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社会文化的变迁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07728972
作者:刘魁立,高丙中
页数:167页

作者简介

……当我们询问旁人,我们可以用什么小礼物对他们表示我们的一点心意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却是我们难以置信的建议,“给牧民家送几包奶”。给牧民家送奶?是的,因为草场太差,牲畜该产奶却产不了奶。牧民食用奶的生活习惯就靠从外面购入的方式维持了。这是草原的现状,我们的调查让我们从现状进入社会景观的历史,从历史的反思中寻找导向未来的路径。……


 阿拉善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社会文化的变迁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个星期一直将自己折磨在辛酸和痛苦之中,带着极为复杂和悲哀的心情读着北大社会学系高丙中老师率领的研究队伍去年所做的阿拉善田野调查整理而成的一本书。虽然在SEE工作过两年了,但因为主要做的是会员和公关方面的工作,对阿拉善当地的了解只是停留在比较表面和现实的程度上,对社区项目也只是在它的基本框架和逻辑上的了解和认同。而这本《阿拉善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社会文化的变迁》则用第一手的田野资料和纵贯近代历史的视野真实的讲述了一个人文、生态逐渐堕落沦丧的罪恶史。黑砖窑事件过去后就一直尽量让自己平静平和一些,不刻意,实是自己的成长而致。但这本书却是在一边流泪一边看,甚至看不下去的情绪中阅读的。同事笑我说,一份科研报告你都能看得跟小说一样,可我认为,这样真实的罪恶和沦落比任何文学创作更触动人心,更触目惊心。阿拉善,贺兰山以西的大片荒漠草原,自古虽干旱,但在贺兰山原始森林、居延海和梭梭林的僻护下,曾经水草肥美,是牧人美丽的家园。直到清朝以后,还有“湖滨密生芦苇,入秋芦花飞舞,宛若柳絮。马牛驼群,随处可遇。鹅翔天际,鸭浮绿波,碧水青天,马嘶燕鸣,缀以芦草风声,真不知为天上人间,而尽忘长征戈壁之苦矣”。而传统的游牧民族(蒙古族)有着天人合一的宗教信仰、民族习俗和生活习惯。他们逐水草而居、住蒙古包、骑着马儿迁徙。他们称苍天为天神,是他们的父亲;称大地为地母,是他们的母亲。他们相信万物皆有灵性,皆有生命,不仅马儿、羊儿、树木、花草都有生命,连山水河流也都有生命。他们相信,所有的自然之物均有他们的主人,人们不能去侵害和占有,甚至不能去动,动了主人就会不高兴,主人不高兴天就不下雨,草场就会干旱,牲畜就无法生存,人也就没办法生活。他们敬畏大自然,从不妄自尊大,他们像草原上的其他生命一样,甚至认为自己低于其他生命,他们谨慎而敬畏的生活着……当民勤汉人被国民党抓兵而流落草原的时候,当民勤汉人因大跃进而食不果腹的时候,当沙子吞没民勤的时候,是善良而又包容的蒙古人收留了他们,给他们吃的,给他们活儿干。蒙古人说,“来到这里,就不能让饿死”。然而,当汉人的数量慢慢超过蒙人的时候,当公社和文革大兴而起的时候,汉人却开始拿起辫子抽打他们的恩人。国家借用强大的媒体和宣传攻势,将游牧定义为落后于农业的生产方式,将蒙古人的信仰变成了“封建迷信”。大跃进推动汉人疯狂的在草原上开垦农田,而此时蒙古族已经失去了对草原的话语权和支配权。农业经验的包产到户最终将草原肢解,传统信仰在汉人涌入和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渗透下彻底沦丧,蒙古族已然不是原来的蒙古族了。蒙古老人们,看着军队推倒一片片有主人的红柳和梭梭,看着汉人和自己的子女从草原上挖着有主人的煤矿和石头,看着东北人挖出大片大片的有主人的树根……更要命的是水,蒙古先民们最尊敬的水神,河里冒一个泡泡,那是水神生气了,所以不能在河里洗澡,不能往水里面排泄屎尿,不能在河里洗衣服,甚至不能在河里洗手。然而,在人口大量涌入后草场不堪重负,一个大汉族主义的政府强令和鼓励在草原上开荒种地,“不吃亏心粮”的愚蠢口号流行起来,民勤流浪来的汉人彻底翻身了。本来已不足以养育草场和牲畜的地下水,用机井打上来,大水漫灌到农田里面,在干燥的气候下迅速蒸发掉。地下水一降再降,而政府竟然还要打着“退牧还草”的口号,号召发展农业,强迫牧民们离开自己深爱的草原,农业在政府的鼓励下正像吸血鬼一样吞噬着草原大地。黑河上游流经农业区,在主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工业农业截流走了黑河大部分的水。曾经滋润一方草原,汇成波涛滚滚的居延海的黑河竟然断流了,蒙古族就被活活掐死在草场上了。可笑的是,央视的报道震惊了中央,朱镕基总理三年让居延海看到浪花的承诺最终给这片绿洲带来的,却是更大的灾难和新的问题。为了让中央看到水,河道居然做了硬化处理,水下面是石头和水泥,两岸的草场和胡杨,并没有因为一年中一两次的放水而得到滋养,反而面临着灭顶之灾……这一切,也许天神地母都看在眼里了,他们不是不愤怒,也不是不惩罚。他们是要用更重的更加严厉的报应来教训那些无知无谓妄自尊大的人们。于是,几十年后的今天,草场沙化了,河水干枯了,地下水咸了,羊瘦了,没有奶了,人骨头酥了,阿拉善正在经历着一场无法逆转的大衰退,又一个民勤俨然已经走近了。风婆婆卷起黑色的沙尘暴,肆虐阿拉善,更远至华北平原,甚至日本和美国……谁人知道天上没有神灵?谁人又知道万物没有主人?老牧民的智慧岂是那些无知无畏的人能够参透的?敬畏,不懂得敬畏的生物是如此的可怕!而就在天神已经皱起他的眉头时,阿拉善的大地上却还是自大的农业文明称雄,把根本不适合草原的生产方式像癞痢一样蔓延着。而这背后,不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较量,而是信仰和不信仰的较量,是创造和毁灭的力量之间的较量。腾格里是苍天的意思,而在蒙族语言中,苍天不是单纯的苍天,而是有天神、天父之意,作为一个汉族人,一个祖辈在中原大地上耕种为生的后代,我相信,腾格里不止是牧民的腾格里,可草原却是牧人的家园。顺应天道,无论是农民,还是牧民,抑或是今天蓬勃发展的工商文明,都是饶不开的一道粱。合上这本书,心里面像是刮起了沙尘暴,翻腾得厉害。这种滋味是极度得震撼、崇敬、悲伤、羞耻、痛恨、惋惜、忧心的集合和相互扰动。我们得面前似乎已找不到通向未来的路,信仰被打破是容易的,要重新构筑却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蒙族年轻人口中的“现在只有老人还信,那是封建迷信,我们不搞”真是让人撕心裂肺,更让我们生活在这繁荣都市里面的汉人感到无比的汗颜和愧疚,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就是这样的时候,我们主流的话语系统里面,草原的沙化还是牧民过渡放牧的结果,在都市媒体的话语里面还是让外来人去教育牧民增强环保意识,这简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想到这里我甚至有一种冲动,在阿拉善找个喇嘛庙,孤身一人去庙里面修行、赎罪,每天拜倒在天神和地母的脚下,用我无言的愤怒和忏悔去讲述和抗争。然而,眼下我却是一名NGO的项目官员,我的职责是帮助牧民争取他们的话语权等公共权利,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这是我无法逃脱的责任,当然也是我的人生意义之一。但在我的内心,不会放弃那个修行赎罪的念头,也许有一天,在某个完成自己阶段性使命的日子,我就会去实现它,不是我要信仰佛教,而是一切无力感的终结,是在回归自己无法名状的心情的同时,以此作为一种“行为艺术”,用行动来表达人性最深层的东西,用文化去撼动自己和这个充满耻辱的主流社会。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所以这算是公知富豪们与人类学联手咩。。。作为田调报告来说本书不错。但是如果真的考虑治理的话,NGO想做接盘手几难。生态移民+生态治理不是那么简单喊口号骂ZF就成。
  •     作为田野工作,真心写的不错。让人会去思考很多问题。
  •     "解放前有个喇嘛叫尼玛,他一来到敖包那里念经,就会下起雨来",尼玛念经这么厉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