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4-01
ISBN:9787030099716
作者:姜生,湯偉俠 (主編)
页数:862页

作者简介

多卷本《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是第一部系统阐述道教学术思想中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大型著作,由数十名海内外知名学者共同编撰完成。
本卷分8个部分,按学科论述了汉魏两晋时期的道教科学思想与实践。汉魏两晋的道教处于与佛教抗衡的初始阶段,许多科学思想、方法和实践正在讨论和探索之中,同时也产生了魏伯阳、葛洪、陶弘景等数位对后世产生持久影响的集大成者。道教思想广博精微,本卷作者从多学科角度,通过丰富的图表,介绍了汉魏两晋时期,道教在化学、医学、养生学、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建筑等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令人赞叹的辉煌成就。
本书可供科技史工作者、道教研究者、哲学研究者参考,也适合于关心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士阅读。
序言
图表目录
Ⅰ 导论
第一章 道教与科学之关系
第一节 关于中国科学的若干疑问
第二节 道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第二章 道教中科学发展的适宜结构
第一节 复归其母的证真逻辑对自然探索的驱动作用
第二节 作为“通过仪式”的炼丹活动对天学及相关科技的需要
第三节 养性延命、以医证道对医药学与生命科学的需要
第三章 道教科技兴衰的同根性
第一节 信仰的意志推动着探索的车轮
第二节 适宜因素同样可能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桎梏
第三节 “得鱼而忘筌”工具末获得价值连续性
第四节 发现“阿基里斯之踵”
第四章 道教科学思想之演变:由外丹向内丹转变的根本原因
第一节 外丹与内丹兴替之根源
第二节 “重玄学”与“道性论”
第五章 内在化之演进:从全真道到理学
第六章 文化的攫能性问题:若干理论思考
第一节 天-人张力之构设与文明的内驱力
第二节 文明及其演进的文化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宗教-科学张力突破模式与攫能性演进的向度
Ⅱ 汉魏两晋的道教
第七章 道教产生的历史-文化逻辑
第八章 两汉道教的兴起
第一节 两汉灾异意识与道教之兴起
第二节 原始道经之问世及其末世论思想
第三节 原始道经末世论预言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第四节 历史上原始道经信奉者之首次干预帝政
第五节 新莽政治与原始道教思想之关系
第六节 赤眉军与兴起中的东部原始道教
第七节 表现为民间淫祠的原始道教活动
第八节 东汉章、和、安、桓、灵诸帝与原始道教的关系
第九章 魏晋道教的理性化
第一节 原始道教何以被目为“贼”
第二节 何谓“新出老君”:张陵以东方修道成仙说改造蜀地巫鬼信仰
第三节《想尔注》的反迷信倾向与修道学说的提升
第四节 魏晋道教理性化的重要标志
第五节 理性化之动力与结构
Ⅲ 科学思想篇
第十章 道教科学思想的起源
第一节 道教科学思想的远源一一巫文化
第二节 先秦道家在科学思想领域的探索
第三节 道教形成以前道家科学思想之主要成就
第四节 神仙家、阴阳家的科学思想及其对道教科学思想的影响
第十一章 道教科学思想与科学活动的认识论基础
第一节 道家的思维方式与认识目的论
第二节 对于“无所待”的“真知”的追求
第三节 修道成仙过程的认识论特征
第四节 “涤除玄览”以入“众妙之门”:对宇宙本体的直觉把握
小结 枯荣同根:道家和道教认识论的反思
第十二章 汉魏两晋道教的科学思想
第一节 道教科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周易参同契》的科学思想
第三节 葛洪对早期道教科学思想的总结
第四节 三国两晋时期引入道教的外来成分及道教宇宙学的完善
附论 关于道教与婆罗门教思想交流的若干轨迹以及存疑的问题
Ⅳ 炼丹术与化学篇
第十三章 早期道教炼丹术之起源与嬗变
第一节 物质变化观的发展
第二节 冶金技术的发展、观念分化与炼丹术的产生
第三节 医术的进步与假求外物以自坚固观念的形成
第四节 早期炼丹活动的开始
第五节 炼丹术与道教的相互依存第六节 道教炼丹术的基本特征
第七节 魏晋思潮与炼丹术的复兴
第八节 两晋的服食丹药之风
第十四章 汉魏两晋主要炼丹家与炼丹著作
第一节 《淮南子》、《淮南万毕术》与炼丹术
第二节《黄帝九鼎神丹经》与炼丹术
附录一 关于“黄芽”的模拟实验
附录二 关于“玄黄”涂丹釜的模拟实验
第三节 《三十六水法》与炼丹术
附录 孟乃昌等对《三十六水法》之“黄金水”的模拟实验
第四节 《太清金液神丹经》与炼丹术
第五节 《周易参同契》与炼丹术
第六节 狐刚子、张道陵对炼丹方法的全面探索
第七节 《抱朴子内篇》与炼丹术
第十五章 汉魏两晋道教炼丹术主要药物及其化学成就
第一节 汞的化学
附录“五毒方”的模拟实验
第二节 铅的化学
第三节 砷的化学
附录 单质砷炼制史的实验研究
第四节 矾的化学知识及其在炼丹术中的应用
第五节 黄金和药金的有关化学成就
第六节 硝石考释
第七节 “五毒丹”考释
Ⅴ 医学篇
第十六章 医道同源:道家、道教与中医药学术
第一节 道教医学源流概说
第二节 巫医:宗教医学的萌芽
第三节 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医学理论
第十七章 汉代道家医学思想与方士医学
第一节 《淮南子》:道家生命科学的里程碑
第二节《神农本草经》:汉代神仙方士的养生服食指南
第三节 方士医学向道教医学的嬗变
第十八章 《太平经》:道教医学的总纲
第一节 宗教医学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治病方诀
第十九章 两晋道教医学
第一节 两晋道教医家述略
第二节 葛洪的医药学成就
Ⅵ 养生学篇
第二十章 道教与养生
第一节 道教养生概说
第二节 道教养生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三节 道教养生学的体系结构
第二十一章 道教养生学的发生
第一节 战国方术家与神仙家的养生探索
第二节 由道家养生向道教养生的过渡
第三节《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养生思想
第二十二章 《太平经》的养生思想
第一节 人是形、气、神的统一
第二节 养生的重要意义与基本原则
第三节 守一一一养生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其他养生方法
第五节《太平经》在道教养生学中的地位
第二十三章 魏晋道教养生学的发展
第一节《老子想尔注》中的养生思想
第二节 道教影响下的嵇康的养生思想
第二十四章 早期道教养生学的发展局峰:葛洪的贡献
第一节 以气为本、众术合修的养生思想
第二节 内修外养的各种方法
Ⅶ 天学与地学篇
第二十五章 宇宙演化论
第一节 先秦道家的观点
第二节 《淮南子》对天地起源的系统论述
第三节 《列子》的天地成坏说
第四节 从张衡《灵宪》看道家宇宙演化论的影响
第二十六章 天地结构说和“天人感应”论
第一节 《淮南子》与盖天说
第二节 浑天说与道家思想的渊源
第三节 葛洪对浑天说的捍卫与发展
第四节 “天人感应”论的天学认识模式
第二十七章 星象、历法和天文观测
第一节 《史记·天官书》的道家渊源
第二节 《淮南子》和早期道经中的历法知识
第三节 圭表测向和时制研究
第二十八章 汉晋道教的地学探索
第一节 创教修道过程中的地理活动
第二节 洞天福地说与地学考察
第三节 最早的等高线地图:《五岳真形图》及其地学价值
第四节 汉晋道教地学思想与学术成就
Ⅷ 物理学与技术篇
第二十九章 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第一节 时间和空间的定义]
第二节 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第三节 对时间流逝属性的认识
第四节 时间计量方法的改进
第三十章 力学知识
第一节 对物体运动现象的认识
第二节 力与运动
第三节 对浮力现象的认识
第四节 杠杆原理的应用和大气湿度的测量
第五节 关于机器人的设想
第三十一章 热学知识
第一节 对热现象的认识
第二节 沸水造冰
第三节 原始的“热气球”实验
第三十二章 光学知识
第一节 对光的性质的观察与探索
第二节 对阳燧焦距的初步认识
第三节 关于镜面抛光技术的最早记载
第四节 冰镜取火:对凸透镜之光学特性的探索
第五节 平面镜成像技术的应用
第三十三章 声学和磁学知识
第一节 对于声音共振现象的认识
第二节 声律学:中国平均律思想的先声
第三节 磁石指向技术
第四节 磁性吸引与排斥现象的应用
第三十四章 原始道教建筑
第一节 道教建筑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原始道教建筑及建筑思想
结语 道教建筑的自身规定性
附录一 “道法自然”:都江堰工程蕴涵的道家哲学
附录二 道教的地母崇拜与“生地”观念:“子宫情结”?
第三十五章 原始道教的飞行设想
第一节 道教飞行观念之起源
第二节 道家与神仙家的探索
第三节 原始道教的飞行设想
第四节 道教与最早的飞行器设想
附录一 潜行水下的“沦波舟”
附录二 能够飞行和搜索目标的“曳影之剑”
参考文献
中日文综合索引
西文人名、论著和关键词语索引(Index of Western Names,Titles and Terms)


 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连同器皿模型,化学成分分析都有了,俨然一副科学炼丹,保证成仙质量的样子。最为神奇的是,本书的立场居然是中立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2017-1
  •     化学部分读崩溃了。
  •     只读了导论,作者方法论意识非常强,这在国内研究道教史的学者中不多见。加之文献功底很强。二者结合自然能够写得令人满意。安利:作者新书《汉帝国的遗产:汉鬼考》即将问世。
  •     看到这书的序言就ORZ了,伟大的又古老的中国啊……我该从何梳理?好吧,就从正在写的剧本开始
  •     这是一本奇特的书。。。
  •     养生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