根性。他时刻处在流亡之中,也时刻反思着流亡对他的学术生涯造成的困境。他不是美国式的知识分子,但是却比任何一个知识分子更加美国化。他对多重身份的认知已经超越了文学研究学者的范围,这种独特的多重视野给他的文学研究以赋予了一种奇异的魅力。收录到《来自第三世界的痛苦报道》这本文化评论集中的文章关涉不同的人物主题,核心内容却是萨义德多年对文学存在的意义之思,正如他对二十世纪文学批评的反思:“我们发现20世纪初,大部分文学批评都有这样一种趋势,那就是让读者脱离体验而把他们推向形式和形式主义。这种趋势似乎在抵制即时性,反对没有任何加工过的直接经验,反对那种只能被整体直接反应,或者只能被复制的、被人固执地称为事实的体验。”他不赞同美国文学批评中日趋严重的回归到文本本身的方法论,因为文本是与它产生的语境和作家的体验紧密相关的,“仅仅因为经典作家公开探讨政治,就拒绝甚至否定他们,我绝不赞成这样的观点,我的态度就是把他们重新在历史上定位,特别关注他们作品中表现的那些鲜明的边缘话题”。我们对经典作品的诠释构成了我们时代精神的一部分,不会有完全纯粹的文本,任何经典文本的建构过程都是一个权力、政治、文化与文本的多重博弈,如何认识这种“历史的经历”,就成了我们文学观的一部分。萨义德无意构建某种文学理论流派,他关心的是文学本身和文学之外的东西——文学讲述了什么,文学的背后掩藏了什么,我们从阅读文学中体验到了什么,这些都是文学能成为一代代人阅读的理由。所以他在《1948年后的阿拉伯文学和小说》中提到,阅读是一项复杂的比较过程:“尤其是一部小说,如果不是把它作为一条社会政治学的证据按简化的方式阅读的话,就需要读者和小说融为一体。这不仅是因为作者的技巧,同时也是因为其他小说的缘故。”阅读小说,需要一种直觉体验与理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即时性的体验关涉我们的语境,而理性分析关涉小说的阅读史,没有绝对的原创作品,所有的原创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历史地解读作品是我们唯一理解文学的方式,在那篇评论奈保尔的《来自第三世界的痛苦报道》中,萨义德用一直复杂的心情描述奈保尔的作品。我们已经习惯了把奈保尔的作品看作是对第三世界的真实报道,因为他可以对第三世界采访,揭示它的愚蠢、腐败以及丑陋的问题,因为“在那里他是值得信赖的”。但是这种报道刊登《纽约书评》等西方媒体之后,经过了西方语境的滤化,原本揭示的意义可能会被利用和扭曲,他所批判的第三世界成为了第一世界的复制品,成为了一个异化的世界,第三世界的痛苦成为了一道观看的风景,评议的对象,理论的建构,反而那个真实的第三世界已经没人在意。所以奈保尔的作品“充分反映了极度匮乏的历史准备”。这就是文学,既是历史的文学,又是文学的历史;既是政治的文学,又是文学的政治。文学从不是一个单纯自足的学术领域,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也绝非针对文本的分析如此简单,背后所遮掩的历史与真相都需要仔细认真的对待和解读。值得提及的是,萨义德的这本《来自第三世界的痛苦报道》,只是他原本的文化评论集中的三分之一篇幅,剩下的两本也即将翻译出版。也许一览全貌之后,我们会对他的文学批评观有着更深的了解。尽管大部分批评家都嘲笑这种传统,但是萨义德大部分时候都把自己定位一个传统的人文主义者。在他看来,他与其他年轻的文学学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过于熟悉相信理论,而不懂文本细读的艺术;他们过于相信文本,又对历史的现实一无所知。这本文化评论集的存在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读文学作品的标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反思文学与社会多重可能性的方式。思郁2013-10-20书来自第三世界的痛苦报道,【美】爱德华•萨义德著,陈文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103年7月第一版,定价:38.00元for《南都周刊》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其实读不大多懂
  •     真正的公知!
  •     诚如豆友@格拉 所言,书名是标题党。内容令人失望,没有什么思想性,虽然到处都在谈美学和文学和思想。翻译还不错,只是讲卢卡奇的那篇,术语稍有些隔。
  •     翻译有些许问题。
  •     短短的评李普曼很有快感,在李普曼的私事儿上下刀子时,萨义德却又往回缩了一把
  •     不是说这本书不好 但我觉得还是不适合大众阅读的 还好我不是文学系的学生 除了大学老师 还有谁愿意看这种像论文一样的文学报告呢?作者累 读者也累
  •     美国汪晖,写的文章鬼都看不懂
  •     终生受益的萨义德,期待另外两本
  •     人们记住了过去的什么和人们怎么样记住过去决定着人们如何看待未来。
  •     写奈保尔那篇挺好
  •     痛苦的体验!以后阅读面广了再来看看吧,也许可以驾轻就熟一点
  •     想读卢卡奇
  •     太广 太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