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学家谋杀案

出版日期:2015-7-31
ISBN:9787020108202
作者:[美]格拉汉姆·摩尔
页数:382页

内容概要

格拉汉姆·摩尔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小就嗜读推理小说。他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更凭借电影《模仿游戏》获得第八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他的处女作《福学家谋杀案》被翻译成十五种语言,广受好评。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莱辛巴赫瀑布
第二章 贝克街小分队成员
第三章 最后一案
第四章 遗失的日记
第五章 服丧
第六章 ……直至今日
第七章 吸血鬼
第八章 幽暗的房间
第九章 耸人听闻
第十章 运用演绎法
第十一章 苏格兰场
第十二章 一项提议
第十三章 白色长裙
第十四章 服丧中的詹妮弗·皮特斯
第十五章 爱的宣言
第十六章 答录机
第十七章 暴行清单
第十八章 休闲阅读
第十九章 坏掉的发夹
第二十章 追逐
第二十一章 黄泉岸上的维吉尔和但丁
第二十二章 大裂谷时期
第二十三章 妇女参政论者
第二十四章 血字的果实
第二十五章 监视
第二十六章 罗恩·罗森博格的理论
第二十七章 艾米丽·戴维森的奇异故事
第二十八章 思考
第二十九章 回到苏格兰场
第三十章 《英国鸟类》《卡图卢斯诗选》和《圣战》
第三十一章 与爱德华·亨利初次会面
第三十二章 图书馆
第三十三章 纽盖特
第三十四章 唯有心之所信才为真实
第三十五章 求助
第三十六章 无解的问题
第三十七章 家族中的死亡
第三十八章 小梭鱼酒馆
第三十九章 印刷工
第四十章 古老的时代
第四十一章 不计代价
第四十二章 夏洛克·福尔摩斯博物馆
第四十三章 凶手
第四十四章 现在轮到你来杀我了么?
第四十五章 亚瑟·柯南·道尔遗失的日记
第四十六章 莱辛巴赫瀑布
第四十七章 告别
作者手记
致谢

作者简介

有福尔摩斯的地方总有谋杀。
有柯南·道尔和福尔摩斯学家的地方竟也如此!
一百年前的伦敦,柯南·道尔被卷入一桩连环案件,他不得不借助笔下侦探的智慧,以求伸张正义;
一百年后的纽约,为寻找柯南·道尔失踪的日记,全世界最具声望的福学家济济一堂,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谋杀……
到底谁能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从已知推及未知,从当下追溯过去,解开环环相扣的世纪谜题?


 福学家谋杀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1902年3月,美国《文人》杂志编辑哈里·瑟斯顿·派克(Harry Thurston Peck)和阿瑟·巴特莱·莫里斯(Arthur Bartlett Maurice)在一封公开回信中首次使用了他们自创的新单词:福迷(Sherlockians)。此时,柯南·道尔还有34个福尔摩斯故事没有写;电影只是少数弄潮儿在探索的新领域,广播和电视甚至连雏形都未出现;罗纳德·诺克斯那篇开创了“福学游戏”(Great Game)的研究论文发表则是十年后的事……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煤气灯下那个身着斗篷,头戴猎鹿帽的侧影早已走出书本,渗透进大众文化的各个领域。他成为一种象征,被改编,被戏仿,被解构,经久不衰。福迷们遍及世界各地,他们将其视为真实人物,乐此不疲地讨论着他的生辰身世、教育情况、案件细节。对福尔摩斯钻研透彻的福迷还将研究上升为一门严肃的“福学”,并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因而被称为“福学家”,其中美国的“贝克街小分队”是成立最早也是最著名的福迷组织。格拉汉姆·摩尔的《福学家谋杀案》就是一部以福迷为主角的小说。如今市面上的福尔摩斯戏仿作品数不胜数,但摩尔聪明地另辟蹊径,用双线穿插叙事的手法:一方面将视角放在福尔摩斯的缔造者柯南·道尔身上。探索他从“杀死”福尔摩斯到“复活”福尔摩斯这段时期的经历和心路转变。另一方面则聚焦于年轻的福迷哈罗德·怀特,后者在福学家亚历克斯·凯尔离奇死亡后试图用福尔摩斯的思维方式调查真相。两个看似无关的故事形成了微妙的互文,并最终合为一体。正如摩尔在开头所说,这是一部“历史小说”。其中柯南·道尔部分的很多细节可以找到史实依据,如他的生活和交际圈(与布拉姆·斯托克,詹姆斯·巴里,奥斯卡·王尔德的友谊)、法制和罪案(新苏格兰场、‘浴缸中的新娘案’、‘多塞特郡牲畜虐杀案’)、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妇女参政运动)等等。摩尔在这些基础上,虚构柯南·道尔意外卷入一桩案件,在见识了警察的无所作为后,道尔决心亲自查案。作家安德鲁·朗格(Andrew Lang)曾说过:“文学家不会被人当回事,当他步入另一个领域,他就成了业余人士。”道尔毕竟不是能轻易地洞察一切的神探。当调查不顺的挫败感袭来,支撑他继续的首要因素并非让正义得到伸张,而是他不想被自己笔下人物的名声所嘲弄,他要用真实的、活生生的例子证明并不逊色于虚构角色……这是个非常有趣的设定,但美中不足的是,摩尔对案件的构思有些稚嫩。在推理部分上,尤其是调查的关键情节设置上较弱,至少称不上非常令人信服。关于哈罗德·怀特的部分则像一部中规中矩的解谜电影,或者将这条线视为相对应的“现实小说”,摩尔不仅描绘了福迷组织“贝克街小分队”的历史和会议礼仪等细节(由于‘贝克街小分队’不对外开放,能窥见一斑已属不易),还为我们展示了这个福学家群体的众生相,他们看似古怪精明但都是性情中人,从中可以发现很多现实中福学大拿的影子。而故事里柯南·道尔的后人也与如今柯南·道尔遗产会的管理者一样,无休止地争夺版权和财产,似乎所有疑云背后都有他们的绰绰阴影。摩尔的叙述方式是令人熟悉的,无论是道尔与布拉姆·斯托克,还是哈罗德·怀特与莎拉·琳赛,他们实际上分别充当了两条故事线中的福尔摩斯与华生。也许是为了刻意追求两者的相互照应,步调一致的节奏将悬疑色彩拉长冲淡,导致推理过程并不突出。但本书真正的魅力在于,两条相隔百年的平行线最终融汇,看似水到渠成,细细回味却不得不佩服摩尔的构思。道尔为什么让福尔摩斯复活?他失传的日记在哪?上面又记载了什么?《空屋》前后福尔摩斯的个性为何发生了重大改变?亚历克斯·凯尔到底被谁谋害?莎拉·琳赛站在什么立场?……最终所有的疑问都得到解答。这些答案是如此地“基础”(Elementary),又是如此地顺理成章,令人满意,大大弥补了推理部分的薄弱。摩尔还道出了广大福迷的心声。在有些人看来,福迷,特别是福学家,是个非常奇怪的群体。他们明知福尔摩斯不存在,却依然为这个人著书立传,他们聚会时会打扮成书中人物,他们对60个原著故事烂熟于心,他们会翻遍维多利亚时代末至爱德华时代初的史料,痴迷于寻找能与福联系起来的痕迹……仿佛个个是沉迷于虚幻的怀旧病患者。但真的如此吗?历史上福尔摩斯所处的时代,伦敦是个“大污水坑”、贫困问题肆虐、妇女没有投票权、种族歧视严重、同性恋是犯罪……在今天看来,并不是理想的生活环境。福迷们并不是真正“怀旧”,他们热爱的是书中那个“可以被理解的世界”、“一切问题皆有答案的地方”。正如摩尔借书中人物之口说的“他生活的世界如此有序,符合逻辑”。这种“理性世界的浪漫”。是福迷们得以从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脱身小憩,聊以安慰的心灵之港。我也很喜欢摩尔为故事设定的时间点。道尔的部分结束于1901年,这一年初,维多利亚女王逝世,老旧帝国繁华的表象渐渐褪去,平静之下孕育着变革;这一年,英国各地的煤气灯开始陆续被替换成电灯,更好的照明效果大大改善了“盗贼和凶犯可以在伦敦随意游逛,就象老虎在丛林里一样”的状况;同样是在这一年,《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发表,阔别八年之久的福尔摩斯重回公众视野,虽然不是正式“复活”,但也足以令很多拥趸兴奋不已。以这样一种新旧交替、拨云见日的方式收尾,其缱绻的情怀和厚重的时代感不言而喻。
  •     去年年末,因为机缘而有机会读到了这本《福学家谋杀案》,其实在读过之后便打算稍微写点什么,无奈当时琐事缠身,而且实际上我本人虽然十分喜爱福尔摩斯,但是对所谓“福学”所知甚浅,所以自认为有很多地方难以评论,故而打算在更多涉猎一些相关资料之后,再下笔。譬如说,当时我读到书中所谓的福学家研究会“贝克街小分队”在美国纽约开会时便感到十分不解,但是在后来我查过相关资料,得知这个组织实际上是由一群美国福学研究者所创办的,心中的疑惑就释然了。此外,正好北京大学推理协会计划于本学期开一次介绍福尔摩斯的读书会,而且由我本人主讲,因而便借此机会多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并在读书会结束后提笔写下这篇迟来的书评。老实说,出于种种原因,如今我对于当代欧美推理小说(尤其是其“推理”部分)往往不会抱有什么太大期望,至于福尔摩斯的仿作自从看过《丝之屋》之后便也没有多少阅读兴趣了。不过所幸,《福学家谋杀案》这本书关注的是福学家和柯南道尔本人,而并非福尔摩斯故事的再度演绎,对于我来说倒还算是一个比较新颖独特的切入点。说到本书的作者格拉汉姆·摩尔,国内的读者知道他,几乎可以肯定是通过那部由卷福主演的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模仿游戏》,而直到读了他的部作品,我才知道原来他一开始是写推理小说的,而这本小说更是他的处女作,他在书中提到,是在童年时因为母亲的引导下,通过阅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走进推理小说的世界的。不过尽管如此,正如宣传的那样,这本《福学家谋杀案》与其说是一部推理小说,倒不如说是一部历史小说,或者历史推理小说吧。总的来说,这本书是双线叙事,其中一条线讲的是现代,一帮21世纪的福学家们在“贝克街小分队”围绕柯南道尔手稿及其引发的案件所发生的故事,而另一条线讲的则是维多利亚时代,柯南道尔本人卷入一桩连续谋杀案之中的遭遇,在故事的最后,两条线的内容衔接到了一起。其中,我觉得现代篇写的并算不得好看,里面的悬念乏善可陈,几乎跟一般的畅销悬疑小说的情节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并不能很好地吸引我读下去,好在每个章节都很短,而且是和道尔的故事穿插进行的。另外柯南道尔的故事倒是比较有看头,可以让我每隔一章可以看到一点有趣的内容。而且事实上,读到最后我也发现,这本书真正的精华部分几乎都是在道尔这条线上。在这本书中,现代篇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内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关于演绎法,另一处是关于福学家的生态描写。其中第一条很有建设性,说的是只有福尔摩斯的那个时代才适合于那种一眼通过着装之类的看出对方的身份,而在现代这一点则很难;而至于第二条,比起觉得有趣,我其实更多的是感到十分好奇,即现实中的福学家们是不是真的都跟书里写的一样不着调,简直就跟名侦探柯南中登场的“福尔摩斯谜”的水平不相上下,并没有感到什么特别专业的地方。相比而言,似乎米泽穗信古典部系列的《愚者的终幕》中福部里志想成为的那种“福学家”好像会让人感觉更专业。可是,这两部作品里所用的单词却都是“SherlockIan”,所以到底有没有什么区别呢?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感觉其实即使是史上有名的“福学家”们,也总是乱搞一些莫名其妙的名头。毕竟,这帮人用这么正经的心态,把一部虚构文学里的人物当做现实中存在的人物来进行研究,本身就已经够让人不可思议的了。至于我比较喜欢的维多利亚时代的部分,说实在的,也有许多地方让我感到困惑。比如,虽然是书中在写维多利亚时代的故事,但是从文风上来看,却总觉得现代的痕迹过重。我之前为《丝之屋》写书评的时候也说过,书的故事内容好与不好另当别论,但是那本书令我较为欣赏的一点就在于,文风上比较接近道尔。这本书则不然,而且虽然我不知道布拉姆·斯托克跟柯南道尔究竟是什么样的亲密关系,但是既然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自始至终都是以姓相称,我就不能不对布拉姆一口一个亲切的“亚瑟”感到一丝难以释怀。至于他们两个人一起男扮女装潜进女权主义者的集会时,道尔甚至为了侦查而剃掉了自己的胡子,我觉得这个场景毫无真实感,而更像是在开玩笑,很像是漫画或者儿童读物。且不论道尔会不会真的做出这种事来,我绝不认为书中那种蹩脚的化妆能够瞒得住一屋子脑筋正常的女性。是的,无论事实如何,作为维多利亚人,这里的角色多了一些美国式的东西,缺少了一点英国式的内敛和含蓄,而这一部分,我认为,无疑是维多利亚文学的精髓所在。说到底,无论是现代篇还是过去篇,由于写作的感觉很“轻”,所以现代的谋杀案的真相或是过去的谋杀案的真相如何,我都不是很在乎。所以说起来,这本书里真正能让我有所感触的部分和这些内容并无多大关系。本书真正打动我的,其实是1900年王尔德去世之后,布拉姆和道尔的一番对话。在这段对话中,他们通过对新式电灯的感慨联想到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以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布拉姆对道尔说:“在接下来的百年里,没有人会关心我,或者你,或者奥斯卡”,“他们会记住的是那些故事。他们会记住福尔摩斯。华生。还有道林·格雷”,以及“这个世界并不需要亚瑟·柯南·道尔,它需要夏洛克·福尔摩斯”。这段对话,让我找到了那种,我追寻已久的,描写维多利亚时代没落的类似“大河小说”的感觉。也许,这段对话作为真正“历史推理”的部分,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柯南道尔在停笔后那10年间的一些心理变化。也许他发现了,尽管他也许不愿意承认,由他也许是无心之下所创作福尔摩斯早已不是一个角色,而是一个神话,会成为侦探小说这个概念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他所热爱的那个时代本身,却终将逝去。毕竟在百年之后的今天,柯南道尔和他的维多利亚时代都成了遥远历史,而福尔摩斯却依然熠熠生辉,永世长存。
  •     作为一位初出茅庐的历史小说?家,格拉汉姆•摩尔的处女作切入点十分巧妙,不仅避开了几十部福尔摩斯的仿作(其中不乏名家名作),也给自己作品中推理的质量留了条后路。本书采用平行叙事的手法,奇数章讲述了妒忌笔下侦探名声的阿瑟•柯南•道尔在让福尔摩斯同莫里亚蒂教授一起坠入悬崖后,专心撰写现实主义的战争小说,然而一枚邮件炸弹却让他不得不模仿福尔摩斯的思考方式,与热心肠的好友布拉姆•斯托克•华生一起,撇开只会一脸崇拜地请他签上福尔摩斯大名的笨蛋警察们,凭借难以置信的好运气和基本演绎法,一路追踪与炸弹相关的连环谋杀案。谈到19世纪末的伦敦,最轰动,最让犯罪学家、侦探小说家们着迷的连环命案犯,当属开膛手杰克。这一迷之凶手,已经衍生出了多部小说和影视剧,甚至连远在东洋的岛田都写了部《开膛手杰克的百年孤寂》,而福尔摩斯智胜开膛手杰克的作品也为数不少,甚至不乏影视杰作。当然也有好事的研究者们戏谑地讨论为何正典中丝毫没有提及这一案子,并列出华生或福尔摩斯是杰克的可能性。事实上,现实中的柯南•道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杰克保持着兴趣。1889年,唯灵论信徒柯南•道尔被报道试图通过凶器刀子与一位受害者的灵魂对话,来追踪开膛手;1892年参观了苏格兰场著名的黑色博物馆;1894年第一次谈论了福尔摩斯会如何追踪凶手。(参考自谜斗篷010《恐怖的研究》)。然而作者也明智地避开了这一热门题材,选择在虚实交织的叙述中,讲述了一起源于“浴缸中的新娘”的连续杀人案件,并穿插进当时热火朝天的女性选举权运动,不仅让中产保守派的柯南•道尔在破案过程重新考虑浪漫主义作品存在的意义,也试图用道尔直面黑暗后的心里转变,为回归后福尔摩斯的性格变化做出某种解释。偶数章则以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悬案——福学家死亡事件之“消失的道尔日记”为蓝本,以在千禧年刚刚加入福学圣地贝克街小分队的书虫哈罗德的历险,来尝试对老牌福学家的神秘死亡做出解答,并用记录了百年前那次历险的失踪日记,将横跨一个世纪的两个业余侦探(和他们的华生)联系了起来。当然,作为熟读成千上万文学作品的业余侦探/小说新手,第一次的实际操作自然不会像大师们一样行云流水。正如卡尔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游戏》中所批判的普通侦探小说模式——在一堆嫌疑人中间发现了一两个非决定性线索,于是,灵光一闪,侦探识别了真相。同样,在本书中,哈罗德灵光一闪,认定被鞋带勒死的福学家是自杀,并由此寻找到他在自己书房里设下的线索,其后便单线条发展,只需寻找故人在各处留下的提示。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找到了故人误以为已被销毁的日记(其实并不太难),并抱得(女)华生归。道尔这条线更像警察小说,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家访,陷入困境则车到山前必有路,再加上名声的作用,终于破了这一连环杀人案。在得知凶手因为痛恨女性争取选举权而杀害她们,并将自己视为伙伴时,道尔五味陈杂的内心,大约是正典后半部对女性关注程度增加,描写更立体的理由吧。值得吐槽的是,有人会用送炸弹来引起关注的方式求道尔帮忙破案吗?在作者手记中,摩尔提到,小说中大部分背景都是真的,包括消失的日记、2004年的福学家死亡谜案,以及贝克街小分队及其衍生协会的内幕,还有道尔与斯托克甚至王尔德的友情。不知道书中讨人厌的曾孙塞巴斯蒂安•柯南•道尔是否有其原型?(和《空屋》中的莫兰上校有关系没?)当然阿瑟•柯南•道尔与第二任妻子所生的两个儿子全部是花花公子,并都将父亲的遗产作为摇钱树,同时可以确认的是,即便已经21世纪,这个家族的纷争还在持续下去。从整部书来看,我相信作者嗜读推理小说,然而我不太相信他是个福迷或道尔迷。两个非常明显的错误:1、P55,福尔摩斯扒开灰尘,用火柴照亮漆黑的角落,发现了“RACHE”这个词 。正典中是这样的:“到这里来,”他(雷斯垂德)一边说着,一边很快地回到前屋里……他在靴子上划燃了一根火柴,举起来照着墙壁。“瞧瞧那个!”他得意地说……在这处没有花纸的墙上,有一个用鲜血潦草写成的字:RACHE;2、P280,小罗杰从他哥哥金斯利推着的手推车上掉下来,摔断了胳膊。罗杰的前臂打了石膏,而金斯利因为对弟弟过于粗暴而被好好教育了一番。前面提到道尔与第一任妻子只有两个孩子,而且妻子当时由于严重的肺病已无法生育。然而“柯南•道尔第一次婚姻留下的女儿玛丽一直活到1970年代中期,但是她并不拥有文学作品的继承权。”(引自《柯南•道尔身后事》(上),豆瓣ellry译)总的来说,就像作者自己认为的,这更是一本历史小说,而非侦探小说。根据零星的事实和细节,推断、想象某些未解之谜的谜底,就像白教堂杰克一样,其中自有乐趣,而缜密的推理反而居于次要地位,毕竟,悬案往往不像数学题,有着充分必要的解答条件。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奥斯卡死了…” “…王尔德?”
  •     挺好玩的戏作,其实没有特意玩梗
  •     说实话故事一般,没有什么严谨的推理和巧妙的构思,但也挑不出什么大错,至少还是合格线之上的作品 采用双线叙事但两条线完全可以当两个故事看,互相之间关联不大
  •     当年读福尔摩斯的时候,从来都只是把悬念、惊悚和杀人那种神秘感当作故事的核心,但是是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福尔摩斯,以及其他侦探小说。我不禁想起当年自己班门弄斧写的那篇关于文学和世界理性终结的议论文,而在柯南道尔的那个年代,福尔摩斯他是一盏代表理性的明灯,但又何曾不是代表理性时代终结的一盏煤油灯?
  •     历史同人,还有一定的历史推理。部分真相相当baka,赞(
  •     一个关于柯南·道尔黑历史的历史小说www布拉姆·斯托克对柯南·道尔真是真爱啊www不愧是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模仿游戏)的得主,1900年和2010年双线叙事的节奏掌握的非常不错,不过最后收尾阶段有点赶,两边的事件其实都算是普通的有趣,但是交织在一起就变得挺有趣的了。
  •     内容不错的,柯南道尔的那条线非常迷人,居然还提到了王尔德,很有意思。作者将其定位为历史小说,因为里面根本没出现“福尔摩斯”这个人,主角是柯南道尔。扣除一星是因为“夏”洛克的翻译,只认歇译,就当我有强迫症好了。
  •     还真的以为他们就此就找不到日记了呢。伦敦的地名出现总想说,嘿!我去过那里!时光荏苒,福尔摩斯时代的伦敦其实并不可爱,倒是现在更加美好呢。
  •     每个福迷都能懂这一把辛酸泪。
  •     出乎意料,有点喜欢……虽然味道还是差了一点点。更喜欢1900年的那条线,被笔下人物的影像纠缠烦扰的作家,妇女参政论者,所有的偏见、无奈与悲哀,以及福尔摩斯存在的意义——由于我的存在,伦敦的空气得以清新。
  •     作者不愧是得了奥斯卡奖的编剧……充分的电影化叙事啊。神夏那部SP是不是从这里面借了梗?
  •     还真是现实事件啊,充满了对福尔摩斯所处的那个灯光昏暗,雾霭沉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情怀'还有对福尔摩斯系列的“只要有事件,必有答案”的可知论世界观的一种信任感吧。三星半。故事很单纯。
  •     滂沱大雨敲击着厚重的窗户。外面的贝克街上,煤油灯的光亮如此微弱,几乎照不到人行道。雾气在空中环绕,煤气灯给它笼上了一层苍白的黄色光晕。每一间昏黑的房间、每一个黑暗的角落都孕育着神秘。而一个男人走进了那个灰暗雾蒙的世界,他可以凭你的衬衣袖子式样讲出你一生的故事。在才智和烟草的帮助下,他将光明照进了黑暗。现在,请告诉我,这不是一种极致的浪漫吗?
  •     两条线相映成趣,玩的梗也算恰到好处
  •     不管在生活中捏他起来多么狂热,福米们在内心深处都明白,真实的生活不可能像福尔摩斯小说中那样,一切疑问都有答案,逻辑和秩序始终主导一切。但这种模糊的认知,并不能让人在被真相迎面击中时坚强多少。造梦者亲手摧毁了梦境,暴力和死亡无法阻止也无法终结,理性的浪漫拯救不了苍白而无生气的伦敦。莱辛巴赫瀑布忽然多出了一种象征意义,它埋葬了以理性之光消弭罪恶、净化人间(“由于我的存在,伦敦的空气得以清新”)的理想,也埋葬了故事里所有理想主义者的狂热和天真。
  •     现代与柯南时代对照着写比较好玩,除此之外案件本身比较一般,叙事有些啰嗦。
  •     大概可以算历史推理吧,最大的亮点是关于王尔德那一段
  •     福学家生态的部分有趣,如果能用更长篇幅来写就好了!
  •     挺好……的??
  •     双线齐头并进,文字的蒙太奇并未带来超过预期的惊喜,总体较单调无味,缺乏激动人心的段落;最大亮点是柯南道尔彼时经历与后世历史的交融杂糅,在细节上有不少重合处,以彰显两个平行章节的联系,但过于直白浅显,缺乏智力较劲的乐趣;对福尔摩斯的引用和指涉大多为人所知,并无新奇观点。
  •     意外地是本简单的小说,尽管篇幅、双线叙事以及刻意控制的节奏都在努力使它显得色调更灰悬疑味道更浓重,最终留下的印象反而是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纯真。情节之外同样是预想之外的美,在于犹如晨昏交界处时代的若干剪影,定格于想象的色彩散发感伤的余温,无比适合对逝去事物的主观美学。关于正义的价值判断表象暧昧内里干脆,所谓历史小说,终归是作者精神的具象,共感永远源自情怀而非真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