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社会》书评

出版日期:2015-2
ISBN:9787532155226
作者:(美) 克里南伯格

单身社会并不是蝗虫

最初了解这本书是源于有幸采访了这本书的编辑何家炜老师,搜集资料时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便被深深吸引。单身社会在中国往往被污名和戏谑化,被当做是社会问题,女性更是,比如剩女剩斗士这类的词出现。何家炜老师正是希望能有一本严肃地讨论单身社会的书,因此编辑出版了这本《单身社会》。翻开这本书的那天,我正好参加了一个长辈的宴席,有个伯伯说他女儿27岁了他非常着急她的婚事,要是儿子的话37他都不急,言语间也表达了书读得越多越难找对象之类的意思。因为实在反感他们的言辞,在酒桌上我便和一群叔叔伯伯义愤填膺地辩驳人生在世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结婚是途径但不是最终目的。几番争论下来我发现我无法叫醒沉睡的人,最后敬了大家一杯,表示我多有冒犯但我坚持自己的观点。而看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我就忽然意识到,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观念是他们所经历的社会和时代所固化的。女性地位的提升,通讯方式的变革,大规模的城市化,独立思考的男女们便更加追逐舒适、自由、不为关爱所牵绊的生活。在中国,从小就享有自己房间,没有兄弟姊妹的八九十年代的独生子女更是深受自由独立观念的影响。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我们,自然无法与完全不同年代成长的父辈乃至祖父辈相互理解。这本书翻译作《单身社会》,但其实更准确地应当叫做“独居社会”,阐述的是独自居住而不是字面上与伴侣相对的单身的意思。这倒是有些违背了我的预期,毕竟我是抱着单身主义的心翻开的这本书,但它确实对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系统地认识了单身现象其实是个巨大的议题。这本书阐述了单身社会这一现象和面临的窘境,从青年到老年。单身是经济社会和个人主义发展的产物,而绝不应当被视作孤独,公民社会的崩溃和集体利息的消亡。单身社会也与政治经济息息相关,他们是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文中举例的是美国大选投票),他们也影响城市经济发展格局,与外卖、家政服务、便利店等多种新的产业形式偕同发展,也对住房规划和开发产生深刻的变革要求。就经济上而言,显然越发达的城市其产业也愈发多样化,为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创造可行性,所谓大城市的自由和包容性大概就在于此。个人在上海若干年的生活经历,最喜欢的点其中之一就是随处可见的全家。由于家中有长辈重病,之前也听闻有好几个老人在养老院病危送医后便离世。从前大概只是觉得老人只是观念无法转变,觉得养老院就是病入膏肓没人照顾的孤独者迫不得已的归宿。而这本书也提到了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心理上不愿意放弃自尊和自主权,而另一方面养老院确实环境不尽如人意,专业的护理人员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所以养老院往往就成了老人生命的最后一站。仔细想想,其实养老院和托儿所是一个道理,然而人们愿意为了子女付出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却很少有对等的付出给予老人。而相应的,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向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却鲜闻养老专业。事实上,后者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心理、医疗等方面,相较于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盈利性的机构往往难以担此重任,大概终究只能依赖社会保障。预感未来的几十年里,独生子女的父母们日益老去,养老问题将会不可遏制的日益严峻,社会保障制度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独居生活:“独乐乐”与“众乐乐”的悖论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新近的上市《单身社会》英文名是《Going solo: 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urprising appeal of living alone》,有人将其译为《独居:一个日益兴起并广受欢迎的生活方式》,我个人觉得后者的翻译才更为贴切,虽然单身和独居有许多重叠之处,但意义毕竟不尽相同。按艾里克·克里南伯格的定义,“独居”其实含义丰富,大概可以分为三类:1、成年未婚独居人士;2、结婚离异后的独居人士;3、老年有(无)子女独居人士。只有弄清了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关于“独居”的定义,才能理解“独居”发展的成因、所能享受的好处、所会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在《单身社会》中,艾里克·克里南伯格用众多数据呈现了全球特别是欧美“独居生活”的蔓延之势,据艾里克·克里南伯格的研究和考察:“1950年,仅有22%的美国成年人是单身,同时,400万美国人选择了独居生活……今天(本世纪初)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正处于单身,其中3100万人独自一人生活……独居人口占到美国户籍总数的28%,这意味着独居者已成为仅次于无子女的夫妻家庭,成为美国的第二大户籍形式。”而在全世界各地,虽然所占比例不尽相同,但独居趋势却差不多同步,其中以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独居比例最高,独居人口占家庭总数的近2/3。从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列举的统计数据和案例可以看出,独居人口的迅猛增长从国家层面来讲与整个国家的经济繁荣程度、社会保障体系等正相关,从个人层面讲与个人的经济收入、健康程度等正相关,欲成为“独居人士”需满足许多客观的条件,并非所有人都能心想事成。《单身社会》中说,中国的独居人口数量也在迅速增长,我不知他以何为依据得出如此的结论,以我所在的城市深圳为例,我知道很多的年轻白领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受经济能力所限选择了合租而不是“独居”,更不要提那些生活在拥挤的集体宿舍的工厂打工仔、打工妹了。其实“独身”(包括独居)现象并非从今日始而是古已有之,中国历史上就有许多著名的隐士,他们是彻底的独居主义者,而在西方的历史上独身者中不乏那些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对人类历史有深刻影响的名人,象柏拉图、贝多芬、尼釆、恩格斯等都是独身人士,而他们之所以甘愿选择孤独的生活,《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爱德华·吉本给出了某种答案:“对话丰富人们的彼此理解,但孤独才是天才的学校,孤独也是不同的作品重新聚集在艺术家的手中的方式。”在这里我感觉艾里克·克里南伯格有些逻辑混乱,那些为了追求精神生活而自然选择清贫、寂寞的独居者与那些享受现代都市生活种种便利与好处的独居者并不是一回事,虽然他们不免有交叉之处。独身(独居)现象至所以在近现代才呈星火燎原之势,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将其归因为城市化的迅猛发展、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城市的胜利”。艾里克·克里南伯格的老乡、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在他的《城市的胜利》谈到城市在人类历史上取得的节节胜利,以及为城市的居民提供的种种便利,其中在谈到城市的娱乐生活时这样写道:“在12个月的时间内,相对于他们的穷亲戚来说,城市居民出席摇滚音乐会或者流行音乐会的可能性要高19%,参观博物馆的可能性要高44%,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可能性要高98%,到酒吧去喝酒的可能性要高26%,这些高端的娱乐活动对较为富裕和较有文化的人而言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与消极地看电视不同的是,它们肯有现场的互动性,如果这个世界继续向更加富裕和更有文化的方向发展,那些城市的娱乐优势变得更为重要。” 还有什么人士比独居人士更可以无拘无束地享受这些城市生活的盛宴呢?城市的胜利为独身(独居)生活创造了客观条件,自然加速了独居趋势的突飞猛进,但人们之所以对独身(独居)生活趋之若鹜还得去人的内部、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在我看来,人类天生喜欢过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这种随心所欲的生活的好处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如此清晰地表述道:“独居生活有助于人们追寻神圣的现代价值——个人的自由,对自身权利的掌控以及自我实现……独居生活使人们可以在适宜的时间,以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独居生活将人们将从家庭及婚姻伴侣的需求和限制中解放出来,令人们可以更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在《单身社会》中,所有那些“独居生活”赞美者同时身体力行者都最少满足两个条件,即收入足以支撑“独居生活"、身体健康足以独立生活,但在独居者中不乏被“独居”,比如失去生活能力的贫病者、孤寡老人,他们既然不能享受独居生活的好处,自然不会对其大唱赞歌。但按艾里克·克里南伯格的观点,独居生活对于人类个体来说,几乎是一种完美的生活,这样一种几近完美的生活之所以不能成行、独居人士会有心理阴影是因为人类的传统价值观和主流观点对其充满了傲慢与偏见,认为其不过是一种不健康甚至是一种颇为糟糕的生活,独居生活只不过是一种过渡,独居人士迟早会回归家庭的温暖怀抱,因为独居人士必倍感孤独,但里克·克里南伯格考察与研究之后得出结论,没有任何统计学数据和案例来支持这种观点。虽然传统价值观和主流观点虽未必正确,但其傲慢与偏见如果不予以纠正却可以使独居人士被边缘化,同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观念也正是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写作《单身社会》最重要的动机之一。但我个人认为艾里克·克里南伯格找错了敌人,按他的统计数据和案例,国家与个人的富裕是“独居生活”呈燎原之势的最根本的动力,那么贫穷包括国家与个人的贫穷才是“独居生活”的最大敌人,而怎么才能让所有的人变成有钱人显然又逃出了《单身生活》的思考和讨论范围。针对“独居生活”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艾里克·克里南伯格提出了一系到的解决方案,包括改变住房条件、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丰富独居人士的精神等,这其实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合理的规划以及个人、社会、国家的齐心协力。有一个很重要而又致命的问题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并未考虑,那就是他没有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独居生活”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艾里克·克里南伯格称“独居生活”是低碳的、环保的,那是他从经济发达、人口并不众多的国家得出的结论,如果象中国、印度这样经济相对并不发达而资源有限的国家,如果欲独居者都过上了欧美独居者的生活,它还是低碳、环保的吗?2011年一个研究机构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如果地球上所有的的人过上了美国人那样的生活,那个一个地球远远不够,人类最少需要四个地球,那么如果全球独居人口占比达到美国那样的水平,整个人类又需要几个地球呢?艾里克·克里南伯格没有告诉我们答案。关于独居生活,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希望实现的最终目标不过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先贤的理想,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但这个理想能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艾里克·克里南伯格虽然称独居者更热心公益,但从他所说的独层生活的好处看,独居者更想“独乐乐”而不是“众乐乐”,为了独乐乐”自己的孩子、家人在他们看来都是“累赘,又怎么能指望他们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呢?…………删节版发表于2015年7月27日《深圳商报·文化广场》http://szsb.sznews.com/html/2015-07/26/content_3291646.htm…………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瘦竹园:shouzhupark,书评,影评,杂七杂八。

中国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单身是个非常热门的现象。 此类问题的成因是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螺旋式演进的,因此我一直很感兴趣这类问题的成因和演进的过程。 这书验证了我的部分想法,解答了我的部分困惑。不过翻译的太差,另外现象讲的太多,原因讲的太少。这本书提及的很多参考书籍,都很有意思,决定买来翻翻。另外,我准备去看看这人的论文,应该比图书会更深入一些。

翻译令人发指

之所以不打一星,是因为没有中文版,我也不会去看英文版。姑且在这里list上一些翻译的问题,时常更新。最近忙碌,不太可能一下子看完。为什么说翻译令人发指呢,我看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者是英文文法不通,逻辑关系没有搞清楚,随意捏造内容。"either a beast or god"和"与...无异“,完全不是意会的距离。二者是中文文法不通,第七页赫然出现这样的句子,”尽管独居生活正在盛行,它却是当代鲜少被谈及。“盛行,本身是一个进行含义的词,应该讲”现在盛行“,”正在盛行“非常诡异;至于后面那个分句明显语法不对。想来这个书没有经过什么校正,就惶惶然出版。另外一个严重的翻译问题,是中文版完全没有数据引用来源,大概是出版商出于出版考虑而做的“去学术化”努力。书的封底上是这么推销本书的:”这才是人类的终极走向!....婚姻,家庭,年龄,这种古老的迷信!那个时代业已沉沦!“我看到都要吐了,估计Klinenburg教授简直要奇怪这本书怎么在中国人眼里这么low。我觉得等七八年后在国外浸淫久了,可以把一些有意思的书翻译成中文,如果有三五好友还可以交流心得,实在是人生乐事。第1页被孤立的人,无法从政治的联盟中分享获益,又或者已然自给自足而无需分享获益,这样的人已经不再是城邦中的一部分,也就与野兽和神无异。The man who is isolated, who is unable to share in the benefits of political association, or has no need to share because he is already self-sufficient, is no part of the polis, and must therefore be either a beast or a god.第6页统计数字说明了一切,而这一社会现象的数据则令人触目惊心。Numbers never tell the whole story, but in this case the statistics are startling.第6页“相比其他生活方式的人群,独居五年以上的人们更可能维持同样的状态不变,而此项稳定性的数字,独居人群仅次于有孩子的核心家庭,位列第二。”Over a five-year period, people who live alone are more likely to stay that way than everyone except married couples with children.

拒绝偏见,勇敢光明地选择单身

是两件事让我迫不及待地要推荐这本书给大家: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锵锵三人行》这周五谈到了这个话题;一个优雅美丽的姐姐前日朋友圈转发了叔本华的文章《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都深得我心,让我平日里的想法有了更多的底气与大家分享。人选择一个异性,就是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也皆是因为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完整。人类在实践中证明一个异性往往无法长期永久地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核心的原因是需要异性的两个人皆不完整,也几乎无法完全匹配,当然多个异性也一样不行?。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克服生理和心理的阻碍,完善个体的灵魂,使自己独立完整。我知道有人会举一生幸福的婚姻的例子作为反驳,然而我们都是听说,谁见识过,即使有个别,我确信那不是爱情和婚姻的案例,那只是两个人的生活境界,在任何情况下都安然自得的案例。(公众号文章不易太长,此处打住,我确信我可以拿出充分的理由和论证)《单身社会》,一定是人类最美好的未来。对于单身社会的全面到来我已经在《革命之路》的影评里论述了,而且这本书也有大量的社会调查和严谨的分析。我这次想借着推荐这本书,说说中国式的婚姻与单身的各自苦痛,说说这些苦痛终将过去。影评里说的是未来的理想,那这次就说当前的现实。中国式婚姻的悲剧在于家庭结构变小,女子地位平等后,"孝"文化还是大家庭文化,"娶了媳妇忘了娘"是中国男人尴尬的坎,好在中国人隐忍,不至于全部婚姻都不幸。“孝”的定义与表现形式依然是传统的。但随着中国女性摆脱家庭束缚,有独立的社会关系,母亲的生活核心不再是儿子,随着养老社会化,小家庭会有一天真正成立起来,婚姻或许会另一番模样,但最终人类会抛弃婚姻这种社会关系,独立与自由。大人常问这样的问逗小孩:你们家里谁说的算啊?朋友兄弟间也常以“怕老婆”“妻管严”来玩笑揶与。家庭地位是个必然存在,当“不平等”为正常关系时,例如过去,往往婚姻家庭更容易和谐,当“平等”成为一种追求,因没有标尺,和谐却更显艰难。如今的女性还是多自觉或不自觉屈服男权,屈服家庭,丧失自由信仰,来换取所谓的婚姻幸福。中国当前的单身人群估相对多的还是”被单身“,而不是主动单身。单身最大的苦痛不仅在于生理心理需要的排解,亦或在病弱时候的保障,最大的苦痛是各种被逼婚,被关心,那大多都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歧视。即使是从实际情况的担心和关心,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完全可以面对实际的挑战,因为他们有独立自主的经济能力,广泛的社交网络,专业水准的兴趣爱好等。可光明地主动选择单身仍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但也可以看到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不必说韩国总统、台湾民进党主席,也不必说那些明星,只是环顾我们身边就有相当多适婚却单身的朋友,有趣的是这些人多是女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优秀,她们的美丽总是可以一直保持到老,且愈久弥香,从不会被日子消磨。我赞赏她们的智慧和勇气,也请她们相信很快就没有”剩女“这个词了,一定的。如此婚姻与单身都各有各的苦痛,是进已有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只能曰”前途虽远,未来可期“。(转载请联系Amon:微信号Amon_tian)

也就这个样子吧

我年龄已经不小了。前段时间害怕孤独终老,便跟EX复合,然而经过近一年极为别扭的相处,我又开始害怕陷入婚姻不幸,于是再次恢复单身。然而这次我明白,自此我极有可能一辈子这么单身着过下去。单身一辈子,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还是有些没底--毕竟这是非主流。然而,最近看到一本名叫《单身社会》的书,却恰恰在宣称单身独居目前正在成为主流生活方式。于是,我决定找这本书来看。为了省钱,在kindle上找了英文版。这本书主要通过展现大量详实的调查统计数据,并结合对各类典型独居案例的采访,向读者展示了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选择独居,且这种生活方式近几年正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在全球普及,今后极有可能成为主流生活方式。作者还顺带介绍了目前欧美政府及民间团体针对这一迅速增长的独居现象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总体感觉,这本书类似于记者写的纪实报道。作者本身并不是某个领域的资深专家,因此不可能从人类学(人类是否与生俱来适合目前的婚姻制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等任何一个角度深入的阐释独居社会形成的来龙去脉,只能通过采访,罗列素材,向读者展示他总结到的资讯,即:年轻、健康、高收入的人群,选择单身固然有着无尽好处,然而如果穷、或无法避免的生病、或步入老龄,独居生活就会变得异常凄苦--这不废话吗?有常识的人都能推测出来的好不好?作者犯得着找那么一大堆数据采访那么一大堆人来support这么一个明确得不能再明确的事实吗?读者犯得着看这么一大本书来强化对这个事实的认知吗?强化完你倒再给个所以然啊?比如说,对于主动或被动独居的人,需要做哪些准备? 因此,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感觉是:啊,这样就结束啦?就我个人来说,并没有从中受益许多。

三十单身

忘了是看新闻的时候哪里一句话提到了这本书,宣扬着单身时代的到来。因为我本人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自然有兴趣看看。当然本书并不完全适合作为个人的生活指导,这本书是一本研究论文,而且仅限于美国。开头写了一堆各种历史理论哲学,中间一部分调查故事稍微有趣,涉及的话题较多,涉及单身的阶段也较多。这本书的名字其实翻译的不贴切,本书其实是关于独居的,而不是单身。也许稍后我会再慢点儿仔细点读这本书,但是我觉得如果有其他适合我的书就更好了。书中提到与单身相对应的生活方式——婚姻。我还没有结婚,但是我的日子实际上非常舒服。我的父母居住在离我两个小时以外的城镇,我独自居住在城市里工作。下班之后我自己做饭,或者出去吃点不一样的。我会一个人在外吃大餐,看电影,游玩。我也一个人去爬华山或者一个人去香港。就独立性来说,我是完全不依赖其他人的。我也不喜欢在业余时间和朋友相处太多,群体活动对我来说就是互相迁就和各种拖沓。当然,我也有几个好友,住在离我两个小时的另一个城市里。偶尔我也会去见见他们,一起吃饭,过个周末。每天我都通过QQ或者微信和朋友父母们交流。我非常喜欢写日志,写这样的书评或者影评,写微博,我这样的表达并不需要听众,我也很满足。我的父母相对比较开明,并没有强迫我一定要找个人先把婚结了把孩子生了。他们将我的人生幸福视为第一要义。当然,女性的生理年龄一刻也不停的向前奔走着。我的朋友们大部分还是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任务。之所以说是任务,是因为在现在的中国,女性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还是会让大多数父母以及他们自己恐慌的。我算不上恐慌,只是这样的单身日子没有一个模板可以参照,我并不知道再过十年我是否依然满意,还是会后悔没有在合适的年龄完成生育的过程。我并不知道婚姻和生育对我来说是否会和现在一样幸福。当然,婚姻和生育肯定会花去我的大部分时间和财富,这也是我不敢贸然结婚生子的原因。当这本书里说到单身并不意味着脱离社会,反而婚姻家庭生活可能将人们从社会交往中隔离开来时,我深有感触。我会在朋友的婚礼上落泪,原因是,他们将从此离开和我玩耍的日子。我将已婚的女性朋友称为消失了,失踪了。真的,当他们结婚后,大部分人从此忙于工作和家庭,在没有时间与朋友聚会玩耍,他们的社交圈在同事和家人之间。我也有几个未婚的朋友,其中一个比我大五岁,看见她依旧过得非常愉快令我感觉到心安,她就像一个榜样,一个航标,前方,单身,安全。如果我一直单身下去,没有合适的结婚对象,也没有生育意愿,我并不会为自己一辈子没有结婚生子而觉得遗憾。只是我现在不确定当我退休年迈后,父母也离我而去,我的朋友也年迈,我没有新的朋友也没有更亲近的家人,谁与我为伴,谁来照顾我。我只希望以后的养老院或者看护会更好。这本书写到的老年独居者,他们愿意独居,只是社会照顾不足。在我家,当我的奶奶去世后,我的爷爷也一直和家人居住,安静,几乎不关心也不参与我们的生活,我觉得他很安静,很孤独,只是看着年轻一辈忙碌着自己的生活,没有参与感。我的外公去世后,我的外婆在几个子女家轮流居住过几年,跟爷爷的状态一样,只是外婆不甘寂寞,非常喜欢聊天和插手子女的生活关系,但是和家人又不怎么合得来,以至于弄得很不愉快。现在外婆居住在里家里不远的养老院里,每天打牌,我去看她的时候,她精神很好,显得比以前更活跃和愉快。我觉得养老院的环境和照料还是不错的。只是如果有一天外婆病重,自然还是需要依赖子女们的照顾。养老院在这方面并不能做得更好。当我们把眼光放开,把自己的人生模式设定为自由。不再遵循读书——结婚——生育——教育的循环模式,单身也是一种选择。如果社会发生些变化,允许单身生育,我觉得我也可以独自抚养子女,我完全有这个能力。如果社会的主流结构不再是家庭,那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单身社会》:宿命的独身主义

用宿命的这个词,最近留意到日本人的表达方式和语气,之前有看到日本网友声援韩国人对中华料理的轻视,感叹了一句“中华料理应该是接近最强得了吧”,确实是很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刚好最近这段时间在思考婚姻这个问题,准确来说即便结婚这么长时间了有些事情还没有来得及想太清楚。这本书是锤子科技的罗胖子推荐的,想起来《生命不息,折腾不止》里面提及两本书,一本是《美国种族主义简史》,一本便是这个《单身社会》。看到罗胖子的讲座或者发布会手稿以后,感觉他除了是个梦想成为中国乔布斯般、既有工匠理想灵魂、又有文青情怀追求的英语老师以外,倒估计也是个至少在若干个广泛领域博闻强识甚至有所精通的跨界能人,看了他推荐的书,果然不假。这类基于社会人文研究和大数据基础的著作,尤其是能揭示某类人们长久关注的社会新兴现象,哪怕整篇下来倒只是像一份混有零星案例的文献综述,也总能给人一点启示。有些思路或者猜测,倒像是《枪炮、病菌与钢铁》一样自成一体,反而逻辑严密、援引得当。针对自然科学,人脑和机器的逻辑运算总能找到正解,无奈是社会基体这个大样本,时刻变化着,再多的抽样也时常让人感觉管中规豹。这篇文章倒是没有直接采用抽样,主要援引部分文献的经验数据,得出对独自生活这种社会现象的而一些解读和对未来发展的一些预判和建议。从各方面来说倒是很值得一读,尤其是对晚美国20年的中国,也许我们也正一步一步走向独身主义。推荐书单详见下文:《孤独的人群》the lonely crowd 大卫里斯曼内森格雷泽 鲁埃尔丹尼《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大卫里斯曼 C赖特米尔斯《女性、男性与新婚姻经济》理查德福莱德鲁科恩《婚姻登记、离婚人数与婚姻时长》美国统计局《离婚的经历:中年及中年以后的离婚生活》AARP Knowledge network《婚姻、离婚与再婚》《婚姻潮流》安德鲁哲尔林《城市部落:重新定义友谊、家庭与承诺的一代》伊桑沃特斯《数字、时间和婚姻以及离婚的阶段》罗斯科瑞德《美国——首次婚姻的解除、离婚和再婚》马修布拉姆勒特威廉莫舍《追求孤独》the pursuit of loneliness菲利普艾利奥特莱斯特《孤独的追求:贫穷黑人中的不信任和防御个人主义》桑德拉史密斯《自恋的文明:期望递减时代的美国生活》the culture of narcissism克里斯托弗拉西《重新评估离婚的经济后果》理查德彼得森《长寿:福音还是负担?》亨利亚伦《1700-2000年:逃离饥饿与死亡》罗伯特威廉福格尔《破碎的心:鳏夫死亡率增加的统计研究》C穆雷帕克斯 B本杰明 R木菲茨杰拉德《老年寡妇和鳏夫对于约会和再婚的渴望》黛博拉卡尔《核心家庭之外:瑞典变化中的家庭情况的统计学调查》1987大卫波普诺《终结孤独》威廉德雷谢维奇《孤独与社会隔离:老年独居生活》克里斯蒂娜维克多《收入变化研究中,关于老年妇女的生活安排》约瑟夫霍茨凯瑟琳马蒂 艾米丽维尔莫斯《疗养院与辅助生活设施中有关耻辱化和年龄歧视的人种学研究》2008黛博拉多布斯 J凯文艾克特 鲍勃鲁宾斯坦 林恩可米格 《许多疗养院:更丰厚的利润,更少的护理》20090923纽约时报 查尔斯杜洪《中老年健康风险评估:医生与专业人士眼中孤独的危险性》史迪莱福《公众人物的衰落》the fall of public man查德杰尼特《一个人做饭的乐趣》朱迪恩琼斯《独自打保龄球》blowing alone罗伯特普特南《我如何发现单身才是我想要的幸福快乐的生活》贝拉德保罗《面对没有学位与妻子的中年生活》爱德华多波特蜜雪儿奥德耐尔《幸福之路:用科学的态度获得想要的生活》宋吕波密斯基

个人评分:75.提供随时的上门帮助服务或许在将来的日子中实现,毕竟需求会随着独居人数增加而增加。 以后甚至应该会有企业专门为这个大群体提供一系列的服务

书评: 提供随时的上门帮助服务或许在将来的日子中实现,毕竟需求会随着独居人数增加而增加。以后甚至应该会有企业专门为这个大群体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本书结构: 以七个章节,若干角度阐述美国的独居情况这本书讲了什么: 美国超过50%的成年人处于单身。独居人口占户籍总数28%。18至34岁的独居年轻人500万。人们相信独居生活有助于个人的自由,自我掌控,自我实现。1独居提供了自由,扩大了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女权提升增加了女性的独居比率。从小拥有卧室让人们习惯独处。2许多女性认为一个人的生活也很精彩,没必要冒风险。独居和养宠物的研究。3对于有过离婚经历的女性来说,独居风险更小。独居男性更多想到的是自己有了更多的自由。独居也会造成缺乏帮助。4对于弱势群体。独居会导致一种危险的状态。甚至有许多人死后无人照料后事。5美国有大大小小许多独居人士组成的团体。似乎在寻求一种可行的单身方式。6多数丧偶的独居老人选择不再婚。不健康的身体会让独居的人更加艰难。政府在面对独居老人时也有不少难处。7目前的养老院对老人来说可以称得上恐怖。展望机器人,人工智能能够解决。辅助生活中心模式希望解决这个矛盾。结论,世界会随着时间适应,单身将不是问题。读这本书的动机: 对单身感兴趣,这个几乎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读这本书的目的: 作者: (美) 克里南伯格 书中的感兴趣点: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2-3小时通读对我的影响: 评分: 75 相关书籍:

摘记

摘记原文两句话:1.缺乏独处的时间是“如今不幸的婚姻中,男女双方最多的抱怨”,“相比不觉得孤独的人群,感到孤独的人们,实际上在独处上所花的时间更少。”2.孤独是必须的---------不仅仅是因为孤独令我们从亲密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中解脱了出来,而更重要的是,最终孤独能帮助个体培育自我,建立独到的见解,最终更为有效地重返社会

《单身社会》读书笔记

书名:单身社会作者:[美]艾里克.克里南伯格译者:沈开喜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版次:2015年2月第一版第一刷读书笔记(开始时间:20151211)1.是哪类书:社会科学专著2.主要内容:作者以前瞻性研究为基础,探索了单身社会的崛起,以及这一现象给我们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3.主要观点:绝大多数单身者正热忱地投身社会与社交生活中,他们比同龄已婚人士更热衷于外出就餐、锻炼身体、参与艺术及音乐课程、公众活动、演讲及公益活动。在如今这个媒体无处不在、人与人高度紧密相连的社会中,独自生活令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更懂得享受伴侣的陪伴。4.要问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在面临其他诸多的选择之时,依然觉得独居生活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为什么在当今世界最为富足的社会中,独居现象变得如此普遍?是什么使独居生活对于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都极具诱惑?5.书的结构:按出现的时间顺序,一一探讨独居者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半段将集中于年轻群体的经历以及独居者的经济保障问题,而后半部分则将探讨年迈衰弱的独身人群的问题。)6.重要的单字:单生 独居7.重要的句子:是否独自居住并不重要,问题的核心是人们是否觉得孤单。孤独,一旦我们学会与之相处,不仅能帮助我们恢复自己的精力,也能激发我们产生更好的、共同生活的想法。这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8.作者的论述:导言宗教、文学和哲学中有很多反对单身的论述。孤立对人类来说也是一种无法承受的压力。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体系中,家庭而非个人,一直是构筑人类社会以及经济体系的基石。乔治.彼得.默多克提出“核心家庭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群体单位”,后来研究者找到的反例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另一种形式的群居方式。过去半个世纪选择独居的人增多。几个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第一次面对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单身人群。典型的美国人一生中更多的时间是单身而非已婚,而单身时人们大多独自生活。今天独居人口占到美国户籍总数的28%,独居者已经成为仅次于无子女的夫妻家庭,成为美国第二大户籍形式。独居生活同时也是最为稳定的居住及生活方式。女性构成了当代独居人口的主体。独居人士聚集在现代化城市中,遍布美国各州。独居生活的话题鲜少被谈及。独居生活的兴起本身也已成为一种具有革新力量的社会现象。作者认为独居现象并不来自美国的个人主义传统。全球范围内独居人口均大幅增加。作者认为原因是: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以及现代国家福利提供的社会保障,两者共同使这种新兴之势成为可能。与以往相比,今天有更多的人选择独居生活,正是因为有更多的人能够负担这样的生活。还有一个原因是当代对个体的推崇。个体推崇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对西方社会及其他各地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女性地位的提升、通讯方式的变革、大规模的城市化、人类寿命的大幅延长,这四种社会变革也悄悄发生。独居生活有助于人们追寻神圣的现代价值——个人的自由,对自身权力的掌控以及自我实现。独居生活使人们可以在适宜的时间,以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独居生活将人们从家庭以及婚姻伴侣的需求和限制中解放出来,令人们可以更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独居生活令人们有机会探索并认知自身生命的意义与目的。有证据表明独居者与他人相比,在社交上更为活跃,而独居者占较高比例的城市也拥有更为蓬勃的公共文化。独居与孤独并非同一个概念。决定孤独感的并非人际交往的数量,而是质量。是否独自居住并不重要,问题的核心是人们是否觉得孤单。独自生活确实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正因为以往的人类社会从未拥有过如此庞大的独居者人口,这也意味着人们无法从过往的历史中获得经验教训。研究方法:在广泛的访谈以及观察调查的基础上,每个章节探索独居者是如何面对那些独居带来的常见问题的。进行了长达七年的调查研究,对超过三百名不同年龄和社会阶级的独居者进行了深度访谈。除了访谈,也对独居者聚集的地方进行了观察。查找检阅了以往关于单身者以及独居者进行的调查、社会调研以及市场调查的资料。访问了对于美国大量独居人士给予密切关注的其他人士。社会调研的基本准则之一是研究者清楚了解自己对于研究课题的预判想法,但能超越这些先入为主的想法。第一章 独自生活作者回顾了独居生活变得流行的历史及其原因。用的证据大多是引用别人的资料,综合了一下。“第二青春期”推迟了成家立业的成年,青年人更热衷于无责任负担的生活方式。比起前几代,他们更长时间地待在学校里。本章的问题:独居这种生活方式为何开始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它又是如何从一种失败的社会生活现象转变为成年的标志以及个人成功的象征的?原因之一是城市化,使城市居民从家庭的禁锢、宗教传统的约束和小镇邻里的监视之中解放出来。另一个原因是妇女解放,越来越多受过教育的女性越来越快涌入职场。第三个原因是住房市场的发展使独居成为可能。第四个原因是年轻人从小形成了独立的想法,其因素作者认为是儿童拥有独立卧室,以及父母让孩子独立睡觉。整章都是描述性的,引用他人的资料,没见作者自己的研究结果。第二章 独自生活的能力开始介绍独居人士的生活状态了,其中有作者对他们的访谈。通常在长大成人之前,鲜少有人会有独自生活的经验。这也意味着那些开始独居生活的人们,会很快地发现他们必须学习以适应这种新生活。除了现实的挑战,还要学会适应孤独,勇敢面对独居即等同于失败的社会成见,应对房屋市场与职场上的歧视,与已婚朋友交往等。作者的调查表明,年轻的单身主义者将独居视为特立独行与成功的标志,社会不再将独居视为人生失败的象征,他们将独居当做一种在个人发展尤其是职业发展上的投资。自我提升也意味着承担学习家务能力的挑战。单身生活同时也意味着社交上的更多努力,建立“城市部落”以取代家庭提供支持。大多数年轻人都将独自生活看做人生的一个阶段,而非终点。独居人士多将闲暇时间用在工作上,这是现代经济繁荣的代价。独自生活的人们的社交生活是过度扩张的。许多人在进入30岁的后期时也会开始反思。文中还介绍了独居人士受到的社会关注,在购房、职场上受到的歧视,以及他们对婚姻、生育的态度,和他们养宠物的情况。这章终于有了作者自己的调查的内容,不过只限于个别访谈,没用其它定量的方法。第三章 分离本章介绍了那些结过婚,后来又选择了独身的人士的想法。这么多人放弃了婚姻的种种所谓的益处,而选择了烦恼纷纷的单身生活,并选择余生都独自生活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原因之一是现代女性已经从传统的经济剥削和性约束中被解放了出来,她们可以摆脱那些不被感激、不被重视、无报酬的家庭责任,如今她们可以更关注自身的需求。另一个原因是男性逐渐幻想着一种更具冒险精神的性生活。我们选择放弃不幸福的婚姻,是因为我们更珍惜自由和个人主权,以及我们寻求自我实现的可能。对男女而言,独自生活都是一种具有诱惑力的方式以实现所有这些期望。第四章 自我保护当代人离不开互联网,手机,有学者认为“网络社会”代表“孤独”与“个人主义”的终结,作者认为不是。一些采访对象说,独自生活是一种缓冲巨大的社会压力尤其是职业压力的方法。但独自生活这种策略,对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和贫穷的普通阶级而言,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更多是精神上的健康,而后者更在意身体健康。独居是一种自我保护手段,但同时独居也会危及个体本身,而且那些健康、情感、财务状况良好的人,相比那些贫穷和不健康的人群,更能找到其中的平衡。对于那些弱势社群而言,独居往往会导致一种危险的状态。他们独居往往是为了摆脱自己沉重的负荷——滥用药物、犯罪记录、贫困、失业和疾病,问题还往往不止一个。第五章 共同的孤单讲独身者的组织,这些组织在对抗对独身者歧视,在政治上和商业上,以及在独身者互助方面的作用。第六章 独自老去讨论独居老人遇到的问题:生活需要照料,疾病,心理等。第七章 重塑独居生活作者认为不要企图改变独居人士的想法,让其结婚,而要设法帮助他们适应独居生活。比如采用机器人,电子宠物,建立更多的辅助生活中心,让我们的城市对独居者更加友好等。结论对于社会疏离,当代社会科学家们采取了全新的研究方向,不再是宏大的哲学理论,今天数据及统计的学术界正在用强大的数据分析来回答“我们是谁”这样的问题,并找出困扰人们的问题所在。(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某些西方社科书籍读起来无味的原因之一吧,全是数据和资料的堆积,至于分析,要读者自己来进行,更别说给出普遍性的结论了。)为独居人口的崛起而忧心忡忡的文化批评家和政治官员们,并不承认独自生活是一种与结婚、与家庭伴侣共同生活一样有效的个人选择。他们也不承认,这是一种集体成就——独居的兴起多见于发达国家,而不是贫穷国家。更务实的说,那些总是反对人们投身独居生活的批评者,更需要正视那些推动了独居生活兴起的社会变化,其实是不可逆转的,如个人主义的兴起、女性的崛起、城市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达,以及人类寿命的延长。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独居现象将长时间地成为当代发达国家的特征。独居生活盛行于北欧国家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良好的国家福利体系能保护本国公民面对独居生活中最困难的问题。政府的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应当为独居者提供支持,住宅的设计也应该适应独居社会。在所有独居的人之中,那些年老体弱的独居者往往面临最艰难的困境,而找到能负担的住房并由得到所需的社会支援,也正是他们的困境之一。我们需要增加对照顾老者的看护人员和服务的社会公众的支持。归根结底,核心的问题并不是独自生活的人数有多少,而是当许多社会中都有大量独居人口时,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如何。作者通过研究访谈发现,许多独居者表示,他们喜爱独居生活,远甚于其他既有的生活选择。作者认为将独居生活的盛行,与孤独、公民社会的崩溃、共同利益的消亡联系在一起的言论的危害甚至远大于误导民众,它们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而令社会无法真正关注于那些与世隔绝的孤立人群,以及那些最需要支持和帮助的领域。此外,独居不应仅仅被视为一个社会问题,它也是机遇,并带来一些显著的社会效益。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并不会将我们带往寂寞或者与世隔绝,相反,独居给了我们时间与空间,来实现有效率的自我隐居。孤独,一旦我们学会与之相处,不仅能帮助我们恢复自己的精力,也能激发我们产生更好的、共同生活的想法。这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9.作者对问题的解答:独居生活的兴起本身也已成为一种具有革新力量的社会现象。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以及现代国家福利提供的社会保障,两者共同使这种新兴之势成为可能。与以往相比,今天有更多的人选择独居生活,正是因为有更多的人能够负担这样的生活。还有一个原因是当代对个体的推崇。同时,女性地位的提升、通讯方式的变革、大规模的城市化、人类寿命的大幅延长,这四种社会变革也悄悄发生。独居生活有助于人们追寻神圣的现代价值——个人的自由,对自身权力的掌控以及自我实现。独居生活使人们可以在适宜的时间,以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独居生活将人们从家庭以及婚姻伴侣的需求和限制中解放出来,令人们可以更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独居生活令人们有机会探索并认知自身生命的意义与目的。是否独自居住并不重要,问题的核心是人们是否觉得孤单。10.我对作者解答的评论:本书是作者数年研究的结果,主要是描述了美国社会的独居化趋势,以及独居人士的生活状态,呼吁破除对独居人士的歧视,并采取措施帮助其克服独居生活中的困难。作者的研究方法主要就是人物访谈。我觉得这可能存在问题:既然研究了那么久,采访的人肯定很多,书中出现的却不多,多是引用别人的研究结果。最好能有定量的东西。由于这个缺点,作者只能提出一些泛泛的建议,是否适合单身人士的需要,不知道。作为一位单身人士,我关注的问题是除了单身人士的权利外,还有如何让非自愿单身的人士脱离单身。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也不是神灵

去年看梭罗的《瓦尔登湖》,只是感受到了他独居生活的恬静安详,今日读完这本书才发现独居所承担的种种压力,以及获得的种种自由。人类有历史以来,莫不是集体生活,独居生活近50年来在欧美社会的流行,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思潮的兴盛,以及新型通讯工具的出现,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们对于想要完整地把握自己生活的渴望,对自由精神的无限崇拜。在我的理解中,单身或是独居,只是个人的一种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我希望看到的局面是愿意单身的人在单身亚文化中如鱼得水的生活,不受他人的歧视与压迫。可这好像不太容易,比如,但官方宣传结婚的好处时,就是在不自觉地压迫单身这个非主流人群。一个人生活,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经济,这一点作者自觉排除掉了,在他的逻辑中,选择独居、享受独居的是经济状况良好的中产阶级,贫穷或病残人士并不适合独居。经济之后,便是精神需求,在作者的论述中,选择独居的人们视个人高于集体,个人需求高于家庭责任,如此,精神上的独立自主高于安全舒适,一个人生活便可行了。同时作者也从反面论证,婚姻带给人们什么呢?好像是把人引向自由的反面,引向关系的死胡同,最后的回报除了经济上的互惠,似乎没有别的。(对于女性而言更加不利的是寿命长于男性带来的照顾病患的劳累)这些论证,有一些来自数据统计,大多数却是个体案例,的确有些不够严谨。不过这本书却是为独身生活宣传的绝好册子,让你明白,独居很好,若经济允许不妨一试。

关于独居生活的新见解

看完后,我不会再去苦催亲友们结婚了。 一开始以为这书读起来轻松,甚至可能是鸡汤,但实际上,上架在社科类,越读越严肃。开头引用了很多书和研究,看注释也收获很多。后面大多美欧的人物访谈,到“独自老去”章节,让人不由的着急起来。 简单从三个方面聊聊: 孤独 这是一个已经泛滥的词,老弱妇孺皆能说。而我感觉,说孤独的人,大部分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书中提到了几类人,他们有的穷忙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有的老弱无法照料自己。。像他们才是真正的孤独。。。而他们的声音很少出现在朋友圈或者微博里。 婚姻 单从国内大城市看,工作女性的群体庞大,也佷接近欧美,她们甚至已有能力不依附结婚而照样过的多姿多彩,这也是晚婚的原因之一。单身的好处,有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意味着自主权没有约束,包括两性方面。婚姻,对新人们来说,看起来经济上互补导致生活质量的提高,剩下为数不多的吸引力。so一个健康不差钱的人,谁愿意结婚,,,独居老人 这类访谈的老人,让我看了揪心。里面的多数人视养老院为人生最后一站,所以极力抗拒去。他们宁愿独守空屋,有的没有亲友。所以芝加哥那场“热浪”的悲剧,也在所难免。当然,书中提到特例,瑞典的四哥的摩尔,因其完善的福利和居住体系,缓解不少。 而中国养老的现状存在很多差异,首先老一辈们大多是集体传统意识,乐于服务子女,且居住区域生活设施完善,老年活动中心也越来越多,国家也一直提倡孝顺美德,从这些方面看来,我国老年人的孤独感没西方严重。我们正处于独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对于享受改革开放喜果的年轻人们,由于他们更尊崇个体价值的实现,再过去二三十年,他们老无所依的几率会大的多,此问题已经在美国凸显。 最后, 书名或许改成 《独居生活》更合适。《热浪》 为作者成名作,后有基金会邀约,遂成此书。朋友看了此书,感觉前段大量的引用堆砌,没有中心思想,让人费解。

我为什么推荐《单身社会》这本书?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地加快,很多以前人们从未面对甚至从未想过的问题层出不穷地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里冒出来。它们很难被忽视,大多数也很难被解决,比如城市化带来的工作可能性增多和人们生活速度的加快,比如文化多元化和单一国家全球化地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个人主义逐渐从发达国家,诸如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向亚洲的一些经济发达或者发展迅速的国家,如日本,中国蔓延。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的亚洲文化里,一向都是崇尚集体主义精神的,他们认为团结就是力量,强调族群的发展和繁荣代替个人的优秀和脱颖而出。而随着亚洲社会,以中国为代表,在近10~20年里,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人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飞速的GDP不可忽视的巨大贡献,产生了各种问题,诸如晚婚族群的产生,离婚率的上涨,工薪阶层生活压力的飙升以及老龄化的进一步恶化。但是,不得不承认,多种现象已经产生,但是人们的观念还在陈旧的社会里不可自拔。于是,怎么了解所谓的单身一族和独居生活对于重新使得人们对于这个社会的种种变化的而形成新的认识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Going Solo单身社会》就是这样一本书,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在于鼓励大家去独居,遗世而独立,也更不是鼓励人们去抛弃婚姻或者放弃子女,而是告诉大家在当下的社会中,保持独立个体的重要性。无论男女老幼,无论个人处于任何婚姻阶段或者供职于何种组织或者团体,人首先都应当保持独立的精神,这种独立的精神能够让人时刻保持清醒与自持,能够让人冷静处理突发事件和反省自己的遗漏和差错。很多人在进入一段感情关系之后,都习惯用”别人的大脑去思考自己的问题",事实上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在感情当中,同时能够保持“单身”头脑的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相当多的人惧怕孤独,也惧怕独处。然而,在合上这本书的时候,这种恐惧会被曝露在阳光下。事实上,于明亮之处重新审视恐惧,它便也不再如恶魔一样侵蚀着我们健康而独立的人格。当直面内心最恐惧的事物,再娇嫩的胆怯也会变得坚强!

人们为什么如此反感逼婚

黄夏/文大龄青年过年返乡,总要对付两桩讨厌的事情:被问工资,然后,逼婚。刻下的主流观点是无论你有钱没钱,是单身的,总归要并且应该要结婚。父母亲戚对单身青年的焦虑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焦虑,不独中国,日本也如此。我在春节期间看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出版的《无缘社会》一书,所得印象便是“单身是奔向无缘死的直通车”。什么叫“无缘死”?就是死时无人发现、死后无人接收遗骨的那种死亡。尽管两国国情不同,但中国和日本都把单身当作社会顽疾加以对待,易言之,这是一种需要加以克服的负能量,不应姑息和纵容。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与NHK记者从无名人士暴毙街头发现“无缘死”一样,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对单身独居者的调查,也是从“无缘死”开始的——1995年7月芝加哥热浪中,数以千计的人独自在家中死去,不为家人、朋友和邻里所知。但克里南伯格的调查显然比NHK记者更深入、持久和广泛,因为后者的调查范围仅限于低收入独居人群,且有电视节目主题先行和时间限制之虞。而克里南伯格的调查则让我们发现在“独自生活并独自死去的神秘社会”之上,还有一个层次更丰富、内容更多元的“单身社会”的存在。克里南伯格先向我们晒了一组数据:截至2010年,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处于单身,其中3100万人独自一人生活(亦即每7个成年人中有1人选择独居),独居人口占到美国户籍总数的28%,独居家庭已经成为仅次于无子女的夫妻家庭的美国第二大户籍形式,远远超过核心家庭(夫妻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多代复合式家庭、室友同居以及老人之家。在性别上,1700万独居女性构成了独居人口的主体,男性则占1400万。年龄上,18~34岁的年轻独居者有400万,35~64岁之间的中年人为1500万,64岁以上的约1000万。地理分布上,独居人口集中分布于美国各大城市之中,纽约为100万,而曼哈顿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选择独居,堪称全美单身社会的“首都”。其他国家方面,日本、欧洲,尤其是北欧诸国,独居者比例与美国持平甚至超过美国,瑞典则是世界上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占户籍总数的47%),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独居人口比例则达到惊人的60%。在《单身社会》前四章中,克里南伯格仔细分析了单身社会崛起的历史渊源和现状,在后四章中,则提出了单身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包括贫穷和老龄人口独居问题)和预想的解决方案。克里南伯格认为单身社会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与其从道德方面加以训诫,不如以历史的眼光将之视作文明和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以现在支持已婚人口的态度和方法,为单身独居者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那么人们的需求必将得到更好的满足。”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著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1942)中预言现代资本主义必将对“生活中所有一切进行理性化”:“当人们变得功利和实际,并拒绝接受社会环境为他们作出的传统安排是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时,当他们学会了在自己的个人利益及其他行动可能造成的不利之间权衡得失时,当人们认识到家庭尤其是亲子关系所带来的巨大个人牺牲时”,“资产阶级家庭的解体”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独立思考的男女们必将选择另外一种更舒适、更自由、更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生活方式。克里南伯格将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个人自由主义的兴盛,细化为四个主要方面:一、大规模的城市化容纳了丰富多样的价值观,让那些某个方面的自我在“村落社会”中受到监控、压抑的人,重新实现这方面的自我。而城市多元化的布局与设施,从健身房、咖啡馆,到酒吧、餐馆、俱乐部等等,也为持不同价值观的独居人士找到团队和集体,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二、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更方便地与社会保持联络,并且以更经济节省的方式(而非家庭协作方式)进行社交、工作和获得生存所需的资源。城市化和通讯技术的变革有力地支撑了独居生活的现实可能,也驳斥了独居必然“与世隔绝”的反社会性论调:年轻人通过手机与朋友、同事和客户保持互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取信息、扩大交际圈和参与公共活动,老年人则可以在家人无法24小时照料的情况下,借助手机和互联网排遣寂寞和得到帮助。其余两方面,即女性地位提升,和人类寿命(尤其是女性)的大幅延长,是克里南伯格探讨的重中之重。自20世纪60年代起,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纷纷进入职场,经济力量和独立意识的增强,使她们不愿再成为丈夫和家庭的依附者,也不愿意将自己本可以在市场上获得报酬的工作技能,耗费在无偿又不被尊重的家务劳动上。这一波女权运动的浪潮直接推动了晚婚晚育、成年过渡期的延长,以及分居和离婚率的冲高,也让人们重新反思婚姻和家庭在现代生活中的定位。而人们反对独居的理由之一,就是婚姻和家庭为人们提供了抵抗孤独、保障老有所依的前提要件,而传统上认为,独居是不可能提供这些要件的。克里南伯格援引心理学家约翰•卡西奥普的观点说,“孤独”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心理学概念,感到孤独的人实际上未必比其他人更孤单。婚姻不一定能够克服孤独感,有时孤独感恰恰来自不完美的婚姻,即使完美的婚姻,在配偶一方去世后,也会令另一方陷入更糟糕的境况之中。而独居也并不等同于孤独,“大量的公众调查表明,决定孤独感的并非人际交往的数量,而是质量。是否独自居住并不重要,问题的核心是人们是否觉得孤单”。所以,已婚人士比独居人士身心更健康之类的观点并不成立,倒是人们关于婚姻的“围城”心态更为普遍:“绝大多数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毕竟,孤独这一心灵创伤,是人类生命体验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因而,寻找终身伴侣或者找一个人同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孤独感的问题。人类寿命的延长是一个更大也更复杂的题目。应对独居老人日益增多的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政策上的迥异性自不必说,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目前也呈现出巨大的分歧和鸿沟:有经济保障的老人因拥有一套完善的“支持性人际关系网”而获得独自生活的能力和空间,这套“人际关系网”涵盖医疗、退休、税收、家庭和市场等资源方面的优惠便利;无经济保障的老人则处处受限于上述资源的缺失,他们的前身即是那些在年老前就因破产、失业、犯罪、疾病、吸毒等原因而沦落到社会底层的独居者,“无缘死”也正是在他们之中大肆蔓延。而美国政府在如何应对这部分独居者、尤其是独居老人的问题上,行动远远滞后于非营利性民间组织的努力。一言以蔽之,个人主义的独居生活必须由家庭、市场和国家联手扮演坚强和隐形的支持力量,且三者缺一不可。正如克里南伯格所言,和结婚一样,独居也是生活的可选项,视每个人“实现自我”的需要而定。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应受到排斥和歧视,它所通向的则是充满挑战因而也是前景不甚清晰的未来。因此,我们眼下似更应将讨论的焦点从围追堵截的道德批判,转移到更为务实的、亦即更好地迎接单身社会到来的方向上来,未雨绸缪、预作准备,因为它们关乎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和尊重。而这个人,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子女,或者就是你自己。

单身社会

好久没看这种社会题材的书,时间能被每个人利用出不同的长短,有目标有方向地忙起来而不是瞎忙更能占据一个人的精神空虚和社交需求。单身生活更能成就活跃的社交和收放自如的独居习惯并不是悖论,除却客观物质和年龄问题带来的独居问题,单身生活反而能让每个人孤独而真实地面对自己处理情感。毕竟每个人都是要离开的,只是时间和方向的差异而已。

独居生活是一场社会试验

两种传统的美国个人主义:功利个人主义:当每个人都优先追求自己的利益时,社会也将繁荣昌盛。(代表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表现型个人主义:主张培育以及赞美每个人的自我,这一观点激发了美国人对于认同和自我意义持续不懈地追求。(代表人物:沃尔特·惠特曼)超验论者的个人主义:爱默生和梭罗然而,美国人从未全心认同个人主义。总是为离群索居的人们担忧。在美国的文学著作中,任何关于彻头彻尾从人群中被孤立而独自生活的故事,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被认为实际上是一个恐怖故事。关于“社区衰退”的种种报道,也好似恐怖故事。在美国人的心目中,“社区”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因此,美国文化并不是急剧增长的独居人口背后的理由。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和现代国家福利提供的社会保障,是“独居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的现象(以下简称“现象”)”的经济原因。女性地位的提升:离婚和保持单身都意味着一种无需禁欲的生活。离婚率稳步攀升。通讯工具的变革:独居者能更方便地体验社交活动的愉悦。大规模的城市化:各种活动和群体,如酒吧,民间组织,俱乐部,健身房…各种服务也很完善,如清洁服务,代烹饪,外卖…城市居民,从家庭的禁锢、宗教传统的约束和小镇邻里的监视之中解放出来。恰恰相反,独居者与他人相比,在社交上更加活跃,在独居者占较高比例的城市也拥有更为蓬勃的公共文化。单身生活,意味着更高的成本(独自承担的房租和生活费用)、无法避免的歧视(在职场和租房选择上)、在情感上的孤独和无聊、养老问题(在经济来源、陪伴、照料和安葬上,养老院并不是一个温情的去处,而是一个死亡的中转站)和社会的压力。但是,结婚中由于两个人不合适导致的孤独有可能是更大的痛苦。许多离婚人士都赞同的理论:当婚姻或者恋情不顺利时,你不能去找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寻求帮助,因为他就是问题的源头。在两性关系中,你成了一座孤立的小岛,这是件非常令人感到孤单的事情。另外,婚姻生活减少了双方能花在的事业、交友、发展个人兴趣上的时间,剥夺了个人独处时的自由和隐私。一些年轻人的活和事业融为一体,和他们的同事成为朋友,甚至一起参加活动,组建俱乐部。

独居未来

书名应该叫《独居社会》,从现象到数据到背后的社会原因再到可以实施的解决方案,把日常观察的事情做成了社会学研究,虽然研究的社会背景并不相同,但中国其实现在也走在这条路上,只是相对来说阶段更为初期,对单身人士的歧视随处可见。比如身在上海却没有本地户口的单身青年不能购房,如果结了婚对户口就没有限制。(虽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通过某些途径一定可以实施成功,但在政策导向上,这就是赤裸裸的对单身人士的歧视。)现代的中国人之所以也能够更乐享独居,在我看来是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体现。人们学会不再因距离、血缘等客观因素来把彼此捆绑在一起生活,更愿意依据自己不同阶段的不同爱好和想法去寻找不同的伙伴。而不是因为我们是室友/恋人/父母与子女,所以我们吃饭要一起、旅行要一起、运动要一起、逛街要一起、睡觉要一起。我们吃饭可以约伴、旅行可以约伴、运动可以约伴、逛街可以约伴,对于没有伴侣的人来说,连性生活都可以另外约伴不是吗?人们变得更加追求自我和自由,在想做这件事的时候去找也想做这件事的人,在什么事都不想做的时候可以安稳的待在家里享受好独处的生活来汲取能量。情感和社交需求的满足不再依靠单一的来源,也许正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之一。我们都不能缺乏爱,我们需要被爱,也需要去爱。但这不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选择,我们依然可以选择独自生活。有人反驳说,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进化已经稳定出了家庭这样的单位,但是这几千年是怎样的几千年?女性没有生产生活能力,依靠从父母的家庭进入到配偶的家庭获得生存下去的能力,这是家庭单位长期稳定的重要基础。其次,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我想那时候大家也会认为不可思议吧,社会必然经历重大变革,但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经历这样的阵痛期。而今,两性地位的显著变化,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显著提高,使得女性不必依靠婚姻生活,婚姻不再是雪中送炭,而只是锦上添花。这时候,要求自然就提高。至少不能降低目前的生活水平,才会有人真的考虑去结婚、同居,放弃独居生活。当然,这是对把独居当做人生追求的人来说的。对于只是过渡阶段的独居者,如何过好独居阶段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对社会来说,如何提供更适合单身生活的住宅,什么样的配套;对独居者来说,保持什么频率的社交,选择什么样的圈子,都是应该解决的问题。然而我还是觉得,过得好独居生活的人才有可能过好同居生活。当然,像我这样一定程度的亲密关系恐惧者,并不适合拥有过于密切的关系,独处加社交让我觉得刚刚好舒适。感谢越来越宽容的社会环境使我不至于担心自己变成老姑娘。

我们则更多是在自由的独居生活和带来保障的家庭生活间犹豫不决的人

恋爱总比婚姻更令人愉快,恰似小说总比历史更令人愉快。很多人认为“若婚姻质量下降,就没必要结婚”,这个观点看似挺合理,但仔细想想,其实是一个无解的题。持有这个观点的女性居多,因为中国社会普遍共识是男性负责家庭开支大头,结婚后势必要更多倾斜于家庭,“生活质量降低”是必然的。单身时,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个人所得可以灵活支配,因此不存在很多限制。如果和父母同住,便不用支付物业水电燃气费,挣的工资只用自己花便可,这种自由感将会加倍。但结了婚之后呢,面临着必然要到来的义务,做的事情要依托两个人的共识,有些东西不能由着性子来,难免会限制部分自由。单身时每周可以和朋友聚会,结婚时每周要去看双方父母,这其中的矛盾怎么协调?单身时工资可以买几千块钱,结婚后难免就要紧缩成几百块,这其中的落差如何弥补?要保留婚前基本的经济水平,只有三个条件可以满足:要么自己挣得足够,要么父母继续补贴,要么老公出钱养着。总之,要么努力,要么继续要钱。否则,就要在自己所挣范围之内,花费自己所能承担的钱,如果所挣之钱达不到婚前的预期标准,肯定是要下降的。再说,“下降”的具体含义为何?我想,可以先区分出“物质上”和“心理上”两个标准。物质方面,下降指的是消费水平的下滑,心理上,指的是私生活的受限。比如和朋友聚会,就同时满足这两条。单身时每周聚会一次,每次花费几百元,结婚后每周得看望对方父母,朋友只能每个月聚会一次,每次花费几百元,和朋友的联络减少了,每次花费也要受限制了,这就属于“下降”。这只是夫妻之间,更不用说对双方父母,以后的孩子,两个人都要承担起养育责任,还要筹划合理理财、大额消费、刚需消费、享受消费、流动资金等等钱财的规划,就更是需要系统规划了,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难免受到限制。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在婚姻中,每个人都要付出代价,同时也要收回点什么,这是供求规律。从这个角度,结婚的质量是必然下降的。说得极端点,哪怕物质上能够保证婚前的水平,但对方突然多了不止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要面对,有些人情往来要沟通,除了伴侣,整个家庭都是陌生的,要如何适应并融入,都是需要时间来调适的,因此势必要将自己的时间腾出来一部分,和自己熟悉的小圈子暂时离开一会儿,去适应一个新家庭的生活方式。因此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中说,越发达地区单身率越高。克里南伯格讲到:“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独居现象将长时间地成为当代发达国家的特征”,而他也在追问:“在如今人人都发现传统家庭常常分崩离析的情况下,独居生活的兴起是否将形成全新的‘城市部落’以取代传统的家庭形式?”据克里南伯格和他的团队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在美国,成年人口中有七分之一选择独居生活,独居成为美国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过核心家庭所占比重。而独居人口排在前四位的国家分别是瑞典、挪威、芬兰和丹麦,在这些国家中,几乎40%到45%的住户是独居者。当然这也和这些社会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以及文化传统有关。北欧人性格普遍独立内敛,对于人情之间的接触比较淡漠,最近网上流行的“如何与芬兰人相处”就是例子。短时期内,中国紧密的人情社会肯定不可能过渡到这个程度。更多的人会在自由而又艰辛的独居生活和可能会带来保障并驱走孤独的家庭生活间犹豫不决。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婚姻肯定会导致“下降”,这是必然的,关键是你怎么看待“下降”的含义。如果你将下降定义为“自己某些必然该有东西的缺失”就会觉得婚姻是单身自由的损失。但换个角度,如果将下降定义为“对自身责任感的训练”,那么婚姻也是很不错,甚至是最好的机会。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自由状态下,大家都享有更多权利,拥有选择的权利大于必须要行使的义务,因为有人已经替你完成了它们。单身时候,如果和父母同住,生活开支不必自己操心。家庭的熟悉和安逸,也是处于婚姻中的父母建设的,他们也要花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从陌生走入对彼此家庭的熟悉。父亲和母亲双方的亲戚,且不说极品不极品,至少对单身的自己都是天然熟悉的,都是熟悉了二十多年的。也就是说,父母在自己出生时就已经完成了这样的搭建。进入婚姻后,要完成搭建的成为了自己,要负担家庭开支的变成了自己,自己要独立面对一个新的家庭和全新的生活方式,要适应两个人的磨合与习惯差异,要学会沟通和共融,这可比工作难度大,但如果经营得好,也绝对比工作更锻炼人。工作关系是一种相对单纯的关系,只需要了解一个方面就可以,而在婚姻中,面对的是伴侣的各方各面,包括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到最高级的思想状态,都需要理解和适应。再加上平衡工作和家庭,夫妻、父母、公婆、亲子等诸方面关系,宛如抛小球,每一个都需要动态平衡。所以,如果抱着“不降低质量”的想法就拒绝走入婚姻,本质上终究还是无解的。但是女性是感性动物啊,如果真的三观契合,情感充实,那么合理规划婚后开支,融入对方家庭,就不是被迫,而是出于责任感的自觉行为了。关键就是,能否找到这么一个人。话说回来,我也很理解女性们“不将就”的选择,因为当我看到那些相亲男的照片时,就会在心里默默想:与其这样,还是继续单身吧!因此关键不是“婚姻让生活质量降低”,而在于“是否有一个人,能够真的达到这样的要求”。因此本质上,不是谁挑谁,或者谁眼光高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做到最好,然后在冥冥之中寻找彼此的缘分。


 单身社会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