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锁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3
ISBN:SH10100-652
作者:毛姆
页数:796页

作者简介

《人生的枷锁》是毛姆的代表作,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菲利普·凯里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青年,患有先天残疾,性格孤僻,敏感,执拗。他自幼双亲亡故,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童年;进寄宿学校之后,饱受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摧残;而当跨入社会后,又在爱情上遭到残酷打击。在他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荆棘丛生,每跨一步,都要经受一番痛苦的折磨,并在身心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
作品着重描写了主人公如何挣脱宗教和小市民这两条禁锢人类精神的锁链,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到人生的真谛。


 人生的枷锁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在毛姆的自传体小说《人生的枷锁》中,主人公菲利普孜孜不倦地追求生活的真谛。他先是经历了信仰的破灭,继而又在非道德主义者克朗肖的引导下抛弃了道德,确立了“为所欲为”的行事准则。然而在这之后,他并没有获得他所料想的自由,反而陷入了更深的虚无危机。最终,菲利普悟到生活的真谛,这就是:生活毫无意义。然而正是这让克朗肖无论如何都无法忍受的致命真理,却令菲利普获得了重生。在菲利普对生活真谛的追寻过程中,暴露出传统的信仰、道德与近代流行的“为所欲为”准则的深刻冲突,并进而揭示出上帝已死诸神不再之后人们所面临的虚无处境及其可能的解决。一、信仰菲利普天生跛脚,很小便父母双亡,寄养在牧师大伯家中。受大伯的职业和家庭影响,菲利普自幼便将信仰上帝看作理所当然之事。在因跛脚遭到其他孩子嘲笑、受尽凌辱时,菲利普一度将救赎的希望寄托于上帝。他相信凭借虔诚的祈祷,上帝将会眷顾他,按照他的愿望在新学期开始的那天早晨还他一双与其他孩子没什么不同的正常的脚。菲利普之所以会坚信这一点,是因为他看到《圣经》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二十二节)。关于这段话的确实性,他还专门咨询了大伯。大伯给他的回答是:“要靠心诚感化上帝”。菲利普尽了一个孩子所能尽的最大努力向上帝显示他的心诚。他日日夜夜祷告,“内心一片至诚”。他甚至采用了一些苦行主义的手段来讨上帝的欢心,在天寒地冻的夜里赤裸身子跪在地板上祷告。在上帝应该为他实现愿望的那个清晨到来之前,他激动地无法入睡。结果他当然失望了,这令他备受打击。他向大伯提出疑问:如果向上帝祈求,心又够诚,但结果所愿望的事情却没有实现,这说明什么?大伯说,“那正说明你心不诚哪”。菲利普暂时接受了这种解释。在后面的日子里,他又几番尝试向上帝许愿,并增加了许多其他办法来显示自己的心诚。但他又隐隐约约觉出自己的信念不够强,觉出自己可能面临的失败。他最终得出结论:“依我看,谁也没法心诚到那种地步。”他认为这颇像他的保姆告诉他的盐的妙用。她说,“不管是什么鸟,只要你往它尾巴上撒点盐,就能轻而易举地将它逮住”。这听上去很简单有效,但是问题在于,把盐撒到鸟尾巴上本身就是难事。在年幼的菲利普心里,对上帝祈祷的失败是个重大打击。但此时他毕竟还没有开始怀疑信仰本身。他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都向他清楚明白地显示出,信仰宗教,且必须是信仰英国国教,是理所当然之事。“不从国教者,尽是些邪恶、凶险之徒。”但在菲利普独自一人在德国求学时,他日益增长的见识让他觉察到,异教徒信奉自己宗教的虔诚程度,并不下于英国国教徒。研究神学的大学生维克斯向他揭示出,“一代人有着一代人的信仰”,“人们总是按照自身的形象来塑造神祗的”。信仰的地域、时间之别,意味着信仰并非真理。这让菲利普心中油然生出疑问:“我不明白一个人干吗非得信奉上帝。”这个问题一被提出,菲利普顿时惊恐地发现自己竟“已不再信奉上帝了”。失去信仰的理由,可能并不是维克斯的几句话,因为真正的信徒不会为任何理性思考说服。如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利斯多夫一样,菲利普在一瞬间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笃信宗教的气质:“事实是,他已不再相信上帝了,这并非出于这层或那层理由,而在于他天生没有笃信宗教的气质。信仰是外界强加给他的。这完全是环境和榜样在起作用”。菲利普原先的信仰仅仅是因为他还不知道有别的路,一旦发现信仰并非唯一选择,他便毅然决然与信仰分了手。抛弃上帝,意味着从此接受他的跛足为现实,意味着从此不再有信仰作为斗篷为生活遮风挡雨,但是菲利普恰恰因此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失去信仰,生活成为一种冒险。“……对他来说,似乎整个世界都展现在他面前,他急不可待地要飞步下山,去尽情领略尘世的欢乐。他摆脱了对沉沦堕落的恐惧,摆脱了世俗偏见的羁绊。他尽可以走自己的路,不必再害怕地狱之火的无情折磨。他猛地意识到自己同时也摆脱了责任的重负,以往由于这一重负压肩,他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得考虑其后果,不敢掉以轻心。……自由!他终于摆脱了一切羁绊,成了自己的主宰。”关于一个人如何突然由信转为不信,又如何由不信转为信,向来有太多神秘莫测的说法,个中情由始终无人可以道明。信仰和理性之间横着一条永恒的沟坎。在没有更好答案的前提下,个人气质不失为一种解释。再加上童年时期见证过太多沉闷而冗长的宗教仪式,死记硬背过太多枯燥难懂的祈祷文和使徒书的经历,以及上帝对他虔诚呼唤的始终不作答,总之菲利普不再相信上帝了。他迫不及待地奔向自由。他为摆脱了这一思想重负而感到从所未有的轻松,虽然同时也并非没有遗憾:“每当他想起这一来将永远见不着那位美丽的母亲了,总忍不住热泪盈眶。”二、道德那么,没有信仰的菲利普果真成了一个自由人吗?菲利普注意到,失去信仰并没有在实际上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信仰的丧失,并没有象他预期的那样明显地影响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尽管他把基督教的信条扔到了一边,但他从未想到要去批评基督教的伦理观;他接受了基督教倡导的各种美德,并且进而认为,要是能因其本身的价值而身体力行,并不顾及报偿或惩罚。”菲利普虽然不再相信上帝,却仍然奉行“抽象的道德准则”。菲利普否认这种道德观和基督教伦理有什么关系,他只是按照它行事。此时,道德构成了菲利普无神的世界里的核心价值。当生活不再是对上帝的服侍之后,菲利普把按照道德准则行事看作生活的真谛:“(生活的真谛)是为了聊尽自己的责任,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还要避免去伤害他人。”“简而言之,就是人以德待吾,吾亦以德待人。”菲利普愿意善待他人,回报社会,并将这种良善视作自己生活的真谛。这种道德准则是传统道德观的体现。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到基督教的伦理观,虽然其中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它们无不是以善恶的区分为先,劝人严于律己,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珍视名誉。按照这种道德观,人们就可以过上体面幸福的生活,或者通向天堂的安宁生活。对于出生于中产阶层,受过良好教育的菲利普来说,这套道德准则是自然而然的。他可以不信上帝,但是这套道德准则却早已渗透于他的日常生活之中,几乎不可能摆脱。而他更几乎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些道德准则的可靠性。在他而言,它们无疑具有康德“绝对命令”的分量,但履践它们并不需要上帝来做保证,也不需要地狱的烈火来约束。三、“为所欲为”奉行抽象道德准则的菲利普,在巴黎学画期间遇到了非道德主义者克朗肖。克朗肖不相信菲利普所奉行的“抽象的道德准则”。在他看来,上帝的隐退,意味着道德基础的瓦解。而要一个不信神的人,还以信仰的形式去遵循一套道德准则,绝对是荒谬的。所以克朗肖嘲笑菲利普,认为他骨子里仍旧是个基督教徒。在克朗肖看来,菲利普若真的不信上帝,那么必定会觉出道德的无足轻重。相比年轻的菲利普,克朗肖显然更为成熟。他更加彻底地贯彻了时代精神,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生哲学。这套哲学的基本原则是:“为所欲为,只是要小心警察”。他不相信善恶之分,而仅仅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他还并不迷信于名誉、良知与体面,认为那不过是些虚伪的面具。在他看来,世人做事无不出于利己动机,而社会亦不过是个人自我保存的工具。在此意义上,个人对于社会和他人并不负有神圣责任,而只是单纯的利益交换关系。“只要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尽可以为所欲为。”人无不最大限度地追求着自己的利益,这便是近代对人性所做出的全新判断。社会根据这个原则始才形成,帮助他人的行为也只是根据这个原则方才成立。在那个时代,自然科学家正激动地讨论着物理学的新概念“力”,政治家和军人们正在世界范围内光荣地实现着强权,从马基雅维利到霍布斯再到斯宾诺莎,最伟大的思想家都在言说“为所欲为”的真理。他们为国家、法律和社会秩序寻找了根据,而这根据却是自私原则。这种为所欲为的真理一方面为国家、社会和法律提供了根据,另一方面却在个人层面不可避免地导向了命定论。这似乎是矛盾的:这群为所欲为的人,恰恰是最有自知之明,最懂得要顺应天命的人。如果把力的逻辑贯彻到底,如果承认自然界万物(连同人在内)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不过是力的相互作用图景,那么人就再不是宇宙的精华和万物的灵长,而不过是按照自然规律与万物同呼吸共命运的一群生物,人就像动物那样生和死,像动物那样以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并像动物一样接受宇宙为自己定下的规矩。“人,并不比其他有生命的东西更有意义;人的出现,并非是造物的顶点,而不过是自然对环境作出的反应罢了。”人引以为傲的自由意志被证明不过是一种虚构,其实质终究不过是各种力作用的结果,均为命中注定。由此,人也最大程度地推卸了自己的责任,只管去行动而不需要考虑行动的后果,“对任何行为,我既不称许道好,也不非难指责,而是一古脑儿兜受下来”。菲利普无法反驳克朗肖。他本来预期在抛弃信仰之后实现的自由,似乎只有按照克朗肖的哲学才能实现。既然不信上帝,还怎么去相信以上帝为前提和保证的道德?在菲利普放弃学画返回伦敦,在大伯家短暂停留期间,菲利普按照克朗肖的哲学给自己规定了一条“临时性的准则”:“尽可随心所欲,只是得适当留神街角处的警察”。菲利普把这条准则看作他“在旅居巴黎期间最宝贵的收获”,他认为这意味着精神上“彻底的解脱”和“绝对自由”。此刻他不光不再有信仰,也不再受道德的约束。“是啊,强权即公理嘛。在这种斗争中,社会自成一方——社会是个有机体,有其自身的生长及自我保存的规律——而个人则为另一方。凡是对社会有利的行为,皆被誉为善举;凡是于社会有害的行为,则被唤作恶行。所谓善与恶,无非就是这个意思。而所谓‘罪孽’,实在是自由人应加以摆脱的一种偏见……”此时菲利普心中有了新的善恶概念,正如斯宾诺莎曾说过的,“所谓善是指我们确知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而言”,而恶则“是指我们确知那阻碍我们占有任何善的东西而言”。新的善恶观意味着,道德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标准,而只是有利于我们生存的东西。从此刻起,菲利普摆脱一切束缚,成了“自由人”。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自由人的身份反倒使他面临着更大的危机。四、虚无在伦敦学医期间,菲利普见证了克朗肖的死亡。克朗肖死时孤家寡人,一无所有,潦倒至极——他死的毫无价值。这时菲利普才意识到,克朗肖按照为所欲为的人生准则来进行的生活,其实十分失败。克朗肖的哲学的确具有力量,但是问题在于,这种哲学只具有解构意义,却没有任何建构。在他那里,旧的世界观劈里啪啦全部崩解,成为一堆瓦砾,而他却不想给出或许也无力给出一套新的世界观。为所欲为的准则反倒令他失去了行动的目标和意义。他就这样在碎砖烂瓦中活着,活得混乱又窝囊。他蔑视俗世的奋斗和努力,所以放荡不羁,终日酗酒,在醉乡里成为国王;他渺视俗人平庸的幸福和安宁的快乐,所以拒绝婚姻,和一个同样“为所欲为”的女人胡乱生活在一起。他远离常人的生活,远离家庭和秩序,终日在自由中放纵自己。他的哲学充满力量,令人肃然起敬;但他却在现实中遭到可耻的失败,在死后未对世界产生任何影响。在别人眼里,他只是无力改变自己潦倒境遇的可怜虫,在泥潭中自暴自弃越陷越深。从一方面来看,克朗肖解构了人生;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他也让人生把自己给解构了。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所暴露的,同样是这个问题。一旦人接受了为所欲为的真理,一旦人的善恶观、人的责任和意志均被消解,那么就等于说,人有理由像动物一样活着。这当然不是理性主义者斯宾诺莎想得出的答案。为此,继彻底解构传统世界观之后,斯宾诺莎致力于重建新的纯理性的世界观,在其中人要有秩序有理性的“为所欲为”,然而这几乎等于说,人不应为所欲为。斯宾诺莎所陷入的矛盾似乎告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来说,为所欲为的准则是十足毁灭性的,在其上建筑不起任何稳固而安宁的生活模式。克朗肖的混乱生活就是一个例证。然而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对于自由人来说,“为所欲为”的真理和命定论相伴相生,它们使他拥有最大勇气去行动,又不需要自己去承担行动的后果。然而这种无所承担却恰恰暴露出近代以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即虚无。克朗肖有一套完整的人生哲学,但竟然因此不再知道生活的意义。如果人最终要像动物那样生死,以动物的逻辑活着,像菲利普所质疑的,“去掉了天职,去掉了善与美”,那么生活究竟还有什么意义?克朗肖曾给菲利普出了一个迷。谜面是一卷波斯地毯,他要菲利普从中猜出人生的真谛。波斯地毯美丽而繁复,有着神秘莫测的图案和错综复杂的编织格局。它巧夺天工,但就是让人猜不出它的真正含义。它美的毫无意义,毫无目的。而克朗肖的谜底正是:生活毫无意义。在菲利普穷困潦倒尝尽世间百般滋味终于悟到这个谜底之时,他想起了东罗马帝国国王在临终前听到的一句话真理:“人降生世上,便受苦受难,最后双目一闭,离世而去。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出世还是不出世,活着还是死去,均无关紧要。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菲利普知道克朗肖的生活,知道那终日酗酒、穷困失意的生活微不足道;他也见证了克朗肖的死亡,知道他死的无足轻重,只供一个无聊文人写了篇漂亮文章。而这都不是关键。“问题倒不在克朗肖是死还是依旧活着,哪怕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克朗肖这么个人,情况还是如此。”在这里,生活的意义受到了最大的质疑。虚无感笼罩了这群不再有信仰,也不再相信传统道德的自由人。“人生象是一片无法摆脱的混沌。人们在这种无形的力量的驱使下四处奔波,但是对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他们却一个也回答不出,似乎只是为了奔波而奔波。”面对这样的虚无,克朗肖的沉沦似乎是有理由的,因为他知道,即使认真对待生活,努力追求,不懈付出,但终究也无法获得生活的意义。五、重生生活毫无意义。菲利普在最为潦倒,过着平生最无聊的生活时悟到了这一点,此时他的心头竟“掠过一阵狂喜”。生活毫无意义——这句话中并不仅仅包含深沉的悲怆意味,它还暗示他并不需要太过在意他的潦倒。克朗肖在虚无面前走向了死,而菲利普则在虚无面前获得了重生。这其间关键在于,克朗肖不能接受毫无意义的生活,所以面对虚无他感到致命的绝望;而菲利普则并不认为毫无意义的生活不值得过。菲利普意识到,波斯地毯本身没有任何明确的意味,但它那神秘的美,那繁复的花纹必定曾经给予编织人以及观赏者乐趣。如果生活是这样一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地毯,我们是否可以满足于它那美丽而复杂的格局呢?失败、潦倒、不得志、失意都将作为特别的设计被编织进去,令整块地毯的格局愈加复杂,充满神秘之美。当菲利普意识到这一点,他不禁释然了,他不再为自己的失败耿耿于怀了。重要的不再是地毯本身的意义,而在于编织地毯时的乐趣,在于最终完成这块地毯,在于这块地毯最终必将显现出与众不同的格局。然而,最最重要的是,要爱这块地毯,要尊重自己的努力,不去随随便便编织它。至于人力之外的事情,则顺其自然。因此,正如尼采所说的“爱命运”,首要的原则是爱生活。而克朗肖缺乏的,恰恰是对生活的爱。他自己未尝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菲利普决定放弃学画来辞别克朗肖之时,克朗肖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气说:“干吗不干了呢?”在他看来,显然做别的事也不会更好。菲利普回答:“我想是因为我爱生活吧。”听到这个回答,“克朗肖那张平和的圆脸上形容大变。嘴角骤然垂挂下来,眼窝深陷,双目黯然无光。说来也奇怪,他竟突然腰也弯、背也驼了,显出一副龙钟老态。‘是因为这个?’他嚷了一声,朝周围四座扫了一眼。真的,他连说话的声音也有些颤抖了。”克朗肖意识到,菲利普还爱生活,而他已经不爱了。这是他们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此时菲利普还悟到,虽然每个人的地毯都必然在细节上有着千差万别,但大部分人的地毯有着一种相似的格局:“有一种格局,最明显,最完美无缺,同时也最漂亮动人。这种格局是:一个人呱呱坠地来到人间,渐渐长大成人,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为挣片面包而含辛茹苦,最终蹬腿弃世而去”。菲利普最终为自己的地毯选择的,也是这样一种格局。他向贤淑善良的莎莉求婚,预备了结婚,干活,生儿育女,最后悄然去世。“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然而却是最完美的人生格局。”然而菲利普也并没有全盘否定克朗肖的地毯格局。“生活还有别的样式的格局,这些格局虽杂乱无章,却是妙不可言,幸福从未涉足其间,人们也不追逐功名,但从中可以感觉到一种更加乱人心思的雅趣。”菲利普也曾向往着别样的生活格局,他很早就计划着去西班牙做一次旅行,并希望去神秘的东方游历一番。他悟到人生苦短,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尽量博闻广识,领略大千世界的生活之美。而这需要过漂泊不定的生活,意味着与大部分人不同的生活格局。他要像格里菲思那样轻易抛弃掉爱他的姑娘,做个不负责任的浪荡子。菲利普最终放弃了这样一种生活的可能。他渴望妻子、家庭和爱情。他最终选择融入了那大多数人所选择的生活,安定了下来,“屈服于幸福”。当菲利普最终选择了安定生活,或许他就把克朗肖连同那一套为所欲为的理念抛诸云外了。可以料想,经历了对信仰和道德的接连否定,菲利普肯定不会成为虔诚的信徒或是古板的卫道士了,但是克朗肖的死必定也教他悟到传统价值的珍贵之处,教他珍惜人的德性和善意。毫无疑问的是,凭着天生的好心肠和后天的良好教育,菲利普可以轻而易举地按照传统道德规矩太平地过日子,像大多数人那样。诸神不再,上帝已死,这在大众而言往往并不意味着深刻的道德危机。对他们来说,或许生活还像从前一样,人们照旧编织他们的地毯,生活还是要继续过。在那个海边小镇行医,陪着心爱的姑娘,守家守业过一辈子,这是菲利普最终为自己找到的生活的意义。而现实中的毛姆则不断去冒险,他弃医从事写作,参与战争和冒险,并最终实现了去世界各地,尤其是东方,游历的心愿。
  •       人生是什么?是一道道的枷锁。多少人渴望与呼喊着自由。希望着无拘无束,快乐自由的生活。可“自由”究竟是什么呢?是什么样的?  这是作者的半自传体小说。主人公菲利普的自我成长过程。他挣脱了亲情的(父母双亡)、宗教、情欲、友情乃至金钱等种种人生的“枷锁”。当他真正的自由来临之际,他却决定背负上人生最大的枷锁——家庭。文章的结尾处,本来以为女友怀孕了,他准备背负着“十字架”去结婚,丢掉自己自由流浪的生活。女友告诉他,虚惊一场。他本来应该非常高兴。可是他慌了,原来他终于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家庭、责任。他想做一个真正的丈夫与父亲。原来最大最重的“枷锁”其实就是最大的自由。正如那场象征着生活的地毯。生活是象地毯般五光十色的,但其实对大部份人来说光色是无用的。不过大部份人还是要活着,尽量活着五光十色。虚无吗?也许,可那就是生活,正如主人公在医院实习时所感。这就是生活,即不好也不坏。  人应该追求怎么样的自由?是身体表面上的,还是内心世界上的?这是一个问题。  (写于2006年5月1日)很早的时候,我看《人生的枷锁》就认为里面的主人公像是我的写照。当时同学也认为如此。只不过那时更多在性格上,觉得主人公的性格十分像我。看读书,思考,有一点点艺术家的气质。家中有余钱但不多,出身中产阶级但又曾陷入贫穷,当然后来又好了。  这次又看觉得似乎更进一层,其描述的故事都和我的道路有异曲同工之妙。诚然我父母双全,没有残疾,而且现实进入低层(我认为的)工作也不是出于无奈。但过程几乎相同,我也是久久无法找到生活中的真谛,久久地追求。菲利普在生活中寻找,读,学画,学医,打工。我则是在书本中寻找,一本接一本,看小说,杂文,绘画,社会学,哲学。但我一直没有找到。主人公通过自己的追寻挣脱了人生的双重枷锁,宗教及生活。而我以给自己套上了第一重枷锁:宗教。生活还在寻觅当中。书中一句话很吸引我:“这儿既不好又不坏,有的只是赤祼祼的事实。这就是生活。”不过这句话的真正理解,我还要在生活中追寻。我想我的书是看的太多了。生活太少了。我与主人公的最大不同之处便是我也许应该套上人生的枷锁。真正懂得生活。上帝保佑!
  •     之前提到毛姆最多的,是我喜欢的香港作家董桥先生。初初以为会有距离感,毕竟是上个世纪的作家了,但阅读之下便心悦诚服的成为了他的“粉丝”。真是很会讲故事的人。对人性,对女人心理的细致描写,掺叙在娓娓讲述的精采故事里。《人生的枷锁》除却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外,就一部长篇小说来看,个人觉得比《飘》还精彩。《剧院风情》是毛姆自己特别心爱的一本小说,这是我后在来网上看到的一句话,但当时我拿到这四本书时,最先看的也就是这本《剧院风情》,然后在诚服的欢欣里不断感叹大师的魅力。四本书全部看完后,仔细回味,还是最喜欢它。《月亮和六便士》主人公的原型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面纱》在早几年前就被中美合拍,取景地主要在中国桂林,由纳奥米·沃茨、爱德华·诺顿主演。“制造神话是人类的人性。对那些出类拨萃的人物,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令人感到诧异或者迷惑不解的事件,人们就会如饥似渴地抓住不放,编造出种种神话,而且深信不疑,近乎狂热。这可以说是浪漫主义对平凡暗淡的生活的一种抗议。”《月亮和六便士》“作者应该从写作的乐趣中,从郁积在他心头的思想的发泄中取得写书的酬报,对于其他一切都不应该介意。作品成功或失败,受到称誉或是诋毁,他都应该淡然处之。”《月亮和六便士》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最爱
  •     戴枷前行
  •     初中时看的,当时完全看不懂,我觉得我应该再看一遍~
  •     毛姆叔叔的第三本,也是最现实的一本。
  •     淘旧书!
  •     废寝忘食,就是我读这本书时的写照。翻译平淡,也挡不住原著的牛逼。
  •     建议大学新生或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阅读
  •     不负所望。
  •     长篇小说读完总让我有怅然若失之感。虽然是毛叔较早的作品,但是却回答了为什么后来会有《月亮与六便士》、《寻欢作乐》及至《刀锋》,甚至可以看到他gay的端倪。主人公性格发展上稍有断层。米尔德丽德是多么成功的负面女主人公。一个狄更斯式的开头,毛叔越写越得心应手。生命也许是让你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     真没想到是这个结局,我又被颠覆了。
  •     厚厚的六百来页书,生怕二十多岁的毛姆把不住嘴门,我多虑了,老毛姆绝对一靠谱作家
  •     “这儿既不好又不坏,有的只是赤祼祼的事实。这就是生活。”你孜孜不倦追求的自由也许就是人生最重的枷锁。
  •     真长啊,《人生的枷锁》都快成了我人生的枷锁了
  •     高三?在小巷的旧书店买的。毛姆果然就是通俗易懂而且很精彩!
  •     从中间开始欲罢不能。。。
  •     人生经历这么相似,以后都不用写自传了
  •     1983年比我还大几岁 哈哈 译后记有彩蛋:作为一个脱离人民的资产阶级作家,他当然不会看到西方社会悲剧的根子就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更不愿承认只有通过变革社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类社会悲剧。 今时今日我身边仍是这样的迷惘青年,年轻时的理想主义在现实铁墙下头破血流,新制度下无不是相同的碎梦。想来真讽刺,但也许是必经之路
  •     相见恨晚。应该早两年读。
  •     最重要的书
  •     感觉就是作者的自传吧,可能因为很多是自己的事情,所以写起来特别有感情。读到最后一句“此时,太阳当空,光芒四照”时自己也被感动了。
  •     大学生读这个挺好。 菲利普对米尔德里德的那种情感,若非个中人,难解个中味。
  •     断断续续读了一年多,终于读完了这部情节分明,内涵丰富的巨著。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尽在眼前。经典的作品就是无论经过多久历史的洗礼,放在当下的任何时代看都不会过时。
  •     带自传性质的书总会有所不同
  •     用了两个月去读毛姆花了十年去写这一本书,及后觉得,这是需要用一生去读的一本书
  •     拖沓得要命,直露得叫人难为情。呔,还是先去看电影吧
  •     太多的问题淹没了小说。 别无选择,只能将镣铐击出节奏,奋起而舞
  •     人生
  •     冷眼看世界,如实映生活。
  •     太厚了,毛姆是个冷静而又略微犀利的观察者,看生活的视角太过理智,有时候过于理智便显得冷漠、没有同情心。虽然这个自传性的小说里的菲利普其实善良、敏感、甚至忧郁。
  •     看完以后,晃若隔世,绝对在刀锋之上
  •     又刻薄又犀利 还提了很多问题 需要消化再消化的一本书~
  •     成长小说
  •     "这是最简单然而最完美的人生格局"
  •     把一个内向的自卑者刻画的极为真实,非亲身经历不能为之!
  •     书这么丧,和豆瓣的风格果然很搭
  •     关于生活的意义
  •     “他所遭受的不幸,不过是一种美丽的、精巧的装饰品的一部分。他不断地提醒自己,什么无聊啊,激动啊,欢乐啊,痛苦啊,他都要高高兴兴地接受下来,因为它们都给他设计的图案增色添彩。”
  •     译者天津人吧,动不动价价价的
  •     嗯。电子书。
  •     在苦痛中思索自我,追寻人生的真谛。
  •     斯宾诺莎说,“人屈从于感情,有如套上了枷锁,只有运用理智,人才自由”——感情和自由,哪一个更珍贵?
  •     8月底断断续续看到现在总算看完了…
  •     “那些套着人生的枷锁翩翩起舞的人们,才是人类的希望所在。”
  •     感觉比月亮和刀锋还好
  •     800页真的太OVER了
  •     竟然是个美好的结局。苦难曲折反复曲折后的大团圆让他有点像中国的连续剧,这事怪不得毛姆,毕竟他带着自传的心态在写,而那时他才中年,还在希冀。一个女人带给的伤害,如果运气好的话,会在另一个女人身上补偿回来。毛姆的口吃,菲利普的腿疾,是他们人生的修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