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风流记》书评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7550281890
作者:《新闻晨报》周刊部
页数:244页

【书评人俱乐部】一米深巷,两处时光

定海路449弄,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弄堂,其中有一栋楼的二层有一个凸在墙体外的悬空搭建,看起来十分稀奇,记者在下面端详了半天,不知道这东西派什么用处。一个老奶奶路过:”淋浴间多看有啥呢看头?“——这就是弄堂,两端是两个不一样的时空,一个不懂曾经的风情,一个不惯现世的隔阂。一翻开书,就被满满的上海话击中了神经。“伊”、”掼“、”汏浴“、”灶披间(我还反应了一下这是什么)“、”花头“、”事体“、”白相(其实我家不用这个词,“玩”用的是“嬉”这个字,但也有个别人会用)“、”侬记得伐“这个语气助词、”多少早“这种表达方式……我并不是上海人,但老家方言与上海话相近,里面的那些个对话用普通话读起来别扭,换成方言,反而顺畅多了。亲切又自豪(这自豪感是从哪里来的啊喂)。看到封面上写着”一座城市的记忆是什么“,我就想,旧时光的弄堂,应该跟现在的农村一样,家家都是敞开大门,邻里乡亲都是熟人,路过了会聊聊天,聊着聊着就到家里坐下来忘记了时间,没事就去窜个门八个卦,谁家有需求了开个口总有人来帮。我老家现在仍是这样的生活习惯。在大城市生活多年,过惯了闭上房门左邻右舍住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不清楚的生活,真的更喜欢农村。哪怕那样会没有一点秘密。我猜中了开头,书就是这样开始的,但我没有猜中过程,更没有猜中结尾。毕竟这是上海的弄堂,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那一米深巷,前头是旧年代,后头是新时光。所以书的后半部分,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故事。比如那些玩音乐的人。站在现在的眼光看那会儿,总觉得应该是所有人都在为生存而奔波,生活单调而麻木。没想到居然还有摇滚,还组乐队,还办演出。听说谁吉他谈得好,千里迢迢跑去斗琴,输赢都开心,因为交到新朋友。组了乐队,有些比较幸运,能接到商演,又享受又赚钱,有些则是自己开心,自己办演出,不会搭舞台,就把学校的乒乓球桌借来拼一块,热情人会默默提供一些材料,算作支持。就这样也能办得有声有色。为了买乐器,可以花天价,但有便宜占的时候,还是要占一占的。“周紫峰记得,那天售货员找钱的时候还多了20块钱,朋友就使了个眼色——不要慌,两个人从容地背着新吉他走出了市百六店的大门,然后就一溜开跑,一口气跑到了田林十二村。”比如奇特的流氓。看起来像电影里的古惑仔,也会打架,兄弟成群,但事实上很质朴——没错,质朴。弄堂里有人家人翻房子,流氓贵宝大热天的主动跑去帮忙,大汗淋漓,不求回报。去酒店吃饭,从不赊账,每次都结清。他们更多的是以义气来换人气,而从没有戾气。他们去过外面的世界,懂得机会要靠自己争取,他们更能吃苦,会当家。“现在最可怕的是什么?读了物理系的毕业生出来,屋里火表坏了还要寻物业。”比如打公用电话的人。公用电话的老板娘听遍了各种故事,男人在外面养小家的、谈恋爱唠费话一唠一小时的、跟对方吵架吵到摔电话让她心疼不已的、跟男朋友吵架吵到放话要自然的……因为有私秘不能在家里打电话,所以跑来打公用电话,老板娘把各种听到的故事深埋心里。到了后来,甚至会跟他们聊一聊,劝一劝,开导开导。如今已是手机的天下,这样的场景,已成绝版。比如型堂里的馄饨店,为了材料新鲜保证质量每天只做到9点半,对于没付钱的顾客从不去说,有一次店里帮工追出去要还被他嫌弃,招牌配料八宝辣是不是免费提供要看老板的心情,顾家不会拌面他分分钟上去帮人拌。“这里不一样,在这里吃饭,就像是去住在弄堂里的娘舅家吃饭,娘舅总归一面嫌弃你拿筷子的姿势不到位,一面还老是往你的碗里夹红烧肉。”比如最让我自己汗颜的女教师。10年知青生涯后回家,在厂里工作,也成了家,但总有梦想。于是自考大学。“那时连刷牙、洗衣服都在看书,书就架在洗衣机上。一本书买3份,一本放在家里,一本放在单位,还有一本10个单元拆成10本,上衣跟裤子口袋里都放一点。走路的时候都在看。上班的时候剪用来包皮球的片子,我把纸头就压在片子底下,一边剪一边看,可以看到几行字就把这几行背下来。”“大概看到半夜2点钟睡下去,早上5点钟又爬起来上班。乘公共汽车的时候,手吊着把手,我把一张纸拿在手里看。”……好吧我再一次汗颜!!!这一份毅力,若给了我,哪还会是现在这样的糟糕境地啊!好吧……阂上书,背税法去了……

一场对上海深入骨髓的纪念

印象里老上海最经典的马路风景,总是混合着道旁粗壮的法国梧桐。穿过一条繁华的大街,街道开始幽静,沿着夹道的老梧桐树,拐进一条弄堂,两边是经历了百年依然兀自优雅的老洋房。如今日新月异的上海,步履匆匆,蓦然回首,已是今非昔比、面目模糊。不禁问,上海在哪里?流光溢彩的上海,太繁华,高楼、大厦、霓虹灯,雍荣华贵却冷若冰霜。感慨之,真正的上海究竟何样?新生代的上海人,看似冷漠,内心却在激荡,理想、困惑、迷茫,可谁在凝神倾听?作为“不是小说,也不是散文”的《弄堂风流记》,是一本写当下上海人的书,也是一本新闻作品集。“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行每一字,都是真实的,没有任何虚构的成分”,既不美化也不丑化。不以艺术创作的观念和写作技法炫耀,运用最平实的语言来记录上海普通人的生活,表现普通人的人生价值与审美追求。它以特有的上海腔调与言说,从平凡物事中辨识出非凡奇异的品质,开辟了一条重新认识日常经验世界细节的新路。它在一种微观美学的笼罩下,恣意盛开,低回婉约,缓缓舒展开来,具有一种深入骨髓的都市情缘与气味。《弄堂风流记》中的人和事都属于上海的所谓“下只角”部落,是平头老百姓的菜场灶间、家长里短。每一篇稿件都来自于数万字的采访笔记、数十小时的采访录音,日积月累,甘苦自知,用上海话讲,这是“吃功夫的生活”。它不是这个城市光鲜亮丽的“性感肌肤”,而更像是它粗糙的老茧。当这些普通人家的普通事汇集一起的时候,会与“国际大都会”的上海形成了一种反差强烈的对比,仿佛已经十分久远的黑白照片泛了黄,有种微醺的陶醉。华丽的街道、时尚的生活、匆忙的人群,这些只是上海的表象。真正的上海其实是隐没在摩天大楼背后的老旧弄堂里的,那些长满了青苔的有些斑驳的弄堂里衍生着上海的历史文化精魂……

【书评人俱乐部】穿过弄堂,看见上海

开卷大为吃惊,因为和预期大不相同。之前在预览中看到一则画,是早些年间甚至是家庭电话尚未普及之时,街坊公用电话的场景。两厢开的柜台上摆着几部电话机,老板娘坐在柜台后织着毛衣,上方悬挂的老风扇还在转不停,抱着女儿的男子在打电话,黑白分明的一幅画,没有色彩,却瞬间将记忆拉回过去,你可能会默默揣测男子穿的长裤出自的确良面料,鸭蛋青色。就是这幅插画,不知怎么让我想当然的以为这是本画册,集成无数黑白线描,道出上海弄堂的众生万象。上海弄堂一如北京胡同,市井中扎着城市的根基,是城市最本来的面貌。即便后来存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夹缝之中,仍然有稳定的魂魄。旧砖旧瓦旧人,不同于新城区的繁华和行色匆匆,却是另有一番热闹和自在。这本生活纪实,原汁原味的描绘了各色各样的弄堂居民,他们说着吴语方言,将平凡的日常生活过的各色各样,托出“上海宁”的根基和气质来。对上海的印象一直模糊,仅仅是二十世纪初叶的纸醉金迷、十里洋场,是张扬繁华、精英汇聚的陆家嘴,是味美价廉、遍地开花的小杨生煎,是电视剧里的干练女子和精明丈母娘。当翻开弄堂风流记,感觉熟悉和真实,虽然语言不同,地域不同,起居习惯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人物都是一样的为生存爬坡,为生计打算,日复一日中是常见的面孔。很多事物,都是时代的产物,例如公用灶披间,因为条件的限制,多户共用一个厨房,各立灶头。这种情形,居住在北方的我,少年时代也在租住的小房子里见过。大概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这些跟不上人们生活品质需求的老事物都将渐渐淘汰不见,但如今还罕有保存的,也是邻里街坊的一道景象。灶披间里阿婆阿公之间的声音,是讨喜的上海话。灶披间里端出的一道道家常美味,是以浓油赤酱著称的本帮菜。这阵子papi酱的风行,带起上海话的一阵风靡,也将上海姑娘的别样可爱呈现在万众面前。我也很想去趟上海,玩一玩大家嫌贵的迪士尼乐园,尝一尝传说中皮薄馅足的小杨生煎,赏一赏灯火璀璨的夜上海,串一串那经纬纵横的上海弄堂,看一看弄堂里上海宁的风情风貌。

最真实的生活——《弄堂风流记》

《弄堂风流记》是《新闻晨报》主打栏目《柒调查》的第一本作品精选集,讲述了普通上海人的故事。书中所有文章都是《新闻晨报》周刊部记者的稿件,每篇稿件都来自于大量的采访,为我们展现了普通上海人最真实的生活。文章起名为《弄堂风流记》,是因为本书着重为我们展现了曾经或者现在住在弄堂中的人们的生活,弄堂既是他们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们情感的归属地。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发展,弄堂在逐渐减少,记录下这些饱含岁月沉淀的故事,是《新闻晨报》送给读者的厚重大礼。文中多对话和自述,没有任何加工的真实记录,呈现出这些故事主角们的真实情感与生活状态。带着典型地域特色的吴侬软语让读者快速的置身其中。当年的生活条件艰苦,小小的空间局促地住着好几家人,但是邻里相互关照着,生活和乐融融。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们,因为弄堂拆迁而分开,几十年后的相聚,没有陌生,几杯黄酒,几句寒暄,又如当年般热络,一起回味,相互调侃,这是弄堂里生活的人们浓厚的邻里情谊,如朋友,如兄弟,似家人。会过日子精打细算的陈师傅全面了解菜场菜价,用实惠的价钱买到质量丝毫不差的菜,眼睛不好的张师傅做饭倒油有些问题,自己制作油壶,榨油的渣收起来,吃麦片的时候放一勺,又香又节省,这些都是生活的智慧。几十年美味不减的弄堂爷叔的馄饨店,价格实在的剃头小店,热心的李师傅开的五金小店,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电话间,经营成顾客介于家庭和工作之间休息驿站的彩票店,不仅仅是生意和谋生,更多的是贴心,那萦绕在心间不退却的适意,便是弄堂的魅力所在。弄堂里有过激情岁月,听摇滚、斩琴、组建乐队,那些为音乐疯狂的日子是阳光最灿烂的日子;几年如一日地刻苦努力,最终考取文凭,由工人成为老师,那些为梦想奋斗的日子是最充实的日子;跳舞、培训模特、带队走穴,那些风光的日子是最惬意的日子。当然,生活不止有欢乐,也有悲伤。失去独生儿子的杨继勇,孩子生重病,经常中彩票却不够医药费的年轻女人,他们的痛苦无人能懂,但是生活在继续,他们都在坚强地生活着。《弄堂风流记》记录了一个地区的成长与衰落,记录了时代背景下一个个家庭最平凡也最真实的生活,他们的故事里有着一代人的生命轨迹,我们看着这些旁人的故事,自己也成为故事中的人。

【书评人俱乐部】冷暖人间,情味常在

这本书是由《新闻晨报》周刊部的记者原样记录下来的生活实录,他们穿越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犄角旮旯,呈现出一幕幕似曾相识的画面,因为那是生活的本来色彩,不好不坏,但要人看了想落泪。上海的弄堂很多,那里飘出来一阵阵菜香味,也飘出来一阵阵人情味。一条弄堂的历史也是生活在那里的居民的生活史。这里有几个故事我读了之后记忆犹新:龙门村里的时髦老太:这位老婆婆打扮时髦,爱好搓麻将和跳舞,谈吐幽默大方。看了开头我在想一定有什么背景。但结果还是出乎预料,这位老婆婆的父亲与杜月笙、黄金荣是拜把子哥们,人们喊她“冯小姐”。我想起来在民国那会儿,这样的爱好,就是不愁吃穿的女子从小姐到太太所爱好的呀。烧顿饭,比老早上班压力大:读罢真感叹这位做父亲的。辛勤一辈子,拉扯子女长大了,到了退休的年纪本应该悠闲地安度晚年了,可又开始照顾子女的子女。虽说老人都喜欢看到第三代,是个人意愿,但觉得这劳碌命真苦,可也真甜。“吃货”爷叔的灶披间:这是一位眼神不好的叔叔,在众多人物里,我特别钦佩他。他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正常人能看到的文字。但是他却是一位烧菜高手,可倒食用油的计量都是个问题,因为看不清楚。这是如何做到的呢,他利用某种机械原理对油瓶稍加改造后,倒一次就够煎鸡蛋了,倒两次可以摊张饼,倒三次正好炒个菜。买菜的问题是亲戚帮助解决,一次性够吃一个星期,但有的时候也有出入,他就准备了腌泡菜。除此,在乎吃自然在乎食品安全问题,买了面条机和榨油机自己动手。我觉得真是认认真真过生活的人啊,有这样的精气神活着,那日子才叫日子。富日子富过,穷日子穷过,老百姓过老百姓的,名流过名流的,但是不能少了这个认认真真的劲头啊,这是生活的乐趣。出流氓,出大亨:看了这一篇,我才恍然大悟关于83年严打的问题。本书说的流氓并非无所事事调戏良家妇女的流氓,而是因为社会原因,没有事做,成了街头的一员,这样的闲散状态就容易滋生问题,比如打群架之类的。但也由于这种性质,他们接触了外面的事物,成了最早走出定海桥的人。混江湖都有绝活,走出去能立足的人都是这般。弄堂爷叔馄饨店:这位店老板真是个生意经,但这种生意经透着人情味。是在做生意,但也是在做人。似乎也可以反过来说,会做人自然就饿不死了。他精于研究自己的馄饨,规定过了上午九点不再销售。有生意也不做这是为了那般呢,原来是过了时间馄饨皮不行了。九点之后卖面条,但面与咸菜不要钱,面条吃了还可再加,拌酱要钱,酱是他自己研制的。从我吃小吃的经验来说,我未遇到这种卖法,但依照食客的话来说,这却透着他的生意经。除此,最要我觉得有人情味的,是说到客人忘记给馄饨钱走了,被店员追回。可这店员被老板凶了一顿,他觉得这馄饨才几个钱,你伤了人家面子,太没面子了。我觉得这是非常实际的人生哲学,哲学离我们一点也不远,因为它可以从言语与交流中体现出来。这个时候他考虑的不是生意的规则,而是对方的感受,这是人性化的表现。这个老板是粗中有细的。女儿常拉阿拉去八仙桥看看,这是阿拉的“乡愁”:看到“八仙桥”这个字眼,我好像在哪见过,之后便想起来了,是我买的郁飞先生的藏书上,他在上面写着购于上海八仙桥。然后我就想买张飞机票去八仙桥看看,乘兴而去,何必见戴啊。想到此事,发现好像有好多计划还没有去实施啊。这是这位老先生的“乡愁”,亦是我对那个时代的敬意与永恒的怀念,而比时代更重要的,是这些与那些可爱的人,他们的人生经验不可复制,这里透着最浅显的道理,令人看到生活的真谛。


 弄堂风流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