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公主》书评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108052857
作者:[英] 马丁·坎普 (Martin Kemp),[法] 帕斯卡·柯特 (Pascal Cotte)
页数:211页

美丽公主重见天日不容易啊

Aug 08, 2016哈哈,今天还真的是个好日子,8月8号,北京奥运会开幕8周年纪念日,如果值得纪念的话这真的是我最喜欢的达芬奇的作品了 – 蒙娜丽莎盛名远播,好一定是不用说,只是作为观众,我可能更喜欢这幅那种柔和的线条、光感和色彩。粉彩作品带来的特有视觉享受在这幅作品里面充分展示…他的其他作品,说实话,也未必每幅都能有这样的观感,比如《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等几幅宗教题材的作品,油画,总感觉画面暗淡,严肃,不如他的人物肖像画看起来舒服。就比如那幅Cecilia的肖像画,是不是也好过比如《基督受洗》…那些宗教题材的作品里面他的构图,人物的表情,细节倒是也一如既往地出类拔萃说到细节,我还真是从这本书里才知道原来他在眼部虹膜位置的刻画、下巴轮廓线的刻画,都那么讲究细节,而且第一次知道他会有手指和手掌作为绘画工具去创造他要的各种暧昧界限后的效果。大师就是大师,这种一抹一擦的小动作最见功夫,也最难模仿,背后是最顶级的技艺培养出来的感觉,几乎是已经成为了画家的本能才能掌握好里面的分寸!所以书里也说,他最得意的弟子做的修复,也是破坏!以前在英国和法国的博物馆里看过他的素描,如果不是放在博物馆里,还以为是医学作品!不知道其他画家是不是像他一样,也对人体本身做过这么深入的研究,可能绝大部分的画家,包括顶级画家,更有天赋的还是对于色彩、构图和光线方面,特别是莫奈,梵高类型的 – 我这么觉得。当然可以argue他们都是画风景或者静物的,只是说,如果画人物,也朝人物肖像画去画,朝着纤毫毕现去画,而不是靠大胆的用色,创新的笔法或者标新立异的构图,是不是能达到达芬奇这个水平,我看未必再说那些鉴定方法,这个团队真的比维米尔的那个团队要厉害一些,从技术,历史和人直观对于“风格”的判断,各种层面结合,最后才能说这幅画符合各种指向达芬奇是其作者的线索,同时找不到任何反驳的证据 – 结论才是这幅作品是出自达芬奇的可能性非常大,一切都仍然只是可能性。他甚至说了,这个结论的前提是,里面作为benchmark的所有其他存世作品都确实是达芬奇的原作。同时,这个人物有明显的特征,可以去溯源到的贵族,但是他作为历史学家,还是很地道地去做了研究和考证,不然那个时代的贵族那么多,也不是能有名有姓留下画像的还都能作品存世至今的,毕竟五百年了。因为能够鉴定人物,所以又继续追溯,找到了原来的那本画册,而这个画册本身的真实性,以及达芬奇和当事人父亲和丈夫的关系成了强有力的证据 – 这些,在其他名画作品的鉴定中可能很难做到。说到绘本,之前看过一个BBC的纪录片,专门讲欧洲皇室的教材就是各种绘本,那叫一个考究,很多绘本里面的绘图都非常精致,描金绘银的,很多历史也在绘本里涉及到,好像那个时候绘本几乎就是奢侈品,需要订购,内容都是高大上的,读者都是皇室成员,甚至有些绘本是给王位的继承人专门准备的 – 要是你有兴趣可以搜搜那个纪录片,但是名字我忘了…跑题了,说回鉴定 – 你看那些鉴宝的节目,哪怕是故宫修复的那个纪录片,我们这里好像用高科技手段+历史追溯的不多,都是用第一种最简单但是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就是“看风格”。大概用高科技做鉴定的成本和时间都投入很多,也不太可能每件都那么搞,就是不知道如果是真正的国宝级的,会不会也有这样的一个全方位的鉴定呢?当然,有些东西看风格不对就不用说了,看着对的才需要花时间和金钱去深入鉴定,所以“风格”鉴定倒是确实是第一步,也是后面的基础了…差不多了,好像就这些,呵呵,写的很口语哈,不要挑刺写作水平,领会精神吧

科技让公主真美丽

利用多谱勒相机,以光学物理所能达到的极限,多角度全方位对一幅精美的犊皮纸彩粉少女肖像进行科技检验,将一幅在1998年被当作19世纪德国仿画来拍卖的无人问津的不起眼小画,推断确认为一幅达芬奇遗世真迹作品,并梳理出顾主、主题、断代、出处、功能、创新技法等,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西方艺术史研究在最新数字手段的帮助下其在精确度和全面性上所能达到的极致。由是想到徐小虎教授写的那本《被遗忘的真迹》,那些赫赫声名的中国古画,有几幅经得起这种系统性检试而不露马脚,怕是没几幅吧?


 美丽公主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