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地平线》书评

出版日期:2015-6-1
ISBN:9787533942094
作者:[英] 詹姆斯·希尔顿
页数:228页

何处是桃源

在乱世跌入桃源,会是怎样的体验?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讲的是属于香格里拉的故事,更是关于乌托邦与桃花源的故事。也许桃花源的发现与抵达,向来是天意与意外,不能寻找,只能偶遇。此次意外来到香格里拉的四人——东方布道团的罗伯特•布琳克小姐,美国人亨利•巴纳德(后来证明是假名,实为惊天大盗),领事赫夫•康维和副领事查尔斯•马林逊上尉。因为一架偏离既定航向的飞机,降抵远离战火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他们的处世态度相当迥异:康维冷静开悟,马林逊焦躁不安,巴纳德热心亲切,布林克罗小姐自负固执。布林克罗小姐笃信基督教,试图感化佛教之地,最终伯仲难分,相安无事。在世外桃源,人的信仰变得纯粹,有如“沉浸在一种梦想之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而同样让人难忘的是之前意外来到罗珍,那个曾经在花轿上的十八岁新娘,带着未知与期盼,迷失在这里,于是渐渐心如止水,调素琴,一呆一辈子。她的年龄成了谜,她的魅力成为风。在桃源里,爱的欲望成为了两个世界的冲突点。康维和马林逊同时爱上了罗珍。因为身处圣地,康维的爱变得澄净,肉体的欲望转化成了灵魂的交融,爱与香格里拉融为一体。而马林逊则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他甚至想逃离世外桃源。最终,世俗胜过迷醉,他们三个人一起上了路,放弃世外桃源,重入江湖险恶。在香格里拉,人们祈求“长生不老摆脱四面楚歌的毁灭厄运”。桃花源不是所有问题的答案,而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在这里我们将与我们的书籍、音乐还有我们的冥想同在,去保存一个走向没落的时代脆弱的精华,并寻求那种作为人在他们的激情都耗尽时需要的那份明智。” 在这里,传统的西方价值观得到挑战,等待亦是获得之途径,追逐反而遭引失去。而对于离开桃源重新入世的结局,反而让人得以释然。如中国先贤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香格里拉存在的意义并不止于环境本身,而是一种对于人心人性本质的净化。经过这里的洗礼,逗留不是唯一拥有桃花源的途径,心存桃源,方得永恒。这是一个难辨真假的故事,桃源是否存在,传奇是否虚构,皆不得而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香格里拉只有一个,桃花源却不止于此。

一些散念

1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动是洗净了心里对香格里拉的杂念。香格里拉这个名字充斥在生活中许多年,不管是那个藏南旅游小城,导游常年举着五颜六色的旗子吆喝着卖纪念品;还是那个五星级大酒店,让人畏惧的灯光和霓虹,都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人太坏,“窃”走了她的名字,可她还是那个她,美丽,纯净,神秘。2希尔顿于一战时期成书,不难想象会寄予着多少人对现实脆弱的愿景,就像漫漫黑暗中投射下一丝光,无谓真实还是虚幻,都带来安宁,哪怕片刻,都是好的。3主角康为心如止水的性格与香格里拉中庸的理念不谋而合,可他最终还是没有留下,因为那个他深爱的姑娘,因为年轻和爱情。这样的结局乍觉不能理解,细细想来,这就是康为,这也是香格里拉,适度拥有,没有绝对。4香格里拉意为“心中的日月”。这个被赋予了躲过世界末日和青春永驻的魔力的山谷,最终也没有人探寻到在哪,如果她真的存在,也许正在安静地默默守护着人类文明的残存,不想被察觉,或者,她就在心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追寻着心中的香格里拉,愿世界末日之时,幸得一时庇护,愿岁月衰老之时,心中永远年轻柚子16.1.15

个人感受

书中香格里拉的存在有两个条件,一个是金子,一个是长生不老。一群不需要自力更生的人自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作者文中说一点也不歧视中国人,但却长寿分人种。推荐的原因是香格里拉的宁静和作者本人的懒散,后面显的有些急躁,逻辑也不通。一本成人童话。康韦一行人由于种种原因留下来,只有康韦一个人是因为宁静,但可能还有对洛岑的爱。当康韦得知她与马林森相爱的时候,他愿为她付出一切,愿意抛掉他梦寐以求并已得到的生活。最后是不幸的,她老死了,马林森也不知去向。康韦接受不了这一切,他亲手造成的一切,继续流浪,不知下落。

虚幻之地

世人对“香格里拉”有太多的想象,而这想象终止于一个原来叫做“中甸”的地方。我没去过香格里拉,不知她是否如书中所述,是一片世外乐土?是否有睿智僧人修行的喇嘛寺?是否有不老的女子弹奏迷人的乐曲?是否在群山之中难以到达?“大喇嘛”的圆寂,“继承人康韦”的离去,是否意味着香格里拉并非理想的家园,正如那名叫洛岑的女子仿佛“琉璃盏中映出的一道虹,或是果树花瓣上的一颗露珠”,宁静神秘的香格里拉只是世人想象中的虚幻之地。莫名其妙的想到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不管曾经有多辉煌与不堪,终将消失得不留痕迹。

《消失的地平线》-你真的想待在一个乌托邦?

我以为它是个纪录片,后来它告诉我,这是个悬疑故事片,而最后的结局?或许在每个人的想象中,或许整个悬疑,不过是主人公康伟精神错乱的虚构,又或者,像那些大喇嘛,不需要结局。我被吸引,是在书的后半部分,康伟一行开始适应了香格里拉,谜团开始一个个揭开,面对真相,如果是马林森是焦虑的,康伟是淡然的,巴纳德是怡然的,布琳克罗是带着使命感的,那如果我身处其中,我想,我该是矛盾的。我想,大部分人都在羡慕着世外桃源,向往着乌托邦,并且发愿等退休了,等赚够了钱,如何如何,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世外桃源,乌托邦,香格里拉。但我们从未抵达,或许只要你稍微转个弯就到达,可我们仍然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转过了那个弯,绕过了那条路,并且嘟囔着,找不到,或者下次再来,这样的离开,就是我想说的矛盾。我向往着心灵澄澈,但我抛不开世俗的惦念恩情,我渴望着智慧通达,但我放不下尘间的世俗享乐,在取舍之间,在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被这矛盾所伤,最终都选择了同一条路,这条路,很多人走过,会与更多人相遇,每个人都会说着自己的乌托邦,但谁都未曾真正走近过,那样的路过,成了谈资,对另一些人来说,闭口不提,因为那次路过,成了伤。不一定选择了乌托邦就是智慧的,走了世俗这条路就是浅薄的,除了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做选择的前提这个理由外,,还有,拐入小径,需要莫大的勇气,这个莫大,要超越人的七情六欲,甚至在我个人的观点里,这个莫大,这样的智慧,是以冷漠,懒散为钥匙的厚重大门。我未曾,不敢跨越大门,所以不知道,大门的另一端,是否超越了冷漠,超越了七情六欲,抵达了智慧的终点?

香格里拉在何方?

年轻时读书,总是囫囵吞枣,不加咀嚼。毕业至今数年,又走过了许多路,看过了许多人。再捧起同样的书细细品读,剥丝抽茧般的竟寻得了许多分的趣味。香格里拉在哪里?印度说它在克什米尔,尼泊尔说在木斯塘,而中国,则说它在云南迪庆。从喀喇昆仑到青海甘肃,从书中无处不在的东方式的智慧,从“无为而治”,到“中庸之道”,再到“渐至佳境”,无一不彰显着外国人对远东神秘巨龙的想象。因此,它一定在中国。然而,争辩香格里拉在哪里其实是无意义的。因为在书中,它应该是非物质性的无形的存在,它是“灵魂向陌生时代借来的不朽”,它是一种伟岸的精神象征。它是隐居之地,避世之所,它是陆地上的诺亚方舟,是纷乱战火间的伊甸园。虽然争辩香格里拉所在没有意义,但隐隐之间,我总觉得尼泊尔耸立的犬牙交错的山脉与之有着气质上的接近。这大概源于数年前徒步时的山间数日。没有电,手机也收不到任何信号,脱离了现代文明的掌控,就像摆脱了心灵上的桎梏,于是在夜幕低垂之际,在漫山的繁星中,在旅舍升起的熊熊篝火中,在无比的安宁中,仿佛寻找到了一条直达内心的通路。“什么是山?”“什么是路?”“什么是生活?”“什么又是我?”这个版本翻译的真真真好!

世界长寿乡罕萨被称为了“香格里拉”

罕萨(Hunza)山谷距离我国的新疆仅30多公里。在那里,4.5万的罕萨人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罕萨人几乎从不患病,健康地活过一百岁在那里并不算什么稀罕事。为了解开罕萨人的长寿之谜,英国医生罗伯特·麦卡森去罕萨进行了实地考查。他发现,罕萨人长寿的秘诀主要有以下几个:①饮食结构合理。罕萨人喜欢吃葱、山药、胡萝卜、牛奶、芝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此外,他们还常将菠菜和马铃薯、薄煎饼一起作为主食来吃。②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罕萨山谷附近有许多河流,这些河流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罕萨人常年饮用这种水,在种庄稼时也用这种水进行灌溉,因此种出来的蔬菜特别有营养。③生活习惯古朴自然。罕萨人多以务农为生,古朴的生活习惯使他们远离了现代社会的恶性竞争,这也是他们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1999年,著名的自然健康创始人森下敬一先生在对129名罕萨百岁老人的身体检查后显示:他们体内脂褐素浓度很低,这使得各个器官机能非常年轻,相当于城市中50岁左右的中年人。这和罕萨人常年食用的一种粉末状食物息息相关。它提炼自罕萨地区的黑橄榄和地中海的蟹类生物,罕萨人用山上的冰川水烧沸后冲饮。森下敬一将这种食物称为橄固力(英文:hydroxytyrosol),取意从橄榄中提取,坚固身体的力量。该研究成果被美国权威健康杂志《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所报道,并称之为“4000年橄榄健骨传奇”。

激情的褪去就是智慧的开始

康韦与香格里拉的一拍即合,全因了这一句话。经历过人间一切阴暗面的康韦,早已对这疮痍满目且惟利是图的社会失去激情与希望,满心希冀一个精神圣地,却深陷那俗世漩涡无法自拔。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香格里拉。在这里,精神的清风吹散了尘世的铜臭,物质只是为了单纯无杂念的追求至高的智慧,而不是为自己带来高官厚禄锦衣玉食。康韦被这精神之光深深吸引,沉浸在文学,艺术与哲学的智慧世界中流连忘返。直到最后,在愤青马林森的质疑中,他产生了怀疑,将信将疑的离开了这个精神世界,乌托邦就此破灭。虽然并未言及,但我仍能深切感受到康韦的落寞与孤寂(以及马林森小伙儿世界观的崩塌)。说说我自己吧,大学四年加上毕业的前一年始终不务正业,干尽了无数的荒唐事。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女孩儿,碰到了一些事儿。突然发现这几年我自认五彩缤纷的生活竟是那么的索然无趣,那根本不是生活。于是,我抛掉过去,褪去那畸形的激情,我开始追求起了真正的生命。后几年,我做了很多事:我娶了那个女孩儿;找到了一份热爱并能时刻给自己带来智慧的工作。这几年我接收了各种各样的智慧,去不断认清自己、认清社会,却愈来愈觉得远远不够,智慧的大门还在我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巍然矗立着,可能直到生命的尽头我都无法触及,但我还是愿意去追求,因为这个过程,美好的让人心醉。在我心中,香格里拉不是一个懦弱的避风港。而是一条退去浮躁,朴实无华,只单纯不断追求大智慧生活的生命之道。虽然有时候会像康韦一样,偏离了路线,但是那迷醉的感觉还是会让我重归道路。

多么匪夷所思,这个神秘的圣地竟然被一个从中得到极大幸福的人抛弃。

康韦的香格里拉根本就只是一个美丽的自我欺骗,从与马林森的争执到最后决定离开,康韦就像被人走进了自己的梦境中,并被大声叫唤“你疯了,快醒醒”一样,他所谓的坚持所谓的信仰在与马林森一次次的交锋中变得摇摇欲坠,不堪一击。一开始,他觉得香格里拉是天堂,马林森觉得是地狱;他觉得他能待在这不走了,马林森从到达的第一天就嚷着“我明天就要离开”。二十四岁的马林森和三十七岁康韦相比是个才能平庸却满腔热血的年轻人,他奉行积极“入世”的观念,香格里拉让康韦着迷的静谧在马林森看来死气沉沉,他甚至想把这里用炸弹夷为平地。态度截然相反的两个人,让读者以为是不可能就去留问题达成一致的。可最后康韦同意陪马林森一同离开了,这个决定,坍塌的不仅是康韦的香格里拉也是读者的香格里拉。四个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人跟随被劫持的飞机莫名的被带到神秘的香格里拉。相比于其他三个人,康韦表现的一如平常的冷静。冷静的有时候像个英雄有时候又让人觉得那只是懒散罢了。对于这个与世隔绝的文明之地,他一开始就不排斥。从第一次被大喇嘛接见,被告知他们是被有预谋有计划的带到这里的,并且需要他们留下,不会帮助他们离开的真相时,他也没有过多的惊讶和抗拒。他静静的如大喇嘛所期望的那样,向其他三名同伴隐瞒了真相。他对香格里拉的认同远远高于其他同伴,他从中得到的幸福也比其他同伴大。但是,最后这个神秘的圣地竟然被一个从中得到极大幸福的人抛弃,多么匪夷所思!在康韦决定和马林森一起离开的前天夜里,他的情感还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大喇叭圆寂,而他自己成为继承人。大喇嘛曾经如此的对他描绘在香格里拉的未来“当外部世界在时钟的滴答声中疲于奔命之时,你将毫无畏惧,在一片祥和中悠然欣赏日升日落。一年年来了又去,你将渐渐抛下肉体的欢愉,进入更加朴素节制的世界,但满足感丝毫不会减少。你可能会渐渐丧失力量和食欲,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你将得到安宁与深刻、圆通与智慧,以及清晰的记忆之美。最为宝贵的是,你将拥有‘时间’–你们西方国家越是追求就越是失去的那个天赐之礼。好好想一想吧。你将有时间阅读,不再为了节约几分钟就走马观花,也不用担心深入研究会耽搁时间。你在音乐上很有造诣,这里曲谱乐器一应俱全,有了无限的时间,你就能从容不迫的品尝到音乐最丰富的滋味。我还觉得你很好相处,你将收获君子之间的友谊,酣畅淋漓的体验思想的交锋,绝对不会被步履匆匆的死神打断。这些你难道就不向往吗?倘若你更钟爱孤独,那为何不急用我们的亭台楼榭,让独处时的思绪尽情驰骋?”不管是大喇嘛对面的康韦,还是隔着书卷的读者都被这个描述深深的打动着,我们有理由感觉,这才是生命真正的不朽与长存。康韦曾经接受了这种生活模式,并且觉得自己是最不会离开的那个人。当他因为想劝急于离开的马林森留下时,说出了只有他和大喇嘛才知道的交谈内容,可本以为这袒露的真相能吓唬住马林森,让他放弃离开。可是,马林森只是用手指叩着桌子,过了良久,才开口说到“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康韦…我只能说你一定是疯了…”在马林森看来,关于他们是被有预谋的带到香格里拉,这里的人长命百岁,他的倾慕对象——看起来只有十七岁的少女洛岑,已经很老很老了的说辞都是没有证据的天方夜谭,都是异想天开的故事。在与马林森的争论中,康韦也开始对这没证据的事怀疑了。他意识到梦境已经在触碰到现实的那个瞬间开始消融,正如一切过于美好的事物一样。整个世界的命运在年轻与爱情面前,轻如云烟。康韦知道自己的心灵一直驻守着一个自成一体的世界,香格里拉就是这个世界的缩影,但现在这个世界已经岌岌可危。他努力振作起来,仿佛看到幻想中的回廊在冲突中扭曲,绷紧,楼阁接连坍塌,一切都将成为废墟。与其说他有些,不如说他正陷在悲伤中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摆脱癫狂恢复了理智,还是曾一度理智,而现在又陷入了癫狂。。。康韦的最后离开,击中了通过前面的阅读沉浸在这美好祥和圣地的读者。书中对蓝月谷对香格里拉的描写是引人入胜的。此时此刻的我们这些正活于世俗的读者,或许在阅读的那一刻也向往与世无争,拥有无限时间的乐土吧,但是说真的我们谁又能真的摒弃凡尘去与世隔绝的香格里拉修行呢。我想即使我周遭的很多人很多事让我痛苦,我也是不能去一个没有它们的地方的。康韦的离开是意料之外但又是情理之中。想想乌托邦似的家园,最后只是美丽的自我欺骗罢了。其实,旅行和上班路上都是修行。不管在哪里,我们要斗争的锻造都是自己的心罢了,没有香格里拉式的家园只有我们需要勇敢面对的内心。那消失的地平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了,可又如《小王子》里说的,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你的心在哪,香格里拉就在哪,你的心不在,香格里拉似的圣地也无法留住你。回到自己熟知的所谓文明社会的康韦还能回过头面对他本来就不喜欢的喧嚣吗,他会在热闹的人群中发现孤独感更甚吗?他会想起与那个百岁喇嘛每次在茗茶氤氲的香气里的交谈吗?从香格里拉离开的他估计只能走向另一个远方,开始真正的流浪。就像书中前段所描写的,康韦在重庆被发现时已经失忆了,故友准备带他回到故土时,他选择了不辞而别。三个月后,他的最后一封信上说他已经离开曼谷,前往西北方向。从此无迹可查,他还会再次找到香格里拉吗?还是他把香格里拉封闭在心里,并且永远不敢提及不敢再次寻找。。。

寻找你“心中的日月”

香格里拉是个极具美感的名字,在阅读中唇齿间轻轻碰撞的过程中似乎也能感觉到一种心中的杳然宁静,而在阅读这本书中的香格里拉的时候情绪则要复杂得多。书中将四个人的命运与香格里拉的出现,作为两条平行却也缠绕的线索进行叙述,在四个人的曲折故事与命运变迁之外,最吸引人之处无疑是作者极尽笔墨为我们描写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处于深山之中,极尽自然之美,这里的人们追求精致的美感,谷中之人都克制礼貌,讲究用适度的态度去生活,这里没有战争与罪恶,却具有现代文明的一切舒适的享受,这是一个没有绝对讲求适度的地方,这里对宗教信仰甚至都是松散的,喇嘛们都知识渊博并且极富生活情趣,在自己喜爱的领域做深入的研究。作者甚至还为香格里拉的所有人解除了劳作的后顾之忧,因为这里有丰富的金矿,以应对生活之需。这样的世界未免会为人所诟病,因为太美好太圆满而显得不切实际。但是这本书确实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几近圆满的地方。想见作者成书的20世纪30年代,有这样的想象力也不足为奇。但是这本书的野心绝不止于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个完满的世外桃源,他将四个代表不同世界观的人空降到这样一个地方,这种思维与世界观的激烈碰撞才是更加发人深思的,巴纳德是那种最世俗尽显人世丑恶的人,但是这种人却也最圆融达观,他明白处境之后,最快适应了这个世界,乐天知命地继续寻找自己的人生乐趣;而传教士柏灵克洛小姐,代表了最坚定的宗教信仰,她用宗教为生活解释一切,顺从而坚定的生活;而年轻人马林森则代表了一种俗世的态度和热情,他具有完全坚决的现实头脑,愿意投身于社会洪流中,他是一个所谓的现实社会中的英雄,所以再美好的香格里拉在他眼中都是泡影。而最复杂的无疑是本书的主角康韦,他有聪明的头脑接触这个全新的世界,他有足够的阅历去理解这种感情,他有适度克制的美德,他完美的融入了香格里拉,却为了年轻与爱情背弃了这个世界。初看觉得这个决定有悖常情,后来却也释然,这正是康韦所应具备的性情,他中庸却不独断,让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与香格里拉的精神不谋而合。他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同时,作者笔下的大喇嘛与对于时间的描述也非常迷人,经过涅槃重生的大喇嘛具备时间堆积而成的睿智,人们重视于现在,他却能收藏过往,推演未来,他能预测到即将发生的战争,却无法预测这个世界的未来,这是一个谬论却也令人悲哀,而时间在这个谷底也被神奇地挽住匆匆脚步,但是谁能说清是瞬息迸发出的激烈情感更加美好,还是宁静冲淡的仰慕会更绵长令人渴望?这本书是一本富有争议的书籍,很多人会感觉到匪夷所思,有些人会觉得心向往之,还有人痛斥外国人的一厢情愿,我倒觉得这本书中的香格里拉就像一块试探读者心思的石头,在现实主义者的眼中这本书是虚无缥缈不切实际,达观之人会顺应书中的情节,有信仰之人会靠自己的信仰指引,而还有一种人会对这样的地方心向往之,企图在书中追寻到心情的宁静,香格里拉在藏语中意为“心中的日月”,其实香格里拉与其说存在于这世界的某个角落,不如说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只要你愿意去相信,愿意去追寻,香格里拉终会浮现于心。

乌托邦之一种

我一直有个猜想,当代文艺青年们对于西藏旅行的向往,其文化源头,或许可以追溯到本书,虽然他们未必全都读过。正如十八世纪的卢梭用一本《爱弥儿》启发了欧洲有闲阶级对于乡村生活的热情,其文化遗脉,甚至影响到今日中国人对于农家乐的乐趣,尽管这些人中不是个个都了解卢梭的生平。 如果再继续追溯下去,本书背后又有更深远的传统,如十六世纪英国哲人莫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甚至远志古希腊大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构造的理想国家。都如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一样,是一个寓言式的理想世界,让我们这些无缘得入的俗世之人向往且怅惘。

如果读不下去,从第三章开始读

如果读不下去,坚持到第三章,绝对不虚此行如果读不下去,坚持到第三章,绝对不虚此行如果读不下去,坚持到第三章,绝对不虚此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和许多伟大的小说一样,《消失的地平线》吃了开头故弄玄虚的亏。这貌似是十九至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很流行的一种写法:要讲个什么故事吧,偏不直接讲,非得借另外一个人的视角,从毫不相干的地方讲起,啰啰嗦嗦,不厌其烦,自得其乐,铺垫个万把字,直到把读者的所有兴趣和耐心消耗殆尽、确保读者绝对不会有兴趣继续读下去,这才心满意足、慢慢悠悠地开始说正式的故事——而上帝知道,那其实真是个好故事。法国文学也是如此,开头必定是寒风雪夜,一架马车,孤村野店,围炉夜话——前面七八千字精雕细琢的十几个人全都没用,这时一个人拨着篝火,开始说:多少年以前,我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好,正主儿这才登场。中国文学也不谋而合,深受其害。《红楼梦》一上来是贾雨村,是甄士隐,是和尚道士,就算写块大石头也不写林黛玉。当然这段是考据癖们的最爱,细细咂摸起滋味来也算是有道理。而后世《鹿鼎记》的开头就简直不可容忍,为什么要用整整N章来写河,写船,写茅十八!你们都是商量好了的吗!成心不想让读者看下去对吧!!装逼未遂到底对你有什么好处啊!!!——————吐槽完毕,言归正传——————当大部分“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类作品都在千篇一律和不厌其烦地关注缠足、辫子和长衫的时候,詹姆斯·希尔顿,这个英国人,看到了中国的美——“这种纤弱的圆熟至美犹如花瓣飘零一般落入尘世。”书中的场景描写多是夜晚,幽幽柔和的灯影,淡淡朦胧的光晕——希氏真知人也。也就是他汉语不够好,要不然喇嘛庙的墙上一定挂着古诗。希尔顿不抖机灵,不像列维·施特劳斯那种法国人(咦)一样刻薄、不满、骂骂咧咧,他心怀尊重。他看到美,看到美的脆弱,他愿意去小心翼翼地呵护。所以当然,希尔顿就是康韦,只有希尔顿才能是康韦——只有他与缓慢、优雅、从容、神性的山谷时间自然相应,只有他洞悉一切,情愿留下。我们知道,所有作者都会在故事里把自己YY成自带光环的主角,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希尔顿真不是一个好的故事讲述家,他为什么要逃出香格里拉呢?当然,如果不这样的话,就没有这个故事了呀。他就像自己讲了一个梦,然后不负责任地结尾了——梦就是这么做的,怪我咯?我也无意再重复讨论“世外桃源”这一古今中外的母题;我也无意对角色对应的人类类型和情节深入分析;我也无意再去感叹,天堂煞费苦心地把你请了进来,你却一心拼命想逃回外面的地狱去。但这本书带我走过的这趟旅程,的的确确是值回票价的。以上。

此刻即永恒

此刻即永恒——《消失的地平线》书评文/青禾这部作品创造了“香格里拉”这个动人的地方,掀起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寻找香格里拉热,让全世界的人为之心动,甚至可以说,促成了香格里拉的命名,可问题是,西方人眼中的这个“世外桃源”如今究竟还不存在?毫无疑问,香格里拉就在滇西,迪庆藏族自治州管辖。而我所说的,并不是作为旅游景点的香格里拉,而是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中所创造出的那个理想世界。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领事馆康维、马林逊一行四人因遭遇暴乱而乘机离开,却发现飞机偏离了既定航线,最后降落于中国藏区,经人带领,他们由蓝月山谷进入香格里拉,发现了一个与战争截然不同的祥和安宁之地。日升月落,风朗月清,居民长寿,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的世界都受到了冲击,巴纳德潇洒地接受。康维逡巡不决地徘徊,而马里逊则防御性的排斥。最终四人离开后,再次寻访而不得,更增加了香格里拉的神秘性。“我们发现了世界,还是世界发现了我们。”小说出版后,这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可以说是当今香格里拉命名的写照。书中的主人公康维,脱胎于约瑟夫·洛克。约瑟夫·洛克在1910年到1931年之间曾以非常写实的手法在他发表在《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上描绘过丽江。为进一步证实这一推断,译者找到了1933年第一版的英文原著小说,从中寻找线索。1997年9月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通过组织专家科考、评审,宣布香格里拉在中国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自此之后,中甸县改名香格里拉。与至今无从考证的“桃花源”不同,香格里拉成为一个确切的地方。小说是想象的世界,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香格里拉,即便抵达迪庆,看到的世界也许并非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消失的地平线》在二战的时代背景下,有其现实意义。而今天,我们对于净土的追寻,与当时的意义早已不同。这片净土,存在于当时当刻,在当下,也许我们不必执着于找到一个确切的地方,因为在藏民心中,“香格里拉”意为“心中的日月”,即一种思想的生活。  


 消失的地平线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