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疴遍地》书评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08652401
作者:[美]托尼·朱特(Tony Judt)
页数:184页

沉疴遍地之我所敏感的几点问题

看过《20世纪的教训》再来看这本书感到有些问题是可交叉联系的。从我的阅读经验来看,阅读这本书费劲些。字里行间,我主要注意到两个问题:1、中国的基尼指数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2、中国的低收入人群与人权的联系。但是这两个问题我在这本书里没有找到太详细的东西,然而这两个问题从哪来的呢? 此书《腐化的情操》一节中,提及“平等化”这个观念在漫长的岁月中已成为常识:我们越平等,我们就相信我们可能变得更平等。反过来说,日益增加的不平等,也尤其使英国人和美国人相信,不平等是一种生活的自然状态。 贫富差距的拉大会成为社会矛盾的根源之一,本书作者朱特说欧美国家解决这一弊端的方法无非是维持经济增长。看到这里不禁暗想,多么熟悉的经济化进程,即近年来各大新闻频繁报道的GDP是也。然而结果正如朱特所说,所有证据都表明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艰难时期,我们认为再分配既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而在繁荣时期,经济增长一般都是有利于少数人,而加剧多数人的相对劣势。 接着,他提及这个情况在印度和中国尤其明显,但是他主要论及的是英国和美国的问题,然而我关心却是急于寻找到有关中国的问题。接下来我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部分,他提及社会福利带来的是耻辱,是该隐的记号,这与我对此一贯的想法是一样的。欧美国家的国民享受福利待遇在其社会的处境是糟糕的。被认为是失败与懒惰的象征。 固然这与他们的价值观有一定联系,但是诚如朱特所说,在其背后忽略了失业人群的处境,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情况。比如说公司倒闭后员工就面临着失业,那么领取一定的福利金就很正常,直到他找到下一个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为止。然后说到了一个200年前的故事,即《雾都孤儿》里面的奥利弗所受的待遇。凄惨的境遇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现在又有了回光返照的迹象,即低收入人群在民主国家里被边缘化,已属于无能为力的自然状态。 前面说这种情况在中国尤其明显。但是我想提到的是,既然中国的境遇在西方社会看来是落后的,为何还有那么多西方企业来华投资办厂呢?显然中国的劳动力更加低廉,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控制着原材料的价格及销售定价权。除此,我们廉价的劳动力在西方维权的人士看来,又是缺少人权的,所以我不禁要问,这是不是廉价的伪善?固然贫富化拉大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因素。 诚如《全球化》一节里所表明的那样:我们没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经济全球化会顺从走向政治自由。中国和其他亚洲经济的开放,只是将工业生产从高工资地区转向了低工资地区。此外,像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某国是一个低工资国家。它还是、而且更主要的是一个“低人权”国家。正是因为没有人权,才保持了低工资,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是这样——同时还压制着与中国竞争的那些国家内的工人的人权。资本主义没有能使广大群众的处境更加解放,而是加剧了他们所受的压迫。

知识分子的药方

阅读托尼·朱特离世前的最后的一本书的阅读体会不那么太美好,如同书名所传递给你的“沉疴遍地”——那是一种绝望的情绪。甫一开篇,引用的是英国诗人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发表在1770年的诗作《荒村》中的诗句:沉疴遍地,病魔肆虐,财富聚集,众生存亡。当是时,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并且进展迅速,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现代化进程,国民总收入增加很快,因而国家实力迅速增强,成为首个建立在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双重优势之上的世界霸主。在《荒村》中,作者正是哀悼资本主义工业化所破坏的农村,以理想化的旧农村的淳朴安适和当前的荒凉作对比。此诗大抵可以反映这本书的主旨,如今的世界,已经在物质的积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文明的失落,道德的沦丧,贫富分化加剧,而不公平的资源,也使得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局部的对抗和斗争仍然存在。托尼·朱特告诉我们,正是对物质的追求,变成了集体无意识,物质主义的自私性导致了这个世界的不美好。或许,没有读这本艰深的著作之前,我们都还没有过多的凝眸身边的“沉疴‘。毕竟,就算这个社会”拼爹说“成为一种流行情绪,那又如何呢?我们大多数人还是低下头默默做好自己的各种二代。基本不会有富二代去思考领社会福利救济的人的心情,也很少有我们这些普通人去思考,那些在社会边缘人的生存尊严。铺天盖地的各种负面消息并没有为我们分析,人性为何裂变,为什么那些贫穷的人会更容易犯罪,为什么会仇富,为什么……然而,托尼·朱特聚焦于此,他所言的沉疴遍地的西方世界,自由的美利坚,未必就不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国度。因为,那些对物质无止境的追求,并且将追求物质上的自我利益当成一种国民梦想的,在这个国度,也是一样。然而,作者试图拯救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挑战是从废墟中站起来。”遗憾的是,我们真的很难站起来。就算知识分子振臂高呼,给出一剂猛药,也难以根治时代的恶疾,或者说是痼疾。不公平依然具有腐蚀性,也具有传递性,就如同《56up》用五十年来印证的一个真相——未必是真理,大多数人还是沿着父辈的足迹过父辈阶层的生活,阶级的上行,没有背景真的很难。你看不见它,但是它的的确确的存在,就像职场上的玻璃天花板。或许用先哲孔子的话来理解作者开出的药方更容易——不患寡患不均。然而,一切恰恰止步于此,如何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如何在浮躁的社会,飞速的发展关注到每个人的心灵?这些,知识分子并不能完全解决,这才是最无奈的现实。毫无疑问,托尼·朱特是个社会主义者,虽然他更喜欢称为社会民主主义者,他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社会民主。他在书中说:“社会民主(social democracy)不代表一个理想的未来,它甚至也不代表一个理想的过去,但是,在我们今天所拥有的选择中,它要优于任何别的选择。”如今,这个药方的在治愈这个时代上的效力依然是有待时日,但是总算给了我们留下一丝希望。

理想意识形态下的社会解构

“人之将去,其言也善”道出了人性与人言的关系,当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思想家用自己冷静、睿智的分析直透现在的世界,并以一种类似于美好理想之类的期望为我们展示出我们将要面对的未来时,无论你为何人,身居何处,总是应该对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迸发出忧虑、期待之情的!就算这个世界沉疴遍地,但是若像托尼•朱特那样心怀期望,我们依然能够寻得到一丝立足之地或者一丝希望!托尼•朱特从人类将对物质的追求看作是一种美德出发,指出年轻人迷惘不是因为缺乏目标,而是因为他们太焦虑。若想解决类似的社会问题,就必须重新思考政府的作用。然而,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没有人不能习惯的生活条件,尤其是当他看见周围所有的人都接受了这些生活条件的时候”,所以,托尼•朱特的这种提倡,或许对学者、对政治家有用,而对于已经习惯于现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普通民众而言,则有点“乌托邦”之意。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为我们每个人所熟悉,只不过我们从没有去深思其表面之后的实质,托尼•朱特从贫富出发,从现实生活的两种极端论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弊端,即是财富与特权的集权化。这个弊端带来的处境就是它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对追求物质财富孜孜以求、对其他那么多东西都无动于衷的人,无论是托尼•朱特还是我们其实都无力扭曲这个趋势,因为,这是时代的特征。像托尼•怀特等清醒着的人要做的无非就是怀念我们曾经失去的世界,用一种记忆中的美好世界来宣扬自己的理念,然而,若是回忆若是曾经就能够改变社会发展趋势的话,这个世界什么弊端都不会再有!无论怎样,托尼•怀特能够关注这个世界的遍地沉疴,并力图提出自己的解决方式,都是一种类似于闪电之类能撕裂黑暗的力量,否则,约翰•凯恩也不会用“一种对公共信念的道德视野和语言”来评价《沉疴遍地》。历史现实和意识形态不是等同物,两者可以相互促进也可以互相拆台,端看是在何种形式下。《沉疴遍地》是托尼•怀特基于20世纪的历史做出的一篇“政治道别词”,虽然它可能改变不了当前的社会现状,但至少警醒人类,在未来注意对年青一代意识形态的教育,进而逐渐减少、改变这遍地的沉疴!

更快更强但未必更好—Leo鉴书196

拿到托尼·朱特的《沉疴遍地》感觉挺好,本以为可以2天读完,结果整整读了26天。我有了新的看世界的角度——未必是更快更强就更好,虽然最近30年宣传的都是这种理念。顾及全局的发展模式可能更适合当今的世界,尤其值得我们深入反思自己所处的环境。疯狂发展后的梦魇已经显现(泡泡+环境破坏),我们也许可以找到解决方法。首先,最近30年美国和欧洲的政府都在致力瓦解社会立法和经济监督,更加强调最极端的私人和特权和对公共事务的冷漠。贫富差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代际流动已经崩溃,意思是在美国或者英国新生代穷人缺少向上的通道。绝大多数人处于经济弱势地位之后很难翻盘儿,失业或者未充分就业的人会逐步丧失本来的技能,成为经济的累赘。比较麻烦的是政府还在大面积鼓励竞争和淘汰“不合格”的人。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穷人未必是真懒,缺少环境和上升通道是根本原因,而政府之前是有义务提供以上这两样的。其实,虽然美国和欧洲对待从业者的态度不同,但是都有问题。美国是大力强调竞争,所谓的优胜劣汰,但是没又有提供被淘汰都足够的就业通道,加之失业之后相对缺乏保障,搞得不太好。欧洲各国是极力保护已有工作者的工作,问题是新生代的工作得不到保证,虽然整体福利不错,但仍然是比较有问题哈。政府没有扮演应该扮演的角色。第三,有些不能私有化的部分私有化导致了社会环境进一步恶化。书里举了英国邮政和铁路私有化的例子,都失败了,本应提供普遍服务的部分在包给个人之前虽然比较差,但是大家都可以享受到服务;包给个人之后效率是提升了,很多人失去了享受服务的资格——试下农村没有邮局、没有铁路的情况吧。作者对政府外包的策略也很反对,因为这样会直接导致不少要的浪费和质量的下降(这部分您要是没看明白,就要好好反思了一下了)。最后,社会民主主义或者是类似的东西也许是条路。作者对社会主义、马克思理论的认识让我钦佩,在这儿就不赘述了。我理解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政府回归本位,掌握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部分,让社会能良好运行。虽然困难,但是按此方向发展,应该至少不会更差。本书也许观点未必全对,但是绝对值得我们思考。

变革中的人类社会

按定义的解释,人类社会就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所以狭义上的社会形态就是物质资料的交换、分配关系以及由谁来分配。在原始社会,经济生活采取平均主义分配办法,对社会的控制则靠传统和家长来维系。而随着私有制的出现,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奴隶制社会形成。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发展方向。但是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趋激烈,奴隶制社会瓦解。封建领主大量出现,封建社会形成。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社会的经济形式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自然经济。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封建地主日渐落寞,资本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社会经济转变为按劳分配的资本主义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纵观人类历史,社会的形态经历了以上几种形式,资源的分配从平均分配到现在的按劳分配,统治阶级和最下层民众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导致了社会最终走向衰亡。所以本书的作者认为,一个合理的资源分配方式,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形式。虽然作者是西方人,但是全书对社会主义也做了细致的解析,分析了它其中的弊病。然而我认为,社会主义本身就有问题。首先它出现的时间很晚,要远远晚于资本主义出现的时间,还无法证明能通过时间的考研。其次,社会主义的创立仅仅是以几个人的著作为理论依据,证明社会主义自身的合理性以及必然性。但是马克思主义其中有诸多的论点尚无法证实且还有已证实的诸多谬误。以此发展来的社会主义基础并不稳固,更令人不解的是,某些国家居然还有好多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业的国家公务人员,与研究“红学”搏出位的所谓专家有何不同,着实可笑之极。本书的书名虽然叫做《沉疴遍地》,但是它更像是一本给青年人的思想之南。就像在导论中所写的那样“如今的年轻人迷惘并不是缺乏目标,‘我们’知道这二世界有什么不对,有很多‘我们’不喜欢的东西,但是‘我们’该相信什么,‘我们该怎么办’”。其实又有谁能够建立真正的乌托邦社会呢,共产主义又怎么能够实现。21世纪之后的社会变革也必定无法一帆风顺,与其畏首畏尾,不如在失败中寻找经验,在挫折中前行。

关于发展的思考

关于发展的思考评《沉疴遍地》雾霾漫天,迷茫遍地,金山银山,不见青山。进入了低速发展的新常态,又面对糟糕的生存环境,这应该是我们反思我们的发展的好时机了。30多年的经济发展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便利,未来的发展还能持续下去么?如何处理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如何尽快消除因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和污染问题?如果说“毒牛奶”是某个商家道德品质败坏引发的社会问题,那么“脏空气”则应该是我们为在经济发展中肆意破坏环境、践踏生态系统而承受的代价了。从空气问题来看,我们的改革并没有取得所谓的后发优势,没有避开西方国家发展中遇到的瓶颈,这个时候是我们问问“为什么”、“怎么办”了。西方国家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就进入了增长缓慢期,很多学者也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进行了反思,这本托尼•朱特的《沉疴遍地》便是一例。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类似,英美等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也进行了经济上的改革,私有化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好成绩,而在经济增长的背后,却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社会分化等问题,朱特对其发展进行的反思,认为问题的主要根源是:30年来,我们把追求物质上的自我利益看成一种美德;个人的成了政治的,政治则被简化成为社会会计,对人和物的社会管理,不平等出现之后,从我们的社会内部开始引发腐烂,我们则进入了一个恐惧的时代。私有化其实效率低下,从长远看,市场是自己最坏的敌人。马克思也说过:资产阶级最终将自掘坟墓,走向灭亡。朱特的思想给予今天的中国有很多的借鉴意义,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掉入了自我利益的囹圄?!所有的经济发展的完美数据和纷繁系统,在灰蒙蒙的天空中显得如此另类;我们在改革初期为自己画了一个美好的蓝天,30多年之后却发现我们得到的蓝天少于预期。植根历史,才能面对现实、面向未来,对于类如脏空气这种致命的平等,我们应该携手解决,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阶层的职责。我们应该首先抛除我们对于市场的完美幻想,回归到人类及社会发展的本原上来;我们应该学会折中妥协,在现有的社会模式中重新寻找一个生存的良方(现在已经不是发展中的问题了,是生活,甚至是生存);我们也对政治有所期盼,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不断的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不仅是意识形态,还是国计民生。沉疴遍地,病魔肆虐,财富聚集,众生危亡。2015-11-17文/乡村土狼

带着批判性的眼光看世界 ——读托尼.朱特《沉疴遍地》

文/凡悦颜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琅琊榜》,剧中一介布衣、身体羸弱的梅长苏为着七万赤焰军的冤魂步步为营,搅动着朝局,在他的身上观众寻到了太多的共鸣,无论是在人性上,还是在情感上。梅长苏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除了他本身是正义的一方之外,重要的还有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因为看得透,所以走得顺;因为有筹码,所以撼得动。亦如做过大量深入研究与思考的托尼.朱特写《沉疴遍地》,同样是看得透,所以能一语戳中时代的痛,同样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当今的世界,与琅琊榜最初的天下有些类似,表面看似繁荣,实则暗潮汹涌。从汽车、别墅、珠宝等非必需品的炫耀性消费,到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再到一些司法判决和立法行为,我们很少有人去质疑这样正确吗?公平吗?内心平静的一无波澜,仿佛早就是司空见惯了的事情。托尼.朱特写此书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世人,尤其是广大年轻人,他们需要带着批判性地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更需要为这个世界发声。贫富差距问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始终存在,对于中国,人们似乎早就认可了所谓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看起来对所有人有利的政策,最终只有少部分人懂得利用,最后必然会形成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局面。贫富差距的增大,无疑加重了社会上不平等现象,富人拥有更多的可支配资金的同时缴纳了更多的税,却无法享有和穷人一样的社会福利——免费教育,各项补贴等等;而穷人可支配资金越来越少,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接受不到很好的医疗服务,他们乃至他们的子女的寿命都会缩短。正如前段时间我们公益组织的暖冬行动之走访贫困户的感受——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年代,还有那样破败的房子、解决不了温饱问题、甚至连过冬的棉衣棉被都没有。本书前三章,作者分析现状、回顾过去、寻根究底,通过详细的数据和图表深刻地揭露了如今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虽然用沉疴遍地来形容有些夸张,却又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思考当今的社会形势。作者站在一个制高点,俯视当代社会的这一切,名人名言的旁征博引与具体的案例分析都为他的论述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证明。全书后几章的精髓更在于作者极具建设性的建议,我们想要什么的世界?我们该如何去做?作者犀利的指出“异见的理由“,重申了”重塑公众对话“和”重新争论社会问题“以及减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性,重新让人们认识到”信任“与”质疑“的必要性,集体任务和更美好社会的建设需要信任,更好的反思、发展与进步却更需要质疑。只有带着批判的眼光看世界,才有可能去做些必要的发声与改变。

改变世界的药方

读托尼•朱特的《沉疴遍地》,很容易想起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在这个沉疴遍地的时代,人们将自己局限于狭义的经济问题之中,对财富阿谀奉承,个体意识无限膨胀,信仰与凝聚力逐渐式微。在朱特看来,这个时代的魔性在于“代沟超越了阶级和民族经历”,历史的重量消减,成为了扁平化的截面史,时间的分量模糊难辨,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与市场的力量,让这个时代充满了颠覆感。朱特是一位敏锐而广博的历史学家与思想家,《沉疴遍地》虽是一本轻薄的小册子,却显示出厚重感,大抵正是因为朱特用观察功力与精简的笔法将我们心中的焦虑与混乱,清晰地展示出来,并通过犀利的分析,为这个腐朽的世界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在这本近年写成的遗作中,他既追忆了美好的旧时光,又试图建立美好的新世界。朱特几乎是一阵见血地指出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共同目标感衰退、信仰的缺失、契约精神的消逝,塔西佗政府的困局……其中,他花了更多笔墨着力于经济人个人利益最大化所带来的社会危机。个人力量的极度膨胀,已然到达了某种目中无人的状态。朱特例举了年轻计量经济学家的观点,他们对政府、公共部门角色几乎全盘否定。公共责任由私营部门承担,社会陷入民主与无序的矛盾之中,国家分解为个人的尘土与灰烬。这样一盘散沙的局面多少让人忧虑,市场的魔力终将消失,而世界将陷入无法自拔的混乱之中。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虽然全篇所写为欧洲的政治经济局势,读来颇有共鸣。西方所遇到的困局,中国同样可能面临。对于未来,朱特给出了自己的药方,走出狭义的物质性,追求更为丰富的“富足”,重铸公共对话,发出声音,但非各自为营,直到建立起新的道德语言,追求公正、善意,而不仅仅止于怀疑,最终在世俗目标中寻找到人生意义。幸好,尽管沉疴遍地,危机四伏,朱特给予了读者希望,他乐观地认为,自私的十年已经过去,消解财富至上与个人主义,建立公共空间与对话,是时候改变世界了。

我们需要重新学会思考国家

托尼•朱特,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以对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的深入研究而闻名于世。《沉疴遍地》成书于2010年2月,全书由作者口述,他人记录,想必在时间上距离这位当代思想巨擘辞世不会太久,应该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部作品。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会心血来潮想看这样一本书。然而,当我翻开导论,看到《给困惑者的指南》时便豁然开朗。“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中有某种根本性的谬误”,这是必然的,虽然作为普通人我们并不能像历史学家、政治学家或者思想家们那么敏感、深刻地指出这种谬误产生的缘由,甚至去尝试分析它的根源。但我们身处“谬误”之中,我们时刻感受到“危险”的存在,我们的思想在潜意识里在催促自己去关注这个国家,去关注世界局势变化,去学会思考与批判。正如书中所言,我们现在的生存方式与30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贫富差距的扩大,公民的道德情操败坏,政府想方设法却无法控制市场经济带来的自我毁灭……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我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却再也找不回曾经的精神上的纯真与虔诚。托尼•朱特的思想富于智慧、充满激情,他从我们生活的今天,追溯到上个世纪的战争年代,谈论凯恩斯共识,受管制的市场,社区、信任和共同目的,反复探讨社会民主主义的公平价值。虽然在阅读中极力去把握其思想脉络,但还是会被一次又一次历史的回顾,一个又一个深刻的思想洞见,以及无数启发性的提问所淹没。经济、社会、国家、制度、民主、自由,等等。当太多东西需要我们面对与思考的时候,便会有更多的人选择逃避。商业上的成功显然比成为一个政治家试图撬动已有的社会规则更具吸引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没有人不能习惯的生活条件,尤其是当看见他周围所有的人都接受了这些生活条件的时候。”我们该习惯吗?“我们需要重新学会思考国家。毕竟,国家总是和我们同在。”我们的国家现状如何?人们需要怎样的生活方式?设立什么样的生活目标才有助于我们去改变世界?或许正是因为这些问题每天都盘旋在我们的意识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才会让我们有勇气去尝试阅读更为深刻的作品。《沉疴遍地》提供的是一种解放思想的方式,通过对思想史、通过对这个时代、通过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让我们得以接近头脑中原本蒙昧的领域,开启更理性、深刻的智慧。而这,远比给出一个确切答案更引人深思、令人振奋。

沉疴遍地之后的世界

关于20世纪,可能我们拥有更多的回忆是那些没完没了的战争以及那些遍地开花的主义。似乎每一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似乎每一个群体都有着一套足以拯救世界的思路,到最后,谁也没有成功就像似乎谁都没有失败一样,一切都不过是一点点小小的挫折,历史的终点似乎都是要成功的。20世纪的那些战役到头来到底变成了什么,我们没有办法来扭转,而我们失去的是在战场之后的世界,那里之前的世界以及现在的世界都有着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的东西,有些是主义,有些是事实。20世纪之初,我们不得不说那是资本主义以及自由市场经济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欣欣向荣,科技革新无不在宣告着人类的胜利。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乌云盖过,所有的繁荣似乎不过是彩色的泡沫,瞬间爆破,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这个时候,哲人或者知识分子扛起了自己认为的拯救世界的大旗,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或者主义的革新,政府开始慢慢从原来的小政府走向了大政府的道路,凯恩斯主义在一度成为了受欢迎的东西,哪怕慢慢人们又看到了政府越来越多管闲事之后导致的不过是另一种表面稳定而内部失去自由的社会,那是苏联才应该有的东西。政府应该怎么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社会运转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个问题并不仅仅是西方世界担心政府管得太多而导致极权的发生,也是今日我们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无所不能的政府到底应该不应该存在,或者还是依靠着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也许我们看到了今日的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不管是国内的人与人之间,亦或者是国际的国与国之间,这些差距都在挑战着社会的稳定以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我们所说的全球化其实在已经开始,而现在这样的走向到底会不会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到底最终的世界是不是只剩下大国,而小国将会消失?也许,20世纪在争论着的主义并没有给出我们一个更好的答复。平等还是自由,个体还是集体,沉疴遍地之后是否有着我们理想的世界的诞生。所有的一切,其实我们都看在眼里。或许我们可以用莱布尼兹的话来安慰自己:这个世界已经是所有可能的世界里边最好的一个了。

《沉疴遍地》:弥留之际的世纪沉思

文/吴情几乎没有人可以看清其所生活的时代的全貌,哲学家如此,史学家亦复如是。原因并非(或主要不是)他们眼光狭隘,而是每一时代都具有双重或多重面向,喧哗与骚动并存,发展与停滞同在。即便他们智慧超群,能够洞穿某一个或某几个侧面,已是难得。鲁迅在《<绛洞花主>小引》中说,《红楼梦》一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如果把“当今”喻为一本大书,我们其实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困境有二:其一,我们现在的生存方式究竟是怎样的,它何以呈现这般形状?其二,我们(已经抛弃或已被抛弃)的过去事实上是怎样的,我们该如何认识并告别这份远去?在以《战后欧洲史》闻名遐迩的美国史学家托尼·朱特看来,两个困境或问题“一而二,二而一”,都是指向未来之路的思考。他认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中有某种根本性的谬误”,其中包括,“对创造(物质性)财富的迷恋,对私有化和私营部门的顶礼膜拜,愈加恶化的贫富差距”,以及“对不受约束的市场毫无批判的崇拜,对公共部门的蔑视,对无限增长的幻想”。先不妨将注意力集中眼前,这个极其尊重并推崇个人主义的现在。它以保护个人权利为原则,以尊重物质财富创造、默认经济财阀特权为两翼,在“公”与“私”的平衡结构中赶走“公”的空间,冷漠甚至无视公共领域和公共事务。它想象着以增长为标准的长久发展,结果却是任由“结构性暴力”滋长,孕育出“结构不平等”,社会流动减弱,乃至趋于停滞。由此,社会问题丛生,阶层偏见固化。在朱特看来,我们应该试着从理性经济人这一假设中走出来,抛弃单一的“利益亏损”观、增长至上观,从群体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基于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保护弱者的权益和尊严。当我们从现实中跳脱,记忆伸展到不远的过去,我们会发现,“过去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它只是不同而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给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敲响了警钟:不受外部监管、行业产业自发的经济行为有其内在弊端和顽疾。这一背景下,不少国家走向独裁和军事政权,美国则以“新政”修补并暂时挽救了资本主义,指导思想凯恩斯经济学因此大放异彩,最终早就了二战后的“黄金时代”。然而七八十年代,经济危机再次袭来,保守主义趁机得势,福利国家的理论构想和制度设计遭遇了现实挑战。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以及相挂钩的集权主义、独裁政治的破产)和冷战思维的深入,使得公共领域和公共事务几近污名化,在政治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同个人势同水火。朱特认为,这一情形亟待改变。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进步”这一概念的标准和考量实在令人存疑),必须依赖“公”与“私”的协调互动和促进,“公”不钳制“私”,“私”也不抵制“公”。二者理应在现实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各自发挥效用和功能。除此之外,朱特在《沉疴遍地》一书中,还提出了其他应对方案,诸如鼓励青年参与政治、活跃民主氛围、减少“民主赤字”;又如,允许异己声音、“重塑公共对话”;再如,重新思考国家,深入理解“公”的范畴和内涵。托尼·朱特还就“全球化是否必然带来政治自由”、“集权是否必然带来极权”等一系列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写作此书时,他已至弥留之际。然而,对我们时代的症候,他比谁都看得清晰。朱特有着全球视野,尽管主要论述欧美国家,但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中国,也应该聆听这般真诚的声音。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社会的隐忧与平衡

《沉疴遍地》是托尼朱特临终前口述的最后一部著作。我前一本书读的是《庸见词典》,文学家以文为戏,最后的作品被弄成一个大大的玩笑,艺术家有着孩童般的童心,至死不泯。这本《沉疴遍地》不是的,严肃的政论家忧国忧民,至死都心怀世界。正是这种诚挚的关怀之情,让这本书带着自己独特的色彩。这是一本纵论天下大势的书,但是却没有掉书袋,而是实事求是地从眼下的事实出发,谈论世界的未来。这里说“世界”有点大了,托尼朱特活跃的那个圈子是美国欧洲的话语圈,所以他说的这个圈子是以美国和欧洲为中心的,会提及与这个圈子有关的黑非洲和印度,但是中国几乎不在考虑。这种隔阂是现实,但是也没什么可怕的,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一个圈子圈住所有地盘,我们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公也挺好的。虽然托尼朱特并未将中国纳入他临终焦虑的名单,但是在他的谆谆嘱托中我们同样可以获益良多,哪怕与我们的传统论调不同,不妨碍我们多一个看待我们面临的现实的视角。对于我,最有益的观点是,资本主义并非一种政治体系,而是一种操作手法和贪婪。现实中的资本主义可以和任何政治体系相融。此话并非虚言,英国是个现成的例子,因为有人批评英国的公共福利体系效率低下,英国曾经把公共交通等服务外包给私营企业。但是这个结果却是灾难性的!政府的期望是得到高效率、省钱的公众福利体系,结果却是花费更多、丧失了公平的公众福利体系。据说,舞蹈家邓肯曾经向萧伯纳求婚,理由是:“我有美貌,你有聪明才智,我们的孩子肯定又漂亮又聪明!”萧伯纳婉拒了求婚:“可爱的女士,要是我们的孩子跟我一样丑陋,却像你一样愚蠢,那不坏了菜了!”现实还就是这样,怕什么来什么。因为私营企业在接手公共交通体系之后,也没有什么高明的招数,提高效率和服务他们倒是做到了,可是同时伴随的是提价!然后是剥离不良资产,最后绑架政府,他们的经营是不允许亏本的,而这一点是政府给他背书。返回来一看,只要不是白痴,谁都可以干啊!为什么一定要私营企业来干?虽然我们的印象里资本主义是一种制度,但是上面发生的事情难道我们不眼熟吗?高铁系统花费几千万拍摄的只有半个小时的粗糙宣传片,几十亿资金流向不明。。。。。。。这不是现成的例子吗?而高铁提速的同时伴随着涨价,而涨价的后果是贫富差距的加大:原有低价的普快不仅没有降价,反而为了给高铁让路变得更慢了。公共体系作为一种社会结构的设计,是用来稳定社会,减小贫富差距的,但是一旦让私营企业介入,反而加大了贫富差距!因为私企本身是追逐利益的,这种混同造成了两种单纯体系都无法造成的浪费和低效率!在大师犀利的视角之下,所有的背教科书行为都是苍白的借口。托尼朱特本身的立场是社会民主主义的立场。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平衡立场。这种主张首先不是老牌的社会主义,那种计划经济在他的理论里很容易滑入法西斯主义或者极权主义,绝对是灾难。但是放任资本自由竞争,完全不加监管,也不是社会民主主义的主张,托尼说,其实两次世界大战本身就是明证,资本自由竞争的后果就是垄断,而垄断的结果是战争,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面对自己造成的苦果而束手无策的局面。这种阐述之下,社会民主主义的主张就很明确了,要利用资本的竞争力推动社会,但是要发挥政府的功能减小贫富差距,稳定社会。但是托尼朱特最大的担忧是,现下鼓噪最厉害的不是这种平衡主义,而是自由市场竞争理论。在欧美,人们拼命限制政府的权力,似乎政府有任何动作都是在侵犯自由。而柏林墙的拆除和前苏联的分解似乎又证明了这种论调的正确。于是,西方社会并没有好好利用前苏联的分解检视社会的真正问题,而是翘着二郎腿看笑话,错过了发展的好机会。社会民主主义本身是跟传统的社会主义作对的,但是社会主义大本营的溃散也引起了社会民主主义理论阵地的决堤。现在的欧美自由市场的论调是主流,所有政策的衡量都以金钱来衡量,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风向,因为社会的稳定和公平用金钱衡量不出来。大师的这种忧虑是真实的,我读过一本《简化》,是美国白宫一个办公室的头儿写的,这个办公室位高权重,因为所有政策在发布前都要经过他们的衡量,而他们衡量的标准就是经济。这本书非常的犀利,但是却非常的明白简洁,不愧是大师之作。读完以后,往往促人深思:中国是一种什么状况?应该朝哪个方向前进?

《沉疴遍地》:起点与终点

事实上,尽管人们大多不愿意接受自己“正在经历的生活”,但去接受它却是唯一可以做的事——只有从一个起点,那个即使“我们并不喜欢的开始”,才能走向你自己可以选择和改变的过程与结局。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比起充满信心地改变世界,年轻人们——大多是年轻人,即便没有遭受真正的苦难,也会去认定承担改变世界的责任并不是可以当做信仰的事情。而伴随这种“假性认定”,接下来会产生一定是没完没了的抱怨和冷漠的贪婪,毕竟人总是要做些什么,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到理由的。于是时代也可以用“小”来形容,其实形容的不过是人心。这是我们所处的“沉疴遍地”的时代的危机侧写。但对于危机,人们真的只能抱怨和接受吗?《沉疴遍地》是历史学家托尼•朱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通过分析“我们所处的当下”,他的表达其实更多是关于未来的:就算当下并不尽如人意,可既然拥有起点,我们便势必要期待,并要努力达成一个相对光明的未来。实际上,对于读者而言,《沉疴遍地》尽管只是本薄薄的小册子,但它的意义却要超出文本本身。作者开篇便对人们的精神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物质性欲求的入侵和思想基础的崩塌,正一步步将人们引入庸碌与贫乏的深渊。一个例子,是年轻人们前所未有地热衷于报考商学院,而对创业的迫切渴望也只是出于对资本的垂涎,而非是对成就某个事业本身的野心。更加直接地要求物质享受,表明人们变得更加实际——这有什么不好吗?事实上,对于个人来说,这种对利益的热切绝对是无可厚非的。可它必然会导致群体性的“区域拥挤”与失衡。人们的目光聚焦在个人利益上,公共事业的基础开始崩塌,政治事务的参与也变得荒废。在物质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思想状况却开始出现倒退。短视的奋斗往往会造成可笑的结果,可人们却浑然不觉,并且依旧乐此不疲。也许这样的论调有些危言耸听,可它的后果却切实发生在人们的生活里。像是作品里着手分析的2008年经济危机,其影响至今仍在欧洲大陆乃至世界范围内蔓延。最可怕的并非是人们会遭遇什么,而是人自己正将亲手把自己送往黑暗之渊。这一切当然不会是没有来由的: “我们失去的”,恰恰是“使我们失去的”——我们曾经如此狂热地信仰美好未来,可是那背叛与伪善的“信仰”,使得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而非是可以想象的。没有了想象,人自然不会成为一个整体,也只能全力去着眼于浅薄的诉求。事实上,关注自身,确立个体并非是糟糕的事——我们必然要那样去做。但在确认个体的基础上,去谋求一个更广泛的、美好的世界,才是更合理、更有希望的局面。这便是作者所期待的“社会民主主义”——要确保每个人的信仰、发声与发展达成。这需要野心,更需要依托于一个足够坚定的愿景。可事实是,人人向往美好,却也并没有阻止“公共事务”变糟的足够动力。这大概是现实,也是格外让人担忧的事。也许我们只能期待到了某个临界,会让足够多的人清醒起来——希望那个临界不会来得太晚,不是从这个并不美好的起点,通往不可挽回的终点的那一刻。

思考的可能性

作为一个自由社会的公民,我们 有责任批判性地看待我们的世界。但是,如果我们认为我们知道错在哪里,那么,我们必须根据这个知识行动起来。众所周知,哲学家迄今为止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关键是改变世界。——托尼·朱特“沉疴遍地”四个字,是一个极有概括力的好词,几乎概述了我们对于这个时代和社会的普遍认知:令人失望的沉疴遍地。作者托尼.朱特以资本主义为对象,解剖了种种资本主义“沉疴遍地”的现象,试图用自己的理解为资本主义找到一条出路。这种思考的探索让他找到自由主义者,文化和宗教的宽容等。这些想法显见非常理想化。至于各种批判,各种道德置高点上的思考,则更需要反思。作者的努力让我们看到当我们面对社会问题还在忧郁沮丧时,有人已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虽然这前进的方向并未经过验证。但在路上,已是一种可能。在言论自由的今天,谈自由主义已没有那么多禁制这本身已是社会的进步。个人觉得言辞虽然犀利到一针见血,但观点和鼓吹的意见并不一定靠谱。还是公正些看,注意言辞背后的蛊惑和煽动性吧。

透析“根本性谬误”,纠偏社会发展路径

透析“根本性谬误”,纠偏社会发展路径“我们今天生活的方式中有某种根本性的谬误。”《沉疴遍地》开篇即揭示了我们正在“经历”和“体验”的某种生活,“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出现了深刻的错误,而我们似乎无法想象另一种可能。”比如,经济数字指标与人类福祉幸福感的遥遥相望,社会腐败与人性奢靡的彷徨,人情冷漠与社会堕落的困惑,以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契约”成为了一纸空文。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陷入了日益失控的边缘。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托尼·朱特认为,作为一个自由社会的公民,我们有责任批判性地看待我们的世界。如果我们认为我们知道错在哪里,那么就有责任纠偏这一“根本性谬误”。“那些声称是制度出了问题,或者在每个过失背后都看见神秘花招的人,不能教给我们什么东西。但是,不同意、回绝和异议行为,尽管它们推到极端时会非常讨厌,却恰恰是一个开放社会的生命线。”我是这么理解托尼·朱特的这句话,凡是把我们碰到的问题一概的推到制度的身上,都是不客观、不负责任的。其实,任何一种社会问题,除了制度本身确有缺陷外,归根结底还是出在人的问题上;因为任何制度都是靠人来构建、操纵、完善并为人所利用和服务的。所以,不管什么样的制度,在“资本主义”和“权贵主义”主导一切的社会里,再好的制度或制度的变更、存废、创新都可能沦落为所谓的“精英群体”共同牟利的手段与工具。托尼·朱特认为,社会民主在当下具有特别意义。“社会民主不代表一个理想的未来,甚至也不代表一个理想的过去。但是,在我们今天所拥有的选择中,它要优于任何其它选择。”但是,“我们带着太多的信心、太少的反思,将二十世纪留在身后,大胆地跨入新世纪,在自说自话的、半真半假的事实面前止步:西方的胜利,历史的终结,单极的美国时刻,不可避免地迈向全球化和自由市场。”其实,即使在充分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的“全球一体化时代”,也应更好的发挥政府的“能动性”。其中,决不能让市场决定一切资源的分配及干预我们的公共生活,政府应通过适度的市场管制或干预以确保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治“沉疴”,政府应有更多的作为。托尼·朱特也持有同样见解。“我的目的之一,是建议政府可以在不威胁我们自由的前提下在我们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论证,既然国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和我们同在,思考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国家,必将有所裨益。”无论如何,社会进步“立法和社会政策中很多最好的东西——我们被催促着以效率和‘小政府’名义加以摧毁的一切,在实践中正好合欧洲人所称的‘社会民主主义’相呼应。”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问题不是如何去做,而是如何去辨析论证,去扬弃“前共产主义欧洲教条化的超资本主义”。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上的制度优越感。社会民主主义是解决社会矛盾问题、处理政治问题的最优之法,它不但能把乌托邦的梦想与资本主义的认识结合起来,还在于对“民主”的重视。正如托尼·朱特所言,社会民主主义是防止更坏选择而保留的有价值的机构,“将普通人吸引到社会主义、使他们愿意为之献身的‘社会主义的魔力’,就是平等的思想”(乔治·奥威尔《向加泰罗尼亚致敬》),而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根本性谬误”,则是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的不平等所引起的“社会病态”。托尼·朱特的这段话说的震耳发聩:“我们进入了恐惧的时代:经济不安全,人身不安全,政治不安全……而恐惧——对变化的恐惧、对衰退的恐惧、对陌生人和不熟悉的世界的恐惧——正在腐蚀公民社会植根期上的信任和相互依赖”,“更潜在的,是对无法控制的变化速度的恐惧,对失去工作的恐惧,在资源分配日益不平等的情况下输给他人的恐惧,担心失去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局面和常规的控制的恐惧。”作为著名历史学家,托尼·朱特一直主张从过去寻找解决当今问题的良药。在不同的国家里,提出异议的方式和内容是不同的,但也可能提出一些相似的问题。一如他在《沉疴遍地》中所言,美国年轻人政治迷惘,信念困惑,正是因为他们对不同的意识形态缺乏认识,所以难以做出正确选择,难以形成自已应有的独立政治立场。这不仅是一种知识的欠缺,更是一种公民教育的不足。尽管《沉疴遍地》所讲述的是美国的社会问题,但对我们来说,不也有“雷同”之处?或者几乎没有什么异同?日益加剧的财富和机会的不平等;阶级和阶层的不公正;腐败、金钱和特权的垄断,不也正是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吗?问题只在于,该如何变革是好?----------------------------------------------------------------------------------------------原创稿件,谢绝任何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号等以任何形式转载,若转载或商用请致函致电商洽索取原创及润色后的完整版(qq:472176745)。但是,欢迎转发和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新浪微博,欢迎互粉:http://weibo.com/1391089223/

共同打造美丽的新世界

如果你看完了卡尔•波普尔的《20世纪的教训》,如果你看过了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霍布斯鲍姆看21世纪》,然后你在读托尼•朱特的《沉疴遍地》,我相信你会如我一样,先去反思我们的世界观,然后去体会动荡的时局,接着就该思索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如何建设这样的社会?如果说你也有这样的困惑,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会感受到金融危机所带给我们的灾难是巨大的。托尼•朱特是研究战后欧洲历史最重要的学者。194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执教于纽约大学。1995年创办雷马克研究所,专事研究欧洲问题,世界上最著名的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研究专家。经常为《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新共和》等撰稿。他的两部重要作品是《责任的重负》和《战后欧洲史》。2010年8月6日,托尼•朱特这位人文学术界的“霍金”在纽约格林尼治村的家中去世,享年62岁。其实作者在本书中就强调:“最近的30年来,我们把追求物质上的自我利益变成了一种美德;确实,恰恰是这种追求,如今构成了我们唯一幸存的集体目的意识。我们不再质疑一项司法判决或立法行为:它善吗?公平吗?正确吗?它会带来一个更好的社会或更好的世界吗?”这其实是很可怕的,因为20世纪的经济发展,让一些人的价值观开始转变,喜欢坐在宝马里哭的,炫耀自己的父亲是“李刚”的,还有些人借钱买豪华车、穿名牌衣服,是什么让社会中的人们顿时成了拜金者,有钱真能使鬼推磨吗?一切很现实的问题,已经很清晰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必须去面对,甚至要去解决。托尼•朱特不是哲学家,所以他的观点不会给你带来一些压迫感,却反而会带给你一些思索。为何现实社会中会出现这么多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怪现象,是什么促就了不良思潮的膨胀,单纯的快乐时代,为何会使经济停滞不前,是什么封锁了快速发展的脚步。世界的融合是好事还是坏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会让你产生思索,这就是托尼•朱特所要为你解答的,关于经济、关于政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去应对。托尼•朱特认为我们有责任批判性地看待我们的世界。但是,我们必须先知道错在哪里,这样我们才能行动起来。众所周知,哲学家迄今为止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我们面对的却是如何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本书内容简短、清晰地对过去和现在做了阐释,也很犀利地指出了现在的弊病,让大家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会加入这场“战争”中来,因为我们需要一个美丽的新世界,而不是沉疴遍地。托尼•朱特在他的另一本着作《思虑二十世纪》中提到,导致本世纪日益缺乏安全感的部分原因是:过度的经济自由。正如托尼•朱特所言,社会民主主义是一种“杂牌政治学”。它不但能把乌托邦的社会主义梦想与资本主义的认识结合了起来,而且还能认真对待“民主”的部分。我们要知道托尼•朱特的悲观不仅仅缘于知识分子特有的理想主义情怀,而是对日益陷入忧患现实和历史的焦虑。他渴望在时代的堕落中寻找稀有的闪光和共识,渴望用历史学家的学识和知识分子的责任去指明自己的探究与发现。他所指明的道路,不是为了建造另外一个空想的乌托邦世界,而只是在现实的意义上进行力所能及有限度的变革。托尼•朱特的精神遗产不是用社会民主主义代替其他主义,而是提醒我们,在这个沉疴遍地的时代中,我们需要的是克服习惯,用行动代替思考。这就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要做的,虽然他生命的后期只能坐在轮椅上,但是他依然去演讲,去呐喊,他同样渴望这个世界是和平的,而不是充满纷争。当我读完时代的精神状况第三辑的三本书,我只能说人不能没有精神追求,当然更要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因为目的只有一个:让全世界和平早日到来。

这个世界会好吗?

(文/嵇嘉理)“沉疴遍地,病魔肆虐,财富聚集,众生危亡。”英国剧作家奥利弗•哥德史密斯的《荒村》在为托尼·朱特的这本著作贡献了题记的同时也贡献了书名,乃至书的旨趣。没错,过去的20世纪给这个历史巨匠留下的就是如此的一番印象。垂死病中惊坐起,不忘的是对这个世界的关怀与眷念。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是一本写给大西洋两岸的书”,托尼·朱特在文中写道。是的,没错,这确实是一本写给大西洋两岸的书。两次大战的战火在岸边燃烧,铁幕曾在附近落下。大西洋的两岸有些这个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也有这个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有着这个世界上最为丰富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曾经的纳粹与苏联。当怀着一种关怀来看待过去的20世纪,或许最严重的并不是那场给人类造成浩劫的战争。在托尼·朱特看来,最严重的是“病魔肆虐,财富聚集”,而在这里面某种程度上“财富聚集”或许要更严重些。这种情况在大西洋两岸最为明显。作者审慎的将目光投向各国的政策。20世纪有一项经济政策被各国所接受,无论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和资本主义的美国,那就是国家干预经济。这种干预的好坏自有人来评说,财富聚集、社会僵化才是托尼·朱特关注的要义。从德里到底特律,那些处于底层的人生活地位并没有什么改善。他们所期待的社会公正没有更近而是更远。或许人们寄希望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不错战后的经济也确实经历了繁荣。但繁荣只是“他们”的。“经济发展对所有人都有利,但是它不合比例地服务于能够利用这个机会的极少数人。”社会新增的那些就业岗位在“薪阶的最高端”和“薪阶的最底端”。到头来却是经济增长掩盖了分配上的差距,鸿沟越来越大。这在作者托尼·朱特看来危及到了社会的根本。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就像亚当·斯密所说的那样,“如果大部分成员都贫穷而悲惨,没有―个社会能够繁荣幸福”。作为一个左派,一个生活在传统意义上西方的左派,托尼·朱特对各种制度有着深切的感受。美国标榜三权分立,可他并没有给民众带来更多的福祉,相反却是在不断的弱化民主与监督。而号称福利国家的英国,他也比美国好不到哪里去。很多人都有指责苏联是个极权主义的政权,可是铁幕升起之后出现的并不是田园诗。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一分为二,苏联解体后的国家也并没有民主,种种都表明之前的臆想是一支狂想曲。作者很形象的将1989-2009称之为“被蝗虫吃掉的20年”。中国有句老话“乱离人不及太平犬”,面对混乱的秩序,很多人又开始念叨起曾经的美好时代。尽管托尼·朱特是一名左派,但他显然不是苏联的拥护者,至少不能算是一枚铁杆粉丝。当然他对资本主义更是不满意。他所倾心的其实是社会民主主义,或者说是社会民主党人的社会主义。这点作者在书中有所表述,“社会民主主义……在我们今天所拥有的选择中,它要优于任何别的选择”。作者在文中的表述很是审慎,比如回望过去的时候,“过去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它只是不同而已”。将来也同样如此。对于他所倾心的社会民主主义也是如此。有时常说的一种观点是对未来的审慎的客观,但这本书并没有传达出来这样的观点。或许这样比较贴切,未来不会更加美好,当然未来也不会那么糟。


 沉疴遍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