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

出版日期:2005-12
ISBN:9787800370291
作者:舒曼 李瑞科主编 胡智学 张英 王爱敏 王玲副主编 田耕绘画

作者简介

本书是国内首部“禅茶一味”研究集大成的著作,收录了释净慧、楼宇烈、寇丹、范增平、余悦、陈云君、丁文、陈文华、释明海、侯军等著名学者、高僧的禅茶研究文章30余篇。
“茶禅一味”论文结集,舒曼兄倩予为序,盖以茶为载体之文化现象,于大中华圈内,可谓共树而分条,其于中国大陆曰“茶文化”、中国台湾地区曰“茶艺”、日本国曰“茶道”,韩国曰“茶礼”,虽各有指向,而其根则一,要皆不出儒释两途。晚近以来,言禅者日多,有其修为,有附庸风雅,于是茶事活动几乎无不言“茶禅一味”者,予亦有论述,当在附庸风雅之流。尝于去岁久客香江与友人听涛品茗之际,偶有品评近年海内外诸多“茶文化活动”。客寓涉笔成小文《检点茶事》。返津后正逢舒曼兄索序,俗事猬集,于是以此文应命,幸当于此集文义相符也。义宁陈云君时在天津。
以茶事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发轫当自秦汉,几经浮沉从唐宋兴盛至明清衰退,岂知至于近十几年竟如注入兴奋之剂,大有如火如荼之势。这其中况味有雅有俗,我曾戏云:“当今文人耐不住寂寞纷纷归茶”(当然我这里的文人是指修养传统文化。有一点“旧”的文人。而新诗人、作家当不在此例)。从雅上论,茶自从由“试饮品”的原始以后,很快就被文化接纳,至佛教传入又“因缘具足”成了“和尚家事”。尽管有浮有沉却是二千多年香烟不断,至今天在中国人太多浮躁、太多名利之氛围中,很多人都认准了茶事(茶文化、茶道、茶艺)是清凉剂、是清凉风,所以茶事大兴 —— 此是雅。也正因着今天的浮躁、名利的驱使,商人们(也包括文化商人)在大千世界中也巧妙的把茶事用来炒作、赚钱 —— 此是俗。凡事有雅有俗最好 —— 生命力一定会旺盛且能持久,太雅则栽培基必少,能长久么?太俗……!
在大中华文化圈中,无论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也包括大陆本土,其茶事活动在现今,要亦不出本身文化现象的雅俗两途。俗的是茶艺表演 —— 无论给茶艺表演什么名号“禅茶茶艺”也罢“茶礼表演”也罢,“文人茶艺”“宫廷茶艺”“民族茶艺”等等,一涉表演亦即时髦的洋泾浜“秀”(SHOW),都无不落于俗套之中。当然这个俗尚不到“恶俗”。而且其中中国大陆的茶文化、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在其本元——各自文化现象的本身不设表演给人观赏时则为雅事。现今茶事活动的雅也正在此中——追寻茶事历史轨迹,为形下式的学术活动之外,研究茶事精髓,发扬茶事精神二者则是形上式的修为活动。如果提高认识,甚至可以升华到摄身、修心、济世的高尚法门!我为什么有如是论?盖茶事活动中的核心是以东方大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为底蕴的,试想以儒家的修齐治平之术,益之以禅宗的自性清净之本,岂止茶事活动是清凉剂、清凉风,谓之为收拾人心之法亦不为过!——行笔至此,我忽然想起日本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在1968年出席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时,无限感慨地说日本现代茶道已经“恶俗”化(或译为“低级趣味”化)。我深深的敬佩川端先生的高古格调,他以《千纸鹤》一书之清空灵秀,把日本特有的冷艳式的绝美挥洒到极致,他睿智地看到“茶道”是日本文化精华,然而川端的认识是超越今天日本人对日本茶道真谛的认识的,他完全站在心领神会层面,甚至是以一个日本古代文化、宗教精英式的现代人,来认识茶道真谛的人,以他这种立场看今天日本几百万的“茶道人”、数以万计的茶道“教室”每天播放的电视茶道表演时是什么滋味——茶道精神能像战前日本、古代日本那样深入人心、引领精神么?好了,暂时打住,后文再谈。
现代茶事活动走到今天,俗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纯经商为目的、遍地开花的茶艺馆。其实现今所谓茶艺馆的茶馆,不过在装饰上加大了“文化气”,又加上茶艺小姐为茶客表演“茶艺”,于是这些茶艺馆的经营者流差不多都成了“茶文化传播者”,也更是各种茶事活动的中坚力量。他们无论出于经商盈利也罢,或所谓弘扬茶文化也罢,也的确为繁华而热闹的现今茶事活动出力不少!如果纯以经商论,茶艺馆总胜过酒馆、麻将馆、歌舞馆吧(茶艺馆在此地却成为了“雅”);另一方面即是上文所论的茶事表演:所有表演都是为了观众,无论舞台上表现的悲欢离合、热闹清静、风花雪月、人物山川统统是作戏,是假的。而舞台下的观众被感动也好、无动于衷也好,他们都是在“看戏”。所以各种戏剧的表演都是在激动热烈中和台下观众互动,然而,唯茶事活动原则上是个体行为,平常的家人友朋相聚饮茶时,谈话办事是主,茶(茶水)不过是润喉之饮料,此时绝无茶事活动之义(正如西方人坐在咖啡馆中慢品咖啡,享受甘苦清香,以口达心时是咖啡文化,而美国人匆匆行路时,很多人手持一大纸杯咖啡,此时也是解渴而已,不涉咖啡文化。在我心目中如果以茶为雅首先是“人少”,最好一人至多三人。再则“无语”,相对无言,以目光为语,以沉思为悟,以寂静为氛围——一家之见或涉陋怪。此不饶舌矣)。
好了,说了一些茶事活动中俗的方面(但请注意,我的这个“俗论”绝无贬低各种茶事表演、茶艺馆运作之意,因着要检点一下茶事活动故有些字面议论)。再谈茶事之雅。
其实,说到茶事的雅,很难!很难!在此只拈出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略申拙见,就教于有道:
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其实都是以茶为载体的一种文化现象,不过在中国经二千年的锤炼,儒释两家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给茶注入了精神激素,使茶饮活了起来,使茶成了灵芽(当然,自然界的茶本身也具备接受文化的素质)。当中华文化(包括儒、释、道)捡选了茶之后,以茶为载体,使中华文化多了一枝秀木。而在日本,初则学习中国,当他们“拿来”之后,很快就和本民族的特性 —— 对中华文化的改造,对释家文化独特的接受方式结合了。产生了不同于中国“茶文化”的日本“茶道”。当然,日本茶道的母体我认为仍是中国茶文化,只是“子不甚肖其母”而已。在中国茶文化只是多了一枝秀木,而在日本茶道则成了日本文化的精英。
然而中、日两国的茶文化现象(中国的“茶文化”、日本的“茶道”)要皆以东方文化为核心——儒、释精神,不过区别在:中国重儒,日本重释。当然,茶文化和茶道的最高境界都以禅悟为指归,最雅也是最“俗”(熟)的一句“茶禅一味”几乎成了现今茶文化、茶道的一句口头禅。中国的茶文化是以儒家精神为基础接受了禅理(岂止茶文化,从佛教传入中国到中华佛教的核心禅宗兴起,中国文化就是儒佛(禅)融汇的大东方文化了),就连寺院的佛茶、禅茶无不与儒家文化结合的甚为密切。而日本的茶道则与中国茶文化大大不同了,除了在茶道活动中用一幅汉字书法(有时也有用假名书法的)作为点缀之外,几乎全是以禅宗思想为指导的日本文化特征(其他道具也可能源自中国唐宋,但也是经过了全面改造)。好了,上面既说到中、日两国茶事活动(中国茶文化、日本茶道)的最热的核心用语都是“茶禅一味”,下面就想从“茶禅一味”为切入来检点一下中日两国的茶事。
为了行文方便,在分谈两国茶事的“雅”之前略对“茶禅一味”说几句个人陋见。
关于“茶禅一味”的语源及其流传渊源,自来考证、论述者多矣(本人也有专文论之)在此不多缕,只想略述此四字的一家之见:
“茶禅一味”字面甚白:茶和禅同样味道。然一入禅理,初则甚玄——“禅”哪!禅是多么神秘的东西呀,茶竟和禅一样,茶也神了!再因为从宋朝传入日本,后又返回中国这四字“圣言”:“茶禅一味”。广泛在茶文化界传布,又有些能写几个字的人常常高深莫测的大笔一挥——“茶禅一味”,于是玄而又玄,神秘难解的四个字就成了好事者聚讼纷纭的“口头禅”了!好,我们静心面对这四个字,慢慢从玄中走出来,以真正禅的智慧来慢慢品味这四个字——猛然抬头——东方之既白!啊,“茶禅一味”原来就是甚白的:茶和禅同样味道!什么?我这几个字解释“茶禅一味”行么?行,可能被一部分人认可;不行,可能是众多人的指责!好,我就再多说几句:请注意,我前面有这样几个字:“我们静心面对这四个字,慢慢从玄中走出来,以真正禅的智慧来慢慢品味这四个字”——我现在就“慢慢”走出玄中:茶禅一味简单的说就是当人们在有心、用心饮茶时静无所思,但在静中,一时个人的人生况味都在空、有之中渐近渐远,渐远渐近……茶是茶,禅是禅,因为有心、用心,茶也是禅,禅也是茶,而这个“一”则是某人之心境,这个“味”则是个人之体悟,此时的“茶禅”与“一”、与“味”打成一片了!从整体说打成一片:茶、禅、饮茶之人皆化为一;就饮茶人个体而言,此时茶禅如一,而人之感悟则各有不同之“味”!这就是“茶禅一味”。再从禅理进一解:“茶禅一味”四字皆无所指,在茶烟之中造就了一个纯粹参悟的境界,但在“无文字之禅,在面对受众时必以语言文字为初步”这样的意义中,以茶为载体来行禅之道——茶是什么?禅是什么?而一是什么?味又是什么?茶中之意不可说,也说不出(莫把此时禅理解成“参禅”),一之意不可说,也说不出(莫把此处一当“数字”解)味之意不可说,也说不出(莫把此处味作酸、甜、苦、辣或香解)。至此,我如果再说“茶禅一味”就是“茶和禅同样味道”,有人可能莞尔一笑,有人可能说我佛头着粪,但无论如何我且做一次无佛处称尊也。
先检点中国茶文化:三年前我在福建的一次海峡两岸茶文化研究会上曾有过一次谬论,说现今风行大陆及台湾的中国茶文化“博大而不精深”,语甚激烈幸未被指责,积习未改,今天我依然有此谬见。盖茶文化在中国本是被历代文人、僧侣所开发利用,甚至精致其所有,于是以茶为媒,在文人举凡诗文书画无不附着于是,而在僧侣(和尚)自修行安坐时的饮品,到以茶为载体而直指人心的禅悟。早已有“吃茶去”、“茶禅一味”等著名公案,开悟多少善知识,甚至茶事被称为“和尚家事”—— 在历史上茶文化可称得上是博大精深。而且不冠茶文化时,文人诗人们也未曾间断过写茶文茶诗,他们只是因茶之清雅感而为诗文(当然这些诗文都成了今天的茶文化资料),其诗文水平甚高,有的早成名句,卢仝的“七碗茶”无论矣,就连宋代不太著名的诗人杜耒的一首“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都被广泛吟咏(当然有的茶馆和茶包装上只知第一句)。至于禅门中人更是以茶参悟遍及丛林,赵州从谂一句“吃茶去”渡化多少迷人。圆悟克勤四字“茶禅一味”几乎成了日本茶道的核心。但是,俱往矣,今天的茶文化在中国剩的最多的是热闹:表演天天有,铅字时时见,称为茶文化都无不可,唯其水准,每况愈下。多是多了,但下在重复,诗的水平难言,书法是重复旧句(善书能诗者甚少),论文新意鲜见。倒是茶艺表演花样翻新,或以唐宋茶艺为名,或以释道茶艺为名,但只可作文艺表演看,其占茶文化中的地位可知。当然,在文化人近几年也有如陈彬藩、余悦、关博文诸先生那样爬出《中国茶文化经典》大书,但有此水平的著述太少了。佛门之事,不便妄语,但今天僧人们从他们的“家事”——茶禅中得开悟者能比古人多么?然而究竟是佛门,赵州柏林禅寺,因着千年前的公案,又遇着当代高僧驻锡,因缘具足,举行了多次茶禅文化活动,虽然也是表演占着大多时间,但也确实滋养了不少论述。同时因为是国际型会议在中、韩、日文化交流上却大有裨益。最近一次“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大会”非常成功,特别是当代高僧净慧老和尚的一篇讲话为近年少见之高论。因此,我检点中国茶文化的个人陋见可能不对,但就我个人来讲是诛心之论,是希望如陈、余、关诸位学者多有宏制,而如净慧上人式的大德多有几位,能使今天的中国茶文化真的博大精深——热闹可以,表演可以,精英文化也要跟上—— 雅俗共常、雅俗同旺。
现在检点日本茶道:自古中日文化交流甚繁,近年来日本茶道也常来中国演示,我常去日本,也多次参加(观)过日本各流派的茶道活动,而且中日谈论茶道之著述多矣,在此我仅就个人对现代日本茶道的拙见检点一番。韩国著名学者李御宁说,日本文化有着很强的“缩小”意识,我以反语证之:日本文化有时过份“小题大做”——把“小题”“大做”岂不是“缩小”的重要佐证!然而,日本人的文化心理的确是在小题大做中完全理解到了重要的哲学命题“近道”。他们把东方文化这个最大的命题“道”无限的“扩大”——缩小到“花道”、“茶道”、“香道”、“棋道”……如果说是善用此“道”也对,若以禅宗的“吃饭睡觉都是参禅”用“平常心是道”来衡量日本的这些“道”,暗合之处甚多!特别的茶道,其不愧被称为日本文化的精华。日本茶道的历史、各种名相、各种关目,在此因篇幅所限不缕,只略谈其以“茶禅一味”为核心的禅趣。如我上文所述“茶禅一味”皆无所指,而造就了一个纯粹参悟境界,这在日本茶道之中可以说是已被完全表达,我以近几年的多次参加(观)日本茶道、常翻日本茶道著述,而有一点感悟日本茶道实际上是“纯禅、纯心、纯一”——“纯禅”:茶道中实无“茶”,传统的茶之色香味,以及被茶汤所感动的清淡,在茶道进行中无迹可寻,在“清、静、和、寂”中有大修为者连“入定”都有可能!“纯心”:茶道进行中,绝对应是以施受双方之心相感而共沐禅悦以达心悟。无涉品饮,不落言筌!“纯一”:这个纯一,我认为可能是日本茶道至高精华之理念,在真正懂得茶道的人,他一定会感知参加的这次茶道是“最后一次”,这就是日本茶道“纯一”的“一期一会”之至要所在,如此之“会”绝无再见!江户末期大名茶人井伊直弼说:“茶会谓一期一会,主客虽屡次相见,而今日相见一去不返,为一世一度之会。”当然,事实上绝不如是,主客自然还会相见,但要之:是“今日”亦即“当下”禅家所谓“担当现下”“感悟当下”正此。如果参加茶会之人皆以“一生仅此一次”之心、“一期一会”之心坐在此茶室之中,试问当有何种气象?我们再讲白一点:仅此一次为终,便无希望再沾主人之光,即可无欲于主人,此心一生,能得二谛:一是敬谨珍惜,二是无欲无谄,得此二谛,不亢、不卑、大气自生,所以井伊又说:“客人离茶室而去,主人亦万事挂念,尽深情关切之意;客人亦思再访之难,而感悟主人趣向及细致之用心,以诚相待,此乃一期一会。主客之间心心相印,以礼相待,即一会集之极也。”唯此茶道中的“纯一”才是“纯禅”、“纯心”的根基。论述“茶禅一味”者多矣,评论“茶道”亦多矣,我的这种谬论是否获嗤不计也。只是日本“茶道”精神虽然甚契“禅趣”,但是现代日本人不是战前乃至古代的日本人了,他们对“国宝”(包括有形无形的)珍惜有加,但是却“敬而远之”,我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很多日本人在今天是有科技无文化、重物质轻精神。我看过一位在东京大学任教的中国人靳飞的文章,他说“常感到日本人对文化有种不无古怪的冷漠。他们对文化,好象是家里的旧物,虽认真保存不肯随便丢掉,却也常忽视他们存在,而不去作必要的整理”。我深有同感,只是更觉得日本人能利用实力和精细,对表相也就是实物,很用工夫去整修(比如对寺院、历史文物)而较少去研究文化内涵。所以有些初去日本的人,会感觉日本对文化(其实是文物)非常重视,比如茶道。说的严重点,现代茶道在日本简直就是“花架子”(当然,也不能绝对作如是观,若大日本潜心修为者应当是有的)。表面“清静和寂”、园林庭院、花木扶疏、曲径通幽—— 表面、表演而已,为旅游文化其堪称雅矣!(一笑)至于日本茶道的真谛在日本是小部分研究者的课题,这就无怪乎在本文开头引说川端康成以“恶俗”论日本现代茶道之意了。
总之,我检点茶事,作如上论,关键在于希望有意识之士能从真正文化意义上研究从“吃茶去”到“茶禅一味”——茶文化真谛的探求。希望中、日、韩的僧俗两界的善知识,能把茶与禅之研究制成清凉剂,为今天烦热世界里的众生消火气。


 《禅茶一味》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