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校六记》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 干校六记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108041982
作者:杨绛
页数:62页

写一幅清雅素描

杨绛先生的散文在各种书籍报刊中都得以经常见到,但系统地读杨绛散文,我还是头一次。书中只有短短六篇散文,为杨绛记录的在河南干校学习时的六件小事。薄薄一本书,读完恰到好处,抒情点到即止而不觉得累赘,但又有深深地触动。这本书从序言就开始好看了。钱锺书先生作小引,字里行间依旧是熟悉的“钱氏幽默”,以极认真的面孔说着极认真的笑话,读起来轻松而又引人思考。这点同鲁迅先生是极不同的,比起鲁迅先生的钝痛感,钱锺书先生读起来要更舒服些。这本书里,杨绛先生选取了在干校发生的六件小事,看似在记载夫妇俩的点滴小事,但并无赘述儿女情长思念之苦云云。杨绛像在用文字画一副素描,每一笔线条都用心写实,但却也只是写实,没有一丝一毫多余的点缀。读完之时,这幅素描的轮廓显现,却又是那样打动人心。夫妇俩感情之深,处世之豁达,社会动荡不安,思考和安乐,皆清晰地显现出来。杨绛就那样轻轻地画着;女婿自杀,轻轻地画一笔;夫妻分别,又轻轻勾一笔;宠物情深,也淡淡地记上;夜路冒险,也平实地写下。杨绛不写她的心情,只是白描似的轻轻地记录下来,却处处感人。在最后一篇《误传记妄》里,夫妻俩本听闻第一批老弱病残回京名单里有默存先生,因此而期待了很久,但最终公布名单中却事与愿违。杨绛诚实地写着自己的失望,看到离京人员卡车的怅然。但并未用多久,杨绛便想起夫妻俩在解放前拒绝去国外,只因默存心中常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伊”说的便是祖国了。杨绛自言“自惭误听传闻,心生妄念…且求独善我家,不问其他。”“只怕自己反不如当初了。”而默存更为豁达,在得知名单之时便说“事情已成定局,还管它什么作祟。”平平两句,却读得我钦佩不已,感动不已。这本书短小精悍,我读后却感慨万千。读完反过去再看胡禾木先生的十六字评价:“悱恻缠绵,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句句真话”,惊觉再合适不过。精悍之作配以精悍之评,正是一个相得益彰,而非像我一般罗里吧嗦,再说不完了。

在大动乱下包裹的淡然安稳

最初是在贾平凹幽默精选集序言听得此书的,斜瞧默以为是幽默经典。整本书是在心里极躁的情形下匆然阅读的,内容用书中所述“我以菜园为中心的日常生活,就好比蜘蛛踞坐菜园里,围绕着四周各点吐丝结网;网里常会留住些琐细的见闻,飘忽的随感”。在大动乱的背景下,笔调沉静,压下的连城昏黑也是笼罩不住。前三记延延涉笔,读之尚感无趣,至第四记起读之难以释卷,书中渐开阔出一幅丰富言谈的画卷。其中杨前辈与默存的相依相笼十分感人,在夜幕中找路又令人捧书心牵不已。最爱是“小趋”那段、浅浅甜甜的幽默“是狗有人性呢?还是人有狗样儿?或者小娃娃不论是人是狗,都有相似之处?”狗的比喻听多了,可还是觉有味。整书文字像立在一个大时代中静静不动,哀而不伤的生活影像:“泥泞里无法快走,得步步着实。雨鞋愈走愈重;走一段路,得停下来用拐杖把鞋上沾的烂泥拨掉。雨鞋虽是高筒,一路上的烂泥沾得变成胶力士,争着为我脱靴”一干老弱病残回京,就像一次深重的旅行,种种革命菜,养养落水狗。

读《干校六记》

这本书是钱钟书、杨绛夫妇在文革期间(1970年7月至1972年3月)先后下放到河南干校以后,二人共同经历劳作、学习、教育、搬迁、调回等一系列的生活琐碎小事后,杨绛用生动自然、恬静幽默的笔触书写的散文集——叙述了作者夫妇二人先后下放的离别之事、开辟菜园挖井的劳作之事、驻守菜园的闲情逸致、小狗“小趋”的趣事、杨绛的三次冒险之旅和二人先后被调回的事情。杨绛通过这一件件小事展示了在这个紧张批判斗争气氛中,中国这一代知识分子下放时的苦中作乐和同志友谊、夫妻亲人之情,让人感动的同时也忍俊不禁,感到别有趣味。杨绛写这些下放的同志们有年轻人也有七十多岁的老者,大家在一起劳作——开垦菜地、种菜、掘井、庆贺、看电影学习、驻守菜园、逮小偷、养“小趋”等等,并没有描绘太多那个时代对人的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只有一些只言片语带有一些隐喻,如形容自己的处境好比有一扇门,这是“自由的规律”,推它、撞它是没用的。另外在对当地的人民的一些偷菜等暴露人性的弱点也有一些温柔的讽刺,杨绛写到这些当地人把下放的同志们看作是“穿得破、吃得好,一人一块大手表”的“他们”,下放同志们实际上也受“他们”的压迫。但杨绛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辛辣的批判,而是表现了对这些当地穷苦人民的同情、理解和宽容。这部散文集中有很多富有人情味的小事,虽然被下放的生活很艰苦,二老的六十岁生日也是在河南干校度过的,然而作者夫妇并没有怨天尤人或愤懑不平,读者更多感受到的是夫妻苦中作乐的小事、执手相伴的感情以及平和淡然的心态。作者夫妇在干校时分属不同的部门,经常不能见面,有时候杨绛驻守菜地的时候,钱钟书就远远隔着与杨绛说上一两句话。干校的冬夜天寒地冻,杨绛会冒着风雪去看望钱钟书再赶回来,六十岁的老人在大冷天里冒雪前进还迷了路,同时要担心被人发现而受处分,这令人心酸。然而作者在写这段回忆的时候,用了很多诙谐的自我调侃,像少女般莞尔调皮,如“幸亏我已经不是原先的胆小鬼,否则桥下有人淹死,窑里有人吊死,我只好徘徊河边吓死。” 散文与小说不一样,散文写实成分比较多,小说虚实结合,但都很有趣。这本散文集从人的面貌和人所经历的事情刻画了那个时代的剪影,还反应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忧愁,杨绛说,那时候的年轻人朝气蓬勃的,一天到晚却只是开会发言。这也反应了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对知识的戕害和对人才的浪费,同时还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担忧。尽管经历这些苦难,杨绛夫妇仍然热爱祖国,她写到“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中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杨绛散文的语言平淡朴素却耐人寻味,在缓缓叙述生活中的有趣小事的同时也透出了一股俏皮生动,展示了老作家的赤子之心和善良美好的情怀,正如胡乔木先生评价的此书“悱恻缠绵,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句句真话。”

最经磨的还是人的血肉之躯!

杨先生的《干校六记》,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最经磨的还是人的血肉之躯!”。钱先生在该书序言中关于“惭愧”的讨论,也发人深省。(惭愧常使人健忘...惭愧也使人畏缩、迟疑,耽误了急剧的生存竞争;内疚抱愧的人会一时上退却以至于一辈子落伍。)

小趋

真是热爱到生活到极致的人才能写出来这本书吧。干校六记,六个简单的小章节,没有过多的苦难,不是些事情,纪实,而是完全感情的讲述。缓缓而出,读的时候就仿佛是一个优雅温和的女士,经历过苦难不轻浮,经历过幸福不悲观,她在慢慢地讲述自己的感情经历。杨绛写东西讽刺的手法,让我感觉是那种很善良,很真诚的女士,在一边笑眯眯的看着那些人那些事,没有恶意,也没有觉得他们可恨,只是觉得好玩,所以她写的那些让人惊异的句子,虽然犀利,但是也很轻快。这本书温和得多,大概是因为完全是在写自己的情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写小趋的那一记,活灵活现的小狗,无奈的社会环境,小趋的柔弱,也是很多中国人的柔弱,小趋惹人怜爱,重情重义。小狗也是有情感的啊,看到默存的时候那个高兴的样子真的是就在眼前的样子,围着他绕圈子,蹦蹦跳跳。小趋的理想很简单,好吃的,不被欺负。小趋不是杨绛的狗,是好多人的小狗,而这种小狗也不同于宠物,更多的也是一种生命希望的寄托吧。小趋也依赖杨绛这些人,爱她,宠爱她。感性的杨先生啊,善良,温柔,真喜欢她。

阅读记思

杨先生今年过世,引起一阵波澜。先是”最贤的妻 最才的女”的赞誉,后接着谓钱氏夫妇为“沉默的大多数”的一员,人格有损。纷纷扰扰,终于如一阵烟过去了。滚滚红尘,只有作品留下,让后人阅读细思。从阅读《我们仨》到《洗澡》再到这本《干校六记》,一路阅读下来,跨越五六个年头。先不必说,好的很。他们那代人,基本功都好,文字也没有经过“污染”,读起来“有味”,不生涩。不像当代一些作家的作品,根本不能卒读。这种现象在现代翻译界尤为明显。对一些名著的翻译还是看过去的一些大家的翻译,比较舒服。比如王道乾先生翻译的《情人》。说到文风,与杨先生相似风格的现代作家,就我的阅读范围,大概有沈从文先生、汪曾祺先生、孙犁先生、钟阿城先生。娓娓道来,别有韵致。本文的六篇文章,记叙的是杨先生下放农村的一段经历。与一些文革文字不同,这几篇没有呼天抢地地诉苦,就是淡淡地记叙在干校劳动的时候遇到的种种。送别自己“老头”、种菜、掘井、收养一条叫“小趋”的小狗、几次冒险、回城。记得都是小事,而且年代久远,读起来有隔阂。但情感还是能够带人,几次抬头景色,怡然难忘。

碎碎念

明媚并不耀眼的光辉,是该落在杨老身上的。半生在文字世界里浸染,文字韵味的渗透是春风潜入夜式的细无声,字里行间传输的情感却是浓郁而不庄重,包容不显越界,似若轻如鸿毛,实则厚实堪比厚重的泥土。宛似一壶清茶,宠辱不惊却给你泡出,半世浮华里内心所有的辗转,沉淀出的豁达与安详。极薄的小册子,却有如"芥子纳须弥,须弥藏芥子",博大与细微,极为融洽地,共生了。空灵禅意不经意显现却又极明显地流露。说其不经意,是指文字自然流露出的情感是真真切切的,仿若杨老着笔时,思绪流转间,回忆偶然泻落成文字成就此小册,说其极明显呢,则是指时段里的颠沛流离繁衍附带的一系列情绪演变,在此刻回想时已经历强大的内心流转衍化成一壶清茶,读者自饮自品,个中滋味,虽是无人可感同身受,却可共享那一刻惬意的思绪安宁。女婿得一前一段忠厚诚恳的欣然叙述,后一段被逼自杀的笔法从容无奈,里面蕴含了多少杨老独咽的苦水与对世人的宽容与不计较。豁达的态度对于乱世里是非黑白无端颠倒的世道而言,是唯一的悠然生存法则。品茶者,无法对杨老的经历置予一丝多余的评价。一线线生活的细节刻画,不经意的细节刻画,流露出的则是其本人的细腻与温和。给钟老送行的体贴与忧虑;小菜畦旁绕道只为每日一见,说点无相关的闲话,道尽闲话后递送彼此小纸条;雨夜蓬勃冒险只为一见的思念之确切。所有这些恋爱的小情节,发生在年已六十的杨老和钟老身上,不可谓不情真意切。然而这种爱恋,始终是值得欣羡的唯美存在。温和的笔触,不经心的顺带一提,却胜似浓墨重彩的渲染。凿井时大伙彼此的关爱和厚实,青菜的供给与百姓的困苦相提并论,上级领导所谓的批判指正,被文革耽误流离失所的青年,"小趋"记情里边小趋的趣事及辛酸,以为杨老无意道出的一句"浮屠不三宿桑下"蕴藏的无奈却豁达的情感,颠沛流离的折腾,活生生将世道的安稳一一扼杀。世事无迹可寻,生活只能按捺前行。同样的生活,因着人们不同的心境和迥异的人生态度,所获所得因此相距甚远。也许正是积极豁达的心态,繁复的阅历,对万事万物的宽容以待,协助杨老铸就了更为坚实的内心堡垒。临近老年的颠沛流离,承受者能以如此平和笔触一一道出,肃然起敬。

你们为什么叫杨绛“先生”,明明是个女的啊

真恶心人,一口一个先生。什么叫评论太短了呀什么叫评论太短了呀什么叫评论太短了呀什么叫评论太短了呀什么叫评论太短了呀什么叫评论太短了呀什么叫评论太短了呀

我只能说,书好不好看是个主观的问题——读《干校六记》后

《干校六记》杨绛其实没怎么看,看了一记就失去兴趣了。杨先生的先生钱先生甚至在作为序言的《小引》中就写了一句让我失去好感的话:“<浮生六记>——一部我不很喜欢的书”——我是很喜欢《浮生六记》的。杨绛的《我们仨》我买来读过,过太久了,不记得具体感受如何了,大体还不错,可这本不好读;当然,抛去客观的历史的原因,我觉得是没有多少人喜欢读带着抱怨写的一群知识分子怎样干农活的书是很正常的。我这个人很苛刻,我只是一边读一边不禁的想:人家农民伯伯干了一辈子呢,又怎么说……

离乱中 情不散

之前读过杨绛的《我们仨》,哭成泪狗。杨先生的文笔属于无招胜有招,看起来没什么修辞花招,也没有排比绯句,就是寻常的语句,像是坐在旁边的一个人就那么轻描淡写的给你摆几句龙门阵,但是特别的有代入感。她可以让你进入她的冥想盆,里面全是她的各种思绪,你可以清楚地旁观却又发现似乎她自己也只是在旁观。那个年代,闹哄哄乱咋咋的,可是杨先生全然没有诉苦叫屈,而是坦坦然然的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内心还是那个她,无论是解放前还是建国后,或者是两年的干校生活,都没有改变杨先生内心的模样。痛。如果一把刀很快的话,血都不会渗出伤口伤口就闭合了,而人也瞬间毙命。看《我们仨》的时候我就有这样的感觉,看的人都痛不欲生了,杨先生的情绪还是在水平线上,这一点我的婆婆就很像。第一篇“下放记别”中,杨先生说送默存(也就是钱钟书)的时候有她、女儿阿圆、女婿得一。半年后,送她自己就只有女儿阿圆了,女婿得一在一个月前自杀生亡。送走了她,就只有女儿阿圆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北京。再后来,阿圆得病去世,钱钟书也去世了,就独留杨先生一个人在这世间又活了十几年。曾经这个家有多好,现在就有多冷清,杨先生的高寿有时候都不知道是折磨还是福气。文中她还提到一件事,默存下放后的一天,学部通知可以带自己的小床,她就一个人跑回家拆了床捆扎好,由于力气小一张床分了三部分来扎。于是她说这张床多像乱世中的一家人,原是齐齐整整的,现在出了这个门要再想凑齐怕是也费些周章了。果然钱钟书在那边凑齐小床也颇是有些曲折的。杨先生在说这两件事的时候情绪还算稳定,但是看得人想起自己的遭遇,往往心下一痛。这就是高手中的高手了。甜。其实干校六记的时间背景杨绛和钱钟书都是耄耄之年的老人了,虚岁六十还像稚子一样排队上学吃饭,他们也觉得既有趣又好笑。如果不知道他们的年龄只看文中的描述你只会觉得这么甜蜜这么情意拳拳那妥妥得是新婚少年。什么田埂上牵手漫步,什么风里雨里只为看你一眼,这么甜腻腻的说出来却又看轻了两位的情感。钱钟书是个生活自理能力约等于无的人,不会烧炉子,不会洗衣裳。可杨绛却是十分的包容他,不会烧炉子她只心疼他竟要做这样的事,不会洗衣裳她只担心他掉进水塘里。对于杨绛来说钱钟书又是极为依赖和信任的精神靠山,只要有她老头在,她就觉得心里很稳当。除了甜甜甜,羡慕羡慕羡慕,别无他话。叹。那个年代真不好评价,谁能想到这些拿笔杆子的知识分子也可以自己打井自己盖房子自己种菜?形势所迫之下他们也真的做到了。那个年代小孩拉了粑粑在床上用手纸都是浪费的,直接招呼小狗来舔干净炕和屁股才会主流。现在想来原来狗真的吃屎的,也蛮好笑的有木有。对了,杨先生还开了一下脑洞,如果吃屎的猪狗是肮脏的,那用粪便浇灌的植物有哪里洁净呢?最后,杨先生用难得的经验来总结两年的干校生活,没有明显褒贬的色彩,就是单纯的记录一下,既不是借此发愤宣泄,也没有背书歌颂也是蛮任性的。有很多人过后闭口不谈当年的所作所为或者是遭遇,假装那几年的空白,也有人放大自己的苦难,能抹杀的抹杀能清算的清算,恨不得自己遭遇的都让对方来个全套。这种激烈极端的表现既不是杨绛也不是钱钟书,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们是真的有君子之风,不涉政治,也不忘爱国之心。

先生的“琐碎记事和飘忽感受”

才疏学浅,写不来书评,写写自己读罢的感悟。《干校六记》是将两年来的经历和感悟汇集到六个方面,称六记。无法想象那个年代的人所经历的这些,下放、劳教、批斗……,生在平和年代的我们是无法切身感悟的。读完再想想书写在前面的十六字评价”悱恻缠绵,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句句真话“,这评价真是精辟到位,喜欢先生这种平和的笔调写在别人眼里不得了的过往,看透生活却依然饱有热情。笔触丰满,一个个细节堆彻起清晰的画面,没有赘言。先生文笔甚好,继续拜读习之。

没有苦相的杨绛

《干校六记》好在没有苦相。文革时中国知识分子较为苦楚的时代。智者的内心大抵脆弱敏感,反智的鲁莽强硬让太多文革期间的文字充溢着悲凉怨气。杨绛的文字没有,一点苦相都没有,太难得。不是生活本身不苦。女婿被人冤枉自尽,生活能力较差的丈夫被提前安排下乡,女儿孤苦一人留在北京,对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数度面临生离死别。但杨绛仅记录却不渲染。书中描述了女儿阿圆送她上火车一段:“她不是一个脆弱的女孩子,我该可以放心撇下她。可是我看着她踽踽独归的背影,心上凄楚,忙闭上眼睛;闭上了眼睛,越发能看到她在我们那破残凌乱的家里,独自收拾整理,忙又睁开眼。”一闭一睁,这许多难忍便也写到了,那更多的苦怎么能用文字说的分明。文字不苦还是源于作者内心的豁达。写这本书的时候,杨绛也约略60岁,但字里行间总觉得是个小姑娘。兴致勃勃地打井开田,挑尿施肥培养伪尖子萝卜,兴冲冲的去默存那儿借还工具,抚养通人性的黄狗小趋……日子虽苦,却自带着一种兴致盎然和温柔娇羞。以前看杨绛生平,没有林徽因那么好的家世,却相应的身上难得有一股子硬气,钱钟书称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说到底,还是贤妻在前。钱钟书的妻子,这是杨绛绕不开的名头,或者说她也压根没想绕开。如果不是钱钟书,很多人约略不认识杨绛。杨绛虽然在翻译上颇有造诣,但中国不是很注重翻译家。她的小说散文虽感人却缺少技法,难称大家。钱钟书的妻子她做的太出色,或者一定程度上,她也只在意这个名头。西语翻译大师董燕生作为后辈曾将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中谬误一一指出,当时作为学界耆宿的杨绛坦诚回应:“董燕生先生对我的批评,完全正确,说不上‘歪风’。世间许多争端,往往出于误会。董先生可以做我的老师,可惜我生得太早,已成了他的‘前辈’。他‘不畏前辈权威’,勇于指出错误,恰恰是译界的正风,不是歪风。”仅此一段,足见人品。不过在杨绛所著的《记钱锺书与围城》被指出有很多错误后,80高龄的杨绛却给予激烈的反击,甚至闹到了国家出版局。作为一个学者,你说我学识不高翻译不好可以,作为一个妻子,你说我不懂我得丈夫无法代言不行!这就是杨绛的逻辑。一生为钱钟书殚精竭虑,生前细心呵护,竭力维护;身后整理遗著,为其代言。约略就是这一生嫁得好,杨绛没有苦相。你看她书中去找钱钟书的片段,没有深情实难赋。老夫老妻也天天鸿信传书,能隔河遥望便兴冲冲等候,趟河渡水只为了看一眼。她笔下反复出现的“默存”二字包含浓情。钱钟书桀骜,孩子气,墨涂杨绛、打猫助威都是耳熟能详的段子,一生得罪人无数,引来刻薄之名,其实不过赤子之心。这位把婚姻的围城写成经典的才子,却是个炫妻狂魔。钱钟书引用英国传记作家的话:“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钱钟书在《围城》序中说:“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1946年初版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后,在自留的样书上,钱锺书为妻子写下这样无匹的情话:“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一生若能得一知己相伴终身,便觉得此生得到眷顾再无奢求,欣欣然,雀雀然,知足豁然,宠辱皆忘,跌宕起伏只当过眼云烟,世事无常不过弹指挥间,只带着一身孩子气、少女气,百岁也不曾老去。足矣。


 干校六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