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设计》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 大设计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35765444
作者:[英] 斯蒂芬·霍金,列纳德·蒙洛迪诺
页数:176页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我不相信任何宗教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等等我都不相信。但是我也反对一切的现象都有所谓的“纯科学”的角度来解读。把人类文明的发展全部有科学来驱动,我是不赞成这种说法的。科学仅仅是一个技术。而技术可以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也可以毁灭人类文明。技术是中性的,科学也是中性的。发明的药品可以用来治愈患者的疾病。但是,医学生的放疗,化疗方法也在杀死很多癌症患者。一个通常的说话,医院里的医生自己得了癌症,他们是不会做放疗和化疗的。而何况,很多发明出来的精神类药品,可以使得正常人发疯,这就是药品,科学,技术的阴暗的一面。盲目的信奉上帝是错误的。绝对化的否定一切信仰,把功劳全部归为科学,也是错误的。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还要回到初元。向老祖宗那里获取生存的智慧。在宗教成型之前,人类是如何生存的,如何解除和目前相似的问题。需要思考和讨论。

曹天元:老调重弹的“大设计”

老调重弹的“大设计”  作者:曹天元  2011年3月6日东方早报  史蒂芬•霍金无疑是一个传奇人物。在公众心目中,这位轮椅上的英国物理学家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甚至成了科学家的形象代表。而他在1988年出版的《时间简史》更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广为人知的科普作品之一,据说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超过一千万册,“比麦当娜关于性的作品卖得还要多”。  不过,我一向很好奇,《时间简史》的畅销究竟有多少出于作品本身,又有多少出于对霍金“形象”的炒作。因为在我看来,这本书远非媒体宣扬的那么“通俗易懂”。虽然它里面确实只用到一个数学公式(E=mc2),但不使用公式,并不就自然而然地等于“易懂”。实际上,《时间简史》的行文相当晦涩。或许是由于霍金的身体原因,他的描述往往失之过简,碰到许多专业概念的时候,如果没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我觉得普通读者很难连贯地读下去。  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感觉。杜伦大学的戴维•威尔金森曾写过一些科学和宗教的书籍,为此走访了许多非科学背景的人士。他发现,大多数人看了《时间简史》后,除了记得开头那个关于乌龟的笑话,其他内容压根就想不起来。还有不少人承认,从第二章开始,他们就没有看懂一个字,这本书仅仅用来装点书架罢了。实际上,因为有太多的人读不懂它,霍金后来甚至不得不又出了一本《时间更简史》(在中国译为《时间简史普及版》)!一部普及作品需要另一部作品来“解释”,这也算是一个空前的奇迹了。  在中国,虽然没有做过详细调查,情况或许也差不多。因为很明显,这本书在国内很早就出版了,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当霍金这个名字在社会上还没有被炒热的时候,它的发行量是极其凄惨的,远远不能和阿西莫夫等人的经典作品相提并论。可见单凭其行文本身,不可能达到如今妇孺皆知的地位。当它大红大紫之后,我更是怀疑有多少人实际理解了其中的内容。2006年,霍金访问香港时,我在香港科技大学校园里随机地访了一些人:“霍金最大的科学贡献是什么?”结果除了一个物理系学生之外,没人能够答得上来,尽管他们中不少都自称读过《时间简史》。要知道,霍金在这本书中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自己的成就。如果你完整地读过《时间简史》,你能在不翻书、不搜索的情况下马上答出我的问题吗?  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仍然不觉得《时间简史》适合作为一本入门的科学读物推荐给公众。每当有人问我关于这本书的看法,我总是说,它当然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作品,但你应该在具备一定的物理和宇宙学基础知识之后才开始读它,否则甚至会从中得到一些错误的理解。就像某些武侠小说描述的那样,某本秘籍或许博大精深,但是倘若练的人一点根基都没有,说不定反而有害无益。《时间简史》作为一个商业的案例当然是超级成功的,但作为一部科普作品,纯粹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实际上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如果你从未接触过宇宙学,但想要了解这一学科,我建议还是从阿西莫夫、盖莫夫、卡尔•萨根、保罗•戴维斯等人的著作读起为好。  去年9月,霍金又出版了一本新书,名叫《大设计》(The Grand Design)。这是与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蒙洛迪诺所合写的(《时间简史普及版》也出自两人的合作)。如果除去《时间简史》的那些“普及版”、“插图版”、“少儿版”,还有一本演讲录不算,这实际上是霍金的第三本通俗著作(前两本是《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和往常一样,只要印着霍金名字的书都一定大卖,出版仅几天后,它便登上了亚马逊的畅销榜首。  我对这本新书的态度,和《时间简史》是类似的。首先,除非你已经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否则我并不向你推荐该书。《大设计》只有短短的一百九十八页(英文版),但是却从哲学史说到科学史,从经典力学说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从基本粒子说到多重历史求和,从宇宙大爆炸说到M理论,其中牵涉到两百个以上的专有名词和概念。你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每个概念的解释都只能写成类似百科全书那样的短小词条,充斥在每一个章节中。如果读者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在阅读中,这些概念就像一块块不停塞到嘴里的压缩饼干,几乎可以把你噎死。  这种“简洁”,至少从普及的角度而言,我不认为是一种优点。当大量的名词和概念在短短的篇幅中向你“扑面而来”的时候,那绝对是一种糟糕的阅读体验。所以我认为,这本书只适合面向对科学哲学比较感兴趣,平时也已经有过一定阅读积累的读者(至于说“读不懂也有收获”,我个人不认同这种说法,至少这不是什么科学精神的体现。退一步来说,就算你真的只想从中获得某种“感悟”,我建议你重读一遍《时间简史》就好)。  而哪怕对那些熟悉霍金作品的读者来说,我也建议你不要对这本新作期望太高。如果你想从这本书中读到一些科学方面的新进展,或者霍金新的思考,我可以告诉你:基本没有(尽管译者在序中吹嘘“凝结了作者……20多年间对科学和哲学的探索成果”)。事实上,《大设计》中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可以在之前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找到,不少句子甚至是原封不动照搬过去的。基本上,你可以把它看作霍金前两本书的大杂烩,其中涉及的科学,大部分还是十几年前《时间简史》里的内容(包括M理论,因为《简史》1998年出了增订版)。至于哲学方面,什么“依赖模型的实在论”,那也是《果壳》中已经出现过的说法(虽然当时还没有提出这个词)。甚至像“哲学已死”这样故作惊人的句子,其实也是从《时间简史》最后一章搬过来的,只不过加强了语气而已。  那么,《大设计》到底讲了什么呢?按照两位作者的说法,这本书主要想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为什么有东西存在,而非一无所有?为什么我们(智能生物)会存在?为什么宇宙会有这样一组定律,而非其他形式的?  第一个问题是《时间简史》中早就讨论过的,其中当然牵涉到大爆炸和霍金本人提出的无边界假设等等。《大设计》中唯一有点新意的是,霍金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宇宙的开端是由科学定律来支配的,而不需要某位神,或者上帝来推动。这使得这本书出版后在西方引起了一阵轰动,成了各大报刊的焦点,并很快就被冠以controversial(争议性)的头衔。  然而,其实任何读过《时间简史》的人都应该看出,霍金早就表达过这个意思。在《简史》第八章中,霍金描述教皇告诫他们不要去研究大爆炸本身的时刻,因为那是上帝的事务,而他自己在下面心中暗喜,因为他的无边界假设已经暗含了没有创生时刻的可能性。这里其实已经暗含了宇宙创生不需要上帝的想法,只不过没有明说而已。霍金本人也一向以蔑视宗教而出名,据说他的原配妻子(一位虔诚的教徒)与其离婚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个。  不管怎么样,这并不是什么新的想法。之所以在西方成为焦点,一方面出于欧美的传统宗教背景,另一方面可能也和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关。这些事件包括2005年美国“智能设计论vs进化论”的审判,2006年英国著名的无神论者、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出版了《上帝的迷思》攻击宗教,2007年调查显示在美国科学家中只有百分之九点七坚信上帝的存在,等等。这一系列事件在欧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使得科学与宗教的“斗争”有着加速升温的趋势。霍金在这个时候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当然,《大设计》出版后,作者之一的蒙洛迪诺出席了CNN拉里•金访谈,说他们在书中并没有“排除”上帝存在的可能性,而只是声称科学定律不需要上帝就可以使得宇宙创生。也许宗教人士仍然对此感到不太满意,因为如果上帝在创世中都没有了角色,那么他究竟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不过,无论如何,宗教问题并不是《大设计》的主要内容,作为中国读者来说,把这当作一个花絮即可。  关于第二个问题,即我们(智能生命)为何存在,《大设计》讲的仍然是“人择原理”的老调子,这在霍金之前的著作中早已充分地讨论过了。对此,我建议各位重读一遍《果壳中的宇宙》即可。  《大设计》中真正的“新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三个问题上,即:为什么我们宇宙中存在这样一组定律,而不是其他样子的。霍金的主要逻辑是:因为必须使得真空保持稳定,所以必须存在类似于引力的定律。接下来,只要存在引力定律,为了使它可重正化并做出预言,就必须引入超对称。而M理论是最一般的超对称引力论,因此,M理论是宇宙完备定律“仅有”的候选者。  换句话说,虽然M理论还没有得到任何实验和观测上的支持,但却可以从逻辑上推导出,它是唯一可能存在的完备宇宙理论。当然,M理论实际上是一整套理论的集合,从中可以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宇宙。但同样由于人择原理,我们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时空结构能够保证我们存在的宇宙中。而这,就是霍金所称的“大设计”。  然而,对于这个关键结论,我必须说,书中的论证极其薄弱(尽管它费了不少笔墨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上)。两位作者几乎没有为此提供任何具体的证据,我也不知道在学界有任何人曾经证明过这个想法。事实上,今天的M理论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它实际上是更早些时候“超弦”的一个升级版本(讽刺的是,霍金早年对超弦的态度是不怎么友好的)。虽然很多人认为它很有前途,但大多数物理学家并不认为它是某种“终极理论”。  对霍金贸然就把M理论称作“大设计”,学界的反应也普遍负面。《科学》杂志对此的书评说,也许再过一两百年,我们看M理论时,它就会显得和毕达哥拉斯、托勒密以及开普勒的宇宙模型一样幼稚可笑。《科学美国人》则刊登了一篇十分罕见的尖刻评论,结尾处说道,如果我们真的相信霍金的这种说法,不免使自己沦为笑柄。  因此,对这一宣称,不妨采取一种“姑妄听之”的态度。与一些媒体的宣传不同,霍金实际上是一个很有趣的人物,正如《科学美国人》的书评所说的,与其说他是一位科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位喜剧行为艺术家,他总是喜欢“恶搞”一些物理同行(这也惹恼了不少人,比如著名的粒子物理学家希格斯)。这个所谓的“大设计”,或许只是霍金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想看看物理界对此的反应,谁又知道呢?  以上是对霍金新书的一些看法。不过最后,对于那些仍然希望一窥原书的读者,我必须提醒您,最好阅读英文原版,而绝不要选择中文版。这个版本的译者,当然仍是霍金的弟子吴忠超先生。不过从《时间简史》到《果壳里的宇宙》再到《皇帝新脑》,吴先生乱译人名地名、欧式语法、望文生义、从来不根据上下文调整词句等老毛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郭建中先生在《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一书中甚至用了大量篇幅,专门分析批评吴先生的翻译)。然而,到了《大设计》,这些问题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变本加厉,更严重了几十倍,甚至到了一种前所未有、几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整篇译文从头到尾,几乎就没有多少地方是正常的汉语,根本无法卒读。  通常说到这里,人们总是会举出几个错误的翻译以做例证,但我在这里并不打算这样做。这不是因为例子太少,实际上正相反,吴先生在文中错译的专有名词、词义、词组、短语、人名、地名等等简直多到举不胜举(我仔细校对了前四章,可以负责地说,每一页平均绝不少于十个,而且有些极其可笑)。之所以不列出来,是因为我想强调一点:对这样一篇神奇的译文,纠结于具体词义、短语等等已经完全没有意义。实际上,只要读几页,你就会明白过来,这个译文在很大程度上根本就是用软件翻译出来的,只不过稍微加了一点点人工润色而已。基本上,它简单地把原文中的每一个英文词翻成对应的中文的意思,然后将这些汉字按照英文原来的语序排列起来,拼成一个句子,便算大功告成。因此,每时每刻,你都会读到类似这样的话:  它们是基本理论在只适用于有限范围的版本——例如在诸如能量的量的很小的范围。  因而,我们的存在从这个大量的集合中只选取出那些和我们存在相协调的宇宙。  回忆当我们在双缝都打开射出分子时,发现的条纹不是我们对做两次实验所发现的模式之和,一次只让一道缝隙打开,另一次只让另一道缝隙打开。  这些都是从两个句号之间截出来的完整句,绝无断章取义,我实在不知道有谁能读顺这些句子。基本上,整篇译文有半数以上的句子都与此类似,充斥着程度不同的语病,不要说翻译准确,连能否读通都是个问题。我不相信任何中国人会这样说话,因此也不相信这篇“译文”是吴先生亲手翻译出来的(幸好现在的机器还不能通过图灵检验)。  国内的科普翻译一直是个大问题,我不知道最终将如何解决。在此只能建议读者,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要花上四十八元去买这个中译本。因为哪怕把原文直接输入Google翻译,得到的译文也不会比这个差到哪里去。附录:科学美国人的尖刻评论Cosmic Clowning: Stephen Hawking's "new" theory of everything is the same old CRAP by John Horgan I've always thought of Stephen Hawking—whose new book The Grand Design (Bantam 2010), co-written with Leonard Mlodinow, has become an instant bestseller—less as a scientist than as a cosmic, comic performance artist, who loves goofing on his fellow physicists and the rest of us.This penchant was already apparent in 1980, when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named Hawking Lucasian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at Cambridge, the chair held three centuries earlier by Isaac Newton. Many would have been cowed into caution by such an honor. But in his inaugural lecture, "Is the End in Sight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Hawking predicted that physics was on the verge of a unified theory so potent and complete that it would bring the field to a close. The theory would not only unite relativity and quantum mechanics into one tidy package and "describe all possible observations." It would also tell us why the big bang banged and spawned our weird world rather than something entirely different.At the end of his speech Hawking slyly suggested that, given the "rapid rate of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they might soon become so smart that they "take over altogether" in physics. "So maybe the end is in sight for theoretical physicists," he said, "if not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This line was clearly intended as a poke in his colleagues' ribs. Wouldn't it be ironic if our mindless machines usurped our place as discoverers of Cosmic Truth? Hilarious!The famous last line of Hawking's monumental bestseller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Bantam 1988) was also a joke, although many people didn't get it at the time. A final theory of physics, Hawking declared, "would be the ultimate triumph of human reason—for then we should know the mind of God." Hawking seemed to imply that physics was going to come full circle back to its spiritual roots, yielding a mystical revelation that tells us not just what the universe is but why it is. Science and religion are compatible after all! Yay!But Hawking ain't one of these New Agey, feel-good physicist–deists like John Barrow, Paul Davies, Freeman Dyson or other winners of the Templeton Prize for Progress Toward Research or Discoveries about Spiritual Realities. Deep inside Brief History Hawking showed his true colors when he discussed the no-boundary proposal, which holds that the entire history of the universe, all of space and time, forms a kind of four-dimensional sphere. The proposal implies that speculation about the beginning or end of the universe is as meaningless as talking about the beginning or end of a sphere.In the same way a unified theory of physics might be so seamless, perfect and complete that it even explains itself. "What place, then, for a creator?" Hawking asked. There is no place, he replied. Or rather, a final theory would eliminate the need for a God, a creator, a designer. Hawking's first wife, a devout Christian, knew what he was up to. After she and Hawking divorced in the early 1990s she revealed that one of the reasons was his scorn for religion.Hawking's atheism is front and center in Grand Design. In an excerpt Hawking and Mlodinow declare, "There is a sound scientific explanation for the making of our world—no Gods required." But Hawking is, must be, kidding once again. The "sound scientific explanation" is M-theory, which Hawking calls (in a blurb for Amazon) "the only viable candidate for a complete 'theory of everything'."Actually M-theory is just the latest iteration of string theory, with membranes (hence the M) substituted for strings.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string theory has been the most popular candidate for the unified theory that Hawking envisioned 30 years ago. Yet this popularity stems not from the theory's actual merits but rather from the lack of decent alternatives and the stubborn refusal of enthusiasts to abandon their faith.M-theory suffers from the same flaws that string theories did. First is the problem of empirical accessibility. Membranes, like strings, are supposedly very, very tiny—as small compared with a proton as a proton is compared with the solar system. This is the so-called Planck scale, 10^–33 centimeters. Gaining the kind of experimental confirmation of membranes or strings that we have for, say, quarks would require a particle accelerator 1,000 light-years around, scaling up from our current technology. Our entire solar system is only one light-day around, and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accelerator, is 27 kilometers in circumference.Hawking recognized long ago that a final theory—because it would probably involve particles at the Planck scale—might never be experimentally confirmable. "It is not likely that we shall have accelerators powerful enough" to test a unified theory "with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or indeed, ever," he said in his 1980 speech at Cambridge. He nonetheless hoped that in lieu of empirical evidence physicists would discover a theory so logically inevitable that it excluded all alternatives.Quite the opposite has happened. M-theory, theorists now realize, comes in an almost infinite number of versions, which "predict" an almost infinite number of possible universes. Critics call this the "Alice's restaurant problem," a reference to the refrain of the old Arlo Guthrie folk song: "You can get anything you want at Alice's restaurant." Of course, a theory that predicts everything really doesn't predict anything, and hence isn't a theory at all. Proponents, including Hawking, have tried to turn this bug into a feature, proclaiming that all the universes "predicted" by M-theory actually exist. "Our universe seems to be one of many," Hawking and Mlodinow assert.Why do we find ourselves in this particular universe rather than in one with, say, no gravity or only two dimensions, or a Bizarro world in which Glenn Beck is a left-wing rather than right-wing nut?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Hawking invokes the anthropic principle, a phrase coined by physicist Brandon Carter in the 1970s. The anthropic principle comes in two versions. The weak anthropic principle, or WAP, holds merely that any cosmic observer will observe conditions, at least locally, that make the observer's existence possible. The strong version, SAP, says that the universe must be constructed so as to make observers possible.The anthropic principle has always struck me as so dumb that I can't understand why anyone takes it seriously. It's cosmology's version of creationism. WAP is tautological and SAP is teleological. The physicist Tony Rothman, with whom I worked at Scientific American in the 1990s, liked to say that the anthropic principle in any form is completely ridiculous and hence should be called CRAP.In his 1980 speech in Cambridge Hawking mentioned the anthropic principle—which he paraphrased as "Things are as they are because we are"—as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e fact that our cosmos seems to be fine-tuned for our existence. But he added that "one cannot help feeling that there is some deeper explanation."Like millions of other people I admire Hawking's brilliance, wit, courage and imagination. His prophecy of the end of physics inspired me to write The End of Science (which he called "garbage"). Hawking also played a central role in 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my career. It dates back to the summer of 1990, when I attended a symposium in a remote Swedish resort on "The Birth and Early Evolution of Our Universe." The meeting was attended by 30 of the world's most prominent cosmologists, including Hawking.Toward the end of the meeting, everyone piled into a bus and drove to a nearby village to hear a concert in a Lutheran church. When the scientists entered the church, it was already packed. The orchestra, a motley assortment of blond-haired youths and wizened, bald elders clutching violins, clarinets and other instruments, was seated at the front of the church. Their neighbors jammed the balconies and seats at the rear of the building.The scientists filed down the center aisle to pews reserved for them at the front of the church. Hawking led the way in his motorized wheelchair. The townspeople started to clap, tentatively at first, then passionately. These religious folk seemed to be encouraging the scientists, and especially Hawking, in their quest to solve the riddle of existence.Now, Hawking is telling us that unconfirmable M-theory plus the anthropic tautology represents the end of that quest. If we believe him, the joke's on us.

翻译初中毕业了么?

翻译大人!您真敢出来混啊!把一本书翻译的比英文原文还难读,这种特异功能真TMD牛逼。我tmd服了你了。诅咒你!不仅因为你坑了我钱,还因为你毁了一本人类的重要著作的中文版!鄙视你!翻译大人!您真敢出来混啊!把一本书翻译的比英文原文还难读,这种特异功能真TMD牛逼。我tmd服了你了。诅咒你!不仅因为你坑了我钱,还因为你毁了一本人类的重要著作的中文版!鄙视你!翻译大人!您真敢出来混啊!把一本书翻译的比英文原文还难读,这种特异功能真TMD牛逼。我tmd服了你了。诅咒你!不仅因为你坑了我钱,还因为你毁了一本人类的重要著作的中文版!鄙视你!翻译大人!您真敢出来混啊!把一本书翻译的比英文原文还难读,这种特异功能真TMD牛逼。我tmd服了你了。诅咒你!不仅因为你坑了我钱,还因为你毁了一本人类的重要著作的中文版!鄙视你!好好练练基本功再出来混吧!你把群众当白痴呢?靠。

《大设计》读书笔记

2011年1月19日拿到了这本书,从《时间简史》开始对这种科普物理产生兴趣,逐渐对宇宙膨胀形态、虫洞等一知半解。先不说《大设计》的翻译版本如何,《大设计》与《时间简史》相差近20年,这期间科学的发展和关注的问题都有了重大的发展,能够看到这些发展是令人期待的。这本书的前两章,首先抛砖引玉提出M理论,但并未开始阐述,而从哲学问题开始,观测自然、解释“自然定律”。这些内容萌发了我对西方哲学的兴趣。并强调本书根据决定论的概念,表明自然定律不存在奇迹或自然定律的例外,书重点是研究定律如何出现、定律是否为仅有的定律。第三章,我重点理解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以弯曲的鱼缸里德金鱼看到的世界,金鱼可以从变形的参考系中找到科学定律,并且是成立的,也是可以预言鱼缸之外的未来运动。只不过金鱼的定律会比我们现实参考系中的定律更为复杂。我在想,我们何尝不可能是某个大鱼缸里的金鱼呢?第二个是模型概念,书中举了两个例子。圣·奥古斯丁的模型,“时间是上帝创造的世界的一个性质,时间在创生之前不存在,他还相信创生发生于过去不那么久的时刻。”另一个模型,“时间回溯到137亿年到达大爆炸”,这个模型更生动的解释和描绘了我们的过去。还有人支持时间回到比大爆炸好早的模型,现代的宇宙学说普遍认为,定律在大爆炸处崩溃,一切定律从大爆炸时开始,大爆炸之前的定律无从考证,也没有必要。这在《时间简史》中有专门介绍。好模型应该具备四点:1、优雅的(优雅是指理论的形式,自然定律是意味着把许多特殊情况经济地压缩成一个简单的公式。)2、包含很少任意或者可调整的因素 3、和全部已有的观测一直并能解释之 4、对将来的观测做详细的预言,如果这些预言不成立,观测就能证伪这个模型。第四章,重点介绍费恩曼的理论,用“费恩曼历史求和”的一种数学表述,重现量子物理的所有定律。根据不确定性原理,“定律不可能准确的表述将来和过去,而只是在系统给定的某一瞬间确定各种将来和过去的概率。”量子物理中的概率不同于牛顿物理中的概率。费恩曼的双缝实验说明了他们的区别,粒子的路径会发生干涉。不像我们日常想的那样,粒子仅是从缝儿中过去到达屏幕,粒子可以穿过第一道缝儿,又穿过第二道缝儿返回来,然后又穿过第一道缝儿,也可能访问过宇宙之后再回来。粒子到达给定点的机会依赖于所有能那个到达那点的路径。路径由什么确定?粒子的历史就是它的路径,“任何观察的概率是由所有可能将其导致那个观察的历史构成。”同时,观测会影响到粒子的过去,这里书中说,正如将来一样是不确定的,过去也只能作可能性的谱儿存在,过去没有确定的形状,这一事实意味着你现在对一个系统进行观测会影响过去。(这里不太明白)所以,有一种称为延迟选择的实验,即把决定是否去观测的路径推迟到粒子打到监测屏之前的那一瞬间再做。在此种情形下,“没个粒子采取的路径--即它的过去--是在它通过缝儿之后很久才确定的,而假定粒子在此之前就“决定”,它是否只穿过一道缝儿不产生干涉,或者穿过两道缝儿产生干涉。”扩大到宇宙版本,涉及的粒子是从几十亿光年外的星体发射出来的光子。直到我们进行观测,我们不能“仅仅”观察,当我们把一道微弱的光照射(把光子打到)上面,实际上已经用量子物理描述的方式改变实验结果了。还在读......

思想有多远,宇宙有多大?

十一维的宇宙,M理论,宇宙和人类的由来和走向,回到最初的状态?都是一个个的谜团。记得很小很小时候,在夏夜里躺在凉床上纳凉,看着满天的星星,想着人的生老病死。总是不自觉地想人类所生活的星球,地球所在的银河,还有银河之外,是天外有天,而天之外,又是什么呢?有没有边界?总是不自觉地想人从什么地方来,死了又到什么地方去?有没有轮回?想到这些,对未知的宇宙和灵魂的前生来世,充满了恐惧。而我怀着疑惑和恐惧,睡着了。长大了,依然没有弄明白。反而是越来越迷惑。思想有多远,宇宙有多大?不是。思想有多远,无知有多大。如一个哲人所说,人的知识是一个圆,知道的越多,就越觉得自己的无知。

读不懂

觉得行文很生涩,读起来不流畅,感觉上翻译有些生硬,好像把英文的句子顺序用在中文上,不地道。书的制作不错,全铜版纸,很结实,封面是硬壳的,深绿色(?)内配彩图,有些画让人深思。尝试去找原版看看,不知道读起来这么生涩的原因更多是因为本人原因还是书写的生涩还是翻译不给力。当然不是批评翻译,只是翻译的手法不适合我这种纠结的人看。(笑)暂时的评价是这样吧,不太地道,咱不是专业书评人嘛~写写自己感想就好~

还没看完——觉得有点亏!

评价还行!英国中学就开设了哲学课,传言如此,我没有考证。可能是因为霍金对英国教育中的哲学有点意见,所以说哲学已经死了。作为一个生在中国的看过点哲学的人来看,哲学完全是有必要学的,但是仅仅了解即可,无需专研。可能哲学在英国就和英语在中国一样,太过了。估计霍金应该是想用“哲学死了”这个偏激的观点来表示自己的情绪!以及突出问题的重要性!至于哲学到底死干净了没,这个还真不好说!个人暂且以为,目前西方哲学的主线还是以科学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可行性为主的!另外的也多以心理学,或者语言学之类为分支而继续拓展!哲学大可以演化成人类思想发展史之类的!如果说作为一本科普书来看的话,阅读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对于目前的中学生,或者一些知识面不是很广的大学生来说都是有难度的。就以前面一些介绍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哲学家为例,很多人的思想来源都没有详细去说!这可能是由于哲学在英国的普及原因,霍金认为没有必要交待清楚,也或许有霍金对哲学不屑的原因。看的过程中觉得,如果不是自己以前对休姆、贝克莱、萨特之类的思想有过了解还真太看不下去。后面的量子力学之类的论述也很简单。如果大家对这些东西没有一定基础的了解,理解起来也相当难。

大设计

回家几天把《大设计》剩余半部分看完了,作为霍金十余年的力作,我还是要表示失望的。先给个总评分吧,9.2。这本书并未如预期的那样满足我。自从《薛定谔的猫》后,我便一直期待着答案。在《猫》中已经有了答案的轮廓,我本期待《大设计》能给我一个满意的,新奇的答案,其结果是它将《猫》中的结论清晰,明朗化了。继《时间简史》30年之后的《大设计》,我预想会如《时间简史》般给我无限的惊奇与惊喜。可是这本书的前四章,甚至包括第五章,对我都无甚意义,无外乎知识的回顾,天文物理的,量子力学的,这些我都再熟悉不过了,耐着性子等待霍金给出回答,可是,可是,却发现他一直在躲闪,似乎不太愿意给出,只在第六和第八章有提及,相比较,他更多的是在引发读着的思考。最终章里狡猾的抛出一个死亡游戏来作为“大设计”的回答,不过它确实很有趣。必须承认,我对它的期待定位太高了,它毕竟是一本大众科普读物,旨在与每一人分享。它远不能满足我这样,有一定基础,渴望更深一步探知的人。相较于《时间简史》,《大设计》有更多的思考,《时间简史》展示的是宇宙的奇妙,《大设计》则是在发出一系列的诘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设计》和《时间简史》一样,是一部伟大的,经典的,划时代作品。最后还应感谢译者吴忠超,应该深深庆幸,我们有这样一位完美的译者,没有人比他更合适这份工作了,霍金的学生,毋庸置疑的理论素养。

全书就是一个大设计,给人水到渠成之感。

这是一本科学哲学的书,而不是一本物理学科普书。刚开篇时,我非常不赞同如此向公众介绍科学哲学,我觉得几乎没有多少读者有口味理解这些抽象而缺乏铺垫的内容。但是随着内容的展开,我发现这个偏见多少要归功于拙劣的翻译。我不得不猜测,一些笔者的学生,代劳了所有的翻译工作。其中有个极其低级的翻译错误。虽然我没有英文原版参照,但是我依然有信心如此推测。原著已经配了图,用词估计是straw,但是译者居然不动脑筋地翻译为"麦秸",而不是"麦管"。说起麦管这个词语,倒是很有趣。我相信吸管这个东西是从西方传入的。但是究竟是最早的翻译者因为"麦秸"和"吸管"都是straw这个词,而形象地翻译成了"麦管";还是汉语本来就有把"麦秸"口语化成"麦管"的用法。不是田里劳作的农民还真不知道。扯远了。当史蒂芬以科学哲学为引导,穿插介绍物理学发展的脉络后,我就丝毫不惊奇他最后要阐述的科哲观点。一切都那么水到渠成。对比最近看的≪超越时空≫,你不要期望本书带给你什么新知识,但是能就此领略史蒂芬本人的科学信仰,我觉得是值得的。现在我明白或许史蒂芬的畅销书不包含那些我们原本想看的理论知识,但是却能带给公众基于物理学发展而引发的思辨。最后,我要说我非常喜欢这书的装帧。硬封皮能保护内页,黑色封皮耐脏,而省去我维护手和包内衬的相对干静。这也是促成我能尽快读玩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书好薄哦。)

我思故我在?

爱因斯坦有一段名言:“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我们,……在向我们提供的一切可能范围内,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外部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浮现在我的心目中”。亘古至今,这种表述体现的是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甚至可以说,“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外部世界”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史的一个典型写照。所谓世界,它的存在、意义、价值作为客观的认知对象,与相应的认知主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对应关系。亚里士多德很早就已经指出:“如果认识或思维要有对象,那么,除了可感觉事物之外,一定还存在着某些别的长存实体;因为,对于处于流变状态的事物,是无知识可言的” 。所以,只有那些“长存”的,即有“常”的,具有本质意义的东西存在,这个客观外在的世界才是能够被理解的。各式各样的“本质”构造了人类形制不一的各种认知范式,它们是主客两体由对立转为融通的一种呈现。Frank Herbert在其代表作《沙丘》中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在人类无意识深处,有一种对有意义的逻辑宇宙普遍性理解的需要。但是,真实宇宙总是处在逻辑(观念)宇宙的一步之外”。这种“对有意义的逻辑宇宙普遍性理解的需要”是人类创造出以知识为代表的各种对世界的解释的内在动因,如前文所述,它源自人类主客相分的二元矛盾对立的基本生存状态,通过所谓的“理解”,主体和客体之间可以实现某种形式的互通,消除主体因为与客体的对立而产生的孤独、失措。虽然Herbert这段话多少有点虚无主义的味道,但它毕竟揭示出人类认识的有限和褊狭。人类文明的最大成就在于创造出了各种专门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社会性的传承在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思想观念中构造出了相对统一一致的宇宙图景。然而,就象尼采在《权力意志》中所说的:“在‘知识’一词有意义的范围内,世界是可知的;但除此之外,只能说世界是可解释的;在它的背后,不存在单一的意义,而是存在着无数的意义。……解释世界是我们的需要,我们的冲动。……每一种冲动都是一种统治的欲望;每一种欲望都有它自己的透视,并且希望强迫所有别的冲动将它作为唯一正确的透视来加以接受”。

已经不满足于这种程度的书了

我承认十一维空间的理论基础我看不懂,量子力学的公式我看不懂,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M理论我更看不懂。但是,通过这十几年对中文市场上能找到的几乎所有科普读物的饱和式浸淫,我发现,一个毫无扎实科学素养的P民,竟然也可以对大科学家的著作有所心得了!而且——还是负面的。这本书写的太浅了。太绕了。把要表达的主题绕没了。还是说,翻译的太差了?我想问,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是大设计吧!是大统一的M理论吧!是要撕破GUT,昭示物理学终结的那个The End吧!是要证明上帝不存在,10^500个宇宙只是按照预先设定的终极物理定律自组织成10^500个系统的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绕来绕去,从最开始讲呢?是不是都需要从欧几里得、托勒密,甚至是神话传说开始讲呢?好吧,既然是针对大众的科普读物,我没意见。把牛顿讲完吧。把爱因斯坦带过吧。把量子力学入个门吧。哦!然后,精彩的应该开始了吧?然后——然后没了。这不坑爹了吗!不要让哥觉得自己的科学素养很高了,行吗。。。

还是太多陌生概念,还是有点晕。脑子跟不上,抱歉抱歉

如题。几个月下来不少于十次想把该书看完,还是徒劳。实在瞌睡。。。。。让我想起了当年小学时代,做我隔壁的那个差生,一看书就。。(写了这么多还短啊,我就不信了,今天硬是要把这评论发出去~!!!!!!!!!!!!!!!!!!!!!!!!!!!!!!!!)

话说翻译确实不给力

书是好书,可惜翻译太差劲,好多名词翻译的都很饶舌,需要细细品味,其实可以写得明白些的,我真怀疑翻译到底懂不懂,我真的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不行的话可以不接这活,书吗又这么贵,买了就后悔了,不如买原版,建议想看的还是买原版吧,总体思想是不错的

谈谈霍金的新科普书《大设计》

前不久买了这书的中译本,想谈谈霍金和我的对几个问题的看法。顺便说一下,书翻译得真差劲。我主要谈三个问题,模型依赖的实在论,宇宙的历史是否确定,人择原理。在一些问题上,我自己的看法和霍金的有明显差别,可能更主流,不过不是说霍金错了,这些东西绝大多数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我的看法也只是我现在的看法,以后很有可能会改变,霍金写书后想法还有明显变化呢,呵呵。 霍金在提到模型依赖的实在论时这么说:“它是基于这样的观念,即我们的头脑以构造一个世界模型来解释来自感官的输入。当这样的模型成功地解释事件,我们就倾向于将实在性或绝对真理的品格赋予它,并且组成它的元素和概念。如果两个这样的物理理论或模型都精确地预言同样事件,人们就不能讲一个模型比另一个更真实;说得更精确点,哪个模型方便我们就随意地使用哪个。”我的观点是将实在和理论区别开来,相信自然界客观存在,而理论是我们意识的产物,本身不具有实在性。换句话说,理论描述自然界而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虽然它确实反映了自然界本身的特征。通常,哪个和我们的观测更符合哪个就更好,但也会为了方便使用不那么精确的理论。我对物理理论的一些观点应该可以贴上工具主义的标签,粗略地说我认为物理学理论是数学模型,基于合理的假设或事实,通过符合逻辑的推导,得到原则上(不考虑人类的能力)可以观测的结果,将能和实验比较的结果和实验比较确定理论的正误和精确程度。不是说物理理论都是这样建立起来的,而是说建立好后是这样子的!举几个例子反映我的上述观点(不具体讨论了):不愿意说夸克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愿意说夸克模型不错地反映了自然界的特征;重整化里面那个裸粒子物理图像没有给我心理安慰;认为数学严格性对物理理论是必要的虽然不见得重要;认为量子场论最重要的是散射振幅而不是拉氏量。或许我的工具主义观点太强,以至于体会不到很多物理学的乐趣和人情味,但也避免了被量子场论及广义相对论截然不同的世界观搞得精神分裂。霍金认为宇宙的过去和未来都是不确定的,采用了以下的论证:“宇宙正如粒子一样,不仅有一个单独的历史,而是具有每一可能的历史,每个历史具有自身的概率;而且我们对其现状的观测影响它的过去并确定宇宙的不同历史,正如同在双缝实验中观察粒子影响粒子的过去。”我认为霍金在这里犯了错误,这个理论能否用到整个宇宙的问题先不论,假设它可以的话,把量子力学的测量理论用于整个宇宙的时候,不能存在任何观测者!因为by definition(根据定义),宇宙之外一无所有。与霍金相反,我相信宇宙的过去和未来都是确定的。从我们现有的理论和观测中,没有什么显示宇宙历史有内在的随机性,一切都严格遵守科学意义上的决定论。当然现有理论是这样,不代表终极理论也是这样,更不代表自然界就是这样。我认为宇宙历史是确定的想法多少只能说是一种信仰,虽然是基于科学,但或许和宗教信仰没什么本质的差别。按照我的观点,我们所谓的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代表的是我们计算能力之有限。但我们大可不必为之担心,因为完全可以按照具有自由意志的观点生活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一个与决定论相关的概念是还原论,它有多种意思。我这里大约是说小尺度、深层次的物理规律更基本,因为它能决定浅层次、大尺度的物理规律,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推导出来,但相信这是自然界的秩序。从还原论的角度看,高能物理理论有它特殊的意义。我比较难以想象不相信还原论的人会接受严格的决定论观点。人择原理有不少版本,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提法,这里引用书中的话,弱人则原理是指:“正是我们的存在赋予确定我们从何处在何时可能观测宇宙的规则。也就是说,我们存在的事实限制了我们发现自己处于其中的一类环境的特征。”强人择原理是指:“我们存在的事实不仅对我们的环境而且对自然定律的可能形式和内容本身都加以限制。”虽然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听说了人择原理,但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相信它,特别是强的形式。所以,我不谈论它的正确性问题,只想说明对人择原理的讨论反映了物理学研究内容的改变。物理学以及它包含于的自然科学通常被认为是用来研究自然界是什么样的,但是我们有这样的欲望,想知道为什么自然界是这样的。在几十年前,这可能更多的是一个哲学或者宗教问题。随着科学的进步,当我们发现了以大爆炸模型为代表的宇宙演化规律,当我们发现微观世界有那么多参数需要解释时,自然界为什么是这样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物理问题。不论人择原理的命运如何,它反映了物理学的前进和人类的雄心壮志,而不是对一些问题难以理解时使用的安眠药。我认为这书写得很精彩,但是可能会误导不明真相的群众。以后遇到不懂物理的人告诉我科学研究已经得出宇宙的未来和过去都是不确定的这种结论,那我就郁闷了。不过考虑到霍金的书销量虽然大,但很多人是把它当作装饰品的,所以这种担心或许是多余的,但我宁愿更多的人看到它O(∩_∩)O~

设计类的大时代

 UI设计未来发展趋势还是很不错的,东华英丞每周都有关于UI设计的公开课活动,更多ui设计的信息可以关注:http://site.douban.com/214504/          “英丞设计师之旅”创意思维拓展,成就非凡梦想!突破瓶颈,让您在职业生涯中增添色彩,现报读平面视觉课程,与名师名企接轨,开拓职场人脉。在课程中,迅速拔高创意思维,提升知识面,拓宽设计眼界。同时学会项目汇报及项目沟通的技巧。参与到与老师的一对一项目策划,完成创意方案,给自己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加入英丞微信好友,报读即得课程优惠。

对不起我那38块钱:霍金《大设计》中译本的翻译问题

今天终于从当当拿到了霍金《大设计》的中译本。当当网上市后,有钱烧了,竟然垄断了《大设计》,独家首发。我后半学期开《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课,英文版的《大设计》是阅读材料之一,已经领着学生读了一遍。每次上课我都跟学生说,昨天我又读《大设计》,虽然读不太明白,还是觉得很激动,你们激动吗?学生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今天拿到《大设计》的中文版,还是很激动,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发现读英文版时,该明白的都明白了,不明白的指望读完中文版后会搞明白,结果读了中文版之后,没明白的还是没弄明白,有种白读了的感觉。对《大设计》的中文版,总体感觉很不满意。先说价格。中文版是彩图精装,159页,定价48元,打八折,38.4元买的。英文版也是彩图精装,199页,我买的较早,当时花了159元。卓越上现售128元。中文版价格是英文版价格的三分之一。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中文版都太贵了。版式设计上,中文版完全照搬英文版,从封皮到排版,完全一样,给人的感觉就像就是把英文版的字母换成了汉字一样。不过,从装帧设计到纸张,中文版远远不如英文版,有种比较粗糙的感觉。我拿到的这本几乎脱页。仅从外形上来说,中文版就像中国的房子一样,价格比人家高,质量比人家的差。从翻译来说,我匆匆看了一遍,就发现四处问题。中文版第99页,说到超对称的时候,有句话“如果你把一个甜面包圈翻过来,它显得完全不同。”这话读中文意思就不对。后翻检英文版,原话是“if you flip a donut over, it looks exactly the same.”译者完全把意思弄反了。希望这是译者的“笔误”。中文版第134页说,“它们没有一种可能复制或者甚至恋爱的化合物。”这句中文根本不通。英文版是“neither of them a compound likely to reproduce or even to fall in love.”意思是“它们都不是能够复制甚或陷入情网的化合物。”希望还是译者的“笔误”。中文版第148页:“存在很多在早代变体而很快转成静止的生命,或死,或回到原先的形式而后重复这些过程。”中文也不通。原文是:“Many types of patterns exist that morph in the early generations but soon turn into a still life, or die, or return to their original form and then repeat the process.”大意是,很多模式类型在上一代中存在这种变形,但很快就转变成静止的生命或者死亡,或者回到原先的模式,然后重复这个过程。译者根本没看明白原话的意思。中文版第150页说,“在原先定律中没有诸如碰撞或运动的概念。那些只描述单独稳态方块的生与死。”这句中文也不通。原文是“there are no concepts such as collide or move in the original laws. Those describe merely the life and death of individual stationary squares.”这一点讲的是定律如何自发涌现。原文的意思是说,宇宙的创生不需要上帝,只需要定律,而定律需要用在原先定律中不存在的实体和概念来描述,例如“碰撞”或“运动”。所以,引的最后那句英文的意思是大概是说,“这些概念仅仅描述单个稳态方块的生和死。”这好像就不是“笔误”的问题了,译者好像没读明白这一段,没搞明白those指的是什么,成了直译,导致译文不通。读中文版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磕磕绊绊的地方,还没来得及仔细核对,问题不止上面举的这四个。译者据说是霍金的学生,也是个物理学家。让我奇怪的是,整个中文版竟然没有一个注释。这有些说不过去。读霍金的这本书,理解爱因斯坦之前的科学理论没太大问题,问题还是出在量子力学上。费曼说过,没人懂量子力学。霍金的原书在涉及量子力学时,也语焉不详。这部分才是我读英文版时搞不明白的地方。中文版应该弥补一下缺陷,起码加点注释。还有像中文版第7页提到《银河系漫游指南》,说宇宙万物终极问题的答案不会简单地为“42”,没有读过亚当斯原著或同名电影的人,肯定不知道什么意思,这种地方都应该加个注释。中文版在提到专业术语时,没有加上英文,这也说不过去。《大设计》中Anthropic principle翻译成“人存原理”,而《时间简史》翻译成“人择原理”,不加英文还以为是两词呢。人名的有英文,有的又没有,不知道译者的取舍标准是什么。英文版有详细的索引,中文版没有,这是个缺憾。总体感觉中文版的《大设计》是草就的,对不起我的38元钱。译者也对不起他的老师霍金。英文版内容虽然有点艰涩,但行文用词都很简洁。它毕竟是本通俗读物。(转自http://blog.sina.com.cn/hanlianqingblog)

霍金的宇宙观,改变你的哲学观

“哲学已死”,霍金的哀叹或许不无道理。哲学是介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学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已经切入到不确定的微观领域,动摇到某些哲学的根基,我们从小从课本接受的很多知识,正在彻底被颠覆。《大设计》试图回答三个困惑人们已久的,关于“生命、宇宙和万物”的终极问题:  1、为什么存在实在之物,而非一无所有?   2、我们为什么存在?   3、为什么是这么一族特殊的规律而非别的? 对问题1,霍金的回答是依赖模型的实在论。经典的科学是支持实在论的,即存在一个不依赖于感知他们的客观外部世界的存在。但是量子物理告诉我们,观测者影响观测对象,单一的对象都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我们的头脑构造一个模型,当这个模型与我们的观测相符合,我们就认为这是真实的。如果两个这样的物理理论或模型都精确地预言相同事件,人们就不能讲一个模型比另一个更真实,哪个好用就用哪个。所以,霍金说“不存在独立于图像或理论的实在概念”,我们的观察和金鱼的观察并没有本质不同。康威的生命游戏更进一步说明,所谓的“移动”、“碰撞”这些原本不存在的概念,是如何被观察者的模型创生出来的。如此看来,所谓的物质、实在不过是头脑意识构造的一个概念。境由心生?物由心生?问题2,霍金的回答是人存原理。我们在宇宙中如此幸运,似乎一切自然定律都为我们精确设计,精确调校,任何一点点变化可能导致智慧生物无法产生。人存原理解释了我们为何如此幸运,所有的规律皆基于我们的存在这一基础而构造。生命游戏表明,一族非常简单的定律能创生类似智慧生命拥有的复杂特征,这暗示智慧生命出现的必然性吗?最终人存原理?问题3,霍金的回答是多宇宙,多宇宙(11个表观维度-M理论),自然的表观定律也不相同,定律有不同的形式,参数有不同的取值。而M理论,是宇宙完备理论的唯一候选理论,接近了智力探索的终点。

宇宙极问:轰隆之前与之后……

宇宙是怎么来的?它属于这样一种问题,我们一生几乎从来不想,但一辈子都想知道答案。对这个问题,我已经听到了几种传闻:《圣经》说是上帝六天造出来的,印度老太太说是乌龟驮着的,我们古人说是盘古用斧子劈出来的。但,我还想知道科学是怎么说的。看科学怎么说,最好是看霍金怎么说。据我所知,这位身残志坚的科学家对宇宙这个无比宏大的问题一直耿耿于怀、颇有心得。早在20年前,他在《时间简史》中就曾这么说过——先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暗示着宇宙必须有一个起点;接着,哈勃从观测中确实发现宇宙在膨胀。既然越膨越大,想必最初是聚在一起的——那是在大约137亿年前,轰隆一声……大爆炸!大爆炸之后是大暴胀,大暴胀之后,宇宙从极热一秒一秒地慢慢冷却,世间万物就在冷却中一样一样地产生了。喏,宇宙就是这么来的。这个故事比上帝创世纪、比盘古一斧子凿开混沌都要复杂一些,神话故事是京剧,几句固定的经典台词翻来覆去;而科学故事往往更像是个票房很好的惊悚剧,会不断推出续集。《时间简史》既惊悚,又悬疑,有一个问题它没有回答——轰隆一声之前发生了什么?什么也没发生!宇宙是自发出现的。它以所有可能的方式开始。现在的宇宙是无数宇宙中的一个。这就是霍金新书《大设计》告诉我们的关于宇宙的最新答案。按照霍金的说法,大爆炸理论只能解释轰隆之后的事情,不能解释轰隆之前的事情。大爆炸应该有一个理由。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霍金这次用上了量子理论。他说,当人们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结合起来,就会发现,宇宙的边界条件是,它没有边界。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宇宙起源是一个“量子事件”,它不需要理由。询问在宇宙起始之前发生了什么就像问南极之南在哪里一样毫无意义。宇宙是地地道道的“免费的午餐”,上帝确确实实在“掷骰子”。对此,霍金有一个很好的比喻:量子涨落导致无数微小宇宙,就像开水中有许多气泡,其中一个气泡突然暴胀,形成星系、恒星、生命。巧就巧在这里,这个宇宙所有的条件恰好能让我们这样的生命存在,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远不近,远一点冻死,近一点烤焦;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不大不小,大一点吸进去了,小一点飞走了……总之,一切的一切都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这个宇宙几乎就是为人类量身定做的。这简直是一个奇迹,但霍金说这不叫奇迹,这叫人存原理:“我们看到的宇宙之所以恰好如此,正是因为恰好有我们在看”。宇宙必须如此适合智慧生命;如果不恰好如此,就没有智慧生命来问“为什么恰好如此”。在无数泡泡宇宙中,这个泡泡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一个,但肯定是最宜居的一个。玄之又玄,神乎其神!但这是真的吗?如果你这么问,证明你离开科学已经很久了。实际上,现在的科学和真不真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霍金说的。早在《时间简史》里,霍金就抱有一个非常“朴素”的观点:科学理论不过是模型。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不再具有任何其他的实在性——而且,“不管在任何意义上”都是这样,“不存在与理论无关的实在”。这是他的原话。这种依赖模型的新实在论在《大设计》中有了更详细的说明。我们知道,科学最大的信仰是:世界是可以解释的。为了解释外部世界,人们在头脑建立起一个个模型来。这些依赖模型的概念是我们所知道的仅有的实在性。对某些科学家来说,一个实在,可以用不同的模型去描述,哪个好用就用哪个;对这些不同的模型,我们不能讲某一个比另一个更真实。因为科学家建立的模型,很多是假设,概念,你没办法判断它和客观世界相不相符。它们有的虚无缥缈,如夸克,从来没有人看到过单独存在的夸克,你怎么判断?它们有的反常识,如量子现象,它说,光既是粒子,又是波,哪一个更真实?你也没办法判断。当然,既然叫科学,总有一些标准。按照霍金的说法,一个好的理论模型,是不是真的无所谓,只要这个理论能解释,能预测就足够了。其实,乌龟驮大地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都是解释世界的模型,后者并不比前者有更多的实验证据。之所以乌龟理论不是科学,只是因为它的预言破产了——如果乌龟驮着大地,那世界就有边缘,但迄今为止没听说有一个人掉了下去。而大爆炸的预言却被证实了——如果有大爆炸,就会产生宇宙射线,这个射线在1965年真的被找到了;电视上的一些雪花点就是它造成的。“去问一个模型是否真实是无意义的,只有是否与观测相符才有意义。”这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对科学的看法。它不仅和传统的科学理论完全不同,而且也在人们的常识之外。我个人觉得这些思想是这本书里最有益、也最有趣的内容。我总觉得的,我们普通人必须听听这些最前沿、最智慧的人物,对那些最玄奥、最重大的问题说了些什么。如果我们真的想了解,那么霍金无疑是最好的向导。这个“纯智慧人物”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他研究的是最冷僻最前沿的宇宙理论,他现在的卢卡斯教授职务是当年牛顿干过的,他出生的日子刚好是伽利略死后整整300年的那一天,他写的科普书全球销售逾千万比“麦当娜谈性的书还好卖”……还有,这个曾被认为只能活两三年的重症患者坐在轮椅上已经快50年了,还在操心着属于上帝的事务。据《霍金传》的作者怀特说,他的前妻总是担心他扮演上帝,梵蒂冈教皇也告诫他不要研究大爆炸之前的事情,因为那属于上帝。恐怕没有人不好奇,伟大的宇宙秘密为什么会由一个只有眼皮能动的人揭示出来?我几乎联想起算命先生都是瞎子这个惯例。我甚至怀疑,未来的人类是不是都将要进化成这个样子?听说到那时候,人只需一个大脑就足够了。我的怀疑并非捕风捉影:霍金自己有个疑问,既然时间旅行是可能的,为什么我们从未邂逅来自未来的人?也许,霍金本人就来自未来。幸亏有了他。霍金用他的科普作品把无数读者带到了科学最前沿——几乎是悬崖之上,映入眼帘的,比幻想还要奇幻、比奇迹还要神奇。确实,我看霍金的书,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膜,虫洞,奇点,弦论,虚时间,无边界,历史求和,M理论……我目不暇接、闻所未闻。我的读后感是,作为普通人,我们不仅要有一点好奇心,还要有一点点胆量。很多人只是因为胆小,而错失了科学世界的无限风光。霍金鼓励我们说,这些宇宙理论“超出我们的经验,但没有超出我们的想象力”,我大胆地加一句:也没有完全超出我们的理解力。我们不是看不懂科学,我们只是缺少《大设计》这样的好书,缺少霍金这样的好作者。(读《大设计》史蒂芬•霍金著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1年1月第一版)2011-3-23

天命,或说规律

所谓知识。大抵都是人的自说自话。 文史哲,自不待言,一家之言,而自问自答。一个人站起来,讲了一个故事,另一个人听进去,有意或是无心,囫囵吞下,再向另一个人讲一个故事。故事与故事。笼笼统统。只不过这些故事,听起来,难以释然,赧颜一笑,日渐惨淡。真真假假,虚虚幻幻。文史哲,是不能谦虚谨慎下来的,要不然,人心便只能是遍地杂草,而不开一朵玫瑰。想起贾宝玉被夸做天下第一淫人,细细想想,潜心这三者的,亦不惶多让。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也是来当淫人的。柏拉图从来都是对的,而春天也从来不肯错。   偏重理性的数学逻辑物理等,思来想去,也不过是人在拿着自己的语言体系,解释出了一套运行的法则。毕达哥拉斯神神叨叨的,把数作为世界的本原,心意诚恳任劳任怨的想把经纬之间全部摆的井然有序。偏偏有无理数跑出来捣蛋,老爷子向来也要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煞是好笑。越发想一本正经,也就不可爱了。算吧,算出来个想要的结果,我感觉是如此。而圆周率,还是一眼望不到头,我们只能尴尬的取个近似值做我们的计算。   大抵我们有种期许,月应长圆,事应长全。人总希望这些事情按着最完满的状态妥贴的堆砌起来,这是理性的执拗之处,这是人的过分之处。然而,石头还是石头。林林总总的知识,或许只能是对我们心中期许的不精确表达。追根究底,我们也不知道对这个世间,我们所说是否得宜,而我们又该如何说好?怎样精确,我也不知,朝生夕死,日行月落,天何言哉?   有时候吧,混沌相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敬畏之心,亦是礼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懵懵懂懂,在朦胧中自然看出一番滋味。镜花水月,大抵半是通透,半是领悟。我也就坐在院子里,傻傻地笑着,难得糊涂,偷得半日的清闲。ps:很不专业的书评,半吊子的哲学专业,物理真的毛都不懂。只是这本书证实了我的一些哲学蛛丝而已。

大设计,大思想,大混乱……同时鄙视译者!

通读了一遍,又细读了若干遍……最终的结论令人惊异!科学与哲学的边际已经混淆了……这让我想起来20世纪初数学的第三次大危机中发展起来的系统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任何系统都有其不可解释的问题,任何系统都从属于另一个系统……所以中国古代的思想者们很早就提出来了大道不可查,所有才有了中国人特殊的实用主义,其实实用主义就是在可控的系统中的严格优势策略……乱写了一通,最后最可恶的大概就是译者是相当的烂,很多中国特有的科技名词直译的让人感觉到匪夷所思……

霍金“依赖模型的实在论”意味着他加入了反实在论阵营

转载上海交通大学的著名学者江晓原对于此书的评价,很有价值,所以转载过来了。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f2bc80100niq3.html《大设计》:一个科学之神的晚年站队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教授)霍金在一个根本问题上的站队选择  一个思想家,或者说一个被人们推许为、期望为思想家的人——后面这种情形通常出现在名人身上,到了晚年,往往会有将自己对某些重大问题的思考结果宣示世人、为世人留下精神遗产的冲动。即使他们自己没有将这些思考看成精神遗产,他们身边的人也往往会以促使“大师”留下精神遗产为己任,鼓励乃至策划他们宣示某些思考结果。  这种情形在中国也不难见到,比如钱穆晚年发表的关于“天人合一”的想法,季羡林晚年发表的关于“文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想法,都属于类似情形。最近的例子当然是史蒂芬·霍金。他在关于宇宙是不是上帝创造的,以及我们要不要和外星文明交往这两个问题上的最新看法,很受中外媒体的关注,我已经在上一次专栏中讨论过了。其实霍金近来意义最深远的重大表态,还不是在这两个问题上。  《大设计》(Grand Design,2010)一书,看来将成为霍金留给世人的最后著作。此书的中译本,说不定在这期专栏发表时,就可以问世了。在《大设计》中,霍金对一个就科学而言具有某种终极意义的问题表明了立场——和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一样,霍金仍然只是完成了“站队”,并没有提供新的立场。但是考虑到霍金“当代科学之神”的传奇身份和影响,他的站队就和千千万万平常人的站队不可同日而语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霍金在前面两个问题上“用老生常谈作出了新贡献”,而在《大设计》中这个我们下面就要讨论的重大问题上,霍金已经不是老生常谈了,因为他至少作出了新的论证。金鱼缸中的物理学  在《大设计》标题为“何为真实”(What Is Reality?)的第三章中,霍金从一个金鱼缸开始他的论证。  假定有一个鱼缸,里面的金鱼透过弧形的鱼缸玻璃观察外面的世界,现在它们中的物理学家开始发展“金鱼物理学”了,它们归纳观察到的现象,并建立起一些物理学定律,这些物理定律能够解释和描述金鱼们透过鱼缸所观察到的外部世界,这些定律甚至还能够正确预言外部世界的新现象——总之,完全符合我们人类现今对物理学定律的要求。  霍金相信,这些金鱼的物理学定律,将和我们人类现今的物理学定律有很大不同,比如,我们看到的直线运动可能在“金鱼物理学”中表现为曲线运动。  现在霍金提出的问题是:这样的“金鱼物理学”可以是正确的吗?  按照我们以前所习惯的想法——这种想法是我们从小受教育的时候就被持续灌输到我们脑袋中的,这样的“金鱼物理学”当然是不正确的。因为“金鱼物理学”与我们今天的物理学定律相冲突,而我们今天的物理学定律被认为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换句话说,我们实际上是将我们今天对(我们所观察到的)外部世界的描述定义为“真实”或“客观事实”,而将所有与我们今天不一致的描述——不管是来自金鱼物理学家的还是来自前代人类物理学家的——都判定为不正确。  但是霍金问道:“我们何以得知我们拥有真正的没被歪曲的实在图像?……金鱼的实在图像与我们的不同,然而我们能肯定它比我们的更不真实吗?”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答案并不是显而易见的。霍金“依赖模型的实在论”意味着他加入了反实在论阵营  在试图为“金鱼物理学”争取和我们人类物理学平等的地位时,霍金非常智慧地举了托勒密和哥白尼两种不同的宇宙模型为例。这两个模型,一个将地球作为宇宙中心,一个将太阳作为宇宙中心,但是它们都能够对当时人们所观察到的外部世界进行有效的描述。霍金问道:这两个模型哪一个是真实的?这个问题,和上面他问“金鱼物理学”是否正确,其实是同构的。  尽管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托勒密是错的,哥白尼是对的,但是霍金的答案却并非如此。他明确指出:“那不是真的。……人们可以利用任一种图像作为宇宙的模型。”而且不出我之所料,霍金接下去举的例子正是影片《黑客帝国》——在《黑客帝国》中,外部世界的真实性受到了颠覆性的质疑。  霍金举这些例子到底想表达什么想法呢?很简单,他得出一个结论:“不存在与图像或理论无关的实在性概念”(There is no picture- or theory-independent concept of reality)。而且他认为这个结论“对本书非常重要”。所以他宣布,他所认同的是一种“依赖模型的实在论”(model-dependent realism)。对此他有非常明确的概述:“一个物理理论和世界图像是一个模型(通常具有数学性质),以及一组将这个模型的元素和观测连接的规则。”霍金对于他所提出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非常重视,视之为“一个用以解释现代科学的框架”。  那么霍金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这马上让我想到了哲学史上的贝克莱主教(George Berkeley,1685~1753)——事实上霍金很快就在下文提到了贝克莱的名字——和他的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非常明显,霍金所说的理论、图像或模型,其实就是贝克莱用以“感知”的工具或途径。这种关联可以从霍金“不存在与图像或理论无关的实在性概念”的论断得到有力支持。  在哲学上,一直存在着“实在论”和“反实在论”。前者就是我们通常的唯物主义信念:相信存在着一个客观外部世界,这个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人类观察、研究、理解它与否,它都同样存在着。后者则在一定的约束下否认存在着这样一个“纯粹客观”的外部世界。比如“只能在感知的意义上”承认有一个外部世界。现在霍金以“不存在与图像或理论无关的实在性概念”的哲学宣言,正式加入了“反实在论”阵营。  对于一般的科学家而言,在“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间选择站队并不是必要的,随便站在哪边,都同样可以进行具体的科学研究。但对于霍金这样的“科学之神”来说,也许他认为确有选择站队的义务,这和他在上帝创世问题上的站队有类似之处。他认为“不需要上帝创造世界”也许被我们视为他在向“唯物主义”靠拢,谁知《大设计》中“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却又更坚定地倒向“唯心主义”了。  最后顺便指出,吴忠超作为霍金著作中文版的“御用译者”,参与了绝大部分霍金著作的中文版翻译工作,功不可没。但在他提供给报纸提前发表的《大设计》部分译文(2010年10月7日《南方周末》)中,出现了几个失误。  最重要的一个,是他在多处将“realism”译作“现实主义”,特别是将“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译成“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这很容易给读者造成困扰。“realism”在文学理论中确实译作“现实主义”,但在哲学上通常的译法应该是“实在论”,而霍金在《大设计》中讨论的当然是哲学问题。在这样的语境下将“realism”译作“现实主义”,就有可能阻断一般读者理解相关背景的路径。  又如托勒密的《至大论》(Almagest),霍金在提到这部著作时称它为“a thirteen-book treatise”,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译成“一部十三册的论文”就不妥了,宜译为“一部十三卷的论著”。  这些白璧微瑕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如在中译本出版时还来得及订正就更好了。

没翻译好的科普读物。

作为理论物理专业本身咱没发言权,但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来说,翻译水准稍差。尤其是译者序里,最后一段稍嫌卖弄,问的问题即没有科学的宽度,也没有哲学的深度。尽管如此,还是能够了解到类似M理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的要义。

霍金这些年都干嘛了……

如果你读过《时间简史》《果壳里的宇宙》甚或《量子物理史话》,就算是那本《别闹了,费曼先生》,那这本《大设计》对你来说也没有太多可读的必要。封面上的引导词实在太坑爹了……整本书用了差不多4/5的内容把量子物理的基本概念讲了一遍,没有《上帝掷骰子吗》里面那么巨细无遗,倒是要生动形象一些。确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光的双缝干涉还好理解的话,夸克自旋也能明白,但是到了测不准定理之后基本上就属于神话了……头天还在解释李淼是干嘛的,最后结论是“此人研究领域很NB,研究水平在国内也是前沿,不过50年内看不到成品的应用罢了”。而《大设计》就是在讲这么NB的量子物理,在自身的争论中改变了现世面貌,却仍没多少人彻底懂它。而一切的答案,都归结在M理论之中。而M理论是……是一个理论的集合。好了,到此为止,如果你只是想跟别人聊天时表示读过这本书,那就已经够了。如果你想了解一下量子物理,从头开始,这本书也可以,当然对于零基础的人它并没有特别照顾。时间简史已经是20年前的作品,这么多年了,霍金你都在干嘛……LHC已经建成,也出现了各种闻所未闻甚至引起全球恐慌的实验结果,尽管对于圈里人只是寻常的过程,对普通人来说却是颠覆认知甚至足可以编出邪教的理论。在世界最小的角落,找到全宇宙的答案。期待量子物理的进步盒突破,那将是全世界的未来之路。

霍金最终也不免蛋疼的像老牛老爱一样探讨起了终极理论的问题,虽然他的蛋应该疼不了了。

霍金老了,他最终也不免蛋疼的像老牛老爱一样探讨起了终极理论的问题,虽然他的蛋应该疼不了了。本书前半部分的核心观点就是,所谓的现实并不绝对,所谓的理论并不全对。OMG,我怎么觉得这个观点我在初二就认同了。。。莫非我本应是物理学界或者哲学界的一朵奇葩,却阴差阳错稀里糊涂连滚带爬地学了经济。幸好老霍在某页中提到了“例如经济学也是科学”,慰藉了我受伤的心灵。回归正题,霍金在书中阐述的精神,我个人理解就是,所谓现实就是你妄图描述其规律的东西,虽然你的现实未必是他人的现实;同理所谓理论就是对所谓现实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进行描述并解释其规律的文字公式图像及种种。正是因为现实是相对的,不完美的,所以理论也是相对的,同时理论只解释了部分,从而从绝对意义上来讲,理论一定是错的,但在相对意义上是有用的。这个观点有着明显相对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意味,不论是信教的信马克思的信科学决定论的都会对怒不可遏嗤之以鼻。然而,我恰恰认为他的观点本身印证了自己,并且你无法反驳,因为他说了,我的理论是错的。看看,多可笑,一个跟世界上绝大部分人想法相悖的东西竟然不能通过说他是错的来推翻他。。。我操。。。给力了不是。在我们接受了这个观点之后,我来说说这个观点有什么用。这个观点的意义在于完全颠覆了我们传统的理念,让人在探索未知,解释现象的时候有了更加有效的指导思想。举个例子,就拿俺们狗血的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争论来说。按照霍金的观点,两个理论都是错的,有的时候姓西的好使有的时候姓马的好使,有的时候俩哥们都傻逼了。所以我觉得这种争论根本没意义。一方的错误与不完备不能证明另一方的正确与完备,从一开始,俩哥们就都是残缺的。可是这岂不是再宣扬不可知论吗,神马理论都不对,神马现实都虚伪。其实不是这样的。再举个例子,google earth,我们知道用一张二维投影不能将地球的影像有效的表现出来,但多用几张就能更加有效,张数越多对现实的拟合度越高。理论也是一样,不同的理论存在交际也有不同应用的领域,将这些理论堆叠起来,就是对现实更加贴近的拟合,也就是更好的理论。不过这里容易产生一个误区,就是将各种理论的公式定理都收纳到一个框架之下,并用一套公式定理来解释,而这恰恰是爱因斯坦所犯的错误,原谅我对伟人的亵渎,但这恰恰是最高的敬意。当各种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的时候,就好像一件充满补丁的破衣烂衫,看起来不美,但是实用,而统一又简洁的所谓终极理论不过是皇帝的新衣。最后为自己解释一个问题,原来对终极真理简洁而充满美感的幻想怎么办?这个我还没有严密的说服自己,但是且看我的妄断。终极真理的简洁存在于现实的复杂中,而美感存在于从令简洁变得复杂的数量堆砌。一个原子的结构是简洁而优美的,一个原子的规律是可以基本掌握的。但一亿个原子放到一起就变得杂乱无章,热运动让一切秩序之美灰飞烟灭,一亿个原子的规律很难精确掌握。也就是说,我们不过输给了数量和时间。这没什么遗憾的,很幸福。忽然想到多年前的一篇文章,大刘的《诗云》,结尾那个穷尽银河系之力的计算装置,竟然无法选出最好的诗,看似荒谬其实却饱含深意。我相信大刘会同意霍金的观点,当然也是我的哈哈。好了。。。就写这么多,写这个比写论文神马的开心多了。。。论文神马的最讨厌了

量子力学中深刻的哲学原理

看到很多豆友抱怨这本书翻译拙劣,我很不解,我倒觉得翻译的非常通俗。要知道,本人是在拥挤不堪的火车的走廊里,用了接近一天一夜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的。要是在平时,我非得找个安静的地方,花几天时间才能完整的看完一本书。但是这一本确实是个例外,在读的过程中时不时会体会到一种醍醐灌顶的快感。首先说说豆友们称之为“哲学已死”的部分,我倒不这样觉得。可能是因为我本身就没有多少哲学基础,以完全空白的心态去读,也就少了些偏见吧。我觉得这本书本身就是一本哲学书。里面提到的M理论,量子力学都包含了深刻的哲学原理。先说M理论,关于地图的那个比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由于我们认识能力的缺乏,只能从一个较低的维度去观察宇宙,因此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就不可能是完全的。人类所有的努力都可以视为对M理论的一个部分补充。各种不同的理论和在一起,组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另外,霍金对于不同理论作用的描述让我豁然开朗。这世界原本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真理,也无所谓这种理论就比那种理论更好的说法,只有那种理论更加简单,更加直接,更有利于认识这个世界的说法。每种理论都使用于不同的对象,只要它在自己宣称的范围内是正确的,那么就称得上是一种很好的理论。如果有人能够通过复杂的理论让地心说与观察到的一切现象符合的话,那也未尝不是一个很优秀的理论。问题就在于,其他人理解起来可能会很难,也就失去了传承的优势。如果愿意的话,我们完全也可以将自己作为中心,创造出一套自己的理论。(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突然发现人生其实不就在做着这么一件事么)关于量子力学的那部分,再也没有看过比这本书对不确定性原理的描述,更能打动我的书了。“历史是不确定的”,而不仅仅是“未来是不确定的”,从量子力学中得出的这些结论,多么像是一种历史哲学啊!这个世界之所以看起来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是这样看它的。这本书也一样,因为我们的视角不同,也就会有不同的感悟。

正在读

人类总想用大一统理论来解释宇宙,殊不知对宇宙的解释只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显现而已。当时买这本书就是冲着里面的一句话来的~霍金开头对哲学的贬低让人很不舒服啊,哲学已死~~又是个唯科学论者~科学不也只是对宇宙的一种解释方式么?我觉得他一定木有读过佛经~~其实早在数千前年,释迦牟尼已经在树下悟到宇宙真理了~~缘起性空~~

翻译烂极

千万不要买这个版本,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也是,翻译太烂,基本的校对工作都没做好,这出版社简直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翻译是硬伤

书读一半,前半部分主要感觉就是在讲科学史,对此书的好坏不敢妄下定论。但译者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全书语言生硬,翻译痕迹明显,语言不流畅,很多句子读起来令人费解,阅读体验真的很糟糕!要不是因为霍金,此书完全可以马上弃之不读了。希望出版社不要一味的只注重经济利益,又是彩版印刷,又是硬装(其实我很不喜欢硬装书,阅读很不方便),还有昂贵的价格。不要侮辱了这些伟大的学者!试举几例:1.(P3)尽管,对于日常的目的这种描述已是足够成功,但在20世纪20年代…… 【前半句这种表述完全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2.(P5)……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要大量地以它作为基础的正是这个理论。【又是根据英文句式直译的,这样的句子是对汉语的糟蹋】3.(P15)阿那克西曼德推理道,在也许是人类进化的第一个暗示中,因此人应是从其幼年更加吃苦耐劳的其他动物进化而来。【我实在看不出来,这个“因此”的逻辑关系在哪里体现】类似的例子实在太多了,真难过。

直逼宗教的科学——大设计

在评论霍金那极具启发的观点以前我想先回顾一下罗素,回顾他对哲学的讨论,毕竟霍金开篇便说哲学已死,这给很多人带来了大疑问。哲学是怎么死的呢?要依罗素的观点,哲学是给夹死的。“哲学,就我(罗素)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学问。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为止不确定的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学一样诉诸理性而不是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区域就是哲学”而现在,科学与神学之间的这片区域已经太小,小到几乎容不下哲学了。一方面从大众讲,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科学教的时代,你可以缺少起码的科学素养,但你仍然可以享受汽车、网络、手机的便利;你可以对生物基因一窍不通,但这不影响你在冬天品尝新鲜的西红柿;你可以完全不懂现代医学,但仍然寄希望与那些名字深奥的药物,能帮你恢复健康,延长寿命。在科学所赐的现代化生活面前,伴随着各种快乐和享受的同时,剩下的就是匍匐与崇拜。而另一面,从科学本身而言,已经进入了对不确定事务思考的领域,在大设计中对现代科学的种种理论的阐述告诉我们,科学想要触碰神学的领域。可择历史,多维宇宙,对客观实在论的质疑,这些都让科学不再安分于确定之物,不确定也可以拿来研究,只要那是可观测的。(未完)

一本颇受争议、面向大众的“科学哲学”书

正在读,先说说感想。零之所以说是“科学哲学”书是因为本书的重点内容是:宇宙的实在性问题。但本书并不适合没有任何“科学哲学”基础的大众阅读。因为在没有一个全面的、逻辑的阅读语境下读者只能靠猜测了。结果就是似懂非懂。所以说:颇受争议。这样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先去阅读一些《科学哲学》的入门书籍,特别是包括“什么是科学?”以及“科学的方法论”这些基本问题的书籍。最好再读一下“逻辑学”,重点是搞清楚:归纳论证得出或然性结论;演绎论证得出必然性结论;以及溯因推理往往被忽略,但却是科学探索的主要逻辑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福尔摩斯式的逻辑,知道结果,回溯原因)不过据我观察,国内似乎尚没有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但逻辑学却是有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科学哲学:http://product.china-pub.com/795723(阅读此书你会明白绕和晦涩之间的区别)逻辑学导论:http://product.china-pub.com/270766一.实在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传统实在论认为:“存在一个真实的外部世界,其性质是确定的,并与感知它们的观察者无关。”简单地说就是: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但本书的观点是:1.我们所在的世界只是“相对”于我们而存在、具有实在性;并不能够确定,也不能证明我们以及我们所在的时间诶是一种“绝对”的存在、“绝对”的实在。2.那些描述我们所在世界的理论与观测符合的越好,我们就越相信这个理论及其所述概念具有这种“相对的实在性”。但是,哪怕只有一个观测与理论不相符,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个理论不具有这种“相对的实在性”。另:去争论“理科生”与“文科生”那个更有优越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是关于科学本身的问题。不是物理学,也不是哲学。虽然与两者关联非常密切。先说到这......

还是没有得到答案

贯穿全书的三个问题:1、定律的起源是什么?2、定律存在任何例外即奇迹吗?3、是否可能只存在一族定律?M理论自由意志人则原理空间与时间纠缠无法想象四维11维空间科技发展已然超越哲学,原来哲学解答一些的问题,已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大设计即这个宇宙的设计茫茫之中,貌似确有神灵的存在另外有些观念在大刘的科幻中已经接触能理解的重温一遍,不理解的还是无法理解

霍金写的科普书

因为是借来的,因为时间缘故,很快翻完。说是科普书,不过也得对相对论啊量子理论啊夸克啥的略有些了解才方便理解。好多东西初高中的时候看得多,现在全忘光了,什么波粒二象性。。。简单地说,物理学家试图拿一个公式一统宇宙发现不可行,于是退而求其次,拿出了一整套公式,互相补充,解释了宇宙,这一套理论,被称为M理论。

大设计——事实还是科幻?(我只负责转载)

大设计——事实还是科幻?William Lane Craig*-----*对于不了解作者的人,William Lane Craig是一个学者,我摘录一段记者的文章:“我第一次看见威廉.莱恩.柯莱格工作时,场面颇不寻常:我坐在他身后,看见他对着将近八千人,为基督信仰辩护。全美有一百多个无线电台广播这场辩论,听众难计其数。柯莱格一方面谦恭而有力地为基督信仰辩护,一方面把无神论者的观点驳斥得体无完肤。他们发现(其中有许多人是首次发现)基督信仰是经得住理性分析和严格检验的”*-----*当谈到宇宙创世时,神实在是没有必要存在的。这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与伦纳德•洛迪诺(Leonard Mlodinow)合著的最新书《大设计》中的结论。“没有必要祈求神点燃蓝导火纸,并让宇宙运行,”霍金写道。根据霍金理论,大爆炸是自然发生的事件,并不需要神的帮助或参与。因此,霍金和莫罗丁诺的新书在平信徒中产生了大爆炸。但这些作者的结论究竟怎样呢?它们的准确性如何呢?威廉•克雷格,著名的基督教哲学家和神学家,对霍金和莫罗丁诺的新书作出了如下的评论。摘自Enrichment (Winter 2011), pp. 118-22.《大设计》 与哲学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译者1)和伦纳德·洛迪诺 Leonard Mlodinow (译者2)开始他们《大设计》的书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问题:现实的本质是什么?所有这一切来自何方?宇宙需要一个造物主吗?接着他们说,“传统上来说,这些都是哲学问题,但哲学已经死了。 哲学没有跟上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物理学的发展。 科学家已经成为我们探求知识的火炬手。“1对于这样无耻和自以为是的陈述,专业哲学家只能翻翻白眼。 这两位科学家,显然对哲学所知甚少,却准备宣称整个哲学学科的死亡,并羞辱他们在加州理工学院和剑桥大学的哲学专业同事,——其中许多人是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如迈克尔·瑞德赫德Michael Redhead 和米勒D.H. Mellor ,——说他们跟不上科学的发展。专业哲学家会认为这些论断不仅是令人诧异的傲慢,而且是难以容忍的幼稚。 声称不需要哲学的人最容易被哲学愚弄。 因此我们可以预料,针对他们偏爱的理论,洛迪诺和霍金随后的阐述会以大量未经检验的哲学预设为基础。 事实上,预料已经实现了。他们宣称的关于自然规律、奇迹的可能性、科学的决定论、和自由意志假象的断言只使用了少得可怜的辩解理由。显然洛迪诺和霍金是泥足深陷于哲学问题。人们没有预料到的是,在宣称了哲学的死亡之后,霍金和洛迪诺自己也马上陷入了科学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哲学讨论。 他们的书的前三分之一与当前的科学理论无关,而是对科学的历史学和哲学专题的探讨与研究。我发现这部分是整本书中最有趣并令人难以置信的。下面让我来解释。在留出一个周一下午时间读霍金和洛迪诺的书後,我花了那天早上的时间来读布莱克威尔 Blackwell的学术文章《形而上学的当代论争》Contemporary Debates in Metaphysics,研究本体论多元主义的哲学观点。 本体论多元主义是哲学分支学科中的一种观点,它的名字有点结巴:meta-metaphysics(元形而上学),或者有时也称为元本体学。这是最难以捉摸的哲学。本体论研究本质或什么存在——现实的本质。元本体论则更高一级:它探询本体论的争议是否有意义,以及如何最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体论多元主义认为,许多本体论问题确实没有正确答案,例如:复合物体是否存在?根据本体论多元主义,这只是描述现实的不同方式,这些并不比其它更正确或准确。 回答这些问题,确实是没有根据的。 因此,如果您要问,“像月球这样的一个东西存在吗?”本体论多元主义会说,这个问题没有客观的答案。 月球存在的这个答案是不正确的,月球不存在的这个答案也是不正确的。 就是,没有事实的根据来断定像月球这样的一个东西是否存在。 因此,本体论多元主义是一种激进的观点,仅为一小部分哲学家们所拥护。试想我的惊讶当我发现霍金和洛迪诺支持本体论多元主义(虽然没用这个名称)作为他们的科学哲学,。他们称他们的观点为“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他们解释说,模型只是解释我们的感官知觉的不同方式。 在他们看来,与我们世界的模型精确对应的客观现实是不存在的,只是或多或少的准确对应(第7页)。洛迪诺和霍金是极端的反现实主义者。 例如,对于年轻地球创世论和大爆炸理论,霍金和洛迪诺宣称,大爆炸理论“更为有用”,然而“没有一个模型能说是比另一个更真实”(第51页)。人们不禁要问,怎样的论据用来采纳如此激进的观点才算合理。 霍金和洛迪诺所需要提供的只是,比方说,如果我们是外星人控制的一个虚拟现实的居民,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来分辨我们是在模拟世界,因此就没有理由怀疑它的真实性(第42页)。这类论据的问题是,它并没有排除我们有两种相争的世界模型的可能性——一种是外星人的、一种是我们的,即使我们不能分辨哪一种是模型真实的,而其中一种是真实的而另一种是虚假的, 。此外,即使我们的观察是依赖于模型的,并不表示我们不能有“世界就是如此的”知识(更不用说“世界不是如此的”)。 例如,一个进入科学实验室的外行人可能会看到实验室台上有一台机器,但他不会把它视为干涉仪,因为他缺乏识别它为干涉仪的理论知识。 一个进入实验室的原始人甚至不会看到有一台机器在实验台上,因为他没有机器的概念。 但是,这并不防碍实验室技术人员观察到的客观事实:实验台上有一台干涉仪。洛迪诺和霍金不满足于本体论多元主义,当他们犹如失去理智似的断言:“对现实的测试没有不依赖模型的。由此类推,一个构造良好的模型创造了它自己的现实世界。“(第172页)。 这是一个本体论相对论的断言,认为对于采用不同模型的人,现实本身是不同的。如果您是佛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宇宙确实永恒地存在于一种稳定状态;但如果您是斯蒂芬·霍金,宇宙确实是以大爆炸开始。如果您是古代医学家盖伦Galen,血液确实没有沿人体循环;但如果您是发现血液循环的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血液确实沿人体循环了。这种看法似乎是疯狂的,但是更疯狂的是洛迪诺和霍金宣称,该模型自身有责任创造各自的现实世界。 更不用说,对现实的测试没有独立的模型能带出如此的结论。然而,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尽管他们宣称作为科学知识的火炬手来发言,霍金和洛迪诺所从事的是哲学。 在他们的著作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哲学性的,不是科学的。 那么,为什么他们宣判哲学已经死了,并以科学家的声明来举起探索的火炬呢?只因为,这能使他们用科学权威的披风来遮掩他们的业余哲学思维,从而避免为他们的哲学观点作实际辩护的艰苦工作,这样他们就可以光是宣称他们的哲学理念。为什么宇宙存在?在他们的书中,霍金和洛迪诺试图回答三个问题,他们把这三个问题放在第1章里:1。为什么有实体而非虚无?2。为什么我们存在?3、为什么是这一套特定的规律,而非其他?奇怪的是,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非常简短的。实际上,(2)被并入(1),所以甚至没有得到一个单独的答案。霍金和洛迪诺对问题(1)和(2)的答案诉诸于一个宇宙起源的“无边界”模型,并由于霍金的书《时间简史》 A Brief History of Time而流传开来。作者只是简单地阐述了模型,没有为此举出任何证据,或提到它的任何可替代的模型。 他们也不回应这些批评说:模型中所谓的“虚时间”特征在物理学上是难以理解的,因此仅仅是一个数学“技巧”,用来避免在宇宙起源的古典理论中出现的宇宙学奇点。尽管如此,关于宇宙的起源,他们的阐述并不是没有新意。 例如,他们写道:“领悟到时间可以表现得像空间的另一个方向,表示人们可以摆脱时间有一个起点的问题,以类似的方式,我们就摆脱了世界边缘的问题。 假定宇宙的起源就像地球的南极,纬度扮演时间的角色。 当向北移动时,纬度圈代表着宇宙的大小会扩展。 宇宙会以南极的一个点开始,但南极点就像是其他的任何点。 要问宇宙起源之前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因为南极没有什么南面。 在这个描述中,时空没有边界——在南极的自然定律跟在其他地方的自然定律是一样的“(134-5页)。这段话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如果我们认真地来看这个类推,它假定了时间和宇宙的一个起点。 尽管事实上虚时间表现得像另一个空间维度,霍金允许纬度圈扮演时间的角色,它在南极有一个起点。 当霍金说“时间有一个起点的问题”时,他的意思是“对宇宙有一个起源的古老的异议”(第135页),他的模型中去掉了这个异议。那古老的异议是在问:“宇宙起源之前发生了什么?”霍金对这个问题在他的模型中是毫无意义的的说法是正确的。 但他忽略的是,这个问题在标准的大爆炸模型中同样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在最初的宇宙奇点之前什么都没有。 或者两种模型的宇宙都有一个绝对的时间的起点。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宇宙开始存在?为什么宇宙中有实体而非虚无?对这个问题,霍金和洛迪诺的主张是他们所谓的“自上而下”的方法来面对这问题。 这里的想法是,从我们目前观察到具有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特征的宇宙开始,然后,假定无边界条件下,计算量子物理学所允许的各种历史来达到我们目前状态的概率。 最可能的历史代表了我们可观察到的宇宙的历史。 霍金和洛迪诺声称,“以这种观点,宇宙自发地出现于虚无”(第136页)。所谓的“自发”,他们似乎是说没有一个起因。但这是怎样从模型得出的呢?假定无边界的条件下,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计算我们可观察到的宇宙的概率。自上而下的方法没有计算无边界条件存在的概率,乃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这样的条件不是形而上学或物质必要的。 如果宇宙的产生是无起因又源于虚无,它可以有任何可想象的时空构造。 因为虚无或者不存在的东西是没有属性或约束,也没有自然规律来支配它。 物理只是开始于无边界模型的“南极”。 模型中没有任何东西,意味着这个点无起因而来。确实,个体可能会无起因地从非个体产生的这个想法,似乎是形而上学的荒谬。霍金和洛迪诺似乎意识到他们还没有回答问题,“为什么宇宙中有实体而非虚无?”他们在最后结论的一章里回到这个问题上,并给出一个颇为不同的答案。 在那里,他们解释,在空的空间中有一个恒定的真空能量包,如果与物质有关的宇宙的正能量和与引力有关的负能量保持平衡,那么由于真空中的能量波动,宇宙就可以自发地形成(藉着这种种巧妙的花招,他们说,“我们不如称......零”)。这似乎是宇宙的起源的一个非常不同的说明,因为它预先假设空间和其中能量的现实。 因此令人不解的是,当洛迪诺和霍金断定,“因为有一个像万有引力的定律,宇宙可以并且会用第6章中所述的方式从无中创造自身”(第180页)。这里是说,第6章中所说的虚无,毕竟并不是真的虚无,而是充满了真空能量的空间。这更加强了这样的认定,无边界的方法只是描述了我们的宇宙从其“南极”的起源到目前状态的演化,但并没有提及为什么宇宙最初开始的存在。这意味着,霍金和洛迪诺甚至还没有开始着手解决这个哲学问题,“为什么宇宙中有实体而非虚无?”因为“无”在他们的词汇表中没有“不存在”的传统意义,而是意味着“量子真空”。他们甚至没有回答同样的问题。 就像哲学系学生在期末考试时,面对问题,“什么是时间?”回答说,“新闻周刊”;就这样,霍金和洛迪诺模棱两可地避而不答这个棘手的问题。为什么宇宙为生命被微调?如果他们没有回答问题(1)和(2),那么(3)呢:为什么有这一套特定的定律,而非其他的呢?这里的问题是,解释宇宙明显而不可思议地为适合智慧生命的微调。 霍金和洛迪诺表达这个思想是藉着观察到“近年来物理学家们开始问自己,如果有不同的自然定律,宇宙会是什么样的”(第159页)。遗憾的是,这种说法是非常有误导性的。 努力解决微调难题的科学家们并没有问:如果宇宙运作在不同的自然定律下,它会是什么样的。 相反,他们都在问,宇宙会是什么样的,如果它运作在同样的自然定律下,只是在不同的物理常量值数和不同的初始条件下。没有人知道宇宙运作在不同的定律下是什么样子。 但是,因为我们正在谈论的是宇宙运作在相同的定律下,只是其中填入了不同的常量和初始量,我们可以计算这些定律会预测出的哪种宇宙(正如霍金和洛迪诺在159-62页所阐明的)。以致,问题(3)如上所述,就变形了。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是这套特定的常量和初始量,而不是其他的呢?现在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可能的答案:物理的必要性,偶然的机遇,或设计。 霍金和洛迪诺拒绝物理必要性的假设:“显然自然显示的定律的基本数量甚至形式并不被逻辑或物理原则所牵扯着”(第143页)。由于洛迪诺和霍金不想与宇宙的设计者有任何关系,他们选择了机遇假说。 由于我们的宇宙为适合智慧生命而微调的机遇是如此费解地遥远,霍金和洛迪诺诉诸于多世界假说来增加概率资源到一个程度,使一个被微调的宇宙出现于系列世界或多重宇宙成为不可避免的机遇。 如果在系列宇宙中有无限的随机排列的宇宙,那么被微调的宇宙就有可能纯粹出于机遇的呈现在系列宇宙的的某处。如果多世界假说是严肃的科学,而不是形而上学的猜测,那么需要提供某种机制来产生这系列世界整体。 霍金和洛迪诺诉诸的机制是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对量子理论的“总和超越历史”方法。 这是霍金在无边界模型中用的方法,在无边界条件下,根据我们目前观察到的状态,来计算宇宙最可能的历史。 霍金和洛迪诺把这些可能替代的宇宙历史当成事实就造成了像我们的宇宙一样真实的平行宇宙系列。遗憾的是,这不是科学,而是形而上学的附带学说。 费曼的总和超越历史方法只是一个数学工具用来计算亚原子粒子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概率。 从所有想像的到粒子可能采取的路径来为根据来计算它到达所观察的目的点的概率。 用这种数学“技巧”来应用在实际上具体,有时空的宇宙本体是没有依据的。霍金和洛迪诺还诉诸于M理论或超弦理论来酿成宇宙的世界系列并展现其自然常数的各种值量。 这种猜测在多方面上有他们没有讨论到的问题。首先,在“宇宙景观”中有10500种不同的可能宇宙。 这些世界都有符合M理论所允许的自然定律,只是:这些都是有可能性的。他们都不是真实世界,就像费曼的历史一样。其次,它并不清楚10500可能性已足以保证在被微调的宇宙能存在景观中。如果微调的概率是小于1:10500呢?对任意而定的初始条件而言,这可能很成问题。最后,M理论描述的多元宇宙本身显示出微调了吗?如果是的话,那么问题仅被推回了一级。 它似乎确实如此,因为正如霍金和洛迪诺的解释,如果这要是可行的,M理论需要恰好十一维。然而,这个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就应是这个维数存在。此外,洛迪诺和霍金甚至没有提到,更不用说回应,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对多世界假设的犀利批评,多世界假设在他们的《真实之路》中是用来解释微调。彭罗斯辩论,如果我们只是世界系列的任何一个成员,那么,更不能想像我们会更有可能观察到一个与我们所看到全然不同的宇宙,它强烈驳斥多世界假说。 霍金不能回应他从前的合作者对其观点的批评,这是没有藉口的。结束总之,尽管在这本书中,通篇是霍金和洛迪诺吹嘘的断言和对宗教信仰的不断中伤,实际上,对于宗教信徒,特别是那些对自然神学感兴趣的宗教信徒,它是真正有益的。因为作者肯定并辩护时间和宇宙的一个绝对开始的事实和宇宙对智慧生命显然且奇迹地微调的事实。 考虑到他们对促使其探索的问题所提供的答案是如此的令人失望和/或无关,*他们的书结果是非常支持一个至高无上的宇宙造物主和设计者的存在。*Read more: http://www.reasonablefaith.org/chinese/the-grand-design-truth-or-fiction#ixzz2ZRvMVn3c

霍金宣布:哲学家和上帝都可以下岗了!我宣布:译者滚球!

今天看完了霍金的《大设计》,据说是霍金写的最通俗的一本著作,但我们的译者硬是用他晦涩、不符合汉语文法的翻译让很多段落变成了无法理解的天书。这本书是现代最新科学理论的综述,虽然很多高深理论无法理解,但可以感受到其振聋发聩能改变人世界观的哲理性。《大设计》一开始就断言,哲学已死!哲学是解决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种根本问题的学问,看完全书可以感受到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发展到玄之又玄普通人难以理解却又能精妙地解释世界的程度,哲学已无法想像并给出这样的解释和理论。从此意义上说哲学已死是很有道理的。《大设计》中霍金解释了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真实?如果一个优雅的不需总是修正的理论模型能解释已且观测到的现象、能准确预测未来,那这个理论模型就是真实的。如果多个理论模型都符合上述标准,则都是真实的,没有哪个比其他更真实。依赖模型的实在论的可怕之处在于,如果没有理论模型能解释这个世界(我们的宇宙),则这个世界就是不真实的就是不存在的。这点意味着因为我们的世界是存在的,所以一定存在着理论能解释这个世界?《大设计》中介绍了强人择理论:我们这个宇宙在爆发初期只要有一点点微小的不同,则此时此地存在着的我们这种碳基智慧生物根本不可能存在。为什么我们这么幸运?很多人因此相信有上帝存在,是上帝的设计让宇宙刚刚好符合我们的需求。而《大设计》告诉我们,同时存在无数个宇宙,我们所在的这个正好能让我们存在,如此而已,不需要上帝操心。作者用“大设计”这个词作为书名,应该说是说能够解释这个世界的、爱因斯坦所希望找到的统一理论,才是真正的大设计。现在已经有且只有一个统一理论的候选者:M理论。量子态宇宙呀、宇宙是十一维的呀,我们能感受到的四维之外的七维都在哪里呀什么的这些就是M理论要说的东西。总之,《大设计》中提到的科学理论太高深玄妙了,大概只有哪些具有渊博的数学和物理学知识基础以及天赋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我们普通读者也就只能通过作者精巧的比喻走马观花般地感受一下其精微之处。我感慨,怕也只有霍金这样因为其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的人,才会(被迫)有时间静下来思索这些问题,才会有可能贯通这么高深的学问,我们才有幸看到《大设计》这样的书。持有宿命论观点的LP却认为:正因为他知道并向世人揭示了天机,所以老天要惩罚他让他身体残疾。《大设计》里提到量子态宇宙、十一维宇宙、不同宇宙有不同物理规律和常数等,让我不可避免地想到了刘慈欣的《三体》。我甚至想大刘是不是提前读到了此书才有理论素材写三体,当然很快我明白自己想左了,《大设计》是介绍现代最前沿科学理论成果的科普读物,不用看此书大刘也是知道这些理论的。读《大设计》时总有一种虽然让人震撼但过于诘屈聱牙的郁闷感觉,读完后上豆瓣看大家的评论才意识到是糟糕的翻译让人无法产生彻底的阅读快感,真是糟蹋了这么好的科普佳作,差点没有了写读后感的兴致。我现在考虑的是,要不要找本原版看看?

老瓶之内并无新酒

大概用了两个小时,扫荡此书,前七章总感觉眼熟,只是不知道都从哪抄来的。然而,终于还是到了关键的第八章:伟大设计。是的,光是这个标题,就让人振奋到内牛满面有木有?!就在我集中精力开始看这章的三分钟之后,更让人内牛的事情出现了:原来这章竟然一共有12页之多!!!并且包含一页标题页和其后的空白页!并且,至少有6页是来介绍一个数学家康威1970年发明的“生命游戏”。是的,就在这一瞬间我明白了这伟大设计:就是把“你”给设计了!!!从科普的复习角度,这本书再次从创世纪讲到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阿基米德毕达哥拉斯牛顿爱因斯坦时空弯曲超弦理论以及中国的列子一直到大爆炸,然而,定价48大元你并不认为有点儿过高么?你以为,我们因为傻、学位低、不帅、偶尔自恋和搞基、没有教授职称,我们就不能吐槽,也没有差评的权力么?你想错了!我们的灵魂跟你一样,我们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如果上帝赋予我们智慧和美貌并重,我们会让你难以设计我们,就像我们现在难以设计你一样。上帝没有那么多,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像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彼此唾弃对方的坟墓——本来就是如此!3.5分。推荐购买,如果你有了之前的两册精装并且有套书控倾向的话。

吴忠超说,出版社拿了他的翻译初稿就出版了……

关于有目共睹的翻译质量问题,在一次译者吴忠超教授的讲座上,我托朋友就此提出疑问,吴的回答是,当时出版社为了抢进度,擅自拿他的翻译初稿出版了,就成了今天这样子。问到日后会不会有修正版,吴表示他已经完成正式翻译,但是在初版卖完之前估计是不会出的。就是这样。

看都看不下去

虽然工科出身,但是看着这本书,不知道是译者翻译的不行,还是一些原理太过于难懂,反正是越看越看不下去。相反倒是一些哲学问题引起我的兴趣,想扭曲的鱼缸里的鱼跟正常鱼缸里的鱼对世界的理解肯定不同,因为他们的“透镜”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脑子也都是自己的透镜,进而对世界的理解也不可能是相同的。最后这本书前面100页还是一字一字的看下来的,后面就不行了,大篇的物理理论,物理现象解释。好吧,我承认我不喜欢看物理理论。最后不了了之,书看完真是个折磨。

评《大设计》

几年前看过几十页的《大设计》,没有看完。这次又重新翻起来看,突然感觉和《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有些联系,两本书,都试图来回答一些关于宇宙和世界的终极问题,只是角度不同,一则从物理的角度一则从哲学的角度,但是他们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又都不能无视对方的存在,《哲学家》还算客气,颇有和物理互为补充互相探讨的意思,《大设计》则开宗明义就提出“哲学已死”的观点。

根据量子论

 他们在《大设计》中解释,根据量子论,宇宙不仅具有单独的存在或历史,而且同时存在每种可能的历史。把这种思想应用于宇宙整体,就对因果概念本身提出疑问。有关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问题,曾经为哲学的范围,现在占据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相遇但却自说自话的领地。在霍金和蒙洛迪诺的新书中,他们以精彩简朴的非专业语言表述有关宇宙奥秘的最新的科学思考。

大设计

比起霍金的其它著作这算最容易懂的一部。它将宇宙的宏观的与微宏的一切物质都统一起来。大统一理论告诉我们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但这正是宇宙最难理解之处。其中有些被证实是真理有些是大胆的假设为了方便理解。最大的跟最小的都是一样的。时间与空间跟人们平时的观念完全不同,没有想象的读者是难以理解的。

科学和哲学

读到大设计的最后一章,看到“真空是稳定的”的解释,联想到道德经,“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 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科学和哲学,本来是一体的。我最推崇的科学门类:天体物理我最推崇的哲学作品:《道德经》

我买了原版英文的,大家可以读原版的。

书叫the ground design.中文叫大设计,太让人晕了啊。其实可以喜欢的人可以读原版的。因为霍金总是以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写,有点儿物理基础的人都比较容易看懂。里面提到的人物很多我们都知道。我还买了他的原版的《brife history of time》一样的,很有意思,不太难的。讲牛顿定律的时候,学过的人一看就动了。翻译的东西总是和原版差的太远了。

历史被观察者改变

1、鉴于我贫瘠的当代物理学知识和同样稀烂的英文水平,我无法评价中文版到底翻译得如何。所以我无法确定当我看不懂某些段落的时候是我的智力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抑或我们都有问题。2、本书的阅读将极大提升我写美国好莱坞科幻片影评的物理学深度,平行宇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观察者,而历史又被观察者的观察所影响。过去就是未来,未来里有过去。你活在当下,你就是活在一切当下,我现在疑惑的是这玩意是物理吗?3、一个站不起来的物理学家用他的头脑向我们证明了,在伟大的头脑面前,科学和宗教都需要向他致意!但据其它豆油网评说一个蹩脚的翻译就可以把这一切都毁了。这正好说明一点:历史正被观察者改变,哪怕你是霍金。

大爆炸之前的四维没有时间,就好像南极之南没有东西

霍金在本书详细阐述了他对宇宙诞生的想法,虽然前面大笔篇幅都在讨论宇宙中的定律,为了更好地引出为什么这些定律这么精妙,为什么我们恰好生活在这样的定律中的宇宙,他说宇宙诞生之初就好像量子的不确定态,在诞生的时候产生了如同开水泡一样多的宇宙,有的宇宙已经湮灭,而我们恰好生活在存下来的宇宙中。关于M理论,我看了半天也看出是个什么名堂,11维空间神马的都是浮云...不过本书霍金倒是费了很多口舌在讲其他的理论,比如量子论、牛顿力学、广义相对论之类的,他说物理学希望能找到统一的理论来统一所有的力,但是这种理论却是分割的,针对不同的范围会有不同的解释方法,然后用牛顿力学和量子论的比较来证明这个观点,这个我倒是挺赞同的,也觉得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本书完全当做闲书来看,花了一天多的时间来了解霍金对物理、对宇宙的理解,而里面对吸管的评述也让我对高维空间的理解有新的认识,里面提到11维空间的其他维都蜷缩在内空间里,那是不是蜷缩在黑洞中呢?

翻译啊!你能再无耻点吗?

一本薄薄的书,48元买了我也觉得值了,因为毕竟讲解的是最为艰深的科学理论。况且作者还是霍金。但是,读这本书需要花费的时间是同样长度书籍的3倍不止,不是知识难懂,而是翻译太差。以至于我觉得这本书不是吴忠超翻译的,而是他委托一个二愣子的研究生翻的。当然,研究生能翻成这样不错了。但,吴先生你的责任感和良心哪去了?你翻完后有没有通读一遍?有些句子根本不通啊!而且不少句子是半句话,你就打了个句号!另外,48块一本的书居然还有错别字!我觉得有些理论你自己根本就没有理解,你就翻译了,那读者不是错上加错?!您到底是不是想钱想疯了,以后你的书还有人敢买吗!!!!

伟大的设计,精彩的书

正如本书最后一章标题“伟大设计”,这的是我对这本书带给我的感悟最好的表达这份称赞送给三样设计:1)本书的结构2)我们存在的宇宙的结构3)M理论作为“以观测事实为依据,通过数学推论”而来的M理论以及M理论所带来的启发意义的介绍,本书所用文字真的很少,作者只留下能完整解释自己思想的必要内容。舍弃了很多其他相关的细节。多亏如此,作为读者,才能够跟上作者的思路,理解这个理论及其背后的价值观,而不必被路途中复杂的内容干扰第一部分介绍了作者宇宙观,即并不存在终极客观实在的规律。所有解释世界的模型,只要能解释观测到的现象,那就没理由不认为是实在的,也没有理由认为两个都能解释现象的模型哪个更实在一些的“依赖模型实在论”第二部分就介绍了量子论和相对论,分别能够在微小尺度和宏观尺度下可以解释观测到现象的模型。相对论要求时间是相对于观测者而言而非真正客观的存在,数学上时间则被看做是空间之外的一个维度而组成了整体的时空量子论的计算结果要求人们相信一个系统的初始和结束之间并不存在客观实在的历史,系统会取所有从这两者之间的可能路径。。除非被观测,观测的结果会使某一种历史的概率变得极大,所以观测者在程度上塑造了系统的历史第三部分介绍根据现在科学观测的结果,宇宙在膨胀,并起源于一个大爆炸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相对论的制约,同时也受量子论的制约。因而为了描述大爆炸的情况,就需要一个统一相对论和量子论的理论,而M理论是现在的唯一候选有趣的是,M理论的数学解,并非只有我们生活的宇宙一种。所以我们的历史,应是所有起源于无边界条件,结束于现在的所有可能历史的求和,但我们现在的观测就导致了结果极大的倾向于我们记录下的历史。而接下来的结论就是,宇宙的规律也有着众多种(包括能感受到的维度以及各种力的常数),而我们所处的宇宙,也是我们参与了观测之后的结果实在论和唯名论,是自古哲学争论的焦点问题。根据进化论的贡献,至少在生物这一点上,唯名论是更被人接受的理论,即生物不是依据一个客观实在模板被创造的。现在根据相对论和量子论,时间、物理规律、历史,恐怕也没有一个唯一的客观实在了荣格曾经做过说明,内倾的人天生会是倾向于实在论,外倾的人天生会倾向于唯名论。而内倾的人成为科学家的几率要大于外倾的人,如此推论,科学家支持实在论的观点的几率理应会大于大于支持实在论的几率。而事实也许是真的如此,毕竟众多伟大的科学家都在不同的程度上相信存在一个客观实在的宇宙规律。想来M理论可能也会被认为是这个答案。但我觉得霍金眼里,M理论是一个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而非客观实在的答案对设计来说,有两种大的思路,其一按照一定需求以逻辑去设计、其二提供一个过滤有用设计的机制让随机无序的变化来做设计。我们世界的种种究竟是按哪种思路设计的,也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上帝造物论和进化论,凯恩斯学派和自由资本主义学派,人工智能单一大脑指挥和各部件各自为政。到本书中经典力学与M理论对于物理规律起源的解释。。。总体来说,前一种思路在以前占据主流,那是更容易理解的理论,后一种理论现在逐渐被更多的接受并认为是更正确的结论为了介绍这些给读者带来启示的观念,以及详细解释这些观念产生的逻辑,这本书所用的描写真的是相当简练,虽然有些地方因为太简练而需要去其他地方查询资料,但绝对称得上相当精彩的描述,配得上这相当精彩的内容

霍金所谓大设计的缺陷

从这本新书中可以看出,霍金颇有为当今物理学进展盖棺定论,同时为后世立言的野心。在《大设计》中,霍金已经不满足于写一本《时间简史》一样的科普读物,正相反,霍金意外的上升到了哲学的形而上层面,并就宇宙整体的意义进行探讨,并意图借此杀死哲学,使得物理学甚至是大一统理论的绝对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也体现在了整本书的结构上,霍金在书的最开始几章并没有具体探讨任何物理问题,而是从最根本的存在乃至实在问题入手。物理知识作为例证而出现。在这三章中,霍金提出了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这也是本书的核心。但是很遗憾,霍金对于实在本身的理解就有偏差,霍金这样解释实在论,当你看到一事物时,这个事物确确实实在那里。但实在论中的实在实际指的是我们所说的共相,在某些地方也可以叫做本质,它与唯名论相对。实在论主张共相是客观存在的,就以柏拉图的洞穴假说为例,一个人被绑在山洞里背对出口,他所看到的只能是洞穴墙壁上的外界事物的影子,而造成这些影子的外界事物才是真正的实在。而唯名论否定这个客观的存在,他们认为,所谓的共相只不过是我们认为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只不过是我们头脑中的观念而已。当然这只不过是一个小问题,就算我们假定霍金对此的看法是对的,继续向后看,霍金认为自己的实在论能够彻底解决传统的不可知论的窘境。他认为,只要能提出一种可以完美解释所有情况的模型,我们就可以说宇宙是这样的,而宇宙本质上究竟如何完全可以用奥卡姆剃刀砍掉,从而避免了不可知论。但是,这样的解决方法依旧不完美。首先,这套推论中一个最重要的工具奥卡姆剃刀的使用存在很大问题,实际上,奥卡姆剃刀正确与否取决于世界观的不同,一般来说,只有经验主义和唯名论的世界观下剃刀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试想一下我们能够因为非洲某地的一个难民对我们没有必要就否定他的存在吗?既然霍金在追求一种实在论,那么使用剃刀就犯了一个很危险的错误。当实在已经被剃刀砍的一丝不剩的时候,你怎么还能奢谈实在呢?这时,作为整体的宇宙实际上也只是一个观念而已了,并不存在和这个观念相对应的客观实在其次,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还是不能够导出实在的宇宙。一方面,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现实情况,所以永远也无法证明一个模型是否完全正确。另一方面,我们也完全没有逻辑上的依据来证明模型和宇宙之间的联系。无论如何,模型都只能是认识论的范畴,使我们凭借来认识宇宙的一种方式。霍金想把认识论提高到形而上学的地步,但实在的形而上学和这套认识论其实矛盾。再次,霍金依然没能成功的解决不可知论。我们可以这样提出疑问,你怎么证明你的模型对应的是真实的宇宙呢?你怎么证明宇宙是真实存在的呢?甚至,你怎么证明你面前的这本书是真实存在而不是幻觉呢?这就又回到了霍金整个讨论的出发点,我们没法证明客观存在是否客观存在。换句话说,当模型被打回知识论时,形而上学其实还是一片空白。最后,霍金消解了主体。霍金提出了科学决定论,我们的意识被科学定律至少是部分的决定着,所谓的自由意志其实是我们在无法准确通过这些繁琐的定律解释我们行为时无奈选择的一种解答。但是如果从霍金推崇的经典西方哲学出发,所谓认识就是主体对于客体。霍金扫荡了主体并让主体从属于客体,认识实际上变成了客体认识自己。但既然是自身认识自身,那么这当然是可能的,不存在任何不可知论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认知宇宙的本质,为什么还要凭借这些模型之类的不精确独断呢?霍金在宣判哲学死刑的同时,还宣判的上帝的死刑,因为目前的这套模型不需要上帝。在这套模型中,物理规律决定了一切,那么物理规律从何而来呢?霍金解释说物理定律是自足的,自己产生自己。如果这样,那么物理定律就只是将上帝变了一个名称,不受任何其他事物影响而影响一切事物,全知全能。用他自己的剃刀原则就完全可以把这种想法给剃的一丝不剩、总而言之,霍金拿出了一套不可知的认识论,但他却试图用这一套不可知的实在论去论证实在的宇宙。当发现行不通时,就试图砍掉形而上的残余,直接以这套认识论作为新的形而上学,但很遗憾,直接以认识论提升到形而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两者侧重的方面根本不同,认识论再怎么说也只是个形式框架而已,无法弥补内容的不足。

走向一种回归

《大设计》预示着自然科学尤其是(或者首先是)物理学正在一种“矛盾”的探寻中走向一种回归,这种回归无疑是哲学性的。 霍金的理论建构力和解释力还需加强,“model-dependent realism”如想在本书所涉猎的专业和非专业领域得到认可,其完善之路恐怕还很漫长。 PS:老毛病,科技史的堆砌太多。

还不错

虽然不知道M理论理论是否正确,但这本书提供了另一种视角让我们观察世界,希望未来的科技能验证这种理论,或许是人类在痴人说梦,妄想获得大统一理论。

我思故宇宙在

14-15年前看霍金的时间简史,就觉得深入浅出的说了很多关于宇宙,关于时空本性的科普知识,虽然没记得多少。在大一学习相对论的时候,觉得时空一致只是脑力体操。10年前开始琢磨哲学的时候,一句我思故我在让我回味无穷。而今天看了霍金的新书大设计,就发现理论物理又有了大量的进展,从弦论指出的十维宇宙,到M理论试图总结的十一维时间,再加上测不准原理,现代物理不断的告诉我们观测者会改变整个宇宙,使得一些看起来概率很小的事情变的可能,而人类只不过是无数原子的一个结合体,从而再总体上表现出粒子性而已。包括很大天文学上的新发现都慢慢告诉我们地球上存在生命是一个很奇迹的事情,比如我们由碳元素组成,就意味着宇宙至少由100亿年的寿命,否则太初的恒星是不可能把氢一下聚合成碳的。某种角度上来说再地球上银是最稳定的元素,已经证明了一些东西了。大设计由于是最新的科普书,就会比上一本从一到无穷大要提供的洞见多很多,当然本身人类社会在二次大战之后的发展水平也是突飞猛进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个发展的速度以及尽头是什么

正在读

人类总想用大一统理论来解释宇宙,殊不知对宇宙的解释只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显现而已。当时买这本书就是冲着里面的一句话来的~霍金开头对哲学的贬低让人很不舒服啊,哲学已死~~又是个唯科学论者~科学不也只是对宇宙的一种解释方式么?我觉得他一定木有读过佛经~~其实早在数千前年,释迦牟尼已经在树下悟到宇宙真理了~~缘起性空~~

包装精美的图书,最前沿的科学理论。

这是一本包装精美、用纸奢华、价格稍稍昂贵的图书,包含了最前沿的科学理论——M理论,虽然感觉并没有完全将此理论发展完善,但依然是值得去了解的。当然翻译确实晦涩难懂,毕竟我们大多数人只是门外看热闹的,并不时专业研究者,所以不能完全责怪译者和编辑。 在前三章中,有关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问题,曾经为哲学的范围,现在占据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相遇但却自说自话的领地。本书一步一步将读者引入了崭新的量子物理理论的前沿。 此后几章,作者以精彩且较简朴的非专业语言表述有关宇宙奥秘的最新的科学思考。他们在《大设计》中解释,根据量子论,宇宙不仅具有单独的存在或历史,而且同时存在每种可能的历史。把这种思想应用于宇宙整体,就对因果概念本身提出疑问。然而,霍金和蒙洛迪诺描述的“从顶到底”的宇宙学方法会说,过去没有采取确定的形式这一事实意味着,我们因观察历史而创造历史,而非历史创造我们。作者进一步解释,我们自身是宇宙极早期的量子涨落的产物,并且展现量子论如何预言“多宇宙”——该思想是说,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自发地从无中出现的许多宇宙中的一个,每个宇宙具有不同的自然定律。霍金和蒙洛迪诺在这过程中诘问实在的传统概念,提出“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这是我们能够希望找到的最佳答案。 最后,他们以对M理论的精彩评价来结束全书,M理论解释了制约我们和我们宇宙的定律,它还是完备的“万物理论”的目前可行的仅有候选者。他们写道,如果被证实的话,它将是爱因斯坦寻求的统一理论,也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 显然,这本书已经比较趋向量子物理的学术化探讨,而非曾经那些出版物,还稍具有些哲学思考的意义。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看个人喜好而言。 从拿到这本书到看完,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当然前提是曾经看过霍金《时间简史》以及《果壳中的宇宙》,并且平时还有相关方面知识的涉猎,否则会被作者说得云里雾里。如果有心的读者可能不难发现一些BBC有关宇宙和科学方面的记录片也曾经时?时的提及M理论,最为深刻的就是《优雅的宇宙》,有兴趣不妨去看一下,不管从旁白解释或视觉效果,应该能让大家更进一步理解吧。

大设计还没一撇呢

这本书大部分在回忆科学史,但很清晰,总结了很多经验与原则。看一看会让自己的科学头脑更清晰。最后一章还没看,但大设计还是美好的愿望。这本书大部分在回忆科学史,但很清晰,总结了很多经验与原则。看一看会让自己的科学头脑更清晰。最后一章还没看,但大设计还是美好的愿望。

大混沌中读大设计

《大设计》,霍金&蒙洛迪诺著,吴忠超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坦率地说,看得不是太懂,比《时间简史》还难。物理学太深奥了。量子力学、相对论、弦理论、十一维空间、M理论等等,虽然半懂不懂,但坚持着囫囵吞枣地看完。看完这书,至少能明白以下几点,1、自己不理解的东西未必就不正确;2、作为一个俗人,还是理解自己能接触到的东西更容易;3、多学一门东西,理解的乐趣就多了一分,但苦恼亦多了一分;4、有些东西本来就不明白,翻译过来之后就更不明白了;5、最后,能活在这个地球上真是幸事,因为有适合人生存的这种条件实在是太巧合了,即使上帝也做不到。不过,作个俗人也挺好,把烦恼留给圣人与大师们吧。

自相矛盾?

书中最耸人听闻的一个观点就是,宇宙的历史是不确定的,只有在你在现在的位置和角度去观察时,历史才会确定下来。这个结论是基于量子理论的测不准原则、不确定性。但是作者也承认,可能不存在一个普世原则,能够将引力电磁力强引力等物理规则综合起来。最可能的情况是,在某些情况下适用某些物理定律,在另外一些情况下,适用另外一些物理定律。正如在宏观层面讲,量子物理层面的现象完全不可思议,这在书中也是提到的。那为什么量子层面的历史观,就可以用在宏观层面呢?我们也可以从意识的起源开始考虑,假设意识开始于某个时刻,那么从这个时刻开始,历史就被确定了,而所谓的意识产生的时点究竟是什么时候?假设历史是在被观察的时候才被确定的,那么历史就是此时才产生的,如此以来,岂不是意识决定了物质?所以,你可以说量子物理层面也许有我们未知的历史观,但是是否可以适用于宏观层面呢?或者可能有无数个时空并行,但是是否就能得出结论,我们可能是无数个宇宙历史中的一个被观察到的,而未被观察到的就是虚无呢?

看《道纪》更好理解

4年前李航出版了一本书:《道纪》,霍金这本书的内容“哲学已死”、“上帝在宇宙中没有位置”《道纪》里已经有阐述。《道纪》发表在网上的时间是2005年底,出版时间是2007年。如果霍金这本书看不懂,找本《道纪》来看会有帮助的。

按章节总结我所读的霍金最后之作《大设计》

鉴于这是一部讲述宇宙的神作,为了写出这篇读后感,我特地又把书翻开浏览一遍。开篇提出了万物的三大终极问题:为什么存在实在之物,而非一无所有;我们为什么存在?为什么是这一族特殊的定律而非别的?第二章“定律之谜”简述了人类探索宇宙定律的历史,最终坚定表示定律是没有例外和奇迹的,并引出后文重点在于探讨“定律如何得来”和“是否可能最终仅有一族定律来描述世间万物”。第三章“何为实在”直接把我从小学来的绝对唯物观点推翻了。提出了“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而且宣称“不存在与图像或理论无关的实在性概念”。由于量子物理所阐述的,粒子在除了被测量的时刻外,其位置和速度是不可知的,因此我们讨论宇宙其实是在利用理论、模型来描述它,而这些理论和模型并不是唯一的,排斥的。至于宇宙本身是否是“客观实在”,本书似乎没有给予答复。写到这里我又查了一些网站,最后找到实在论者爱因斯坦的一段离奇古怪的话作为结语,他在安慰一个刚刚去世的朋友的妻子时说:过去现在和将来,看起来如此坚实,其实只是我们眼中的幻觉。——关于讨论实在(或存在)的概念时,我们讨论的就是时空中的实在,在时空以外,我们无法认知,因此这个概念本身就不是一个脱离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也就是一个伪概念。(http://bbs.pinggu.org/thread-1113079-1-1.html)第四章“可择历史”从经典物理双缝干涉实验引出了量子物理的两大关键特点——波粒二项性和不确定性。关于不确定性有一条有趣的定律,粒子位置不确定性乘以动量不确定性的值大于普朗克常量。也就是说,位置测量越精确,速度×质量的测量只会越不精确。最后得出的关键结论是,粒子不仅取某一条路径,而是取所有的路径,甚至是同时取这些路径。放大而言就是宇宙不具有一个独立或者单独的历史。(很眼熟吧,有点平行宇宙的意思吧?)第四章“万物理论”从广义相对论引出了对自然已知的4大力学——电磁力、强力、弱力和引力的量子力学版本的探索。量子电动力学解决了电磁力的量子化,称为统一理论的弱电力则统一了电磁力和弱力的量子概念,标准模型提出的量子色动力学进一步把强力纳入了量子物理范畴,最终,M理论有希望将最为困难的引力也加进来,形成最终的终极宇宙理论。(至于M理论之前的弦论、超对称、超引力的概念,实在是无法理解,有待进一步观察)第五章“选择宇宙”再次说明了宇宙存在多种历史的观点,但是最终一种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宇宙。此外,提出了从顶到底的历史观,从现在开始追溯,某些历史的可能性更大,而对历史的求和通常是被一个单独的历史所支配。也就是说,宇宙具有独立于观察者的历史,而且自然的定律因为不同历史而不同。第七章“表观奇迹”从不同的我们已发现的自然定律入手,说明了只要这些定律有一点点微调,宇宙的性质便完全不同,而且我们作为生物便不可能诞生的事实。这显然容易导出一个结论:我们的世界显得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但是宇宙并不是上帝创造的,多宇宙概念可以解释自然定律的微调。第八章“伟大设计”介绍了非常有趣的“康威生命游戏”,给出了结论是一组简单的“定律”,是可以创生可以自我复制之物的(可能是生命)。另外,又介绍了引力概念在创造我们这个世界时的伟大作用,正是一个伟大的设计,产生了我们这样的智慧生命,而对于阐述这个设计,M理论是终极理论唯一可能的的候选。——————————————————————————————此文献给坚持看完此书的自己,作为总结复习所用。看不懂的请看原文,更有志者请看英文原版。

失望

手机码字比较累,其实看完后有很多想说的,只是实在写不动,大家凑合着看。本人学识有限,现在在高三物理班,哲学只读过苏菲的世界,如果因为我的认识问题,导致我无法理解作者高深的思想,那么我就先在这里向他道歉。作者说要用物理解释哲学问题,因此吸引了我读完整本书,只能说,完全不像作者吹的那样,看了半天,完全不懂作者得到了什么哲学理论。除了科普,还是科普,在一本书里作者介绍了量子力学,人择原理,M理论,等等高深莫测的理论,让我这个学生能看懂部分,这点我很佩服。可是你的哲学理论呢?难道你把科学当哲学的吗?作者仅限于比较量子力学与宏观力学,然后说,人的经验是不做数的。废话,我也知道,否则要物理学干嘛?你拿把尺子不是都量的出来吗?关于模型理论的地方完全在胡扯。作者说只要模型的预言能被证实,就说明模型正确,因此可能两个模型都是正确的。放闭,如果我问四除以三是多少。小明说是一点三。小华说是一点三三,哪个是正确的,按照他的说法岂不是两个都对,因为在超市里买东西,你不可能有低于分的单位,碰到个心情好点的阿姨那三分就不要了。可是从理论上讲两个都是错的,正确的答案是三分之四,因此我们只能说某理论在某应用方面正确,不能说该理论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该理论一定存在,就像三分之四在超市中一定不存在一样。个别地方稍微有点意思,比如那个鱼缸。但作者浅尝辄止,没有很深的挖下去,否则可能会挖出很深的哲学思想。还有本书很推崇的M理论,如果像作者说的,这个理论涵盖所有理论又怎样呢?作者只能说,上帝不一定存在,然后呢?那个伟大的理论是哪来的?为什么会演化出那么多定律?又有什么意义?翻译不是一点点烂,很多句子是人都看不懂,语言也是赤果果的欧化。如此以致于,这种一看就是so that 结构,无语,您就不能翻译成中文吗?牢骚发到这里,说实话,这本书的科普功效倒不错,比时间简史简单多了。对物理有兴趣的可以翻翻,对哲学有兴趣的就算了,不要浪费青春啊。

让普通人接触精妙的思想

霍金的新书《大设计》应该是他写的普及读物中最好理解的一本了,其中前半部基本上是哲学回顾,后半部做现代物理分析,基本上可以归类做讲形而上理论的现代物理普及读物。《大设计》的中心思想很简单: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其中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金鱼通过歪曲鱼缸看世界的模型和我们通过头脑构造世界的模型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只要模型能精确或极为近似的预言和解释同样的事件,人们就不能讲一个模型比另一个更真实。很多时候的争论不过是不了解甚或无知的虚妄,能解释世界的模型多种多样,可能有简洁优美之分,但不存在那种模型更为真实正确之分,只要模型能够如前所说的解释和预言世界,况且科学与信仰同样也可以两分的。这也是全书最给我启示之处。不知道宗教家们在本书出版之后会不会又重提“站在山顶上等你”的旧调?其实霍金也给上帝留下了他的位置,不是万物皆有神性,不是第一推动,不是神选,而是上帝创造世界也是一种解释世界的模型,争论这种模型是否真实毫无意义,只有符合观测才有意义,世界何以存在?上帝创造的。上帝何以存在?上帝全知全能无所不在,既有又无,本身即是虚无同时也是存在。为什么会有化石显示进化的痕迹?魔鬼蛊惑人们堕落的器物。我可能并不相信,但我承认这的确也是解释“世界何以存在?如何存在?”的一个有效模型,虽然它可能并不符合物理学家“优雅,元素少,能解释全部观测,准确预言”好模型的标准。霍金在书中谈到“哲学已死”的问题,我的理解是他在做惊人语。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固然非常惊人,但它远远不是现代科学的全部,甚至不是现代基础科学的全部,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也不是扩展我们对新世界的认识,而是对自以为熟悉的世界疏离化并作重新评价,哲学与现代物理对世界认识的模型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有一天人类的智力发展到空前的地步,M理论最终成为完美的空间理论,找到所谓的“大设计”,人类的智力探索也不会终结,人类对自身的探索也才刚刚起步,那是一个更让人惊异的世界。

转一下比目鱼的小评

我没法去看英文版的科普读物。原因是我根本没试过。或许有一天我可以像Y大师那样,非原文版的不读。不过,我就算在旁边闻闻味道,我也知道这书的有意思。推荐,还是参照一下比目鱼的评论 http://www.bimuyu.com/blog/archives/122010182.shtml

然后霍金要再做什么

霍金宣布了3000年的“智力探索”可以就此成功终结了。仅这结尾一句就令人热血沸腾。该书叙述了最后的统一的、自洽的宇宙理论:M理论。科学决定论和目的论亦终结于可择历史与多宇宙。由于多宇宙和可择历史,高等智能比如人类的存在就并不稀奇,但令我大脑产生爆炸感的信息点却来自最后一章作者用于阐明结论所引述的一个英国人做的叫做“生命游戏”的实验。实验在1970年做出。按照目前尚不能辩驳的并由该实验所呈现的逻辑,智慧、意识以及我们现时所了解的仅存地拥有这两样功能的事物——人类,便是注定会存在的。只要给定一个初始定律。无论它多么的简单。宇宙自身能量守恒,这亦可以用佛家的语言描述为不生不灭。时间也无始无终,甚至表观定律的数量也是无限。于是纠结初始定律为何产生便不再有意义。自洽完成了。基于以上,对我来说,智力探索却并不是终结,而是刚刚开始。因为,如果智慧生命是必然存在、应有之义,你一定会想要知道,它接下来将要走向何方?这并不是霍金所属的理论物理学的领地。毋宁说是理论物理学可以成功终结了。而心理学、社会学、组织学……它们有了更为清澈的房间。

启发

1、在4维之外,竟然有10维2、宇宙不只一个3、以后不能说太空、宇宙,还是说自然比较好4、面对对自然探索认识的这样的更新,我想起老庄哲学,带着《The Grand Design》的自然观回来观望哲学,也许真的是老庄所说的,冥冥之道,在天地之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这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不再是过去“三好”学生、“五好”家庭,也不再是过去的过去的伦理观念,因为时代变迁了,对自然的认知更新了,我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随之变迁,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了……6、接受未知的认知,以我们蜗牛般的速度顺应对于自然演变的认知,这种努力,还是值得追求的

存在、灵魂和自由意志

好吧,霍金老先生说话了:1. 哲学已死。——靠思辨来指导科学发展的哲学死了,因为物理学已经代替其工作。2. 不存在与图像和理论无关的实在概念。——实在因为我们想知道什么是实在,从而应我们的研究活动-测量而生。3.M理论——既然没有大统一,或大设计理论,我们就容忍量子力学和牛顿力学的共存吧,反正只要他们能让我们方便使用就好了。4.上帝在掷骰子——既然还没有大统一理论,对于过于复杂的事情,我们就用概率论吧,所以,上帝就是在掷骰子。总结:自由意志是概率,灵魂?没有的。存在是被测量出来的。

160页让你了解宇宙

这次的科普做得很到位。不但详细介绍了各种抽象的物理学理论,而且夹杂了些许幽默。牛顿定律、以太、相对论、量子论、历史求和、四种基本力、弦理论、M理论、大爆炸、人存理论。。。对于我这个外行人而言,这些理论已经足够我消化了。

我觉得霍金是个骗子

实话是这本书没看过,但是想想大学的时候人手一本《时间简史》,这哥们的理论都是悬乎的很,根本没有办法说明是对错,就跟现在大家都折腾统一力场一样,全都是拍脑袋+乱七八糟参数的方程,跟抽象派画一样,看不懂就是大师

必读的科普书

文科生自从高考完后,再没看过科普类书籍,《大设计》里的许多内容,让人想起中学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简单的真理,熟悉而认同,感觉很美好。如有时间,希望能拿起《几何原本》、《时间简史》、《昆虫记》这些科普书,一边读一边拿笔画画。因为对中学时代夏天的记忆,就是清醒惬意地随便学学、画画。

上帝与物理学终极理论

看完《十二只猴子》,感觉相对于“人类”这么个概念,谈“个人”的存在似乎没太多意义;再看完霍金《大设计》,突然觉得,将视野放到“宇宙”这个维度上,谈“人类”为何而存在意义似乎也不大了。《大设计》,书不过158页,一口气花了几个钟才看完,看得有点透不过气。日常思维不过停留在个人、家庭乃至社会这么个层面上,突然间给拉去探究宇宙起源这么个问题,不用说也知冲击有多强。试图将“宇宙”放到实验台前,用一族物理理论将他进行完整的解剖,这本该是上帝干的活。霍金在《大设计》探寻的是如下三个问题:1、为什么存在实在之物,而非一无所有?2、我们为什么存在?3、为什么是这么一族特殊的规律而非别的?这是生命、宇宙、万物的终极问题,作者试图用在本书进行回答。第一个问题其实也就是解答何为“实在”。现代物理学出现前,人们认为能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情就是实在,但现代物理的辉煌成就证明事情并非如此,许多日常的经验与物理学证实的概念是相抵触了,比如量子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原理。为此,书中引入称为“依赖模型”的实在论方法来论述何为实在。依赖模式的实在论方法,是基于这么个观念,即“我们的头脑以构造一个世界模型来解释来自感官的输入。当模型成功地解释事件,我们就倾向于将实在性或觉得真实性的品格赋予它,并且组成他的元素和概念”。同时,“为同样一个物理场景做模型时,也许存在不同的方法,每种方法使用不同呃基本元素和概念。如果两个这样的物理理论或模型都精确地预言相同时间,人们就不能讲一个模型比另一个更真实:说得精确点,哪个模型更方便我们就随意用哪个”。高中学的唯物主义一再强调,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我们所认为的物质也不过是人脑构建的一个概念,用大脑产生的意识去思考大脑产生的另一个意识是否真实是没意义的。我们根本无法论证我们所处的世界不是如《黑客帝国》那样,由一群外星人在实验室里由一系列的、被严格守的规律虚拟出来的。如果要证明所处的世界真实与否,除非像黑客帝国那样逃出虚拟的世界,从外部进行观察——显然,这是不可能。“没办法将观察者——我们——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中排除,认识是通过感觉过程以及通过思维和推理方式产生的。我们的认识——而因此我们的理论以其为基础的观测——不是直接的,而是由一种类似透镜之物——我们的大脑的解释结构而塑造的”。因此,正如哲学家大卫·休谟所言,“尽管我们没有合理的理由信仰一个客观的实在,我们也别无选择,只好装作仿佛它真的是那样”。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何而存在。回答这个问题,也就需要回答宇宙的起源。关于宇宙起源问题,现在比较有说服的一个是大爆炸理论,即现在的宇宙源于一个无限小的奇点,这个奇点某一刻突然地爆炸形成了现在宇宙。对于宇宙从一个点突然蹦出来,这点还能理解,但再往前追溯奇点的起源就没那么好理解了——奇点从哪里冒出来的?奇点之外空间是什么?——这两个一直无解的疑问,今天算是找到点符合逻辑的解释了。问大爆炸之前发生什么是没意义的,时间是大爆炸那一刻才出现的,所以没有“之前”这个概念。简单来讲,假设“时间”这概念相当于地球上“南方”这一概念,那么从北极追溯到南极极点,再追问继续“南方”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在那一点“南方”是不存在的。类似,追问奇点之外的空间是什么也同样没有意义。奇点实在不好理解,就像生活在二维空间的生物要去理解三维空间那样。另关于奇点是什么东西,遵循什么规律,现还没有一个比较信服的理论去解释。另一个问题,我们所了解的宇宙为何会是现在这样子?我们为什么会存在?这一问题的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发现,这个宇宙存在的种种条件简直就是为“我们”连身定做的!“我们理论中的大多数基本常数显得都被仔细微调,如果它们哪怕被小量改变,宇宙就会在性质上不同,在许多情况下不适合生命发展”,也就是说“只要改变我们宇宙的那些规则,我们存在的条件就消失了”,“若非在物理定律的精确细节上的一系列令人吃惊的巧合,人类和类似的生命形式似乎永远不可能形成”!比如质子只要更重0.2%,它们就会衰变成中子,使原子不稳定,“我们”就不可能存在。大爆炸发生那刻,宇宙的历史有无数的可能性,或说宇宙具有每一种可能得历史,每个历史具有自身的概率;而且我们对其现状的观测影响它的过去并确定宇宙的不同历史。我们只不过恰好诞生在其中的一个,刚好是四维,具有现在所知的物理规律,又恰巧存在能让我们诞生环境的宇宙而已。存在的宇宙也不会只有一个,而应该是一族,我们的存在是一系列难以相信的巧合所致,但由于存在的宇宙也趋近无限,因此我们最终出现了并能问“我们为什么存在”这样的问题。换而言之,我们的出现只是一个概率问题,跟神没关系。对于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是这么一族特殊的规律而非别的?这问题其实是上一问题的延续:“正是我们的存在赋予确定我们从何处在何时可能观察宇宙的规则”。我们只是因一系列极幸运的、源于环境而不是自然定律的巧合而出现的,而这个宇宙具备的规则并非专为“我们”而设的,还具备无数不存在“我们”的宇宙,我们只是恰巧出现在恰巧拥有这些规律的宇宙而已。 按照科学决定论的思想,自然是由定律支配的,而且“必然存在定律的完备集合,只要给定宇宙在某一特殊时刻的状态,它就能指明宇宙从那一刻往前如何发展。这些定律应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都成立:否则的话他就不是定律。不可能有例外或者奇迹。神祗或魔鬼都住能干涉宇宙的运行”。用高中物理的水平去理解《大设计》中那些高深的物理理论着实吃力,只能囫囵理解个大概。读完全书,心里不禁萌生一问题:假如我们真是在一组冷冰冰的物理规律支配下,因一系列极其幸运巧合的出现而诞生的,那我们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要知道,如果真存在那么一族终极理论,那人的行为理论上也应该是可通过方程进行预测的——只不过这个方程是我们不可能解的,换而言之,我们只不过是个极其复杂的、几乎不可能预言其行为的机器人而已,支配“我们”的并不是我们“自己”,而是背后那族终极理论。那么此时问“我们”存在有何意义,就如刚出厂的一个机器人问自己存在有何意义一样。存在的意义总是需要被赋予的,就像人赋予了机器功能、目的、价值那样,或许这就是为何我们必须创造一个超乎自然的、连自己也不大相信存在的上帝。

基本上很哲学

读这本书,特别是中文版,需要勇气和毅力。本人几度想放弃,后来基本上,在英文原版的帮助下,在中英字典的帮助下,在不求甚解的态度的帮助下,总算在诘噘嗷牙中看完了。首先向说一下这个翻译。实在的,给我一定的时间,我翻译的可能都会比吴教授的好。1、不顺畅。中文版中非常多的段落,如果我们不再阅读过程中,加入主谓宾、因果关系的分析,还真的不知其所以。举例(中文版56页):“物理的基本理论描述自然的力和物体对这些力如何反应。”原文:“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physics describe the forces of nature and how objects react to them.”如果翻译成这样,是不是会好一点:“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描述自然界中的力以及物体与力之间是如何作用的。”例如(第61页):“两者都不足以负责普朗克常数所有的那些零,这样责任就落到速度的不确定性上了。”原文:“Neither is enough to account for all those zeroes in Planck's constant, and so that role falls to the uncertainty in velocity.”如果是我翻译应该这样:“因为两者都不足以承担普朗克常数中的那么多零,所以不确定性的角色就落到速度上了。”2、不正确。书中翻译错误百出,之前有读者提到的错误有些改过来了,例如五湖废人指出的甜甜圈问题,但例如(56页),中文:“...我们开始发现自然行为的方式和我们的日常经验,也因此和我们的直觉越来越不一致,正如巴基球实验所显示的那样。”你能看懂作者说的是神马意思吗?看看原文:“...,we began to find nature behaving in ways that were less and less in line with our everyday experience and hence with our intuition, as evidenced by the experiment with buckyballs.”原文意思是这样:“...我们开始发现自然的行为方式,与我们日常的经验和由经验产生的直觉,越来越不一致,正如巴基球实验所显示的那样。”再来说说非翻译的问题。3、不厚道。160页的书,弄成精装版,页边距那么大,有必要吗?48元的定价(虽然绝大部分同学都会以打折价买)太不厚道。最后想说一下这本书,让我很纠结。4、正如很多同学说的那样,它到底是physics还是philosophy,更或者是物理学的近代史?书中内容从公元前讲到公元后,从物理学与神学结合讲到与之分离并无需后者支持。既然本书是讨论我们如何来到哪里去的物理解释,那么说“哲学已死”就矛盾了,哲学也是讨论同样的问题的。最多也只能说思考这个问题的不同角度罢了,也许正应证了一句话“任何学科的极致就是哲学”。 书中未出现一个物理学公式(除了漫画中的外),着实很科普。要看懂这本书,一定要看以下三个视频:优雅的宇宙.-.[1.爱因斯坦的梦想]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WK1UVCkv-g/优雅的宇宙.-.[2.弦学说]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2pQF25NBj8/优雅的宇宙.-.[3.欢迎造访11次元]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0Yd2rNi_GC8/另外,有个扩展阅读:全息投影的宇宙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a1efcb0100oqun.html

终极宇宙法则

看过不少类似科普,当然,最经常的情况就是看的时候津津有味,看完之后很快就忘得差不多。第一本是时间简史,看完算是看完过吧。而每当试图理解此书的结果就是看不完。一般就是卡在时空三维事件发生锥形图这一块了。后来又对宇宙学着迷了一阵,主要是怀着一颗热爱真理的心试图理解世界的真相。想要理解世界是原初动力,也有很多条路径。身为一个民科,在努力地读了若干本物理学科普书籍之后,难免最终发现不管其他的道路如何,试图从科学上完全理解,这种努力是徒劳的。按照此书的说法就是并无脱离于模型之外的现实,唯有与某种模型对应的现实。而所谓的十一维宇宙模型-不用那么远,我们只需要讲到量子物理-它的模型就已经脱离了直觉经验的范畴。简单地说,很难具体想象这是何种存在,我们不能再靠感官,而必须依赖数学这种纯逻辑性的模型工具。令人沮丧的现实啊。。。相对于宇宙的奥秘来说,我们只是些近视的低等的小爬虫。有什么比这种认识更令人沮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并不比我们公司鱼缸里养的鱼更能接近宇宙真理,因为我们都是三维时空中生活的生物。我比鱼强一点的地方是也许有一天我能通过自学高等数学,用一个数学模型来模拟宇宙真理,至于到底是不是真的真理,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有很多解释多维宇宙的说法。不过我觉得,超过三维的宇宙只存在于数学模型中,任何现实化地想象都是怪异的,因为我们的现实是三维。这就像这本书最后一章讲到的一种由某几个定律决定的二维生物宇宙状况差不多吧。幸好我们还有聊以自慰的科幻小说,比如三体。。。

不能出简装本吗。。。

缺点:价格好高啊,随便翻了一下里面写的和上一本时间简史的内容好像相差不多,优点:用的纸张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彩页的感觉也还是很好的,插图很形象生动,希望能出个简装本啊,那我会考虑去收藏一下。现在发表评价还需要写长篇小说才让发表啊,真是让人非常无语啊!

哲学死啦

其中一半,是一定看不懂得,我觉得不必较真。其中大部分,其实我们高中物理最后几章讲过,呵呵,我是八十年代末上的那些课,当时真的不懂,但很想懂,试图问物理老师的时候,他说:你考完高考再研究吧,这些不考。后来看了很多科普读物,终于把这些理论物理的框架有了个大概认识,呵呵,各位别误会,其实我对物理仍然是个高中水平,但是科普读物告诉了我们更多的不是物理,而是现代科学的论证方式和边界条件。从很年轻我就开始钻牛角尖,我质疑:我们说那么多理论,都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等来得出的,可是我们有五官,这个就完全局限了我们的所知,复眼所见,就是我们看不到的,但都是看我们还能想象和研究,如果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我们连想象力都没有。佛教说一个阿赖耶识,我就懵了,因为我没有这个体验。《大设计》在这方面很出色,非常清楚地定义了在现代物理领域里面你有可能会钻无谓的牛角尖的概念,模型与感官输入的实在论,解释现代科学的框架。建立在信任这些科学家的基础上,你不必知道他们的研究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实验是怎么做的,可是你至少大概知道目前他们的成果意味着什么。好吧,哲学死了。 我感觉宗教还能活一阵,因为作为科学的心理学比现代物理可差远了

人因宇宙而存在,宇宙因理论而存在

宇宙因理论而存在,而人类因探索宇宙理论而存在,即存在意义。人只是宇宙中的一份子,也许人类只是具有自由意志的最复杂存在,这使得人类得以有资格揭示宇宙的局部理论。至于剩余理论,或许人类能感知到,但限于人类自身作为宇宙一份子所具有的均衡且局限性,使人类不能探明其剩余理论。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人类只根据观测到的而创造历史,”因此,其所得出的结论变将附带有片面性。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人类本身有所漏洞,反而人类可能是造物主最引以为豪的作品。所以说,统一和不统一或者协调和不协调本身相互制约,致其仍然均衡。自然也得以如此精准,完美的运转着。

读过了,虽然不完全懂,但似乎明白了!

1. 宇宙具有多种可选历史,取决于我们是如何去观察。2. 定律是可以准确预测未来都公式,否则就不能成为定律。3. 没有一个能概括所有现象都定律,而应该是一族定律都集合。4. 生命游戏,按照既定规则,生命的起源应该是很简单都结构。那个结构让我想到了,阴阳爻和六十四卦。

人类的能力迟早要超过上帝

虽然书名叫大设计,但书的基本思想是科学能够解答一切而不需要给任何一个神冠以宇宙设计师的头衔。世界原本应该如此简单,以至于我们所研究的几乎全部学科早晚都会统一成一个伟大的理论,作者相信,我们可以用基础物理的某个理论来统一这个世界里的一切。在书的一开篇就提到“哲学已死”的著名说法,然后在第二章中说到,除了基础物理定律之外的全部理论都可以称为“有效理论”,如化学,心理学等等,只是模仿某种被观察的对象,而不描述所有基本过程的理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提法,也许在很久以后的将来,人类只有物理一门科学,既没有哲学又没有社会科学,其他的人学习宗教等等。宗教和艺术也很难不被取代,在宗教和科学各有分工的年代,大家不会真正思考上帝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上帝在创造一切之后就把精力放在了人性上,宗教也就负责了人性和道德的精神层面,科学来负责解答物质层面的东西,但是,一旦有一天科学发展到可以通过分析大脑的工作细节来“制造灵魂”,崇尚有神论的宗教的寿命也就到头了。按照书中的观点推测,人类在将来不仅能制造灵魂,而且还能制造宇宙(理论上)。约翰康威的那个游戏就是前兆。霍金的科普书总是能写的如此平静和通俗,让我们这些外行也看得津津有味,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应该是他提出的几个问题,为什么存在?为什么这样存在?司空见惯的常识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别的?我们可以用各种学科的思想来思考这些问题,可能最终还是没有答案,但这个过程是极有趣的,也许正是这些思考让我们越来越像上帝。

所谓神迹

霍金在书中表达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万物至理的唯一候选者,不是一个,而是一族理论,即所谓的M理论。他说到,如果实验验证了理论的真实性,那么这就是爱因斯坦穷其一生所追寻的大一统理论,是「人类近3000年智力探索的胜利」。这并非是一个物理学家的虚妄之语,而是一个人类在看到这个世界的真实图景后所由衷发出的感叹;而且,这样的图景是可以被我们人类的智力所破译的——了解到这一切,会带给人一种压倒性的激励。霍金的结论来自于两个方面:1、「由顶至底」的时空观,这是量子论中多历史叠加的宇宙版本。在这个前提下,存在多个宇宙历史,每一个都具有不同的物理属性,这一数量级达到了惊人的10^500!这带来了一个不可思议世界尺度——我们的银河系具有数千亿颗恒星,而我们所观测到的一部分宇宙也有数千亿个星系,现在,霍金告诉我们就连宇宙本身也是一个如此庞大的数目……2、无边界假设。众所周知的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开端于一场突然的爆发,然后才是暴涨,而在那场创世爆发的起点以及之前,没有任何物理定律可以指明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何会发生(因此物理学家把那个无可奈何的起点称为「奇点」),在这里似乎只有神学才敢于大言不惭地发表观点,声明关于上帝「第一推动」的必要。奇点问题在很长时期内困扰了众多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发表完广义相对论后始终致力于寻找一个将大爆炸奇点纳入他的理论体系的方法,但未能实现。直到量子力学的出现,才为解释在极小尺度上的物理过程的工具,但是如何将其与广义相对论结合起来一直是个不可逾越的难题,另外,关于宇宙的起点之前,也依然没有理论可以给出合理解释。霍金的「无边界假设」提供了解释它的一个图景,在这个图景中,宇宙的起点正如南极点相对地球一样,没有任何异样。询问「南极以南」有什么东西是没有意义的。这里面的理论细节霍金并没有说,但是这样的假设一旦被验证为正确的,它带来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基于以上的内容,《大设计》指出我们的宇宙是平凡的,所有的「神迹」都只不过是时空大设计的某种巧合而已。它就像是茫茫大洋上的一座灯塔,告诉我们不要担心,要勇往直前,因为我们的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而且我们终将读懂它。

不推荐看!估计是金山快译翻译出来的版本

这本中译本完全就是按照英文的写作方式,直接用快译软件译成的中文。。不通顺的地方不叫多。。而是从头到尾都是这种看不懂的英式中文。。幸好学过一点英文。。然后按照英文的句式和格局来反过来理解这个中译本的中文语句。。这样才能稍微看懂。。我想问。。他妈的。。老子用金山快译翻一遍。。然后润色修饰一下也能比这个译者翻译的好。。这年头是找不到翻译的人了么。。

超烂的翻译!

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超烂的翻译!


 大设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