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集

出版社:北京大学
出版日期:2005-10
ISBN:9787301096413
作者:陈振汉
页数:421页

章节摘录

  第三节 英国经济史学的主要成就  一、John H.Clapham(1873-1946)和M.M.Postan(1898-1982)  (Clapham大家较为熟悉,他的一些著作已经译成中文,同他相比,Postan较为年轻。但他们二人都是这个时期西方有地位的经济史学家,曾先后担任剑桥大学经济史专职教授。Clapham于1928年担任第一任剑桥经济史专职教授,1938年退休,由Postan继任。《剑桥欧洲史》8卷本,他们二人又先后担任主编。Postan基本上侧重于中世纪经济史,而Clapham专长近代经济史。  Clapham的重要著作有《法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1815—1914》(1931年初版),《大不列颠近代经济史》3卷(1卷1926年版,2卷1930年版。3卷1938年版),《英格兰银行史》2卷本(1945年版),《简明英国经济史1750年前》(1949年版)。  Clapham在经济史学上的成就和功绩主要在以下方面:  在他以前,已有许多关于英国经济发展的论著,众说纷纭。Clapham把各家之言分别考订、整理、推翻,改正了过去不正确的、言过其实的说法,而提出了根据可靠数据得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对欧洲经济史进行了较为站得住的、颠扑不破的叙述。他本人在《大不列颠近代经济史》第1卷序言中说,他的目的是要在全新的规模和方式上重新研究经济史,使历史事实比过去更加数量化。他认为过去是一笔模糊不清的糊涂账,他要加以清理。提出量的分析。某一事件、制度、运动、物价变动、某一种企业,都应当说明其范围多大,经历的时间多长,从而有多大的代表性。比如,根据大量史料和对之进行长期的量的分析,1882—1883年,汤因比提出了工业革命的说法,这是一个运动的历史演变过程。Clapham旨在论证其是否存在革命,从范围、时间、速度各方面来推敲,故他没用“工业革命”一词。又如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但人们头脑中设想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存在的,故这个词也没有用。工人的工资有专门章节,但没用贫困化概念,不肯定工人是否更加贫困。如是,他只是铺陈他自己所认识的、颠扑不破的、经得起推敲的事实,以破除过去的不精确的说法,而建立自认为确实的事态,确实提供了不少的材料。不是根据什么理论假设,没有企图证明什么理论,也不解释因果关系,只是作为材料提供事实,让别人下结论,其目的是要说明这些制度具体的形态和演变过程。

前言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85年5月,其前身是北京大学经济学系。经济学系始建于1912年,是中国高等学校建立最早的经济系科,源于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中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商学科。  在近百年的北京大学经济学系、经济学院发展进程中,不同历史阶段的教授们以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执著的经世济民的职业操守为北京大学经济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卓越贡献。这些教授不仅包括学术泰斗和学界先贤,而且包括活跃于经济学舞台的先贤传人和后起之秀。他们是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及迄今为止有20年历史的经济学院发展中的开拓者、建设者。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成立20周年庆典之际,我们对历代北京大学经济学系、经济学院的教授们表达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文库》选录了经济学院部分教授公开发表的有代表性的著述。虽然这些著述由于文稿作者的年龄、阅历、所处时代背景不同,学术视野、价值取向各异,甚至文稿所反映的某些学术观点和理论判断值得进一步斟酌和商榷,但是通过这些著述和文稿,我们不仅可以分享教授们的研究成果,领略他们的学术风格,而且可以把握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学研究的思想脉络,反思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经济实践以及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发展进程。有些论文的思想和方法按今天的某种“学术规范”或“学术前沿”衡量,可能显得“陈旧”和“过时”,但它们却是属于“当时”的学术前沿和符合“当时”的学术规范的。从动态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审视经济类学科的发展,不仅是过去,而且在现在和将来,都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学术规范”和永恒的“学术前沿”,因为经济活动现象和经济发展过程太具有嬗变性、多样性和生动性,以解释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为出发点的经济学成果怎么可能保持它的不变性?

内容概要

  陈振汉先生,1912年7月3日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教育家。193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36年赴哈佛大学深造,1946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曾任南开大学、中央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北平解放后,先后任北大法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经济系代理主任。1953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北京大学支部副主任委员。1955年开始招收明清经济史方向研究生。1957年,因主笔《我们对于当前经济科学工作的一些意见》而被划为资产阶级极“右”分子,“文化大革命”中到江西鲤鱼洲农场劳动改造。1979年重新走上科研教学岗位,开设经济史学概论、经济史名著选读、中外经济史专题等课程。1982年被授予全国第一批中国经济史专业博士生导师资格。1981-1982年,应聘至德国西柏林自由大学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近代经济史。主要著述:《经济史资料》第一辑《农业编》(主编,1989)、《社会经济史学论文集》(1999)。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编 导论——经济史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第一章 经济史是什么?第二章 经济史研究的目的第三章 经济史研究的方法第二编 经济史学在西方的兴起第四章 经济史学兴起以前的西方商业、农业和财政史著述第五章 经济史学兴起的时代背景第六章 经济史学的兴起第三编 西方经济史学的发展第七章 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史学第八章 法国的经济史学第九章 德国的经济史学第十章 比利时和瑞典的经济史学结束语经 济史学的方向经济史学论文美国棉纺织业成本和生产率的地区差异,1880—1910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明末清初(1620—1720)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地租和土地集中技术引进与晚清新式军用工业熊彼特与经济史学THE STATE AND THE ECONOMY IN QING IMPERIAL CHINA,1644—1911《清实录》的经济史料价值——《(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前言我国历史上国民经济的发达和落后及其原因西方经济史学与中国经济史研究“西方经济史学”释名和定位经济增长与社会史研究附录一 我们对于当前经济科学工作的一些意见附录二 回望苍茫岁月——陈振汉先生的人生与学术后记

编辑推荐

  通过这些著述和文稿,我们不仅可以分享教授们的研究成果,领略他们的学术风格,而且可以把握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学研究的思想脉络,反思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经济实践以及经济学理论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程。

作者简介

《步履集——陈振汉文集》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陈振汉先生的一部经济史学论文集,该文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经济史学概论讲义初稿”,为先生在1982年秋为北京大学经济系开设的经济史学概论课程的讲稿,综述了经济史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对西方经济史学的流派演变、历史发展脉络及学术影响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梳理,是一篇珍贵的文献,对经济史学研究者了解西方各国经济史学的源流与演进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二部分“经济史学论文”收录了先生在经济史学及方法论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11篇,上自发表于1941年美国《经济学季刊》的《美国棉纺织业成本和生产率的地区差异(1880—1910)》,下迄1998年完成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史研究》,时间跨度近六十年,几乎涵盖了先生学术思想的精华。本文集的附录部分是先生1957年主笔的《我们对于当前经济科学工作的一些意见》以及一篇学术评传《陈振汉先生的人生与学术》,以期对读者全面了解陈振汉先生的生平与学术思想有所助益。

图书封面


 步履集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在读前一部分时,就好像在课堂中上课,语言是相当口语化的,倒也佩服张菁同学如此细致的记录。作为一门概论课,非常喜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