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的力量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111421917
作者:保罗·图赫 (Paul Tough)
页数:212页

章节摘录

02 找到最好的抚养方式现在,在思考成功和失败时,我很少会想到自己的理想,而是更多地会去想我的孩子——艾灵顿。在我的感觉中,我或多或少已经兑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是艾灵顿呢?一切皆有可能。我是在艾灵顿出生时开始筹划这本书的,并计划在他度过第三个生日之后出版,因此,我撰写这本书的几年时间,按照神经学家的观点,恰好与艾灵顿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不谋而合——因为这也是儿童发育最重要的阶段。撰写这本书的过程,尤其是与大脑研究(如本书第一章所述)领域的不期而遇,对我认识如何成为一个好父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艾灵顿出生时,我还是一个因为认知假设而焦虑不安的父亲,担心他不会在自己的人生中收获成功,于是,我把一大堆智力认读卡和莫扎特的CD搬进产房,每天用这些启发工具对他狂轰滥炸,直到他在幼儿园入园考试中拿到了一个让我心满意足的成绩。但我接触的大脑研究学者却指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他们指出,人生最初几年的确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但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最应该获得的能力却不是通过认读卡可以得到的。这倒没有让我突然开始不再关心艾灵顿的阅读、写作或是加减法计算能力,但它的确让我相信,不管我是否关心,艾灵顿迟早都能掌握这些能力,原因很简单,他毕竟是在书香门第里长大的,他有一对喜欢阅读和对数字有着敏锐感觉的父母。相反,我唯一不敢确信的,就是他的性格。诚然,在谈论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时,使用“性格”这个词会让人觉得有点荒唐。人的性格培养的确取决于文化、家庭、基因、意愿和命运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也确实存在着我们无法解释的诡异和神秘。但我认为,新一代神经学家最有意义的发现,就是新生儿脑化学与成年心理学之间强大的关联性。这些科学家们发现,作为人类最高贵、最复杂的品质,性格最根本的内涵源于婴儿的发育期,在他们的大脑和身体中,某些特定的化学物质发生了最普通的机械性互动反应。显而易见,化学绝不是命运。但这些科研人员却告诉我们,造就一个勇敢、善良、聪明、有好奇心的成年人,最可靠的方法就是保证在他们还是婴儿时,让“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正常发挥作用。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并不神秘。首先,尽可能地保证他们免受严重创伤和长期性压力;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为他们提供一种安全稳定的抚养关系,确保这种关系的另一方至少为父母之一,当然,最好是父母两个人。在艾灵顿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研究来自迈克尔•米尼。虽然羞于承认,但说句实话,每当我和小艾灵顿一起玩的时候,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幼鼠。实际上,我一直在思考,做一个坚持“舔舐-抚摸”抚养模式的母鼠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发现,那些采取高LG式的母鼠显然不属于直升飞机式的父母。它们不会焦虑不安地在幼崽头顶盘旋缭绕,也不会一刻不闲地舔舐和抚摸幼崽。它们的“L/G”会更多地体现在一种极端特殊的情况下:自己的孩子正在承受着无法承受的压力。似乎母鼠只是想通过重复让幼崽们掌握一种有价值的技能:如何管理过热的压力系统,并使之恢复到安静状态。对于人类的婴幼儿,我认为,这种能力表现为在经历了暴怒或是受到严重惊吓之后能尽快地恢复平静,而这也正是我在帮助艾灵顿学习如何面对生活时最看重的东西。说得更明白一点:我不会舔舐我的儿子。说句实话,我甚至很少抚摸我的小艾灵顿。不过,如果将这种高“L/G”的抚养模式转化为适应人数的方式,应该体现为大量的安慰、拥抱、谈心和保证。而在艾灵顿很小时,这也是我和妻子宝拉给予他最多的东西。我感觉,在艾灵顿处于婴儿期的时候,这些举动注定会比其他呵护形式对他的性格产生更大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他未来的生活是否幸福,事业是否成功。但是,随着艾灵顿的不断成长,随着不计其数的父母先于我发现,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和拥抱。他们还需要守纪、规矩和约束;需要有人对他们说不。而他们最需要的,则是与他们承受能力相适应的逆境,一种让他们摔倒然后又能无需帮助、独自站起来的机会。这对我和宝拉来说更难——因为与拥抱和安慰相比,它们显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我也知道,在这个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中,这还仅仅是开端而已,和所有父母一样,一方面,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让孩子们应有尽有,保护他们避免一切伤害,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如果真希望他们成功,就首先要他们学会失败。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们学会接受失败,克服失败。学会如何应对失败并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的重要性显然是毋庸置疑的,这个观点也是贯穿本书各章的一个主线。而318中学的国际象棋教练伊丽莎白•斯皮杰尔在这方面就是典范。她自始至终都认为,她的学生注定要遭遇无数次的失败。而且这也是所有棋手的必经之路。在她看来,自己的工作并不是保护他们免遭失败,而是教他们如何从失败中学到东西,如何真诚地认识自己的失败,而不是敷衍了事甚至是视而不见,以及如何正视和克服失败的根源。斯皮杰尔认为,如果能做到这些,他们肯定会在下一次做得更好,就像史蒂夫•乔布斯在二进苹果公司之后所经历的那样。经过与河谷乡村中学的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谈话,以及随后与很多私立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沟通,我发现,对所有看过《纽约时代周刊》这篇关于性格的文章并且想进一步了解这个话题的人来说,这正是他们最担心的东西:为了让孩子们远离逆境,他们接受了太多的庇护,以至于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培养克服失败并从中汲取教训的能力。在对河谷中学进行调查时,我经常感觉到,当下富裕阶层中弥漫着一种莫名的焦虑情绪,人们觉得,美国精英阶层的传统教育体系已经出了问题:尽管顶级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为我们的年轻人提供最炙手可热的文凭,纯熟高超的解决问题能力,但却不能让他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今天,在成功的企业家当中,来自美国顶级大学的毕业生越来越屈指可数\[4\];敢于突破传统、离经叛道的人越来越少;真正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日渐稀少;实际上,除了投资银行家和管理顾问之外,一切都在越来越稀缺。最近,《纽约时报》披露,在2010年毕业的普林斯顿大学学生中,36%进入金融业,还有26%进入了以普林斯顿命名的各类服务业,尤以管理顾问为主\[5\]。换句话说,这批毕业生的一半以上最终落脚于投资银行业或咨询业,而且这还是金融业在2008年濒临崩溃的时候。(而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在这两个行业就职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比例更是高达3/4左右。)某些分析师认为,我们把众多最优秀、最聪明的年轻人送进这个不以体现个人成就或深层次社会价值而著称的行业,这正验证了很多河谷中学教师的担心:尽管孩子们学习非常勤奋,但却从未面对艰难的抉择或是真正的人生挑战,尽管他们在进入成年人的世界时不乏能力,但最终还是茫然而不知所措。2010年,一位名叫郭庾信(James Kwak)的经济学博主兼法学教授发表了一篇意义深邃的博客\[6\]:“为什么哈佛大学的孩子们会一股脑地涌进华尔街?”在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郭庾信和很多同学一样,找到了一份管理咨询师的工作。他在博文中解释,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人踏上这条充满艰辛的路,并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创造了一条简单易行而且难以抗拒的道路。郭庾信写到,对于典型的哈佛大学本科毕业生,他们“考虑更多的,是担心自己不会成功,而不是到底要做什么的具体愿望。”他解释说,常青藤学生在学生时代的选择依赖于两个决策规则:①尽可能不排斥任何选择;②只做有利于提高未来成就、超过预期的事情。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的招聘者深谙这种心理学\[7\],而且将之运用到了极致:虽然这份工作具有高度的竞争性且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应聘和受聘过程极为严格,而且具有可预测性。此外,招聘者还会明目张胆地向大学高年级学生坦言,加入高盛、麦肯锡或是类似公司,意味着他们没有做出任何选择——他们只是在这里花上几年的时间赚钱,招聘者或许会这样建议应聘者:首先要尽可能地适应社会,然后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去决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以及到底要成为怎样的人。郭庾信在博客中写到,“对那些不知道该如何在开放经济中找一份工作的人,以及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通过考试才能获得社会尊重的人,所有这一切的到来都是顺其自然。”

前言

中文版推荐序海蓝博士天下女人幸福力课程首席导师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在应试教育的社会环境中,许多家长忙着送孩子学钢琴、学绘画、学游泳、学语文、学数理化、学奥数,学外语,学各种技能,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这些知识和技能真是孩子成龙成凤所必须具备的吗?在过去数十年、尤其是最近几年,经济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及神经学家等专业人士也在不断研究,究竟什么因素决定孩子的成功。研究发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教孩子具有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能否帮他们具备成功的品质,譬如毅力、自制力、好奇心、责任感、勇气和自信心。经济学家把这些品质称为“非认知技能”(noncognitive),心理学家称其为人格特征,而大多数普通人则把它们称为性格(character)。《性格的力量》总结了几十年来关于孩子为什么成功的研究结论,为家长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孩子,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素质提供了丰实的科学依据。也例举了大量生动的案例供家长思考和参考。我个人认为,在强大的应试压力环境中,为我们究竟应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何处指明了方向,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必读书。没有一种成功能够替代教育孩子的失败。教育成功的第一步是方向正确。这是一本指导方向的书。前言2009年夏天,就在爱子艾灵顿出生两周后,我参观了一个位于新泽西州小镇的学前班课堂,在这里,我度过了极不寻常的一天。两个事件本无关联:我并不是为了当好新爸爸而参观红岸小学的140教室,而是以一名记者的身份来到这里。乍看上去,整间教室平淡无奇。淡黄色的空心砖墙壁让房间沉浸在一片喜庆欢快的气氛之中;只有插在白色写字板旁的一面美国国旗,稍稍增添了一份严谨的感觉。教室里,4岁年龄段的孩子们正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进行各种各样的学龄前活动:用“乐高”积木搭建大楼,在沙盘里驾驶玩具汽车,拼写猜字游戏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发生在140教室里的场景并不寻常,其中既有不言自明的哲理,又有润物细无声的感悟。令人费解的是,孩子们始终井然有序,而且安静不吵闹。一整天里,没有号啕大哭的,没有呆呆发愣的,没有发泄不满的,没有打斗撕扯的。最令人不可思议的还是这位黑发飘飘的年轻教师——莱昂纳多。这位老师似乎根本就不需要随时维持秩序,而且她指导孩子们的方式也独树一帜:没有按部就班的教导、没有情绪激昂的表扬,没有刻意而为之的课间休息,更没有声色俱厉的警告——“克莱恩要集中注意力”。她既没有表扬“好”孩子,也不会惩罚“坏”孩子。在140教室,所有学生都参加了一个名为“思维工具”(Tools of the Mind)的课程\[1\],这个最新的幼儿园及学前阶段课程源自两位丹佛教育家之手,其基础无非是正统的幼儿开发理论。在美国,绝大多数早期教育课程以开发某些学前技能为目标,主要包括文字理解和数字运用。相比之下,“思维工具”却不以阅读和数学能力为重点。反之,这门课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孩子们掌握一种特殊技能:抑制冲动,关注手头任务,避免精力分散和心理陷阱,控制情绪,梳理思维。“思维工具”课的创始人相信,与传统学前教育强调的技能相比,这些可归结为“自我约束”的能力,可以让孩子们实现更大的发展。在“思维工具”课上,学生们将学习各种思维战略、技巧和习惯,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根据既定目标,及时调整思维,集中精力完成手头工作。他们要学习使用“自言自语”(private speech),即在完成比较困难的任务时(比如说用拼字板拼出字母“W”),他们提醒自己牢记下一步操作。他们要学会使用“中间体”(mediator):通过某种实物提醒他们如何完成某一活动(比如说有两张卡片,一张卡片是嘴巴,另一张是耳朵,拿到第一张卡片的人负责发言,拿到第二张的人只能倾听)。每天早晨,他们都要填制“游戏计划”——一种用文字或图画描述当天游戏内容的表格,比如说:我打算开火车;我准备带上玩具娃娃去海滩。他们要用几个小时进行“装扮大人”游戏:“思维工具”的设计者自然地认为,通过这种情节复杂、持续时间较长的场景模拟,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会如何遵守纪律,克制冲动。在140教室里,看着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自然而然让我想到艾灵顿,此时此刻,在3英里以外,一间位于曼哈顿的小公寓里,这个娇小的生命或许正在呢喃、打嗝、啼哭。当然,尽管我真心希望他能拥有一个幸福而成功的人生,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帮他到达那个美好的彼岸。实际上,困惑的不只有我一个人。艾灵顿的到来似乎有点生不逢时,因为这恰是一个让我们这些初为人父母者感到焦虑不安的时代。这种“新手父母焦虑症”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里尤为突出,在这里,要为孩子在一个心仪的幼儿园里博得一席之地,所有父母都不遗余力,竞争的白热化程度丝毫不亚于角斗士的血腥。最近,加州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把存在于美国早教领域的这场竞争戏称为“幼儿之战”(Rug Rat Race)\[2\]。每一年,竞争开始的时间都在提前,而且愈演愈烈。就在艾灵顿出生的两年前,知名教育连锁机构“公文”公司在纽约市开设了第一家针对婴幼儿的“公文”连锁店,每天上午,家长们把2岁左右的孩子送到这里,学习填写表格、练习字母和数字识别。“公文”财务总监曾对《纽约时报》的记者说,“3岁是一个最佳年龄\[3\]。即便他们还不能扔掉尿布,但只要能和‘公文’的老师安静地坐15分钟,我们就能让他们留下来继续学习。”按照我的设想,在艾灵顿的成长环境中,应饱含一种被人们称之为“认知假设”(cognitive hypothesis)的思维。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但却鲜被提及的潜意识:当下的成功主要依赖于认知技能,也就是以智商测试结果反映的智力水平,它包括识别字母和单词、计算、识别图形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练习,而且越多越好,越早越好。认知假设早已司空见惯,以至于常常被人们忘记而当作新发明。认知假设最近一次受到关注还是在1994年\[4\],当时,卡内基公司出版了一份名为“起点:满足幼儿需求”(Starting Points:Meeting the Needs of Our Youngest Children)的报告,给美国的幼儿认知能力开发状况敲响了警钟。该报告指出,当前儿童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在生命最初的三年里,孩子们缺少足够的认知刺激,而造成这个问题的部分原因,就在于单亲家庭及在职母亲的大量增加。于是,家长们草率地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而这些幼儿园往往不能为孩子提供培育这种能力的环境。这份报告甚至还开启了一个全新行业:向那些满怀希望但又心有忐忑的父母兜售“0-3岁”幼教智力开发产品;幼教书籍、游戏、玩具,迪士尼公司的“小小爱因斯坦”音频产品的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立法者和慈善家认为,缺乏认知培训导致贫困儿童从人生的起点开始便落为人后,卡内基公司的这一结论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研究给公共政策带来了重大影响。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更是以大量证据说明,缺少来自家庭和学校的语言及数学刺激与贫困儿童在学习成绩上的落后具有关联性。在这些研究中\[5\](我曾在个人的第一本书Whatever It Takes中做过介绍),最有发言权的研究出自儿童心理学家贝蒂•哈特(Betty Hart)与托德•莱斯利(Todd R.Risley)之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两人对42个来自堪萨斯城的孩子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孩子分别来自白领、蓝领阶层及依靠福利金生活的家庭。哈特和莱斯利发现,导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大差异以及未来发展中出现分歧的全部原因,都可以归结为一件事——新生儿从父母口中听到的词汇数量。哈特和莱斯利指出,到3岁时,由白领父母抚养的孩子,可以从父母口中听到约3000万个词汇;而在依赖福利生活的家庭,孩子从父母那里听到的单词却只有1000万个。他们认为,这种差异是贫困家庭儿童在后期的学习、生活中遭遇失败的主要原因。认知假设显然有牵强附会之嫌。它所描绘的世界是如此的纯粹,以至于人们笃信它具有完美的线性,即:只要有投入,就一定会有产出。如果你的家里没有几本书,孩子的阅读能力就一定会很差;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少言寡语,孩子掌握的词汇就一定很少;而“公文”课堂上填写的数字表格越多,数学考分就会越高。有的时候,这种相关性的完美程度近乎于滑稽。哈特和莱斯利通过计算得出,在依靠福利金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需要41个小时的高密度突击恶补,才有可能接近或达到蓝领家庭孩子的词汇量。然而,在过去数十年、尤其是最近几年,经济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及神经学家等专业人士不断提出新的证据,让人们对认知假设所依赖的诸多假设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在孩子出生后最初几年里向孩子们的脑子里灌输了多少信息,而在于能否帮他们形成一系列截然不同的有价值的品质,譬如专注力、自控力、好奇心、责任感、勇气和自信心。经济学家把这些品质称为非认知技能(noncognitive),心理学家称其为人格特征,而大多数普通人则把它们直接看作性格(character)。针对某些特殊技能,认知假设所依赖的逻辑确实成立,即:培育技能的关键在于早开始,多练习。如果你想提高罚球得分率,每天下午练习200次罚球的效果肯定好于只练习20次罚球。如果你是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读40本书肯定比只读4本书更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诚然,某些技能是可见的。但涉及性格中某些更微妙、更隐形的元素,事情显然就不会这么简单了。即便是再勤奋一点,再多花几个小时,也未必能让你的失望少一点。我们获取或丧失这些能力肯定不是偶然的,在过去几十年里,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对这些技能从何而来以及如何形成有了深刻认识。不过,这些研究异常复杂,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而且往往神秘莫测。本书的主题就是介绍一种新的幼儿教育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正在为人们所了解并接受,并在美国乃至全球教育机构、心理诊疗机构、实验室及学术研究机构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按照这种新的思维模式,以往几十年倡导的传统幼教观念是带有误导性的。我们不仅一直在强调错误的技能和品质,而且一直在用错误的方法来培育和灌输这些能力。显然,把这种新观点定义为新的理论体系还为时尚早。在很多情况下,这个领域的研究者是独自在黑暗中摸索,而且彼此之间并无往来交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科研人员和教育者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同道者,并逐渐跨越学科界限,融合并成为一支庞大的力量。随着各种零星散落的思维不断融会贯通,我们的幼儿教育体系、创办学校的模式以及构建社会安全体系的手段也必将发生转变。如果说有个人可以成为这个跨学科新兴网络的核心,那么,这个人必定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乍一看,我们很难将赫克曼与认知科学领域泰斗这一称呼联系到一起。他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戴着厚厚的眼镜,仅凭第一眼,你就能感觉到他高不可攀的智商,衬衫口袋里总是插着绘图铅笔。赫克曼成长于20世纪四、五年代的芝加哥,父亲曾是当地一家肉类加工厂的中层管理者。他的父母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都意识到,他们的儿子拥有某种超乎寻常的天赋。在他8岁的时候,赫克曼便已读完了父亲收藏的畅销书《30天掌握强大的词汇量》,9岁时,他在一本漫画书的后面发现了《实用数学基础》,并用自己平日积攒的零钱买下了它。而后来的事实也验证了,数学能力的确是赫克曼与生俱来的天赋,他对数学公式的掌握得心应手,让周围的人只能自惭形秽。在十几岁时,赫克曼为了打发时间,养成了一个特殊的习惯:随便找一个位数很多的数字,然后在头脑里把它拆成数字分解最小单位的素数:数学家们将这个过程称为“素数分解”。赫克曼还告诉我,在16岁时,他第一次从社保局的信中看到自己的社保号码,他第一个想到的事情,居然就是将这个号码分解为素数。后来,赫克曼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经济学教授,2000年,赫克曼凭借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统计方法而摘得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在经济学领域,赫克曼尤以计量经济学而闻名,对于经济学家以外的人来说,这种因为怪异而近乎神秘的统计分析法几乎是无法理解的。我曾听过赫克曼给研究生教授的课程,尽管我已经绞尽脑汁,但对我这样的凡夫俗子,他的课程依旧如天书一般深奥莫测,其间充斥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公式,譬如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希克斯和斯勒茨基替代弹性,它们让我羞愧难当,不堪忍受,只想趴在桌子上睡觉。尽管赫克曼的专长似乎有点高深晦涩,但他所选择的落脚点和关注点绝不令人感到陌生。在赢得诺贝尔奖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赫克曼借助于荣誉带来的影响和威信,进一步巩固了他在计量经济学领域内的地位,还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将他的影响力延伸到此前较少涉足甚至是从未涉足的新领域,譬如个性心理学、医学和基因学等。(实际上,在他拥挤不堪的书架上,在两本厚重的经济学历史著作之间就夹着一本《初级基因学》。)自2008年以来,赫克曼曾多次召集知名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参加且仅限受邀者参加的学术会议,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和不同的视角探讨同一个问题:哪些能力和秉性更有可能带来成功?如何在儿童时期培育这些能力和秉性?以及何种干预方式更有助于儿童走上成功之路?赫克曼对一组由20多个研究生及研究人员构成的群体进行持续性跟踪,他们来自于不同国家,并散落在芝加哥大学校园内的各个角落:他们半开玩笑地将自己的研究室称为“赫克曼乐园”。这些人经常聚在一起,同时讨论多个话题,即便是赫克曼自己发言的时候,他也会不断从一个话题跳转到另一个话题,时而会津津有味地热论马里兰州的猴子研究,话锋一转便会提到中国的双胞胎研究,突然之间,他又会想起与同校哲学家在病毒自然属性方面开展的合作。(在一次对话中,我曾问及赫克曼如何将这些跨学科的研究融合到一起。过后,他的助手在送我离开时居然提出了一个让人感到诧异的问题:“如果您知道该如何把这些东西弄到一起,记得告诉我们啊。”)赫克曼在职业轨迹上的转换,源于他在20世纪90年代针对“普通教育发展”(Gener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开展的研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GED”。当时,该项目在高中退学学生中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通过该项目,这些学生可以获得相当于高中学历的文凭。对更有可能辍学的低收入和少数民族学生来说,GED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进入大学的另类途径。GED的发展基于一种认知上的假设:学校所创造并通过高中文凭所认证的,无非是一种认知技能。如果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已经具备了达到高中毕业所需要的知识与思维,那么,他就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去真正地读完高中。他可以只参加某种能够衡量此类知识和技能的考试,如果通过考试,相关机构就可以给予相应的认证,证明他在法律上拥有与高中毕业生同等的资质,有资格像高中毕业生那样继续攻读大学或其他高等教育学位。这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想法,在20世纪50年代,这一想法刚刚引入便迅速发展,因为它对那些高中辍学学生的诱惑力是显而易见的。在2001年达到最顶峰时,有超过100万年轻人参加了这项考试,有近1/5的“高中毕业生”实际上拿到的是“GED”合格证。(截至2012年,这一比例约为1/7。)赫克曼想进一步知道,拥有GED证书的年轻人是否具备一个合格高中毕业生为求取更高学术地位所需要的资质。在分析了几个国家级大型数据库之后,赫克曼发现,这个前提假设在很多重要方面都可以成立,从智商测试的成绩来看,GED证书获得者几乎与正规高中毕业生不相上下。然而,在对他们完成高等教育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考察之后,赫克曼却发现,获得GED证书的学生与正规高中毕业生大相径庭。他还发现,在获得GED证书的22岁学生中\[6\],只有3%的人被四年制大学录取或是修完其他高等学位所需要的课程,而在名副其实的高中毕业生中,这一比例则高达46%。实际上,这些研究最终让赫克曼发现,在关乎未来的各种重大成就时——譬如年收入、失业率、离婚率以及吸食毒品等方面,GED证书获得者的表现与高中辍学者几乎毫无二致。尽管这些人拥有了这个在他们看来价值连城的证书,尽管他们的平均智商要比高中辍学学生高很多,但都无从改变赫克曼的结论。从政策角度看,这显然是一个有意义的结论,只不过这种所谓的意义令人沮丧:就表面而言,GED似乎是年轻人改变未来的工具,但是就长期而言,它根本就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如果一定要给GED安一个存在的理由,那么,可能是因为它可以诱使年轻人放弃高中学业,但这看起来是个消极的存在。对于赫克曼来说,这些结果还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谜题:赫克曼也曾像大多数经济学家那样,坚信认知技能是决定个人未来生活最可靠的因素,而且其重要性非其他因素所能及。但是现在,经过实践,他发现存在这样一群人——GED文凭的获得者,尽管他们考试成绩和IQ测验成绩都不错,但这对他们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积极意义。赫克曼指出,这些GED持有者所缺失的,其实是那些能够伴随高中毕业生使他们完成学业的心理特质。这些特质是一种心理倾向,它让人们为完成枯燥乏味且往往没有回报的任务而坚持不懈;是一种能力,让人们可以不过早沾沾自喜,享受自我满足;是一种秉性,让人们恪尽职守,自始至终毫不动摇地履行计划;总之,无论是对于学习、工作、还是人生,这些特质都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正如赫克曼在他的一篇论文中所述:“不经意间,GED已成为一种区分聪明但缺乏韧性、纪律性的辍学者和其他辍学者的考试。\[7\]”他在文中写到,“虽然GED证书持有者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但他们缺乏深谋远虑,缺少坚持到底的精神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但是,针对GED的研究却无法告诉赫克曼这是否有助于开发和培养儿童所谓的“软技能”。大概在10年前,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来到位于底特律西部重工业区的伊普斯兰提小镇。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也就是美国“反贫困运动”的初期,一群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研究者在这里开展了一个实验,他们在当地黑人居住区招募了一些收入不高、智商稍逊一等的父母,并与之约定,让他们3-4岁的孩子参加佩里学前教育项目。招募到的这些孩子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被分到实验组的孩子进入佩里幼儿园,并在这里接受为期两年的高质量学龄前教育,而对比组的孩子则由其父母扶养。随后,科研人员对这些孩子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跟踪时间段并不只是局限于那一、两年,而是长达几十年,因此,这项研究的持续期几乎就是研究对象的余生。目前,这些研究对象都已有四十多岁,也就是说,研究人员对佩里学前教育项目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的跟踪期是从其幼儿时期一直持续到成年阶段。佩里学前教育项目对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十分深远,而且赫克曼在从事经济学之前也曾偶尔接触过该项目。作为早期儿童教育的一个经典案例,这项试验曾一度被视为是一个失败的产物。在参加学前教育期间以及随后的1-2年内,实验组的儿童在认知能力测试中的成绩确实高于对比组,但是这个优势仅仅是暂时的,在他们三年级之后,对比组儿童的智商测试成绩便开始与实验组并驾齐驱了。但是,当赫克曼与其他研究者考察“佩里”项目的长期效果时,实验数据就显得更有说服力了。诚然,进入佩里项目的孩子并没有在智商方面获得明显改善。但学前教育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某种积极的重要影响,而且无论表现形式如何,这种影响竟能够持续几十年时间。与对比组的孩子相比,实验组儿童高中毕业率\[8\]、在27岁之前的就业率以及40岁时获得2.5万美元以上年薪的概率都更大,而犯罪率和依靠社会救助度日的概率则相对较低。随着赫克曼对佩里学前教育项目研究的深入,他发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研究者并没有对某些已从研究对象身上收集到的数据——小学教师对这些实验组和对比组学生在“个人表现”以及“社交能力”方面的评价\[9\]进行分析,前者主要体现为每个学生骂人、撒谎、偷窃或者迟到、缺课的次数,而后者主要评价他们的好奇心以及与同学、老师的关系融洽度。由于这些特征与智商完全无关,因此,赫克曼将它们归结为非认知能力。在经过为期三年的深入分析之后,赫克曼及其同事得出如下结论:在佩里项目所带来的所有积极效果当中,有2/3可以归结为诸如好奇心、自控力和社会灵活性之类的非认知要素。换句话说,佩里学前教育项目的作用完全不同于人们此前所认为的那样。那时,这些用心良苦的教育者开展此项目的初衷是为了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智力水平;和所有人一样,他们也曾认为这是帮助贫困儿童摆脱现状的一个途径。但项目却带来了很多出人意料的结果。第一个意外收获是:尽管他们亲手打造的项目没能在改善智商方面带来长期效果,但是在改善行为和社交能力方面却收效显著。而第二个意外收获则是:它潜移默化地帮助了伊普斯兰提小镇的孩子们,并让人们意识到,这些能力以及它们所反映的品行确实是有价值的。在创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曾用大量时间与多位经济学家、心理学家及神经学家讨论成功与能力问题,其中很多人的研究领域与詹姆斯•赫克曼相去甚远。但是,最终让我对这些研究感兴趣的,同时也是赋予这些理论以生命和意义的,则是我与此同时开展的另一项探索:在公立学校、儿科诊所和快餐店,我和年轻人促膝相谈,因为他们都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演绎和诠释了哪些孩子终会成功和他们何以成功这样一个讳莫如深的复杂问题。克瓦纳•莱尔马(Kewauna Lerma)就是最好的例证。2010年冬天,我第一次遇到莱尔马,她当时住在芝加哥南区——后来我才知道,这里临近芝加哥大学校园,当然,那儿也是赫克曼的福地。17年前,克瓦纳出生在南区的一个贫困家庭,她是家中的第二个女孩,姐姐在她出生时也只有十几岁。克瓦纳几乎是在居无定所、飘摇不定的状态下度过了童年。在克瓦纳还是一个婴孩的时候,母亲就多次举家搬迁,先是到了密西西比州,然后是明尼苏达,随后又回到芝加哥,在此期间,她们始终与贫困和艰难为伍。在家境最破败时,全家人只能躲进避难所,或是借用朋友家的破沙发熬过漫漫长夜。偶尔,克瓦纳的祖母也会把几个孩子接到家里,而让母亲独自去应对生活的艰辛。在我们的第一次相遇中,克瓦纳就对我说,“我从来都没有过一个真正的家庭”。这次会面是在肯伍德郊区的一家咖啡店。当时正值整个芝加哥冬季中最冷的时节,窗户上结满了冰花。克瓦纳皮肤黝黑,长着一双楚楚动人的大眼睛,一头笔直的黑发,坐在咖啡桌前的时候,克瓦纳微微前倾,双手紧握浮着泡沫的咖啡杯。“我没有父亲,一直和母亲东奔西走,偶尔还要和祖母住在一起。我的生活始终是一团糟,我几乎变成了一个弃儿。”克瓦纳告诉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她曾憎恨过学校。她从来就没有学好过阅读,小学时,她的成绩每况愈下,而且经常会遇到麻烦,屡屡逃课,和老师顶嘴。在读到六年级时,才读到一半,她就已经收到27条罪状。于是,她被学校分到了慢班。她当然不喜欢这样的待遇。在整个学年还有几周即将结束时,克瓦纳干脆因为打架而被学校除名。在认识克瓦纳的时候,我就一直在为贫困中成长的儿童奔走呼吁,因此,我对克瓦纳这样的故事并不陌生。每一个不幸的家庭都有各自的不幸,但是对那些几代人都生活在贫困中的家庭而言,他们的遭遇却有着令人扼腕的相似,他们始终在父母不全或是对子女漠不关心、末流的学校和拙劣的教育决策构筑的恶性循环中挣扎。我很清楚,克瓦纳的童年遭遇最终将给她带来怎样的未来。拥有这样的童年,即便他们不乏理想和追求,高中辍学几乎都是无法规避的宿命。很多孩子在十几岁便怀孕。然后,他们不得不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不需要多长时间,他们的下一代便开始重复他们的厄运。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克瓦纳的生活还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生了转折。就在即将升入高中二年级时,克瓦纳因与警察发生口角而第一次被拘留,几周之后,母亲告诉克瓦纳,她想出去走走。克瓦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祖母也在场,这毕竟是她唯一敬重的家庭成员。她们让克瓦纳坐下,与此同时,母亲也发出了所有父母所能发出的最尖声的咆哮:“我可不想再让你这样下去了”。随后,三个人聊了几个小时,一起追忆过去,畅谈未来,说出长期埋藏在内心最深处的秘密。母亲说,她很清楚克瓦纳的现状:作为一个少女,她也曾被学校开除,因为对抗警察,她也曾被逮捕。但母亲坚定地认为,克瓦纳的未来并没有就此盖棺定论,一切皆有可能发生。她完全可以不像母亲那样意外怀孕,她完全有可能上大学;她完全有可能享受自己的事业,这些都可以和母亲不一样。实际上,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克瓦纳的母亲始终眼含泪花,但克瓦纳自己却没有流下一滴泪。她只能茫然地倾听,她根本不清楚该怎样作答。克瓦纳不知道她能否真的会改变自己,也不知道她是否愿意改变自己。不过,重新回到学校的时候,她确实开始认真听讲。高中一年级,她曾与乌合之众一同鬼混,女孩子们结帮成伙,男孩子聚众吸毒,所有人都无一例外地旷课。现在,她开始远离这些狐朋狗友,开始一个人独处,认真完成作业,用心思考未来。大学一年级期末,学校给她打出的GPA成绩只有可怜巴巴的1.8。但到了大学二年级期中,她的GPA成绩便已上升到了3.4。那年的2月份,英语老师鼓励克瓦纳参加一个为期三年的大学预科课程,当时,学校才刚刚推出这一教学计划。克瓦纳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并被正式录取,这门课程让她有了新的目标,也让她开始更努力地学习。我遇见她时,她已大学三年级,期中时,她的GPA成绩达到了4.2,此时,她最关心的事情已经变成了需要申请哪一所大学读研。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假如你是在高中一年级开学时遇到克瓦纳,那么,你认为她不具备任何成功的可能性,那显然是可以理解的。她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但是,事情并非如此。难道就是因为母亲那一次声色俱厉的斥责吗?一次谈话难道就会有如此之大的震撼力吗?抑或是因为祖母给她做出的榜样?还是英语老师的那一次提醒?还是在她性格深处存在的某种根深蒂固的秉性,让她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摆脱曾经犯下的“深重罪孽”,最终让自己悬崖勒马、改邪归正、勤奋学习、走向成功呢?童年的经历到底会给我们的成长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这不仅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人性问题,也是无数小说、自传和回忆录的主旋律;更是很多哲学和心理学经典巨作讨论的话题。这是一个体验成长的过程,它的出现有时是可预见的,甚至是有规律可循的,有时则是偶然而至,变化无常的。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在长大之后,似乎就会陷入儿时经历所造就的宿命选择中,但我们也会看到很多人不可思议地摆脱宿命的苑囿。但到目前为止,还从未有人以科学手段去潜心发掘童年的奥秘,剥开它的神秘外衣,以实验和分析解剖童年时光如何与成年的经历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新一代研究者的努力下,这种情况正在变化。这项工作背后的机理很简单,但却标新立异:我们从未认真地去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我们始终在错误的死胡同里寻找答案。要改变儿童、尤其是贫困儿童的未来,我们就必须以新的理念重新审视儿童,从某些最基本的问题出发:父母如何影响其子女,人的能力如何形成,以及何以塑造人的个性。归根到底,本书的核心是将通过一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揭示某些人类最根本、最普遍的奥秘:哪些人会成功?哪些人将失败?为什么有些孩子会不断前进?孩子却只能自甘沉沦?我们应如何引导个别孩子或者说一代孩子,让他们不断远离失败,走近成功?

名人推荐

《性格的力量》总结了几十年来关于孩子为什么成功的研究结论,为家长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孩子,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素质提供了丰实的科学依据。也例举了大量生动的案例供家长思考和参考。我个人认为,在强大的应试压力环境中,为我们究竟应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何处指明了方向,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必读书。没有一种成功能够替代教育孩子的失败。教育成功的第一步是方向正确。这是一本指导方向的书。——海蓝博士 著名儿童心理教育专家,天下女人幸福力课程首席导师培育一个成功的孩子绝非易事。关于如何让孩子学会成长并走向成功的思想并不少见。保罗•图赫总结了儿童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并采访了很多对教育和儿童未来的传统认识发起挑战的教育者和改革家。现在,他把这些改革理念变成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所有父母都应该看看这本书。——查尔斯•杜西格(Charles Duhigg),《习惯的力量》(The Power of Habit)作者我希望我能把这本结构紧凑、观点清晰、文笔清新的好书呈现给所有父母、教师和政治家。归根到底,这本书的核心就是:成功的关键在于性格,而不是认知能力,而且性格是可以培育的。《性格的力量》将改造我们认识儿童的思维。但不仅于此,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亚历克斯•克罗威兹(Alex Kotlowitz),《这里没有孩子》(There Are No Children Here)作者在这本趣味横生但却意义非凡的著作中,图赫解释了生活在社会经济两个极端的美国儿童为什么偏偏会遗失这些最有价值的经历……揭示出美国儿童的极端性:对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坚不可摧的安全网几乎锁定了的未来;对穷人的孩子,前途却充满未知变量。——安妮•墨菲•保罗(Annie Murphy Paul),《纽约时报》这本引人入胜的新书给关于学校改革的这场大辩论开启了一扇光明之窗……图赫为我们诠释了一系列性格特征——显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和神经学家们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贫穷与教育之间的交集。——托马斯•塔克(Thomas Toch),《华盛顿月刊》(The Washington Monthly)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以及书中摆脱逆境的孩子和帮助他们的那些人……这本书不仅有深入的理论研究,更有痛快淋漓的语言和发人深省的启迪。——西沃恩•克里尔思(Siobhan Curious),Classroom as Microcosm《性格的力量》引导读者快速浏览了现时的学校状况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并辅以生动的事例——逆境中的孩子如何摆脱命运的枷锁,以及富裕孩子在培育性格力量过程中遭遇的阻力。——詹姆斯•斯维尼(James Sweeney),《克利夫兰老实人报》(Cleveland Plain Dealer)这本精彩纷呈的新书也为学校改革开启了新路,这些建议或将彻底改造我们的学校教育体系,尤其是针对低收入社区的学校。——杰伊•马修斯(Jay Mathews),《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图赫先生的新书《性格的力量》,是大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与其在学校改革第一线亲身经历的结合。他指出,对孩子的成功来说,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性格,而父母和学校在塑造这些成功性格的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本书令人深思,给人启发。它让我变成乐观主义者,而不是宿命论者。——玛格丽特•温特(Margaret Wente),《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

媒体关注与评论

把认读卡扔到一边吧——勇气、性格与好奇心远比认知能力更重要。毫无疑问,这本书将让我们从儿童教育的误区中拉出来。——《人物杂志》(People Magazine)《纽约时报》的图赫先生彻底扭转了我们对儿童教育问题的传统认识,他认为,无论在学校还是生活中,坚韧、自制、好奇、责任心、勇敢和自信等非认知技能都是成功的关键……这本语言精彩、观点新颖的书对所有关心美国儿童成长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科库斯评论》(Kirkus Reviews)“重点书评”图赫以亲身经历诠释了儿童教育的最新理论。诸多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单亲母亲和科研人员的亲身讲述,验证了图赫的科学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一种以性格为基础的全新学习模式。——《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性格的力量》绝对不可不读。这本趣味横生的书告诉我们,有关儿童培育的传统思维完全错误。——《学校领导简讯》(School Leadership Briefing)

内容概要

保罗•图赫(Paul Tough),《纽约时报周刊》(New York Times Magazine)的编辑,他长期以来深入研究并撰写了大量教育、儿童性格开发、贫困与政治方面的文章,其中包括《纽约时报周刊》的封面文章“性格教育”“收入差距”“奥巴马的反贫困政策”等。同时,他还身兼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美国人的生活”栏目的记者、Open Letters的创刊编辑。他的作品也经常出现在《纽约客》(New Yorker), 美国知名网络杂志Slate, 《绅士季刊》(GQ),《时尚先生》 (Esquire)等杂志上。

书籍目录

中文版推荐序 海蓝博士
前言
第一章 问题儿童都来自异世界? /1
01改变,没那么简单 /1
02不幸的孩子也都是相似的 /7
03童年的创伤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8
04消防队效应:别忽视幼儿的感受 /10
05无论你是否觉察,所有的经历都会写在孩子的身体里 /12
06生命不能承受之压 /15
07富人的小孩为什么更聪明 /17
08在原子层面,找到问题的根源 /19
09慈爱的鼠妈妈培育出优秀的鼠宝宝 /25
10别担心“宠坏”孩子 /28
11你帮孩子储备自信了吗? /31
12幸福是一种能力 /33
13身处窘境,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好妈妈 /36
14家是永远的港湾 /37
15改变,远离宿命的诱惑 /39
第二章 塑造孩子的黄金性格 /45
01史上最有创意的课堂 /45
02后天培育的乐天派 /47
03优质教育的代表 /50
04性格力量和美德 /53
05自控力和意志力 /56
06物质激励是白费心机 /59
07专注力 /61
08责任心 /64
09自控力 /65
10勇气 /68
11成就未来的7种性格力量 /69
12要成功,首先要学会失败 /74
13自律性 /79
14好习惯 /84
15身份效应 /87
16性格成绩单 /90
17失败是成功的“捷径” /93
第三章 学会思考 /97
01慢动作,多思考 /97
02失败不是宿命,只是一种选择 /103
03一位女象棋手的故事 /106
04另一种关爱 /109
05天才象棋手的成长 /113
06成败之间 /116
07奇迹创造者 /118
08真正的快乐 /123
09乐观与悲观 /126
10一场完美的比赛 /129
11未知的可能 /132
第四章 孩子的成功之路 /137
01大学的谜题 /137
02最后的赢家 /139
03幸运儿 /142
04弥补差距的5种关键能力 /145
05重塑命运 /150
06艰难的蜕变 /153
07我有一个梦想 /155
08缩小差距的最佳阶段 /158
第五章 成长的完美路径 /163
01精英阶层传统教育体制的致命弱点 /163
02找到最好的抚养方式 /168
03我们的出路何在 /171
04一种乐观的教育改革模式 /175
05帮孩子走上成功之路 /180
致谢 /183
注释 /187

编辑推荐

《性格的力量:勇气、好奇心、乐观精神与孩子的未来》获评《纽约时报》2012年度最值得关注的100本图书!出版至今稳居Amazon畅销图书榜!中国有“拼爹游戏”,美国有“幼儿之战”,亲子教育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人父母者,总是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往往在不经意间对孩子寄托太多的期望。那么,我们到底怎样做,才能打破“龙生龙凤生凤”的诅咒,帮助孩子走上幸福快乐的人生旅程?为什么有些孩子能迎来美好的成功,另一些却只能面对凄凉的失败?为什么有些孩子会不断前进?有些孩子却自甘沉沦?我们应该如何引导下一代远离失败、走近成功?研究者和教育者第一次用科学手段为我们剥开人格个性的神秘外衣,揭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方面:有些父母帮助孩子为成年做好了准备,有些则没有。保罗•图赫借助大量的调查和实验研究发现,成功的关键在于性格,即:专注力、自控力、好奇心、责任感、勇气和自信心等各种品质。孩子的成长无法重来,因此,我们必须懂得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纽约时代周刊》的保罗•图赫(Paul Tough)先生为此走访了全美顶尖教育专家、心理学家、脑神经科学家、教育改革派人物,长期跟踪许多教育机构的运行状况,结合不同学术领域众多专家的实验研究成果(其中某些专业实验的调查持续时间已近40年且至今仍在继续跟进),第一次用科学的手段为我们剥开了性格的神秘外衣。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以及书中讲述的那些孩子们的故事,父母们会反思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更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成长历程,并有意识地帮助孩子为成年做好准备。

作者简介

《性格的力量:勇气、好奇心、乐观精神与孩子的未来》内容简介: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来自美国最新的幼儿教育理念,摒弃传统教育的智力偏见,以专注力、自控力、好奇心、责任感、勇气和自信心等品质塑造为核心,从小培养孩子的好性格!
《性格的力量:勇气、好奇心、乐观精神与孩子的未来》发人深省、值得期待的新书必将彻底转变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
好性格让孩子受益一生!


 性格的力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我也曾像书中的赫克曼一样,深信技能是决定一个人未来生活最可靠的因素,因此总是不遗余力的规劝我亲近的人去学习这个,学习那个。可是我发现,规劝的力量是不够的。能不能“内化”这些技能才真正有意义。有些人天赋很高,起点不错,可是他们浪费了与生俱来的天赋,一点儿小困难就把他们打败了。有些人天赋不高,属于踢一脚走一步的主儿,你踢着踢着也就累了。前者算是胃口好可是消化不良,后者则属于厌食症患者。赫克曼说,这种比技能更重要的东西是一种心理能力,是人们为完成枯燥乏味且往往没有回报的任务而坚持不懈的心理倾向,让人们可以不过早沾沾自喜,享受自我满足;让人们恪尽职守,自始至终毫不动摇地履行计划;总之,无论是对于学习、工作还是人生,这种特质都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这些软实力包括好奇心、自控力和社会交往性。特别是知道如何控制情绪或者是在被激怒后让自己安静下来的能力。在认知心理学层面上,这部分是大脑前额皮层掌控的区域。压力超过负荷,会影响大脑的执行功能。打个形象的比喻,执行功能区相当于监督大脑各项功能的空中交通管理员。它们处理各种混乱和不可预期的事情。而这部分是可以“抚育”、训练以及进化的。抚育代表了童年时期父母的关爱,这会给前额皮层减缓压力。富人的孩子之所以前额皮质区相对较强,主要与压力偏轻有关。如果贫穷、饥饿、缺乏关爱这些因素都被父母有效地闭之门外,可以想见,这样的孩子本身也就拥有了一道强大的缓冲器,在她们还没有成长起来时,不必为这些事情忧心忡忡。婴儿在生命初期获得的额外呵护,最终都会转化为好奇心、自信、自立、镇定和克服困难等优秀的品质和能力。定性的训练好比典型的颜色/字义冲突训练。但如何增长自控力的方法却并没有这么简单直观。这样的训练相当于让人从纷繁芜杂的信息中找到关键因素,好像交通协管员在混乱路口的职能一样。但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更专心、更勤奋呢?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到,物质奖励为伤人。那么真正激励我们的东西,它不仅难以解释,而且难以衡量。从性格心理学上找到的答案把它称之为“尽责性”。放手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自我负责。尽管这可能与大公司里的文化格格不入,但尽责代表了一个人独立探索世界的能力和意愿。要成功,首先要学会失败,接受失败,从失败中起身。年轻人塑造性格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现实的失败去磨砺自己,去体验真正的挑战。进化意味着我们进行元认知,即认知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认知的方式。具体而言,在发怒时进行情绪抽离,观察自我的反应;在学习难以进展的时候,看清楚是什么障碍阻碍了自己。这部分的关键因素是要慢下来思考。不要让快车道的R型思维取代了慢车道的L型思维。放慢动作,克制冲动,思考更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人生中总会碰到千载难逢的时刻,人们会摆脱一切纷繁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那一刻之中,成为命运的主宰者。好像经过十字路口的车都慢了下来,而你是唯一一个可以自由走动的人,去把每一个该关注解决的部分都解决完,才结束。这是心流的状态,那种全神贯注的状态就像是呼吸。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高中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很多都放弃了对自控力的持续关注和训练,转而挥霍浪费的青春。青春是需要浪费的,但在形成巨大优势之后放弃专注力,转而不再深入思考,而是为工作不得不勉强学习,实在是人生的巨大退步。一个浑浑噩噩没有目标的年轻人,需要通过成长的路径,获得人生的高度。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小小的固定的习惯去更好的形成专注力,更好地锻炼大脑前额皮层,更好的减轻每次的认知负荷。一个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在开始时不知道要什么,于是只能尽可能不排斥任何选择,任何可以加分的项都参与。于是他们盲目地考托考G,辅修这个辅修那个,因为在其父母的认知层面,上大学已经是终点。但对于年轻人来讲,大学只是人生路的起点而已。睿智如乔布斯,也在大学期间浪费了很多时光,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圣杯。这种人生出路,往往是在工作后才明了。换句话说,以往的学徒制时代,学生并没有这么强的焦虑感和对未来未知的恐惧。大学毕业即失业的状况,源于我们没有对真正的就业所需技能做好准备。而有些孩子,则更是家里蹲,他们的压力负荷已经导致行为瘫痪,仿佛上网打游戏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是大学教育体制的问题,大学的4年时光很多人是浪费了。但最终而言,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将性格进化为习惯。习惯即性格。用习惯去克服社会中的错配现象,用性格去抵御人生挫折,如此找到自己人生的真谛。
  •     这是本与孩子、学生教育方面的书,主要讲述了性格对于孩子成长、学习的影响。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没什么资格谈论教育,可作为一名希望自己做得更好的父亲,我认同叶先生的观点。即便是没有看过本书,我也多少认识到性格的重要性,比如像我这样缺乏耐心、冲动的性格,干不成什么大事,甚至有时小事也干不好。我当然不希望孩子的性格也这样。书中列举了许多实验和数据,但真正有关系的不多。有五种性格非常重要,但怎么让孩子具备却只字未提。也许这是个实验性的领域,没有太多积累;也许尚未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过既然比尔盖茨的书单上有这本书,我们效仿着翻翻也没什么坏处。看完这本书,我最直接的感觉是——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尊重孩子的个性,自己先做个好榜样。下面是我关于本书的思考:1、父母要首先了解孩子的性格因素里,哪些是需要改善的,哪些是需要保持和提高的。每个人对性格的认知都可能不尽相同,关于个性方面可能有许多不同观点。2、过分地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缺陷。根据孩子和父母的特点,从书里告知的那五种性格中先选出一种作为尝试,我认为比较实际,循序渐进,一边观察一边慢慢地扩展其在孩子性格中的渗透,如果孩子有什么反应或自己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或暂停。3、我更倾向父母先做出改变,比如耐心的加强。否则父母烦躁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会远远超过对他耐心培养的作用。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沟通和培养的过程,是父母、孩子双方同时进行的,父母先做出改变,就会知道其中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4、性格的形成中,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言行举止、情感等)伴随其中,它们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5、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发掘。要多观察多留意孩子的着眼点,要让孩子多接触事物,比如音乐、美术、舞蹈等,才有可能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最后,借用韩寒的一句话:“所谓爱,就是陪伴。”祝愿所有孩子都能够快乐成长。
  •     在我近十年的教育者生涯里,这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关于孩子发展的书。对于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不就是发掘孩子的身体和精神潜力,培养起坚毅向上的性格品质,保护他们的敏感脆弱的心灵不受污浊的社会侵犯,至少在童年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让孩子学会接受爱和给予爱,而这本书,确确实实带给我们国外的先进经验,传达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是实实在在的震撼,这让我感动,让我窃喜!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书的内容应该不错,孩子学习当中
  •     用大量的实践数据阐述了性格的重要性,以及婴儿,儿童,青春期各个阶段,对于性格的形成及影响。尤其对书中象棋部分影响深刻,失败之后,如何接受失败,并如何从失败过程中改进。这是种能力。另外,对于家境良好的孩子,从父母,周边环境上自然而言的就会汲取到能促使她成功的性格,但是对于贫穷家庭来说,未有比别人付出很多,拥有坚强的品质,逆境中不屈的性格才能成功。这是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
  •     一两个月前已经看了一半,当时定义为好书,文中大量科学数据像paper一样阐释观点令我很舒适,多年理科训练影响了自认为感性为主的我。这两天打开后半本,读来又更像是宣传某种机构的广告文案。几个案例想阐述苦行僧的行为帮助贫困生改变命运,不能承受失败的精英教育等让我觉得还是缺乏说服力。
  •     实用的好书,得到好多启示,好评!
  •     看的有点儿不耐心,
  •     从早期压力的危害,到非智力因素对成功的作用,延伸到学校教育的改革...援引了一些研究成果和改革实践,前两章是富有启发的。但从第三章开始就大量的无关描述,第五章鸡汤式的潦草结束,虎头蛇尾。翻译也有些细节的问题,nursery school 翻译成护士学校....
  •     太长的篇幅介绍重要性。。。。
  •     从这个时候左右开始学习沟通和理解他人的原理和技巧。我觉得我快成书呆子了。
  •     讲了很多实例和道理,但是没有结论和解决方法,给人感觉书不完整。
  •     不知所云,浪费时间,不建议购买
  •     看起来很不错,应该有点用吧,呵呵
  •     : B848.6/6342
  •     非常有启发
  •     对美国的教育改革所做的工作有所了解。任何一个领域都是需要专业人士去努力的。对自己的收益如同书名,性格的力量的确大。
  •     心理学,记得有人说,其实分组实验是不靠谱的,但是尽管大千世界,还是有许多经验与共性的东西可以去一探的,提出的问题都挺好的,只是常常有一种没有解决问题实质性内容的感觉,比如他说好性格可以养成,然后举例一些论证数字之后,就不了了之了,当然很多时候我们读书要有自己的结论,了解一些知识,这一点算是足够了。
  •     赶时间的看黑体字就足矣,哈哈
  •     我觉得这本书无论是学心理学还是为人父母都很适合阅读的,科学研究穿插在各个报道中,很适合作为导读,读完之后想进一步深入去读那些书中提到的教育改革实践和心理学研究。本书并没有讨论「怎么做」的内容,不过作者今年的新书「Helping children succeed」是这本书的延续,应该可以看到对具体实践的建议
  •     严格来讲,这属于一本心理学的学术书。但是书名,以及书店归类却放在亲子教育里面。不到一个小时看完了。
  •     好像是亚马逊买书加购的,后来才发现是本很好的书,虽然翻译很差劲…最大的收获就是小孩的教育中,家庭最重要,不过不同的阶段采用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说什么宠溺和管太严对孩子不好的一是没有掌握良好度,二是没有变通的思维。
  •     挺好的书,家长和老师可以读读,对于师范生写论文也应该有益处
  •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而教育塑造着未来。一本可以改变价值观的书,值得全体家长和所有教育工作者借鉴!勇气,好奇心,乐观精神...希望这些品质在我们的孩子中间不会成为稀缺要素。
  •     想知道怎么教养孩子?看看它,美国人40年的研究不是吹的。
  •     读一半停下来……
  •     前两章非常好,将近期的理论研究辅以严谨的案例分析梳理得很清晰,后两章风格截然不同,几乎以感性的描写为主,内容稍显凌乱和稀疏。总体传达的内容值得一读。
  •     这是一本需要家长认真思考的图书,如果认为是可以用《非常勿扰》那种娱乐心态来看这本书,相信你一定不会把他看完。美国研究机构花40年跟踪或实验得到的一些结论或个案,里面涉及了很多严谨的科学理论,所以,这本书在下单之前一定要仔细考虑,如果你真的是想培养一个好孩子,那么就先告诉自己,我愿意花时间并认真的把这本书读完。
  •     宝宝还没出生,先做准备了
  •     通常这类书不会告诉读者具体怎么做,而是阐述并试图证明作者的观点,副标题的五个词就是本书的核心。书种的例子大多基于“实验+数据”,以及部分真实的事例,看看没什么坏处,多少会有些启发。毕竟,比尔盖茨的书单里有它。
  •     才看到第二章,是本好书!有数据支撑、有案例分析,简洁、深刻地将西方学术界关于青少年教育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的整理、对比,最终归纳出“性格的强大力量”,而且揭示了未来教育的方向。
  •     基于大量专业的学术论文和专业机构的案例,有点儿料,与其说这本书是儿童教育方面的,我更愿意认为它是一本心理学的著作,通过看这类儿童时期经历对成年性格、行为模式的影响的书,来反观自己,修正自己。跟着孩子二次成长。后半部分有点不给力,全书看完感觉更像是呼吁美国政府教育公平、或者说特别眷顾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教育的政治化学术论文综述。如果再读,标题和其中的黑体字足矣
  •     评论里面有写这是美国人贫困家庭的学习情况,的确是这样。我感觉他们的贫困人群可以说是中国的中产阶级了。唉。内容很罗嗦,坚持看下来觉得很郁闷。但是感觉对教育孩子的没什么用,更像历史课。教育孩子不如看蔡礼旭老师的幸福人生和净空法师介绍的了凡四训,也就是这本书中提到的性格教育。美国人没有这个福气看到这些书。很多人说是赠品,我自己买的,27块挺值。不过看完真的要很有耐心。
  •     性格的力量:勇气、好奇心、乐观精神与孩子的未来很好
  •     再大点,建议阅读《性格的力量》与《家庭作业的迷思》、《奖励的惩罚》、《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     很快翻完了,没啥用。我为啥买的呢?
  •     157页弥补差距的5种关键能力
  •     作者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和事实,给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决定孩子未来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智力水平,而是性格特征。好消息是:性格是可以被塑造,可以变得越来越好的。不过比较遗憾的是:书中并未就如何塑造孩子的性格给出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或许这本来就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自己摸索总结的问题吧。
  •     讲的美国教育改革,对我们意义不大。而且我还是很怀疑作者说的性格力量有多大。真正牛逼的人都是心流主导,不是刻苦努力
  •     比较有深度的一本,需要坐下来静静的看
  •     部分内容还是不错的,在唯智商论的上学生涯里一份清醒的报告。也有这类书的通病,冗长啰嗦,翻译糟烂,错字漏字
  •     书好
  •     专家推荐的。书中所述与我平时育儿方式不谋而合,更提升理论水平。
  •     #kindle#
  •     六星推荐。内容根本不像书名所显示的那么肤浅。推荐给每个或迟或早将为人父母的朋友,尤其最后一章读着隐隐泪光。又一本改错书名的好书,书名至少有三个《简明美国教育改革史》、《美国低收入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和《最新教育心理学重点实验汇编》。
  •     介绍一种新的幼儿教育思维 - 形成一系列有价值的品质(意志力、自控力、好奇心、责任感、勇气、热情和信心)比灌输信息更重要。援引美国多个教育项目或机构:KIPP, OneGoal, Fenger High School, Riverdale Country School, NY 318 School. 扩展阅读:“Learned Optimism” /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by Martin E.P.Seligman
  •     绝大多数的都是在说你知道的废话 比比比的没玩 书名是性格的力量 就讲了这力量有多大 剩下的事儿就不聊了 逗你玩~
  •     作者主要是对贫困区或家庭状况特别不正常的孩子进行的研究,好像不太适合比较正常的家庭看。基本没看完。
  •     值得看多遍的书,让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新的认知。
  •     作者逻辑很好
  •     2015年2月21日大年初三读,2015-60,单位7。
  •     买其它书送的,还没看,不过至少从装订字体什么的来看还是不错的~
  •     这个育儿很有价值。也很羡慕和感叹美国有这样多的投入教育事业,以及研究。
  •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