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

出版日期:2015-9-20
ISBN:9787549570485
作者:[加] 蒂莫西·加顿艾什
页数:245页

内容概要

蒂莫西·加顿艾什(Timothy Garton Ash):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政治写作者之一,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英国《卫报》专栏作家、中东欧当代史专家,著有《波兰革命》、《档案:一部个人史》、《事实即颠覆:无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写作》等。

书籍目录

导 读 出卖作为一种美德 / 梁文道
前 言 罗密欧?
第一章 序言报告
第二章 驰赴柏林
第三章 跨越围墙
第四章  IM“ 指导教授”?
第五章  IMV“ 米夏拉”
第六章  IM“ 舒尔特”
第七章  IMB“ 史密斯”
第八章  IM“ R 太太”
第九章 波澜壮阔在波兰
第十章 禁止入境黑名单
第十一章 浮士德群像
第十二章 冷战终结
第十三章 档案效应
第十四章 英伦谍影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跟乔治·奥威尔或约翰·勒卡雷的小说一样扣人心弦、令人不安且具有道德挑战的私人叙述,只不过这里讲述的全部都是真的。★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13)——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有梁文道专文导读“出卖作为一种美德”。
★背叛与妥协的刻骨描述,叫人毛骨悚然;现代与当下的无价记录,书写勇气与美丽;人性无解之谜,魂萦梦系,永远挥之不去。——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20世纪伟大的谍报小说家)★(本书)回忆加顿艾什本人与恐怖的东德秘密警察机构“斯塔西”交手的亲身经历。从来没有一个族群受到如此严密的监控,即使是在胡佛麾下的美国联邦调查局时期也望尘莫及。《档案》生动地还原许多恶质的人形怪兽,他们的目光总是紧紧地盯着每一只小麻雀折翅坠地的时候。——亚瑟·米勒(Authur Miller,20世纪最知名的美国剧作家之一)★《档案》一书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在于加顿艾什追踪许多当年持续跟踪、监视并密告他的人,本书因此更接近惊悚小说的味道,然而,较惊悚小说更胜一筹之处在于,《档案》所述皆为真人真事!
——《苏格兰周日报》(Scotland on Sunday)★ 完美融合谍报惊悚小说、冷战史、自传与哲理思索于一书……笔触优美,探讨严肃而不失幽默讽刺。
——《英德书评》(British-German Review)★《档案》重现20世纪80年代中欧变化的手法,从未见于其他任何书籍。这是一本传家之作,当我们的子孙问起中欧共产主义政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当他们怀疑优美的英语写作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答案就在《档案》之中。
——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轻的蒂莫西·加顿艾什为了研究希特勒统治之下的德国,分别在东、西柏林停留数年搜集资料,但没想到,他在东德的行踪被认为是间谍活动,并被秘密警察和线民盯梢,留下了厚达325页的秘密档案。两德统一后,东德的秘密警察档案开放,作者重访东德,根据东德国安部为他建立的档案和自己的日记,一一寻访当年那些监视他的人,重建青年时期的一段记忆。他惊讶地发现,彼此立场不同的人,往往对相同的经验持有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回忆;于是,穿越各种回忆的迷雾,探寻自身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历史的真相,就成了本书写作的动力,最终促成了这样一本动人心弦的著作。
这是一部将个人回忆与历史探索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的纪实作品,读来引人入胜。


 档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题目,作者的行文虽然略显跳跃,而且时空转换频繁,但行文还比较通俗易懂。结尾立论由德国转向英国,对个人自由和隐私被技术和政治原因侵犯的担忧不无道理。对于有类似经历的中国人来说,斯塔西的感受尤其感觉特别。希望有一天我们也会有机会如东德民众一样读到别人眼中的自己。本书的装帧也非常不错,延续理想国系列的风格。可惜这本不错的书被这样一个译者毁掉了。非常奇怪为何广西师大出版社要使用这位不知来历的汪仲的译本。汪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译者,尤其不擅长翻译政治外交类的书籍,硬伤遍地。而且广西师大出版社在校对时显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或者负责任的人,一些明显的台湾用词和句法依然杂糅书中,且屡见不鲜。真心希望背后原因不是广西师大出版社想控制成本,打着理想国的招牌简单粗制滥造,而是因为题材敏感的原因找不到合适的译者愿意接手,只得退而求其次。否则的话理想国系列将难以为继。
  •     你是否也会有一种感觉,在不经意间就做了那么一件连自己都以为无伤大雅却又对别人造成严重伤害的事,或许这件事情对自己并没有什么负面影响?又或者说,你是否见过一些人打着正义的旗号其实在做着一些非常龌蹉的事情,把自己的良心出卖给了“正确”的价值观?当斯诺登事件发生之后,很多人惊呼我们不仅朝着美丽新世界走进去,其实还同时活在一九八四。曾经关于世界的走向是赫胥黎的胜利亦或是奥威尔的胜利,现在倒好,两个人都站在了领奖台上,相互一笑,觉得这个世界好像本来就存在着两面性。事实上也是如此,世界的两面性是存在的,不管是过去或者是现在,就像一个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些时候,说着人话的人内心却住着魔鬼。这些人有可能就是你以为的最为亲近的人。《档案》说的就是关于这群人为何成为一群说着人话的魔鬼的事情。在东德或者说在共产主义国家里边,有些人拥有一份个人档案,里边详细记录着自己的事情,哪怕一些无关紧要的聚餐或者是面谈。在线民遍布的东德,平均每50个人中就有一个线民观察他们的生活。他们层层上报,把某些人的事情交给了国家,而自己获得的利益可能是本来就属于他们的权利:出国。有些人甚是正直,并没有为了其他的东西出卖别人,这些人守住了人的底线,却又只能与非人的窃听做斗争。当这一套窃听体系奔溃的时候,这些可以称之为“平庸的邪恶”的人开始否认自己的行径,甚至有些人认为自己并没有错误,他们在保卫祖国,而这一条则是堂而皇之地写在宪法之上的。将一种正当的思维放到一种龌蹉的行径之上,到底是可以让龌蹉变得美好。东德政府精妙地掌握了希特勒留下来的德国的秩序,习惯甚至所谓的“美德”,轻而易举地将国民从一个极权的国度过度到另一个极权的国度。当所有的一切崩塌,那些看到档案被倍感出卖的时候,不知道是否会觉得自己是无辜的?有些人因为档案失去伴侣,有些失去工作,有一些失去生命,而有一些人则得到了一份信任。我们或许都知道,自由里边有一句:避免恐惧的自由。这些的诞生因为恐惧,这些的结束却同样带来了恐惧,因为这一切本身便是一种恐惧。时至今日,是否还有必要谈论这种过去许久的东西?当然有,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某个相关部门里边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档案,记录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是否会觉得出奇?毕竟这个国家曾经有这样的习惯与风气,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     一个至多个从春秋笔法开始从我们多年的学习经验知道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简直就是神话,而现在放在我案头的这本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人蒂莫西.加顿艾什著汪仲译的《档案:一部个人史》告诉我们历史还有一种,“历史学家一直在做研究,一面也创造了历史,自己成了这个历史的一部分。”书有很多,也有很多种,有的书能调动起读者内心全部的历史认知和价值观念,《档案》还不止于此,它还能让思想超越所限的实际环境,思考一些永恒的内容。我向来抵触对经典作品进行压缩提炼,名著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对细节把握体现出来的原生力量去感染影响读者,抽干了细节,就是阳光底下无新事,不是历史的剧情老套,而是除了演员和布景剧本从来就没换过,这样的历史叙事里没有人这个主体,也就与我们没了关系。但说到一本书总要讲一下这本书的大概,再去或推介这本书或借此去贩卖自己的私货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在此我不能不落窠臼。《档案》讲述的是在东德斯塔西这一据梁文道讲为人类史上最庞大也最严密的国安机构(若以东德人口估算,平均每50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和斯塔西相关,若非直接替它工作,便是间接为它服务。)背景下,1980年时为在东柏林当交换生的英国青年即作者进入了斯塔西“作战性个人管制档案”管控的视野,1989年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合并,新德国开放了斯塔西的档案,已成为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的作者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将秘密警察的档案、日记、记忆并与档案中所涉人物的访谈和接触形成融合对照,作者从“一个窗口、一个样本、一个达成目的的方法、一个实验的目标”的个人的微观角度,将在努力还原那个时间截面的真实状况汇总成本书,引导我们去体会历史、记忆、自我乃至人类本身这些的形而上的概念,实现了从一个到多个的历史学价值。书既然是建立在档案基础上的,那首先我要阐明的是与作者对档案记载持一定的怀疑态度不同,我只是认可作者所查阅的这些档案的物理存在的真实性,但对记载内容所要反映的真实基本怀疑。“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读出雷暴的预示,无事变成小事,小事衍成大事;每一个人背后都另有人指使,每一个行动背后都别有深意。这就是斯塔西这种机构看待世界的原则。”(梁文道《导读.出卖作为一种美德》)这样的立场不会有事实,而如果参照我国档案来验证记载内容的所谓真实性,我们的体验自会深刻,试举一例,山东核电科技馆的看板上有一份1958年7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翻拍图片,与“我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建成”新闻并列的是“夏粮增产35亿斤”。这里的档案就如文中对记忆的使用,“我们所拥有的是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个时点的无限回忆:不但随着每一秒时间的流动而逐渐改变,而且偶然会因为某一个戏剧化的冲击、一项出其不意的表态等而有扭转的回忆。就好像电脑上的数码影像,每一种颜色、线条、细节都可以在电脑屏幕上任意改变一样,在人脑中的回忆也经常在变换中。不过,和数码影像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记忆,也无法任意倒带,让自己回到最原始的记忆中。有人说‘过去就好像陌生的外国一样︐,事实上,过去是另外一个宇宙。”,不同的是档案一旦形成便不再改变,只是在生成时可能就是假的,否则无法解释理论上应该清楚每一个国民谁是谁的东德最后为何仍逃避不了倾覆的命运。客观讲,书中论述的内容在现时的中国没有讨论的空间,但历史研究的价值恰在于借鉴。除了鹦鹉学舌般的窃取,每一次对历史的阐述都是作者个人的体验,《档案》一书透过场景的还原,拷问的实质对象是人性,阅读中我不时会问自己,在那样的历史场景里我会选择什么样的立场和行动?答案其实是现成的,“这个人,就坐在我们眼前的那一张椅子上,明明就是小官僚执行者的罪恶代表。然而,他却是一额顾家好男人,自豪于自己的刚正不阿,忠诚不贰,中规中矩—一切被认为与‘纳粹主义︐合作的‘第二层次美德︐。他甚至到今天还无法承认,他忠诚服务的机构结构性、系统性地做错了事情,只会坐那里懊恼曾经偷窃过一两部火柴盒小汽车。”八卦新闻或许证明着窥探他人隐私的存在合理性,因此阅读《档案》有些像在读一本令人隐隐的恐惧的政治小说,并因其真实的不能再真实,让人欲罢不能而一睹为快。可真实的材料所重建的历史真的就是可靠?“我在痛苦中测试自己对于过去的生活到底还记得多少。即使今天,在将所有档案、日记、信件等详细记录备齐在我面前之际,我仍然需要仰赖想象力,为我重建起过去的生活。就像勒南所论的民族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记忆与遗忘的不断组合过程中成长。但是,如果我连自己十五年前的模样都无法重建起来的话,还有什么资格写别人的历史?”其实,这些并不重要,这些都是加顿艾什通过自己辛勤的调查整理出的各种历史或然,《档案》涉及的斯塔西人员只有黎瑟是个例外,“他的确是个善良的人,他并没有因为进入国安部而良心泯灭。”,这也是我在《档案》里最大的个人收获:“当然,一个人呢即使有丰富的知识,仍然可能因别人有不同的意思或行为而迫害他们。这就是我从哲学家柏林身上学习到的。他告诉我们,只有在发现人类文化之多元,看见不同的人所追求的目的是分歧,而且是无法妥协的以后,我们才会看见自己的信仰与做事的方法的相关性。从这里开始,我们知道了容忍。在那篇著名论文的结论中,以赛亚.柏林引用了另外一位作家的话:‘文明人与野蛮人之间的分野就在于,文明人知道自己的中心信仰的相对性,但是却毫不退缩地捍卫它。︐”二〇一六年三月十七日《档案》中的部分妙语:1、这种事情并不是你不把它挖清楚就会不存在的。2、“斯塔西”的存在正如所有对付自己国民的秘密警察,既秘密又显眼,它以秘密的行动公然宣示自己的力量,如此能在人人心上种下恐惧的种子。恐惧,乃是这种体制的基石。它的双重性质要求国民也要以双重态度来对待它,在表面上爱它爱得要死,在心里则怕它怕得要死。结果是一群表里不一、心中多疑、彼此提防的原子化个体;这就是它的深层腐败,东德政权大厦的散砂地基。3、虽然大家活在同一个世界,面对同一组事实,但每一个人理解这个世界和构成它的事实的角度是不同的。4、波恩特身材魁梧,但暴躁易怒,眉头一皱,更是一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样子。他的存在不容忽视。纳粹和马克思提供了最佳的语言弹药,供他日常兴之所至的评论与辱骂使用。我的日记中记载着有一天,我在浴室里待得比规定的时间长了一些,扰乱了他的日常作息。他一面用大拳头大力敲门,一面叫嚣道:“统治阶级!”当他把孩子带进来住,而主要的房客,海纳,威胁要去法院告他时,伯恩特对着他大骂:“你这个纳粹猪猡,跟集中营的警卫一样,白天谋杀平民,晚上弹琴、喝酒……”5、带着档案在时间中旅行的效果可能也很相似:一次不好的旅行。6、然而,在秘密德国的鬼魅之中,我想要搜寻的,是一个私人问题的答案:什么力量使一个人成为抗暴斗士的同时,却使另外一个人成为极权统治下的忠实奴仆?7、对东德这样一个建立在媒体控制、新闻检查和组织性欺骗的共产国家而言,探索性研究或批评性新闻当然是有颠覆作用的。8、因为,我发现,经过档案开启的过去并非原样重现的过去。就算没有档案的开启,没有新的文件或另外一个人的记忆帮助回想,每个人的回忆都随着时光的流转以及环境的变化,有的变得模糊,有的反而更清晰,有的逐渐圆润,有的则越发尖锐。9、但是文件从来就无法记录下所有的事情。与历史的见证人谈话,是理解当代历史背景与动机中最宝贵的方法。10、西方定义下的窥伺狂,被定位在一个高高在上的“国家安全”、“公众利益”目的上而正当化了。11、制度有问题,他说,因为它违反了人性,一个人的天性无法转换或改变,所以这个制度注定会出问题。共产主义无法容忍“内心的丑恶”,只有人人都是天使,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才会实现。这番判断简单却不浅陋,对共产主义的基本缺陷一语中的。12、黎瑟惊讶于媒体在报道五年生产计划上的严重失实,目睹了理论、实践、当权者伪善之间的矛盾。他援引海涅的话说,这些当权者表面上劝大家喝水,背地里却肆饮着葡萄酒。13、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用别人的坏来衬托出自己的好,基本上是虚伪的、谬误的。作者简介:蒂莫西•加顿艾什(Timothy Garton Ash):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政治写作者之一,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英国《卫报》专栏作家、中东欧当代史专家,著有《波兰革命》、《档案:一部个人史》、《事实即颠覆:无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写作》等。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作者从回顾自己当年在东德秘密警察机构斯塔西留下的档案开始追踪,从个人经历对照回顾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德国,最后指向了所有情报机关,还顺带吐槽了MI5 MI6。但是越近结尾,似乎作者就越犹豫,师徒用一种类似温情和顾左右而言他的方式妥协。 也许和作者对老式间谍文化和大英帝国的热爱有关,以及整个英国少年的成长历程(公学和牛津剑桥)分析了这个国家对间谍文化的迷之热情也很有趣。
  •     “救赎的秘密在于记取教训”
  •     【线民就把国安部看成笔友一般。】(121)。用以择业。
  •     自由国度中的国内情报人员生活在这种职业的吊诡之中:他们必须侵犯自由,以捍卫自由。但是,我们同时生活在另外一个吊诡之中:我们以质疑来支持这个体制。
  •     心中一直压抑着,每读一篇就要停下来几分钟,世界竟然可以这个样子,无数的人就在线民自以为微不足道的小事里毁了一生。1951---2017,世界未曾改变。或许更加退后了,因为网络上的私底下的言语也会是呈堂证供,个人空间不再有。
  •     很多台湾用词,编者直接用了一下繁简体转换就出版了吧
  •     写的太跳跃,太随意了,反而导读写的很好orz…但还是能感受到冷战时期,东德变态又很可笑的情报体系。
  •     不得不说,理想国不愧为炒书高手。。。
  •     本来只能打三星,作者作为历史学家,从第1章到第10章却太琐碎、太个人化,跟梁文道的导读相比差太远。直到第11章我眼前一亮,接下来的13、14、15章让我决定打五星。作者在后几章里,尤其在修订后记里的新想法值得人们思考。
  •     三星半。题材和导读是加分项。作者的意识形态刻板印象是减分项。尽管篇尾作者对英国情况提出了反思,但全书对东德和共产主义的某些冷嘲热讽缺乏建设性,仿佛说只要贴上了“共产”的符号就是罪恶、纳粹和恐怖的(对恐共意识形态化的英国民众或许有效),但对理性人没有说服力。
  •     人人都成为历史的一个链条
  •     写的无聊
  •     史学家的回顾与反思。个人记忆与档案记载。共振交错,历史是胜利者的自传?!
  •     無處不在的告密者,無處不在的監視,無法知道你身邊的人的真實面目,恐懼,害怕,也許當事人並未有,但作為讀者卻感受身同。
  •     比侦探小说还刺激人心
  •     看完这本书,我们就能了解到为什么今天的德国人对监听行为如此敏感,对政府的干预如此抵触,对自由有多么向往。而德国能够公开这些秘闻,并让人去回顾和阐述这段历史,也可以让人感受到这个民族对自身过错的反思有多么深刻。这本书从文学的角度而言也许并不是一本特别好的书,但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了解那个特殊的时代,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     行文风格不是很喜欢,但至少展现了一段不被多数人知道的历史。
  •     二战后,东德国家安全部(斯塔西)对整个社会的异见者和社会活动进行着严密的监控和压制。斯塔西所造成的腐败,比普通的权钱交易更加深层的腐败。那种腐败就是人际关系与社会道德的腐败。“在这次寻觅中,我没有看到一个明显天性邪恶的人。但每个人都很软弱,任由环境塑造他们。”真实和小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真实的人性是有厚度的,是复杂的,是灰色的。“它违反人性,一个人的天性无法转换或转变,所以这个制度注定会出问题。共产主义无法容忍「内心的丑恶」,只有人人都是天使,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才会实现。” 而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其实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裸奔,互联网对你的监控简直易如反掌。从这个角度讲,自由主义者的隐私观略显矫情。 不管怎么样,德国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敢于面对历史的黑暗,敢于公布事实的真相。
  •     当机体的免疫系统将本该对外的矛头对准了机体自身的细胞时,机体就会呈现出发炎的状态,严重的甚至就是溃烂的状态。共产党国家一直就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中,因为,共产党政权,就是靠在机体中制造炎症才得以建立,并且靠不断地制造炎症,才能得以维持。
  •     保持了专栏作家应有的水平,结构松散,线索模糊,以及为了体现一个知识分子所谓的公正与反思,而刻意的行文中流露出一种“我虽然经历过但一切安好岁月如风”的轻佻。
  •     非常非常失望,首先作者满溢的优越感就把探寻问题本身的残酷和恐怖给弱化了,如同持有火器的殖民者遇到信奉落后神祇的食人部族,他并不在乎为什么吃人或为什么信奉这样的神,反正时代理应如此,他探寻的只是自己如何作为一个外来的,貌似更自由开化的“体面的人”,如何和这些不可理喻的事物有了一点交集。
  •     这是一本非常奇特的书,奇特在于他是一部真实的历史,但不是我们常见的个人历史回忆录的写法。这本书从作者自身的回忆和国安部线民记录的作者档案以及作者对他们的回访展开叙述和思考,重现冷战中东德人人皆秘密警察的历史。
  •     以史为鉴 | 一个现实的“1984”。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些人因为类似的成长背景(深受纳粹主义影响,缺失父亲的不幸童年,GAB的引导),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信仰,成年后从事着秘密工作。而这一工作的重要目的是维持一个独裁政权执政的持续性。他们不断发展线民,监视可疑人员的一举一动。他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即使在GAB解散以后。他们招揽的线民可能是被监视人的同事、邻居、朋友,甚至是是家人。当东西德统一之后,独裁瓦解,秘密档案可供查询,这给民众带来的可能是大舒一口气的放心,更或者是亲友反目与进一步伤害。不只是对被监视者,就线民而言,一旦过去的身份曝光,他或多或少地将面临一些损害。线民被“招安”的原因,或者同样是童年缺失,或者是对强权对被贴上嫌疑人的标签的恐惧,甚至仅仅是出国的机会…写不完
  •     档案下的国家与个人...一部很好的反映时代的历史著作,加之以作者自己的经历,还是值得一读的..
  •     非常羡慕那个时代人类的忍耐力,如果我去看了档案知道是谁黑我,绝对打上门去,在往后的人生里见一次打一次。
  •     讲述民主德国的故事,优点在于材料翔实
  •     写IM那几章非常精彩,加顿艾什不仅仅只写了他一个人的个人史。
  •     题材很有趣,但是内容仅有部分内容可以咀嚼一番
  •     一部揭露东德秘密警察令人发指行为的历史著作。但与其说是作者站在学者研究的立场上去反思、去追究、去求证,不如说是以受害者的角度去清算、去揭疤。
  •     可以写得更好的。
  •     稍微肤浅,不过毕竟作者也只能浮光掠影的参与到历史,东德溃败后那些人的前后对比倒是有意思,一个体制如何坍塌也是必然
  •     打小报告这种事情也许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干过,多半是小时候吧……而某一天忽然发现自己的过去被无数人加以这样或那样的“小报告”并形成文字,实在不是一种很美好的体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有理由相信:也许某个地方也以某种形式存在着一份我的档案,若有一天我能阅读它,也许也会发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我。但是我真的确实认识我自己吗?我不知道……
  •     作为理想国译丛的入坑之作,首先必须承认这一系列书的质量之高,从选材翻译到装帧都无可挑剔。至于文章内容来说,描述冷战时期东欧的作品不胜枚举,这部作品从作者个人短暂的东德经历切入,欲以小见大,体现斯塔西的运作机制。而作者认为其机制在于个人的童年经历及其天性的软弱使他们聚集起来成为巨大的罪恶。可惜作者没有继续深入讨论,书中大多内容也仅限于流水账式叙述,想要体现的个人记忆与档案记载内容的矛盾与错乱不够深刻,这大概也是此类行文形式本来就太难的原因吧。
  •     最后关于东德国安部与英国情报员之间的差异所做的探讨很好。无论如何,目的不能使自己毫无道德标准的行为正当化,一部分人的异常癖好在“国安”的名义下得到满足,最终助长了这种坏风气。
  •     x file
  •     【图书馆借阅】两天看完了,感觉有点神奇,我感觉吧看这本书首先,还是别读导言。当然不可否认梁文道的导言极具概括性,看到评论说这本书读导言就知道在写什么了,其实这句话也没错。但是导言里给读者预设了作者的立场,那么先读完导言的我也算是先入为主代入了梁文道给的立场去看作者的立场。…通篇下来脑海里总是会想,东德国安部监控作者有道理啊,他确实可以算是那个政权下的“颠覆者”。…怎么讲呢,这本书的次标题就写了是个人史,所以拿书中举过的例子作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吧,就是读这书是体会了一把作者的人生历程,但对那个时期的东德的了解,就只能是拿手电筒照大象,看不见全貌了。
  •     没读完,编校质量太差了。。错误特别多!!!
  •     一份报告文学 虽然1984只看了前几页但我也觉得和这本书所描绘的情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可惜只有报告 总结性结论较少 在没有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下很难获得更多的东西
  •     任何人都不自觉受到并无法逃离时代环境的影响。而大多数是任由时代塑造的软弱者吗?可是谁又知道如果身临其境,自己会如何表现?
  •     结尾有几段话很有力,但全书还是让人看得提不起劲
  •     翻译好象有点问题,读着不太顺畅,最有价值的部分都在前言和第一章里了……
  •     叙述有时候不够干脆。
  •     被“冷战”、“间谍”、“档案解密”这几个词吸引看的这本书,没有想象中那么震撼。作者以档案和自己的日记为基础,从被监查者(自己和朋友)、东德线民、国安局高官三个视角来解读档案,构建一部“黑暗的没有自由的”历史,但作者终究还是没能跳出自己的主观意志,这让本书从一开始就带有批判色彩。
  •     对于身份这个事挺好奇的,但都不是答案。
  •     《窃听风暴》让我见识到了什么是秘密警察,对秘密警察所有的印象来自第三帝国的盖世太保。没想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的斯塔西更上一层楼。若以东德人口估算,平均每五十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和斯塔西相关,若非直接替它工作,便是间接为它服务。恐怖如斯。内容五星,翻译四星。蹩脚的语法错误漏洞百出。译者大概是一个不怎么了解冷战历史的人。有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有可能是港台译本转简体。有一些翻译很怪。但不失为一本好书。五星吧。
  •     行文生硬
  •     只有生过病才知道健康的可贵。
  •     突然間覺得這一系列似乎就是為了目前的形勢與國人的狀態而翻譯出版的⋯⋯期待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思考,或許我們能做的更好⋯⋯
  •     英国人的视角看斯塔西,对民主制度的自信满满
  •     东德秘密警察,社会主义特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