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箭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9-2
ISBN:9787544242493
作者:[英] 马丁·阿米斯
页数:222页

章节摘录

  第一部  过去的会再回来  我向前走,脱离黑漆漆的沉睡,发现自己被一群医生包围……他们全都是美国人。我感觉到他们的活力,毫无拘束,有如他们身上的体毛一般茂盛。我感觉到不怀好意的触摸,来自那些不怀好意的手——医生的手,如此强壮、干净,满是药味。虽然我几乎全身处于瘫痪状态,却发现自己的眼珠可以转动。动弹不得的我似乎给了医生不少方便,但无论如何,先张望四周再说。我知道他们在讨论我的问题,不过也提到一些他们在休闲时从事的活动,比方兴趣嗜好之类的事。就在这时候,我飞快涌起了一个念头,这念头是如此完整,如此不可动摇——我讨厌医生。讨厌任何医生,讨厌所有医生。我想起一个犹太笑话:有位老太太发了疯似的在海边狂奔,高喊:“救命啊!我那当医生的儿子快淹死了!”有趣极了,我觉得。有趣的原因是她的自傲,我想,这种自傲甚至强过母爱。但是,为什么要因为孩子当了医生而感到骄傲呢?(为何不是羞耻,不是怀疑和恐惧?)这些人终日与细菌、寄生虫、伤口和坏疽为伍,置身在可憎的话语和可憎的器具中。(血迹斑斑的橡皮围裙就吊在挂钩上。)他们是生命的守门员,但是,为什么每个人都想当医生呢?  话说回来,围在我床边的医生穿的是平常的休闲服,他们的皮肤晒得通红,流露出沉着与镇定,人多势众而表现出某种一致性。要不是处于现在这种状况,我必能发现他们行为动作中暗藏的轻忽与漫不经心。然而,这群乏味的医生,这些慢跑运动员、健美先生之类的活力专家却让我安了心,因为他们是如此认真地追寻着个人的美好生活。美好生活,至少总强过不幸的日子。譬如说,他们勾勒出风帆冲浪、期货交易的好买卖、射箭、滑翔翼和精致美食。这让睡梦中的我梦见……不对,不像这个样子。让我这么说吧:有一个人物,一个男性角色,掌控了我置身的那片混沌梦境。他的性格难以辨析,超越了所有力量,拥有诸如美丽、恐惧、爱情和淫秽等特质。这个男性形体,或者说灵体,似乎身穿白长袍(医生穿的那种工作服)和黑皮靴,脸上挂着某种刻意的微笑。我猜,这个形象可能是我身旁其中一位医生的投影……那位身穿黑色田径服和胶底运动鞋,带着确信表情,指着我的胸口摇头的医生。  时光无影无息,让位给挣扎。我困在这张既像陷阱又像洞穴的床铺上,感觉即将开始一次恐怖之旅,朝向某个可怕的秘密进发。这个秘密与谁有关?与他,与那个人有关——那个在最糟糕的时间、最糟糕的地点出现的最糟糕的人。很明显,我变得越来越强壮了。医生来了又去,以粗壮的双手和粗壮的呼吸,欣赏我新发出的咯咯声和呜咽声、我越来越激烈的抽搐,以及灵活的扭动。时常,会有个护士在这儿,独自一人,很认真地值她的班。那身米黄色制服不时发出声音。这声音,让我觉得几乎可将所有思慕和信赖都托付其中——因为在这阶段,我的情况已有显著改善,真的妙不可言,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状况了。感官知觉带着种种愉悦,开始进驻我的左半部身体(这是突然发生的),接下来是右半部(以令人愉快的鬼鬼祟祟)。我甚至赢得那位护士的赞美:当她拿起便器做例行公事时,我多多少少会在不需他人协助的情况下,主动把背拱起来……无论如何,我以一种安安静静的庆贺心情躺在那儿,不知道过了多久,直到那邪恶时刻到来——那些救护员来临。爱打高尔夫球的医生我还可以忍受,那位护士更完全不成问题,但用电流和气流对付我的救护员就另当别论了。他们一共三个人,个个粗鲁莽撞,匆匆奔进房间,用几件衣物草草把我包裹起来,然后将我放在担架上抬进花园。没错,他们接下来拿出两个像电话筒的心脏电击器,用那东西猛击我的胸口。最后,在离去前,他们其中一位亲吻了我。我知道这个亲吻的意思,这就是所谓的“生命之吻”。接下来,我一定是又昏了过去。  在耳边一声清脆响亮的爆裂声中,我苏醒过来,意识到当下只有我一人独处,意识到我寓居的这个身体目前强健极了——它正满不在乎地伸展筋骨,弓身越过玫瑰花圃去调整挂在木头篱笆上一盆松脱的铁线莲。这具庞大的身躯悠悠闲闲在花园走动,做这做那,显然十分娴熟于这些事务。我想先放松一下,好好打量这座花园,却无法办到……事情好像有点儿不对劲:我寓居的这个身体并不听从我的旨意。打量打量四周,我下令。但这身体完全不理会我,它的双眼也有自己想看的东西。问题很严重吗?我们不会有事吧?说来奇怪,我倒不觉得慌张,毕竟,退而求其次,我还可以利用眼角余光观察我想看的东西。我看见成群的植物在风中轻轻颤抖,仿佛叶脉中亦有血液震颤搏动。我看见周遭环绕的是一园青绿,散发出一片淡淡幽光,宛如……宛如一张美国钞票。我在园中徘徊,直到天色变暗,才把工具放回仓库。等一下!为什么我是“倒着”走回屋子呢?等等!现在天色变暗是因为黄昏,还是黎明?这到底……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次序?我正要开始的这段旅程究竟服膺何种规则?为何那些鸟儿的歌声如此怪异?而我又要前往何方?  只要是程序,无论如何,都有一套自身规矩。而我似乎渐渐懂得个中奥妙。  我生活在此,在这个充满晾衣绳和信箱的美国,在这个安全、友善,民族熔炉一样五颜六色的美国,在这个你没问题我也没问题的美国。至于我的名字……是的,我叫托德?富兰德里,托德?T.富兰德里。没错,我四处出没,出没在“色拉食品”店内,出没在“汉克五金世界”店外,还出没在白色市政厅前的那片草坪上,挺着胸,叉着腰,不时无声地发出一阵“呵呵呵”的笑声。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在不同地方出入,在这里的商店,这里的邮局,嘴里不停说着“嗨”、“再见”和“很好、很好”等话语。但是,事情并不像我描述的那样,实际上它是这样进行的:  “好很,好很。”药房的那位女士说。  “好很。”我跟着说,“吗好你?”  “吗好天今你?”  “您谢感。”她这么说,同时打开我的包装袋,把里面的生发水拿出来。接下来,我以倒退的姿势离开,举手抬了一下帽檐。我虽然开口说话,却非出于自己的意志。同样,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进行。老实说,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明白,原来我所听见周遭这些杂乱不成章法的声音,其实是人们的言谈。天啊,就连百灵鸟和麻雀的叫声都变得庄严肃穆了。我对人们发出的这种啁啾声颇感兴趣,稍加研究后,很快,我也能听懂了。现在可说我已完全通晓这种语言,因为我已可以用它来做梦。除此之外,在托德的脑海里还有另一种语言,不同于英语的第二种语言。我们有时候也会用这种语言来做梦。  无论如何,我们的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头戴正冠,足蹬高级皮鞋,腋下夹一份报纸,经过数条门前车道(此区住宅密集)和许多印有姓名的信箱。(韦尔斯、科恩、瑞兹卡、梅利古、克罗德辛斯基、谢林一卡尔鲍姆……)我走过家家户户门前为维持生活宁静而张贴的告示(“请尊重土地所有人权益”),走过几辆挤满儿童的巴士,以及画有身背书包的莽撞小孩、写有“当心儿童”的黄色警告标志。(当然,这个只有黑色轮廓的小孩不会东张西望,只低头看地,拼命奔跑,根本不管车辆,只顾着正当行使他的世俗权利。)当那些小家伙在超市里挤过我身边时,我以心神不宁回报他们扮的鬼脸。托德?富兰德里,我无法闯入他的思想,却能完全感受他的情绪。我有如一条鳄鱼,潜游在他情绪的大河中。你知道吗?孩子的每双眼睛、每一瞥,甚至只是纯真无邪的眯眼打量,都能在他心中勾起一串东西,让我感受到他情绪掀起的畏惧和惭愧的波涛。那就是我将要前往的方向吗?关于托德的恐惧,当我停下认真加以分析后,才明白那是确确实实的恐惧,不过我无法解释。那必定和他心中的缺有关,然而,是谁造成这个残缺?他有办法避免吗?  看呀,我们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健壮,甚至,我们还长高了一点。我并不十分清楚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一切事物都似曾相识,却又不是那么确定。这么说还不够理想。这根本是个错误的世界,一个完全相反的世界。所有人都和我们一样越来越年轻,却似乎不以为意,他们和托德的心思并无二致。他们和我不同,他们并未发现这一切都异于常理,不觉得这让人有点不舒服。然而,我却无能为力,任何事我都无法干预。我无法将自己视为唯一的例外。其他人是否有同样状况,体内也藏着另一个人,一个和我一样像过客或寄生虫寓居在内的人呢?如果有,他们一定比我幸运多了。我猜他们绝不会拥有我们经历的这种梦境:身穿白长袍黑皮靴的人物,随他而来的总是狂风暴雪,有如一大群人类的灵魂。  每天,当托德和我看完报纸,我们总会把它放回店里去。我特别注意报纸上的日期,它的顺序是这样的:十月二日过后,你拿到的是十月一日的报纸;十月一日之后,你拿到的是九月三十日的。如此类推……有人说,疯子的脑袋都封存着一部电影或戏剧,他们按剧本装扮、演出,一切准确无误地进行。很明显,托德的头脑相当清醒,他的世界和别人的一样。只是,在我看来,这似乎是一场倒着播放的电影。  我并非纯然无知。  例如,我发现自己拥有不少“价值中立信息”,如你想换个简单点的讲法,说它是“基础知识”也行。比方说,E=mc2。光速每秒约三十万千米,这可不慢。宇宙虽浩瀚,却有疆界。关于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可怜的冥王星,由冰雪和岩石组成,超低温、超不正常,离温暖和闪耀的太阳如此遥远。生命不总是甜美、尽如人意。人生有时得,有时失,其公平性可以加以检验。过去的还会再回来,例如公元一○六六年、一七八九年和一九四五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我掌握的词汇极其渊博,谙熟所有文法规则,像“请尊重土地所有人权益”那块告示,上头的所有格符号位置并不该放在那里。(第六街上那个画有地图,写有赞语美言的广告“罗杰的酒橱”,也同样有此问题。)尽管一些表示动作或过程的字眼会让人迷惑(这些字眼总让我加上引号,例如“给予”、“落下”、“吃饭”和“排泄”),但书写出来的文字毕竟意义清楚,不像口语那般复杂难解。有个笑话就是这么讲的:“她打电话给我,说:‘你过来,这里没人在家。’所以我就过去了。结果你猜怎么着……那里真的没有半个人。”

内容概要

马丁·阿米斯,当代著名作家,英国“文坛教父”,与伊恩·麦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并称英国“文坛三巨头”。1949年出生于牛津文学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熏陶。1974年,处女作《雷切尔文件》一举获得毛姆文学奖,时年25岁,被誉为“文学天才”。此后的一系列作品将他推上文坛巅峰,被GRANTA杂志评为“最受欢迎年轻作家”,作品《钱》入选《时代》杂志“一百部最佳英语小说”。多次入围布克奖,但始终与获奖擦肩而过,评委会的“公正性”因而引起英伦甚至全球读者的愤怒。 创作上受到卡夫卡、纳博科夫、乔伊斯等人的莫大影响,笔法中伴随意识流、黑色幽默,以及浓郁的魔幻写实风格。作品以先锋的文学品格、丰富的创作形式、多变的叙述笔法,获得世人的好评,被誉为“蘸着迷药墨水写成”的不朽经典。

书籍目录

第一部过去的会再回来为善必须残酷身为医生,一切都是医疗行为第二部你尽为去做,但这不是你最该做的事这里没有为什么零乘以零,还是零她爱我,她不爱我第三部因为鸭子肥了

编辑推荐

  人生倒着过,将会出现何等石破天惊?  一代宗师的开山之作,在骇人听闻的叙述中,字字句句无不惊心动魄。  人生倒置,时间倒流,是幽默谐趣,还是荒诞悲凉?  无法读者读到最后,读得悲从心起……  英国“文坛教父”颠峰之作 24种文字震撼全球!  “蘸着迷药墨水写成”的惊悚与悲悯、美丽与感动  人生倒着过,将会出现何等石破天惊?  一位当代天才作家惊世骇俗的旷世经典!  ──《纽约时报》  “文坛教父”最狂放、最具悲悯之心的伟大杰作。  ──《每日电讯报》  如此特立独行的手法和笔触,是文坛的开天辟地。    ──《卫报》  马丁完全颠覆了原有的阅读经验。《时间箭》为人类开启了惊人深度和无边宽广的视野。    ──《图书馆期刊》

作者简介

一个纳粹军医从死亡中坐起身来,灵魂回到身上,身体完全康复,眼睁睁看着自己回到老年、中年,落叶长回树上,水倒流进水管子,世界变得毫无章法……直到回到集中营,成为一个纳粹。他吃惊地发现,虐人致伤变为抚平伤口,射杀平民变为拯救生命、焚烧尸体变为归还灵魂、肢解活体变为使人重生……
最后,托德发现自己越来越小,直到集中营变成一片无边的草坡,他坐在母亲身边,仰望无限的星空……
石破天惊的旷世手法,成为人类文学史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枢纽作品”的伟大丰碑,让人在喘不过气来的悲凉惊悚中随着一代文学宗师为人类的悲欢哭泣……

图书封面


 时间箭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0条)

  •     如果不是事先看过介绍,估计我会看得五迷三道都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有了事先介绍,我依然看得不太顺畅,一段话常常要翻过来倒过去地看,特别是对话。不知道原版是怎么样的感觉,会不会让人更觉得流畅。应该说读起来,用吃东西比吧,味道新颖奇特,却谈不上非常好吃。不过,怎么说,作者是相当聪明的,历来倒叙也好,穿越也好,向这样倒带一样的写法的确是一个大胆的创新,难得的是故事依然还可以成立,语言逻辑上也还好。创新带来特别的阅读效果,特别的荒诞效果,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去批判讽刺纳粹的残酷,高,实在是高。
  •     最早在一篇介绍星际穿越的文章里见到,是列在主人公书架上的一本书。后来在图书馆遇到,昨天终于读完。如鲠在喉,断断续续看了两个多月,一度想弃书,却总觉得后边也许有什么高深之处,就这么读下来了。本书构思特别之处就在于将时间倒置,故事倒着发生,从一个人的死亡退回到出生。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一个人的一生。最出彩的部分应当是主人公在集中营中工作的经历。在倒着发生的时候,毁灭成了拯救,谋杀成了医治,罪大恶极成了功德无量。“我”一直强调“我”非常喜欢并且崇敬犹太人,这可以看作是对之前的罪恶所做的忏悔。在倒流的时间中,“我”将一个个犹太人救活,仿佛这样可以抵消之前对他们的屠戮。而这样反复强调对犹太人的感情,更是从反面显示出“我”内心的愧疚。另一处出彩则是结尾,正当“我”如释重负地准备回到母亲肚子里,却突然发现一支箭飞过,箭头向前。这也意味着时间流向重新回到正确的方向,“我”还要第三次经历这一生。如果说这还不够痛苦的话,我们想象一下,上一次死亡前(书中开头)时间突然倒流,“我”就没有过去这个坎,那这次极有可能亦不能结束。这就意味着,“我”将永远困在这时间的牢笼中,一次次经历这些苦痛,为“我”的所作所为赎罪。不得不说,这是最令人恐惧的事。而些许不足之处则在于在后部分有许多描写不符合时光倒流这个设定。另外如果说纳粹军医对内心的救赎是本书的主题,那我只能说书的前半部分着墨略多。总体来说,并不很让我满意,感觉像是一个很棒的创意没有被把握好,有些惋惜。本来想写一篇短评,一不小心成了长评。
  •     马丁阿米斯的天才在于:他看到了我们不可见的残忍逆流,我们不忍说出,他却写了出来。这条回到过去的路,充满了荒诞陆离的光,从各个角度射来,投下怪异的碎影。这些影子本身具备生命,困拘在坚固中,成为挣扎的垂死俘虏。最残忍的事,是明知事件发生,却无力阻止改变,站在无关的角度,眼睁睁地随之而走。会被这般明亮的倒退灼伤了眼,丧失原本坚定的信仰执念。从垃圾桶中汲取食物,从尸解中创造生命,从未来看到过去。我们在一只光速旋转的时间箭上,卯力冲向箭靶红心。结局是不可能改变的,终要回到原点,本就从是从此而来,是朴素的回归。我们在前进的路途中总是太过匆忙,绝不肯回头凝望。远方有着那么多的未知,可一旦成为过去,我们的前进就失了意义。怅然的回头一望,就充满了暮年垂老的悲悯,也就看穿了那些荒诞与陋意。有时,如果我们能以倒退的眼光省视我们的生活,就能获得另一种可能。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是不错的哦
  •     “被封底严重剧透”系列之一。看似政治语境,但其实无关政治。
  •     倒带人生,受虐式阅读
  •     20160707-7图书馆
  •     感觉有点形式大于内容
  •     完全三流
  •     我在想这拍成电影肯定比小说牛逼,而原来在这书满久之前就有这么玩的电影了!
  •     如果时间倒过来,人生会怎样度过?
  •     13025(0318-0322)。
  •     一个纳粹医生的一生。被倒带的写法吸引,许多地方很愉快地充满奇思妙想,战争与屠杀依然绝望可怖。老故事新讲法,可是没有新的观感。
  •     挺普通一故事顺序倒过来装订
  •     时间箭评价
  •     伟大丰碑什么的一代宗师什么的……
  •     形式很猎奇,看得很累,但不乏惊喜之处。如果只是短篇的话这种叙述效果可能会好很多。
  •     特别牛逼
  •     非官方的广泛大锅饭的
  •     讽刺的心寒
  •     隐藏的结局是无限循环的生死 颠过来倒倒去
  •     一个很有意思的创意,却写得这么无趣。
  •     梦话一样。
  •     每次不该吃东西,又饿的时候,我就看这个。它有这样神奇的功效。也提醒我必须睡了,冻成狗也得睡。
  •     倒叙的一段时间
  •     很有意思,读着读着会停下来理理,倒过来行走的形式使得果成为因,而形式又不是噱头,意味丰富呀嘿!
  •     这都什么玩意,那时候我居然读完了,想想都心疼自己
  •     虽然是倒着写,读起来也很顺
  •     请对花朵讲述
  •     这主题太宏大,作者明显没hold住
  •     惊天力作,值得一看
  •     也许我读的版本翻译不尽如人意 应该有更能体现妙处的译本 如果我们治愈 缝合 将伤口一一消抹 记忆一点点倒退 从老人活回孩童 那么 有什么值得珍惜呢
  •     倒叙的时光
  •     用时间倒流的方式讲故事。大树变回萌芽,老者长成少年;摁一下厕所,干净的水泛起污秽;倒退着返回起点,拿票根换回了金钱。出生日回到出生地,可否让旧日一切重现?
  •     209页 我觉得很精彩啊
  •     暮年的纳粹回忆,两个主角,逝去的前纳粹医官和时间停滞的“我”
  •     时间轴逆转的时候 有些东西会呈现另外一番景象
  •     翻译敢不敢更烂一点。。。
  •     本应满分的创意,却能写的这么无趣。
  •     创造是简单的,毁灭是复杂的。
  •     回溯的人生描写的无聊至极,不如去看《本杰明.巴顿奇事》。
  •     倒叙不稀奇,稀奇的是用镜头回放一样的方式倒叙。所以会对着马桶进食,下出租车后持久地挥手“以示敬意”,够怪诞够重口味。不过要是在奥斯维辛那段能多些“过去的我”的心理活动会更好。整体来说有形式压过内容的感觉…
  •     完全看不懂在表达什么,无法理解
  •     有点玄乎
  •     多年后 依然记得这本书
  •     很有意思,但是比起这个这么有意思设定来说,总还是有点让人失望
  •     对这一类型无抵抗力
  •     从时代缝隙里,揪出了最无可救赎的疼痛。
  •     讀起來不如想象中順暢。一顆星給奇妙有趣的敘述創意。一顆星給關於“出租車”以及“相愛和分手”的幽默片段。一顆星給昔年猶太人的苦難。除此之外,故事的立意並不新鮮,手法過於刻意反而顯得單薄。時間如箭,什麼都重來不了。
  •     寄生虫似的倒带叙述
  •     一本倒着写的书,有关一个纳粹军医。阅读体验混合着紧张、疑惑、沉重与微笑。
  •     菲茨杰拉德也放过一把时间的箭。
  •     视角很独特,看完很难忘的书
  •     顺向的思维加上逆向的叙事的炫技流写法,前面有些无聊,后面奥斯维辛那段是发自内心的碉堡。5年前就想读这本书,今年期末季心血来潮翻完了,果然没让人失望。
  •     3.5高中时候看的,但还是记得一些基本情节,记得有一部电影也是这种倒带类型的。
  •     Martin Amis将死与生叠合的倒叙路线,犹如黑暗中点起一束照亮自己的光揭示过去。读着读着就联想到Benjamin Button那七个奇趣短篇。
  •     一个纳粹分子醒来,发现时间倒着过,他一个人开始了赎罪之旅。从前安逸的生活倒着过到成了折磨,从前的罪行倒着做便成了赎罪。也许,对于那场残忍的战争,我们都希望时间能够倒流,挽回那些曾经的耻辱和良心。马丁·阿斯米通过人的想象,在文学中帮助一些人完成了这个夙愿。书中也对轮回有着哲学思考,这让我想起了我刚看过的上一本书——深河。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轮回存在,但是我深信能量守恒定律。人一世的行为也是善恶守恒,机会与危险共存的吧。也许你这辈子作孽多,下辈子就要赎罪多一些,反之亦然。
  •     也不知道是翻译还是什么,艰难地读完
  •     刚看时比较失望,“溯时人”这个设定的潜力远远没被发挥出来,直到后面感觉还好,但意义何在??似乎唯一的亮点就是叙述技巧还有可鉴之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