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诗学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32761913
作者:[法] 加斯东·巴什拉
页数:312页

内容概要

加斯东•巴什拉(Gsston Bachelard,1884-1962)是法国20世纪重要的科学哲学家、文学评论家、诗人,被认为是法国新科学认识论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法国众多哲学家,而其认识论也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推重。

作者简介

本书初版于1957年。在现代主义晚期建筑文化快要窒息的氛围中,此书从现象学和象征意义的角度,对建筑展开了独到的思考和想象。作者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书中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对亲密空间的描绘与想象。他指出,家是人在世界的角落,家的意象反映了亲密、孤独、热情的意象。我们在家屋之中,家屋也在我们之内。我们诗意地建构家屋,家屋也灵性地建构我们。


 空间的诗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因为现象学与理性、实证类的哲学思想不同,更注重直接的感受,所以书里的内容逻辑性不强,对于我而言阅读起来不太习惯,很多内容也不大能理解。带着汲取一些建筑设计知识的目的阅读此书,对其中描述空间、特别是描述家宅的文字段落比较关注。书中对空间的理解是彻彻底底感性的,在感性的空间中延伸出无尽的幻想及回忆。这里的空间依赖于感知空间的人,这种空间完全不同于客观存在的具有几何尺度的空间,而必须为人所体验,是人在空间中驰骋的幻想、思绪、回忆赋予空间特性,这是一种“人-空间”的双向互动构成。可能客观空间更像“白描”中的无我之境,而诗学空间更像“情景交融”中的有我之境。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在这里,生成千种形状、千片树叶,但存在并没有经历任何分散:但愿我能在一个广阔的形象主体中收集起所有存在的形象,所有多样、多变的形象,它们不管怎样都是存在的永恒性的图解,里尔克的树将在我的具体形而上学的影集中开启一个重要的章节。”
  •     外在的空间是一个消失在记忆阴影中的古老内心空间!
  •     读引言时有种惊艳的感觉。但这种感觉读到家宅的后半部分就没有了。因此读完家宅篇就停止了,剩下的留作零食。
  •     当精神分析学,心理学说不清的时候,现象学粉末登场,真是万精油
  •     (部分地)唤醒了对“沙漏内时间毁灭之声”的感知
  •     对于诗歌形象的直接关注,流畅而美妙的文字,不像枯燥的理论,只是一个长者在绘声绘色地娓娓道来,发现我们所忽略的空间
  •     好!!
  •     副标题:怎样用废话凑成一本书的良好范例
  •     看看
  •     不明觉厉
  •     我觉得书分两种,一种是能睡前躺着看,一种得老老实实坐书桌前做笔记。这本书让我从被窝里爬起来,在书桌前坐了一会,又窝在沙发里。“当诗人对我说'我知道一种菠萝香味的忧伤……'这时我就会感到自己不那么忧伤,”对,因为我!感!到!饿!了!【脑细胞死这么多,难道不值得一颗美的果子为之牺牲吗!】美,吃多了腻。
  •     前两章对于家宅的论述确实有所启发,尤其是引用的亨利·博斯科的文字。然而其他可能是诗人和哲学家的领域==
  •     家宅不仅是我们肉体的栖息地,更是供我们梦想休憩的家园。
  •     去成熟化,去哲学化,感受新的形象空间,把精神分析与各种主义赶出文学,让主体还复到儿童般的好奇,如果有必要,借助烟草与酒精或其他,用诗学充斥现实。即使如此,这也不是普通人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更多地被规则空间所俘获,想象力亦被拿去消耗。
  •     没想象中那么“矩阵”!
  •     自身的建筑知识和几何才能还不足以让我全部领略本书的奥义,不过好佩服这种学科式的诗意。
  •     有的书初读因人而遇,读之前不知是谁人写的何书。 抽象主观加上翻译冗长,前面啃起来很费脑力。 索性后面开始行文流畅,打开了一扇内在空间的大门,读出一个对我来说崭新的维度。 以想象为动力跟着巴什拉在诗的维度下行走。复古沉静原初的世界,颠覆了旧有的审美,大师的视界很美妙。
  •     温暖的阅读
  •     说空间肯定会说到建筑 但说建筑只说建筑没多大意思 这本其实算哲学。值得一读的书。厘清专业深化思维打死装逼犯都行~
  •     不算浅显但是写的特别优美,默默在图书馆里一边吹空调一边看真是特别幸福!包装很美,不止一个人问我你这包书皮在哪儿买的真是好看23333
  •     真神作。
  •     “家宅”部分一般,四、五两章的bestiary感煞是有趣,最后三章流光溢彩。“形象的所有瞬间”。
  •     从中西诗学比较的层面上看,巴什拉所指的空间,其实就是古典诗论中的意象、意境。但这本书重要的并不是理论,而是一种方法论。它指导我们应当如何从最细微的部分去理解诗歌,去把握一首诗的内部世界,看它如何延展,如何纵深。
  •     以家宅作为基本单位来阐述人与空间的关系,但是这本书最难以理解的地方它全部以现象学作为基础,这对我们这些普通读者的理解造成了障碍。
  •     再读一遍
  •     任何正常的事,被现象学式写作一掺和都不是事了。。
  •     神作!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空间这本就可以解答。从家宅,房屋,楼梯,角落,鸟巢,内外空间等等都赋予空间的想象。现象学和哲学和建筑学以及诗歌的浑然一体。作者文笔本身就是诗一样的语言。也是一本要摘句的书!
  •     家宅庇佑着梦想,家宅保护着梦想者,家宅让我们能够在安详中做梦。
  •     这就是他的居所,他的洞穴,他的罩子……他依附于教堂,就好像乌龟依附于它的龟壳一样。毛糙不平的教堂就是他的甲壳。”这些形象必须一个也不能少,才能说明一个外表丑陋的存在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建筑物的各个角落找到他提心吊胆的藏身之处。
  •     好无聊的现象学。
  •     大篇幅文学理论层面的诗学研讨引论内心空间的影响机制。他的空间现象学指向人类意识领域的内部世界,对于当时建筑领域(相对的外部世界)的某些状况持反向甚至抵触的批判态度:一种“对令人恐怖的现代性经验的症候式回应”(Anthony Vidler语)。福柯的异场所分析(heterotopoanalysis)是巴什拉场所分析的延续。
  •     巴什拉的对空间的描写过于诗性,给空间的各种意象赋予意义,他说自己是现象学的方法,在我看来过于浪漫主义,不过从根本上来说区别于总体性的理性哲学。
  •     也是断断续续读了
  •     不是我的菜,不过我一向对空间和人的关系着迷,最近有机会去到两个老朋友的家,相隔上一次登门都有快十年了,我惊讶于自己记忆的偏差,又从细微的角落里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和保持。看看自己,不能扫一屋,无法成一家…
  •     挺有意思的小书。闲暇消遣推荐,适合打发时间。
  •     想刷四元素精神分析顺便再看看罗兰巴特
  •     并没有读得很明白
  •     用纯粹现象学来研究想象力,总觉得跟符号学差不多。作者谈到去哲学化去成熟化才会有纯粹的现象学。最后一节圆的现象学涉及到了很多存在哲学的东西有点绕读不懂。研究空间或许有用。家宅,贝壳,箱子,缩影还有宇宙。内部空间外部空间,所有的形象都在说话显现。
  •     不知道自己读了些什么,倒是感受到了想象力的诗意
  •     原来是本早于段义孚的“恋地情结”,只不过论述对象集中于“幸福空间的形象”。
  •     隐士的小木屋:它幸福地拥有强烈的贫穷
  •     算是翻过
  •     第一次看到不包含时间的书。。。
  •     新年计划第一条:读完巴什拉尔的所有中文译作。
  •     等到背完全不痛了就继续写字。
  •     一本很奇特的书,我们内心的空间好似无边无际的孤独,可以把一天变为一生,可以与宇宙相通,世界的空间一旦与内心的空间相连,生命则充满无限延展性,个体的短暂则会变成永恒。
  •     想象,就像阳光中的微小颗粒,想抓住,却已飘散在空中。
  •     对我来说重要性不来自理论本身,而是以诗意的方式来读诗。
  •     从现象学角度「去哲学化」「去精神分析化」的一次尝试,对空间形象原初性的抽丝剥茧,对安居其中的诗性想象力的召唤。可是巴什拉动辄强调原初、梦想和本真的做法,还有他对「恶意空间」这一分析范畴的排除,都表明他是一个「安居」在形象内心广阔性中的纯真读者。特别是在20世纪,诗歌中的空间形象已经成了满载现代性重负的文化表征,单是一种溯源或回响式的无辜现象学探讨已经远远不够了。
  •     现象学是文艺理论的理论,过分诠释只会让人兴味索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