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长大》书评

出版日期:2015-4-1
ISBN:9787556021637
作者:李坤珊
页数:201页

牵着你的手一起慢慢走

文/R郭郭自从孩子呱呱坠地,看着他们蹒跚学步之后,他们探索世界的空间和角度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但孩子的速度对于庞然大物的我们来说,还只能是用“龟速”来形容,但孩子们毫不介意,而因此深深焦虑的,都是我们这些看起来好“焦急”的大人们。李坤珊老师的新书《带你长大》是一本适合父母的贴心教养书,李坤珊老师是资深的幼儿园教育专家,用她的资历和在园经验,跟我们分享了,该怎么跟一种天生没有说明书的生物——孩子相处。从处理孩子的分离焦虑出发,再到引导孩子学习生活技能和创造力,最后大人应该怎么听懂孩子的话。给即将把孩子放入幼儿园的父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养建议, 教养孩子不是一步就能够完成的工作,这是一份神圣的事业。很多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或是我们父母辈的隔代教养者,总会犯一个常见的错误,催促孩子不停地做这个,或是玩那个,俨然一副指挥官的样子,好像完不成就会吃大亏一样。滑滑梯的时候,招呼孩子要从这边过来赶快滑下去;决定去公园或是游乐场的途中,不停地催促孩子加快脚步赶紧到达目的地;还有就是吃饭的时候,看孩子五分钟吃不了几口饭,急着抓起勺子就给送到嘴里边去了,二十分钟就搞定了可能孩子一个小时才能自己吃完的那顿饭。快节奏和高效率的时代,总是让我们把神经绷的紧紧的。好像好几天的事情压缩在一天之内完成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很多事情是万万急不得的,比如养育孩子就是这样。孩子去滑滑梯玩,说不定只是想体验上下楼梯的感觉;去公园或是游乐场可能不是孩子的最终目的,他们只是想看看路上会不会找到什么石头或是树叶这些珍贵的“宝物”;对于吃饭,自己可以动手吃完一顿饭,难道不比被喂完饭有更大的成就感吗?父母们经常会有过多的忧虑和担忧,过度保护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感觉干什么都是错,缺少了父母们的帮助,自己则什么都不会,什么也不是。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不说,也会造成父母们“过多代劳”而产生“懒惰宝宝”。李坤珊老师在《带你长大》一书中,写出了父母的焦虑和在教养孩子的过程当中,父母应当做到的学习和反思。孩子的生长是一个过程,就像一颗种子破土而出,长成一颗小树苗,然后再长成一棵大树,这些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提供爱和自由的养分,用规则和道德引导,耐心地看着他们一点点生长。放下外界的高速运作吧,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自然界中万物生长也是遵循自然规律的,春天抽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冬天凋零。孩子的生长何尝不是应该这样呢?孩子,让我牵着你的手一起慢慢走。

以爱之名评李坤珊《带你长大》/ 小小妖精文

以爱之名评李坤珊《带你长大》最近我正在为如何完成两岁半女儿的幼儿园作业痛苦不已,我无法想象如何去用易拉罐瓶子和拖把杆做成一个曲棍球的球棍,各种焦虑、挫败、狂躁的负面情绪一直在影响我,有一瞬间觉得养育孩子,做个妈妈实在是太难了,难到我觉得是我前半生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当李坤珊老师的《带你长大》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无异于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一口气读完,畅快淋漓、意犹未尽。除非小说,我读书很少从第一页按顺序读到最后一页,一直都是按照序、目录、跋、第一章导论、最后一章结论的顺序进行翻阅,然后再从第二章安顺序读,这样的方法能快速甄别一本书的可读性,当然这次也不例外。看《带你长大》先是因作者自序中的理念引发了赞同,而后在看了作者女儿写的竞选发言稿后,引发了共鸣。是的,我所暗自希望希冀的,就是把我的女儿培养成这样有独立思想的孩子。当我认真按章节顺序读这本书时,其实自己是吃惊的,多久没有因为认同而认真读一本书了?用爱的基调铺垫很多知名的育儿书都是因为爱而著成。爱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的学生、爱孩子,爱教育,爱总结,爱反思。爱使得有心,有心观察,有心发现,有心寻找,有心探索;爱使得坚持,坚持记录,坚持收集,坚持分析,坚持耐心,坚持塑造。心中没有爱,是很难写成这本《带你长大》的。文中的例证和分析离不开作者丰富的幼儿教学经验,最离不开的是作者在对这些典型事例用心的日积月累,如果心中没有爱,我相信这些是无法完成的。满满的诚意一本育儿书,奠定成功的基础是爱,但是光有爱是不够的,还应该有能让读者感动的诚意。在这本《带你长大》中,我看到了满满的诚意。作者没有摆高高在上的专家姿态,而是以和读者一样的家长身份,幼儿园老师身份娓娓道来,没有试图用“你必须……”“你不……就会……”这样的控制性权威话语来左右读者,而是用自己多年在幼儿教育工作上的经历和养育儿女的经验平等地和读者交流。平等交流实在难得!独特的叙事很多育儿书不能平等地和读者交流,在于作者太想在读者面前树立权威形象,想控制话语急于向读者输出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很多育儿书写作失败的根本原因。所谓的育儿理论、所谓的自身培养孩子成功案例,并不是普适的,在面对每一个不同的儿童个体时并不同生搬硬套,正所谓“甲之砒霜,乙之蜜糖”。时刻以控制方式叙事的育儿书,只能显示作者的视野不开,观点局促。《带你长大》好在哪儿?在叙事上采用了平和的方式来介绍、探讨,从具体的实际案例出发,用一个个特征鲜明的孩子作为样本提出问题,融入幼儿教育的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最后拿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案例无论是幼儿园的学生还自己的孩子,身份无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妈妈,在论述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违和感。在阅读的过程中,每次看到李坤珊老师就某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做法并有反思在内,我都不由感慨,能做出这样叙事的作者没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经验积累是无法做到的,很多育儿书仅仅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至于最关键的解决问题,不是给出自己具体的做法就是留以空白,最缺乏的是像李老师这样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反思。是的,在育儿问题上我们每个父母都需要书籍提供实操指南,但是光靠小技巧小TIPS是没用的,我们最缺少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感谢李老师,在她的《带你长大》这书里,她做到了,不仅提供思路还有反思在内。坚实的文字功底这一点也是我很欣赏的地方。整本书结构完整脉络清楚,通俗易懂又不失语言文字的规范。光有科学的理念和对幼儿教育的热情是写不出一本好的育儿书的。“语气平和、文字温暖”应该是作者的写作风格,种风格正和作者写作诚意相互印证。这种写作风格看似容易实则很考验作者的文字功底,一不小心就写成了平淡无奇的流水账入了窠臼。《带你长大》中的文字像是作者信手拈来般自然,仔细读读却没有任何随意,想必都经过了一番推敲。当我们把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就要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我们都希望把孩子品质高贵、卓越不凡、幸福快乐,在孩子成长之路上家长应该怎么做?命令?陪伴?拉拔?助推?《带你长大》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就是“引导”!用我们成功失败交融的几十年人生经验带领着你,引导着你探索自己的人生之路!小小妖精2015年11月7日雨后

最好的陪伴,是一起成长

初看并不觉得有多大新意,等娃大一点再翻开此书,真乃字字玑珠。我们不是带着娃长大,而是在养育的过程中,和他们一起长大。或者,换句话说,是他们教会了我们怎么去爱,怎么去放低姿态,用另一种我们不做父母一定不会体会到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的另一面。这是15年年底,在给看过的书写推荐书目时,我写给《带你长大》这本书的。这也是唯一一本翻阅了多次的育儿书籍,与其他育儿书相比,李坤珊老师从来都不是用说教式的,她是一个旁观者,又是一个与孩子在一起时自己就是孩子,时刻用孩子的眼光共同看待事物。简而言之,就是同理心。所以,她看到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童趣十足的孩童世界。而我们却往往被孩子折腾的身心疲惫、无可奈何却摸不着孩子的症结。她在书中说:爱从来都不是个问题,重要的是如何去爱?教养不必总是筋疲力尽、两败俱伤。从了解孩子开始,以“尊重孩子”为内涵的教养,是从信任、接纳,甚至欣赏孩子的能力前提出发,从孩子的“需要”来理解他们的行为,进而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很多人觉得:“一两岁的孩子懂什么啊,我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其实不然,孩子的世界并不是单线的,而是和我们一样,甚至喜怒哀乐的触动更深于我们。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不会清楚表达而已。这就需要我们真的蹲下来——不光是身体,最重要的是心,蹲下来真的陪他们做一只蘑菇。才更体会到他们的所需所想。女儿刚一岁的时候,某天我用她玩的泡馍垫打包,做成一个坐垫,放在衣柜靠墙一个小角落里,坐在那里休息。她看见了,愣是把我拉起来,自己坐上去,还不断调整坐姿。从那以后,她便经常坐那里,有时是发呆,有时是拿本书叽叽歪歪念念有词,有时是调皮我凶了她,她在那里抹“豆子”。冬天墙壁太凉,我想给她换个地,她偏不干。直到后来我看到《带你长大》里说的:给孩子一个宁静角落,让孩子可以静下来,做自己。我才想起来,有时我打开衣柜拿东西,宝宝就喜欢坐在衣柜门口,靠着。某次还坐到衣柜里面去藏起来了,我却怕里面空气不足憋着她,不顾她的哭闹,强行把她拉出来了。也许,她只是想和大人一样,稍微找个角落放松一下,在那个角落里,没有妈妈的唠叨、不理解、粗暴,只有她自己,她可以想一切能想到的事物。女儿15个月开始时,正好是冬季,每天早上我给她穿衣服,总是异常困难。把她拉起来坐着,她立马又倒下去躺着,总是要在枕头上左右摸一摸、闻一闻、甚至有时还添几口,再伸几个懒腰,磨蹭半天才能彻底离开被窝。而我因为惦记着厨房里的事情,总是赶紧将她穿好,再塞到餐椅上,开始吃饭,这样几乎每次她都是发着脾气吃饭的,我们大人心情也被搅的一团糟。后来,我想着改变策略,早上她醒了的时候,我把衣服放到床边,跟她说:你先躺一下,妈妈在厨房,你想起来的时候,就来叫妈妈。我便去厨房做早餐,房间里很安静,我不放心偷偷回去趴在门边看。只见她侧躺着,小手轻轻抚摸枕头,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窗外想着什么。但也就是十分钟左右,她似乎觉得一个人睡着没意思,亦或者被窝对她的吸引力没那么大了。她在床上哇啦哇啦叫,示意我去给她穿衣服。其实很多大人不也是喜欢在清晨起来之前,再躺那么一会儿么?为什么我们不能给孩子那么一段小小的告别被窝的时间段?尊重、理解、包容,这些我们总是爱挂在嘴边的准则,为什么到孩子身上就很难做到?说到底,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她只是个小Baby,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来看。所以我们所有的眼光都是从上到下,而不是平视。李坤珊老师说:教养,不只是陪伴而已。身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去引领,教导,给孩子永不放弃的信任与爱。因为爱,所以让她们有个单独可以享受孤独的角落有何妨?让她们醒来后在床上再赖床一会儿又有何妨?这点时间,对我们是毫无意义,对她们而言也许正是能量的释放与蓄积的时刻。李坤珊老师身兼老师与母亲的角色,使她不仅深刻体会到为人父母心中的焦虑,也让她在实践中不断验证自己的理论,才有了这本呕心之作。爱,却有度;信任,要有方法;陪伴,要身心都在。这样看来,这其实并不是一本育儿书,同样需要从中汲取力量、改造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用心等待,择己所爱 ――读《带你长大》

虽然自诩爱书,但真正翻阅且耐心品读的有关亲子类的书籍,其实不多,而且不大敢胡乱评价。我之所以还是写下这些字,一是希望跟更多的人共同学习交流,二是感谢曾书于我的人,我从中受益匪浅,是真心诚意地想说谢谢! 从拿到书之日起就在阅读,第一遍目的性非常强,特别是书中有关于阐述“我不想睡,我睡不着”的章节,像磁铁一般吸引着我,作为性格急躁,经常为孩子不能按时入睡而时时抓狂崩溃成伤的新鲜妈妈,我总是一次又一次的与孩子发生冲突,乃至战争范围扩大到整个大家庭,好多次孩子的爷爷奶奶都介入进来……每每想到这个,只有扶额。 今次反复看了书中介绍的指引方法,并应用于实践,我觉得受用不少。至少自己现在心态可以完全摆平了,孩子不想快快入睡跟我们成人是有着同样的心理,这一点不论年龄大小,都因为有了各种坚持,才会有意拖延,既然能善待自己,为什么不能容忍孩子呢?口口声声对着宝宝说:“爱你”,可怎么就没有试着用平常心接受TA不肯入睡的这个选择? 从这一点,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自认为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把控得还可以,但是,如果有针对性地做出比对,才发现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哪怕只是从个人这个个体出发,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关键还是在与孩子相处中能更加和谐亲密!有据可寻,有模式可用,不再是凌乱了。 后来又特别看了关于如何引导孩子从哭闹转为用语言表达的字节,这个事例在我家尤其这几个月来频频上演,“哭,闹,打滚”有一段时间里简直成了常态,最初在没有接触《带你长大》这本书时,我也是仅凭着有限的感知,努力在宝宝企图通过哭闹来达到某个目的时,先安抚并劝说甚至严重时候单独谈话到模式让她停止哭泣,然后不断地对她强调:不要哭,要说,可以最简单地说“帮帮我”或者“我需要帮助”,没想到的是这个举措竟然很成功,最近至少每天听到她说“帮帮我”的次数超过了哭闹,我私心里感到有所收获,这回又从书中看到推荐类似的方法,很是激动,所以,在此也强烈推荐家长们能够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这本书,我相信总有一点是你正好需要的! 捧阅此书,每回读一些喜欢的文字段落,便越发觉得作者对幼教之用心,更多是沉甸甸的爱,因为浓得化不开的爱,她才字字珠玑,样样方法务必经过教学观察实验才提上日程,印成铅字,最后才摆在你我面前。单这份用心用情,怎不值得尊重! 我会更多的用“同理心”与孩子相处,与朋友相处,我觉得必定可行! 我愿意给孩子一个“宁静的角落”,让她随时安放自己的寂寞,享受只有一个人的静谧时光,因为,我自己也喜欢这样。我还急着别处看来的一句话:“只要你要,只要我有!”而一个“专属的小空间”我还是有的! 当然非常乐意把妈妈爸爸放进宝宝的口袋,再没有比这个更叫我愉悦的事了,我早早地就往她的小背包塞了照片,不知几时起,宝宝就时不时要求翻相册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从来都是坚持“不忽略自己感觉”,这下也得到了书上的认可,简直想鼓掌,谢谢给予我的肯定!我会继续努力。 我更应该学会“具体赞美孩子的努力”。而不仅仅是鼓励她要勇敢,尽管宝宝现在对于摔跤磕碰一些小挫折会平常心以待,还时不时来一句“宝宝勇敢”!但我更觉得赞美她做成某件事时为之付出的努力。希望她能锻炼出“我愿意坚持”的能力。 希望自己能再多点引导、多点等待,不要过于着急要孩子进入情况。你急她会更急,放慢速度,一起走,等你长大!学着只是怀抱期待,但不造成压力,这门内心修炼课,妈妈愿意尝试攀登修行! 接受爱你必须要付出的条件:陪伴你,关心你――且用心,陪你玩,甚至发呆。你知道,妈妈其实也喜欢。希望你每天有更多的笑,于我心已足矣! 孩子,因为有你,我才“富有”,因为有你,我有了更多恋家的理由,看到你回以灿烂无邪的笑,我倍觉窝心。因为有你把我放在心上,时刻不忘甜甜叫着“妈妈”,我的满足无法用文字叙述。 学会称赞你的选择,尊重你的选择,希望你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小孩”,不光停在表面,要行于嬉,走于吃饭穿衣的细节。我们一起做。 相信你的直觉吧,你比我更会区分谁是真心,谁是假意,毕竟与你相比,妈妈是大人,免不了应对各种人事,可你的世界简单多了,至少 未来十年不需要你讨好谁规避谁,你只要做自己就好! 最重要的是:学会生活,学会与自己的每一个面相处,融汇贯通为己所用。 喜欢听到你说“等等我”,“等会儿”,“等一下”,要知道,妈妈也经常需要等待,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等!希望通过你的手眼,还原一个感知细微的世界,一起发现小小的惊喜或怪状。 太多的内容直抵心底,让人不忍释卷,但无论怎样,书总有最后一页,尽管思绪万千,却也不乏遇着我这样笔端生涩言辞衰竭之流,既生悦读之心,愿荐于大家共享! 最后以书中一句话作为结束语,愿与众父母共勉: 别怕麻烦,给孩子选择,就在帮助你爱的人,从小就有机会练习:做最好的选择,择己所爱!! 沐悦清晨 2015/11/14

【书评人童书阅读分享会】带你长大,伴你成长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也还是蛮大的。书中虽然只有四章,但是却从孩子适应幼儿园、家庭教养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创造思考等能力的培养以及孩子的话中去引导,来说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教养时父母的引领教导、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书中的很多事例也是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遇到的,反思对比之后,真的是有太多的遗憾和感慨,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那时想的太少,和孩子的各种“较量”,基本都是用粗暴、简单以及自己想当然的方式解决了问题。教养孩子多数时候我们认为是一个让人烦恼而又束手无策、筋疲力尽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能从孩子的需要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所以往往以蛮横、武断的方式,用大人们“想当然”的思维去判断,去责怪孩子。事实如书中所说:“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没有读懂孩子的需求。”当孩子可以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需求,要上幼儿园,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担心。担心孩子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担心他不能和其他的孩子友好相处。这个时期,因为父母的耐心、精力有限,所以在孩子的引导教育上往往不能很好的把握一个“度”,过度的照顾和干扰,造成了孩子的依赖和自信心缺失,但是过少的关注和引导,会导致孩子的以为随意,容易养成不良习惯。要怎么引领和教导,父母如何成为优秀的教练,书中告诉了我们很多。总结一下,我觉得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 立规矩,持之以恒现代的社会,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少了,所以孩子也越来越娇惯。在孩子的教养上不同的年龄还存在思想上的差异。爷爷奶奶溺爱孩子,往往会放纵孩子的坏习惯,孩子也会越发没有限度,总是以撒娇、哭闹、地上打滚等进行要挟。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不能给孩子立规矩,放纵职能使孩子孩子越长越难教。所以,立规矩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让他学着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但是经常会有爷爷奶奶帮忙或者包揽的情况发生。后来我也下了狠心,只要他不收拾玩具,超出我说的时限,玩具就会被我丢进垃圾桶。起初儿子以为我在开玩笑,但是扔了两次之后,不收拾玩具的毛病很快被纠正了!立规矩其实是一个规范孩子行为特别有效的办法,不仅能养成一种习惯,也可以让孩子知道哪些要做,哪些即使你撒泼耍赖都不会允许你做。让他慢慢去了解规矩,明白“底线”,他也会形成更好的是非认知。二、以身作则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甚大,我一直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形成最初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会学着大人去做事,因为他不会分辨对与错。在孩子的心中,父母能做的那肯定是对的。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忽然多了一句口头禅或一个熟悉的动作时,你就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了。这一点上我深有感触。有一天,儿子看着动画片忽然说了一句:“神经病”!我一惊,和老公对视了一下,马上问他:“你从哪儿听到的这句话?”他说:“爸爸不是老这样说吗?”我连忙说:“儿子,你知道吗?这句话是脏话,不能说!”他一愣,马上又反问我:“那为什么爸爸会说?”这时,老公也赶紧接话:“那是爸爸做的不对,以后我不说了,我保证”!“好吧,我也不说了,我也保证!”儿子也立马表了态。之后,我和老公一直在反思,老公工作压力大,有时候因为一些事,会忍不住的说一句:“真是神经病”,没想到孩子也给学会了!于是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我们说话也是特别注意的。孩子是一张白纸,你给他画成彩色他就是彩色,你把他画成黑白他也便成了黑白。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去引导,同时多给孩子肯定、鼓励的解释,多给他灌输一些积极向上、好的想法,这样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形成一种初步的认知,当他在遇到问题时,会对他在处理问题上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他还会记得:“爸爸妈妈可不是这样做的,他们是……”三、营造好的家庭环境一个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但同时一个完整而有爱的家庭,对孩子价值观、爱心、乐观向上等心态的形成更是不言而喻。父母关系的好坏,彼此之间不经意表现出的爱和关怀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幸福指数。我所知道的一个女孩婷婷,她的家庭是完整的,但是父母的工作都特别忙,根本无暇顾及她。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是急匆匆的送走,晚上托人接回家等着,饿了吃点零食。等到上了小学,自己去上学、放学,父母会早餐和晚餐的钱。即使一家人在一起也是没什么可说的话,偶尔父母还要拌几句嘴。所以她每天看着同学的爸妈来接送,羡慕的不得了,去同学家蹭饭也是羡慕为什么人家都那么幸福,她父母就不能那样。父母对她陪伴、沟通以及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她整体价值观的歪曲,不管什么事情她总是觉得对她不公平,没有安全感总是怨恨父母不够关心她,所以她不好好学习、早恋、打架,甚至最后退学。书中说:“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关心你,那种窝心用文字无法尽诉,相信有人把你放在心上,那样的关怀,让富有这两字有了真正的含义。”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的沟通,陪伴以及爱的表达、共同的体验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情感感知、形成的重要过程,对孩子内心情感富有与否影响甚大。孩子内心富有才能感情富有,也才能用更积极向上的心去争取实现物质富有。我们经常会说一些父母,对于孩子的教养时处于一种“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陪”的状态。也许这种情况的发生是迫于生活压力或其他原因,但是这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陪伴孩子长大是一个漫长而幸福的过程。孩子就是你的作品,他的样子可能你决定不了,但是他的习惯、爱好、行为、选择以及性格等等这一切都源于你深深的影响和良好的引导。孩子是一个精灵,心灵纯净,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也要给予更多的爱、信任和支持。带孩子长大其实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孩子因为父母的陪伴、良好教养而受益一生,而这个过程不仅是父母不断修炼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是你人生中最值得记忆和怀念的美好时光。

【书评人童书阅读分享会】择己所爱

------读李坤珊老师《带你长大》书评 文/可月会儿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文宝儿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的脑海时时闪现着文宝儿在那个阶段时的表现和我当时的做法。我知道,我做得不够好。当幼儿到了适龄阶段,就要离开家到幼儿园去适应新环境、新氛围。这时,寻求安全感是幼儿的基本需求。家在孩子的经验里,是唯一赖以生存的根。一但离开熟悉的家和喜爱的玩具、床铺等,那种害怕和不确定感是非常巨大的,这是每个幼儿都要面临和经历的问题。这时,爸妈可以带着孩子到幼儿园去熟悉环境、和老师交流,并带着他一起和那里的小朋友互动。这样做首先让孩子觉得这里是安全的,这里有能接纳他、爱他的成人和玩伴儿。这比幼儿园有其他的硬件设施,比如昂贵的器材、高级的教具等更重要。我想起我的文宝儿第一天上幼儿园时的情形,那时我上班,起早贪黑的上班。幼儿园车来接她的时候,我没能亲自拉着她的小手儿把她交给阿姨。致使我一天上班的心情都不好,觉得亏欠她太多,甚至和同事聊到这儿的时候,我眼泪都流出来了。幼儿需要自己的空间。这个空间不必很大,可以是桌椅底下、墙角沙发的后面或家具间的夹缝处。文宝儿那时候选择的是家里的衣柜。她现在还记得她在衣柜里睡着了的事。看了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了孩子当时的行为。那时我也和她吼过,让她出来,再不要进去玩。结果孩子根本不听,后来我只有妥协,并把衣柜门用透明胶带贴上一小块厚纸盒儿,让她透气,并告诉她门儿别关严,否则有危险,而每次这样我们都陪在她身边。三、四次后,衣柜没有了新鲜感,更主要的是她嫌我们看着她,哈哈,所以她把阵地转移的椅子下面。培育一个具有创造力和变革力的人,要从小开始。让小小孩以自己的思维和逻辑,去探索和试验不同的方向。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肯花时间默默的陪在他身边,不干涉、不打扰,可以适时给予一定的建议和指点,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动脑动手、思考能力,还有利于培养他的团队意识,使他可以接受他人的帮助和建议。小小孩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阶段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同的。从小要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他凡事用语言来表达、讲卫生、有责任心、乐于帮助他人、爱思考等好习惯。有些家长会觉得这对一个小小孩来说未免太苛刻,孰不知这对他们成人之后的性格、个性、人品等塑成,都是最扎实的基础。择己所爱。文宝儿小学五年级之前,都是我给她买什么她就穿什么,不论衣服、裙子、鞋子等。现在是要准备给她买什么必须带着她去,而每次我和她的意见都不一致,比如衣服的款式、颜色等。因为小小孩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我现在会给她一点我的建议,然后让她自己做决定买哪一个。放手让她做最好的选择,择己所爱。前些天我告诉文宝儿妈妈新收到的这本赠书征评的书叫《带你长大》。文宝儿说:晚了,我长大了,我不是刚上幼儿园时的小小孩了。看这本书勾起了我的很多回忆,和文宝儿一起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因为每个家长都是第一次做家长,每个幼儿都是第一次做幼儿,我知道我做得不够好。就像李坤珊老师说的:而那些遗憾,是那么单纯,而那些遗憾,我却终其一生都无法让时光倒流,再也无法弥补。但是,我知道从现在开始,对文宝儿多一些关爱;多一些鼓励;给她多一些自己的空间,引导她张开翅膀,自由飞翔。李坤珊老师的《带你长大》,通过她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给小小孩的家长各方面正确的指导,以培养小小孩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习惯、责任心、自信心、爱思考勇探索的品格。是每个家长必备的育儿指导书。好书推荐!注: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可月会儿或发邮件至kuaile-huier@163.com。

给孩子有尊严的爱

读《带你长大》/By 团团花哚 2015.07.16和团子的爸聊天,聊到上小学的问题,她爸大大咧咧的说,考外校。我咂舌:你还真看得起你闺女。他得意的说,必须的,考上了咱还不去上,我才不舍得闺女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住校。他希望团子能进最有名的学校,但她到底会不会去,他一点也不在乎,他只是想能尽量多的保护孩子,让她过的快乐自在,其实我也这么想。我想永远保护她,不受别离苦,不被升学累,不用去打拼,我想一直一直站着她的身边。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天真的人儿担不起压力,是否父母都是如此的矛盾?恨不得能帮孩子担起所有的痛楚,却又纠结她若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恨不得掏心掏肺尽我所能奉献一切,却又疑惑这些到底是不是她想要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不止教育者,所有的家长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我们似乎已经呈现出非常焦虑的状态,不断购买育儿书籍用于学习,不停收看育儿栏目用于自省,却还是找不到一条坚定的道路。这个时候,我们该做的,反而是不要再看那些庞杂的教育书或智慧录,“没有消化,就会搅乱我们原来的教养系统,那单纯的,我们要带孩子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他看重自己,他关心他人,他为社会谋福利。”(李坤珊)李坤珊,南伊利诺大学幼儿教育博士毕业,现任美国波士顿教师训练中心和蒙特梭利体系幼儿园老师,她在十几年的任教工作中,将理论和实际情况互动结合,教学质量极高;她还是育儿专栏的作家,分享的实用教养法和已出版作品广受好评。《带你长大》是李坤珊继《让孩子安心做自己》后的第二本贴心教养书,分析小童期的孩子们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启发家长找到正确的方式应对。整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教学案例来阐述作者的教育理念,穿插了不少孩子们的照片,让人阅读起来感觉很轻松,也很有趣。作者没有以高姿态来指导或者教育家长,你该怎样,不该怎样;她用一种很温和的方式聊起孩子,表达她自己的理念,让我觉得,我就只是在和自家孩子的老师聊天。听老师聊孩子们的趣事,听老师聊她赞同或不赞同的家长行为,听老师聊与孩子相处时应该留意的问题。我喜欢看这些真诚的文字,且我也深深的认同这些理念,孩子就应该活的像孩子,不要各种忙碌的培训班,不要条条框框的限制,不要昂贵的玩具和书籍,只要永不放弃的爱与信任,足矣。这本书从如何为学龄前儿童选择幼儿园谈起,学校,是家的延长线,所以,最重要的选择标准,是这个学校的老师。老师是否与家长的观念一致,老师是否有足够的爱心 ,老师是否能不放弃每一个孩子,这些绝对比教具是否昂贵、校舍是否精致、课程是否繁多要来的重要。家,教会孩子生活,生活所需的规则感、责任感;自我的认识与探索……父母的言传身教比一切绘本、早教课都有效,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自己就得做那样的人。 孩子的创造力是当前的教养热点,究竟怎样才能不限制不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伞可不可以当水桶,人脸能不能涂成绿色,有时候你认为是在告诉孩子真理,其实那只不过是在用你已被校准过的成人框架去约束他而已。孩子不需要父母为他做好一切,不需要父母告诉他所有的道理,他想要的是爸爸妈妈可以静下心来听他讲话,爸爸妈妈愿意给他动手的机会,爸爸妈妈能够认同并为他骄傲。我家小团只有3岁,可比她妈妈小时候能干多了。三岁的小团子可以自己吃饭、洗手、洗澡、如厕,可以自己穿衣穿鞋,吃完饭了会收拾碗筷,能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可能都与我对她的尊重与放手有关。我经常会把准备好做棒冰的果汁和模具都放在桌上,告诉她慢慢来,尽量不要洒在桌上,然后就由着她自己用小勺舀果汁放进模具。有一次被她姥姥看见,抱怨我说,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做这些,你看她洒的桌上到处都是。团子听见了,可能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有点难过,我连忙说,洒了有什么关系,一会擦擦就干净了,你看团子这次已经非常棒了,只洒出来一点点。团子受到鼓励,更加用心去维持手的平衡,细心的把果汁灌入剩下的模具。虽然孩子还很小,生存与生活都严重依赖父母,可是她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以及做人的尊严。在原则性的问题上,父母要站稳立场,坚定的为孩子指明方向;非原则性的问题,不妨尊重他的意愿,给他尝试的机会,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信心和爱,那才是他想要的。幼小的孩子只拥有父母,父母是他最大的财富。但父母不是只做孩子的保姆和玩伴就够了,父母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引领者,去引导,去教诲,去信任,去无条件的爱;去把人性中的美好与坚韧传承给下一代。

带你长大,锦正小宝书评

《带你长大》 家有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男孩子,活泼好动,皮得不得了。学习不认真,成绩马马虎虎,出名的调皮,老师学生都认识他,而他都二年级了,班里同学好多还叫不上名字。真不晓得一天到晚孩子脑袋里都装了什么。我和孩子的爸爸在改善孩子这种状态下绞尽脑汁,方法用了很多种,似乎都没啥成效,成绩一贯不好,上课做事不认真,不听话,不遵守纪律,管的严格了,就特别叛逆,跟家长顶嘴,作为家长气急了,道理不讲了,巴掌直接上。我知道这个方法不对,可也没有什么招数了。一度想放弃,孩子啥样就啥样吧,跟班主任多次沟通,班主任说作为家长的我们千万不要放弃,孩子是好孩子,没找到正确的方法引导。老师说的很对,作为家长有责任把孩子教育好,即使现在没找到适合我们的方法,也不能放弃。 好父母成就孩子一生,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可是对于如何做一个好父母,大家却知之甚少,因此我们需要学习为人父母之道,那么称职父母都究竟要学些什么呢?首先,父母应该了解一些教育观念;其次,父母要学习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第三,父母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 那么本书从入学开始,明确选择一个安全以及有爱的托育环境,幼儿只有在那样的环境里安顿下来,智能的学习和品格的培养,才能顺利开展,也才能稳定持久。家长不能忽略给孩子一个宁静的角落,幼儿需要自己的空间,不要剥夺孩子享有宁静的时刻,宁静,让人休息,让人找回自己,让人找到再出发的时刻,不管这个人已经长大,还是只有一两岁……心里方面,爱与信任,是能力的培养皿,找到孩子长处,激发动机。善用长处为教育起点,利用它来当做互动的方式。再搭配上另外一个有效和长远的教学原则。就是去具体赞美孩子的努力,这会在心里层面上,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有耐力的人,是经得起困难的学习者,具有不轻易放弃的信心与毅力;在学习层面上,具体的赞美内容提供了幼儿日后能持续努力和维持的目标•技巧,或态度。, 世界上最深刻•也最幸福的,莫过于相信有个地方•有个人,会始终不弃不离。那个地方,就是“家”;那个人,就是身为父母的“你”。父母要学会如何陪伴孩子,给孩子建立生活常规,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教孩子学会生活,从真实生活中培养创造力。要能够读懂孩子的话,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大人有时要听得懂孩子的话。读懂孩子的需求,孩子也会跟你一样,成为善解人意的人。 李老师从学校到家•从家到生活•从生活到创造力的启发,一一剖析,提出具体的对策与做法,让读者很容易理解应如何执行与克服。李老师以自身的遗憾提醒我们“多爱孩子一点点”,因为时间错过不再重来。现在作为两位孩子妈妈的我,对于如何引导孩子,带他们长大,有了更明确的认知和方法。

【书评人俱乐部】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记得怀孕时定期产检就像考试一样紧张,那时的我只有一个愿望——孩子身体健康;孩子生下来后,抱着粉团一样的她,心里想的是希望她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看着孩子孩子一天天长大,特别是进入幼儿园之后,心中原本那份从容却发生了改变。身边的小朋友都在学英语、美术、舞蹈、口才......我家女儿什么补习班都没有报,今年中考重点中学的录取率降低,为了以后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我是不是该考虑在她上小学之前换一套学区房。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能上好的学校,找到好的工作,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最近翻看孩子小时候的影集,百日相册父母的愿望写的是:愿你无忧无虑健康成长!不到四年的时间我已经忘记当初的愿望。每一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周边环境的变化、社会竞争的加大,让我们忘记了最初那份最纯粹的爱,把自己的压力、期望都加到了孩子的身上,我们的那份爱也变得功利、急躁了。《带你长大》这本书特别适合幼儿园阶段的父母阅读,作者是资深幼儿园教育专家李坤珊,内容包括上学前的分离焦虑、生活常规建立、创造力发展。我家女儿四岁,已经上了一年半的幼儿园,度过了学前分离焦虑期,但是如果我能早点读这本书的话,我相信我能做得更好,孩子应该能更快速地融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去。在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上,我让她独立穿脱衣服、收拾书包、自己吃饭,但是在玩具收纳方面做得相对较差,大多数时候是她玩了玩具弄得乱七八糟我来收拾,这本书中李老师提到做家事、孕育自信也滋养出想办法的能力,没有天生“懒惰”的孩子,却有“懒得教”的大人。成人的适龄带领,是孩子把收纳当成日常生活一部分的起步;成人的坚持度,也是孩子从小养成收纳好习惯的关键。所以接下来我需要做的是陪伴孩子养成收纳的习惯。同时,这本书也对我之前需不需要报补习班的疑惑给出了解答。当我们把各种知识、才艺塞进他们的小小生命里,当“玩”被“忙”取代,幼儿的学习也跟着终止,其实我们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培养一个具有创意和变革力的人,关键在有没有让幼儿以自己的逻辑,去探索和试验不同的方向。让孩子运用五官去探索具体的事物,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让孩子在真实生活中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要用自己的爱去陪伴。因为“未来”都是由每一个今天所组成的,每一个深情的爱,都是与日积月累的相处所构筑起来的。我们不能给孩子指明一条未来的路,因为孩子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成为一个独特、有用的人。而在她找寻的过程中,我依然要保持曾经的那份初心,有信心、耐心、爱心地带孩子长大。

爱孩子的每个阶段

恋爱中的男女有时会说,爱我就要爱我的全部。仔细想来,爱孩子更应该爱他的全部。如果成年人的小缺点都能被爱包容,那我们有什么理由对孩子的缺点失去耐心呢?小小孩不会表达,小小孩难以沟通,小小孩不服管教,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抱怨的借口。李坤珊的《带你长大》提醒每位家长,不要吝于向孩子表达我们的爱,不离不弃的陪伴才能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信、有安全感的人。现代社会,很多家长都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也舍得为孩子教育进行投资,各类兴趣班、早教班都颇具人气。不少家长也会阅读一些育儿书籍,希望能把孩子教育好。李坤珊这本书不是写给没有育儿常识父母的扫盲书,恰恰是针对信息爆炸时代知道得太多却无从选择的父母。从书本或是各种途径获得的育儿信息可能是矛盾的,若是不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式,掌握再多理论都是徒然。出门在外,有时会观察身边陌生人的亲子关系,拼桌吃饭的也好,旅途同车的也罢,虽只是短暂一瞥,却足够暴露问题。比方说某次和人拼桌吃饭,对面的妈妈陪着孩子做作业,孩子有点心不在焉,眼神常常空洞呆滞,妈妈玩玩手机,不时叮他几句。过了会儿给他讲解习题,骂他,怎么这么迟钝,跟你爸一样。都是家庭教育的大忌,当时我暗想,再不留心也绝不能做这样的家长。不过发现别人的问题容易,到了自己身上,又难免会犯下其他问题,不知不觉或许就会影响孩子。害怕犯错,竟然在我身上表现得如此强烈,而这,也正是《带你长大》中令我印象最深的章节。作者讨论的不是家长害怕犯错,而是孩子因为害怕犯错而失去创造力的问题。父母和老师心中有标准答案,就希望将所谓的正确灌输给孩子,结果却让孩子不敢探索其他可能性,变得循规蹈矩,甚至过分关注正确与否。这点可能也是教育体制的问题。理性说来,我们都知道不可能完美,追求完美却还是默默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小时候做习题,很喜欢把答案放在旁边,做一题核对一题,若有错误当下验算,保证卷面的完美。明知道这样做的弊端,但渴求完美的欲望足以让我将弊端视而不见。这仅是一例。早些年很流行中外教育理念的对比,声称中国孩子的创造力不如别人。恐怕就是过早被标准答案缚住了手脚,当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为时已晚。害怕犯错的小孩长大了变成害怕犯错的成人,为了下一代不再害怕犯错,这才开始思考问题的症结。对作者所言深以为然。书中列举的小小孩教育常见问题,如分离焦虑、害怕犯错、动手能力差等等,归根结底,都是基于父母缺乏耐心。不可否认,其中大多数父母还是爱孩子的,只是没有这么多时间和耐心来等待孩子的适应。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快速跟上我们的步伐,按照我们的价值观取舍,变成听话懂事的孩子,却忽略了孩子成长的特性。不断重复、缓慢进步正是小小孩学习技能的特点,他们对亲近的人充满信赖、对世界充满探知欲、对自己的力量充满好奇,真心盼望能够大显身手。以爱的幌子拔苗助长,只是暂时地方便了父母而已。需要重复和陪同的时光很快就会过去的,但都是不可替代的宝贵经历。理解孩子的正常需求,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有这样的父母陪同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幸福。他们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关爱他人,学会感受他人的需求。爱孩子就爱他的每个阶段吧!——乙未年读李坤珊《带你长大》

我们一起长大

童年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所以不能给孩子的童年留下遗憾,也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一旦碰到感兴趣的育儿书籍我就会买来读,虽然对理论掌握了,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还是有点脱节。昨天我女儿说她要写一本书,但是自己好像不能独立完成,希望我能帮助她。我说好啊。她说书名叫做《不要乱打孩子》,我一脸黑线的羞愧难当。我性格比较暴躁,我的女儿自己性格和我一样了。 但我还不想她如此,所以矛盾就总会产生。而大多时候在说教不管用的情况下,我就采取了极端的手段——打了她。虽然很多时候都会很后悔,但总觉得有些无计可施,有点黔驴技穷的感觉。想起来也是真羞愧,自己是学教育出身,教育学心理学都是必修课,但真是没有什么实际经验。教材对实际的指导作用几乎一点也发挥不上。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性格温和的母亲。但我不是,为此我也试图改变,但总是克制不住。聪明人会用头脑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武力。凡是靠暴力来解决问题的都是野蛮人,我就是不折不扣的野蛮人!必须深刻反省自己的问题,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能给孩子的童年留下阴影,不能让她学会以暴制暴,从而没有一个好脾气。看了这本书我真心的羡慕作者,可以如此的温文尔雅。本书不是说教,而是好像我们的朋友在和我们平心静气的谈话,让我们信任的真诚的朋友。我们能做的,是坚定地带着孩子,一起走向那不确定的未来。很多我认为无计可施的崩溃时刻,李博士都给出了完美的解决办法。从立规矩,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从信任到给孩子勇气和自信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还有应对孩子的各种问题,书中都给了我们方法。是从父母角度、孩子的视角来解决问题。带着孩子,我们一点点的共同长大。有了孩子,我们才有机会成为父母,也感谢孩子,让我们一起长大。永不放弃的爱与信任,是父母给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人生资产。面对这个变化莫测的未来世界,我们永远无法预测孩子的未来。然而,身为父母的我们,能给予孩子最重要的生命礼物,就是一份永恒坚定的爱与信任。共同努力,不辜负孩子,给孩子一个明朗的未来。

放慢脚步陪你长大

对于80后妈妈的育儿,网上有一种说法是不问长辈问网络、问书本。而我自然也不例外,女儿出生后,我也特别关注网络上各种专家的育儿观,有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也是网络。朋友圈也是各种信息轰炸,渐渐地产生了一些心理上的疲劳。而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却更加柔和,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内容也是已经或正在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各种问题,更容易引起家长的共鸣。“慢”和“柔”是我从这本书中总结出的两个点。以前带女儿出去总会遇到一些家长,他们会说你们家女儿怎么还不会走路,我家的什么什么时候就已经走的很稳了,或者是我孙子四岁的时候已经认识很多汉字了,你们现在要开始教了,还有的爸爸妈妈更为夸张,孩子拿起小石块做游戏,他上去告诉孩子石头的成分是碳酸钙!!!一个三四岁的小朋友,你跟他说碳酸钙!当然开始我也会焦虑,也会担心女儿会落于人后,但后来想想那位炫耀自己孩子走路早的妈妈,她以后是准备让孩子走出什么花样吗,还是走得早以后可以飞起来?“给孩子没有压力的期待”是我最有感触的一章,女儿性格比较胆小,有点害羞,我总怕她不合群,希望她能够外向一些。因此我有段时间也会像书中的那位妈妈一样,不停地催促她加入到别的小朋友中去。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陪她去游乐场玩,她总是挑没有人的玩具玩,一旦有别的小朋友过来,她会立马走开,躲到另一个角落,我在旁边有点生气,孩子虽然小但也会察言观色,她发觉我生气后走到我身边,畏畏缩缩地跟我说不想玩了,要回家,看着她可怜的小样儿,我意识到她并不是因为有别的小朋友在而不想玩,而是我太心急让她有了压力。就像书中所说的,“洪水法”的教育方式短时间内可能有效,但孩子却是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感受、压抑着自己的情绪。面对孩子的一些天经地义的情绪,我们家长要学会接纳,而不是想尽办法地打压,要让“爱”成为期待里唯一的语言。孩子的天性是自然,他们的成长不需要太多的硬性指标,分秒必争的童年也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自会长大,自然会有自己的未来,家长只需放慢脚步、温柔陪伴,遵循孩子的天性,适时地加以引导。毕竟童年还是很短暂的,而我们的朝夕陪伴也是很短暂的,何必那么急匆匆的呢。


 带你长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