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108048059
作者:(美)宇文所安
页数:174页

内容概要

宇文所安,一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英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其中《初唐诗》、《盛唐诗》、《迷楼》、《追忆》等已被译为中文),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诗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耳。

书籍目录

三联版前言
作者的话
导论:诱惑及其来源
1 黍稷和石碑:回忆者与被回忆者
2 骨骸
3 繁盛与衰落:必然性的机械运转
4 断片
5 回忆的引诱
6 复现:闲情记趣
7 绣户:回忆与艺术
8 为了被回忆
译后记

作者简介

宇文所安最富盛名、最“成功”的代表作,是其尝试把英语“散文”(essay)和中国式的感兴进行混合而造成的结果。初版于1986年。作者从汗牛充栋的古典文献中拣选了十数篇诗文,出其不意地将它们勾连在一起,通过精彩的阅读、想象、分析与考证,为我们突显了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意象和根本性的母题:追忆。
作者认为,作为一个含蕴丰富的思想和艺术行为,追忆不仅是对往事与历史的复现与慨叹,也寄寓着儒家知识分子追求“不朽”的“本体论”焦虑;更体现了 “向后看”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和思维模式。


 追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推荐
  •     对文本丰富的联想。
  •     越过语言的障碍,一个美国人试图洞悉中国古诗词背后的情绪。“追忆”漫谈了中国文人“怀古”的特点,但也许是再翻译的原因,我始终难以进入宇文的文字。所以三星
  •     盛名之下,算无虚士
  •     在抚今追昔的主题下,选了不同的角度展开,西方汉学的视角也带来了不同的诗文解读,唯一缺陷在于过于艰涩,难啃。
  •     在大自然的周而复始和人类生活不断的失落中,伟大的作者发现了这种极致的毁灭感,并由此铺陈出东方的中国式哀歌。往事为何,怎样在我们身边复现,我们不断上溯记忆的河流,是真的为了搞清楚一些事情,还是只是单纯的沉浸在复现的仪式感带来的痛苦的快感中呢?在回忆的过程中,有些事情覆盖了记忆,有些事情再也想不起来,而有些事情却越来越清晰,尽管这种清晰甚至只是一种幻觉。追忆之美,也许就在于永恒伫立与稍纵即逝之间,那痛苦的角力。部分章节很有历史推理的劲头,不知道为何,总有一股湿漉漉的情绪在浮动,令我如坐针毡。
  •     欧文在第一章的论述中明显受到过德里达的影响啊——追忆行为。
  •     写得挺好的,但是,我。不。喜。欢。ps.为什么这学期的课老跟古代文学较劲啊!(╯°□°)╯︵ ┻━┻
  •     “早在草创时期,中国古典文学就给人以这样的承诺:优秀的作家借助于他,能够身垂不朽。”真是经典的论断。
  •     漂亮啊
  •     十分怀疑书勒口上的“作者简介”是他自己写的!
  •     文笔极美,又极富思辨之乐趣,简直想买本英文原版来看看了。
  •     现在号称国学家的有几人水平及此老美?
  •     妈的写得真好啊。
  •     又一经典之作,我发现国外学者总能精准地概括主题,一些迷人的题目可能会让著作更有市场吧,比如薛爱华难读的《神女》(笑)
  •     语言绵密细腻,分析别具一格。
  •     有機會應該看一下原文
  •     最喜欢谈李清照和沈复的两篇,李清照那篇简直可以脑补出一部电影或小说来,趣味和审美可以是亨利詹姆斯式的,故事的走向和立意是门罗式的。
  •     跟唐诺的《尽头》关注点相似,那种逼着人去看见文中空白的方式,再来第二遍不新鲜。文段选的很好,值得先选段、议论读一遍再将选文朗读一遍,风味独特。毁三观的是它引了初中教材中的《童趣》,唉呀妈呀,我才知道教材里面删掉了好淫荡的部分,不过说来《口技》也是。我说你们选教材干嘛都往淫荡的选啊!搞得我读到原文了以后才晓得当年我都背了些什么奇怪的东西啊!啊!正经的说,格局太小了,被写作思路局限进去了,读起来很矫情,不爽朗。继续加油吧。
  •     宇文所安这样的汉学家让我觉得人类文明经验有某种相通性,他山之石亦可攻玉。与《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产生》不同,这是八篇随笔之集。宇文所安不受传统套路拘束,且接收的是美国教育,因而观点新鲜处不少,但他精于考证,且有“能”体味中国古典诗词美感的水准,故其成果并不奇葩。其精妙的文笔更是增添了论著的可读性。觉得“断片”这个概念的提出非常好,可以比较这本文集涉及中国古典文学中多个现象,比如怀古诗、悼亡诗、匆促的人生与永恒自然的对照等等,均有十分在理的话。讲李清照《金石录》时,宇文所安说:“到手的东西丢失了,它们同样从记忆中丢失了。失去的东西现在却保存在记忆里,这就是记忆的本性。”文学研究很多时候不得不有经验体悟,由这些话看,宇文所安像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     對李清照《金石錄》後序的解讀太棒了!
  •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往事再现与追忆可以在细致地推敲中展现“原貌”。有些篇章很流畅,切入点也很好,还有一些似乎没读太懂
  •     宇文所安签名本,再阅毕。一个外国人能把关于中国古典的essay写这么棒,我们这些正在将要制造学术垃圾的人不惭愧吗?不惭愧吗?不惭愧吗?!老头儿可以做写学术随笔的范例,再美不过。
  •     文学评论性质的随笔。宇文的视角实在独特精妙,考证功夫深厚。虽然有些观点可能让人觉得牵强,不过大多都挺振聋发聩,读之使人久久念想。一定把这套书收齐!(陈倩老师课程)
  •     全书主旨,从文本出发,追忆往事中潜藏的欲望,有些论述还是觉得很勉强,有点拿论据硬套观点。翻译优美流畅,为书增色。
  •     不论理论还是文本解读都有些牵强,中国人对于时间的理解可能不完全符合德里达那一套。文笔典型的知识分子气,并非不可学。“断片”这个说法不错,点出作为一个孤立存在的文本在时间中的地位。 最喜欢的一本仍旧是《他山的石头记》,也许很大程度上跟所讨论的主题有关吧——那些恰恰是更切现实的存在。至于中国人的追忆行为,是外国人不可轻谈的。
  •     回忆,不仅连结了过去,更延伸向未来。诗人在回忆里永存了。
  •     今年读过的第一本书,多谢陈先生相赠。读外国人写中国古典文学,隔了一层,却能读出诗文里一些平素自己读不出来的意味,大概是这些词句过于熟稔而习以为常,并不需要丝丝缕缕地剥开分析;而被作者重新摆出来反倒有种「见面惊初见,称罢忆旧容」的滋味,二三八章最喜欢。
  •     一些思路的确精彩,但有些阐释读下来感觉作者机心太多,天然好文章被太刻意地解读。
  •     角度新颖通俗易懂,多年前把这书翻了好几遍...觉得外国的汉学家的作品真是太适合俺了,毕竟俺中文不好
  •     一如浮沙沉戟,文物的碎片借代同时证明了历史的真实存在,记忆的断裂与失去证明了记忆的真诚与珍贵《我执》的话,不知是否来自此书,但未寻见。梁文道好像喜欢这种观点,如在“看理想”中的“台北人”,“江南逢李龟年”(参考书目确有此书)
  •     想说旁观者清,但读完觉得自己倒成了旁观者。无与伦比的想象力!
  •     宇文所安是个美国人,但他写的文字那么优美!打动我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他的视角和体悟,已超出我对中国文学简陋粗浅的理解。举个例子就是在分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时候,他认为杜牧的怀古其实也包含了对曹操的惋惜,特别是曹操差点就要成为统一中国的霸主,而这在我们眼中,毕竟熟悉了《三国演义》的价值取向,只会觉得曹操又奸诈又好色(主要是指二乔),怎么能让他得了东吴?还有分析庄子和骷髅的对话、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都不仅仅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有许多的见解都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希望这段时间过去后,有机会再读一遍。
  •     3.5要是名为"空间的诗学"也说得过去,竟也有类精神分析(像巴什拉一样)的篇目。古典文学有一个强大的过去像黑洞一样吸引了所有后来者,使诗不出它所辖方圆之内。新诗所以不得不破壳而出。尽管旧文学已经丧失了它在现代生活中的表达力,但作为一个源(urspung)来开启学术新篇章是必要的。
  •     太动情了
  •     宇文所安有一种亲近于文本的气质,他自己的审美感觉能够跟文本深入地互动,虽然不甚事于理论构建。
  •     正如译后记中所说,看待国外学者评论中国古典文学,应向作者视文学作品为独立客观物的态度学习——更多基于个人感受,而非社会或历史的附庸物,丢开已有的阅读经验或成见,试图以一个无知者的角色进入文本;中国诗句以简洁的行文创设完整情节(或场景),阅读者需用想象凝视往事,填补残片空白;在历史的风化遗迹面前,朗读者成为回忆者与被回忆者,向过去时代探求,在历史的废墟上刻下烙印并发现自己,成为回忆链条上的一环;自然运转的必然机械性与道德秩序的结合,呈现出物理性的机理,暗合世事潮汐起伏的规则(是谓世道大同);回忆具有雕琢的功能,提供来自于现实的形象和景观的断片,有迎合主观心境的倾向。
  •     我觉得读起来一般啊,没有想象中好
  •     一本以西方解剖式思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解读,读起来总是觉得怪怪的,有一种用刀叉吃红烧鱼的感觉。但我觉得,单以这本薄薄的书而言,足以让中国的很多古典文学学者颜面扫地。
  •     落在飞机上了
  •     为了文风的问题而被人推荐的
  •     对李清照和沈复分析,冷静得可怕。宁做痴人。
  •     诗词歌赋的世界视野。很有意思,有意思在世界上。诗词的部分,还是推荐顾随先生。
  •     大概是去年看的了 非常有感触 今天重记 是因为在上海书展上又看到了别的系列 忍不住买了下来 后来看到 宇文先生和田晓菲女士竟然是夫妻 不由惊叹 田女士是我初中非常非常喜欢的人 现在宇文所安先生也是我很喜欢的人 世之缘分 奇也妙也
  •     有趣的學術隨筆
  •     一位美国人能看到这么美丽、含义丰富的古代汉学,真是令人赞叹。很有自己独特的观点,颠覆了一些我对已有作品的认识并加深了“追忆”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写作印象。
  •     很温柔呢,这是第一本,开始全面看
  •     每次开始阅读都很享受,但又都抵制不住随之而来的浓浓困意。读这本薄薄的小书竟睡着了六七次之多,而且每次都进入了深度睡眠状态(与之前为读一些不得不读的书而犯困完全不同)。不得不说,确是一部奇书! Ps. 一个时代结束了,我要开始写论文了...
  •     关于中国文学史的哲学随笔集。切入点很微妙,或者说新颖吧。文笔好,作品剖析得很细致。如果有哲学或心理学元典的理论作为依托,可能会更有说服力,或者说阐述起来更系统。目前看起来有点一味地自圆其说,当然说得还是很有魅力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