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国经野之道》章节试读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3
ISBN:9787806788639
作者:周振鹤
页数:167页

《体国经野之道》的笔记-第141页

关于侨州郡县

《体国经野之道》的笔记-第157页

今天的莆田市,明清时期的兴化府,元代的兴化路,宋代的兴化军治所,辖区历千年不变,且从元代至今只辖莆田、仙游两县。在元代是最小的路,明清是最小的府,今天则是最小的辖县市。所以如此,就在于这一地区有独特的方言(莆仙方言)、文化(科甲鼎盛)、宗教(妈祖文化的起源)。

《体国经野之道》的笔记-第165页

第六章 外重内轻还是内重外轻——行政区划 变迁中的政治因素
一、内外轻重的转换
内——中央政府或中央集权; 外——地方政府或地方分权
外重内轻可能引发割据分裂局面,促使统一王朝走向瓦解,是汉唐两代的教训;
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是宋、明两朝的结果。
中央和地方关系还可成为干枝关系、首尾关系、本末关系
对于统治者来说,保持一姓专制政权的长期统一和稳定是最高的政治目的,因此对地方安宁的重视超过对地方发展的关心,同志政策的制定就往往偏向高度中央集权的那一端,只授予地方当局以最低限度的必要权力,维持老百姓的最低生活水平。
二、政治主导原则
中央政府总是力图尽量简化层级,以便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第七章 从基本一致到部分分离——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的关系
在划分行政区域时应注意到尽量使之与地理环境相一致,以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维护王朝的稳定。
一、 古代对自然地理区域的认识
气候与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两个基本因素
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影响+土壤和植被——自然地理区域的划分
中国可以分成三个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区又可进一步分成七个自然地区和三十三个自然区
表九 全国三大自然区、七个自然地区和三十三个自然区
二、《禹贡》的地理区划
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九州:冀州、兖(ya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政治地理区划——五服:五百里甸服(中心统治区)、五百里侯服(诸侯统治区)、五百里绥服(必须绥抚的地区)、五百里要服(边远地区)、五百里荒服(蛮荒地区)
三、 秦郡的自然地理背景
秦郡的划分基本上以山川为界,郡的地域范围与自然地理区划存在互相对应的关系,或者是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或者数郡组成一个完整的地理区域
关中和山东地区开发充分,经济发达,人口分布较密,因此郡的幅员较小,郡数较多
北方一郡自成一个地理单元的不少,如内史,占据当时最富庶的关中盆地
南方在秦代开发尚浅,地广人稀,郡境较大。
四、 唐代十道的划分
唐十道严格地以名山大川及关隘要塞作为界限,并以之取名,形成在地貌组合方面相当完整的地理区域
五、 元代行省与地理区域的脱节
元代行省的区划根本不考虑自然环境因素,而是根据军事行动和政治需要来确定;省界的划定以犬牙相入为主导原则
第八章 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行政区划地理分布的变迁
政区的废置和分布情况是经济兴衰和人口变迁的一项动能态指标:因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新的农耕区的开发,人口的增殖和外来移民的迁入,都会引起政区的增设;反之,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或迁离,就会撒废一定数量的政区
一、 行政区划的置废分合
一班情况下,新政区的设置多是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人口的逐渐增加而进行的。如果在短时间内,有大量政区同时建立,那么不是由于新领土的开拓,便是出于某种政治需要。
由于政治需要而大量新增政区,往往不能持久。如西汉初年所封列侯,到中期已所剩无几,汉武帝元鼎五年一次性免侯削爵106人。又如隋唐之际膨胀起来的州,在“贞观元年,悉令并省”。
一次性并省大量政区也有两方面的原因:
1、 承大乱之后,户口严重损耗,许多政区人虚地荒;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初年因“百姓遭难,户口耗少”的缘故而大量裁县
2、 由于政治原因,需要对政区进行坚决及时的整顿。
二、古代经济中心从北到南德转移
《禹贡》将九州大地的土壤分成九等,雍州黄土高原的土壤为上上等,北方其他各州则为上中等、上下等和中三等,南方梁、荆、扬三州却是下三等;
并且,就气候而言,北方气候凉爽,雨水虽少但集中,于旱地作物勉强够用
秦汉时期,北方已形成关中和山东两大农业经济中心;而南方还是“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nou四声)”。
东汉末年到两宋之际,北方出现几次大动乱,迫使黄河流域人民南迁到淮汉、长江以至闽岭以南地区。移民过程实际上市一中文化快速传播的过程;同时,割据的政权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也积极发展经济。
三次移民浪潮:
1、 西晋永嘉之乱后
南来的北方侨民大都集中在淮水以南、太湖以北地区,江淮一带的农业经济取得长足的进步。
当时的人将江南比作以前的关中:“会(会稽郡)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宋书•卷五十四•列传第十四孔季恭》)
2、 安史之乱之后
安史之乱使得北方诸道化为千里萧条荒无人烟的灾区,难民迁至淮汉以南地区,其中苏南浙北、江西北、中部和鄂南湘西北三个地区集中了相当数量的难民。南方农业文化的发达从江淮一带向西扩展到中南地区,因此唐后期,“每岁县赋入倚办,止于浙西、东、宣歙、淮南、江西、郸岳、福建、湖南等八道”。
3、 靖康之难
靖康之难使农业文化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各阶层的北人大批迁往南方,两浙地区聚集移民最多,南方经济再度加速发展;而北方由于战争的影响,经济受到破坏。
元明清时期,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如明代全国三十五个工商业城市,有二十四个在南方;明代苏州一府垦田数只占全国的百分之一多一点,而税粮的征收却几乎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顾炎武评论北方经济文化的衰落说:“今日北方有二患,一曰地荒,一曰人荒。”
三、南方和北方政区分布密度的逆转
各层政区地理分布变化的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
高层政区:
汉武帝时十三州,四州在南,九州在北;东汉末年,依然如此。
西晋前期十九州,南七北十二;后期南方增置两州,南北比例为3:4
唐贞观元年,全国十道,南北各五道;玄宗时十五道,南八北七;
北宋元丰时期二十三路,南方十四,北方占九;
元代,十一省大致为北五南六;
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五省在北十省在南;清代十八省南北比例也为2:1
统县政区:
秦:内史和四十八郡,北方三十三点五郡,南方十五点五郡(东海郡跨淮水南,各计半郡),比例为2.2:1
两汉时期,南北比例大致为3:7;
三国时期,由于吴蜀的开发,增设很多郡,因此到了西晋统一时期,北方总数为南方的1.2倍;
隋代大业年间,全国一百九十个郡中,南北大致各一半;
北宋中期,据《元丰九域志》统计,共有府州军监297所,其中南方177所,南北比例接近3:2;
明代,全明179个府和直隶州,北方41个;
清代,据《嘉庆重修一统志》统计,全清十八省共有249个府和直隶州,北方88个,南北比例接近二比一
四、东南地区经济发展与政区分布的关系
六、 移民和政区置废与分布的关系
1、 侨州郡县的设置
永嘉之乱后,大量的移民以宗族部曲的形式集体迁徙往南方。东晋南朝为了招抚安顿这些流民,便在他们的侨民地居设置新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并以他们的原居地为新政区命名。
严格来讲,侨州郡县并不是真正的行政区划,大部分没有“实土”,无一定的幅员,也没有明确的边界,层级也不完善。
起初,侨民不必缴纳赋税,使政府损失大批收入;后来便有了土断的办法,就是将侨民的户籍断在侨民地上,使之附着在政区之上,以便按时按地征税纳赋。
2.因移民而增设政区
大规模迁徙使得政府增设新政区
七、 交通路线与政区分布
八、非经济因素对政区分布的影响
1、秦代边郡和边县
郡的设置最初是军事防御的需要,普遍布设在战国的边地。尤其是秦、赵、燕三国为了与北方的胡人争夺农牧区边缘地带,而高筑长城,密布边郡与边县。
2、 西汉侯国和王国
政治手段的结果
3、 唐代岭南五管的州县
唐代岭南道设五府节度使,“以广、桂、容、邕、安南府皆隶广府都督统摄”,名岭南五管,相当于今两广、海南与越南北部。这里是当时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这是政治上的需要,是为了争取和团结最大多数的支持者,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如岭南道。这些州县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当地豪酋进行管理。
赤畿望紧上中下
一、县级政区的等第
县的等级一般是以户口的多少来划分
《汉书•百官公卿表》:“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续汉书•百官志》:“每县、邑、道,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次置长,四百石;小者置长三百石……县万户以上为令,不满为长。”
与此同时,县的等级也与其地位、重要性、职事繁简以及所处的地域经济水平有关。如边地上的县等第偏高,数百户就可以置县令,当做大县看待,这是地位重要的缘故。
魏晋以来,由于经过三国之乱,人口数大量减少,但县数仍有1232,县的分等标准降低,以三百户,三百户以上,五百户以上,一千户以上,一千五百户以上,三千户以上分成六等。“县千户以上,州、郡治五百户以上皆为令,不满此为长。”
东晋南朝以后,置令标准更加降低。如县分为两等,五千户以上县令,相秩千石,位八品;五千户以下县令,相秩六百石,位九品。
北朝的分等情况不清楚。如北魏,只知县的等第是以上中下之等来划分。如北齐,细分为九等,即上中下三等之中每等又各分三等。北周的制度较为明晰,以人口数量:户七千以上、户四千以上、户二千以上、户五百以上及户不满五百分为五等。
隋初州郡县三级都分为九等。后来罢郡,以州统县,仍分为九等。隋文帝后期又改九等州县为上、中、中下、下,凡四等。
隋炀帝罢州置郡,重新划分标准。将首都和陪都所在的大兴、长安、洛阳、河南四县位于全国诸县之首,号称“京县”;其他的县则“以所管闲剧及冲要一位等级”。“闲剧”指事物的繁简,“冲要”指地理位置的特征。
唐代开始,县令长的分别正式取消,县的长官一律称令。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以之分全国的县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京都所在之县为赤县,唐代首都为西京,辖长安、万年二县;陪都一为东京,辖洛阳、河南二县;二为北京,辖太原、晋阳二县。此六县为赤县,也称京县。首都及其陪都所在的京兆府、河南府以及太原府的其他八十二个属县称为畿县。其他的所有县以户口多少,地理环境的优劣等标准划分为望紧上中下五等。
赤畿两等县带有卫戍性质;望紧两等县带有冲繁性质,表示地理位置重要而又事务繁杂;上中下三等则以户口为准划定。
宋代基本沿用唐的制度。不同的是望紧分等也以户口为准,四千户以上为望,三千户以上为紧,二千户以上为上,千户以上为中,不满千户为中下,五百户以下为下。
元代,县的分等原则发生较大变化。至元三年(1266)定长江以北的州县六千户以上为上县,二千户以上为中县,不及二千户为下县。南方诸县分为上中下三等,以三万户以上为上县,二万户以上为中县,一万户以下为下县。
明代以后,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明初吴元年定县为三等,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六万石以下为中县,三万石以下为下县。
清代县的分等大变,将县的事务繁简、位置冲要作为分等的依据,并和治理难易、税粮多寡一起简化成冲繁疲难四个字的考语。
二、统县政区和高层政区的分等
秦郡是否分等,无明确记载;
汉郡以十二万户上下为准区分大小郡,并且首都所在郡地位较高;
魏晋南北朝的郡承袭西汉,各国分等标准不同;
隋无明确标准;
唐初纯粹以户口作标准,三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户以上为中州,不满二万户为下州。到了开元十八年,将上州和中州的标准分别提高到四万户与二万五千户以上。同时,又以地理位置作为分等的另一依据,在上州之上设辅、雄、望、紧四等州,有四辅、六雄、十望、十紧之分。并且,首都和陪都所在的州,从开元年间起,改成为府。
宋代统县政区有府州军监四种。府为地位较高的州;军在唐朝为戍边的军事组织的一种,大曰军,小曰手捉曰城曰镇,在宋代成为一级政区,地位同下州;监本为开采、冶炼矿石的管理机构,在宋为政区之一,等同于县或州;
在府州等第外,宋代每个府州下都列有或节度或团练或防御或军事四种不同的标识。
元代不但将户口当做为州县两级各自的划等标准,甚至还作为州县统一的划等依据。也就是说,县的户数达到与州的户数相当时就要升格为州。元代的路分为两等:“至元二十年(1283)定十万户以上者为上路,十万户之下者为下路。当冲要者,虽不及十万户亦为上路。”
明初,洪武六年分天下府为三等,粮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二十万石以下为中府,十万石以下为下府。
第十章 都尉、都护府和都司卫所——军管型的特殊政区
一、西汉魏晋的都尉
都尉是汉代郡的长官,作为郡太守的副贰,掌管一郡的军政事务。分为部都尉和属国都尉两种。
部都尉 汉代边郡常按方位分设东、南、西、北、中诸部都尉。
部都尉常设立在新开辟的少数民族地区,以便为设置正式政区的郡作准备,即先用临时军管的办法,保持当地的故有习俗,免征赋税,待到条件成熟时,再设郡。
属国都尉 本是专职管理少数民族的官员,为武职。东汉时期,属国都尉成为管理少数民族的特殊政区,与郡相平行。
典农校尉 孙氏割据江东,着意发展农业,因此分吴郡无锡以西地区为毗邻典农校尉,以军事屯垦方式开发该地。
二、汉唐的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 于公元前60年设立,以军事监护的方式管理天山南北绿洲上的五十个左右的小国,不干预各国原有的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只要求他们效忠王朝。
这些小国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行国,即随水草游牧,无定居;另一类是居国,建立城郭在绿洲之上,从事农耕生产。
唐代前期 在天山南北分设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并且将这种制度推广到东、北、南、西各个方向的边境地区
三、北魏的镇戍
北魏统一北方后,在西北鲜卑和其他少数民族生息地区利用镇戍制进行管理,所管理的镇民主要是拓跋部族的成员;还有一部分镇民是被迫迁徙的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以及被发配的罪犯
四、明代的都司卫所
明初在边疆要害之处遍设卫所,作为军事部防之用,所辖的是军户,即军士及其家属。军士为世籍。
组织结构:五千六百人为一卫,每卫分为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一千一百二十人,下设十个百户所,每百户所设总旗两个,小旗十个。
实土卫所 洪武年间明罢废部分边境州县,建立卫所,有自己的管辖地域和户籍
实土都司
五、唐代羁縻府州与明代羁縻都卫
羁縻,即名义上的统治
唐代羁縻府州
唐太宗平突厥之后,西北诸蕃及蛮夷纷纷归附。朝廷便以其部落列置州县,较大部落则置为都督府,并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县令,采用世袭制度。这些府州县称为羁縻府州。
明代羁縻府卫
努尔干都司、乌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哈密等卫。
六、军事因素对于行政区划的影响
宋代荆湖北路的区划、元初的行省区划
第十一章 六六三十六——行政区划变迁中的文化因素
一、 政区和数的关系
二、政区与宗教的关系
1、因祭祀需要设置的县
陵县:
最早与宗教有关的政区为西汉所设的陵县,即在皇帝的陵墓旁边设置的特殊县,专为奉祀陵园之用。正是名称为陵邑,如刘邦死后葬于长陵,其陵县的名称就叫长陵邑,这标志着陵县制度的建立。
西汉共有七个皇帝陵县,地理位置上分属2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三辅郡,在行政上统归太常管理。另外,其地位还显示在县令的级别上。汉县万户以上方置县令,不足万户置长,但陵邑一律置令,而且秩奉为二千石,与郡太守相当。
陵县的居民成分多是不事生产的旧贵族、高级官吏、富商大贾、游侠豪杰,将这些人集中在这是为了加强监视与控制,防止动乱,包拯安定。
奉郊县,为郊祀和封禅而特设的县。
例:奉高邑。汉武帝元封元年设置于泰山东麓下的一个县,作为封禅大典的基地;
崇高邑,与奉高邑同时设立,为了奉太室山——即今天的中岳嵩山而置。
3、 由宗教事务机构管理的政区
宣政院辖地
4、 行政区域文化区的契合
政区与风俗以及方言的地域差异的关系

《体国经野之道》的笔记-都尉、都护府和都司卫所 - 都尉、都护府和都司卫所

公元1231年元军越秦岭,逾大散关,关中、汉中同时入蒙古军队之手;五年以后,元军又以陕西为根据地南下,进入成都。所以后来汉中盆地也归于陕西,而不再属于四川。

《体国经野之道》的笔记-第154页

古代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曾说:“罗马征服了希腊,在另一种意义上,希腊征服了罗马”

《体国经野之道》的笔记-第128页

明代统一县令为七品官

《体国经野之道》的笔记-第78页

关于宋代的“路”的一个补充说明

《体国经野之道》的笔记-第87页

《体国经野之道》的笔记-第15页

封建与分封

《体国经野之道》的笔记-第142页

关于明代的卫所制度


 体国经野之道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