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倾角煤层群开拓模式的创新与优化

出版社: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
ISBN:9787810734608
作者:路占元
页数:168页

章节摘录

插图:通过前面几章的论述,已经确立了创新模式在各种模式中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本章拟就创新模式的自身优化进行论述。创新模式中,井筒形式、通风方式、大巷条数及层位、井底车场形式、带区巷道布置方式等,已不必优化,这些问题已经在前面的论述中确认过,确认结果可以做为创新模式的先决技术条件。在这些前提下,工作面长度、一水平倾斜宽度、井田走向长度等的优化具有实际意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井田划分、水平划分及带区划分至关重要,所以,把这些问题做为被优化的项目。本书的优化不准备采用多目标决策法,因其人为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度较大。以往的优化程序在选择目标群时,偏重于矿井生产能力、建井工期、初期投资和初期工程量,轻视生产经营费、成本和效益、一水平总工程量和资源回收率,结果造成生产矿井后劲不足,这已经被历史经验证明。本书的优化拟采用单目标、多变量的框架体系。按照技术经济学的观点,以矿井可行性研究中企业经济评价方法的精髓为主导思想,把累计吨煤费用折现值最低做为单目标,把其他技术参数和地质参数作为变量,尽量把各种问题的计量单位统一成货币,力求简单明了、直观实用。这种优化框架体系,不易诱发建设、设计部门和生产单位的短期行为,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前言

矿井开拓模式关系着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和整个矿井的技术面貌,是决定矿井建设投资、建设速度和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而且还影响矿井较长时期的技术发展。矿井开拓模式的正确选择对提高煤炭工业建设和生产的经济效益,对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充分地利用煤炭资源,对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的巷道布置和矿井开拓模式的研究发展较慢,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现代化机械设备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有些巷道布置模式已经显露出弊端,急需进行矿井开拓模式的改革。本书总结了多年来小倾角煤层群开拓模式的利弊,从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点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简单的、低成本的、环保型的、应用范围广的、对地质构造适应性强的井田开拓模式。它的提出将对采矿界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并且编制了创新模式与以往模式的对比软件和创新模式的优化软件。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对这种全新的模式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和建议,这将对矿井开拓模式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李明哲、郭建好、李龙善、董长吉、张东亮、彭永伟、秦凯、常亮等人的支持,特别是得到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题正义教授的大力帮助,在这里一并致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创新模式的研究又处在起步阶段,书中难免存在疏忽与遗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关于小倾角第二节 关于矿井两翼的均衡生产第三节 关于煤矿矿井项目评价期第四节 关于小倾角煤层群矿井井筒形式的选择第五节 关于带区的概念第六节 创新模式中带区斜巷均采用逆倾向穿层布置的合理性分析第七节 关于对拉工作面齐头推进的措施及设计理念第八节 小倾角煤层立井开拓方式简述第二章 国内小倾角煤层群开拓模式回顾第一节 模式一第二节 模式二第三节 模式三第三章 创新模式的提出与设计第一节 创新模式提出的背景与必要性第二节 创新模式设计第四章 新老模式的综合对比第一节 地质模型及先决条件第二节 各种模式简介第三节 各模式巷道长度计算数学模型第四节 各种模式之间的技术对比第五节 各种模式之间的造价对比第六节 结论第五章 创新模式的优化第一节 井巷断面的优化过程第二节 井巷掘进费与维护费第三节 运输费第四节 通风排水费第五节 建设费用与生产经营费用的累计折现值计算第六章 井田开拓模式发展趋势展望第一节 开拓模式的历史吲顾和发展趋势第二节 创新模式展望第七章 优化程序的使用附录计算机程序的部分代码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小倾角煤层群开拓模式的创新与优化》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小倾角煤层群开拓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建立了倾角小于12°煤层群的一般地质模型,分析总结了多年来倾角小于12°煤层群开拓模式的利弊。,从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点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简单的、低成本的、环保型的、应用范围广的、对地质构造适应性强的井田开拓模式。书中编制了创新模式与以往模式的对比软件和创新模式的优化软件,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创新模式的设计过程和软件编制的理论依据及具体方法。《小倾角煤层群开拓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可供煤矿设计、科研单位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采矿专业师生参考。


 小倾角煤层群开拓模式的创新与优化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