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常德.衡阳血战亲历记-国民党将领葛先才将军抗战回忆录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802142091
作者:葛先才
页数:207页

作者简介

该书是国民党将领葛先才将军对长沙、常德和衡阳血战的回忆录,在台湾是获奖作品。这部千万血泪汇成的战斗史 篇记载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地拼搏纪实,是抗战中重大战役的特写和再现 。该书最为可贵的地方在于为了保持这部抗战实录的真实性,书中对葛先才将军的记述原文照录,未加过多删减。


 长沙.常德.衡阳血战亲历记-国民党将领葛先才将军抗战回忆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那天和兄弟见面叙旧,不经意聊起中日历史来,此兄台不停地愤愤而谈曰,“你就拉一人问问,你就问问他知道不知道某某战役,知道不知道某某事件……”一时间便兴致盎然地列举着古代中日之间打得那些确实长了中国人不少志气的战争。兔某只是听,微微颔首对笑,却不愿多说什么——因为心中有一个问题,欲言又止。说来无妨嘛,其实,那些战役,不知也罢。如果一个类似的问题反过来问我,我可能都会哑然——“你知道抗日战争么?”我只能回答,不知道……真的不清楚……就拿豫湘桂战役之中的衡阳之战来说吧,我就真的不知道……笔者对于衡阳之战最早的来自于小时候读的那些《文史资料选辑》。那篇文章出自兔子最爱读的第四十辑中——饶少伟先生的《方先觉衡阳投敌经过》。当时兔某就懒得去读,也不愿去读——这么丢脸的故事读起来,心里肯定好受不了。不过这个题目却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头脑之中,特别是这“投敌”二字。汉语的博大精深不用我再来强调了。仅就“投降”二字来说,就有褒贬不同的表示方法——投向人民,主动接受改造的敌人,我们既往不咎,赞其曰“投诚”(抗战那会儿还流行“反正”一词,大约也是个褒义的表示法吧);而投降这词就显得中性的多。而那些认贼作父、大逆不道的叛徒则用“投敌”来形容。方先觉等人既然被冠以“投敌”之名目,自然不是什么好人——这种看法,一直持续到,拜读葛先生大作之前。葛书乃是兔子今年寒假从图书馆借来的最后一本书,但却是率先被读完的那本—— 一来武夫所言,通俗易懂;二来是篇首那幅描绘第十军战士尸骸的黑白老照片给兔某带来的震撼——一排排整齐骷髅头映入眼帘,这种感觉,使得你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责任读下去,了解下去,甚至,去写些东西。这是两个第十军的较量——不同的是,因为中日两国军队编制不同,所以导致日本一个师团的兵源就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军,而且,面前的这个中国第十军,是个标准的“残军”——常德会战后兵力减半,竟然半年之内没有补充。导致全军只有17000名士兵,其中14000名左右为战斗部队。这样的部队,却在40多天的时间内抵御了敌人五个师团、近十倍敌人的轮番猛攻;在完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坚持抵抗将敌人狠狠拖住,第十军做到了其他部队做不到的一切——难道他们不是英雄?是啊,他们最后投降了。但是,战争是不能用仅仅以一时一地之得失去衡量其结果的。横向比较一下,“一号作战”中所丢失的几个要害,长沙仅仅抵抗了一天,桂林也是一天即溃,而衡阳却抵挡了40多天。从战略上来说,第十军有效地延缓了日军南下的速度,遏制了日军嚣张的势头,并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因为他们延缓的不仅仅是战役的那40多天,战役之后,由于日军损失严重,不得不就地补给休整。根据日方战史记载,敌军自8月出开始,直到中秋节左右才有力量重新集结南下,这样又白白为中国军队留出了至少40天的准备时间。这样算来,几乎3个月,如果中国军队重新集结,坚决抵抗,何愁此战不胜?(在此兔子还要说明,随着战事的发展,日方在华的派遣军和关东军的主力纷纷南调,留在大陆上的大多是一些退伍军人重整或者是二线师团,作战能力和刚刚换装美式装备的中国军队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在翌年的湘西反攻之中可见一斑)投降就真的那么可耻?可能东方文明之中确实难以接受这一举动。可是,在战斗力全无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让那些无辜的士兵去白白送死?我只能说,这是对人权的抹杀,是对死者的亵渎,更是对生者的不负责。谁都不会鼓励投降,但是,我们更应当爱惜每个人的生命!恰恰是敌方的战史,称赞衡阳守军寸土不让,并未有任何投降的词汇。由此看来,有的时候只有得到敌人的尊敬,才能真正显示出我方的壮烈。衡阳之败,非败于方先觉,非败于第十军,而是败于那些看热闹的人——太多人在等待着衡阳之战的结果,这场看似死守必败的战争,竟然成了之后一系列政治变动的导火索。在日本,衡阳的久攻不下造成东条内阁倒台,日寇穷途末路,失败以成定局!在美国,焦急等待的罗斯福失去了耐性,俄国那匹叫史达林的黑熊磨牙吮血,积极力争由自己出兵东北,进而夺去中国利益,分裂我外蒙这不可分割的大好河山。多说一句,史达林一生除了嗜血就是推行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更是无恩惠可言,却不是为何今日却有那么多国人对其顶礼膜拜——这个问题,今后的文章中还会涉及。在重庆,蒋·介·石却忙着与史迪威争风吃醋——战机啊,战机!却全在手边溜走了!在延安——可能也是这世界上唯一聪明的人吧,一代伟人敏感地嗅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进而使得其在两党谈判之中掌握了先机——正如史家邓野先生所感叹的那样——这就是,政治!当然,问题离解决还早着呢。仅从葛书与饶文的对比之中,便有很多蹊跷之处——饶先生为暂编54师的师长,实为战时临时抽调之部队,与第十军素无瓜葛,再加上守备机场时擅自撤离,更为同僚所不齿,所以一直没有参加到中枢决策之中,却为何会对“投敌”这一事实写的如此详细清晰?葛书中对投降后三周之中的活动一概省略不谈,而饶文中却写到了伪“先知军”的组建和相关的整编活动——也就是说第十军的残部做过“伪军”。这一事实,仅从饶文之中笔者甚不敢相信,仍在互换更为详实的史料加以作证。如此之疑问仍然很多很多,笔者在此不便一一列举。可能,历史真相就是等待我们去还原的,可能有困难,可能有阻力——别的不说,如果你们都不愿去做,给我时间,让我去做好了。咱们,可要对得起那些为了咱们今天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撒热血的将士们那!
  •     买这本书是因为三点,第一,看过《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国军的抗战事实所深深打动。第二,去年在生病,意志有些消沉,风花雪月的,我失却了兴趣,想看点有男人味的东西。第三,我住在离衡阳不远的地方,作为为我的爷爷奶奶辈的生命安全真正战斗过的英雄们,我是必须要了解他们的故事的。看完这本书就知道,为何共军的将领不出回忆录。能写什么?子弹有几颗是打在日本人脑袋上的?有些文字,不需要任何文采,不需要任何修饰,血洗的事实就足以震撼人心。
  •     看白崇禧和陈诚的抗日回忆录,就知道二人离战场太远,只用图表兵力部署说事,而抗日期间我们的兵力部署10次也有6,7次是败笔。淞沪抗战,南京抗战撤退无序,无辜死伤无数,可见一般。读李宗仁回忆录,和叶剑英军事文选,可知,李总打了一个好战,台儿庄,堪称经典,御将之道,超越人先。而叶帅数据掌握甚细,面对国民党指责,巧于周旋。不过,无论如何辩解,在国民党将领看来,只有百团大战才真正意义上算八路军有好好打的一场硬仗。你再看葛先才的这本书,才了解什么叫硬战不断,恶战勇战。葛将军,黄埔四期,林彪同学,之前是湖南湘雅医学院学生(湘雅乃长沙最好的医院,现在还是)。因为职位较李宗仁低,以师长,团长的角度,更容易让我们贴近看到战场的实况,惨,奇,真,绝。如果学习战争,这一本可算启蒙书。而且将军有医学概念,非常注意保有部属面对恐怖环境和激战压力下的冷静思考能力,很少怒斥部署,反而经常配合用笑话或者激励来让部署忠勇于战,独立判断。对于上级,葛将军因为多年莫逆,也敢于直言,保全190师友军回撤,协助将帅同心,友军互鼎。故有这场抗日战争史上,单次战斗,杀敌的第一纪录,(日军48000阵亡,合计伤亡超过7万、中方阵亡8000,合计伤亡11000)因为方先觉等将领,在弹尽粮绝之地,决定以身为质以日军求停战,借以保全3000余伤兵安全,其对士兵情谊至深,不惜学石达开。故之后媒体界多对此战表示漠视,认为虽有苦战,但最终投降,恕不光彩。可见国人境界之狭隘。战争时值1944年,多数人已经看到日寇气数将尽,将领们开始避战以保全实力,甚至连张灵甫这种刚刚在常德被第十军救出部属的王牌部队,也对总部的救援(算是回报也该)命令,敷衍了事。与围城日军稍触即撤。蒋介石只要求第十军守14天,但第十军守了47天,日军在之后战争史中,将衡阳之战列为抗日所有战役之首,为最苦难之战役。方先觉,葛先才这样智勇双全,大情大义的将领,值得我们缅怀。最笑日本人对于抗日期间伤亡数字自欺欺人,官方声称,围城47日,仅阵亡390人,合计伤亡19380人,但事后却给负责进攻的第11军团拨补10万新兵。真是加减法都没学好。(即伤400,何补10万??)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小说体的回忆录,但不影响我对将军及衡阳众将士的缅怀之情!!
  •     英雄不会被历史遗忘
  •     虽然文笔不太好,但让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能多一个角度.
  •     两年前看过 非常感动 如此之境地 能有如此之顽强精神 民族英雄。
    是中国人 必看之书。
  •     和日版英版都出入颇大,更不必说与森金的回忆录相比了
  •     此书和蒋鸿熹的《血泪忆衡阳》可以相互补充和印证
  •     一个军长,四个师长,十个团长,参谋长全部投降了。你敢说这是一支光荣的军队吗?
    思维正常的人都会认为是一支军队的最大耻辱。
  •     郝伯村夸葛先才是军事天才,实在过誉;葛先才说自己形同行伍,武夫无文,也未免过谦。葛先才毕竟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湘雅医学院三年级缀学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文字功底扎实,一篇序言经营的声色俱佳,最后一句“事以真为珍”,不愧点睛之笔。
  •     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七十四军万岁,蒋委员长万岁,中华民国万岁!此书已绝版!
  •     Hengy历史的光荣!
  •     做为一名战地指挥官的回忆录,有助于我们了解抗战中战场上基层中国军人的牺牲精神和爱国情操,了解真实的抗战。第十军作战的顽强作风当然值得肯定,但对书中反复出现的“我伤亡惨重,然敌伤亡犹有过之”,以及中日伤亡比率达到一比五的说法,令人起疑,尤其是葛先才对第十军与日军“协议停战”一节语蔫不详,且停战后士兵未受报复,军官安然逃回,不能不让人认为这种“协议”不过是力战不支投降的委婉措词而已。
  •     是不是投降,是谁说的?你去看纪录片《我的抗日》第二部之《四十七天》,参战的老兵都说方先觉将军没有投降。有条件的停战,更是大智大勇。
  •     细节很多,非常感人,如下河扑鱼、投手榴弹很厉害的那位傻子等。读罢此书,一位善战将军的形象跃然纸上,不过葛先才有些傲气,说话比较冲,弄得人际关系很紧张,最后被迫退役,孤老、贫困而死。有类关羽。方先觉投降,只能说可以理解,只是可惜未能成为完美的一段抗战神话(当然,坚守47天已足称伟,但解围的友军若是积极奋力,也足以成就一段佳话)。不然,历史上又在睢阳保卫战外,多了个类似的衡阳保卫战。
  •     故有这场抗日战争史上,单次战斗,杀敌的第一纪录,(日军48000阵亡,合计伤亡超过7万、中方阵亡8000,合计伤亡11000)
    %%%%%%%%%%%%%%%%%%%%%%%%%%%%%%%%%%%%%
    你的这个日军伤亡48000人不全是衡阳里面的第十军打的,实际上国民党外围军队死伤惨重,伤亡亦不下十万人。
    你把整个衡阳作战日军的伤亡都算是衡阳城内的第十军的功劳,跟亩产十万有什么区别。还有第十军是防卫作战,外围解围军队是攻击作战,应该知道哪一方更为吃力。
  •     国军抗日战斗亲历,文字朴实,身临其境。七千多人的牺牲换了日本鬼子四万八千条命,他们是最牛B的!!!谢谢大令,力荐给大伙。
  •     书前有一张三千骨骸累积摆放一起的照片。后面有一张此战39年后幸存的中日老兵合影。。。不要有战争。
  •     我们总是选择性遗忘很多东西,葛将军便选择性遗忘了 先知军 的故事。为什么呢?我总是搞不明白,很多事实我们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了
  •     有时间一定会去张家山~
  •     宁死不受亡国辱,战士一去不回头
  •     第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
  •     认识历史,好好的学习!
  •     抗日战争中以少歼多比例最大(1﹕4.6)、最为惨烈的一战
  •     投不投降这是价值观的问题,美军,英军可以投降,国内没有人认为是耻辱。只有在中国,将士在弹尽粮绝的时候,投降也不被接受。
    这是一个旧时代文化的残留影响。你可以做谭嗣同,也可以做方先觉,在价值上,在道德上,都应该被民族所接受,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民族。
    你敢说,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被美军俘获十几万战俘,都是耻辱吗?
  •     衡阳守军最后还是投降了……
  •     唯有致敬。
  •     贵在亲历,从战场指挥员的角度记录分析。原来下山摘桃子的还有苏联。
  •       看白崇禧和陈诚的抗日回忆录,就知道二人离战场太远,只用图表兵力部署说事,而抗日期间我们的兵力部署10次也有6,7次是败笔。淞沪抗战,南京抗战撤退无序,无辜死伤无数,可见一般。
      
      读李宗仁回忆录,和叶剑英军事文选,可知,李总打了一个好战,台儿庄,堪称经典,御将之道,超越人先。而叶帅数据掌握甚细,面对国民党指责,巧于周旋。不过,无论如何辩解,在国民党将领看来,只有百团大战才真正意义上算八路军有好好打的一场硬仗。
      
      你再看葛先才的这本书,才了解什么叫硬战不断,恶战勇战。葛将军,黄埔四期,林彪同学,之前是湖南湘雅医学院学生(湘雅乃长沙最好的医院,现在还是)。因为职位较李宗仁低,以师长,团长的角度,更容易让我们贴近看到战场的实况,惨,奇,真,绝。如果学习战争,这一本可算启蒙书。
      而且将军有医学概念,非常注意保有部属面对恐怖环境和激战压力下的冷静思考能力,很少怒斥部署,反而经常配合用笑话或者激励来让部署忠勇于战,独立判断。
      对于上级,葛将军因为多年莫逆,也敢于直言,保全190师友军回撤,协助将帅同心,友军互鼎。
      
      故有这场抗日战争史上,单次战斗,杀敌的第一纪录,(日军48000阵亡,合计伤亡超过7万、中方阵亡8000,合计伤亡11000)
      
      因为方先觉等将领,在弹尽粮绝之地,决定以身为质以日军求停战,借以保全3000余伤兵安全,其对士兵情谊至深,不惜学石达开。故之后媒体界多对此战表示漠视,认为虽有苦战,但最终投降,恕不光彩。可见国人境界之狭隘。
      
      战争时值1944年,多数人已经看到日寇气数将尽,将领们开始避战以保全实力,甚至连张灵甫这种刚刚在常德被第十军救出部属的王牌部队,也对总部的救援(算是回报也该)命令,敷衍了事。与围城日军稍触即撤。
      
      蒋介石只要求第十军守14天,但第十军守了47天,日军在之后战争史中,将衡阳之战列为抗日所有战役之首,为最苦难之战役。
      
      方先觉,葛先才这样智勇双全,大情大义的将领,值得我们缅怀。
      
      最笑日本人对于抗日期间伤亡数字自欺欺人,官方声称,围城47日,仅阵亡390人,合计伤亡19380人,但事后却给负责进攻的第11军团拨补10万新兵。真是加减法都没学好。(即伤400,何补10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