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拯救我们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544277208
作者:(法) 夏尔·佩潘
页数:168页

内容概要

夏尔•佩潘(Charles Pépin)
生于1973年,法国哲学家和作家。
主要作品包括:《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坐在长沙发上的哲学家们》、《这不是一本哲学教科书》以及与于勒合著的畅销漫画《圣贤们的星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隐约看到和谐/9
第二章 活在意义里/39
第三章 升华力比多/81
第四章 拥抱神秘/123
致谢/155

作者简介

《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内容简介:是法国新锐哲学家夏尔•佩潘围绕“美”这个主题所撰写的一本旨在激发读者追求“生活之美”的哲学主题书。本书缘起于作者主持的“周二哲学研讨会”。在四年时间里,通过围绕“美与决定,美的决定”这一问题的讨论,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思考。著名的时尚杂志《Vogue》将该书出现的价值视为是“赋予了美全新的意义”,因为在作者的视角中,“美被当作了一种个人品位和幸福的表达方式”。
选择提拉米苏,是否就意味着放弃了减肥?一个老实人为什么会喜欢黑帮片?一幅举世闻名、众人称赞的油画又为何无法触动我?我们有太多需要选择的时刻,那些非此即彼的选项,每次都在拷问内心,让我们恐惧未来,怀疑自己,在现实面前不知所措。这一次,放下对自己的怀疑,让美的愉悦指引我们直面自己平常害怕的东西,直面神秘,直面自我的黑暗面。


 当美拯救我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我到现在还记得,中学的美术老师在第一堂美术课的一开始就抛给我们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美?我那时经过思考得出的答案是:能让我赏心悦目、让我沉静的东西。    法国哲学家夏尔•佩潘在书中告诉我们,美,更确切地叫作审美情感,是一种特别的愉悦感,既不能简单将其归为感官的,也不能完全归为精神的。美是神秘而特别的。    既然是一种审美情感,那么私以为美是有些主观的。每个人对美的诠释和领悟会有不同,有人喜欢铿锵有力的音乐,认为那是对自己心灵的震撼,也有人喜欢舒缓的音乐,觉得这样的音乐能给自己带来平和。有人喜欢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画作,有人欣赏柔和的画风。其实,喜欢何种风格,与欣赏者的个人经历、性格以及当时所处的情境有很大的关系,无关乎高低优劣。    我们所观或所闻的,其实都是套上了主观意识的,看某位作家的作品,看到的是自己的经历或是自己渴望拥有的;听某段音乐,心中泛起的是自己感受到过的心情;看到某些建筑,勾起的或许是多年前身处的场景。是这种代入感,让不同的人感受到不同的美。    能遇到我们所能感受的美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那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是我们对已经发生的和渴望发生的事情的一种积聚情绪的出口,产生的审美愉悦也让我们渐渐明白两件事:(1)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存在着差异,我们自己本人和希望成为的样子也存在差异。画作上美妙的生活场景让我们看到这与自己现在的生活有着许多不同;小说中的人物让我们想起当初自己就想要成为那样的人;这首乐曲营造出的氛围和当时我们所处的境地形成了反差。这些都让我们了解到理想和现实的不同。(2)然而,这种差异也并非不同数量级上的无限大,并非遥不可及。能看到的自然景色那是客观存在的,艺术作品基本都是源于生活的,所以,千万别被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异所吓倒,能遇到这样的美,证明了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通过种种努力到达的。    美能够拯救我们于生活的水深火热,能够让我们敢于换种思考方式,能够让我们沉静下来,更好地认清自己,让我们与自己平和地相处。    当我们遇到美的时候,请暂缓匆忙的脚步,无需多想什么,好好享受美带给我们的一切,那是一种神秘,亦是一种豁然开朗。
  •     这个时代的人大都很忙,也很迷茫,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挤占了越来越多的思考时间、空间,更是越来越多增加了人的盲从与焦虑。这个时候应该挤出些时间看这本书,《当美拯救我们》,这本书,不适合一气读完,毕竟是以哲学的视角地述美跟我们的生活,读的时候,思路必须要跟得上作者,才能领悟他表达的主旨。虽然有些内容里充满了哲学范畴的高深,但作者还是从我们常见的生活状态切入思考,这种思考有源头,更有方向,只是过程里充满了曲折,甚至有空白停留,有些内容我读得也很无助,因为跟断了作者的思路,显得有些理解困难,但是作者的叙述已经非常通俗并且竭力简洁了,关于美,我想靠这么一本书远远不能全面讲述。如是有一定美学基础,读这本书,定是可以轻松些。我最喜欢书中第四章,作者以自己在暴风雨天气去游泳的经历,作为切入点,当时我甚至能体验到在那种恶劣天气里,作者潜入水里,所能感受到的水的温暖。是他的经历才让我更容易理解后面的思考,“美让我们学会爱上自己不懂的东西”这句话非常触动我,因为在这个时代里,每天都会诞生出自己不懂的东西,越是不懂,越感到神秘,越是神秘就更感到害怕!就是怕!在这个时代里时常出现,我们怕的东西很多,怕被时代抛弃,怕被家人抛弃,怕被朋友抛弃,怕被理想抛弃……所以我们只能很努力,很努力。但是尽管这样,内心总是充满了迷茫的不安,因为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可以界定我们的努力是否正确,没有一个具体的位置,可以使我们达到满足而停下。我们的努力只是为了不被抛弃,这个时候,其实人真的很累,唯有看到美,才会令我们驻足思考一下,哪怕你留意到的美,只是一片即将隐没的晚霞,那一刻,您也会感到生命一下子生动起来。而不再是机械的追逐。当一切标准渐渐开始模糊,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和个性化,我们所能遵循的管理越来越淡化时,内心对美的感受力并没有减弱,只是对于美,仍然没有判断标准,作者在书中第一章,隐约看到和谐,这句话很耐人寻味,美是什么?难道就是我们隐约看到的和谐吗?于是我想起了漂亮,有人这样定义过漂亮,漂亮就是亲和力!我一下记住了,因为我从未想过,漂亮应该怎样接定义,但是这句话簌地就进入我的内心,难道漂亮不是亲和力吗?虽然美充满着主观性,但美总能引起大家的共鸣,“美教会我们去爱那些无法理解的东西。”所以迷茫时,总有美能够慰藉我们的内心,友情的美令我们感到支持!亲情的美让我们感到温暖!爱情的美让我们感到生命可贵!迷茫充满了内心,只要您眼里还有美,内心还能因没感到愉悦,你就不会迷失。作者用对美的思考来鼓励我们,其实这是一本温暖内心的书,充满智慧和美!
  •     心中有美力量无限——读《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滁人也著名的时尚杂志《Vogue》将《当美拯救我们》一书出现的价值视为是“赋予了美全新的意义”。这让笔者很好奇:美还能拯救人们?该书能赋予美怎样的意义?哲学书籍,很多都是“高大上”,让人望而却步,但该书却没有让读者有这种感觉。该书的作者是法国哲学家和作家夏尔•佩潘,主要作品包括:《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坐在长沙发上的哲学家们》、《这不是一本哲学教科书》以及与于勒合著的畅销漫画《圣贤们的星球》。谈到这本《当美拯救我们》的创作经历,夏尔•佩潘是这样说的:“这本书的成书要归功于我主持的“周二哲学研讨会”以及参与其中的各位管理促进会的公司主管们。”“美为何吸引我们?”是夏尔•佩潘在周二哲学研讨会中曾经讨论的问题。四年的时间,作者和那些管理精英围绕“美与决定,决定之美”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积极地询问这些精英的做法、价值观,聆听他们的想法、意见,分享他们的审美情感和体验。该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那是真正地做足了背后的功夫。不必担心深奥难懂的哲学探讨会让读者“一个头三个大”。事实上,该书作为哲学著作,却一点儿也不呆板。且允许笔者带着大家重温一下开头:“让我们先来想象一个女人,她开着一辆小车被堵在了路上。她的背有些痛,似乎比前几天更严重了些……突然,前面那辆车一个急刹车,害得她差点追尾,她的背又痛了起来……就在这一刻,她都要哭了……突然,收音机的某个电台传来了米歇尔•贝吉的歌声,歌声立刻抓住了她。那感觉甚至无法用言语形容,歌声伴着钢琴的旋律流淌过她的全身,将她融化。那一刻,某种东西在她身体里凝聚,接着流向四肢百骸,之后是完全的宁静,“这真美”。……这个女人叫露西。是美,将她从放弃的边缘拯救回来。……”看看,有关美的力量问题,有关美的意义,就这样鲜活地开始了探讨。作者通过模拟各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告诉读者:每时每刻,美都在帮助我们,唤醒我们、拯救我们,它以乐观的方式抚慰我们,有时也以积极的方式令我们不安;每时每刻,美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更加开放,更加完满;每时每刻,美将我们的创伤治愈,它带给我们一句问候、一声抚慰、一片天空,使我们在病痛中得到慰藉,在现实中得到慰藉,也带给我们面对尖刻批评、面对自身缺点的勇气。的确,“美”很虚幻,不同的人眼中的美不一样,但又每时每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一个心中有“美”的人,的确能实现最好的自我救赎。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作者有趣而聪慧
  •     薄薄的一本,断断续续,花了些时间才读完。读的过程中,状态有睡前,等车,上地铁,饮红酒,迷糊瞌睡,还书前快速拉完。挺享受读着这本书,经历着这些状态,感官和神经融为一体,或者形容不了。打分看到标签里说是哲学浅水区,还真是,相对于刚开始接触哲学的自己挺浅显易懂,没有那么烧脑子。散文随笔,讲究的就是个闲散随便,额,我是这么理解的,所以,如果用结构和精炼来说,我认为还是过于冗长。作为第一块还没迈进大门的敲门石,恩,对自己而言还不能称为敲门砖。从中可深入开展的体系,能够大概了解其他哲学派系的一家之观点,也值。
  •     学会拥抱那些我们可能无法解释的神秘,就单纯的享受美的那个过程便好。
  •     玄之又玄。
  •     翻译得好棒,原以为会晦涩但不仅没有还读得津津有味
  •     西方美學,比較淺顯易懂。依章節順次講到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這本書的結尾是:我們需要美,需要美讓我們將神秘容納與掌心。
  •     只看懂了一点:作者说审美是对潜意识的释放和满足。
  •     不管怎么说,美的东西就是有格局!
  •     喜欢作者朴实地从生活场景片段去谈论“美感”的实质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我们为何需要审美。很好的美学启蒙读物,读来轻松,愉悦,静下心来品读,也是一桩美的享受。
  •     在Boston回来的飞机上读完了。那周看了好多Monet、Gogh、Hopper、Klimt、Vermeer、Brancusi等等的画和雕塑还有终于看到了Munch的Summer night's dream,在美术馆所经历的感动读书时又重温了一遍,以理性的方式。喜欢最后以神秘来结尾,尽管感觉其实并不需要为了与前文匹配而作太多补充。就像作者开头早以说过的,美并没有标准。在美面前 感受比理解更重要。
  •     教学用,一般
  •     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最后一章,学期小论文即视感。
  •     我们是为了美而活着
  •     实体书封面值四星半,内容最多两星
  •     读了一点 觉得非常懵圈.........好吧之后再尝试一下 觉得太散了很难看的下去 以后再也不要不看内容直接买书了...><
  •     直觉是最高级的运算
  •     能引发人共鸣且通俗易懂的小书,很喜欢。
  •     无法从专业角度评判。从美学普及角度来说,写得不够动人,有场景,没故事,我都不知道一般读者是否能坚持看康德、黑格尔和弗洛伊德等等。我一直期待能出现一本《苏菲的世界》的美学版,但是显然这本做不到。美学这东西到底有没有吸引更广泛读者的可能性呢?
  •     也太像论文了。。
  •     新书,封皮做的美,所以……翻译并不晦涩,算是好读。但如果美实在就是体验都是平静就是拯救,那么所有这些理性的分析其实都是废话。我们只要把握机会欣赏它就好了。囧。当然人生有太多共性,在美面前我们有太多无需解释的东西,但我始终忍不住想提出的问题是,个体的差异性。美感体验里实在有太多东西都是私人化的,也许最终的被升华、被感染、甚至被恐吓、被征服都是类似的,但真正唤醒我们的是什么,我们是如何被塑造被引领被诱惑,这可能才对现实影响更大及更棘手的问题。
  •     不是特别系统,有些散乱。
  •     Comprendre autre chose、Transfer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