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青春献给你》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 我把青春献给你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3
ISBN:9787535424877
作者:冯小刚
页数:243页

成长的背后

历经近十年中国电影的重新洗牌之后,张陈冯三位爷依然是东风吹,战鼓擂,三家鼎立谁怕谁。看了几十部出自他们三位的片子,张艺谋依旧是最勤奋的,可惜越来越向大腕靠拢却偏离了“为艺而谋”的轨道,自大且铺张了起来;陈凯歌依旧深沉却在象牙塔里“自不乐其乐”,如坐针毡地出来透气,被观众打回原形;冯小刚依旧聪明着使坏,或说坏地有够聪明,《天下无贼》堪称近年中国电影界集好看与思想的为数不多之作品。相比于名家闺秀的第五代,代之外,以搭草棚发家的冯老师“原来草莽”。纵观其人,无论从长相到气派,从经历到人生,都很难将其与光辉鲜亮的电影大师联系起来,充其量也就一电影工作者罢了。但就是这么一个灰头土脸的电影工作者,打乱了当年中国电影受众与票房的划分格局,乐此不疲地以喜剧的形式冲击着当时的精英阶层与话语权。在我看来,他是一个灵活的偏执的、可爱的不招人待见的、混混的精英的复杂集结体,《我把青春献给你》以聊天拉家常的口吻截取了冯小刚回忆的片断,联结起思想的闪光,虽不足以现其全貌,但一叶知秋,电影投出的光打亮了藏于银幕背后的手,和一张嬉笑着歪瓜裂枣的脸。此书虽近似一本自己采访自己的语录集,但作为自传性质的文字还是表达出了相当的真诚,这尤其表现在书中大篇幅地有关王朔的回忆。熟悉冯式电影和王式小说的人都知道,这二人在上世纪末的合作是足以改变整个文艺界动向的组合,一时间京痞式的话语大大流行,小聪明比比皆是,幽上一别人默成为了很小资的时尚。在王朔与冯小刚分手之后,一个文学的时代还未完全过去,一个新的电影王朝已然到来,这里面纵有千般万般说不清道不明的来来往往细枝末节,但从回忆出发看往事,嘴角还是带着蜜甜的。冯导现在看来怎么也是个成功人士,事业有成还借工作之便利抱得美妻归,婚姻家庭事业三美满。但在床边合上此书,我笑容还挂在脸上,心头却有一股说不清的怅然。也许看传记,看一个人的大半生就这样或简简单单或百般纠缠地写在纸上,那么黑白分明那么一页页地翻过,总有些戚戚然,就像一年的事做都做完了,但要写年终报告时就删了又写,写了又改,不敢坦然,这放在踉跄入狱后的自白书上更加明显。回忆一向是危险的,承担着可怕与可爱轮番出现的几率,因为我们可以轻易而大度的原谅别人但很难真正的面对自己。一本回忆的文字,最重要的是坦然,坦然了,就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了。书并不重要,无非是督促自己看看来时路,顺便满足一下对你感兴趣的广大人民群众,但书要真、要诚,因为著书就是立命,就是生产,私生子的悲剧不在于他出生前,而在懂事后,写作并非儿戏,不得不夕若惕,提防着后人的评说。成功的人往往代言式的亮相,光鲜靓丽昭示着权力与财富、高级和与众不同,他们总是焦点话题。今年春晚又拿“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什么”说事。其实,从任何一个成功的人看来,他或她甚至它背后站着的都是一份不足与人道也的辛酸,这其中个味只能自己品尝,就算摊开了说白了坦白从宽相见恨晚了别人也未必能明白,体会不了那份痛,因为不是知己。所以在看到刚进《编辑部的故事》剧组时战战兢兢又希望一语炸个响的冯小刚说“心里有一种被大腕认可的幸福感”,我觉得真是可爱。这是初出茅庐的小伙最直率的反应,比什么我那个激动啊感慨啊二十几年还忘不了当年那一幕啊实在多了,厚道。寻着这样的成长历程,一个年轻气盛的北京混混一步步打磨到了三巨头的地位和无上的号召力,这才是本书的主题,我只能说,这叫成长,叫蜕变,叫痛并快乐着。其实进影院看电影,电影票就是一纸契约,你可以事后与人报不平道心酸,但其实还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想起在美国看到的一条航空公司的广告语:“YOU PAY,WE FLY”。我拍片你消费,我受累半年你放松了俩小时,当然,你可能委屈也可能不服,凭什么你是大腕我跟着你傻乐啊?但你还得这么乐下去,用冯小刚那拨人的话说就是“成全了我也陶冶了你”,简单一想,嘿,双赢!“双赢”,其实没什么不好。

小刚是个好同志

起码真诚是扑面而来的,再带了些幽默和随性。短短的一些回顾,让我有两个感想, 1-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小刚所相处的这些人,哪个不是很NB的,对于他来讲拍电影也有简单的葡萄,就是直接把身边的王朔换个演员演绎一下即可。 2-老天是公平的,老冯长得就不说了,才情也没见着怎么样,现在白癜风更是夸张,但是拧巴的个性,加上运气,贵人,最好还是一个传奇,谁能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balance呢

我把浪漫献给你

今天自习的时候偷懒看了冯小刚写的《我把青春献给你》。老实说,书在行文上并不怎么样,章节之间的风格不一,叙事没有主线,一个人的故事说不了两句就扯到另一个人身上,其中还夹杂着从其他地方用来凑字数的摘录。但是我在看的时候,每次想到要停下来继续自习的时候,还是想再看一章吧,于是一口气全部看完。最后书在结尾处匆匆结束,总觉得像是一部没有写完的剧本,差了一场ending,意犹未尽。这本书是电脑上很早前存的,pdf格式,排版很差,勉强能分清各个章节的起始界限,而且文章中间还有各种不知道从哪里因为排版失误插进来的,与上下文不搭调的句子,有的能一眼分辨出来,有的可能读完了还没有发现 。不过这些其实都不影响我兴致勃勃地读完这本书,冯小刚在大部分的文字中还是都用了他拍喜剧片时候的调调,开玩笑的时候面无表情,语调平静,然而说出来的都是一些烂三俗的内容。有时候看明星们说自己的故事都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说起拍电影这种宏大的工作时,总是用着一种和你说你在家闲着没事翻漫画书看的一样的语气。在你眼中他们所干出来的似乎很有腔调的事情,不过也仅仅是他们充满七情六欲的生活中无比稀疏平常的事情。好几次都从书里面看到这样的意思:电影剧本的最初构思是怎么来的?无非就是一个导演,一个编剧,几个好友,一桌饺子,两瓶二锅头,我说一个黄色笑话,你严肃地扯一个蛋,我不怀好意的夸你两句,你回过来怀着对我满心的崇敬喷我一头一脸。当然我明白他们口中叙述的故事,和事实上的故事一定不尽相同。冯小刚自己在书里也坦白,许多东西因为时间长久,已经记不清楚当初是什么样子了,也许无意之中加了一点料,但是木头还是那根木头,而不会变成一根包了木纹纸的铁。尽管如此,我还是对他书中所有故事的细致描写感觉到惊讶,这些故事全是他在前些年的工作生活中的纪实叙述,故事中每个人说话的语气和神态表现出来的样子完全就好像还是从他自己鲜活的记忆中清晰挑出的一样。所以一直看到后面,越来越觉得,这其实不是一本半自传一样的随笔,反而更像是一部剧本,记录冯小刚自己在自己的电影生活中扮演的各种角色,他在这些角色中和各种朋友、同事,交情好的或者不好的人演了这么多年的对手戏。这部“剧本”的风格则又完全和他自己拍出的电影相差无几,完全就是那种死不正经的人,用特别平静的语气讲出的一个死不正经的故事。但是这些调侃的语气,却又似乎更加含情脉脉。看的出来,这本书里,冯小刚对过去的日子里面,跟一群都还没成名的朋友朝夕相处,做尽2b事,吃尽酒肉饭的日子是何等的怀念。然而当他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行文又是何等的戏谑。他戏谑的也许是,都一把年纪有家有室的人了,怎么老还揣着当年那个小混混的情调。回想一下冯小刚的电影,感觉能够让我觉得非常喜欢的,也只有《大腕》这一部,可惜他在这本书里面却对这部片子只字未提。片子里面葛优扮演的角色也许完全就是他对自己身份和职业的自嘲。无奈活了这么多年,看尽了世态炎凉,到处都想找个人倾吐一番满心的委屈,却又担心祸从口出,于是用了这样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出来。当然可能又是我多虑了,也许他仅仅只是想说出这样一个重口味的笑话而已。但是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冯小刚满嘴的胡扯似乎并非其发自内心的对于自己生活的批判。正像他自己坦白的一样,他骨子里面充满的是古典主义的浪漫情怀。他的电影中,我并未看出几多浪漫的流露,然而在这本书里,却到处都充满他对朋友、爱人和生活满满的充盈的情感,仿佛是在深情款款得诉说着他青春时和不再青春时的一个个人和故事。这些人和故事似乎已经记不清发生在什么时候了。不过不管出现在什么年纪都不重要,因为他们全都浪漫的像青春一样。在我看来,冯小刚献出的这本青春,要比他的电影精彩太多。

很幽默

看过这本书,你才知道,名人就是名人,你可以任意写,当然书中讲述了小刚生活中是怎样拍电影的,或许,这本书也可以拍成一部电影.小刚的电影很幽默,他跟葛优简直就是周星驰也吴孟达,可能是我以前看多了周星驰的无里头电影,对小刚的电影,尤其是之前的许多贺岁片,好在现在科技发达,能够好好看看以前他拍的电影.看看吧!它可以让你会心一笑,我想这已经够了.

我把青春献给你--我初中的回忆

记得初中的时候和小银,大头翘课去参加冯小刚的签名售书会~人山人海~冯导长的还真不太对得起人民群众,只能说上天是公平的诶~徐帆很漂亮~一家子的平均水平就这样拉起了~挺好~书蛮诙谐的,冯小刚的黑色味道。

我把青春喂了狗

冯小刚最近风头正紧,不仅是因为《私人定制》的种种,更是因为冯导在微博上大声呛那些所谓的影评人。冯导是个真性情,嬉笑怒骂不遮掩;冯导是个典型的北方叨逼叨,因为常常叨逼不完所以干脆拍电影拍个痛快;冯导是北京文化圈子里的人,三五个身边的好友就凑成了电影的编剧、摄像和出品,真是爽快。刚好前面看了《私人定制》,第一次在影院看电影看睡着了,觉得充其量也就是个《甲方乙方》的翻版,没什么新意,但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还算是一部绰绰有余的贺岁片,虽诚意不足,但图一乐呵。其实也难怪,前面《一九四二》一下“坑”了华谊兄弟那么多钱,这次总要拿出点自己的看家技能、看家题材和看家手法来做点稳妥的挣钱的买卖,所以不,光植入广告就卖了8000万,也算在情感上表达一下对于中军中磊兄弟的感激之情。在这个基础上再兼顾点社会讽刺的意味,冯导觉得也就够了,截止到今天为止突破6亿的票房也表明大部分观众觉得也够了。刚看完了冯导95年的电视剧《一地鸡毛》,当时被禁了,看了之后觉得也难怪,盗用百度来的简介就是“一部琐碎人生的范本,一部关系学的教科书,再现了单位这一微观天地,鸡毛蒜皮,纤毫毕现,不嫌其俗,不掩其恶,“酱缸”之臭,人心之险,展示无遗。”还是编剧刘震云说得好:世上人很多,但每天需要对付的也就是身边那几个人。最大的感受是庆幸自己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公务员和国企单位。终于看到了冯小刚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冯导把青春献给了谁?献给了观众,天下无贼、集结号等都是曾经陪着大家高兴跨年的礼物;献给了自己,从军人到导演,他始终选择做个手艺人,他的青春是最美的铺垫;献给了徐帆,得一人心守白头,相互搀扶相互支撑;献给了那个年代,那个社会层面剧烈动荡的年代,天然的电影场景。冯小刚是把青春献给了“你”,而我却把青春喂了狗,不是因为我的青春是狗粮,而是我总觉得它是飘着的,总是沉不下来到一件事情上,飘啊飘的就不知道飘到了什么境地,把握不住。这个自传读起来很是爽快,不是因为短,而是冯导本身就是一个爽快的人,读着读着眼前就活现了一个带着京腔吐槽一下社会嘚吧一下身边的人和事的糙汉子。里面冯导关于“伪另类”的定义很好玩:“不被主流和大众及真两类所接受的一类,没有想象力,破旧不立新,自私,个人主义恶性膨胀,假装不爱钱,假装有个性,假装脏乱差”。一句话,装逼总是会被普通人和牛逼的人鄙视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偏离了你的当下位置就是装逼。唉,对比一下,我果然是一个装逼的人,正在努力还债中T T。印象最深的还有这么几句话:“记忆像是一块被虫子啄了许多洞的木头,只好补了腻子”。“没有人真正喜欢老实人,都是嘴上说的”。“人过鬼门,气度霄关”。人总是习惯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只看得到自己的开心与悲伤,焦急与慌张,你快迟到时仿佛所有的公交都跟你做对迟迟不来,所有的出租司机都跟你做对一直拒载,所有的摩的都跟你做对趁机宰你,觉得世界满满的恶意,其实却不知道你他妈算个JB,谁也没空对你高看一眼或者低看一眼的。还是应该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想想,公交没来没准公交司机比你还急又在骂娘说误点要被罚钱,出租拒载没准出租司机又在吐槽晚点交接会被骂钱迷,摩的宰你可你为什么不能理直气壮的对他说:你走吧我不急,我再等等,你要是不能便宜一些的话!!!!这么晚了还一个人叨逼叨的堆些文字,还是要像冯小刚一样,大气的活在电影的世界里,但这个世界不是只有自己,还有投资人、合伙人和影评人。

献给那过去的青春

明显的看出来的王朔语言风格冯流氓的成长历程本书肯定还有刘震云的功劳最后就成了这本我把青春献给你看到电影手机里:葛优和范冰冰说,俺退休了我也要写本书,书名就叫我把青春献给你,不由得哈哈一乐。

我把青春献给你,你把青春献给谁〈1〉

冯小刚说记忆象被虫蛀了的木头,而他的这本自传是抹了腻子的木头,不一定真实,但还是木头,不是别的什么,我们往往难以还原记忆的本来面目,对记忆的态度也没必要记述那么真实,冯小刚不需要,我们也不需要。——题记刘震云,这个与冯小刚私交甚深的语言大师,在序里这样说他和冯小刚合作时达成的共识:“1、任何时候证明是无用的努力,事前都是必需的;2、事情是一个过程,慢慢来不要着急;3、创作的过程不是把可能变为可能,而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4、当前面出现困难的时候,就是要上新台阶的时候,中央说的好,困难与机遇并存;5、当两种事情出现排异时,必须马上砍掉一个;6、说艺无止境,一方面是说生有涯,学也无涯,另一方面是说具体到一个作品,修改也是无止境的;7、敢于抛弃原来认为好的东西,才叫修改,敢于一遍遍推倒重来,才叫调整;8、上帝的召唤,具有无穷的力量。”这种共识在日后冯小刚的创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刘震云对冯小刚的导演才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他离对电影的突出贡献还有1.73公里,我倒觉得作为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的冯小刚,和张艺谋、陈凯歌相比,他对大雅艺术的领悟力略有不足,但是他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触角和王朔般真实的平民情谊,使得他备受欢迎,眼下流行的“草根”一词,用来形容冯小刚再恰当不过。冯小刚的笔锋很象王朔,属于纯粹北京方言的调侃,非常适合人在茶余饭后解闷纳凉时捧来阅读,看得出他对博您会心一笑信心十足。好人好梦冯小刚把好梦公司的故事放在第一位讲,而把自己的事放在后面,可以看出他是个很怀旧的人,他对与王朔在一起的那段时间仍念念不忘。王朔作为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他曾这样形容自己:身体发育时适逢三年自然灾害,受教育时赶上文化大革命,所谓全面营养不良。身无一技之长,只粗粗认得三五千字,正是那种志大才疏之辈,理当庸碌一生,做他人脚下之石;也是命不该绝,社会变革,偏安也难,为谋今后立世于一锥之地,故沉潭泛起,舞文弄墨。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王朔现在很少出作品了,他当年的《玩的就是心跳》、《动物凶猛》等让我印象深刻,可以说他开创了中国文坛一种新的语言模式,平时而带有市井气吸的文字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韩寒的《一座城池》等也能寻见王朔小说的影子。今天先写到这,我这人属于好奇心比较强那拨的,买书要买一沓,看书时也一次看一沓,别人看一本,我可能每本都看了1/10,也可能永远就是这1/10了。更多评论详见-别让电影住我的眼-酸柠檬的bloghttp://blog.sina.com.cn/u/559a1b55010003x3

找寻自我本真的青春

看过冯导的电影,从《一声叹息》,到最近的《一九四二》,幽默的话语之后总会带给我很多关于生活,关于人生的提示。而今看了这部著作,又对冯导其人加深了一些了解。青春,这个美好的字眼,在一些人心里是曼妙的回忆,在一些人心里确是避之不及的噩梦,总有人欢喜有人忧。在年近而立之年,读到《我把青春献给你》这个题目,真真犹豫了许久该不该打开这本书,该不该翻看下自己的青春去了哪里?值得庆幸的是,冯导教会我的不是那些振兴祖国,称霸世界的弥天大梦,而是一些微妙的生活启迪,犹如一股股春天雪化而成的泉水,缓缓从我身体里流过,舒爽不已。谢谢!

粗俗的大实在人

文字很简单,很好读,很快就看完一遍。没有任何波澜的流水账了一遍冯小刚的一些经历和当时心里的想法。这书最多只能让人加深对冯小刚的了解,从文字和诉述都没有太多留下印象深刻的地方,就像他自己书里说的,不是做一个作家来写这些事情。不对,还是有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看完以后想多读写王朔写的书。

《我把青春献给你》——买冯导的钟点听他给你解闷儿

 在看完冯导的《我把青春献给你》之前,我刚从电影院和一帮子朋友笑得七倒八歪出来,这是我今年第三次进电影院,看得是《非诚勿扰》。 因为不是电影学院科班出身,所以即便现在做了编剧,我看电影和电视剧的眼光也依然是一个业余,除了比普通观众多在看电影时多思考几个镜头的切换和场次的衔接之外,我和其他人一样,该乐的乐,该感动的感动。我的眼光不算挑剔,但一般的货色也绝对瞧不上眼。2008年一系列大片是骡子是马一股脑儿先瞅了再说,《非诚勿扰》只有3000万的投资当然不算是大片,但我在电影院的那两个小时愣是没歇着自个儿,从头笑到尾。当然你也可以说我笑点很低,但每次看冯小刚的作品我都会笑成这副德行,也许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 同行一哥们儿,坐我边上,从一开场就笑得比我大声比我德行,我以为他也和我一样,是被葛爷嘴里数不尽的段子给乐着了,没想到哥们儿一出来就和我抱怨:说你是做编剧,从你的专业角度来看,冯小刚这个作品也太忽悠人了吧?往大了看比不上《集结号》,往早了看又够不着《大腕》等等,台词好笑是好笑,但他的电影最基本点不就是好笑么?怎么除了好笑以外什么也看不出来?总感觉120分钟花了35块钱是浪费了。 我当时没说话,心里却一直在琢磨哥们儿的话,编剧算个屁角度,编剧进了电影院就也是一普通观众,我只能说,从观众的角度上,我很乐,你也很乐,我们120分钟都在乐,有几个段子到现在我和我男朋友还在乐此不疲的使。所以,我给《非诚勿扰》打85分。我觉得35块钱一个子儿也没白费,要说只能说哥们儿的期望值出了点问题,他指靠花35块钱就可以看到《梅兰芳》和《非诚勿扰》双重效果,又要有前者的深刻沉重又要有后者的乐乎,达到这个要求的电影有,但基本上十年才出一部,那叫经典,可你哪儿能要求一个导演年年都经典呢?这不现实。 我看电影图一个实诚,甭管哭也好笑也好,120分钟之内让我忘掉我自己,我就觉得这电影挺好。同期的《画皮》、《叶文》、《梅兰芳》以及《海角七号》,均让我不同程度的出戏,看着看着我自己就跑出来了:《画皮》作为一大片剧本简直像任何一个青春刊物上都会出现的纯爱小说,只能说周迅和音乐给这部戏添了80%的彩;《叶文》色调情绪和武打都很好,可惜就可惜在那股子陈谷子烂芝麻的爱国情绪用得俗;《梅兰芳》从头到尾调调都不错,边边角角都演的好,就唯独一个主角脑袋浮肿味道白烂,害了一锅粥,虽然黎明是我一直心目中的最文艺的男人,可见帅哥发福惨绝人寰;而《海角七号》只是让台湾人温故知新了下自个儿的历史,身为大陆人的我前半段简直烦躁要死,不过音乐元素还是相当加分的。 《非诚勿扰》当然不是最好,但它给我的120分钟是满满当当的,虽然看完后我也会觉得情节俗套故事不够跌宕,可人就一贺岁片啊!看电影一定要找好定位,定位是经典就拿经典来要求,定位是贺岁就是供你在过年时图一乐子的,谁在过年时还要那么苦巴巴的忆苦思甜畅想未来呢?开心就好! 同样,《我把青春献给你》这本书也是同样的感觉,看多了名人传记,规律都能总结的出来,一定有未成名前的若干卑微经历:在社会最底层摸索、隐忍、兢兢业业,随时等待为了梦想典当自己的尊严。文字大多都是深刻沉重的,看了后定会让你的内心燃起熊熊之烈火,恨不得自焚以好向前辈们示敬!但冯小刚又是不同的,这本书严格来说都算不上是自传,就按他自个儿的解释最好“请读者原谅,我心猿意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在这胡抡,你们就全当是卖了我的钟陪你们聊天吧。再说了也不贵,一本书不过十来块钱,您歌厅里找一小姐陪你扯两个钟头的淡,不是还得给人家200呢吗?” 我这本书是在旧书摊上淘的,3块钱。3块钱听冯导把过去的种种逗乐往事拿来权当陪我聊天,我觉得海值! 这本书一开始就没从苦海无涯说起,全书从头到尾透着一个乐字,虽说中间有不少乐得你东倒西歪的段子仔细琢磨琢磨,挺苦。这个人很好玩,可以把所有的苦都像说段子一样轻轻松松说出来,你看得不沉重,他估计回忆得也挺乐乎。老实说全书我最羡慕的,是他描写自己和王朔、刘震云共同咂摸本子,一心要开创电影新纪元的那段经历。后二位都是文坛上赫赫有名数一数二的人物,但是在创业的这个过程里,他们和我们每一个普通小老百姓一样,都是经历过种种跌宕起伏,都被泼过冷水,忙乎了半天却是一场空。但这多年来,他们依然能对自己曾经坚持过的东西一直坚持着,不受时间影响不被外物左右,在一片荒村野地里愣是一砖一瓦盖起一座属于自己的院落,就独这一点,我很崇敬。 书里当然还讲述了作者历年来种种创作源泉,讲述了合作过的朋友,讲述了太太徐帆这多鲜花是怎么左闪右躲结果还是插在了牛粪上。语气一直是冯小刚式的贫和乐,内容也没见着怎么写奋斗史和苦难史,但整本书和《非诚勿扰》一样,透着一股子平民解读样式的“真”。就好像刘震云的序里写的一样:这不是一本思想笔记,这确实是一本给人解闷儿的书。关键是这年头,能一直做到为人民服务给人民解闷儿,其实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您说对吧?

为人民解闷儿

最近看了冯小刚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此书诙谐幽默插科打诨嬉笑怒骂,一如冯小刚的电影。这本书花了我大概 3个多小时的床上时光,对我来说,这可是难的一见的文化生活,电脑里放着吱呀的音乐,斜卧的床上,静静的看书,不时会心大笑,偶尔狼心狗肺的嚎叫。 冯小刚身上的特点,要是说白了就两字——贫嘴。最爱看就是讲他跟王朔组公司的时候捧人那一段,要夸一个人真能把人夸得一个心花怒放笑得合不拢嘴。一直关注着冯小刚导演的微博,时常受此人言语魅力所蛊惑,这家伙是上天发配下来逗乐子的吧,估摸着是在神界太逗乐子了,影响神仙们清修,干脆就打发到人间,喏,好好整吧。当然我这么一说,明显就把他搁在一人堆了,再也不是那高高在上光芒四射的大导演,冯小刚就是冯小刚,不是名字前加一串儿职位荣誉的家伙,他自个儿也说得坦白:“我就一糙人。”说不上什么写作手法,反正就是像听白话一样,感觉冯小刚就坐对面,用那种北京人的调侃方式给你讲他自己的那几年,有点絮絮叨叨翻翻腾腾,不过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闷。看多了名人传记,规律都能总结的出来,一定有未成名前的若干卑微经历:在社会最底层摸索、隐忍、兢兢业业,随时等待为了梦想典当自己的尊严。文字大多都是深刻沉重的,看了后定会让你的内心燃起熊熊之烈火,恨不得自焚以好向前辈们示敬!但冯小刚又是不同的,这本书严格来说都算不上是自传,就按他自个儿的解释最好:“请读者原谅,我心猿意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在这胡抡,你们就全当是卖了我的钟陪你们聊天吧。再说了也不贵,一本书不过十来块钱,您歌厅里找一小姐陪你扯两个钟头的淡,不是还得给人家200呢吗?”书里介绍了一些冯小刚跟一些电影人,演员零零碎碎的交集与过往,还有某些电影、剧本前前后后的来源跟出处,要说像一般的名人自传那样各种披露心路历程,揭秘明星背后故事之类的,还真是没有那样的噱头,所以这书也让我看着特别的舒服。冯小刚说葛优不端架子,其实他也是一样。冯小刚说自己也时常觉得郁闷,好像一直拍着喜剧片吧,不能当个“人民艺术家”之类的,但是又常常被影迷肯定“就喜欢看您的喜剧片!”说来说去冯小刚这么些年也就干了这么些事儿,全忙活在电影上了。说到这儿还不得不加一句,刘震云的序里写:这不是一本思想笔记,这确实是一本给人解闷儿的书。关键是这年头,能一直做到为人民服务给人民解闷儿,其实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您说对吧?

原来捧人也是个技术活。。。。。

王老师对我推心置腹地说:小刚,你不写东西,你不知道你有多幸运。也因为你不是作家,我才把这个秘密告诉你。对写字的人来说,刘老师就是一座山,你看着就在眼前,好像还不是很高,你觉得顺着这条道爬上去不难,结果爬到半山腰才发现这山可不矮,咬咬牙再往上爬,累得你都吐血了,好不容易爬到山顶了,你觉得追上刘老师了吧,可以喘口气了吧。你再看,刘老师还是一座山,就在你眼前。再重新爬,爬到顶上一看,刘老师还是一座山。层峦叠嶂你知道这句成语吧?那就是说刘老师呢。到这时候,你才恍然大悟,你这辈子也别想追上刘老师。枉费心机你知道这句成语吧?那就是说包括我在内的写字的人呢。王老师喝了一口酒,叹了一口气,又说道:刘老师仁义,没有把所有的路都堵死了,还给作家们让出了一个题材可以写。就两个字:绝望。因为有刘老师的高度在那里戳着,我们才对“绝望”这两个字的含义有了深刻的理解。斗胆夸一次口,写“绝望”,刘老师不见得写得过我。 再看刘老师,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端起酒杯问道:王老师您说完了吗?王老师悲观地摇着头,再次强调:绝望。刘老师对我说:冯老师,学生小刘写得再好,再有智慧,再有高度,那也是人类的智慧,人类的高度,在上帝面前,这种智慧和高度都会显得十分地渺小,而上帝眼下正握着王朔老师的手在写作。王老师不仅仅是王老师,王老师是上帝派驻文坛的使者。。。。。。。。。。。。。。

我把青春献给你

一字一句的读了这本书,太喜欢了,爱不释手。我喜欢冯导的电影,在豆瓣上建了他的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fengxiaogang/。喜欢的是一种态度,对待电影,对待生活,对待人世的态度。这是一种调侃,但更多的是对世间的一种关爱。表达爱,没有任何方法比说来得更直截了当,通俗易懂。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不只是受过他的电影的影响,那影响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但是所有的这些又都还是同一个载体——语言。先说小品:冯导给冯巩写过几个小品,这是我读了书才知道的,但那几个小品却早已是我的最爱。书中70页,冯导说最喜欢小品《融》中的一段:妻子问丈夫:我跟别人好了,又回来,你心里不觉得别扭吗?丈夫相当豁达:我就当自行车丢了,让别人骑了一圈又送回来了。记得我多次和朋友调侃,都用上了这句话。不过我用得多的是另一句:追我的人那叫一多,往多了说是女子军连,少了也是八女投江,跟哪个好都得伤一大堆人的心。每次说都觉得自己特有品,像糙人儿里头有文化的。还有就是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最后一集,担任导演的冯小刚亲自出场,一句“王启明,我操你大爷”,不但显示了咱北京爷们嘴皮子跟劲的特点,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吃人的社会本质。一举两得,一箭双雕,我真是打心眼里佩服。而《编辑部的故事》更是我的最最爱,冯导是该剧的编剧之一。我被人说像李冬宝可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是外表啊,是言语带出的那股子劲儿。我喜欢李冬宝:热情,机灵,愿意让人开涮吧,自己也有两下子。我还经常时不时冒出其中的不经典台词,不说明出处,一般人一准理解不了,比如这句:噢……那太不应该了。我有一本《编辑部的故事·精彩对白欣赏》(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68497/),一直奉为珍宝,作者可是王朔和冯小刚呦!!最后说说电影,这影响就深了去了……碰到姓张的朋友来家做客,一准是:既然张先生来了,就让咱们家的骡子呀马呀那些个大牲口都歇歇吧~~(甲方乙方)看到开好车的见着人行道不减速让行反而加速直冲,指着车就是一句:开好车就是好人吗?(天下无贼)走在路上朋友说过来一漂亮妞,立马:哪呢?哪呢哪呢哪呢?(不见不散)姐姐问我她好看吗,端详着说:乍一看不怎么样,仔细一看还不如乍一看呢。(没完没了)冯导说:我把青春献给你我说:谢谢您http://games.mblogger.cn/lecause/posts/5522.aspx

想念那个时代的真诚

“我要是有一天丧失了想像力,为了掩盖创作的低能,又还想在电影界混饭吃,可能也会摇身一变,成为伪另类,那样的话,我一定会选择成为前面的那种,做一个有利可图的伪另类。”前段时间,去电影院看了冯导的《私人订制》,走出电影院,有些失望,有些唏嘘,有些感慨。冯导的电影,再没有了当年的接地气,有的评论说,《私人订制》即便是新瓶装旧酒,也难掩吃老本的窘境。用几个小时重读了这本在2003年出版的“给人解闷儿的书”。十多年前的冯小刚,用文字去怀念二十多年前编辑部故事、甲方乙方的那些人,那些事,而现在成为贵族、双脚离地的冯导,是否怀念当年的自己?书中有一段话,说出了冯导当年在创作自己的商业贺岁片时的心态,“我基本上还处于把电影当饭吃,为了保住饭碗必须急中生智克敌制胜的档次上。这可能和我的处境有关,也和我的性格有关。我不能全压上去,奋不顾身只为蹬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果输了,必须在最大的限度上减少损失。这么说吧,就像一场战争,不同的人都投身其中,大家也都很玩命,但巴顿那号的是从心里热爱战争,想法非常单纯,目地只有一个,在战争中成为最牛逼的胜利者;而加里森敢死的哥儿几个虽然打起仗来也很敬业,却个个心怀鬼胎留着后手。巴顿如果战败了,叫战犯,属于统战对象,能进政协;加里森敢死队那哥儿几个战败了,就拉出去枪毙了。所以巴顿是不怕付出惨重代价的,重在过瘾。加里森敢死队却绝不能有任何闪失,为了保住小命必须确保胜利还不能牺牲。两种战争的参与者,境界完全不同。坐在一起聊战争,话语权也是牢牢地把握在巴顿的手里,小哥儿几个只有听的份。”早年间的丰富积累,使正值壮年的冯导,形成了每年一部既叫好又叫座贺岁片的持续性井喷;那个时候的中国电影,还不很景气,与今天随便找个娱乐节目剪辑一下就叫大电影并且能获得几亿票房的状况很不相同;那个时候的投资者,和现在挥手就是几亿的阔气也很不相同;而那个时候的冯导,除了一些信任他的朋友,和现在身价以亿计也大不相同。《我把青春献给你》记录了那个时代,那个冯小刚和那一群人的故事,和书的题目一样,虽然不乏调侃,有点京片子的贫劲,但,人家在拍电影的间隙抽空把青春都献给了你,这份真诚却不容置疑。谈起别的导演,他说“我无意指点江山,自己也是一屁股屎还没擦干净的糊涂蛋。说凯爷的意思是说葛爷,也是想自己。各有各的道,各有各的光环。是哪个林子里的鸟就踏踏实实地在哪块林子里栖着,飞出去玩一圈,临了还得落回来。”我的电影拍一部赚钱一部,我的能力不在你们那些艺术片,所以,谈艺术,我不行,谈票房,你们不行。话虽这样说,在字里行间,冯导还是掩饰不住自己对于电影的热爱与虔诚,比如,在谈到姜文时,他说“我是爱聊天的,但非常怵和姜文聊天。觉得跟他说话特别费劲,累,跟不上他,愣往上跟又很做作,掌握不了话语权,谈话显得非常被动”,“他(姜文)说: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你拍得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但你没有把它酿成酒,开始时是葡萄,到了还是葡萄”,“电影对于姜文来说,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也是一件非常令他伤神的一件事。他认为电影应该由爱电影的人来从事这一职业。这种爱应该是非常单纯的,不顾一切的,不能掺杂别的东西的。对照这一标准,我总有一种不好意思的感觉,像做了对不起电影的事,把电影给庸俗化了。”这样的文字,冯导似乎在说:我拍的是商业片,但是,看到那些能追求自己理想,拍神圣的电影的人,我是羡慕的、是尊敬的。为了拍摄《一九四二》,冯导一队人走了许多地方,做了许多探访与寻找,一个拍了许多贺岁喜剧的导演,去拍一部民族的悲鸣曲,尽管可能有多种考虑,但,更多是在完成自己的一个电影梦。而说到在冯氏贺岁电影里必不可少的男主角葛优时,他说“……葛爷确实是不贪。放在别人身上这就叫目光短浅。而放到葛爷这就叫,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恰恰就是这种不贪的心态,使他非常地心平气和,作起事情来就比较的从容。对于葛爷来说,没有什么是志在必得的。因此接人待物,也就显得自然大方。既不会被利益驱使过分地贴上去献媚,也不可能因为失算了彼此见了面连招呼都不打。”徐帆老师也说,他有许多朋友。整本书,记录了冯导与王朔、葛优、刘震云、郑晓龙等许多人的往事,如何筹钱拍电影、如何曲线救国对抗朝廷、怎么构思一部电影、怎么犯贫、怎么喝酒……只是,当年一起朝夕相处山南海北侃电影的朋友,如今都成为了贵族,是一年只能见一面,点头示意的路人了。“记忆就好像是一块被虫子啄了许多洞的木头,上面补了许多的腻子,还罩了很多遍油漆。日久天长,究竟哪些是木头哪些是腻子哪些是油漆,我已经很难把他们认清了。甚至还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认为记忆中有价值的部分其实是早年就补上去的腻子,而被我忽略的部分却有可能是原来的木头。这一点是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最心虚的,但我仍可以告诉读者,大体上它还是一块木头,而不是贴着木纹纸的铁。”把记忆比作一块被虫子啄了许多洞的木头,冯导这样说,而一个导演的艺术作品,乃至人生轨迹,是否也可以比作这块木头呢。时间的打磨、岁月的沉淀、风雨的侵蚀,飞快提升的身价和日渐苍老的思维是否也像虫子、腻子与油漆,不断的覆盖住了这块虽不完美的满是虫洞却真实亲切的木头呢?甚至,这块木头,会不会由于有了太多的金钱地位和名望,早已变成了贴着木纹纸的铁呢?掩卷沉思,岁月不能追回,时光不能倒转。那个时代已经过去,那个冯小刚导演也渐渐地老了。再重新去看《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甲方乙方》等等等等冯导的作品时,仍让我们无尽怀念,想念那个时代的人和事和感情,想念那时候冯导的另类与聪明;而再看如今高高在上的《私人订制》,更有一丝感伤,一点失落,竟然有一点期望,希望冯导能够再次年轻,能再找回那时候的那一点点贫嘴、幽默和另类,也许,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回对于电影热爱,对于观众和自己的真诚。

这样的男人着人待见

昨天,一天的时间,在办公室,电子版。虽然仍然记得要忍着别笑出声,但依然有浑然忘我的感觉。一个男人!只能如此评价,算很高吧!要知道,这年头想找到爷们点的确实不太容易,掐着兰花指比我这小女子还大姑娘的一抓几大把!聪明、睿智、才华洋溢、义气、感性...再加上点狗脾气!原谅我再一次的暴露出词语的匮乏吧!我并没有想过用太多溢美之词来形容这本书,更没想过用来形容冯小刚本人,但看完后,我脑子里就是出现了这些词汇,于是我就真实的记录下来了。我想,我会去买本书,放在床头,偶尔心情好,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随手翻翻,会很喜欢。说不定,经过熏陶,我也能掌握捧人的精粹。这可是门手艺呀,得学!

摘抄

除了去紫竹院晒太阳,就是去魏公村的自由市场买菜,凑到一起做饭。那一阵子我的厨艺突飞猛进,花10块钱能做一桌子菜不带重样原始森林失去冲动之后,也于每天午后来至小溪旁躺在我为他铺好的芭蕉叶上沐浴读书。了就慢慢给人家还钱呗。重要的是,你不能因此丧失了创作我发现放弃并不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所谓自然醒来,就是突然睁开眼睛,看哪儿都很实,再多一分钟也不想睡了,睡足了回家睡了一觉,醒了,还想再看看她我提出的条件是,以前拍了多少素材与我无关,我不看,也不会用。一切从零开始。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刀光剑影;看似不咸不淡,实则波澜壮阔。一切都不露声色,于无形中势不可挡。就是贵族和灰姑娘戴安娜的区别,你觉得过不去了的事情,在他那里都不是问题与你的努力无关,与你的才情无关,与你的德行也无关,一切全在于他兴致所至,点石成金;弹指一挥,化为尘埃。堆里找不着的那种人。在“八部七局六处”他谁也惹不起。曾经也特傲,刚到机关的时候也执扭,马上就被磨平了,适应了,然哪个林子里的鸟就踏踏实实地在哪块林子里栖着,飞出去玩一圈,临了还得落回来。 与凯、葛二位爷共勉。你拍得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但你没有把它酿成酒,开始时是葡萄,到了还是葡萄。另外一些导演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知道电影得是酒,但没有酿造的过程。上来就是一口酒,结束时还是一口酒。更可怕的是,这酒既不是葡萄酿造的,也不是粮食酿成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仍然还只而提高我们的认识是需要时间的,这个过程是不能被省略的。散文里的魂却丢了,找不到撕心裂肺处仍显得游刃有余。让我喜出望外,如同存折里的一笔钱突然利息暴长。

2009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有些时候的书了,从某人处借来。正好临近年底,就像在看冯导的另一部贺岁片,呵呵。原来电影圈还有那么多的故事,我是说,那一帮人……2009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冯导的品人录

这书两个晚上读完了,冯导不改北京人的幽默和诙谐,动人处处处动人,讽刺处犀利火辣,毫无轻言科研,只要说出来的就不怕揭人短了。也算是笔尖上的人才了。其实这算是冯导电影事业的小自转,基本上也反映了冯导电影事业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来,各种人生交集的一段旅程吧。做电影总免不了和人打交道。除了冯导诙谐犀利的文笔,印象深的就是冯导对他的人生交集的各个人的印象,且略品品。首先应该是郑小龙。此人算是冯导事业上的伯乐吧,因为如果不是郑,冯导估计就得在剧组一直做美工兼伙夫,直到猴年马月吧,或许有机会出位,也或许与电影无缘而成就于其他行业。后来也是和郑的合作的几部电视剧打出了明堂。郑小龙确实是慧眼识英雄,也是义气加善良,才有各自的辉煌。然后就是王朔。硕爷一出场那是霸气十足。如果说郑小龙是冯导的伯乐那王朔就是冯导的导师了。当时硕爷在文艺界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了,冯导读了他的文章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刚好郑小龙介绍,就认识了。然后承蒙硕爷相中,在硕爷的指示下领导下,红红火火终于搞起了电影公司,硕爷任董事长。当时写了几个剧本,也是后来的知名电视剧的原始雏形。在冯导的言谈之中,硕爷锋芒毕露,但是屡遭挫折,又不服软,最后只好成为体制内的牺牲品,远赴美国。后来有一次冯导说要改硕爷的一剧本,怕和谐,打电话给美国的硕爷,说先不署其名,硕爷表示呵呵答应了。言语中冯导还是对硕爷挺愧疚的。后来据说什么事,2人分分合合。这么多年,恩恩怨怨,其实人生很短,也不过如此。在硕爷的交际圈中,有陆陆续续认识了很多文艺圈的大腕,比如刘震云。刘在冯导的书中是个非常敬业非常认真的一个人,比如他对《1942》的几次剧本修改,可见其执着。冯导对冯巩的善良热心,也是历历在目。他说:有次和冯巩都喝高了。两人从京城酒楼出来,不知不觉沿着魏公村大街一路向南,最后索性坐在马路边倾诉衷肠,说到委屈处抱头痛哭。今天已经想不起来当时都聊了些什么,只记得朋友联系不到我们,开车沿途扫了几圈,天放亮时才在白石桥的路边发现。那时我泪也哭干了,话也说累了,躺在冯巩的腿上睡着了。”冯巩去看望冯导女儿动手术那段,更是暖人心窝。当时冯巩是春晚红人,而冯小刚不过初出茅庐,百忙之中冯巩不忘这等小事,可见其心地之仁善。中间几次写到光电枪毙的几部电影,其中就包括了王朔的《爸爸》、《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月亮背面》。。当时还和时任北影厂厂长的三爷翻脸了。王朔也是屡遭禁,彻底对中国失望了,远赴美国。走时还对冯小刚说:“我们分开吧,他们是冲我来的,舍我活你。”瞧着话多义气啊!接着冯导沉默了一点时间,躲在某处改剧本,开始反思光电的风格,开始思想改造,开始怀疑人生价值观。其实心里不知道骂了光电多少次。这时候三爷出面了。韩三平是个人物,顺应97之后的时势,不忘了当年的挖苦落井人,冯导数改剧本,又经数人帮助,《甲方乙方》出品,屡次刷请票房纪录,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种风格——贺岁片!不得不说这里面,王朔、韩三平以及王更年部长,都是冯导事业的贵人!而冯小刚能在本书中言及于此,也是坦荡之人!葛优葛大爷,那和冯小刚就是鱼和水的关系,二者谁也离不开谁。可以说彼此成就彼此。冯导谈葛大爷就是全民家人,戏外的葛爷待人友善,懂事,通情达理,没架子。这些都是值得称赞之处。但最可爱之处还在于他的“小富既安”,不贪。这是全国人民普遍爱戴的人民艺术家,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大伙基本上意见一致。对陈凯歌。冯导称,凯爷最适合呆的地方就是象牙塔,每个民族,都会有这么两三位爷,国家再穷也得养着。任务单纯,只有一项。要拍就得拍对本民族极具认识价值的史诗。根本就用不着考虑娱乐性,越深刻越有认识价值。观众也是,毕竟研究民族心灵史的只是少数学者群体,其他人爱看不看,反正也没打算从你们兜里把钱收回来。这样的一位爷,你劝他平易近人就等于是害了他。其实冯导对陈凯歌的感觉就是学术型电影工作者,其成就要等历史评价了。冯导的爱情,在书中是大书特书的一段,冯导显然是喜欢居家过小子日的北京大爷们性格,也正是缘分使然,恰巧就在王朔撮合下认识了徐帆,还带有点北方爷们的野蛮不讲理,但是确是只服这样一个女人。谈及陈道明的清高,也是印象颇深。还有姜文的认真执着不服输,这都太多了,时间晚了,我还有其他工作,就不一一写了。总之,这本书可以看作是冯导的前半生自传,应该是比较真实的自传吧。

那些流失的钙和青春

看过一个冯小刚的专访。他说,有医生告诉他,他浑身上下什么都好,就是缺钙。他问,怎么补,医生说钙是没法儿补的,别管什么高钙片低钙片都没有用,能做的只能延缓它的流失。冯小刚说所以他拍电影的时候常常会想到,每分每秒都在流失他的钙。冯小刚还写过一书,叫我把青春献给你。不知道,他写书的时候是不是也想到,他每分每秒都在流失他的钙。钙和青春这东西是类似的,补不来,只能延缓它的流失。我在今年初贺岁的时候看到这个专访,从此也常常想到,我也在每分每秒流失我的钙。所以我想多做一些事,让每一分流失的钙都有价值。所以我不想多做事,怕我的钙会更快的流失。

苍孙的诚意

这本书出2010年新版的时候,刘震云写了一篇新的序言,在最后,他对冯小刚说:你唯一要做的是: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相比较于这一版,刘震云在前一本书里写的序言中告诫冯小刚,你前面还有一点七公里的路要走,都是朋友的审慎的劝诫。他在转业后,分到西直门粮食仓库宣传科,被人戏称为“西粮太守”,后来必须脱下军装,对母亲说:“您坐好了我给您敬个礼吧,您好好看看,明天儿子就不能穿军装了。”母亲说:“你穿什么也不如穿军装好看”他写他独自一人在家,常随着交响乐手握一支圆珠笔情不自禁作指挥状,我忽然想起,王朔唯一执导的一部电影《我是你爸爸》中就有这么一段,爸爸正陶醉在音乐的激昂中,被儿子看见,兴味索然。他在后面接着说,“我还记得,在影片中即兴指挥的那首乐曲,旋律气势磅礴又令人沉湎,它的名字叫《走出非洲》”写他和王朔的交情——“十几年过去了,想必现在王朔的女儿已经初长成人,亭亭玉立。我女儿的个子也已经过了我的下巴颏,虽然像我但并不难看。她们只是在很小的时候见过,白云苍狗世事难料,也许她们有幸能在今后的月岁里相逢,希望她们彼此投缘,成为朋友。”他点评葛优:莫衷一是。很多他演过的角色是非他莫属的。他说陈凯歌和葛优的转型:各有各的道,各有各的光环。是哪个林子里的鸟就踏踏实实地在哪块林子里栖着,飞出去玩了一圈,临了还得落回来。说姜文:就像一场战争,不同的人投身其中,大家都很玩命,但巴顿那号的是从心里热爱战争,想法很单纯,目的只有一个,在战争中成为最牛逼的胜利者;而加里森敢死队的哥儿几个,虽然打起仗来也很敬业,却个个心怀鬼胎留着后手。巴顿如果战败了,叫战犯,属于统战对线,能进政协;加里森敢死队那哥儿几个战败了,就拉出去枪毙了。所以巴顿是不怕付出惨重代价的,重在过瘾。加里森敢死队却绝不能有任何闪失,为了保住小命必须确保胜利还不能牺牲。两种战争的参与者,境界完全不同。坐在一起聊战争,话语权也是牢牢地握在巴顿的手里,小哥儿几个只有听的份。还有一部至今没见面的片子,名字叫“温故一九四二”,我注意到后来他和徐帆两口子说话,冯小刚开玩笑说,我还想愤怒呢,徐帆还嘴道,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好好拍你的喜剧吧。他说他收到朋友的新年或者节日短信:虽然充满了祝语贺词,但我却看不到一句发自朋友内心的知心话语。徐帆在后记里写:我喜欢他的怀旧,喜欢他的恋恋不舍,喜欢他有时候本应该流露出来的浪漫,又不好意思掩藏在心里的表情。————————————时有无力感,读这些人的文字,剔除嫉妒心、小心眼、脏心眼,开始学着诚恳和善意。

摘抄星星点点而已

用电子书,窝在被子里,最大的坏处是不好记笔记,时常读到特别喜欢的章节想记下来又不愿脱离暖暖的被窝。后来发现了书签的功能(我是有多土),也经常忘记,回来又找不到要记的地方。支离破碎,但也聊胜于无嘛~----------------------------------------------------------------------------------------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看起来需要面对很多人,但其实不然。每个人真正需要应付的不过也就是七八个人。把身边的这七八个人应付好了,日子就太平了。这七八个人摆不平,日子就不好过。中国的电影好比红军在长征路上,韩三平和朱永德是抬担架的,两个人的区别在于,朱永德的担架队穿的比较干净,他总是想把担架队打扮的像是仪仗队;张艺谋和陈凯歌是“二四方面军”,一个要往这边走,一个要往那边去,最后两个人都犯了分裂红军的严重错误;田壮壮是因为抢渡大渡河,攻急了,留在当地的老乡家里养伤,每天都在给老乡的闺女将革命胜利以后会是什么样子的神话……说到我时,他是这样形容的,原本是占山为王的土匪,正好红军途经此地,遂起了当红军的愿望,加入了韩三平的担架队,没走多远正赶上肃反,拉出去就给毙了,结果枪法不准没打死,大雨一浇又醒了,痴心不改,又爬起来追上了过草地的红军。葛爷确实不贪。放在别人身上这就叫目光短浅。而放到葛爷这就叫,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恰恰就是这种不贪的心态,使他非常地心平气和,做起事情来就比较的从容。对于葛爷来说,没有什么是志在必得的。因此接人待物,也就显得自然大方。既不会被利益驱使过分地贴上去献媚,也不可能因为失算了彼此见了面连招呼都不打。

有点儿意思

看这本书的时间有点儿久了,记得其中的一些很经典的片段,比如关于木头和木头上的水泥,比如把某人比做永远无法翻越的山,尤其是能感受到他在写书时正在享受着和徐帆的爱情,很美。看了书,觉得冯小刚不仅很有才华,而且很真诚。

收到青春

看了比较久了.文字不是很精练还很严重的跳文字的现象.但总算还是直白.印象还很深的.冯导的组合家具/和女解放军的帖面舞/追求徐凡/伪另类/阳光灿烂的日子幕后/鬼子来的/编辑部的故事...导演圈里的故事和几个写文字的人都写的很清楚 呵呵书中力荐的几个片子都搜来看过了.看冯导的电影比他的文字好很多了,哈哈!

我把青春献给你

看冯小刚的自传就像看他的电影一样 里里外外透着一股子冯氏冷幽默感 平平常常的事儿吧 经他一捣鼓 琐琐碎碎 却不让人厌烦 挺能解闷 想必老冯也是深入基层 摸爬滚打多年 遂现在是炙手可热的名导 但骨子里还是有着一种实足的平民精神 往往以小人物的眼光 观察并评判着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他的电影 拍一部火一部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 能在商业与艺术的缝隙中坚持着自己的风格 也只有像他这样性格的人才能拍出这样有性格的影片了

悲剧?喜剧?

冯小刚想笑的时候,内心其实是想哭.一代人的真实心理写照.长期压抑的人生,长期压抑的人性.只能用一种耍贫,调侃来面对的人生.在一篇通俗的文字中,隐藏着生活的苦难,隐藏着生活的无奈.冯小刚这一代人,受文革的影响太大,如影随形,基本上无力摆脱.无论是他,张艺谋,还是陈凯歌,最后都显出疲态,压力使然.

手感不错

我是这样给朋友形容读完后的感觉的用手一抹嘴边的油渍,嘴里啧啧有声,满脸淫荡的表情。老冯同学把青春献给了俺,俺也把这豆瓣的第一篇读后感献给了冯导,咳,两不相欠。对我来说,读书就像做爱,只和能勾起欲望的姑娘,而且只求生理上的爽快过瘾,谁见过做完爱,还长篇大论发表感受,甚至意兴阑珊的做诗一首的啊。所以一直不喜欢写读后感,很少读书,因为勾的起我兴致的很少,而且只求过瘾,不求甚解。而且隐约小时候被老师逼迫写读后感有关,那种感觉像大便干燥还硬挤,抓头挠肩满头大汗,如果接着上一个比喻,有种被强奸毫无快感的感觉。记忆中深深的裂痕啊,岂能是社会主义文学阳光几个小日子能温暖过来的啊。原先就报纸上看过里面讲如何夸人的那几个段子,于是对此书心仪已久,今日得窥全貌,惊世骇俗啊。读完后你会有明显的感觉,哦哦,这事也是这个畜牲干的啊。大体用些小细节来把此书串起来1、画画出身2、因“男女作风问题”从部队专业3、浓重的女兵情结4、美工做起,编剧出身,导演走红。5、王朔真tmd孙子,不仅一文才,也是一商业奇才。8、不爱吃肉,恶其味,西红柿是最高的追求9、和徐帆没有孩子,但却有一个女儿……不多说了,如果你对老冯同学的电影感兴趣,那么这部凝结小刚青春记忆的窝着虫洞刷过漆的木头,您可要过遍手,手感不错哦。这本书花了我大概 3个多小时的床上时光,对我来说,这可是难的一见的文化生活,电脑里放着吱呀的音乐,斜卧的床上,静静的看书,不时会心大笑,偶尔狼心狗肺的嚎叫。咔,这写的都是些什么啊http://olover.blog.hexun.com/3101047_d.html

冯氏调侃

这本书可以说是充满了他一贯的幽默,但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充满了冯小刚一贯的贫嘴。全国人民都认为北京人嘴油,这一点在此又一次被很好地证明,就连冯导自己也说“百年之后,我的墓碑上雕刻的是一张侃侃而谈的嘴。”。语言的游戏拥有让人惊叹的魅力,以前看《我爱我家》的时候总想,这帮人怎么这么逗啊,后来看冯小刚的这本书和刘震云给他写的序,这个久违的念头就又一次出现在脑海中。《我爱我家》的梁左已经作古,英达离婚之后仿佛有点江郎才尽,北京人调侃艺术的最高水准恐怕只能从他们这一帮人中寻找了。要知道,搞笑和有水平的搞笑之间是存在质的区别的,就好比跟张曼玉谈过恋爱后是不可能跑去和芙蓉姐姐偷情,习惯了冯导的作品就不能再看一般的所谓喜剧,因为你已经意识到了开玩笑其实对智商要求挺高。初读的时候,这本书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给我很深的印象,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就只记得他和王朔绑架徐帆去吃饭的事,并在内心无数次地模拟那戏剧性的一幕,以至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看到美女就会联想到冯小刚和王朔,让我不胜烦恼。现在距离我当初看这本书似乎已有两年的时间,但一听到名字,这个意象又立刻跳了出来。现在的我,是一个凌晨坐在电脑前手里却翻看一本旧书的人,脑子迷糊,又想到了一个和冯小刚有关的场景。那也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是一台直播晚会,有一个环节是请一些名人上台接受主持人短暂的采访,每个人都说些冠冕堂皇的话,轮到冯小刚的时候,他上来就是:“我妈说得好……”结果就是立刻被主持人打断,随便问了两个无法告怪的问题就将其撵了下去,此时就听见我在电视机前一阵狂笑。最后,我想告诉大家,书里还介绍了“好梦一日游”(《甲方乙方》)和“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大口子”(《不见不散》)这样的天才创意的来源。所以,如果以前没看过这本书的话,还是找个空看看吧。

关于生活的书。

喜欢这种说话的语言,微微调侃的语气,就好像里面包含了面对一切也不甚在乎的那种随意。喜欢所述的事情和故事里的人。着迷于这种生活的方式。这也许是解释前两点的原因。就是使人觉得轻松自由,虽然写的很多事情其实一点儿都有不轻松自由。也许就是才华加上一点儿无知者无畏的勇气。

“落伍”无止境

我买的这本书是2010年出版的,并且还是随着卓越的促销活动免费得到的,嗨,真是够落伍的。其中的内容有许多亮点,但是正如冯导自己说的,如果不喜欢这本书可以去看他的电影。不管是冯导的文字还是电影都能让我获得意外的收获。

圈子和别装

冯小刚,58年生人,此前印象就是长得实在是随意了点儿,说话特别逗,拍得片子更幽默,国内唯一一个票房上10亿的导演。在观众需求和角色情绪的把握方面是大师,同时还略带着点儿慢条斯理的“爱谁谁、不待见你”的痞子气。看其传记,也像是看一本电影一样,众多鲜活的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编制出一段段真实生动的场面。冯小刚出道在“不爱金钱爱理想”的八十年代,可以待业在家一年,可以觉得单位不爽甩头就走。在干过一推活儿之后,他跟随着生活的河流半推半就,一不小心踩进了当时尚未成型,后来快速分化的“圈儿”,即日后的文学圈、影视圈、娱乐圈。最初是片场的灯光、美工,还乐呵呵给剧组当过大师傅,后来跟着几个当时还没谱日后成家的哥们儿——王朔、刘镇云等混成了一个编剧。再后来开始倒腾电影,住着最廉价的宾馆,开着皮包公司,最紧张时电影拍了一半被电影局“枪毙”,最潦倒时对韩三平说,你说拍啥我拍啥。而真正到97年《甲方乙方》一炮走红时,那时已经在圈儿起起落落混了12年了。而如今,一算已有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是什么概念?书里面有这么一段,牟其中吹牛要给北影投资两个亿,一群年轻导演在那里开会,李少红、和平……岁月将当时那群未经世面的年轻人都变成了有头有脸的主儿,摆在哪儿都是票房的保障、人民的偶像。同时也从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积累,他们的成功其实是圈子的成功。当人民的热情,即市场的需求水涨船高时,暮然回首,已在高处。王朔在这本书里的戏份颇重。还没来记得看他的书,就先在这里读到了他。其对冯小刚的影响可谓颇为深刻,让冯爷的血液里也流淌着“别装”的基因。看冯导的电影,听其访谈,读其书都非常的痛快,就是他一直赤裸裸地说想说的话。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都是俗人,或许有些许成了名儿、成了腕儿后下不来的。但是千万别自己把自己供起来,这样自己很累很假很遭罪,而别人与你只是逢场作戏,或者直接就说你装B。真,才能有性格。但是要真还是需要肚子里有点真才实学、小智慧啥的,否则只好“虚”着,没货还真那就是“愣”了。最后,总结一下。冯导的成功首先也是大势所趋,电影从八十年代起到未来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电影市场的形成,动不动上亿的票房保障,已经让大伙儿在这里不仅看到了艺术,更看到了金子。同时,冯导讨巧的地方,即是其误打误撞地延续了王朔文风开创性的影响力,给巨变中的中国大陆带来了一阵清风。电影逐渐脱离了主旋律的轮廓,也走出了高高在上的艺术殿堂,讲身边张三李四的故事,说王五赵六的笑话,也观众们能心有灵犀会心一笑。当然,这本书中提到的创作的艰辛,和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和片面,也让我深有感触。艺术往往是追求完美的,当然这需要推翻重来、颠覆自身的勇气和资本。但是其中需要付出的勤奋和努力是必须的,没有大量的投入,而只是混口饭吃,出来的东西完全是不一样的,就像他举得现在许多的“劣质编剧”的故事。和单纯的才华相比,努力重要得太多太多。当然,对于市场和观众,往往是很难捉摸和预料的。就像原本已经做好亏损准备的《集结号》,结果却赚到了一个盆满钵盈。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找到自己爱混的圈子,愿意干的事儿,付出艰苦的努力,这可能就是成功的路径。

把自己当回事,又不把自己当回事

这是在悦读书会上交换书籍活动中,得到的。这本书如同一个人在自言自语,絮絮叨叨。如果不是真地了解一个人,不了解一些结果背后此人的角色,是没有太多资格去评论一个人的。他在书中直言对一些人的看法,倒也让我觉得很有真实劲儿。有时候我也有这样子状态,不过现在要提醒自己的是,你可以真实,但不要为此特别的在公众面前吹嘘自己,否则真实不过成了虚伪的前行者。冯小刚的电影看过几部,挺很不错。他原来还做过编剧。这本书里,提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电视剧,都是我看过并且很喜欢的。电影只看过《不见不散》,其他的电影,如雷贯耳,看了这本书后则打算找来看看《甲方乙方》、《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加上其他的电影《霸王别姬》。冯在这本书里,对王朔、刘震云、葛佑、冯巩着墨不少。本来想还发表评论,不过书籍借给了朋友,不在手边。就此结束。

诸多感慨 无从下笔

本着对王朔的喜爱,爱屋及乌书名矫情,定性为打油文,本来只想打法时间图了乐 反反复复看了两遍把这么多年的经历娓娓道来,朴实无华 。 这一点很难得,因为写作是给别人看的获得或少存在一些炫耀成分,能如此谈成面对自己,难得。我以前很狭隘,认为电影就是捡钱的行业,导演更是金钱钞票 美女阔少的代名。其实幼稚可笑。我们很多经验、想法 都是间接经验,间接想法。都是书里看来的我一个很有学问的朋友,他常常说,你别叫我知识分子 我只是知道分子,知识分子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你太小看独立思考这四个字了。以读书获来的间接经验来揣摩这个世界,其实很可笑 想法是支离破碎,若落笔成文 仿佛拾珠穿线。我文笔很差,思路也并不清晰 强迫这自己写下来,文中我常常看到冯小刚的急赤白脸、坐在椅子上啃手指的摸样 挥,之不去。我前二十年就像那个蹲在地上啃手指的小孩,惶恐不安 急赤白脸。生活中大家到处谈论潜规则这种氛围 对我影响很大,我一度忽略 客观困难的力量。认为自己足够牛逼 就能干成所有大事,若背道而驰 变惶惶不可终日,患得患失。有时候好像觉得全世界都在于你为敌,严重点说 简直是反社会 就想一只放大了无数倍的刺猬 离我100码之内 便炸开了毛,伤害了别人 孤立了自己。冯小刚电影三番五次被毙的经历,给我莫大的启发

真情往事,常留在我们心里

下面的这几句话,我记忆尤其深:“经历的不必都记起, 过去的不会都忘记,有些往事,成全了你,也陶冶了我。让真情往事,常留在我们心里。。。”这书我看了不下三遍,但有一次去同事家,她老公也有这本书,我问她感觉如何, 她说“ 什么年头了, 还来这一套, 也应该换换了吧,,,我才不爱看呢。他看的。”就当是个开心果吧,重新体会一下这位长得有些特别的又极有男人味的老男人曾经带给我们的这些快乐,就像歌里唱的,让真情往事,常留在我们心里。。。这么一个糙人,其实还真的蛮有魅力的。。。 喜欢开篇他那个简笔的自画像。。。

没想到他已经是前辈了

一直觉得冯导应该比较年轻,也就比自己大不了多少,谁知在书里才知他也坎坷了不少年。不管这材是早成晚成,早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写出来的书还是很值得一读。呵呵,不过我不喜欢买书,就去图书馆借吧。打开后爱不释手,保证一天就能看完。

冯式幽默

刚叔是个明白人, 我一直这么觉得。当时间像墙边剥落的泥子一样无声无息的掉落消失后,刚叔大病初愈决定坐下来与我们一块聊聊。就像 "有事儿,您言声" 那样随便。这本书就当做是一个好人的回忆录和反省录。内容简单 ,流水账一样的,感情隐含其中,一本很轻松的书。毕竟鬼门关走过的一遭的人说起话来都沉重的让人很轻易的信过。知天命,尽人事。您算是最好的一种诠释。

就是一玩呗

冯小刚还是挺贫的,说话也还是比较好玩的。就算他本身原来不好玩,成天和王朔这样的口腔大师混着玩也练出来的啊。因此就把它的瞎侃录成文字就搞定了。也别当文学作品看,上厕所、坐公交、喝茶、晒太阳的时候是在需要不动脑,就看看。就这样,一玩儿。

我把青春献给你

我一直喜欢有活力的人,有热情的人,特别是有生活热情的人。冯小刚就是这种人。若说他是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那我得说,事业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难道惟有柴米油盐才能叫生活?很早就想看冯小刚的这本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听朋友说过其中的一小段,就觉得特有意思。没有文学性,没有艺术性,有的只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侃爷在那里耍贫嘴。但是,贫嘴的人通常招人喜欢,就像大人总喜欢淘气聪明的孩子一样。更何况他的耍贫嘴只是其中贯穿全文的一种风格,最主要的还是他通过一种轻松简单的语言道出了中国当代电影人的一些心里话。冯小刚的电影看过不少,都是逗乐子的那种,但每次在电视上看到他总是一副不轻易笑的样子,像是个刻板的人,没想到他说话也和他的电影是一个路数的。不过本就该如此。冯小刚最招我喜欢的一点并不是先前说的贫嘴,更多的我喜欢他对热爱的事业的追求。他在书中总用一种自贬的语气,说自己是为了养家糊口,但长眼睛的都看得出来他对电影的热爱,这种热情是装不出来的。就像男人嘴上说不重容貌,但看到迎面走过来一个艳光四射的美女,还是会馋得留口水,这是天性,没必要掩饰,也掩饰不住。热爱事业的人必然热爱生活,这是有着必然联系的。这种人身上看到的是一种活力。并且从书中也可以透过冯小刚的眼睛看他身边的同行们的生活热情。他们在一起策划事业蓝图、展望未来的情景是我觉得最吸引人的,充满了希望。即使这些计划并不见得各个实现,但至少他们都努力过。我喜欢透过特别的眼睛来看世界、看人,喜欢听刻薄精道的嘴来讲述世界、特别是讲人。冯小刚给我们描述了曾与他有接触的各类电影人。其中的大多数家喻户晓。但在他的描述中,这些人特别可亲,脾气倔的都觉得可爱,因为真实。最后评价:这本书不错,适合蹲厕所的时候看,特解闷儿!

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文字(一)

书名:《我把青春献给你》作者:冯小刚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在图书馆翻找做道具用的摄影集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已经被人读得有些零散。依稀记得冯小刚老早就写了这么一本书。翻查日期,果不其然:2003年。那时我还没有进到大学,生活很少接触电影,生命还没活到青春。试想,如果冯小刚不拍电影而去写书,也许会成为一个王朔一样的“京派文人”。嬉笑怒骂不要脸,调侃人生五味,转着弯儿地夸人,看似夸人一样地骂人。冯小刚的微博依旧如此,统共140个字,总是要一口气地读完,不带尿点。我记起在定福庄住着时,那一口气出来扶摇直上不可断绝的地道京骂,大概也正是这个味道。仔细琢磨一下,这骂声里的辞藻组合得还真是好。冯小刚操着这一口溜滑的文字划拉着关于自己青春的人和事,却也能禁得住品。回过味儿来之后,也总会不禁为之点头。幽默,是很多人对冯小刚的印象。但在《我把青春献给你》的幽默背后,却是各种掩不住的辛酸。如书中所写,那些幽默里包含了“周旋于是非的智慧,平衡于上下的韬略,提防明枪暗箭的辛苦和承受浅薄误解的委屈”。但是冯小刚的过人之处则正是在于他能在一切的一切风平浪静之后以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来调侃。过去的就过去了,他只道幽默,不道那道不尽的哀愁。这也正如冯小刚手捧奖杯,嘴对话筒,溜出一段冯氏幽默之后,一转身下台坐定,一脸落寞。“每个人面对自己和自己历史的时候,都有一种本能的胆怯和躲闪”,刘震云一针见血。这话让我一惊,继而又为自己曾经的种种有了借口暗自窃喜。没有人会对另一个人一览无余,所以也许我们应该赞扬那些至少敢于脱掉的人。留给对方那几块遮羞布,只要大概浏览个身材就好。冯小刚脱得客观,并不扭捏。我也就宁愿相信所有他献给我们的那些青春。毕竟记忆就是不靠谱的东西,他告诉你的并非是他真正做过的,至少是他觉得他真正做过的。足矣。

啃手指甲的冯导,我更喜欢

如果纯粹从逻辑上说,书的内容组织上的确很混乱。明明要介绍葛优了,不知咋得提了一嘴冯巩,然后就拉拉杂杂好几页,恍惚中以为这是冯巩的传记时,他会来一句:“扯远了,我们还是说说葛优的事情吧”。也就是写书,往前翻翻就会知道原本想写啥。如果是跟人聊天,扯这么远、还能找到回家的路,那可真是本事了。我反正是经常性的回不去。恐怕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随意,才读来亲切、活灵活现。跟冯小刚的亲密接触,早在《编辑部的故事》就开始了。印象中是王朔领着一帮侃爷,在宾馆里熬夜侃出了剧本,看了书才知道,这帮侃爷里就有冯小刚。冯小刚和王朔的渊源,远不止一次《编辑部的故事》这么简单。前前后后,他们俩合作了很多部影视作品、甚至还和开过公司,好像叫“好梦”公司。这二位,都是顶级的侃爷,正所谓“臭味相投”。曾经,二位爷无法入文化管理部门的法眼,于是很是沉寂了几年。冯小刚的电影是屡屡无法通过检查;王朔也实在无法容忍国内的“气候”,原遁美国。好在冯还一直在尝试、摸索这个边界到底在哪里。终于《甲方乙方》有戏了,很有可能通过检查,可这部戏的编剧是王朔,当时王朔已经被严重边缘化,简直就是“流氓”的代名词。冯为了保险起见,就跟王朔说:“要不....就不写你的名字了吧”。王朔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冯小刚为此内疚了很多年。从书里,还知道了姜文的确牛逼、陈道明是如何孤傲和专业、冯巩的好人缘、徐帆又是如何变成了“徐老师”(冯小刚总是这么称呼徐帆的)......现在到处都在煽情,冯小刚也不能免俗。不过负责这一部分的是其内人徐帆,一句“嫁狗随狗” 让我好生感慨。最大发现是冯小刚也爱啃手指甲......原来,他也好这一口啊。于是,对冯小刚的喜欢又多了几分。

喜欢北京

这本书没有看过,但本人很喜欢看冯的电影,因为在他的电影里可以找到很多王朔的小说,语言幽默甚至到经典,比较喜欢!所以我想冯这本书,多少会有王朔的影子吧!

冯小刚的贵族论

看了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你》,其中一段是写贵族的,有意思,跟《大腕》结尾的破产的地产商颇为相似,值得玩味。现在中国的有钱人,穿得也是名牌,开的也都是宝马,甚至有的也一掷千金,但举手透足还是找不着优雅的感觉,眼神里还是透着心急火燎。仔细分析,是穷了多年养成的做派。钱是有了,但还没有过足满世界显贝炫耀的瘾。我估计少则十几年,多则要等到下一代,中国的有钱人才会神情自若,才会洗尽曾是无产阶级的烙印,于不经意间挥金入土。那个时候,中国就有贵族了。贵族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以小人之心揣度过贵族之腹,或者说我梦见过。贵族的气质不是有了钱就能挂像的。那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一小养成的。贵族从小坐车就有人给拉车门,车到人到,长大了养成习惯,车一停就举步,赶上没有人适时拉开车门,他能一头撞玻璃上。下了车也不会说谢谢,不是不懂礼貌,是不觉得你是在为他服务了。这一点确实不同于平民百姓,满脑子都是人情世故,家常理短。人家贵族思考的都是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余下的心思顶多会想一想心爱的女人。遇有闲暇,外出消费,身上是从来不带钱的,买东西都是事先电话里约好了,到了专卖店只管挑选,完了事有人专门给送家里去,回到家,喝杯咖啡,东西也就跟着进门了。出国旅行,看到一座庄园,心生爱意,打听主人是谁?随从马上俯首帖耳:您还不知道吧,这庄园就是您的。贵族听到后,并不感到惊喜,反而有点扫兴。这么说吧,生活上贵族基本上就是一废物,除了做爱亲力亲为,吃饭不用人喂,其他,一切均不能自理。但同时,贵族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英国王妃戴安娜,因为受到王室不公平待遇和种种非议,心里的郁闷不能派遣,遂找到在伊顿公学读书的儿子威廉王子,威廉背着手在草坪上踱步,戴安娜一路絮絮叨叨紧随其后,儿子听烦了,一扬手,说:母亲,你不要再说了。不就是一些非议吗。到我登基那一天,还你清白。戴安娜听了,当时就躬身行大礼,说:谢国王殿下。这就是贵族和灰姑娘戴安娜的区别,你觉得过不去了的事情,在他那里都不是问题。


 我把青春献给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