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緒體質,決定你生什麼病

出版日期:2012-9-1
ISBN:9789574705781
作者:Michael A. Jawer,Marc S. Micozzi, M.D., Ph.D

书籍目录

導讀     疾病是生命的放大鏡,帶你正視情緒
第一章 身心合一,情緒決定健康
情緒具有能量
身體會記錄感覺與記憶
大腦會影響免疫系統
愈憂鬱,愈容易生病
腸子會思考?!
「心領神會」其來有自
「我感故我在」的全新觀點
「防護牆」能讓你更了解自己
第二章 防護牆測試你的情緒體質
防護牆測驗能檢測你的個性
防護牆薄的人敏感,防護牆厚的人淡定
臉紅耳赤與偏頭痛都是潛藏在皮膚裡的情緒
情緒就像水般,會在體內流動
五十%的皮膚疾病都與情緒有關
病症是體內發出的信息
防護牆能評估健康狀況
精簡版防護牆測驗
第三章 情緒體質決定你的健康:從個性看慢性病因
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差異──性別
十二種慢性疾病,都與你的情緒體質有關
沒有能治百病的萬靈丹
慢性疾病與情緒息息相關
情緒表達障礙,是因為不了解自己的情緒
第四章 解讀十二種慢性疾病
一、慢性疲勞症候群:身心即將崩潰
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驚恐畫面不斷在腦海中重播
三、大腸急躁症:代表個性過度焦慮
四、纖維肌痛:中樞神經系統處理疼痛功能出了問題
五、皮膚病:負面情緒會使病症惡化
六、高血壓:被隱藏的情緒能量
七、類風溼性關節炎:「堵塞」的情感
八、偏頭痛:日積月累的強烈情感瞬間爆發
九、氣喘與過敏症:情緒強烈脫鉤
十、幻痛:會因防護牆類型而有不同的感覺
十一、潰瘍:厚防護牆人的痛楚
十二、憂鬱症:無關防護牆厚薄的疾病
與防護牆相關的三個議題
第五章 從治療病人身心著手的輔助與另類療法
根據自己防護牆類型,選擇適合的療法
你適合哪種另類療法?
超級七療法
一、催眠
二、針灸
三、生物反饋療法
四、冥想
五、瑜伽
六、意象導引
七、放鬆與減壓
多重疾病患者的治療法
第六章 超級七療法以外的其他療法
當西方醫學V.S.東方醫學
氣與經絡
「氣」就是生命的能量
能量醫學為什麼有效?
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形成你的情緒體質
嬰兒對世界的反應
溫和釋放內心的創傷能量就能獲得療癒
疾病就是身體的一部份
附錄1  防護牆測驗
附錄2  參考資料

作者简介

情緒是最難讓人掌握的病因,只要了解自己的情緒體質,明白造成這些症狀的原因和過程,自然能遠離病痛。
本書提供「防護牆」的全新概念,讓我們能利用簡單的問卷方式,明白身體是如何處理外來的刺激,藉此得知自己防護牆是厚或薄,進而測試出自己的情緒體質,了解自身健康狀態與容易罹患的慢性病,並找出最適合的輔助與另類療法。


 你的情緒體質,決定你生什麼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你的情緒體質,決定你生什麼病』,書的封面標題很吸引我,在我的直覺上,原本就認定心理態度與情緒品質會影響身體健康,事實上,身心的互動影響關係千古來就常被語言文字描述,散佈在哲學、玄學與傳統醫學的領域裡,但真正具有說服力的,仍需倚靠實驗證據與醫學理論為背景的科學論述,但這點卻又是困難的,因為內在心理情緒所引發的生理變化,至今仍是難以直接檢測或量化的。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西方醫學難以治癒許多慢性病症,它建議採納東方傳統醫學中重視身心平衡的療法來應用。它有二個主要觀點,一是身心合一,作者闡述情緒流動會形成一種能量,從體內細胞釋放出來,進而影響一個人的免疫、神經、內分泌等生物系統,最後將決定你會生什麼病 (指慢性病)。它的第二個主要觀點是:內在心理防護牆在一個人的情緒體質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不同的防護牆類型塑造不同的人格,而人格即是處理情緒與壓力的模式,針對不同的防護牆類型提出不同的另類輔助療法,始能有效治療慢性病症。雖說這本書的標題很吸引我,但究其內容論述卻稱不上紮實,說穿了,它不該是一本需要二位醫學專家共同撰寫的著作,且作者所引用的防護牆類型測驗也不若MBTI心理性向測驗來得令人信服(唯仍值參考〉。即便如此,書中的主流觀點仍值得汲取,即疾病是生命的放大鏡,情緒體質是身體的測量儀,它要讀者傾聽情緒的聲音,讓情緒保持自然流動,兼以東方自然療法來處置不知病因的慢性病,會比藥物來得有效許多。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浅显易懂的读物,简单归结起来就是:由于人类经历了某些发展模式之后,人们往往不会直言自己的感受。很多慢性疾病(例如慢性疲劳、大肠干燥、湿疹牛皮癣、偏头痛、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等等)的根本原因在于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不好经历,而经历产生的情感感受被压抑得不到恰当的抒发,造成各种情绪引发的身理病症。药物对于这些病症而言只是治标不治本,可以结合催眠、瑜伽、针灸等舒缓情绪的辅助疗法去全面解决问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