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08
ISBN:9787218029252
作者:薛忆沩
页数:308页

内容概要

忆沩(薛忆沩)1964年4月生,在长沙长大。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1997年1月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专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现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曾获台湾《联合报》第13届小说奖。


 遗弃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在中国文学界,薛忆沩算得上一个传说中的名字。他从来是疏远文化圈,偏爱简朴简单的生活,却独对文字与文学有着少有的执拗与挑剔。薛忆沩与收获杂志编辑、新锐女作家走走在文汇网#读家视点#栏目,共话他们眼中的迷人文学,更多内容http://comment.whb.cn/reping_art/view/20289
  •     是经由名作家提起才去读的,并且知道一定会读下去。有人说读者不曾见过这本书是种遗憾,我不以为然,图林或者忆沩的生存方式确实属于异类,他只是像人们展示了一类人的状态,客观上并非是一种解决方法,反而充满了纠缠不清的问题无从解答,它丰富了文学上的表达和内容,在人得问题上没有给出什么启迪,通常不是处于这类状态的人会觉得新奇,而图林们只是看到了自己和无望。如果生活态度可以培养,那么我希望人们远离图林式的生存。然而现实是,有人的本质就是这样不断诘问,明知不会有什么答案还是不休,我们不能指望他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也不能指责这样的异类,他们注定是孤独的一类人群,说到底,谁又不是?
  •     看来真的有很少人读过这本书,或者,有更少的人读懂了这本书。说真的,我没有读过。书店里找不到。但我读过很多关于它的书评,然后,我相信,我已经读懂了它,在读到它之前。“图林说,世界遗弃了我,我准备遗弃世界”。我在世界遗弃我之前已经遗弃了世界了。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我很是喜欢..
  •     在他的文字面前,不止内心震荡,天地之间都响彻着一种啸厉
  •     大二 溽暑 无望的恋一如这疲软生活 
  •     这本书一共有两个版本,我只读过这个老版本,新的版本是广东人民出版社的。无事的悲剧,也许有点存在主义的因子。是年青人的思考与迷惘,那时候薛还非常年青。里面的多个短篇小说也在陆续发表出版。
  •       如果时代需要文字来标记的话,薛忆沩和他的《遗弃》属于八十年代,就像王小波和他的作品属于六十七十年代一样。《遗弃》是一本重新被发现和消费的作品,但也许就像作者说的,它的读者数量“既使以二进制计也不会超过四位数”,当然,从销售的情况看,读者数量显然不止如此,但作者所指的读者又怎么能是仅仅为这本书支付了一定价码的人呢?特别是自九十年代以来,当我们的的生活被彻彻底底的物质欲求所支配以后,思想和自由便成了似大熊猫一样的珍稀存在,人们关注它仅仅是因为数量稀少、甚至是在潜意识中把它当做将来注定会灭绝的事物。说到这里,悲凉自心底升起,这是多么让人绝望的现实,当人不在或者不会抱有对未来的希望,那现在的存在和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这种活着不如死去,或者就是死亡的另一种形式。作者笔下的图林为此找到了一种应对之道——遗弃,与逃离逃避相比,遗弃是主动的积极的,是面对不可改变的事实的主动调整。书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历史总是巡回的重复,或者是因果的锁链,对于书成后至今的二十多年,再读时依然那么激荡心灵,久久不能平覆。
  •     虚无的存在啊,让我如何是好……
  •     我现在在图书馆借的主人公名字是图林。
  •     9年前我在《南方周末》上看到这本书的书评,但一直没有见到真书,9年后,我在耶鲁大学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我前几天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没有期待中那么好,或是我太浮躁,需要再读一遍。
    有些地方我清醒,有些地方我糊涂。
    btw,我看到的主人公是铁林,和lz说的图林有一点出入。
  •     遺棄
  •       在中国文学界,薛忆沩算得上一个传说中的名字。他从来是疏远文化圈,偏爱简朴简单的生活,却独对文字与文学有着少有的执拗与挑剔。薛忆沩与收获杂志编辑、新锐女作家走走在文汇网#读家视点#栏目,共话他们眼中的迷人文学,更多内容http://comment.whb.cn/reping_art/view/20289
  •     五星。
  •     此书相当的难找,薛确实是迷人的异类,特立独行,离群索居,《遗弃》随处可见隐喻,意识流,象征,文字与精神,语言与形式,分离及合,不可多得的佳作
  •       薛忆沩的《遗弃》最初由湖南文艺出版,时间是1989年三月。据说这一版读者非常少,用作者本人的话说,是“《遗弃》的读者数量即使以二进制计也不会超过四位数。”二进制的四位数最大是15。我印象中有一篇提到这本小说的文章说它的读者有13个。15或13位读者对一本小说来都是少的意思。令人惊奇的是,这本书竟然在五年后又出了一次修订版。
      
      广东人民在99年八月的这一版,是把《遗弃》收在艾晓明主编的“边缘文丛”里。艾晓明所作的序一开始也是从它的读者少说起,“它印得很少,市面上买不着,缺乏批评和读者。”从89年到新版,已经过了十年多,知道《遗弃》的人也都注意它的读者很少这个事实。我相信作者自己也有强烈的意识,他说《遗弃》“一直迷恋于极少数人不功利的阅读或者不急进的研究。它希望自己永远都只是这种阅读或者研究的对象,而不要进化成为一只在大众传播的森林里贪婪地行走着的稀有动物。”这种表态有点危险,特别是才等了十年,而且这期间的记忆还历历在目——这一版收了一篇题为“《遗弃》简历”的附录,把与小说有关的每一个回音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附录里提到了一些《遗弃》读者的名字,包括周国平、谢选骏、邓晓芒、何怀宏等人,他们都认为《遗弃》是本非同寻常的小说。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一方面,读到小说人很少;另一方面,读过的人几乎都说好。读者中有些是已经出了名的(比如谢选骏,他参与了《河殇》的解说词写作;比如周国平,他的散文集各家书店都有),他们的名字在这个附录里相遇,显示出一种优越感。艾晓明在序言里写道,“十多年了,忆沩写的小说没有引起评论的注意,这并不影响其作品的价值,但对读者却是一种损失。”就是说,读到的人有福了。
      
      这些都是书外话。小说本身特色鲜明,是那种一读就会感觉到与众不同的作品。日记体,叙述者就是主人公,叫图林,和现代电子计算机先行者名字的汉译相同。图林是一位“业余哲学家”、主动失业者,整部小说是他一年里的日记(中间缺少近四个月的时间,主人公用来完成了一部哲学史稿)。日记体小说容易给人一种印象:叙述者就是作者本人——这种看法并非毫无道理:在一部人物内省活动如此深层表露的日记中,作者和叙述者的心理距离不会太远——选择日记体的形式,说明作者打算认可读者把图林看成薛忆沩,图林的哲学思考实际上就是薛忆沩的思考;世界遗弃主人公的同时,也遗弃了作者。作者并没有遗弃世界。以优秀小说的标准来衡量,有些要素把握得不好,比如对话就比较糟,读起来象《巴曼尼德斯篇》一样。
      
      《遗弃》所受到的冷遇正是在情理之中,而读者的喝彩则显得有点多余,甚至作者期待的“极少数人不功利的阅读或者不急进的研究”,也和作品中思辨获得的悲观理念不太吻合。日记里的很多地方流露出表达的急切,结论却总是趋向同一,让阅读者多少感到烦躁。认真读完小说的人,多半会认同作者思考的态度,而对“遗弃”这个概念的理解,也许和作者的本意大相径庭。不过,无论如何,作者执着的劲头令人钦佩,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纳入哲学思辨的范畴,自然会得到很多深刻的感受。这本书是值得耐心阅读的。
      
      
  •     之前也用过类似“不过时”这样的字眼来评价一本书,但是那更多的是指跨越时间的、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从来没有一本中国的小说,像《遗弃》这样,20年前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如今丝毫不差地在新一代人身上重演,不是重演,是一贯如此。
  •     薛忆沩的长篇小说《遗弃》的主人公是生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的一个年轻人图林,图林是一个“自愿失业者”、“业余哲学家”,《遗弃》就由图林一年的日记构成(但从9月初到接近年底的三个多月的日记被处理成隐居写作哲学史而付之阙如)。作为一个“例外”中的“例外”,他突然陷入了存在的困境:他“遗弃”了自己的工作,发现了世界的“混乱”,挣扎在崩溃的边缘,“消失”似乎成了他唯一的出路。在这一年里,图林自动从公务员的岗位退职了;他久病不愈的外公去世了;他以前的上司、一位处长也可能死了;最后他当兵的弟弟也死了。他异地的女友先是怀了一个“别人”的孩子,后是嫁了另一个“别人”。他好像诸事都失败了,也许只除了一件事:他在心灵的路上走了很远。而他走的路是一条很少人走的路,他进的是窄门。
    ——————————————————————————————
    这是市面上唯一卖的版本,和以前的版本不同么?值不值得买啊?
  •       很多年前,我在一位长辈那里看到这本书。那位长辈的夫人神秘地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说这本书是薛赠送给他们的,又说薛面有异相。那个时候才开始读高中,根本读不懂。但又不想放弃。后来这本书就在我家与那位长辈家之间来来回回,有一次长辈的夫人还提醒我,那本书还在我那里,后来我发现那本书确实在我那里。到了大学毕业我也没读懂,读的页数可能始终没有超过80页。好几年之后,我在南风窗的一个访谈里看到薛的说法,要读懂这本书是需要一点抽象思维的。再后来,这本书还是留在了我家,又跟随我家搬迁,现在在书柜里应该有很多灰尘了。如果让我现在再读,我相信我能读懂,正如现在让我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应该能读懂。
  •     读到的第一本有简历的书
  •        在我的意识里对小说的分类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一种分为两类,一个是为了讲道理而讲故事的小说,另一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的小说。而这一本,本应该属于前者。可是我又觉得它好似后者,因为书中的故事总是与我意识中的故事重合,可很快让我从中脱离,这样的阅读狠狠的刺激着我,让我在读它的这一天里有些不知所措。这也许是我觉得无法评价它最大的原因。或者说无法让我简单的评价它,做为一本小说它着实非常的不简单。这不明所以的震撼充斥在我读这本小说的每时每刻。
      
       从来没有一本文学小说像这本一样的吸引我。像是在读着一个离我很近的人的日记一般,有些偷窥的快感,可是里面的那些事件又好似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那种快感又突然被打击进了心里的某个角落,让我觉得很是为之难过,因为我发觉,我正偷窥的那个“我”好像真的是我。这是我在读这本书时的意识流,像这本书里的意识流一样,我觉得这些感觉异常珍贵。
      
       我有着和书中的“我”一样的困惑和不安。“我”不愿意属于这种体制,更不愿意受制于这种体制。“我”必须离去。“我”是一个战战兢兢地在没有意义的混乱世界里寻找意义的人。而我又何尝不是,只是习惯性的逃避让我在寻找意义的时候偏离了轨道,开始把意义强加在一些事情上,比如梦想,比如金钱,比如自由,比如幸福,比如爱情,但这些终究都不是意义,意义的虚无感就如爱情的短暂般让人绝望,不,比爱情的短暂还要更加让人绝望一万倍。
      
       我很清楚的知道梦想、金钱、自由、幸福、爱情,甚至是主义都不是意义,只不过是在无能为力的虚无之中找到的替代品。所以我恐惧着这一切达成的那一天。虚无本身就是人生,而现实却什么都不是,这本书就这么无情的把这样的一个像秘密一样被隐藏着的真理剖开展露在你的面前,退无可退,直到看完的那一刻才能从窒息中缓过神来。我注定不是书中的那个叫做图林的“我”,因为我根本没有勇气逃离,我的逃离只能局限在地域上而已,那种精神上勇敢的背离是我不敢也根本没有能力去做的。
      
       书中的“我”的希望中,有一条说,我也想要像卡尔维诺的小说《分成两半的子爵》那样被分成两半,只是他会让一半去忍受无聊的体制,而另一半来欣赏迷人的自由,而他无法把自己分成两半,相对于无聊的体制,对于“我”来说,迷人的自由更加重要,逃离体制成为了“我”生命中必须要做的事情之一。这一段让我觉得安慰,因为书中的“我”也有想过分一半去迎合这个社会 ,虽然他最终成为了勇敢的社会叛离者,但这样的表述让我觉得安慰,他最终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做好一个叛离者,或者说没有人真正的能够做好。不是我一个人,这样龌龊的自我安慰,让我觉得轻松不少。也让我感谢作者没有咄咄逼人么让人无地自容。
      
       我们向往的那“迷人的自由”真的迷人么?在书的后半段我一直这么问着书中的那个“我”。因为那从体制内逃离的“迷人的自由”最终被埋葬在人生的琐碎里,就像我们身边大部分的梦想、爱情和激情一样,被这丑恶的锁碎吞噬的连渣都不剩。而更可悲的是,如今体制可能已经改变了,但它仍然是体制,仍然起到束缚部分自由的作用,而这逃离的剩余的其它的自由则被锁碎这样的恶魔所吞噬。哲学也好、艺术也好,还有那些被称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切,也许最终都将被生活所吞噬,就像吞掉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一样。在仆人眼里没有英雄,因为仆人照顾着英雄的起居,在仆人的眼里只有英雄的残渣。这才是真正的现实和现实的丑恶。
      
       这是一本勇敢的书,勇敢到像我这样懦弱的人每看一百页都要停下来深深的呼吸,不然我很怕自己就此窒息。很多地方让我觉得悲哀,我深深的知道这些悲哀并不是图林的悲哀,而是我自己的悲哀,我家人的悲哀,这个社会的悲哀。做为人的悲哀。
      
  •     遗弃
  •     我在大学图书馆看到的破旧版本上,主人公也是铁林啊。
  •     哲理小说,类似史铁生思辨但缺乏其真诚;日记体,常用字营造风格,接近余华手法但缺乏韵味而偏于寡淡;墙内开花墙外香,得过台湾奖项,内地文坛(如果真的有)波澜不惊,和王小波命运相同;但王在网络受到热烈追捧,他仅在高级知识分子中交口,真是悲哀,想到了另一个人,冯唐。。。
  •     业余哲学家的挣扎。
  •     对超越世界混乱的不可能性的绝望
  •     我希望有个女孩送我这本书,那样,我会爱上她。
  •     还是那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感觉活着在没有你却到处是你的世界,于是我遗弃了这个世界
  •     真正的绝望,真正的希望
  •     还是值得一读的,虽然读到后面感觉作者有点累,我也有点累
  •     我弄到一本湖南文艺版的,主人公叫铁林诶。
  •     最喜欢的两本书:《红楼梦》、《遗弃》
  •       更像是一本意识流小说 作者叙述者种种对世界的看法 他自命为业余哲学家 这一点倒是切题的 。 最后是他遗弃了世界。这本书没有看完 只是大致草草溜了几眼,其实这本书也是从周国平那里了解到的一本书
      书中的主人公应该是社会边缘化的人 最后他走了 悄无声息的走了
  •     跳出与跳不出,试图跳出与从不试图跳出。将“体制”作为指向令其看似肤浅,却并非仅指政治体制。家族、社会、生命、宇宙……都可以被视作被指向的“体制”。跳入冰冷的河水也不见得就能离开它——还有“安葬”等着你呢。
  •     豆瓣评论什么的都把这书写的很邪性,读了以后没觉得那么邪乎。
  •     一位业余哲学家的骚动。
  •     我特别喜欢这种回到内心的人写的东西。文字实在有太多迷惑,一不小心,读者和作者都迷失在其中了。
  •     fddf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