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风马牛(修订版)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510071263
作者:启之(吴迪),微尘 供图
页数:352页

内容概要

启之(吴迪),学者。著:《内蒙文革实录——“民族分裂”与“挖肃”运动》《毛泽东时代的人民电影》《错乱狂飚的毛时代》《揭密中国电影,读解文革影片》。译:《解释:文学批评的哲学》(合译)《天皇之客:香港沦陷与加拿大战俘》。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姜文的前世今生——鬼子来了》《故事不是历史——文革的纪实与书写》《水木风雨——从清华历史到清华精神》等。

书籍目录

推荐语 1
再版前言 6
第一辑瑞典:接触
1 我是你儿子 3
2 魏安妮的“人道” 12
3 你们累不累呀? 19
4 “你嫂子”,“我老婆” 26
5 中国大片美国编导 35
6 新人新世界 44
7 日本人的逻辑 52
8 螺丝钉精神 60
9 事无两样人心别 68
第二辑 法国:苦难的历程
10 法国老太给我上课 79
11 “占领”?你干吗说“占领”? 97
12 得胜还朝 103
13 斯大林审片 110
14 电影学院,水电系? 118
15 历史成了鬼打墙 127
16 你们想上断头台吗? 133
17 “请关照”与掴耳光 140
18 秦始皇与希特勒 149
19 神甫与乞丐 158
第三辑 德国—瑞典:一个人的遭遇
20 美国电影毒害了我 169
21 啤酒杯里撒了尿 180
22 讨价还价红灯区 191
23 “奶奶”是何方神圣? 198
24 美国左派 205
25 阴阳大战 215
26 “孙子”与“村子” 223
27 “混” 与“玩” 229
28 “卖炕的”与“带把的” 241
29 在羡慕中仇恨 247
第四辑 隆德:钟为谁鸣
30 好莱坞精神 257
31 虐待狂与被虐待狂 263
32 真梦,假梦 269
33 托马斯的悬念 275
34 屁股的问题 283
35 显圣与奇迹 288
36 后新国骂 294
37 斯德哥尔摩症状 304
38 将畅想进行到底 314
附录 与隆德大学师生来往信件
瑞典隆德大学东方语言系学生给作者的信 330
致 瑞典隆德大学东语系诸生 331
沈迈克来信,谈瑞典学生读《中西风马牛》的感想 334
瑞典学生致北京的大学教科书中心部的信 337
再版后记 339
出版后记 340

作者简介

“不可理喻”的中式电影课
一位“呆木”土教授VS四名“鬼精”洋学生
一个中国学者远渡重洋来到欧洲,给一群所谓的“中国通”讲电影与文化。面对着各种光怪陆离的问题、强词夺理的抬杠,他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这个过程中,中西两个阵营的文化差异以一种妙趣横生的论战风格被诠释出来。
《红河谷》如何成功让一个女人从黄河漂流到雅鲁藏布江;《地道战》《地雷战》靠什么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民族战争片;白毛女何以坐上了奶奶庙的神坛;八十年代的北漂是如何《混在北京》的;冯小刚电影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为什么他不让自己显得高深一点。作者以自己的独特思维,对这些荒诞不羁、故作高深的问题一一作答,令人捧腹的同时又蕴藏深意。
中国电影犹如一幅迷宫般的八阵图,吴迪的研究,就像迷宫的导游,不至于使我们误入歧途。他的研究,不仅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激情,而且充满了学者式的智慧。
——解玺璋(影视评论家,《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
如果书中描写的情景对话,都是吴迪本人亲身经历的话,那么他乃是天大的幸运之人,因为它们是如此的令人捧腹、妙趣横生。在这些精心绘制的故事背后,揭示出中国当代电影文化的深刻危机——对于现代政治文化、法治文明和人际关系的愚蠢无知。
——崔卫平(思想批评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北京人用语的活色生香,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王朔趣味低俗,但我不能不承认他的语言是当代小说家里最好的。王小波的语言若不好,即使趣味高雅也不可能让我违背艺术良心。吴迪的语言,则堪称中国学者里最好。至于趣味,不妨这么说,倘若吴迪的趣味不高、不佳、不妙,像我这么挑剔的人,早就把吴迪从我的朋友名单里挑出来——剔出去了。
——张远山(学者,职业作家)
这是一本竭尽狡狯之能事的异书,叙述之洗练老到,台词之精彩尖新,均属骇人听闻。在国语的嗫嚅和洋言的无忌之间,是一片机锋洋溢的智性空间,读者能听到刀剑相交的声音。一卷读罢,我们见到大量战死的观点,它们化为尸骸,横陈于读者的眉峰之间,而在眉峰之上,新的观点又开始凝结。
——周泽雄(文学评论家,作家)
看了这本书,除了生气和嫉妒,还有点奇怪。生气的是,他通篇比较着、显摆着、凸现着电影里的中国特色和中国特色的电影,讲的东西又多又让我动脑子,就凭这些,他写出了这么漂亮的书;我呢,刚被一权威大报把我论述中国特色电影的一段文字删了。嫉妒的是,他居然能以这样笑嘻嘻的态度、幽默的语调、让人琢磨不透的倾向把事情说得那么有声有色。有些故事很像是他自己杜撰的,许多地方我读着读着总忍不住笑。除了生气和嫉妒,我还好生奇怪,他从哪儿趸来的这些奇谈怪论?我也到国外去跟人侃过中国的主旋律,怎么就剩下了学术脸孔?让我不明白的还有一点,他在书里把那些老外写的好生可爱,自己也跟他们处得万分友好,怎么序言的结尾说是“仅供批判”。难不成,吴迪写的不是自己的得意心声,而只是抄录点大批判材料给我们。
——郝建(艺术评论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机智俏皮,风趣幽默,同时又让人在忍俊不禁的阅读中感受中西方文化的鲜明落差、领略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韵味与内蕴,这是吴迪《中西风马牛》高于常见的“域外随笔”之处。这部作品的部分章节2004年在《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杂志发表之后,备受读者,尤其是众多全国政协委员的好评,并被《新华文摘》转载,就是最好的明证。
——杨晓升(报告文学作家,《北京文学》杂志执行主编)


 中西风马牛(修订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本书最开始吸引我的是“让你学会写影评”,坦率的讲,电影我看了不少,但写影评的水平low到不行。光这样一个亮点就把我吸引住了,和我有相同爱好的朋友不妨考虑入手。这本书,不是一本理论典籍,也不是说教书,学生教授在课堂的那些幽默风趣的对话,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于电影的理解,看书时候你也可以把自己代入到这样的一个课堂,去思考问题,重新审视你看过的某些电影。总之《中西风马牛》适合任何人看,没有什么专业要求。中西的观念真的差距很大,我们经常歌颂的伟人,在西方人的眼中就像矛与盾一样,不可思议。芭蕾舞剧是一场美妙的艺术体验和无与伦比美的欣赏,但是中国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将其变成与枪支弹药的结合,中国人看来这是一场革命,向统治阶层反抗;西方人眼里就是性与暴力,西方人眼中艺术就仅仅是艺术,为爱,为美而创造,但是中国把艺术变成谄媚的工具,甚至成为了政治宣传的必需品。国内拍马屁的电影和诗歌也不在少数啊!甚至有导演就专门拍这类所谓历史巨作。书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事情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我们要学会多元化角度去看问题,这样的一本书正好就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人的思维不受限制,思想一旦自由,看到的事物与感受就会有加倍的效果。包括书中提到的革命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是非常值得人们去思考和深思的?无数的影视作品和歌颂功德的作品中都提到了革命的巨大代价,流血的牺牲,子不子,父不父,而反观西方很多的运动,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出动太过暴力的手段去解决问题,更加不会一直把革命挂着嘴巴,时刻进行。建议结合中国古典文化经典《论语》进行思考,孔子的观念中,即使革命是正义的,但也是不可取的,或者说是不仁。天朝的狂妄自大可是出了名的,革命胜利了,所有的功劳都是自己的,嗯,坏事都是对手的,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他存在这个世界上过,就是合理,是当时当下最正确的选择,直到我上了大学,才知道历史书上到底有多瞎,被欺骗的滋味可真不好受,而这期间,中国电影已死,本书作者在这里的写作可是看的我热血沸腾,义愤填膺,一字一句都在打人的脸,虽然我知道身居上面的人脸皮都不一般,但是电影人的脸可是也要掉了几掉。该,谁让你光想着拍马屁呢!同样的问题,西方人能通过语言,动作,称呼更重要的是通过“选票”和“数据”总结出普遍规律,西方人以严谨的数字和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而中国最爱用中国特色来总结事物,比如“多数拥护”,“少数人反对”,更多对于很多解释不清楚的地方中国就会习惯性的归于中国话的语境里;对于我们来说,是主流的电影,西方人看来,可能是笑话,或者说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看人物的行为。比如《焦裕禄》中(我没看过,此类歌功颂德的电影,除非学校统一组织,不然几乎没看过),焦裕禄无故的对孤寡老人好,在西方人眼里,就理解成“他是不是想要继承那个老贫农的遗产啊”!这个可把中国老教授气的够呛,谁让这样的行为违背人家理解的范围呢?你一会是父母官,一会是人民的儿子,好吧!这是一个巨大的中国特色。有那个去照顾孤寡老人的时间,为什么就没有时间去制定相应的制度,以改善更多老人的生活困境。中国还是典型的钦差思想,领导看见了,就越不过去,必须得管。西方却是与我们反过来,发生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有没有法可依,该找谁去解决问题。中国人喜欢用文化作为武器去统治社会,关心人是不是犯错,思想是不是纯正,有没有违背父母的指令和上级的旨意,一旦脱轨了,立马就各种大帽子扣下来,让你永不得反身。西方人却解放人的个人思想,用各种规矩规范人的行为和公权力,谨防社会只有一种声音。西方人的世界也存在歧视,比如肤色歧视;但是西方人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万能的天朝人发明创造了这么多词,例如:地主,资本家,富农,中下农,贫农。我们明明就是同样的肤色,却也斗争的厉害,朽木不可雕也。不仅自己过不好,还要把别人过的好的都拖进泥淖里踩上两脚。可能西方的穷人比我们更懂得气节些吧!同时,国外留学回来的人总会受到国人自己排挤(体制内可能限制多一些),原因就是这些人可能不太纯正了,书记什么的不喜欢。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的书记究竟是个啥样的官,另外德育教授究竟又是个什么东西,他们就是用这两样东西控制的十几亿人的思想,腐朽是从内而外的。关闭国门,开始一场又一场的掩耳盗铃。通过这本书我也开始明白,我为什么一直不喜欢那种类似《甲方乙方》《私人定制》,还有星爷的搞笑电影,因为任何一部电影失去真实的事实作为依靠,都是浮云。虽然说艺术来自于生活,但生活怎么会像星爷那样呢?确定那是艺术,不是狗血。当然像好莱坞大片中的那些未来科技的幻想,我又能够接受,因为那是未来,谁知道将来会不会真的发生。强烈建议爱看电影的朋友入手一本,完全教会你怎么去看电影,怎么去理解电影,又能怎么样通过一部电影看到整个家庭,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政治,文化以及民族骨子里的特点,最重要的是能学会通过电影看到这个国家是否自由。电影人也应该看看,怎么去拍好一部有深度的电影,而不是速食电影,靠色情和暴力去取胜,靠营销打出名声,然后再收获骂名。总是觉得,中国电影病的很重,毛病不轻啊!!不过,有一个广电总局,不纯粹的东西总是要多加一点点。什么时候电影不为上面的人服务了,正视那段被忽略的历史,以及在宝岛的党派的贡献了,中国电影也就自由了!至于圈钱的,那都是病人。“过去中国是文化的沙漠,能够看电影是心灵的春天。而今天的中国,是文化的春天,可是导演却走不出观念的沙漠。春天的花很多,为了吸引人们去买这种花,导演就制造了昂贵的包装盒”
  •     这本书2004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当时把它打扮成电影类的书,2010年该社改了主意,又要把它作为文化类的书再版。而选载它的刊物们对它的认识更加五花八门,《新华文摘》把它看作随笔,《东方》把它视为思想评论,《名作欣赏》把它纳入人文,《视野》把它归为影评,社科院外文所的一位翻译家竟然把它说成是“新小说”。而最先连载它的《北京文学》则把它当做散文,还把其中的几篇评为年度最佳。我对这本书的定位很明确:这是一本以散文为形式,以中外电影为容器,以思想文化为内容,具有多解性的书。书中的四个主角——经常听我课的两男两女:索菲娅、托马斯、费米和魏安妮——需要略作介绍。索菲娅上高中时就开始学中文,大学二年就被送到北大,一年半后回到隆德大学,拿下了中国学学士。在北京上学的时候,她是中戏小礼堂、电影学院的常客,什么实验话剧呀、独立电影呀,她不分良莠装了满脑袋。一到暑假,她就背起行囊走南闯北,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欧洲女人事事不让须眉,索菲娅更甚,非但不让,还常常以女性主义自居,找机会向男权叫板。至少从身高上讲,索菲娅有跟亚洲男人叫板的资格。北欧女人个子都很高,我身高一米七五,索菲娅比我矮一公分,可她一站起来,我就比她矮一大截——她穿着高跟鞋。在我的印象里,高个女人没几个长得漂亮的,北欧女人证明这一观念是个严重错误。索菲娅就是一个美女,金发碧眼,弯眉高鼻,白颈红唇,唯一的缺点是嘴大。她是个好玩主义者,念博士是为了好玩,学中文是为了好玩,选修这门课也是为了好玩,上课捣蛋也是出于好玩。说到捣蛋不能不提到托马斯,他的捣蛋主要是为了显摆。他的显摆颇具韬略,上课伊始,沉默不语,冷静得像条黄瓜。等别人吵累了,他才慢吞吞地站起来,走到讲台前面,在黑板上写上几个字,一边用碳素笔敲打着黑板,一边口沫四溅地发表惊世骇俗的演说。这家伙博闻强记,思维敏捷,辩才无碍,且中文极好,最后一点要归功于他的妻子——一位台湾籍的女博士。托马斯比我矮一头,而我又比高大的瑞典男人矮一头。可想而知,在瑞典人面前他只是个“小不点”。这位“小不点”出生在慕尼黑,青年时代受“文革”影响,向往社会主义,想到中国学汉语。办签证的时候正赶上多事的1975年,他等不及,就跑到台湾学了两年,后来又转到大陆学了三年。学成回国,一边教汉语,一边攻学位。他的博士论文讲的是中苏关系,他又跑到了苏联、东欧和美国待了一阵子。回来拿了博士学位后,就满世界转悠。这一回,算是跟我有缘,转到了瑞典。费米上课时喜欢往嘴里扔口香糖,经常跑出去喝免费咖啡,还时不时地把椅子拉到离桌子老远的地方,把大腿跷到二腿上。他之所以不断地吃口香糖、喝咖啡,是为了缓解烟瘾——瑞典不允许在建筑物里吸烟,下课的时候,学生们常跑到楼门口吸烟,费米是其中的常客。把椅子拉远,是因为他身高两米,一双长腿放在桌子底下不舒服。中国人喜欢高个,可费米不喜欢。他解释说,高个在体育上才有用处,在学术界不但没用反而有害。为什么呢?因为搞学术比的不是体力和技巧,而是活的长短。同一个专业,你活得长,把同辈同行全熬死了,你就是这个行当里的权威。上帝是公平的,并不因为你长得高而给你一个格外坚强的心脏。在心脏相同的情况下,高个的心脏负担重,容易早死,矮个就占了便宜。他还把这个歪论推而广之,认为,如果毛泽东的个子与邓小平换一下,那么中国历史就会改变,我和他的命运也会随之改变——我不会到瑞典,他也不会对中国传媒,尤其是中国电影情有独钟。魏安妮出身书香门第,从她的父母到祖父母,到祖父母之祖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她从小就在书堆里长大,读书是她的最大乐趣。她的家给我的最深的印象就是书——整整一层楼,所有的房间里全是高至天花板的书架,有两间屋子的书架不是靠墙而立,而是一个紧挨一个,书架是钢铁之躯,下面装着轨道和轮子,要想移开必须摇动书架侧面的摇把。在她看来,人生除了读书做学问,念博士当教授,授道解惑,著书立说之外,没有别的可为。跟这个书呆子在一块,你也休想谈别的。这个书呆子不但是个素食主义者,而且是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她不抽烟、不喝酒、不用塑料袋、不穿化纤制品,在城里不乘汽车,五公里之内步行,五公里之外滑旱冰。她滑旱冰的技术相当高超,可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行自如。滑旱冰上学在我看来是个奇观,而在瑞典则是大众文化。这“四大金刚”,使我的课堂变成了奇谈怪论的集装箱,刀光剑影的辩论场,他们破坏了课堂秩序,打乱了教学计划,让我穷于应付。我能坚持下来,全凭出国前自订的“三个坚持”——坚持挣到最后一个克朗,以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坚持宽容宽松的心态,表面上接受一切对中国的正确批评。除了这“四大金刚”之外,我还得介绍一下两位师长辈的人物——我的四舅,巴黎大学的退休教授。他原来是中法大学的高材生,抗战爆发前夕去了法国,一去就是半个世纪,十多年前退休。他娶了一个法国太太,叫维昂,维昂退休前是个德语教师,因为在俄国待过几年,俄语也不错,因为嫁给了四舅,中文也会说。自七十年代末,这对老伉俪就不断地来中国,几乎隔一年一次。我住在北京,自然就成了主要的接待者。四舅的爱好是电影,维昂的爱好是国画。我给他们买过不少录像带、光盘、笔墨纸砚一类的东西。另一个人物是塔吕,他是法国驻外的前外交官,后转到大学教书,退休后与四舅当了邻居。此公灰目弯鼻,小耳阔嘴,一撮山羊胡挂在下巴上,说起话来,胡子一抖一抖的,走起路来,昂首挺胸,腰板僵直,与四舅站在一起,让人想起堂吉诃德与桑丘。他对中国电影并不在行,但是对中国的事极关心,既爱发议论,又爱揭短——哪壶不开提哪壶是他的强项。比如,他问我,为什么电影学院的院长出身于清华水电系?为什么党委书记可以当教授?为什么中国的影评家见风使舵大搞两面派?为什么毛泽东要批《武训传》?为什么……你还没回答出一个,他有十万个为什么等着你。这些为什么古怪刁钻,就是国内一流的理论家也难以回答。没办法的办法就是跟他胡搅蛮缠。这次出国使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生活在洋人中间,少见必然多怪,怪而没处说,只好跟日记说话。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里说:“勇于求知的人决不至于空闲无事,虽然我并不担负任何重要职务,却总是忙着不停,我以观察为生,白天所见、所闻、所注意的一切,到了晚上——记录下来。什么都引起我的兴趣,什么都使我惊讶。”我跟孟先生当然没法比,但在“忙着不停”方面一样。我也是“到了晚上——记录下来”,也是见什么都感兴趣,都惊讶。但这与“勇于求知”无关,而完全是空闲无事的缘故。2003年12月写于北京2013年9月修改
  •     这是本妙趣横生的书,书名也是奇特。中西风马牛,用一问一答的方式道出了一些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吴迪借他人之口表达了自己无法说出的看法。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人的性格差异,导致看事情思考问题方式有很大差别。书中由中国电影讨论了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指出很多平时被忽略的思维漏洞。我们的思维方式、文化习惯,像是对待历史、历史人物的态度,对待现代的教育机制……五千年的历史,有很多故事可以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事情不能只从一人耳里听来,换言之,事情也不能只从一面考虑,也需要全方面、深层次的琢磨琢磨。电影从来不只是娱乐而已,书中吴迪处处“维护”中国颜面,和国外学者以辩论的形式对中国现状展开探讨。把事情从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视角一起讨论,借他们的口指出现在中国存在的问题,说出不可言不敢言之处。了不得的一本书。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2014.4.21~5.2】【今儿凌晨(5.4)梦见在一个中西文化讨论会上随机发言,我提到这本书。】特别特别有趣,的确很难归类算哪类书,还是作者自己对书的定位比较确切。涉及的文化和政治方面很多。最牛逼的地方在于“以西讽中”,正话反说,写了4个胡搅蛮缠言辞尖锐的外国学生对中国的质疑,而其实都是作者自己想说的话。虽然用了这种巧妙的手法来遮掩,但不需明眼即可看出作者用意所在,这样的书还能出版,也真是不易。
  •     因为带过一年高年级留学生,遇到过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所以读起这本书来心有戚戚。作者很机智,很多问题要是抛给我,我可能不知如何是好。高年级的汉语教学让人兴奋,是因为基本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语言学习,会遇到很多思维的碰撞。不过这本书当然不可能是课堂实录,作者加工的痕迹是很明显的。书写得很有趣,不过似乎所有写得过于圆滑、有趣的书,都有一种读过就忘的属性。via 谷谷哒
  •     本科时的文学课老师也叫吴迪,在课上会给我们背普希金的诗,不知道是不是这位吴迪。
  •     非常有趣。读前几篇以为是五毛,再读几篇觉得是讽刺,最后发现又不是纯粹的讽刺,也有无奈的解释。
  •     比我想象中爱玩的教授
  •     作者在书中扮演的角色让人感觉有点出戏。
  •     德国人的思维逻辑让我见识到了
  •     作者貌似是个假装自干五的高级黑,语气调侃,内容倒是也实在,后面几篇满好看。
  •     借西方学生的嘴说自己心里的话,是个不错的设计。用小说笔体人物对话的方式讨论各种电影及相关问题。开头还挺惊艳的,过半就觉得soso了,因为观念不再具有冲击力。这书初版很早,现在看经不住时间沉淀。翻一翻可以,收藏没必要。
  •     挺有意思的~
  •     那些外国学生好烦人....
  •     每段话都相当有画面感,越看越觉得中国电影没得救了哈哈哈哈。比起这四位鬼精洋学生,某人的对外汉语课堂当真小巫见大巫。
  •     中国电影“高级黑”,名不虚传。写得俏皮有趣,特别是“四大金刚”性格各异,对待电影可是极其认真直率,使人不得不承认老外的思维方式虽然迥异于国人,看起问题来却往往旁观者清。书中之“我”显然不能代表本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其中的难言之隐时时在篇章结尾模糊处理,这也是作者在后记中深感悲凉的。不过,作者在种种限制约束之下,还能把对于中国电影的专业讨论、深刻剖析以如此活泼趣味的方式呈现出来,《中西风马牛》的确称得上是奇绝的电影评论。
  •     非常推荐!作者一本正经地以“新左派”的态度维护祖国形象和尊严,誓要和亡我之心不死的资本主义唇枪舌战到底,但实际借外国人之口展示了更多的事物面貌及文化反思。文笔逗趣,充满了反讽。
  •     XJBX
  •     “四大金刚”的点评酣畅淋漓,常令人拍案叫绝,真乃电影界一奇书也。
  •     这本书只有大陆人才能品出味来,虽很早就开始对国产主旋律电影嗤之以鼻,但依旧被老外提问题的角度惊道,让人哭笑不得。这本书用优美的文字阐释了什么叫“高级黑”。
  •     带到麦屯的中文书 典型的中式思维VS西方利己主义 critical thinking 中国电影背后大有文章 这些歪果仁中文也太好了吧
  •     想起前几天读得书中写到: 马内阿:“欺骗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极权统治下写作的作家常常在作品中使用诈术、典故、暗码或粗糙的艺术形象,痛苦而隐晦地和读者进行沟通,同时他们又希望躲开审查者。受到约束的作家不可避免地要借助于欺骗,而这又让他们感到刻骨铭心的痛苦。” 如果不是对“外国人”的很多观点带有赞同,我想作者是没办法"复述"得如此细微。 那些反驳的言论,怎么读都带着自嘲的味儿。 根据这两年关注外媒的经验看,很多观点确实是外国人的思维,作者一定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文章。 他说这本是有幸出版了,还有些书无法出版。估计是欺骗性不够。
  •     奇葩,怪力乱神的颠倒,过瘾。
  •     以欧讽中。
  •     太自作聪明了?
  •     写的很有意思,风趣幽默。
  •     有点意思后就没意思了
  •     书中提到的革命影片基本上都没看过,真心好奇。。。。。。
  •     不常看和电影相关的书,感觉这本别有风味。推荐。
  •     这是一本自黑的书
  •     文章以电影剧情为媒介,侧重以西方逻辑解析国人固有的思想壁垒,而非以理论分析中国电影的起承以及特点。作者借外国人之口道出的,对国人行为背后存在的问题的反思颇为值得人琢磨。但作者侃大山式的叙述方式,三观端正无比的说话口气却叫人有股说不出的反感。
  •     一本正经黑
  •     整本书我宁可当成作者的一种手法,而不是“真实”,但不妨碍它的指桑骂槐,借刀杀佛。如果当初做Tutor的时候看过这本书,我的课堂应该可以更活泼吧。
  •     怎么能这么妙趣横生又摸不清作者的态度 凝聚的是中西思想的撞击 写的是中国特色电影和中国当代电影的危机
  •     难得一见的电影评论书,中西方意见的妙趣大碰撞。作者看似不服,对四大金刚满腹怨言,却认真记录下所有的往来对话,算是他人写我心吧!说实话,国内对于特殊时期产生的电影真是鲜于研究或不屑赘述,但国外学生确是饶有兴致,提出好多新颖独到的见解,真是让我们这些国内学生汗颜。若有朝一日,国内真能著书一本或成片一部,想来也是趣味无穷啊。
  •     看完这本奇书,整个人沉浸在社会主义的美好之中难以自拔。
  •     很有意思,当中国特色遇上西方逻辑。表面上中西思想以一个有趣诙谐的方式撞击,而实际上作者狡猾地将双方观点异化同化,看不清作者的态度,有时候作者故意留白或者仅是展示不做回应,有时候则是隐藏在对方之中,谁又说得准呢。
  •     刚开始觉得无聊 没想到越读到后面越有趣 大有意犹未尽之感 启之先生运用反讽以及借用他人之口的手段,以电影为媒介,探讨了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政治和艺术… 有些地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比如老大哥之类,大概这也是我有些地方了解不透的原因… 嬉笑怒骂 有时倒有鲁迅先生的文风… 快哉快哉
  •     黑死中国才算完。
  •     作者在书中以维护者的形象出现,却被老外啪啪打脸。有时靠雄辩或蒙混过关侥胜一筹,虽然老外哑口无言,但依然给读者留下了一种不信服感。高级黑也就是这样了吧。
  •     犀利
  •     太多想法是之前完全没想到过的
  •     读书馆借的五星级好书,读完自己又买了一本。四大金刚的言论让我想起了我的那些中国比较学的同学们。好喜欢他们独特的视角。#20151005
  •     有趣
  •     只是里面提到的电影大部分都没看过,不然会更有趣吧
  •     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差异
  •     语言出神入化,视角刁钻独特,读来快感淋漓,不忍释卷。
  •     前面很有意思
  •     必看。
  •     这哪是影评,明明是借着外国人的嘴嬉笑怒骂,骨子里谈的都是作者对中国文化的针砭。适合茶余饭后读读,但一次不能读太多,否则气闷,良药毕竟苦口!
  •     但大家读不出顾随夸毛泽东也可作如是观。
  •     写的挺实在,看完基本感受就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十年前的东西拿到现在还适用吗 歪果仁看待中国的目光发生变化了吗 比起再版写写这些新东西是不是更有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