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考论集

出版日期:2015-4-1
ISBN:9787540237635
作者:李永祜
页数:426页

内容概要

李永祜,1935年1月生,山东昌邑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1960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同年至人大中文系任教元明清文学。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及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兼职北京《水浒》研究会会长等。主要著作有: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教程》、《奁史选注》、《元曲精品》,点校新版《水浒传》(中华书局出版);参与选注《历代文选》,参与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小说史、现代文学史等;整理、点校明清通俗小说多部,同时发表文史学术论文及评介、鉴赏文章共六十余篇。其中,点校的新版《水浒传》,被学者评为“这是迄今为止百回本《水浒传》的一个最好的整理本。”

书籍目录

自序………………………………………………………………………………………(1)
宋江及其起义军几个关键问题的新探考………………………………………………(1)
《水浒传》人物杨志林冲本事新证……………………………………………………(29)
为水浒故事营造了家园沃土的一位南宋将军…………………………………………(42)
《大宋宣和遗事》的史料价值及问世年代探考………………………………………(47)
施耐庵和罗贯中对《水浒传》成书的贡献……………………………………………(67)
《水浒传》点校本前言…………………………………………………………………(98)
《水浒传》祖本及“郭武定本”问题新议……………………………………………… (119)
《京本忠义传》的断代断性与版本研究………………………………………………(139)
胡宗宪与都察院本《水浒传》…………………………………………………………(169)
太行山碗子城与《水浒传》……………………………………………………………(177)
《水浒》中的地名证明了什么?——《水浒》成书“嘉靖说”质疑之一…………… (183)
《水浒》成书“嘉靖说”质疑之二……………………………………………………… (197)
《水浒传》的版本研究与田王二传的作者——与孟繁仁诸先生商榷………………(216)
《水浒传》两种伪李评本考辨…………………………………………………………(236)
评《水浒》招安结局的思想倾向………………………………………………………(266)
重视《水浒》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批判…………………………………………………(280)
一部蕴涵和闪烁着古代社会大众民族精神的不朽巨著………………………………(289)
武松——顶天立地的英雄汉……………………………………………………………(308)
罗贯中改塑历史原型人物林冲性格的成功经验及引发出的美学问题………………(316)
《水浒传》语言的地域色彩与南北文化融合………………………………………… (321)
论杭州的“水浒文化”……………………………………………………………………(332)
增删不当失神变形——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失误及其经验教训…………………………………………………………………………………………(339)
关于山东东平棘梁山“古宋梁王碑”问题之我见……………………………………… (351)
附录一
金圣叹等人“哭庙案”真相考论…………………………………………………………(359)
金圣叹不是“有民族气节的爱国主义者”………………………………………………(374)
附录二
在首届全国《水浒》学术讨论会闭幕式上的发言……………………………………(384)
对一九八二年《水浒》学术年会的观感………………………………………………(390)
在第二届全国《水浒》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393)
水浒探源序………………………………………………………………………………(396)
瑕瑜互见得失参半——李永祜教授评电视剧《水浒传》……………………………(398)
于细微处见功力——《诸名家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点校本读后…………………(400)

作者简介

《水浒考论集》是李永祜先生一生研究成果的结晶。李永祜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及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兼职北京《水浒》研究会会长等。主要著作有: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教程》、《奁史选注》、《元曲精品》,点校新版《水浒传》(中华书局出版);参与选注《历代文选》,参与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小说史、现代文学史等;整理、点校明清通俗小说多部。其中,点校的新版《水浒传》,被学者评为“这是迄今为止百回本《水浒传》的一个最好的整理本。”此书收录了他一生五十年来论著的精华。《宋江及其起义军几个关键问题的新探》、《〈水浒传〉杨志、林冲本事新证》、《〈大宋宣和遗事〉的史料价值及问世年代探考》、《施耐庵和罗贯中对〈水浒传〉成书的贡献》、《〈水浒传〉点校本前言》、《〈京本忠义传〉的断代断性与版本研究》、《胡宗宪与都察院本〈水浒传〉》等等。对于广大文学爱好者,尤其是水浒研究者、爱好者,这是一部必看的研究文集。


 水浒考论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部论文集当中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人物部分、版本部分、成书部分等等,但大抵是考证部分居多,也有少部分是属于鉴赏类型的。从总体上说这部书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考论详尽,这些作品都是作者几十年多对《水浒传》研究的成果所在,因为时间跨度比较大,有的问题和看法也有不同的见解,就本人所看的一些部分也有一些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本书每一个部分都能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以及看法。下面谈谈个人对这部书的一些浅要看法,因为本人只对版本问题比较感兴趣,所以也就只针对于版本的几篇文章谈谈。首先是《水浒传》祖本及“郭武定本问题”新议一文,此文也提到了版本研究的限制,难以掌握大量的版本。文中虽然颇具考证,但是有不少推测之词,以及值得商榷之处,如所言文待招诸公听《宋江》是在文征明青年,但据王齐洲先生考证是在文征明晚年,此因理解错了钱功甫此人的身份。这样祖本的时限便大大的延后了。不过李先生后来又有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商榷。此文考证出《水浒传》祖本的形态,明代前期已经出现、带有元代刻书者行业用语、保存宋元话本体制。这几点可与孙楷第先生之文相对看,此文更多是旁证,孙文更多是内证。  此文认为嘉靖残本是郭勋本,所依据的证据是与《白乐天文集》《三国志通俗演义》《雍熙乐府》三本郭勋所刻之书相比较,从用纸、字体、题署、版式行款、书板尺寸方面相比较。但是这些方面却被马幼垣先生所否定。再说《水浒传》的版本研究与田王二传的作者此文,此文我就只说一个小的细节之处,马幼垣先生在《水浒论衡》和《二论》中将海外的几种本子命名为插增甲本和插增乙本,这种命名是十分随意的,后来事实证明这种命名跟他们的刊刻时间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李先生此文将插增甲乙本,重新取名为插增本、种德书堂本是很有见地的,在未读此文之前我也是如此划分。这样也能更好的去区别这两种本子。《水浒传》点校本前言一文因为撰写时间比较早,所以在版本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如藜光堂误作黎光堂,认为刘兴我本翻刻藜光堂本等等。最后谈下《京本忠义传》的断代断性与版本研究一文,此文应该算的上是京本忠义传研究中集大成的一篇论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厘清、辨析工作。对每一项需要反驳的证据,都列举了大量颇有说服力的证据。开始读过刘世德先生的文章之后,我觉得考证的已经是十分的详尽了。但是读过李永祜先生之文后,我才发现此文真的可以算是刘文的增强版,虽然最后得出的结论有一些跟刘文不太相同,但是大多数基本一致,而论据论证却比刘文多出不少,细密不少。主要有《京本忠义传》并非成于元末明初,这个观点主要是由刘冬、欧阳健、李骞三为先生提出的,文章通过“每”“将”以及简写字并非只用于元末明初、版心“京本忠义传”之名可能仅是缩写、京本之名不可能出现在元末明初以及《京本忠义传》不具备宋元话本小说的体制特征等证据进行辩驳。其次通过《忠义水浒传》的字体以及版式断定此残叶为建阳刊本,通过版本的行款、字体、书口、书名位置与明代版本书口、书名位置的发展变化、删书的风气、当时社会特定的商品经济意识等得出《京本忠义传》刊刻于明代嘉靖初年福建建阳。此条可以窥见李先生版本学上深厚的功力,李先生早年一直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任职,一直做到馆长,所以对古籍的判断有着极其深厚的功底,从此条的论证就可以窥见一二,各种时代的版式变化随手拈来。最后从文本对话、描写、数字三个方面论证《京本忠义传》并非繁本,但是李先生认为此本同样不宜称为简本,而应该称为过渡性删削本。这一点我表示不太同意,因为李先生的意见是因为删削的少,所以不宜叫简本,以别于删的比较多的简本。首先一点删除了文字,就是简本了,不管是删了多少。其次,现存的简本不代表所有的简本,在京本残叶和评林本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其间肯定还有其他的本子,这个字数的删削也是慢慢的增加,不可能一下子就删除了那么多文字,如此一来那么删了多少是过渡性删削本还是简本也就无从判定了。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刘世德先生的文章认为忠义传残叶的小标题对之后《水浒传》的上图下文有启示作用,而李先生则认为上图下文早已存在,不需要等着京本忠义传的出现才给予启示。此点则很难说,即使形式上可能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是回目上可能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