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030363978
页数:173页

章节摘录

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现实背景:企业网络化与产业集群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ICT)的深入发展,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并引发了世界范围内企业组织方式和组织管理的创新。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客户和市场需求更加快速多变。顾客和市场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而且表现在客户对企业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而市场的快速多变增加了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使得传统的刚性纵向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很难适应新的市场条件。第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统一市场的最终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和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在这一背景下,资源的外部整合能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第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传统的协作方式,同时也突出了无形资产的价值,信息、知识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彼得・圣吉等(Senge et al.,2001)所指出的,在这个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时代,持续的组织变革和创新才是企业生存和长期成长的关键。在上述背景下,企业的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即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转变。而伴随这一转变的是一个持续的企业组织创新过程,涌现出一系列新的组织形式,如学习型组织、战略联盟、外包、供应链管理、集群化和虚拟化等,其中企业网络化是对这一系列组织创新的理论概括(张钢,2005)。在企业网络化的浪潮中,与全球化相对应的本地化产业集群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当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的流动越来越强时,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衡,反而使得相关生产活动的地理集聚现象加强了,集群成为区域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力量。Porter(1990)在国家竞争力的研究中指出,集群这种生产组织形式正在支配着当今世界的经济版图,它使全球经济中持久性的竞争优势根植于本地化关系之中。大量经验研究也表明,地方产业集群正在推动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在全球经济中,一国欲获得竞争优势,不能仅仅依靠本国的全球性大企业,更重要的是那些扎根于国土之上的中小企业集群。从表1.1可以看出,当今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产业集群现象。由于集群对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集群战略也日益成为世界性的关注主题。公共政策领域最新的关注表明,营造地方产业集群是提高国家竞争力以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一种重要政策措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都把公共政策重点转向了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同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都大力推动产业集群战略和政策在第三世界国家地方公共政策中的实践。历史上我国也存在一些产业集聚的著名区域,如以丝绸闻名的苏杭和以瓷器著称的景德镇。但产业集群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近10年展现出了惊人的竞争力。对此,研究者指出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脉”(倪鹏飞,2005),尤其在加入WTO后,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缺乏的情况下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组织形式(汪少华和周景春,2000)。以浙江省为例,集群经济已经在浙江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在浙江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集群经济,2003年全省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达149个,合计销售收入近万亿元,约占全省总量的52%①,对提升浙江经济竞争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产业集群在我国的发展是极其不平衡的,目前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省份,如浙江、广东、江苏和北京等地。在许多地区,企业之间都缺乏产业的关联性,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在国际性竞争格局中,无论是在技术、规模、信息还是在人才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这将会严重影响到区域经济乃至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如何揭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内在机理及其发展和演化规律是亟待理论工作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对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具有切实的实践指导意义。1.1.2 理论背景:集群研究中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在理论研究中,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企业间的相互依赖性质及其行为的交互特征,这为产业集群研究、企业组织的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变量。而“将个人及其行动置于一定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下来进行观察和理解”①是社会学家的研究传统,如“社会结构”、“交互作用”、“集体行为”等都是社会学领域的一些传统主题。随着经济领域对组织间关系的更多关注,以及组织领域的成熟,这种学科间的劳动分工被打破了(Uzzi,1997),产业集群研究、企业组织研究与社会网络研究中呈现出了鲜明的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特征。1.产业集群研究与社会网络研究的融合Gordon和McCann(2000)总结了产业集群研究中的三种主要范式,即集聚经济模型、产业组织模型和社会网络模型三种研究范式。从研究的出发点看,前两种模型更多地是从集聚的地理性质展开,考察了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马歇尔,1964)、发展的条件(韦伯,1997;克鲁格曼,2000)以及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Florence,1944;Perroux,1950②;Czamanski and Czanmanski,1977)等。但除了地理接近性,产业集聚还包括关系接近性的特征(Keeble and Wilkinson,2000)。而长期以来集群组织间的关系接近性特征在研究中被忽略了,直到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85)“嵌入性”(embeddedness)理论的提出和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的兴起,产业集群的另一重要特征――关系接近性――才重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嵌入性思想对产业集群研究的启示是:仅仅从地理层面分析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对集群的分析需要被重新置于对社会关系的分析的基础上,其中社会关系类型和性质的研究成为理解产业集群现象的重要基础(Harrison,1992)。此后,集群理论的重心逐步从研究地理接近性向研究关系接近性转移。在此方面,包括产业组织学家、区域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以及战略管理学家在内的众多学者,围绕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形成条件(Steinle and Schiele,2002)、产业集群创新优势(Baptista and Swann,1998;Baptista,2000)以及产业集群竞争优势(Porter,1990,1998,2000)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但同时应该看到,目前产业集群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的结合还主要停留在概念的开发和对网络功能特征的描述上,缺乏对集群网络结构以及网络内在作用机制的深入考察,因而往往被批判为缺乏微观基础的研究(Gordon and McCann,2000;Martin and Sunley,2003)。2.企业组织研究与社会网络研究的融合随着组织外部依赖(Pfeffer and Sa1ancik,1978)、组织生态学(Hannanand Freeman,1977)以及组织间网络研究(Gulati and Gargiulo,1999)的兴起,企业组织研究也从封闭系统模式向开放系统模式转变(马迎贤,2005),不仅在新制度经济学领域,在管理领域组织研究也进入了跨越科层制的研究视野(Dyer and Nobeoka,2000),战略联盟、战略网络的相关研究均成为一时显学,并在理论上提出了网络型组织(network based organization or networked organization)这一新的组织形态(Powell et al.,1996)。Kelly对此指出:“下个世纪的科学象征是动态的网络……原子代表了干净的简单特质,网络则引导了复杂性的散乱力量……网络是唯一能够没有偏见而发展、不经引导而学习的组织。其他形态均限制了可能性。”①在此方面,组织理论的两个来源②再次汇集交错。嵌入性思想的提出意味着新经济社会学的诞生,同时也促进了组织领域对社会因素与组织间关系的研究,表现为在组织研究中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相互交叉研究的快速增长(Sydow,1997;Oliver,1990),其中发展出了Granovetter(1973)的弱连接优势、Krackhardt(1992)的强连接优势以及Burt(1992)的结构洞理论等原创性的成果,这些分析方法在组织理论及组织行为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应用(Kliduff and Tsai,2003)。在组织创新活动(Powell et al.,1996)、组织知识管理(Kogut,2000)、组织技术能力(Hansen and Bj宝rn,2004)和组织绩效(Baum et al.,2000;McEvily and Zaheer,1999)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理论进展。综上所述,社会网络理论将经济活动与隐藏在市场分配过程背后的社会机制的理解联系起来,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经济生活的本来面目。但正如Uzzi(1997)指出的,嵌入性是一个谜。经济活动嵌入社会结构的观点使得网络关系对经济活动具有正面还是负面作用的争论得以复苏。也就是说,网络关系在组织中的作用机制并不明晰(Rowley et al.,2000),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应该说,产业集群是企业网络化发展在地理层面的体现,企业间网络(关系接近性)是产业集群的一个内在属性,而集群为企业网络提供了组织意义上的研究平台(Powell et al.,1996;Inkpen and Tsang,2005)。在组织理论、集群理论与社会网络研究相互交叉与融合的背景下,企业网络与产业集群结合起来的研究成为一个激动人心的领域。1.2 研究问题的提出在上述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本书从组织战略理论出发考察集群作为网络式组织的竞争优势形成机制,在融合社会网络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组织战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集群企业网络的结构属性、网络动态能力及其对集群竞争优势的内在影响,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如下三个问题。问题一,产业集群整体的竞争优势及其形成的微观机制。对群体的认识及其竞争优势在东方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荀子曰:“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王先谦注曰:“无分则争争,则不能群也。”荀子又说,“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参见《荀子・王制》①)。中国先哲们探讨的,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就是群体的竞争优势。人力气不如牛,走路的能力不如马,却可以使用牛马,这是因为人可以组织起来形成群体的力量,而牛马却不能进行自我组织。这种整体的优势与产业集群何其相似,而这也构成了本书所关注的第一个研究问题,即产业集群作为网络式组织的整体竞争优势及其形成的微观机制。具体而言,这一问题包括两个子问题。首先,产业集群作为网络式组织,或者说集群作为研究单元的逻辑基础是什么?目前集群研究成果数以万计,在集群研究中整体性与企业间的相互联系都是研究的预设前提,但这一前提缺乏应有的审视。由于对集群整体性基础的逻辑缺失,长期以来集群研究都是就集群论集群,造成集群的概念十分混淆(Martinand Sunley,2003)。显然,作为一种对群体的整体性分析,组织研究是成熟并且可以借鉴的,随着组织外部依赖(Pfeffer and Sa1ancik,1978)和组织间关系研究(Gulati and Gargiulo,1999)的兴起,组织研究也从封闭系统模式向开放系统模式转变(马迎贤,2005),组织研究不仅在新制度主义,在管理领域也进入了跨越科层制的研究视野(Dyer and Nobeoka,2000)。本书基于现实商业竞争环境的演变,尝试从网络式组织的视角回答这一研究问题。其次,集群整体竞争优势及其形成机制是什么?目前研究中对集群竞争优势的理解体现了集群整体性的优势,从方法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自上而下(top down)的研究方式,以波特为代表的采用宏观经济方法对集群的竞争优势的研究,揭示了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但没有考察集群内社会关系的结构和供应商、厂商与零售商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忽视了集群竞争优势的微观基础。另一种是自下而上(bottom up)的案例研究,通过对集群企业的研究间接考察了集群的竞争优势。由于缺乏普遍意义,因而无法切实有效地指导实践操作。对此,本书将尝试从企业网络结构和网络动态能力的角度解答集群竞争优势及其形成的微观机制。问题二,集群企业网络的性质:组织过程与网络结构。为了回答研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本书通过企业网络的动态能力与网络结构分析来揭示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微观机制。这形成了研究的第二个问题,即集群企业网络组织过程与企业网络结构具有怎样的性质?同样,这一研究问题也包括相互关联的两个子问题。第一,企业网络的组织过程及其能力特征是什么?这一问题是基于战略分析的观点提出来的。在战略分析中,组织过程及其能力特征是竞争优势的基础,那么企业网络与科层制组织相比,在组织过程上有什么特点?在集群竞争优势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解答。第二,企业网络的结构属性如何影响集群竞争优势,其作用机制又是什么?网络结构描述了个体行为的非原子化特征,强调了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结构的作用,作为网络内部各行动者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网络结构往往被认为在事实上独自决定了行动(Emirbayer and Goodwin,1994)。但在网络研究中,如何理解“好”的网络结构,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以网络密度为例,科尔曼的紧密联结观点与博特的结构洞理论之间的争议给网络密度的理解带来了很多的困惑。科尔曼(Coleman,1988)曾说过,高密度网络意味着行动者个体的行为会受制于群体的某些限制,这对合作行为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高密度网络也能起到治理行动者行为的目的,有助于合作机制的维系。而结构洞意味着非冗余的联系和在获取信息方面能够实现的经济性,从而能够保证企业效率的提高。另外,拥有结构洞的企业有一种作为信息中介的天然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它获得更多的控制权收益。因此,拥有更多结构洞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Burt,1992)。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问题的提出1.3 概念界定1.4 研究的逻辑框架、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1.5 研究创新说明参考文献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2.1 产业集群及其竞争优势研究述评2.2 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述评2.3 组织竞争优势与动态能力研究述评参考文献第3章 企业网络结构、网络动态能力与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制3.1 作为竞争者的产业集群及其竞争优势3.2 基于企业网络动态能力的集群竞争优势累积过程3.3 集群企业网络结构及其作用3.4 集群企业网络结构对网络动态能力的影响参考文献第4章 数据与方法4.1 研究架构与研究假设4.2 变量操作性定义与测度4.3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4.4 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法参考文献第5章 实证研究结果5.1 描述性统计分析5.2 效度和信度分析5.3 因子分析5.4 模型检验5.5 探索性分析5.6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第6章 企业网络结构演化与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研究6.1 集群企业网络结构的演化性质6.2 网络结构性风险: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内在困境6.3 网络结构性风险的启示:集群发展中的企业网络治理参考文献第7章 网络密度与集群竞争优势:集聚经济与集体学习的中介作用7.1 问题的提出7.2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7.3 数据与方法7.4 研究结果与讨论7.5 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第8章 企业适应性行为、多重网络与产业集群的共同演化——绍兴县纺织业集群发展的纵向案例研究8.1 引言8.2 理论背景8.3 研究方法8.4 绍兴县纺织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共同演化过程8.5 案例讨论8.6 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第9章 结语9.1 研究结论的总结9.2 本书的局限性9.3 未来研究的展望参考文献附录:调研问卷

编辑推荐

吴结兵编写的这本《企业网络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提出了集群发展中效率与效益的平衡问题,即集群需要在短期效率和长期适应能力之间实现协调与平衡,研究结果展现了企业网络的动态能力和结构属性对集群竞争优势这两个方面的影响,这些研究结论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实践具有一定的管理意涵和政策启示。


 企业网络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