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剛與口述歷史:唐德剛教授逝世周年紀念文集》书评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2010-10-26
ISBN:9789573267225
作者: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編輯委員會編
页数:416页

《唐德刚与口述历史》:唐德刚的身后

《唐德刚与口述历史》:唐德刚的身后2009年10月26日,唐德刚离世,距今一年有余。此书是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编辑而成,作为纪念唐德刚去世周年纪念文集。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由唐德刚于1991年在纽约创立,它是不涉政治的学术性非牟利团体,以提倡、鼓励、推动、进行中国近代口述史研究、资料保存、编辑、出版为宗旨。如今斯人已去,但口述历史的事业有人坚持、发扬。这可以告慰唐德刚的在天之灵,我相信这只向来乐观、健朗的唐老鸭,还眯着眼睛注视尘世,验明历史三峡论的准确性。50年代,大批国民党高官流亡国外,各自沉重地背负着真实的历史回忆,流离失所的他们内心不平。而当时美国史学界正在掀起对世界近代史的重新解读。近代史和古代史相比,缺少大量文献史料,兰克的文献史料学走向衰落,而口述史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方法学,登上历史学的大雅之堂。唐德刚当时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成立了中国口述历史学部,嗜史成癖的他,因缘际会得以在那些亲炙历史重大时刻的人的叙述中,倾听历史的回声,而那些从高处跌落的人们,落差之大,也情愿找人倾诉,一吐心中所积之世事,两相拍和,随行自喜。《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均出于那时,其历史价值,难以估量。唐德刚也有擦肩而过的遗憾,当他想给张学良做口述自传时,张学良说,我讲的你写下来就行了。唐德刚说不行,那等于是你的自传,而不是口述历史。由此也可见口述历史与自传、回忆录的不同之处,他需要记录者在聆听当事人的声音之后,参考大量资料,改正言语中的不实之处。这是将修正了的话语变成纸面上的文字,这看上去似乎有些喧宾夺主,却是以最大的努力去接近真相。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在这方面显得登峰造极,他洋洋洒洒的评语,风头盖过胡适的口述,当然这是个例外,也有可能是空前绝后的意外。今年夏天,我在中山大学遇到了协会里面的吴章铨和孔强生先生,他们位列此书的编委之中。吴章铨今年76岁,是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时期的学生,也曾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成员,自1966年赴美起,吴章铨与唐德刚相识已逾40年。孔强生则显得年轻。他俩此行的目的是在大学生中开展抗战口述历史的活动。他们协会做过的几个重点专题项目,有中美空军混合团专访、十四航空队地勤队专访、二战掳日劳工专访。鉴于抗战胜利已经六十多年了,当年的亲历者们都垂垂老矣,日渐凋零。做抗战口述史,更像是与时间的赛跑,稍不留心,也许一段历史就此坠入历史的深渊,永无再现之日。而相反的,如果努力,被历史的烟尘掩盖的历史,就会通过声音,闪出鲜活的光来。“为保留中华民族的抗战记忆而共同努力”,成为了他们的心愿。唐德刚未尽的愿景,他们在身体力行实践中。《唐德刚与口述史:唐德刚逝世周年几年文集》在我的期待中如约而至。此书的内容比较杂,除了唐德刚口述自己部分生涯和他人对他的悼念文章外,尚选编了学会的部分作品,从抗战到冷战,最后是几篇学生的获奖作品,属于尝试之作。学生的作品入选,是作为一种姿态,表明年轻人也参与到抢救记忆的工作中,其中我发现在武器和部队编制上,有一些错误,比如说将日军的联队记成“连队”。但即便是学生的稚嫩之作,还是让我看到了历史新的细节,如游击队的运作、对伪军的统战和私下威胁,与当地乡绅的关系,等等。可见口述历史的作用之大,它是在不断地拷问历史,而不是客客气气地访问历史。唐德刚长期给台湾《传记文学》杂志撰稿,尽管诙谐的他不断调侃《传记文学》,称它是“官修的‘自骂之书’”,里面作者的撰述态度多少有点“唱戏抱屁股,自捧自”。一番戏谑之后,他还是给予创办者刘绍唐极高的褒奖。他套用梁启超评价李鸿章在甲午之战中“以一人而敌一国”到刘绍唐身上,原话是这么说的:我们试将《传记文学》和“文史资料”对比,我们大致也可以说:“壮哉绍唐!以一人而敌一国!”而今,刘绍唐、唐德刚皆已驾鹤西去,但他们传承下来的衣钵,还是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唐德刚当年在《最大的阿Q,最凶的阎王!》一文里感慨到:我们的官史家、野史家——尤其是野史家,对一些颇有干才、颇有政绩的民国豪杰如袁世凯、曹锟、张作霖、刘湘、韩复渠……都有欠公平,尤其是韩二哥韩青天,简直被人糟蹋得不成样子。这一定论,以及下定论的手法,在意识形态水火不容的两岸居然是共通的,在对历史的篡改中,彼此握手言和。他们妖魔化北洋人物,我们妖魔化党国人物,前赴后继,继往开来。解禁后的台湾,已经不必将官方说教尊为金科玉律,同时相对保存完整、真实、延续传统的历史记录,让后人眼中的历史常识与真相较为接近。值得高兴的是,随着民国热的风靡,众多历史真相也在不断地挖掘中,画地为牢的枷锁和藩篱正在不断化为灰尘被风吹走。因为时代人物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回忆场景的幅度,从目前来看,生活在大陆这边的老人们的口述,可分两大类,与旧政权联姻的人,与新政权附体的人。前者在加速老去凋零,后者在加大反思的力度,反右、文革经历成为回忆中的亮点,也是读者眼光逼视所在。吴章铨在书中说,口述历史是活的,要慢慢谈,慢慢问,不断地补充改正。这是跟时间的赛跑,等人年迈到离世,或者丧失思考和说话能力时,纵有回天之力,也无法获取当事人的片言只语。学者谢泳一直强调,传记不如年谱,年谱不如日记,日记不如第一手的档案,同时回忆录是靠不住的,只能作为一般材料来用。口述历史的准确性,与谢泳的话并不矛盾,因为口述史是一种研究,而非简单的记录,它需要建立在传记、年谱、日记、一手档案的咀嚼消化之上。读此书,我不断地想到中国近代口述史协会所做的工作,想到那次在中大的演讲厅里,面容清癯儒雅说话斯文纾缓的孔强生,以及脸上刻满岁月痕迹的吴章铨。他们的行动,是另一种纪念册,因努力提取着那些可能被时间灰烬永远掩埋的真实,而显得变得更为厚重。成稿于10-11-24《唐德刚与口述历史:唐德刚教授逝世周年纪念文集》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编辑委员会 编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版新台币420元


 唐德剛與口述歷史:唐德剛教授逝世周年紀念文集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