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书评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544724432
作者:[加拿大] 扬·马特尔
页数:482页

给加拿大总理开书单

黄夏/文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书成名的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在过去几年里干了一件事儿,就是给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写了101封荐书信,这些信最后结集为《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实际上此书应作“斯蒂芬•哈珀该读什么”,因为我们实在不晓得这位总理有没有读过寄书人邮给他的这一百多本书。而说起写信的缘起,则要追溯到2007年马特尔应邀参加加拿大文化艺术委员会50周年庆典。他在会场震惊地发现半个世纪建立起来的丰富多元的加拿大文化,官僚们“竟然用5分钟不到的时间就打发了”,而作为嘉宾的总理哈珀“甚至连头都没有抬起过”。马特尔因之觉得有必要对政府的重商轻文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他的方式就是给总理荐书。马特尔寄给总理的书,大多为文学,小说、诗歌、戏剧、自传、童书、漫画,乃至有声读物,等等,文学之外,则有少量政治文献(《两害相权取其轻:恐怖主义时代的政治理论》)和专门投合总理口味的娱乐书籍(《曲棍球回归线》)。值得注意的是,相较选书的自由度之大,他对这些书的点评,则牢牢地控制在特定的范围之内。古今中外,但凡文人给领袖荐书,大多存有一种“得君行道”的想法,因此这个“道”就显得非常有讲究。具体到马特尔,他的点评,就从来不是“就书论书”,而是在谈论文学语言之美、分析语感和结构的关系、评介漫画语言与文字语言的互动等审美意义之外,更强调作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为方便起见,我们与其从马特尔建议总理读什么书,不如从他建议总理不读什么书,来理解他冀望于总理的这个为君之“道”。位居马特尔荐书“黑名单”榜首的,当属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三个女人》。对这本上世纪早期着力于艺术突破的实验小说,马特尔不吝其最挖苦、最讽刺的语调,来给它定性。在马特尔看来,就审美而言,这本小说对白“薄弱”、文笔“干瘪枯涩”,语言“苍白无力”,情节“时而古怪时而正常”,背景设置、人物心理、细节描写全“不到位”。而最要命的,是斯泰因在叙述中隐藏的种族和文化偏见,马特尔通过拈出各种细节,来证明书中的黑人角色“只是斯泰因想象中的黑人”。审慎之下,马特尔寄书给总理请他自作甄别,说不定此书在艺术上并非如其所说的一无是处。这里,我们碰到一个问题,即虚构作品的审美与思想如果皆“正”或皆“负”,那自然不妨碍我们作出判断,但是当两者一“正”一“负”,我们该如何进行公正的评价?对此,马特尔写道:“不论当时的格特鲁德•斯泰因想把怎样的文学理论运用到写作中给人以启示,她的‘奇思妙想’都被她文中流露出来的种族偏见蒙蔽了。这种偏见好像带有毒素的泥浆,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如果我能从作品中看到一个艺术家的崇高目的,那我愿意原谅她小小的失误。但是,当这个失误占满了读者的双眼而成了全书的中心时,这个崇高的目的也就随之消失了。”从这段话,我们不能简单下结论说马特尔是一个全然偏重思想的作家,但他不为艺术而艺术,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固然,艺术家不比一般人高明多少、善良多少,因此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地要求他做个完人、圣人,或者在作品中树立颠扑不破的美德和真理。我们允许、容忍作家作品中的偏见甚至恶行,但必须时刻注意这个偏见和恶行(“失误”)不能“占满读者的双眼而成了全书的中心”。遗憾的是,如何调控“失误”的比重,以确保它不喧宾夺主地损害作品的“奇思妙想”,关于这一点,马特尔没有阐明。笔者很期待他或者别的作家,能就此主题展开申说,若是能为创作提供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想来也是诸多作家的福音吧。循着这样的思路,我们便可以理解马特尔对另外两本书,安•兰德的《颂歌》和博尔赫斯的《虚构集》的评骘。马特尔认为《颂歌》意在讽刺苏联制度的罪恶,但兰德犯了以偏概全、非黑即白的错误,以对集体主义的批判,来凸显西方“个人自由主义”的优势。马特尔藉此向读者厘清了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揭示铺天盖地的“我我我”如何通过《颂歌》为极端私利主义张目。在批评《虚构集》时,马特尔认为博尔赫斯的小说“先锋亮丽却华而不实”,还进一步指出造成这种特质的渊源:博尔赫斯感情生活极度匮乏。在博尔赫斯笔下,几乎清一色的男性角色,而少数女性只是“作为负面教材被提及”。马特尔由是总结,博尔赫斯未能“洞悉人性的复杂性”,他与现实世界存在一种远未协调而是无比失衡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博尔赫斯只能在虚构的宇宙中,建立一套精密如象棋规则、但“其中的思想却不能仔细推敲”的迷宫。经由上述排除法,我们就可对马特尔心仪的余下一百本书,有个大致的了解。它们的总体特征是多元、包容、有同情心,并且富于人生或者道德启示,至于技巧上有无突破,则并非首要的标准。它们中的大多数是对博尔赫斯的逆袭,如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以质朴的语言让我们想象和感知他人的生活,那种人之老去、人之将死的心境,从而对他人多一份理解和耐心;有些是极端“我主义”的解毒剂,如印度史诗《薄珈梵歌》,教我们明白“在事物的运筹中,自我其实是转瞬即逝的一粒微尘”;有些是对政治家过剩的道德责任打预防针,如《艺术家与模特》(一本色情小说)告诉我们伪善比一丝不挂更糟糕,因为性与爱是人类的一部分,“否定它,就等于否定自己”。还有一些,是马特尔对政府的建言、建议,比如通过分析地区和民族文学,来探讨黑人、印第安人、英裔与法裔加拿大人的生活状况,等等。马特尔的书信大多平抑亲切,但也有少数含讥带讽,如他借斯威夫特《一个小小的建议》挖苦政府的文化补贴削减政策,或者借《发条橙》质问总理该如何对待书中无法无天的少年亚历克斯。这大抵跟他的信有去无归有关,这四年写出的101封信,“换来的是7封由别人代笔的程式化的回信以及94场蓄意的缄默——而我心目中的书友连嘀咕都没嘀咕一声”。我们读这本书信集,感觉就如同读《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样五味杂陈,而马特尔显然像大多数梦想“得君行道”的文人一样碰在了沉默的大墙上。但他的初衷,要求领导人像公开他们的财产那样公开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正当也是应该的。因为,“一旦某人有权凌驾于我,那么,能了解此人想象力的本性和品质对我十分有益,因为他的梦想可能成为我的噩梦。”

扬●马特尔怎样选书

以下内容摘自《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第21本书“我倾向于给你寄类似小说这样的虚构文学,因为它们对人生有更加深入的阐释。此话怎讲?我的意思是,同纪实性文学相比,小说等虚构文学更关乎个人,更综合化。小说更加“全人”化。小说探讨的是生活本身,而历史则停留在生活的某处。一本伟大的俄国小说——还记得我寄给您的那本托尔斯泰吗?——比一部伟大的俄国史更具广发的影响;因为你会觉得某种程度上前者讲的是你自己,而后者则事关他人。所以,这是我选书的第一准则:虚构类作品。……(略去三行)无论选择什么体裁的书,它首先必须是一本好书;也就是说,您读完之后,肯定会觉得自己长了智慧,或者至少更有见识了。换句话说……那本书必定让你的内心更加宁静平和。”其他原则都是出于很简单的考虑:第一,篇幅要短,一般不超过200页。第二都很简单易懂;第三,种类多样,尽量展现语言的无限可能性。

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

公众人物应该读什么  书单最基本的用途是查阅的工具,比如《理想藏书》,依据国别、体裁、时代分类,为读者筛选最优秀的作品,方便读者查找相关信息。更有趣的显然是各类“个性化书单”。  首先推荐一本“经验读者”为一位总理开的书单。这本书有一个怪怪的名字:《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从2007年4月16日至2011年2月28日,每两周为加拿大前总理斯蒂芬·哈珀寄书,并附上一封推荐信。他在宣传新书期间,也邀请其他各国作家帮忙,总共寄出了101封,这些书话结集为这本书。书单控完全可以将它看做一份“最棒的短书单”,任何觉得太忙而没时间读书的人,都可以在这份“不超过200页”的书目里挑选最感兴趣的书(除了最后一部)。  既然是书信,就不需要正襟危坐的学术评论。马特尔天马行空,有时整封信都不太涉及这本书,有时又会兴致勃勃地诉说邂逅这本书的经过,更多时候则喜欢说这本书带给他的感受。这些感受都充满私人的感情,坦承直言,娓娓道来。比如他毫不掩饰,用最长的篇幅贬斥了三本小说,博尔赫斯的《虚构集》,认为它光鲜亮丽却华而不实,博闻多识却施展诡计;安·兰德的《颂歌》,认为它太强调个人主义的作用;格特鲁德·斯特因的《三个女人》,认为它有很强的种族主义偏见。  阅读如果是一件私人行为,那么马特尔为什么要为哈珀总理寄书呢?正如公务员的财务状况事关选民利益,“他们在想象力的禀赋上莫不如此。一旦某人有权凌驾于我,那么,能了解此人想象力的本性和品质对我十分有益,因为他的梦想可能成为我的噩梦。小说、戏剧、诗歌,这些都是用来探索人类、世界、生命的强大工具。而领袖必须对人类、世界和生命有所了解”。马特尔在几封信里评论总理的文化政策: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研究委员会的拨款只能专用于与商科有关的学位,取消对加拿大海外文化援助基金的弊病;关闭小众音乐电台;规定加拿大期刊基金会只资助发行量超过5000的杂志等,认为它们影响着加拿大的文化生态。这些“旁敲侧击”显然才是马特尔的苦心所在。  马特尔推荐了100多本书,哈珀总理究竟读了没有呢?马特尔的答案是:不知道。他只收到了“7封由别人代笔的程式化的回信,以及94场蓄意的沉默”。这也许正验证了马特尔的担心,作为一个只公开说过喜欢读《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总理,阅读视野或许真能影响他的文化决策,此时就非关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前途了。  这样看来,这本书不仅是一位经验读者为总理开列的私人书单,更是一份立场鲜明的政治宣言,通过书单表达他对加拿大文化未来的忧思与谏言。


 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