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书评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7-1
ISBN:9787563340231
作者:[德]歌德
页数:589页

浮士德精神

很简单的一本书,情节逻辑清晰,且内容丰富,引用非常多的神话传说。究其竟,讽刺为多,哲学辨思成分也很多,都在说明作者对无神论的辩论,讽刺各式各样的宗教和形而上学,追捧大自然的本源美。最喜欢这本书的结论,善恶不分离,最终的善,不会离开恶的先前引领,非常棒的结论!

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是一个理想的探求者,他一生经历了漫长的复杂的道路,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精神束缚中解脱出来,摆脱了低级的官能享乐和迷离的情欲,否定了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妥协道路,也否定了向古代“艺术”美去追求出路的幻想,然后追求更高的理想--以自由劳动开拓人人幸福的乐园。浮士德思想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浮士德,形象的魅力在于他那不断追求用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他在书斋中领悟到“泰出有为”到他终生探求的最后结论“要每天每月去开拓生活和自由”,都体现了这种精神。

18世纪中到19世纪初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2005年11月28日,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歌德名列第7位。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浮士德》(Faust)是德国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共历时六十年,它是歌德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的概括,是歌德最主要的代表作。世界文学巨著《浮士德》被认为是德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同时也是最经常被引用的作品,这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内容复杂,结构庞大,构思宏伟,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歌德的《浮士德》在文学史上,与莎士比亚的戏剧、但丁的《神曲》具有同等地位。《浮士德》既可作为研究人生的经典著作,亦是极佳的休闲读物。 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而且涉猎的学科很多: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如他在1784年发现了人的颚间骨。 然而更少有人知道,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风景画家。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盛;他把他的精神触觉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要占有映照人类内心世界和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锐的感官,以及他长达82个春秋的高寿,使他在不同领域里——首要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上,他以无比的执着,从童年直到老年,始终怀着浓烈的兴趣,并几乎一直热情地进行实践,画了2700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

【原创】魔鬼,战士,科学家——简评哥德作品《浮士德》

“一切无常世相,无非是个比方/人生欠缺遗憾,在此得到补偿/无可名状境界,在此已成现实/跟随永恒女性,我等向上、向上。”——《浮士德》悲剧第二部 之 “高山深谷”浮士德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多少年来,我国对于浮士德以及浮士德精神的理解始终停留在“自强不息”上,关于这个现象,杨武能在他翻译的《浮士德》的后记中已经阐述得很详细了。在此不再赘述(参考《浮士德》 杨武能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杨武能提出了“浮士德精神”远远不止自强不息这么简单,而强调了所有的自强不息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人道和仁道”,这有别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剔除了人性而光谈奋斗的荒谬。在本文中,本人既无意将这部经典名著的内涵用政治的理论加以分析阐述,也无意将这部作品作为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吹捧标榜,而对于前人已经对于这部作品所提出的观点也不再重复。就事论事,在本文中,我只是想谈谈自己对于浮士德这个人的理解。浮士德到底是一个什么人?这个问题就像是自己多年前问老师“卡门到底是什么门”一样荒谬。卡门压根儿就不是一扇门,同样,我想说的是,浮士德也压根儿就不是个人。它是介于魔鬼、战士和科学家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存在。歌德花了一生的时间来创作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分裂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个漫长的过程无法被缩短,当然对于歌德本人来说也无法被延长,如果他还可以再活得久一点的话。这个过程大体上是这样的:首先,歌德将自己简单地分裂为两股势力:善的和恶的;然后,他用了他这一生的时间反复的使这两股势力进行斗争,而歌德自身则为这两股势力的斗争埋单: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毁;接着,他把这两股势力拆开,让它们各自流浪,而这个时候的歌德就处在了一种虚无的状态当中,这一个过程最长,整整持续了23年;最后,是由这两股势力自身找对了“回家”的方向,重新融合成了一个整体,歌德的实验就算是圆满完成了。以上所说的这一个过程是我对于《浮士德》背后的创作过程的一个臆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歌德自身处于的位置始终是一个科学家,一个尝试进行通过一系列的人格反应来生成灵魂的实验的科学家;然而,在试验的过程中,歌德又将自己抛弃而转变为《浮士德》中的浮士德,以及靡菲斯托。时而是浮士德,时而又是靡菲斯托,当自己在崇高而积极的海洋里遨游得厌倦了,他想要尝试更“高境界”的事物,于是将自己变成了靡菲斯托,他想要理解对于恶和堕落,人们遭遇的所谓的不幸,所谓的痛苦和绝望到底是怎样的。只有真正体验才能真正理解,这是歌德自身抱持的一个观点,所以才会安排浮士德遇到了魔鬼,将他从迂腐的书斋中解放出来。而另一方面,歌德自身的清高又使得自己无法接受自己体内的这种肮脏和腐朽的特质,即使它确确实实地存在,所以在试验的第一阶段中,也就是在《浮士德》的悲剧第一部中,歌德始终处以一种战士的状态,浮士德始终离不开靡菲斯托的帮助,只有在跟他抗争的过程中,浮士德才能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获得更多的欲望的满足。歌德的理想同样如此。而浮士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种战斗的过程中,自己的灵魂已经被摧残得体无完肤,无法复原了,所以悲剧第一部的悲剧性所指即为浮士德(抑或直接说是歌德)的这一种将灵魂出卖给魔鬼的选择,说白了就是歌德当初在开始试验之前所做出的要将自己的人格进行完全分裂的决定。这完全是他自己选的。从这一刻起,开始了我们人类所普遍认同的“广义上的悲剧”。而在悲剧的第二部里,歌德开始将靡菲斯托和浮士德彻底的分开了,他又重新将身体抽离回了现实世界里,因为他一时找不到出路,进入了一种虚无的状态,这一个状态,一去就是整整23个年头;而在故事发展的空间当中,浮士德和靡菲斯托在没有了科学家歌德的外力施加的条件下,同样进入了一种完全虚无的状态:浮士德变得完全依靠靡菲斯托去完成自己抽象的、形而上的欲望,已经不具有“人性”,而靡菲斯托也在竭力帮助浮士德完成他所要求的欲望的过程中渐渐的迷失自身作为魔鬼的本性,一切事物变得暧昧而难以捉摸,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多少“浮学”研究者普遍对《浮士德》悲剧第二部感到分析困难重重,而最后所产生的观点也变得颇富争议。悲剧第二部虽然是歌德在经历了23载光阴的精神流浪之后重新找回灵感而写成的,但是在这一个阶段,与其说歌德是在创作,不如说在记录:记录一段虚无的流浪的过程,期间没有确定的人物,确定的地点,确定的时间,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更像是一场梦。而对于一个梦来说,我们至多给出的一个结论只能是:这是欲望的体现!(参照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然而,似乎对其内容而言,没有丝毫去探寻的价值,梦的片段没有任何的意义,而组合在一起之后才能抽象地表达一种欲望。那么,让我们回到《浮士德》中来,刚才说了《浮士德》的悲剧第二部如果是歌德自身的灵魂进入虚无之后的流浪的真实记录,那么,用梦念来解释的话,浮士德此时的欲望——即产生梦念的动力——就是一种对于生的渴望。人的欲望可以被分为三种:食欲,性欲,求知欲。而这三种欲望的基础(basis)和终点(destination)都是求生欲。然而《浮士德》中的求生欲却远远没有这么简单,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真正的伟大之处:歌德在他这23年的“流浪”过程中其实未必一无所获,在他最后的奄奄一息的时候还不忘将他的“梦”记录到底的毅力也并非仅仅出于作为一个作家的高尚品质。恰恰相反,歌德的这种流浪和记录其实是被迫的,他,不得不这么做。原因很简单:他在第一部里已经将自己的灵魂的统一性打破,而本能的求生欲促使他要想方设法地将这两个分裂的灵魂重新组装在一起,然而这个时候,作为一个科学家,他已经无能为力,在没有想出更好的方法之前,只能任这两个灵魂在试管里自由地反应;而在经过了23年的化学反应之后,歌德总算是找出了一种重新将这两个灵魂融合的方法:对于那种人世间最大的谜团,同时也是究极的恐怖——虚无——的直视。歌德是通过虔诚的记录来完成这一“直视”的过程,尽管他很不情愿,尽管他充满痛苦,但在他看来,这是唯一的方法了。所以,在《浮士德》的悲剧第二部里,从浮士德想要帮助国王度过难关而采取了办设酒宴,到为了找寻当初在巫厨家的镜子里看到的海伦的映像而回到远古的瓦普吉斯之夜,再到后来的谋权篡位,当上了国王,领导者,开拓疆土和造福百姓,直到最后,一切都失败了之后,他在说完了“好美啊,请停一停!”的话之后就被带上了天国(就像法国新浪潮导演罗伯特•布列松在他的《乡村牧师日记》里的总结性语言“有何差别?一切皆为恩宠!”一样)。浮士德和魔鬼之间一切的旅程都没有任何的逻辑和章法,就像是化学物质在试管里的反应一样,分子之间的碰撞都是随机发生的,然而,这种看似定理的背后是彻底的混乱无章,这才是世界的本质,虚无的真相。歌德所找出的直视虚无的方式是记录这种虚无的混沌本质,作为一个大学者来说,在别的正常人眼里,他甚至是疯了,因为这种混沌对于一个从未有勇气将自己的灵魂分裂的人来说根本无法理解,而当人们真正认识到他作为一个战士,一个科学家,甚至是我即将提到的,一个“魔鬼”的那种无与伦比的虔诚的时候,除了敬畏,还是敬畏。歌德和《浮士德》是伟大的,在所有“自强不息”的背后是对人类完成终极体验的牺牲,以及对人类认识灵魂的一条决定性道路的开辟。“最后的风景”,这是日本动画《MONSTER》倒数第3集的标题,但对于整部作品而言是一个核心意象。何谓最后的风景?杀手罗伯特只是在临死前笑着说出这个词,作者浦泽直树也没有对此有明确的解释,但是在《MONSTER》中反复出现的东西德边境的那一望无垠的飞沙走石多多少少可以透露一些这种风景的直观特质:荒凉和宁静。虽然这个空间始终被巨大的风吹得震耳欲聋,但是身处于空间外的人能够体会到的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这个画面是动态而非死气沉沉的,然而却找不到一样活物,甚至是能够招来活物的元素。就是这种彻底的荒凉和宁静构成了这一幅最后的风景画,里面装得下所有东西:欲望,情感,生命;里面又什么都装不下:欲望会被冷却,情感会被吹散,生命则被埋葬,最后依然呈现出的是原本最初的荒凉和宁静,这是一种境界,称为“空”(empty),这同时也是所有循环的接合点。几乎每一个看过《浮士德》的人都有这种感觉:整部作品看下来或许不大看得懂,但有一种感觉却是相同的,我们通常会脱口而出这个词:史诗。的确,《浮士德》给人的感觉就是一部史诗,篇幅浩大,气势宏伟,是经历了许许多多爱恨情仇,艰苦磨难,悲欢离合之后所呈现出的一种释然。歌德同样不例外,而他的释然,则是在生命将逝之时的快慰:实验成功了!战斗胜利了!灵魂又再一次恢复到了完整的状态!他在《浮士德》最后的一个篇章“高山深谷”里对他的实验成果做了并不清晰,但却完整的阐述报告:一切无常世相,无非是个比方,这个“比方”指的就是他所记录和看到的“虚无的真相”虚无当然无从描述,而只能借用其他我们所熟悉的事物加以比喻,比如说,魔鬼。歌德的最后的一个身份即是魔鬼。它是耸立在最后的风景中的事物,对着所有即将死去的人微笑,而每一个看得见这个微笑的人都会抱以同样的模仿,并说出:“我终于看见了最后的风景!”就像浮士德临死前说的:“好美啊,请停一停!”那并不是对于死亡的恐惧而产生的癫狂表现,恰恰相反,虽然人在将死之时的物理意识是趋向于零的,然而精神意识却呈现出了一种极致的清醒状态,精神和灵魂达到了共振。只有在这个时候,每一个说出的词都是一种最直接的灵魂映射,没有任何掩饰的机会和必要。而之所以说歌德的身份是魔鬼是因为当我们模仿那个魔鬼微笑的同时,我们自身就变成了魔鬼本身,然后我们进入了那幅最后的风景中,微笑着成了一种不朽的定格。那时,我们死了。歌德就是在这短短的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的时间里完成了一个身份转换的过程:从科学家转换到魔鬼。靡菲斯托愁眉苦脸的同时,他的创造者却微笑着屹立不倒,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我们惧怕虚无(魔鬼),然而却欣然变成了虚无(魔鬼)本身。“人生欠缺遗憾,在此得到补偿”无法了解虚无是我们最大的遗憾,而最后得到的补偿是变成虚无本身;“无可名状境界,在此已成现实。”那时的我们,对虚无看得真切;“跟随永恒女性,我等向上,向上。”永恒女性?是那个将《最后的风景》挂在历史帷幕上的人吗?她叫什么名字?她叫爱。一种处于精神和灵魂之外的事物,即使是物质和信息也可以拥有的东西。显然,歌德穷其一生,还没有等他大声的喊出她的名字就已经溘然离世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然而对于后人来说却并非如此:探寻爱的人在每一个时代都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像歌德那样的大师。“我等向上,向上。”对于爱,我们从未停止过探寻,即使是在面对《最后的风景》的时候也一样。这才是真正的,自强不息!09.7.27


 浮士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