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法为你读诗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7550281823
作者:殷龙龙
页数:232页

内容概要

殷龙龙,1962年生于北京。早年参加圆明园诗社。1984年发表诗歌作品。1999年参加诗刊社的青春诗会。几次获得诗歌大奖。出版诗集《旧鼓楼大街》《单门我含着蜜》《汉语虫洞》。

书籍目录

醉舟——给我的祖国
自画像
小步舞曲
简介
离开家的小伙子
收废品的小伙子
说树
从剧场回来,路上
和你有关的一首诗
冬天的诗
东明胡同
银锭观山
泪水
好地方——王以培远游
旧鼓楼心迹
旧鼓楼大街
我们偶尔说的
四月
天空和脸
野游
八月印象
大隼
蚂蚁和山
我常常想
休息
看望诗人食指
换句话说
游乐园里的大观缆车
夏天
旧作拾遗
灿烂融入心髓
把原来的标题去掉的诗
隐居
中国酒吧
恩雅
漫谈
出门远行
暖冬,几首诗
切头去尾
代替
几句话
淡淡的话语
我的
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叫窑坑
想你时
前海
西海
真的
大龙食品店
一般般
后海
借一场风雪
洗脑
啊对,想起来了
多余的话
玻璃钟
第五声钟
长萱草
药草苦香
三行诗
打电话
分别多日
大地之情
在前海的一个酒吧
雕刻时光
春天,我一息尚存
同类
真实
分特
石头
春节回家
无题
母亲和我
六月
星期天的告别
不着边际的香山,周云蓬
蝙蝠
火锅
仿四川山歌
一条路
我不能在天上见到亲人
祈祷诗
北京故事
福杯满溢
火车小站
软肋
杨家桥村
人是人,妖是妖
槲树
倒着活
别的
满嘴跑火车
鸟诗
殷龙龙诗歌朗诵会
四月
逃生
穿11月
祖国宠物
款冬
等你等到蒜打蔫
徐家汇黄昏
那是谁的心脏每天照常升起
浪诗
清秋
与栗宪庭合影
旅行
写译六行
传闲话
火车如烟
去或者留
天天飞
炒豆
十一月·水泥地

作者简介

北京鼓楼市井出来的一个诗歌怪胎
...................
本诗集收录了殷龙龙笔耕不辍三十余年的精华之作。这是一位身患脑瘫症、行动不便的民间诗人,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和写诗,执着于文字之美。诗作既有自我叙述、内心观照,对生命的思考,对亲情与友情的歌颂,亦从更高的视角俯瞰现实世界,关注人间百态、书写各色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关注小人物本是诗人写诗主要的事情。诗歌不能总描写自我,那样会陷入泥沼;也不要总是夸海口,写大题材,那样容易假大空。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用一种风格去写,未免单调,充其量是一个匠人。
——殷龙龙
...................
※获奖记录※
殷龙龙于2012年获得由赶路论坛、《赶路诗刊》、“御鼎诗歌奖”评委会共同评出的2011年度“御鼎诗歌奖”。
...................
※诗人推荐※
他的诗写得是泥沙俱下,不是那种远方派也不是纯洁派,是真正的北京鼓楼市井出来的一个诗歌怪胎。
——诗人、民谣歌手周云蓬
一个孤独的诗人在充满荆棘的生存空间努力地扩张自己的感受。他的诗中看不到半点矫情、滥情,时刻涌动着渴望生命的激情。这些陌生新鲜的语码正是来自诗人对内心的逼迫。他不是抒情的,他是追赶的。
——诗人李南


 我无法为你读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诗歌易读,但是读懂一本诗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你看起来寥寥数字的诗歌,其实,每一字一词,写就都不容易。一个诗人的风格,只能通过他写的诗歌体现,而一首诗歌里,从来不是诗人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殷龙龙,1962年出,1981年开始写诗,1984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曾参加圆明园诗社,1997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在北京雍和宫的东边,与钟鼓楼的西后侧的一个小胡同内,有殷龙龙的家。如果是作为诗人的殷龙龙有什么被大众关注的噱头的话,是他和去年以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余秀华一样,是一位脑瘫患者。作为一名读者,当然应该关注的是诗歌本身,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诗人的遭遇,又怎么可能从字里行间里读懂他们的苦闷呢?余秀华并非一定要“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殷龙龙也未必愿意做“不能两手空空地回去”的“收废品的小伙子”,他们或许只想做一个拥有健康体魄的普通人,有人疼爱,灵魂不在漂泊,然而,写诗似乎也是一种宿命。是身体残疾无可奈何之弱势下对于精神上的强壮的一种赞歌。我们读懂诗歌,又怎么能不是对另一种人生的解读?如果巨人能飞翔,它也会失去重量。我们从生的法典,知道了死的勇敢。一种绝望:大家在锅里,挤来挤去/我和我在一起/大家在锅里,感到了绝望一种绝望之后的倔强:生于二〇六二年/之后吊在顽强的树上一种绝望之后必将重生的希望,强烈而坚强的对待生活的态度:等着吧,风暴早晚会来/我早晚会见到你周云蓬说,他的诗写得是泥沙俱下,不是那种远方派也不是纯洁派,是真正的北京鼓楼市井出来的一个诗歌怪胎。我想,那是因为,他就是北京钟鼓楼出生钟鼓楼长大的,一个生活在城市,但是却被排挤出城市的北京人。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首都人,但是却未曾真的拥有一个城市人的体面,他生活的空间不断被那些更有能力更强壮更想在北京占据一席之地的人侵占,他说,银锭桥山观山,“见到山,灰灰的,被谁咬了一口的山”,后来,另一个钟鼓楼人唱,银锭桥,再也见不到那西山。城乡迷失地带,他在物是人非的钟鼓楼寻找,但是注定寻找不到自己的乌托邦。我的旧鼓楼,你也会有。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旧鼓楼,但是也是永远也回不去的旧鼓楼。在网上看到一篇2015年7月的新闻:患病诗人殷龙龙已获15万捐款,祝福他更好,享受人间的幸福,但是却不知道这是不是对诗人的伤害,而人间的苦难,对于诗人作为一个人,又似乎过于残忍。
  •     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虽然不及人类史的发展悠久、漫长,但追根溯源,也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通过劳动生活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活动,由最早口耳相传的形式演变成现在的书面文字进行流传。诗歌除却长诗形式外,一般具有篇幅短小、内容凝练、形式多样、结构严谨等特点。因此,近现代诗歌不论其形式、辞藻、韵律及思想内涵都十分严谨。在中国,从古体文言诗跨入现代新诗的世界发端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这场猛烈的文化运动新风吹遍中国大地,解放了中国文学的四肢与禁锢的精神,从此拓出了一条崭新的航道,高歌猛进。站在21世纪这个舞台上,回望过去,世界人民几个世纪以来诞生的名篇佳作像无垠的森林草地一样,令人目不暇接,欣悦无比。有没有最好的诗歌呢?这不好回答,而且毋庸置疑的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进步,人类的思想与情感同样在成长、日渐丰富,所以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更加杰出的诗作。不过,诗歌之于人有如恋人之于每个人,人人都有最喜欢的。在读过的诗中,我十分喜欢泰戈尔、济慈、聂鲁达与叶芝等诗人的诗,美国诗人庞德与弗罗斯特同样是我很热爱的两位诗人。比如我就异常喜欢庞德的《在地铁车站》与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在地铁车站》列举如下:“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郑敏译)”再如中国现代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读来深感诗歌的优美、丰富,使人浮想联翩。诗人是时代的诗人,时代也是诗人的时代。诗人所作的诗歌往往生发于生活的肌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印证、相互滋养。除了人类历史依据一些因素将诗人分门别类的无聊行为以外,诗人之间确实存有差异。当代诗人林贤治将诗人分为三类:伟大的诗人、大诗人、夸饰诗人(也可换做任何合适的称法,总指诗人中的庸才)。伟大的诗人如米尔顿、拜伦、雪莱、雨果、海涅、普希金、涅克拉索夫、密茨凯维奇、洛尔卡、米沃什、聂鲁达、金斯伯格等;大诗人有布莱克、叶芝、庞德、艾略特、史蒂文斯、奥登、兰波、波德莱尔、圣-琼-佩斯、荷尔德林、里尔克等。他说,在伟大的诗人那里,诗在人那里活着;在大诗人那里,人在诗那里活着。这个说法颇为有趣,仔细思考,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区别主要在于诗人作诗的初衷以及本身精神思想的高度,伟大的诗人往往关心人民,关注社会、国家的发展与人类的命运,他们生而为人类的和平、幸福、民主而思索、写作、战斗。相对的,大诗人也许在文学技艺上达到较高的水平,但作品的思想与精神内涵的格局不及伟大的诗人纯粹,更富有人性中的悲悯及无畏的战斗精神。所以产生了一个问题,和平时代是否能够塑造出富于思考、勇气与批判精神的诗人呢?有句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为英雄的成长与蜕变提供了时代环境与前提条件。反过来说,和平之世,英雄是否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呢?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人类社会只要不断向前,人类只要生存于世,社会问题与动荡因素就不可能消除。正所谓问题引发思索与创新,思索与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依次循环不绝。但是有一点值得思考,一个社会或时代发生转折之际,往往风云变幻、英才迭出。举两个例子,在19世纪,俄国正值沙皇的黑暗统治时期,封建农奴制与政府黑暗统治导致了社会阶级矛盾深化,动荡不定,进而引发了1925年十二月党人彼得堡起义及后来上千次的农民工人起义。在起伏动荡的19世纪,俄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与革命家英才辈出,是他们将思想作为武器,躬身实践引领俄国人民走向光明。同样,在中国19世纪末期到建国之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经历了列强的欺凌、新旧时代的更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世界二战战火中日本的大肆侵略与国共两党之争等巨大变迁,中华民族在危亡与动荡中诞生了不可胜计的杰出人物,也是他们共同撑起了中国新的天地,创建了中国新的局面。那么,今天怎样呢?当代的诗人如何呢?他们因何在创作?我很喜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朦胧派诗人的作品,内涵深刻、文辞优美。在当今的这个和谐、和平的时代,诗人们依旧在探索时代、思考人生与社会。不过,也许宁静的生活一定程度上抹杀了文艺家的创作天才,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思考个人命运、记录描述日常生活,从这一点上来说,印证了一位作家的话:“时代在进步,文学却呈现出普遍性的颓势。”近来读了一本北京老诗人殷龙龙的作品《我无法为你读诗》,久不读诗,脑子失了灵光,因此读地极慢,读地费劲。我向来很少阅读当代诗人的作品,但殷龙龙这本诗集让我刮目。首先,他的诗歌虽然是抒发感情、描述生活的,但略显晦涩,不过这种感受随着阅读进程推进,缓缓打开了局面。《我无法为你读诗》是作者汇集三十多年诗作的一部集子,不乏佳作。从内容上讲,他的诗作大多围绕自己的生活展开,有不少抒发了诗人对家附近鼓楼的深沉感情。另有一些诗作抒情浓厚,表达了自己对一位女人(也许是妹妹,也许是恋人)的绵绵感情,令人动容。母亲是诗人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她去世后,给儿子带来了深深的打击,这种深厚的母子之情,被他写进《十一月·水泥地》中。以下,我从书中摘录两首诗,进行简要品读与分析。《十一月·水泥地》在水泥地上画一个妈妈我就在她怀里睡觉妈妈,冬天不冷睡前把鞋脱了,放在旁边冬天,曾经是个童话不该发生的,不冷贫穷也不冷冬天,不该坐上一块钱的公交车一去不返终点站不该出现我不小心跌倒了跌在妈妈的怀里所抱着疼痛是那颗最小的小行星它也有一支粉笔它不发光只是活在另外的夜晚深埋,吃土影子挥之不去啊要怎样,才能画出手垫在妈妈的背后这首诗是诗人写妈妈的,彼时诗人的母亲应该已离他而去。首先,令人疑惑的是他为什么要把妈妈画在水泥地上呢?冬天的水泥地寒冷无比。冬天曾经是一个童话,冬天不冷、贫穷也不冷,这一切有违常理的逻辑是建立在母亲曾经给儿子带来的所有关怀、爱与温暖之上的,妈妈的爱足以抵抗寒冬,她若尚在,生活对诗人来说依旧是个童话。在这首诗的第一节中,诗人传达了对母亲无比的依恋与怀念。第二节中,出现了两个意象:小行星与粉笔,这两个意象可以理解为诗人想象出来,用以强化抒情的,诗人有一支粉笔,也有一直写诗的笔,这些都可以画出自己的妈妈。他渴望给妈妈温暖的拥抱,可是疼痛茫茫,不会发光的粉笔离他很远,永远隔着一道黑暗的鸿沟,何以帮他画出一双拥抱妈妈的手呢?《十一月·水泥地》这首诗以平静的笔调传递了诗人对已经逝去母亲的深刻怀念。避开了直接的抒情,却在侧面刻画出一位无私、热爱儿子的母亲。诗人的深刻性与晦涩体现在他其他一些诗歌中,此处简略列举他的诗歌《我的》其中部分内容:你不需要的,我拣来,当成宝贝。吃掉最后的文字和垃圾,诗人的爱,苦!…失败者失去了罪恶,我的时间不多,我的咒语漫天翻飞,我在桃花季节瑟瑟发抖,如何背弃,如何把一大摞书信焚毁?…女孩,你们的乳房里有什么,一些动物濒临灭绝?…我的喉结还在,我的泪水独往独来,我的贫穷不能领导你们,以及没出生的孙子的光荣。《我的》这首诗,是我认为诗人写的比较好的一首,整首诗以略带哀怨、控诉的语气讲述了诗人自己的不幸遭遇,有对爱情的质疑、人生悲哀的思索。但在最后,尽管他不能高声呐喊,却说,我的喉结还在,子孙的光荣终将掩盖、遗忘这一切。读诗人殷龙龙的作品,始于迷惘,终于豁达。是的,他算得上一个阳光的诗人。林贤治说:“生活是重要的,唯有生活才能涵养生命。”在《我无法为你读诗》这本诗集中,藉由殷龙龙的一支笔,使我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
  •     诗歌,是多少人曾经美好的憧憬,是多少人年少时的梦。最早接触诗歌,是还在襁褓之中。听爸妈说,那时候奶奶刚刚退休,突然从讲了三四十年的课堂上下来,还有点不太适应。回到家中后,爸妈就把照看我的“重任”托付给了奶奶,一是他们确实忙于工作,没精力照看我,二也是想奶奶一个人在家有个陪伴。那时的奶奶在家没事的时候就会念诗。说来也怪,明明什么都不懂的我,每当奶奶念诗的时候,我就停止了哭闹,静静地看着奶奶,有时还会随着奶奶咿咿呀呀的说着什么。直到现在,我对孩童时期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奶奶坐在院子的躺椅上,带着一副圆框的老花镜,捧着一本诗集给我读诗。也从那时起,我就成了奶奶最后一届的学生,而这个学生,一当就当了15年,直到奶奶离世。第一次认识殷龙龙这个名字,是在去年的夏天。当时有朋友转发了别人的朋友圈,是为患病诗人殷龙龙捐款的活动。诗人,一个多么辉煌圣洁的职业,现在却成了一个需要“救助”的群体了吗?后来,我了解到,这个需要被“救助”的诗人19岁便开始写诗,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中国大学生诗歌风起云涌的时代,他曾参加圆明园诗社,1997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在北京雍和宫的东边,与钟鼓楼的西后侧的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内,是诗人殷龙龙的家。虽然他是北京钟鼓楼出生钟鼓楼长大的土生土长的首都人,但是却未曾真的拥有一个首都人应该拥有的体面,他在这个竞争异常残酷的社会中一直处于物质的最底层,在最底层写作,在最底层生活,在最底层希冀。他用自己的视角,写尽了人间百态,画出了善恶美丑。殷龙龙的诗,第一次读往往会觉得无味,甚至是不懂他要表达写什么,但当读到第三遍、第四遍的时候,却给我一种莫名的感动。记忆仿佛被拉回到了那个奶奶给我读诗的时代。我的旧鼓楼,你也会有。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旧鼓楼,那个也许断壁残垣破旧不堪,却每当想起便心头一暖的旧鼓楼,也是一旦沾染尘烬便永远也回不去的旧鼓楼。在旧鼓楼里,那个院子依然在,那把躺椅依然在,捧着诗集读着诗的奶奶,依然在。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于泥土中没有光亮,却要影响未来的生活。
  •     殷龙龙是我中学时就非常喜欢的诗人,他的诗几乎看不出师承,完全凭借着对生活真切的体验生成的。那种独特的语感,很少见。
  •     几丝冷酷穿透现代的路——旧鼓楼,同样和我孤独。
  •     有人专门跟我打招呼,要我不要对这本诗集开炮。要我给个面子,不要骂这位诗人,不要在豆瓣上给打最低分。好吧。我同意了。
  •     一个诗人关于生活与自我的思索、总结!
  •     从后往前读,有些读不下去,就跳过了。
  •     现实之疼包裹在词语中,如一颗颗盐粒。当词组成句段,再组成完整的诗,这仿佛是是盐溶于水的过程。最后,有些诗像一杯杯盐溶液,有些诗读起来像喝完白水之后嚼到了杯底的几颗盐粒,而有些诗是盐水结成的冰块。
  •     不是远方也不是纯洁派,一个北京胡同怪胎
  •     翻了两天,真的是泥沙俱下,有读起来完全无感的,也有读到妙处连连称叹的。总感觉还是像青年诗人在圈子里的产物,有诗歌梦想的青年才俊倒是值得一读,前人走过的路都在诗里。
  •     北京日常里的诗篇,鼓楼、胡同、地铁、前后海,祖国和姑娘,当然还有母亲。不惑之年的诗人,文字变得不乖张不跳脱,烟火气的温暖,写给喜欢的人,“漫山遍野地喜欢”,也穿街走巷地喜欢。无法为你读诗,因为我怕惊扰了你和这座城市吧。
  •     很接地气的文字而不显得俗气,真实而饱含新奇的画面感。很喜欢。
  •     泥沙俱下这个评语挺准确
  •     写得很完美,充满了自我救赎的快感
  •     “他的诗写得是泥沙俱下,不是那种远方派也不是纯洁派,是真正的北京鼓楼市井出来的一个诗歌怪胎。”——诗人、民谣歌手周云蓬
  •     书做得简单、素净,是诗集该有的样子。当年读到那首《不着边际的香山》,就在网上找过作者的书。不过整本读下来,感觉都没有那首惊艳。尤其是早期的一些诗里,居然还保留了“你是岁月的泪水,我是醉舟”“我的灵感是一枚枚美丽的贝壳”这样的句子。在我的偏见里,诗人还是不能太“珍惜”自己的作品。
  •     有趣
  •     书评腹稿着,作为一个十几年的脑残粉,又是老北京,住过鼓楼,浪过胡同(大学都在胡同里读的),一直在想怎么以粉丝身份还能客观冷静地写评呢?千言万语都怕不够贴切写出这位美好的老诗人啊(虽然他一直在我心里是青年诗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