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章节试读

出版社:香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9888139170
作者:何式凝,曾家達
页数:346页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65页 - 永恆的母親還是靈活的家庭主婦

師奶生活中的補充也起著「外國護照」的作用,不僅「為了方便」,更「為了自信」。翁(Ong,1999)的研究指出,護照能讓你在必要的時候說走就走,因此它能帶來安全感和自信心。對於我的受訪者來說,如果不再為人妻人母,那些生活的各種補充就是通往別的選擇的「護照」;或者說,它能減輕為人妻人母的負擔。在資本主義男權社會里有限的經濟和文化資源下,它們為女性在曲折的慾望道路上創造新生活、女性的新概念和新的聯繫,提供了各種想像性的主體能動性。廣義上具有師奶意義的群體,是被生活壓力擠壓得變形的、受到社會標籤束縛而無力改變的人。此種「外國護照」,對任何人都是必要的。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04页 - 不僅僅是一個男同性戀者

社會認同的組成是有關權力的行動,而身份認同本身也是一種權力。對於個體而言,身份認同的組成是一種賦權行動,因為身份認同賦予他一個立場,他可以由此出發去發言與組織他的生活。同時,身份認同也創造了新的社會空間。新的命名方式的存在為人們提供了可以利用的資源,從而發展出他們各自的生活方式和認同感。當一群人被相同的社會分類所吸引,聚集在一起成為一個利益群體時,他們就可能會發展出一個新的權力基礎,而且這個權力基礎具有打破現存公共領域中的政治動態平衡的潛力。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81页 - 崩潰抑或突圍

這種把問題「具體化」的過程,讓當事人明白到問題的起因是文化假設而不是個人缺憾。不能找到符合母親要求的對象,並非阿梅的問題,問題出在「女性需要結婚、孝順」的文化期望。對於那些為了掙扎求存而需要丟下子女的母親,我們不應把她們視為有問題的人;相反,我們需要反思社會為何沒有為婦女提供資源和出路,去應付她們的身份責任和個人需要。而在跨文化的輔導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是幫助當事人明白性別、種族和社會構建,對她們身份和所面對的問題的影響。只有當治療能夠幫助人們「經由挑戰主流社會法則,去與別人重新分配權力關係,以及改變生活條件」,這樣的治療才稱得上是一項社會行動。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203页 - 把弄光環的法則

對亨利而言,在的士上絲毫不顧忌司機的瞪視,肆無忌憚地撫弄剛剛才結識的美籍華裔辣妹的身軀,這只是遊戲諸般樂趣的其中一部份。把辣妹帶回家、做愛,然後在清晨送她回家卻不索要電話號碼,這才是遊戲的結尾。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22页 - 靚太不易做

在上世紀50、60年代,師奶是年青一代對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年長已婚女性的敬稱。那時香港的生活水平普遍來說仍然很低,還沒有實行免費的公立教育,正規教育頗為昂貴,拜師學藝仍是貧窮孩子的主要出路。教授的技能,從戲劇、武術,到木匠和開小店,五花八門。師傅提供膳食住宿,而學徒與師傅的家人同住一屋,親密相處,稱呼他為「師父」,而他的妻子為「師奶」。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07页 - 不僅僅是一個男同性戀者

非刑事化的情境:麥樂倫事件
同性戀行為本身也許與政治的關係若即若離,但是一旦法律的漏洞被豁開,政府一系列的行為都將受到質問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231页 - 期望值並不高

女性能感受到美好性愛的原因可能是:(1)她們所做的事是正確的,那樣她們才會獲得社會認可和尊重(2)她們獲得了性高潮或身體感官上的愉悅(常常與其他心理滿足感有關);(3)她們從包括興趣愛好、娛樂活動或其他親密關係在內的不同追求中獲得了情色滿足,而非性高潮或肉體愉悅等層面上的性滿足;(4)她們可以實現在自己的生活境況中很重要的其他心理目標與社會目標(可能與婚姻的維繫或家庭的和睦有關)。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18页 - 不僅僅是一個男同性戀者

通過堅持一種非常規的生活方式,或者通過堅持與港英當局有所對抗的多種身份認同,個人可以使以往曾被所有人都視為「正常」的那種生活方式受到質疑。通過這樣的行為,個人可以削弱政府對個人日常生活的影響力,破壞從所規定的必要性里產生的權威。這些由上至下的運動可以成長為一種改變目前行政主導的政治格局,並在其他社會生活中推動民主革新。這些運動可以帶來政治場所的多元、政治空間的增長、抗爭策略的增強以及民主運動領域的拓展。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11页 - 不僅僅是一個男同性戀者

(自我身份認同的形成過程)通過促使社會中其他人參與到既定的同性戀現實中去,從而對封閉的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它本身已經超越了同性戀社群的範圍。社會中其他人的參與,使其后包括平等政策的制定和在中學開展性教育課程等在內的一系列社會變化成為可能。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12页 - 不僅僅是一個男同性戀者

男同性戀者普遍認為,相對而言,gay是具有正面意義的一種身份認同,一種帶有標榜意味的自我標籤,而「同性戀」只被看做是一個醫學詞彙,或一個枯燥的、舊式的標籤。Gay這個詞蘊含著一種關於自我的概念,一種風格,一種政治化形式,以及以西方為榜樣的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06页 - 不僅僅是一個男同性戀者

卷宗就是「一個實例、一項事務、一次事件,它提供了來源、形式、組織和功能各不相同的話語的交錯……所有的話語都指向或看起來是指向同一事物……但由於它們的多樣性,它們的組成絕對不可能成為某種有機的統一或是某種極端的形態。它們的交鋒更像是在話語之間展開并通過話語進行的一種奇怪的紛爭、一種對峙、一種權力關係、一場戰爭。但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描繪為一場戰爭,因為好幾場彼此分散又相互聯繫的戰爭正同時發生。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220页 - 期望值並不高

吳認為,女性只有通過自慰才會了解性高潮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才會意識到她們在與伴侶的性愛生活中可能需要有性高潮,張認同吳的觀點,認為她們這個年齡段的女性知道如何自慰的並不多:「對於那些沒有自慰經曆的女性,我想她們并不會介意自己是否能達到性高潮。」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59页 - 永恆的母親還是靈活的家庭主婦

哈釵想有新的體驗。她開始與某個女同性戀群體一起玩耍,因為她說她想豐富社交生活。她不喜歡女性化的裝扮,她喜歡把自己打扮得男性化、有風度,這樣做並不是為了成為女同性戀,而是為了把自己和其他已婚婦女區分開來。同性戀已經形成了自身特殊的文化,一種政治力量。因此,「同性戀」群體中也有了同性戀與異性戀的區分,這種現象在同性戀社會中討論更加有趣。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02页 - 香港男同性戀者的身份認同

與一般的公眾看法有所不同的是,男同性戀的身份對社會設定的異性戀規範來說,既非拒斥,又非挑戰。但是,這種身份代表的是一種嘗試:個人想要應對自己的社會生活環境強加給他的諸般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只是男性藉以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的種種方式之一;若非如此,他只會覺得不堪忍受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21页 - 靚太不易做

已婚主婦面臨著要成為好母親和得體女性的強大社會壓力,同時又面對著尖刻的女性主義批評,要她們摒棄「家庭事務」,成為自主的新女性主體。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15页 - 不僅僅是一個男同性戀者

英文名為97Lesbigay Forum的「97同志論壇」成立於1993年底,為與1997年主權交接有關的各種議題提供討論平臺。它代表了由同性戀社群推動的另一種策略:強化他們在一系列嚴肅的主流政治議題上的聲音,並在自身的控制範圍內形成與擴大聯盟。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96页 - 香港男同性戀者的身份認同

如果陳和堂兄都是女性,他們可能不需要通過成為女同性戀者來維持他們之間親密關係。他們只需要簡單地成為閨中密友。在一種拒絕男性親密關係(尤其是肉體上的親密關係)的文化中,陳需要一個標籤,以便處理自己與社會既定規範不相符合的各種慾望、情感、幻想和行為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00页 - 香港男同性戀者的身份認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香港,人們圍繞家庭組織自己的生活,并倚賴兒子通過教育上和經濟上的成功來改善家庭環境。與男人的需要相伴的,是男人在實現社會期望和家庭期望方面應承擔的義務。華人家庭中的兒子處在這樣的壓力下,需要成功、強大、獨立,以便支撐起整個家庭。如果他們發現自己很難成為這一類人,可能會被擁有這些品質的男人吸引。於是他們需要決定應該和什麼樣的人約會,并需要決定應該將什麼樣的意義帶入這些浪漫關係。一直很困惑,或者說越來越想不明白同性戀究竟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似乎在科學上也無定論。由此篇文章作者所述看來,她更傾向於認為同性戀是男性對社會束縛的一種出走。在一定條件的刺激下,男性皆有可能成為同性戀。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太多的例子表示同性戀者幼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在通常意義上看來是“不完善的”、“有問題的”。但是單單憑藉這些如何說明生活經歷不是生理性向顯現的導火索呢?更何況,在今日我們所見到的許多同性戀者,不但在承擔家庭責任,同樣在承擔同性戀愛關係中的責任。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86页 - 香港男同性戀者的身份認同

同性戀違反了華人傳統的社會結構與家庭結構中的性別角色與性角色。華人社會對人們在社會上和在私生活里的行為──例如性別角色、戀愛、婚姻、性行為等──都制定了何謂正常、何謂反常的嚴格標準。同性戀,尤其是男同性戀,常常被視為對建立在「男性角色至高無上」基礎上的華人家庭和社會的既定秩序的挑戰。
對於自1949年后從中國內地逃難來港的人們來說,家庭是經濟和社會支持的主要來源。這強化了某種傳統,即:家庭是個人的關注與忠誠的核心。華人家庭通常依靠并進而重視讓兒子們通過獲得很好的教育、經濟獨立、結婚生子來延續家庭的榮光。在1960至1980年代,即香港從發展中的工業經濟體變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轉型時期,身為一個男人,意味著自己對教育、事業、戀愛和結婚等方面的選擇是有限的。任何違背這一既定選擇的男人只會招致反對與污名化。
香港從未有過任何大規模和有組織的抗爭,以爭取同性戀權利為目的的嘗試,這也使得同性戀者在香港出櫃變得異常困難。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35页 - 靚太不易做

「不被承認」或「被錯誤地承認」都有可能是壓迫的一種形式,把人束縛在一個「虛假、扭曲、簡約的存在模式里」。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35页 - 靓太不易做

當任何一個女性改變一個文化符號的內涵時,她就拓寬了那個特定社會環境中所有女性的選擇範圍。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05页 - 不僅僅是一個男同性戀者

當某一個體或某一社會群體發現社會既有的分類法,並不足以完全反映或精確反應他的本質時,他很有可能會採用一個新的命名,或是通過吸收其他論述話語里地元素來認同另一個不同的社會分類法。由是,一種新的身份認同就與其他的能指一道,被建立起來了。這種命名以及重新命名的過程是具有政治性的,因為它不但挑戰了既有的社會秩序,還動搖了原先不變的身份認同觀念。有了同性戀者,才有了異性戀者。有了“同”與“異”,才演變為社會兩個陣營的紛爭。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23页 - 靚太不易做

在70、80年代,師奶一詞用於指稱已婚女性在本土變得更加流行,但它逐漸與社會階層和地位失去聯繫。在這期間,香港經濟大為發展,許多女性接受了高等教育,從而得到了更多正式就業的機會。在香港這個自由資本社會,經濟獨立的女性作為一個新的社會群體迅速崛起,人們稱其為女強人(字面意思是「堅強的女人」)。人的價值越來越取決於他的賺錢能力,女強人的崛起讓師奶邊緣化,師奶逐漸被視為男人的負擔、失敗者或徹底的「債務」。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的笔记-第191页 - 把弄光環的法則

這些被魅力光環所籠罩著的性,指的是「異性之間的、婚姻之內的、一夫一妻的、以生育為目的的和非商業性的」,並且必須是一對一的、建基於情愛關係之內的、同代人之間的、只在家裡進行的。


 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