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32763668
作者:[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页数:526页

作者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资产阶级冒险家瓦尔科夫斯基对“小人物”尤其是两个弱女子:管家女儿娜达莎和他的私生女涅莉的迫害以及一手造成的两个家庭的悲剧。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算是读过的第四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了,觉得是很典型的陀氏风格:泛滥的情感、思想和对话,以致于篇幅长度和情节进展显得有些不相称,个人认为过于铺张夸饰,甚至有些粗放,然而另一面却是小说人物那些极尽曲折动荡的内心活动,也难怪弗洛伊德会用他的作品来作精神分析的材料。《尾声》中有段娜达莎和瓦尼亚的对话,作者可能正借此来说明他这种写作方式背后的缘由:故事里的几个主要人物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几乎都能找到类似的对应角色: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少年;心地纯洁多情的女性;庸俗贪婪骄横凶狠的有钱人;受尽“伤害与侮辱”的穷人……癫痫、反抗父权等元素在陀氏作品中也都能见到。在这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总是在重复自己,当然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造诣无疑是在提升的,最后一部未完成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可以看作他文学创作的巅峰。读陀的小说,最触动我的莫过于书中那些不同“人生观”的较量:超凡脱俗的理想主义、世俗却高尚的宗教情怀、以及享乐堕落的虚无主义,秉持这些信念的人们总会在故事里相会、冲突、旗帜鲜明地展开斗争。陀氏总是给他们不少空间阐述自己的人生观,以致于这些观念都能显出它们的正当性,同时在矛盾中又能体现它们各自的局限,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很多。
  •     好像很久都没有哭过了,也许是因为不再是一个小孩了。可是,看这本书的时候,却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一直为涅莉,为娜塔莎一家揪心,有时都不想再看下去了,因为害怕看到他们经受折磨,他们那么纯真却那么脆弱。让涅莉那充满感情的眼睛再望久一点,让娜塔莎和阿辽沙再拥抱地久一点,就让老人不去宽恕女儿吧。我只是害怕一切被撕裂,只是害怕稍微的改变都会使他们遭受不幸。但是,维持原来的状态就好受吗?涅莉还是会一次又一次地寻求逃离,娜塔莎还是会被爱与恨折磨,老人还是会在自尊和女儿之间,压抑地徘徊。所以,我又忍不住继续往下。真是一种折磨。也许,这就是一种受虐的感觉吧。遇上不幸,或许我们还不会如此痛苦压抑。可受虐不一样。它会千百次地重复,你已经知道结局会是如何,可就是不愿意径直走向它。并且,受虐很多时候是“受"的。阿辽沙像个孩子一样稚气,但我一开始就不喜欢他。可是,他的一句话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那是在他向娜塔莎解释时,极为激动的说出的:”为什么人们不能彼此相爱呢!“。受虐,不仅因为我们害怕结尾,更主要的是,我们知道一切原本可以不如此,可我们就是做不到。娜塔莎知道自己不会得到阿辽沙的忠心,知道维持下去只有受苦,却在对他炽热的爱面前,放下了一切。涅莉不愿意接纳别人没有任何期待的好,她宁愿去乞讨,去干苦力。可是,从繁华的世界坠入一个地下室,看着自己和妈妈被一切人抛弃,谁又能忘却过去的痛苦,谁又能不去恨呢?尽管这意味着和这个世界的温情告别。两位父亲,都是那么地深爱自己的女儿,他们也犹豫过,也绷紧全身去尝试过,可就是不能说出原谅的话语。斯密特最后只能看着女儿的尸体停放在阴冷的地下室,听着外孙女对自己怨恨。不只是他们,瓦列里、阿辽沙、安德烈耶娜,他们都是在害怕与本不该如此的纠结中,一遍又一遍地折磨自己。“一切,一切都是梦,瓦尼亚,我为什么要毁了你的幸福呢?我们本来是可以幸福地共度一生的!”但是,公爵似乎从来没有这样的受虐经历。他蔑视道德,视自己的无耻行径为诚实,利己主义的忠实信徒。是的,他虚伪,但却从来没有受虐过。这些利己主义者,现在也并不罕见。其实他们自身也是受伤害的,因为他们找不到存在的意义,他们面前是虚无的深渊,他们只好不假思索地把社会的价值观念当做自己的追求,去忙忙碌碌,去学习如何成功,察言观色,去变得虚伪,去变得所谓老练。可是,他们或许才是最自虐的人们。也许,那些善良单纯的人们,那些心中有着热烈的爱的人们,注定都是要成为被伤害和侮辱的人们的。这是悲剧,但却不完全悲伤。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虽然对那个时代的俄式对话有点头大,高尚的人儿啊之类的,但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小说,结尾让人很揪心。残酷的现实还原生活的本身,恶人并非都不得好死,心疼那些可怜的人。一声叹息及无奈。
  •     读起来非常顺畅,感觉前面一些小悬念设置的太多了,内容可以再压缩一点,看到后面越看越觉得像戏剧。卡佳很可能会成为另一个悲剧故事的主角,被伤害与侮辱的女性中不光是过去的涅莉的母亲,现在的娜达莎,还会有未来的卡佳……
  •     复调小说太美,相较之下,大部分小说的配角都显得灵魂全无。
  •     小学时遇到这么长的俄国人名,就想自己应该一辈子不会有兴触碰这作者的作品(从前我总是仅凭对题目的兴趣来决定是否要读文章)。临近高考,忽然被人们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语——“伟大”吸引,其实对此一无所知,不便取最伟大而最厚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便取了此部,乃初次接触陀氏。不过读后并无特别的感思。夏仲翼的总序很系统、中肯。由于当时不通网购,我是直接在书店全价购买的。
  •     「這些故事在彼得堡的陰沈的天空下,在這座大城市的那些黑暗隱蔽的小胡同里,經常地、不易察覺地、幾乎是隱秘地一一發生,這裡在亂紛紛的生活中沸騰著麻木不仁的利己主義,互相衝突的利害之爭,觸目驚心的腐化墮落,暗中肆虐的犯罪行為,這裡是無聊而反常的生活的暗無天日的地獄⋯⋯」——《被傷害與侮辱的人們》「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這本小說寫得太好了,竟然會放在現在才讀,還好沒錯過。果然是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啊!當下社會的惡,也是以前的惡的進化。」
  •     我说什么呢,什么也说不出来。剩下的只有情绪,再无思考。哪里还能思考呢?
  •     社会和家庭的道德堕落
  •     每个人都是一位心理师
  •     对瓦尼亚恍如一场噩梦:被侮辱与伤害的人们以尊严生存,娜达莎一家终只能以互相依偎和宽恕求爱;卑鄙无赖恶徒不得宽恕也不求宽恕,反以戏耍傻子般调谑、污蔑及侮辱,利己主义足以撕裂道德价值和良心,既是公爵那恶毒的利己主义者,也有阿辽沙那顽童般天真的利己主义者;可念的涅莉,即使瓦尼亚、娜达莎一家终相伴,愤恨与恐惧随行,坚持不宽恕公爵父亲秘密的痛苦;依偎在一起有尊严的活着,还是陷入利己主义的利益抗争中去重获?
  •     高尚的不像人……译者的注解剧透实在很让人无语
  •     老陀的描写挺打动人心的。虽然娜达莎后来回到了父母身边并认错,我仍然觉得她是一个不孝女。我无法容忍她这样伤害自己的父母(可能是我无法理解她吧)。读完此书,我深刻认识到体谅和关爱父母是多么重要。另外,真的好心疼小姑娘涅莉,她的死对我来说打击很大。我觉得涅莉的形象会在我心中留存很久。
  •     对贫富两方“利己主义”的剖析实在太震撼。疯狂,是人类最频繁、最真切、最正常的心理状态。看了陀我才意识到。有几处看得难受,因为太真实。傻逼男不配拥有nice things. 不过已看三本中觉得这是相对较弱的一部,从文学上来说,线索交织得很粗糙,人物也有些“生”,感觉太像是中小学语文书里的课文= =。娜达莎读诗那段真让人想起《雕刻时光》里你塔对俳句的痴迷的爱。果真大师对一种事物的理解都是相通的。而夜宵谈话的精彩一段,又让我反复想起你提的电影,很有趣。430页往后有好几页有油印污迹,让人难受惹。
  •     没有最后的凶手,肉体不过沦为精神施暴的工具。
  •     用天才来形容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都是不够的。金刚经中有名句:“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读他的小说,你会感觉,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那个全知全能的佛祖在世。他不但知道所有众生之心,甚至他比众生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心。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作者对人心的透彻洞悉也只是对书中虚构人物内心的解剖,但读者在阅读他的小说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书中的角色,这是一种非常恐怖的感觉,就像自己隐私完全被别人知道一样,读来让人不寒而栗。对于这一部长篇,就像书名一样,主角是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穷人们被有钱有势的坏蛋伤害和侮辱,并且穷人们也相互伤害和侮辱,因此我想这部小说不是想揭露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而是想要揭示更加普遍的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冲突、终极幸福的虚无缥。
  •     被伤害的我
  •     俄国作家一贯有的对社会的批判对人性无情的揭露。
  •     粗浅的感觉到三观被损害了
  •     一颗无比善良的心灵掩藏在为被侮辱的人们奔波操劳的故事中。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真的只是公爵吗?无论是娜达纱还是伊赫涅夫不都是事先心甘情愿地扑向了这场悲剧之中吗?公爵通过制造苦难来夺取,娜达纱等人心甘情愿走向苦难来奉献。而一场悲剧往往便是这两者共同制造出来的。
  •     涅莉是傲沉中的榜样了吧。。好喜欢。。。
  •     “通常这种恐惧越来越强烈,毫不理会任何理智的论据,以致在这种时候,理性即使分外清醒,也无法对抗感觉。理性不起作用,它成了无用的东西,精神的这种分裂更加剧了提心吊胆的恐惧感。”
  •     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两条线的交汇处理的并不成熟,陀氏就是为了点稿费就能赶出伟大作品的天才
  •     阿辽沙什么鬼……
  •     罪恶和黑暗都无时无刻不在这个社会的每个角落上演。
  •     除夕和初一还抱着最后一点内容结尾,我是爱读书的好青年,向某人学习。加长版的吴念真文字,笔下浓浓的悲凉不幸,却又处处温情有爱。所看的第三本陀大师作品,这本更通俗易懂更感人。
  •     虐吧
  •     善良和忍耐有时会成为对恶人胡作非为的纵容
  •     第四部很好,前面有些拖沓。
  •     这次陀氏并没有把视角放在善良而软弱的可怜虫身上,而是不断强调大恶棍科尔瓦夫斯基的恶毒和伪善上,中后段的高潮在于瓦尼亚酒吧一聚,科尔瓦夫斯基大言不惭的独白,可恨的是,作恶多端的人物飞黄腾达,被迫害的人们就算如何反抗,最后只能抱着“不理会他罢”的态度来解决事端,还因贫穷而笼罩着疾病和死亡的阴影在头上,所谓因果报应,向善的道德原则都通通打破,娜塔莎在结局中说是一场梦,是让人浑身颤抖的噩梦。
  •     旧版字太小,现在终于舒服多了
  •     显然,天真的花花公子阿辽沙是与他那个王八蛋公爵父亲同样可恶的傻逼一枚。
  •     与十恶之人同样应该被谴责的是那些以自损伤害爱自己的人与那些意志薄弱任由人摆布的懦夫。
  •     封面让我想起梵高早期的画。 20160726。用早餐时间读完最后一部分。
  •     酣畅淋漓。 陀氏几度让我险些落泪,人性的全部卑劣,恶毒,混杂着美好的不可及。宽恕我吧,娜达莎
  •     感動的一塌糊塗
  •     “许多受到命运折磨并意识到命运对自己不公平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人都有这种存心加剧自己痛苦并引以为乐的心态。”小时候最看不下去的就是俄国文学那些书,人物的名字好长,也没想到自己大学本科专业会是俄语
  •     读长篇才能读出陀爷最独特的“复调结构”。每次都被现实主义震撼,自己果然是被精英主义蒙住眼睛的优秀病晚期。然而有些地方情节确实有些生硬,故弄玄虚倒是矫情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