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铲释天书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4
ISBN:9787534725661
作者:张立东,任飞
页数:486页

书籍目录


一 安金槐
二 黄石林
三 邹衡
四 张彦煌
五 许顺湛
六 赵芝荃
七 张光直
八 李学勤
九 李民
十 方酉生
十一 王克林
十二 殷玮璋
十三 郑杰祥
十四 李伯谦
十五 李经汉
……
后记

作者简介

《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收录了25位考古专家的访谈录,这些访谈录涉及面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可读性,让我们随着书中的25位持灯者去穿越历史的隧道,探索那神秘而未知的世界。


 手铲释天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http://www.findart.com.cn/4f5caa7f540ef603bf07d6e4f464e4508e8d1b98c2a129c8982f3667aa5a9a0b-2-showorder.html?key=%E5%8F%B6%E5%BC%80在以手铲释天书的考古人中,夏文化探索者要算是最令人瞩目的一群了。  这首先是因为,夏王朝的建立被看作是华夏民族告别史前孩提时代的成丁礼,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这一民族的久远记忆,却因时光的流逝而变得黯淡模糊,人们甚至怀疑这一段辉煌是否曾经有过,夏王朝与夏文化成为国人心中一个拂不去的梦。从上个世纪前半叶开始走出书斋走向田野,“动手动脚找东西”(傅斯年语)的考古人,通过用手铲一页页地掀翻广袤大地上的无字天书,才使它的本来面目逐渐清晰起来。同时,研究对象的扑朔迷离与研究者的求索热情,又一度使夏文化探索成为中国考古与历史学界一个少有的研究热点,其参与人数和发表学说之多,历时日之长,讨论之热烈,都远超其他学术课题,为海内外学界乃至大众所关注。  如果把上个世纪50年代徐旭生先生以调查“夏墟”为目的的豫西之行,作为考古学上有目的的探索夏文化的肇始,其探索历程迄今已近半个世纪。关于夏文化探索的成果,如果有兴趣,我们自可去翻检那数百篇(部)考古报告和专著论文。而这样一群执着于希望的田野上的耕耘者,必定有其不为人知的甘苦,有其丰富的心路历程,这些是我们在谨严而刻板的考古报告与学术论著中所读不到的。作为考古学的后学,从大学时代起,我就痴迷于学术史和考古学家传记,企望能从中感受到鲜活生动的而不是概念化的、一脸严肃的前辈们,汲取进一步前行的营养。这些生动的细节在上个世纪前半叶出版的考古报告中还是可 以读到的。此后,我们“业内”的行文格式逐渐变得惜墨如金,且不说心路历程,就是探索和研究过程(其实这从学术的角度讲也是极有价值的)也都省简了。由是我常常有一种“杞忧”,即再过一段时间,后人仅凭着我们这一代的出版物来写这一段的发现与研究史或考古人的传记时,许多过程大概要语焉不详,要想追求鲜活生动恐怕更是奢望了。在这样的心境下,捧读还散发着墨香的《手铲释天书》时的那份感动就是不难想象的了。  作为学者,我首先是把这本书当成一本“史”书来读的。当想到在书中笔谈的25位学人中已有安金槐、张光直两位先生仙逝,黯然神伤的同时,更意识到这书“抢救”的价值,其于学术史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它又是一本专题性的传记,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些前辈作为学者的人生轨迹。这些学者绝大部分年逾耳顺,或至古稀,可以以平和、恬淡的心境来回顾研究历程。诚如编者所言,“作为过来人,当把个体放在历史的背景中定格的时候,他们彰显的是学人的坦诚,弘扬的是既坚持真理又宽容他人的学者品德。”他们在书中梳理、总结自己的研究历程,阐发个人观点思想,同时往往不乏对整个夏文化探索历程的宏观回顾与分析,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殷切期望。一书在手,一部夏文化探索史几可尽览。  这书又具有极强的可读性。这主要是因为笔谈者们往往是带情而书,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挚爱之情,再再溢于纸面。而编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笔谈内容与语言风格的真实,更使这本书具有贴近自然的亲和力。甚至对访谈者以出生年月顺序编排,都让人感受到贴近自然的传统文化气息,同时也具有“编年史”的韵味。一切都是在没有太多的修饰下进行的。笔者与25位先生中的绝大部分都有交往或曾谋面,捧读此书,如见其人,仿佛与其灯下促膝长谈,亲耳聆听他们追述以往。  在世界几大文明发祥地中,中国是罕有的一处自现代考古学诞生伊始就以本国学者为主,建构起当地考古学文化架构的地区。这决定了中国考古学从一开始,就与探索其自身文明源流的“寻根问祖”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将其作为主要目的和任务的。勿庸讳言,今日的夏文化探索者,与其研究对象间存在着某种由亲缘关系决定的、心灵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正因此,前者就更易于理解、解读后者。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这是所谓“纯客观”研究所无法比拟和企及的。这种得自造化的亲缘关系,与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相结合,遂造就出了一批形成自身研究特色的、优秀的中国考古学者。由是我们也就容易理解,夏文化探索者是饱含着情感,投入到这一中国学界最大的、最重要的“寻根问祖”工程中来的。  书的深意恐怕还不仅仅限于学术史的层面,笔谈者们对自己亲历的“文革”时代前后学人际遇的生动描绘,又使这书具有了当代史和社会学的价值。这本书引领我们走近了一群人,留住了一段历史。在二里头考古队,当我们翻检那些在粗糙发黄的底册上誊写得一丝不苟的一份份发掘记录,想到前辈们是在那样严酷、艰苦的环境中完成了这些寻找历史的业绩,敬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古学是一门残酷的学问。新的考古发现在时时检验着学者们观点的确切与否。在这里我们避免使用“正确与否”一词,是意识到我们的学术只能最大限度地迫近历史的真实,我们的认识总是具有一定的相对性。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地面对新的材料而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认识。在书中,不少学者就坦陈自己在研究过程中观点的转变,充分地显现出了求实的精神。其实就具体的观点而言,即使在夏文化探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今天,仍无正确与错误之分,我们距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探索远无止境。而我们从这本书中获益最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这是我们在这一领域中进一步求索的动力所在。  殷玮璋先生在书中回顾40年间夏文化探索工作时,有这样一段表述:“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在系统资料尚未发表的情况下能写出这么多文章,提出那么多观点,不能不说是个有趣的现象”。这是一种时代现象,也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我们的总体学术取向和研究思路,这同样会给未来的研究探索以有益的启迪,引发我们的思考。回顾夏文化的探索历程,可以从中得到这样的启示:首先,研究思路的拓宽与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加强,是关乎夏文化探索能否进一步深化的关键之所在;同时,考古资料不充分,仍是妨碍研究工作展开的最大的问题,夏文化探索的深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田野工作的突破。从书中,已可读出前辈们用他们的身体力行为我们指明的继续跋涉的方向。  据笔者所知,这样的考古人自述集在国内还是第一本。就学界以外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是他们得以窥探考古学这片神秘土地的窗口,是他们了解古代文明及其发现与研究史的钥匙,是学界与大众相互理解的桥梁。  这样的好书,希望能更多地问世。  (原刊于《中国文物报》2002年2月22日)
  •     前面二篇评价分别是刊物的书评和本书的后记还没有看过的豆子的书评那先人住二里头我住二里庄闲话!本书就是围绕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各位专家就夏商断代文化起源发展结果各抒己见其实就是各位专家各打嘴仗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各执一词干了一辈子这个专业都想让自己的论断成为公认的结果除了了解那段压在地下的历史外还可管窥一下我朝知识分子的思维轨迹
  •       活在现世的人们,永远对回溯过往和展望未来有着不可遏制的激情。因为只有过去、现在和未来连在一起,才能构成一部完整的人类发展史。对于展望未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自然有着不同的追求和去实现但未必能够实现这些追求的门径。而回溯过往,对于十九世纪末期以后的人们来说,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新兴的考古学,为他们探索人类文明的发展,打开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通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考古学——这门兴起于近代西方的崭新学科,不断地向人们立体地、具象地揭示着古代社会神秘高远的生活画卷。   在中国,考古学的建立尚不足八十年。1929年李济先生对华阴村遗址的发掘,拉开了中国科学考古的序幕。至此,在中国人文领域里又增添了不同于古代金石之学的现代考古学学科。一代代考古工作者薪火相传,不仅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着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而且通过一系列的发掘,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华民族从远古发源,历经兴衰,却不断前进的全景图卷。   但是,“欧洲中心论”者怀疑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某些中国学者也陷入“疑古主义”的迷雾而不能自拔。二十世纪殷墟发现以来,重建我国上古史的任务提上了日程。而对于弄清“文献不足征”的夏代的来龙去脉,就日益成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课题。1959年春,徐旭生先生领导的豫西调查,成为正式探寻夏文化考古学意义上的开始;而后安金槐先生领导的对禹都阳城的考察,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登封会议,则大大促进了夏文化的研究。登封会议之后,学者们纷纷发表意见,夏文化探索遂成为中国考古学中争论最激烈的课题。   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一大批考古工作者为探索夏文化默默地耕耘。他们不仅为夏文化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思考,孜孜不倦地探索夏代历史。众多海内外考古、历史学者不仅密切关注有关夏文化田野工作的进展情况,而且积极参与研究,通过自己的假设与论证,为推定夏史做出了贡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启动、结题,使学者们在大部分问题上渐次达成较为一致的共识。更重要的是使夏文化的研究以至我国上古史其他领域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方法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尽管考古工作者们的新发现在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生活,尽管人们在不断地享用着考古工作者们的研究成果,但实事求是地说,考古人仍是不太被注意的一群。这些紧握手铲(考古人最基本的专业工具)的考古人,栉风沐雨,默默无闻地跋涉于田野工地之间,苦苦寻觅着与祖先对话的契机,缀合着历史可能出现的缺环,修正着后人对前人的认识,解读着天书般的人类文化遗存。在他们著书立说的背后,有着多少寂寞和孤独,有着多少困苦和酸楚,有着多少兴奋和喜悦,又有着多少思考和升华。我始终认为,这些情感和体验都应该是考古学者成一家之言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些宝贵的背景知识,能够让我们对考古成果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辩证的判断。毕竟人类历史的主体是人,而考古则是去发现人类已经写就的篇章。后人对前人的理解,必然首先建立在对自身的理解之上。科学家马丽——克莱尔·金曾经说:“我从来就不相信,我们对科学的思考方式能够脱离对生活的思考方式。”作为科学的考古学,也不应例外。但是考古学者们那些重要的情感体验是很难在“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发掘报告中体现出来的,这无疑造成了这种重要信息的流失。缘于此,我们决定以不拘一格的访谈形式来弥补这种缺憾。这样就有了这本《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的问世。   书中,我们对二十五位不同时期活跃在夏文化研究前沿的考古学者,分别进行了专题访谈。虽然他们不是夏文化探索者的全部,但这已可以使读者窥全豹于一斑。这些访谈力求舍弃艰涩的专业术语并尽量避开繁难的学术争论,而着眼于一个个夏文化探索中的“人”的故事。直率地发问和真诚地回答,坦言考古的神秘与艰辛;同时也发布了在常规考古报告中难以包容的学术信息,使读者从中了解到重大考古发现的背景知识和研究过程。   学术的传承贵在人梯精神。前辈学者的治学经验和求索新知的心路历程,往往是闪现在他们心中的智慧火花,也是点燃后辈学人的思想燧石。这些珍贵的“火花”若不能及时保存,将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熄灭。而“人,一辈子也点燃不了几次思想的火花”艾伯特·爱因斯坦 。因此,在这次访谈的人选上,我们更多地着眼于中老年夏文化探索者。当我们按照出生年月编排着他们的先后顺序时,一部清晰的夏文化探索史展现在眼前。其中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鲜于示人的学术体验,难得展开的研究背景等等,使本书的学术和学术史价值不言而喻。   本书从策划到杀青历时三年有余。参与本书访谈的二十五位学人,多数都在田野发掘和室内整理中默默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学术见解虽时有发表,却很少有时间和机会真正地审视过自己,从容地梳理过自己,因此大家都十分珍惜这次合作。在访谈过程中,不管是学界名宿还是业内骁将,无不满腔热情,襄赞其事。许多先生都是几易其稿,精益求精。作为过来人,当把个体放在历史的背景中定格的时候,他们彰显的是学人的坦诚,弘扬的是既坚持真理又宽容他人的学者品德。所有这些,常常令我感念在心,激动不已。   在这里特别要提到的还有同为本书策划和编者的张立东先生。考古学博士张立东先生,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本书中访谈的多是他的前辈学人,他不囿门户,广采博收,力图最大限度地深入被访谈者的学术领地,并尽可能做到客观地把握、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如果没有他的通力合作,这本书是很难如期完成的。   因为张立东先生现远在美国,而本书付梓在即,只好由我勉为其难地做完了后续工作及全书的统稿工作。在这里我要代表张立东先生向诸位被访谈者及为本书作序的俞伟超先生表示真诚的感谢,没有他们的理解与大力支持,策划是无法变成现实的。   是为记。   (《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张立东、任飞编著,大象出版社2001年4月版,28.00元)稿件来源:《博览群书》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夏夏夏夏夏~
  •     读它的时候,还是热爱考古的好青年。
  •     有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