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6
ISBN:9787533914806
作者:张爱玲 著,陈子善 图文编纂
页数:249页

书籍目录

童言无忌
自己的文章
公寓生活记趣
夜营的喇叭
必也正名乎
烬余录
到底是上海人
道路以目
更衣记

谈女人
借银灯
走!走到楼上去
银宫就学记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说胡萝卜
炎樱语录
存稿
写什么
造人
打人
诗与胡说
有女同车
私语
忘不了的画
雨伞下
谈跳舞
谈画
《传奇》再版序
谈音乐

作者简介

《流言》的别具一格,不仅在于此书所收三十余篇长短散文干净利落、机警犀利的文体,诚实不伪、迥于传统女性书写风格的冲击力,还在于全书配有作者亲绘的二十二题精妙插图,使《流言》焕发出图文并茂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部《流言》图典本保留了张爱玲当年为《流言》所配的全部插图,只有一个例外,即初版本采用的张爱玲三幅个人生活照,因翻制效果不佳,只能割弃。此外,《更衣记》一篇,还有一个发表于一九四三年一月上海《二十世纪》英文月刊第四卷第一期上的英文版《中国人的生活和时装》,文中另附有张爱玲亲绘的十二幅美妙插图,也差一点被埋没,近年才被人发掘出来,一并收入图典本。


 流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在生命的第二十一个年头,而且还是尾巴,才开始看张爱玲,算不算太晚?我知晓这世间好书太多,就是只拣喜欢的看,百分之一也是看不完的。而那说是不喜欢的,又有多少是因为自己的偏见,并因此而错过的呢?2011年上半年的时候选了一门现代文学欣赏的课程,老师没有讲到张爱玲,只是泛泛讲到了萧红,偶尔提及一下张爱玲。我当时对这些人是相当不以为然的——所谓经典不就是规规矩矩的吗,会不会太乏味了一点?结课的时候要交一篇文学评论。我当时好像在忙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便托朋友帮我写一篇评论。朋友当时在外校修双学位,汉语言文学。我还记得我和他一起去教务部领双学位听课证的时候,打印听课证的老师一字每秒的速度念出汉语言文学这五个字。也是,大家都拼命地往商科工科等好找工作的专业挤,鲜少有人会选这么冷门的专业。我也很诧异,但是后来看到他写的文章,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对文学有着严肃的情感的。他说他最近在写一些关于张爱玲的评论,问我可不可以作为我的结课论文。我犹豫了一下,问除了张爱玲你还写别人吗?他大约是看出了我对张爱玲无感。我解释说,我没有看过她的散文,连小说都不曾看过。我忘记后来我们是不是就张爱玲及其文章做了短暂的讨论,就算是有,恐怕我也什么都说不出来,也许还说了些笼而统之的话。现在想起来,羞愧万分。我当然知道张爱玲是才女,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前间或在杂志上看到《童言无忌》《天才梦》《更衣记》这样的散文,也在某些文集中看到评论《十八春》的文章,总是看得津津有味的。只是一旦真正的张爱玲文集小说到眼前来了,也总是看不了几页就觉得无聊。于是说起不喜欢张爱玲的原因就是,是在没有办法看下去呀,上海才女刻薄的琐碎的念念叨叨,让人忍不住要打瞌睡。现在想来,确实是自己的原因。当时的自己心性还浮躁着,没有办法冷静地领略文字的美妙。不冷静地去读书,除却书本身的不好,是不会把任何的好一点点看出来的。年末开始看《流言》,据说是张爱玲的第一本散文集。当时不知要会看到几时,最坏的结果是又一次的半途而废——先前真是每每与张爱玲狭路相逢,总是趾高气昂地绕道而行,如果不是才女与经典的光芒在那里,我怕是就要永远地错过了——但是连较坏的结果都没有出现,我居然爱不释手,几乎每看一句话都恨不得恶俗地大喊:张爱玲真是一个天才!只是苦于白天要复习功课,只能在熄灯前看上一个小时,总也不能尽兴。张爱玲真是一个天才,我不免要再恶俗一下。真的是很有思想,那些思想哪怕是放到现在也是不过时的,而且总能够表达得淋漓尽致。有一次我看笛安的《告别天堂》,笛安提出了“字典”的想法,大约是是说人对俗世感情的模式化。现在在《流言》里看到张爱玲也这样说了。张爱玲在《洋人看京戏及其他》中说:“历代传下来的老戏给我们许多感情的公式。……而所谓环境,一大部分倒是群众的习惯。”我向来觉得笛安才华横溢,但是关于这一点,她没有张爱玲来得醍醐灌顶。多数人都是有思想的,思想深刻却是少部分,而能够将思想完整又完美地诉诸笔端,那就是少数中的少数了。我所折服的张爱玲的天才,很大程度上是因了这一点。也是因此,我对我之前的不以为然,将要深深地忏悔了。还有就是发现原来张爱玲不是文艺派的,甚至她自己都说“最不能忍耐的新文艺滥调”(虽然我不知道当时的“新文艺”和现在的“文艺”是否是一样的)。以前零星接触张爱玲时得到的印象真的是片面到了极点!中学的时候做语文试卷,有一题阅读理解,中有一句说是“张爱玲的文章是上海小女人刻薄琐屑的唠唠叨叨”,现在看了也没觉得有多刻薄唠叨,只是觉得所有的描写精准万分,没有少一笔也没有多一笔,简洁又有力。“噢,你也在这里吗?”也断然不是文艺风格的,一点都不花里胡哨,反而非常平实,亲切万分。然而这只是开始,天晓得这么多年来我对张爱玲的误解到了何种程度。说道对张的看法,我是要词穷了——还没有从震撼中恢复过来。一个人的文章能够启迪读者的思索,掩卷之后但觉齿颊留香,这样的文章总是好的吧。但还是不够来形容我现在的感觉的。段数太低,还需要修炼。另外这版《流言》非常好,纸张啊,字体啊,还有非胶装的书脊,看着就很舒服讨人喜欢,虽然一开始不喜欢封面,但后来看到书内解释那张封面上的照片,说是有睥睨一切的味道,居然也觉得没什么了。2012年1月6日 1:00
  •     这个年代似乎愈来愈大女子主义,女性的开放表现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度,都被人们仰望称羡。唯独那个华丽年代的小女子,不会照顾自己的生活,永远不认识路,不会洗衣服,不会削苹果,不会做饭,喜欢喝热的牛奶,喜欢一切别人没有的怪异服饰,执着的爱上不羁的胡兰成…自恋与自我,孤僻与高傲她的言行,在那个年代应该是平淡且华丽的吧。即便我不认为她的那种性情应该得到过多的男子的爱怜,就算是三毛那种行走天涯的大气,亦不会得到过多爱怜。只是我们永远在她们光环的映射下,看不到生活的本质。
  •     (她的比喻永遠那麼獨特,幽默並讓人回味:)"事情來得太突兀了,缺乏舞台經驗的人往往來不及調整面部表情。" “我惡狠狠盯住他看,恨不得眼睛裡飛出小刀子,很希望我能夠表達出充分的鄙夷與憤怒。”——《打人》 “夏天的日子一連串燒下去,雪亮,絕細的一根線,燒得要斷了,又給細細的蟬聲連了起來,‘吱呀,吱呀,吱’。” ——《詩與胡說》“簷前掛下了牛筋繩索那樣的粗而白的雨。” “法蘭西是微雨的青色,像浴室的瓷磚,沾著生髮油的香。”“我在街沿急急走著,每一腳踏在地上都是一個響亮的吻。” "常常我一個人在公寓的屋頂陽台上轉來轉去,西班牙式的白牆在藍天上割出斷然的條與塊。仰臉向著當頭的烈日,我覺得我是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了,被裁判著像一切的惶惑的未成年的人,困於過度的自誇與自鄙?" ——《私語》 她生活裡的馬來西亞是在蒸悶的野蠻的底子上蓋一層小家氣的文明,像一床太小的花洋布棉被,蓋住了頭,蓋不住腳。——《談跳舞》(她的思想總是那麼犀利與超前,那麼透徹的看穿了中國人。或許是因為上海本身發展比較早的原因。 )“用洋人看京戲的眼光來看看中國的一切,也不失為一樁有意昧的事。頭上搭了竹竿,晾著小孩的開檔褲;櫃檯上的玻璃缸中盛著“參鬚露酒” ;這一家的擴音機裡唱著梅蘭芳;那一家的天線電裡賣著癩疥瘡藥;走到“太白遺風”的招牌底下打點料酒……這都是中國。紛壇,刺眼,神秘,滑稽。多數的年輕人愛中國面不知道他們所愛的究竟是一些什麼東西。無條件的愛是可欽佩的——唯一的危險就是:遲早理想要撞著了現實,每每使他們倒獨一口涼氣,把心漸漸冷了。我們不幸生活於中國人之間,比不得華僑,可以一輩子安全地隔著適當的距離祟拜著神聖的祖國。那麼,索性看個仔細吧!用洋人看京戲的眼光來觀光一番吧。有了驚訝與眩異,才有明了,才有靠得住的愛。 " “中國人每每哄騙自己說他們是邪惡的——從這種假設中他們得到莫大的快樂。路上的行人追趕電車,車上很擁擠,他看情形它是不肯停了,便惡狠狠地叫道:“不准停!叫你別停,你敢停麼? ”——它果然沒停。他笑了。” (這不就是我們這些80、90後還在開的玩笑麼“你敢不過來麼?”,原來也是複古。 )“《烏盆計》敘說一個被謀殺了的鬼魂被幽禁在一隻用作便桶的烏盆裡。西方人絕對不能了解,怎麼這種污穢可笑的,提也不能提的事竟與崇高的悲劇成分摻雜在一起——除非編戲的與看戲的全都屬於一個不懂幽默的民族。那是因為中國人對於生理作用向抱爽直態度,沒有什麼不健康的忌諱,所以烏盆裡的靈魂所受的苦難,中國人對之只有恐怖,沒有僧嫌與嘲訕。” “歷代傳下來的老戲給我們許多感情的公式。把我們實際生活裡複雜的情緒排人公式裡……感情簡單化之後,比較更為堅強,確定,添上了幾千年的經驗的分量。個人與環境感到和諧,是最愉快的一件事,而所謂環境,一大部分倒是群眾的習慣。” “京戲裡的世界既不是目前的中國,也不是古中國在它的過程中的任何一階段。它的美,它的狹小整潔的道德系統,都是離現實很遠的,然而它決不是羅曼蒂克的逃避——從一觀點引渡到另一觀點上,往往被誤認為逃避。切身的現實,因為距離太近的緣故,必得與另一個較明澈的現實聯繫起來方才看得清楚。京戲裡的人物,不論有什麼心事,總是痛痛快快說出來,身邊沒有心腹,便說給觀眾聽,語言是不夠的,於是再加上動作,服裝,臉譜的色彩與圖案。連哭泣都有它的顯著的節拍——一串由大而小的聲音的珠子,圓整,光潔。因為這多方面的誇張的表白,看慣了京戲覺得什麼都不夠熱鬧。台上或許只有一兩個演員,但也能造成一種擁擠的印象。 擁擠是中國戲劇與中國生活裡的要素之一。中國人是在一大群人之間呱呱墮地的,也在一大群人之間死去……中國的悲劇是熱鬧,喧囂,排場大的,自有它的理由;京戲裡的哀愁有著明朗,火熾的色彩。就因為缺少私生活,中國人的個性裡有一點粗俗。 “事無不可對人言”,說不得的便是為非作歹。中國人老是詫異,外國人喜歡守那麼些不必要的秘密。 不守秘密的結果,最幽微親切的感覺也得向那群不可少的旁觀者自衛地解釋一下。這養成了找尋藉口的習慣。自己對自己也愛用藉口來搪塞,因此中國人是不大明了他自己的為人的。群居生活影響到中國人的心理。中國人之間很少有真正怪僻的。脫略的高人嗜竹嗜酒,愛發酒瘋,或是有潔癬,或是不洗澡,講究們蝨而談,然而這都是循規蹈矩的怪僻,不乏前例的。他們從人堆裡跳出來,又加入了另一個人堆。到哪兒都脫不了規矩。規矩的繁重在舞台上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 京戲裡規律化的優美的動作,洋人稱之為舞蹈,其實那就是一切禮儀的真髓。禮儀不一定有命意與作用,往往只是為行禮而行禮罷了。請安磕頭現在早經廢除。據說磕頭磕得好看,很要一番研究。 ……磕頭見禮這一類的小小的,不礙事的束縛,大約從前的人並不覺得它的可愛,現在將要失傳了,方才覺得可哀。 ” ——《洋人看京戲及其他》。 "以往的中國學者有過這樣一個普遍的嗜好:教姨太太讀書。其實,教太太也未嘗不可,如果太太生得美麗,但是這一類的風流蘊藉的勾當往往要到暮年的時候,退休以後,才有這閒心,收個" 紅袖添香"的女弟子以娛晚景,太太顯然是不合格了。" (女子無才便是德,教女子讀書只是男人的一種享受罷了。) “在最後的一剎那,收買靈魂的女魔終於天良發現,一對戀人遂得團圓,美術家用闊小姐贈他的錢雇了花馬車迎接他的新娘。悲劇變為喜劇,關鍵全在一個闊小姐的不甚可靠的良心——《漁家女》因而成為更深一層的悲劇了。" ——《銀宮就學記》。 “這話似乎是小氣得可笑,而且自以為"希奇弗煞",然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卻也情有可原。一個人,戀戀於自己的字句與思想,不免流於慳吝,但也是常情吧!我還記得,第一次看見香港的海的時候,聯想到明信片上一抹色的死藍的海。後來在一本英文書上看見同樣的譬喻。作者說:可以把婆羅洲的海剪下來當作明信片寄回家去,因為那藍色藍得如此的濃而呆。——發現自己所說的話早已讓人說過了,說得比自己好呢,使人爽然若失,說得還不及自己呢,那更傷心了。" ——《走!走到樓上去》 “文人討論今後的寫作路徑,在我看來是不能想像的自由——彷彿有充分的選擇的餘地似的。當然,文苑是廣大的,遊客買了票進去,在九曲橋上拍了照,再一窩蜂去參觀動物園,說走就走,的確可羨慕。但是我認為文人該是園裡的一棵樹,天生在那裡,根深蒂固,越往上長,眼界越寬,看得更遠,要往別處發展,也未嘗不可以,風吹了種子,播送到遠方,另生出一棵樹,可是那到底是艱難的事。” ——《寫什麼》 “自我犧牲的母愛是美德,可是這種美德是我們的獸祖先遺傳下來的,我們的家畜也同樣具有的——我們似乎不能引以自傲。本能的仁愛只是獸性的善。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並不在此。人之所以為人,全在乎高一等的知覺,高一等的理解力。此種論調或者會被認為過於理智化,過於冷淡,總之,缺乏“人性”——其實倒是比較“人性”的,因為是對於獸性的善的標準表示不滿。……我們的天性是要人種滋長繁殖,多多的生,生了又生。我們自己是要死的,可是我們的種子遍布於大地。然而,是什麼樣的不幸的種子,仇恨的種子!” ——《造人》 “现实这样东西是没有系统的,像七八个话匣子同时开唱,各唱各的,打成一片混沌。在那不可解的喧嚣中偶然也有清澄的,使人心酸眼亮的一刹那,听得出音乐的调子,但立刻又被重重黑暗拥上来,淹没了那点了解。 畫家、文人、作曲家將零星的、湊巧發現的和諧聯繫起來,造成藝術上的完整性。歷史如果過於注重藝術上的完整性,便成為小說了。”“清堅決絕的宇宙觀,不論是政治上的還是哲學上的,總未免使人嫌煩。人生的所謂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我看見他們用溫柔的眼光注視新生的鮮肉,對之仿佛有一種創造性的愛。”——《燼馀錄》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更喜欢《传奇》
  •       
      《流言》确实是流言。
      造人。私语。天才梦。更衣记。借银灯。必也正名乎。不得不说的废话……张爱玲从女人谈到音乐,从胡萝卜谈到被窝,从自己的文章谈到中国人的宗教。流确实流得海阔天空,一搭没一搭的。
      文里面,没有人生飞扬。很少有正义感。不负责指点迷津。不说斩钉截铁的话。枪炮声中的生死存亡也只是烬余录里的挑灯夜话。世事沧桑,人情冷暖当然是有的,不过你要使劲才能在字缝里看得到。
      流言最怕淅淅沥沥,嘀嘀咕咕,嘁嘁喳喳。但张爱玲的流言流得清澈、洒脱、不同凡响。
      因为有警句。泼剌剌的警句像鱼刺似的撑着,文章有如树边老屋般素朴,又如河中细鱼般灵动,形散神不散。
      警句就是,一件事不动声色地讲完,冷不丁地来那么一两句,让人猝不及防,而又点头称是。正如在平地里走呀走呀,突然就站在美丽的悬崖上了,不禁让人失声惊呼,惊艳。流言第一篇,《天才梦》,路数和许多名人的自传差不多,因为现已功成名就,拿小时候的破事儿打趣,糟蹋自己几句,反而显得豁达、风趣——直到最后一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突如其来的一句,天才笨蛋云泥立判。
      还有。还有。
      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一念之慈,顶上生出了灿烂圆光。/那婉转的绝望,在影子里徐徐下陷,伸着弧形的,无骨的白手臂/那倏忽之感,又像是鸡初叫,席子嫌冷了的时候的迢遥的梦/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
      把这些话说成警句,只是因为我词穷。这可不是一般的锦心绣口,张记警句,百年老店、自成一家。她话说得蹊跷,比喻打得古怪,一字一句压得紧紧的,结实,素朴,却又那么娉婷,妖娆。总是出其不意,总是点石成金,总能化腐朽为神奇,叫人过目不忘,觉得非常的应该。看了的人,除了叹气,除了拍案,毫无办法,只好眼睁睁地看它流芳百世。
      只有才女才敢把“流言”作为文集的名字。
      在我的眼里,能称才女的,不是端庄贤淑,不是捂着胸口到院子里看梅花的那一种。才女也者,要有一点点幽默,还要有一点点狡黠。爱玲这些都不缺。例如,张爱玲老提到她的姑姑。这个姑姑会说“视睡如归”、“一个人出名到某一个程度,就有权利胡说八道”这样古怪精灵的话。我疑心她的姑姑有没有这么伶牙俐齿。可能是个文托。我干过这种事,我宗家大姐倪萍最近也干过(出了一本《姥姥语录》)。但我们都没学到张记的狡黠。
      张爱玲狡黠而智慧,但不是那种大彻大悟的聪明,她也会为爱情低低低到尘埃里。她健谈而流言,但不是那种嘀嘀咕咕的唠叨,即使气短情长的鸡零狗碎也别有风味。你看她在《童言无忌》里,也谈钱、谈穿、谈吃,但谈吐就是不俗,一张口就半个人生。她谈钱——我喜欢钱,因为我没有吃过钱的苦。她谈吃——他们的洋葱特别香,他们的猪特别的该杀。她谈生病——这一个月,因为生病,省掉了许多饭菜、车钱,因此突然觉得富裕起来。嘿嘿,她谈头顶上的机关枪也谈得不落俗套——只听见机关枪“忒啦啦拍拍”像荷叶上的雨。
      当然,警句也不一定非得像峭壁一样嶙峋,像露珠一样剔透,像甘蔗一样隽永。这样的老实话也是警句:父母都不大懂得子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为人。偶尔天真一下还不要紧,那样有系统地天真下去,到底不大好。快乐这东西是缺乏兴味的——尤其是他人的快乐,所以没有一出戏能够用快乐为题材。看哪,这里面一个生冷字也没有,但你肯说这不是警句?
      看爱玲吃豆腐,我觉得牙齿快。咦,好像写文章也不难啊,不就是有话照直说,时不时地来两句警句么?但就这个“时不时来两句”,不容易、不简单,非高手不可为。这些高词大句就如殿堂的大门槛,一般人爬不上去;硬爬,可能会露出红屁股。所以,才女多如牛毛,流言却只有这一本。洁尘有一本《流年》,流的一地都是鸡毛。
      流言流成警句,就像河蚌暗结珍珠,松脂幽凝琥珀,可不是寻常手段。
      为什么张爱玲有如此手段?不知道,只知道因为有这般厉害手段,蜚短流长什么都可以入文,流言也可以出集子,大卖几十年。
      也不是一点不知道。流言里有一篇《自己的文章》,有草蛇灰线的消息。且看这一段:好的作品,还是在于它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再看这一段:溪涧之水的浪花是轻佻的,但倘是海水,则看来虽似一般的微波粼粼,也仍然饱蓄着洪涛大浪的气象的。懂了。懂了。流言不是浮沫,是大海的微波粼粼,只因为有底子。这底子就是人生安稳。安稳,这是爱玲的琼浆,也是她的毒药。她爱的那个薄情汉,就会说现世安稳。
      流言止于智者,文章止于语言。写文章可不作兴和人比人品,比的是文采,遣词造句,“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文字的韵味”。所以,我总不信陶渊明名垂青史是因为品性高洁。古往今来南山采菊、带月荷锄的何其夥也?为啥子唯有饮者留其名?酒量海肯定不是原因,还是老陶的文字好啊。张爱玲的那个冤家至今还有人记起,还是因为他会说,人生静好,现世安稳。
      逝者如逝夫,但这个流言却没有随时间流去。这些“漂在水上的文字”它沉淀下来了。流言不流,是因为这些文字灵动而不轻浮。流言不腐,是因为这些文字清澈而不呆滞。这些清澈的文字,只有你自己清澈的时候才能看到。在我浑浊的时候,我可没想起来读流言这样的东西。
      在这样的流言面前,最妥当的态度是无言;但我忍不住,特别想说,于是就这么说了一通——它只能是:蜚语。
       2011-6-19
      
  •     感觉就是“小说写累了写写散文歇会儿吧” 轻松得多 但天才还是天才 随意起来还是字字珠玑
  •     高山仰止的天赋和才情。
  •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生活戏剧化的不健康的。像我们这样生活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借助于人为的戏剧,因此在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很难划界。”
      元旦前坐火车去找同学玩,解闷式的带一本书准备再路上看,一般来说带的这本书要薄、要随时能停下、要有意思。所以像散文杂志都比较适合,不过杂志的话一般都很没意思,高中时候看看还好,再大点看总是感觉里面的文字幼稚无趣说教意味浓。当时手头正好一本从图书馆拿的这本《流言》,于是放进书包带上火车。
      在火车上我坐在靠窗的一边,左手边是个微胖的女孩,对面是个回家的妇女带着些锅什么的,斜对面是两个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男人。刚开始大家坐在座位上都比较沉默,我就捧着这本书慢慢的看,火车有节奏的前后摇晃,随着时间过去大家开始聊起来,火车上的时间毕竟难熬,除了些坐在座位上倒头便睡的那种。
      坐在座位上看书让大家对你有种好奇心,然后不自觉的就关注你,那种虚荣真是有种变态的快感,就好像我常常和别人说我最近又看了什么什么书blablalba之类的,哈哈~~
      过了段时间,旁边的女孩问我是不是学理科的,我说是呀,之后她说我想也是,文科的每天学这个都腻了怎么再会那这种书来消遣。当然啦,以我大学时候的经验来说,每天学这个不过可能懂了也不多,不过火车上交谈时的夸大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在旅途中常出现的四大神人:俺有个同学、俺有个老乡、我认识个人、我去年(我曾经)。
      但我当时突然想到,自己从前不就是因为喜欢化学才会选择这个专业的吗,但为什么自己在大学的时候就各种上课玩手机、逃课、考试作弊,课堂上讲的东西几乎没半点现在记住,想想大学时候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就好想去再学习一遍,自己总是在过程中忘记自己从前为什么选择这条路。
      这就是我关于《流言》这本书的故事,后来我断断续续把它看完,看完一本书后我可以评价说这是本好书,在读书的时候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能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从前高中时候对于张爱玲的印象是个阴沉刻薄的女人,但可能是随年龄增长或者是对于她写的东西读的多之后,我对于她的感觉最主要就是:真诚。我也慢慢对于张爱玲迷恋起来,她很真实的把自己内心表达出来,更加深入的挖掘自己的内心。
      这本书中有不少张爱玲流传的名句,在一篇好像是《谈女人》中几乎句句都是。她把男女、人情看的很透,对于那个时代的理解也特别的深刻,她毫不掩饰的说出自己童年的缺点,她是个活生生的人呢。
      我很喜欢其中一句:“生活戏剧化的不健康的。像我们这样生活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借助于人为的戏剧,因此在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很难划界。”还有几篇蛮短的散文,像胡萝卜,还有那个打伞的比喻,其中也有张爱玲对于那个时代的衣服、京剧、写作、画画、戏剧等等都有非常棒的见解。
      我很喜欢这本书。
  •     很早就看过她的一些文章,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记不住。后来再看,看一次后悔一次,“怎么当时就没觉得呢?”当时要是觉悟高点,会让我少走些弯路。
  •       《私语》里张爱玲有这么一段“海阔天空的计画”:“中学毕业后到英国去读大学⋯⋯尽量把中国画的作风介绍到美国去。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自己有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四零年代的张爱玲,该是最接近这一描写的。一时洛阳纸贵的作家,也写剧本之类,显赫身家,年轻貌美,服饰大胆又别有趣味。只是好景不长,就又是流落异乡,水土不服了大半生,过世了又被人刨刨坑坑出若干信件作品,证明着她自身的缺陷。“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噬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该怎么做,她懂的。可要真得做了,却又不是自己。生命是个悖论。
      
      四零年代,青春韶华意气风发时,谈音乐,谈美术,谈宗教⋯⋯无所不至,恐怕只要是她谈,就有人爱听。我想王小波恐怕也是张迷,《烬余录》里写到香港战时她那些丢失了的画总让我想起李卫公在菜园子的破庙里画的红拂。
      
      我想和炎樱和她一起去吃块奶油蛋糕喝杯热巧克力,漫无边际,粪土当年万户侯,她没去成的伦敦我到过,我爱的人长大的香港她待过,我也爱巴赫和塞尚,看不惯歌剧,但我喜欢芭蕾和交响乐⋯⋯总之,话题该是不缺乏的。也许,该去她最后生活过的地方,看一看吧。
      
      “计画”和“业已”两个词,她似乎用得多,我看着很触目。
  •       也曾有过一段爱好写作的时期,没事的时候喜欢写点小文章,抒发抒发点感想。不过自从学了中文,见识到许多功力深厚的师长与同学,见识到许多能进到文学史的作品,就越来越觉得写作这个东西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对文字的感觉也是需要天分的,不是说有了点感悟就能化成文字,一般人强求不来。更何况写出来的东西也是需要读者的,如果只是写给自己看,不如自己在心里想想就行了,还能节省点时间。因此,对于写作就越来越有畏惧感,选择了一个中文中非主流的方向,平时自己写的东西也少了很多。
      
      说这么多,也就是想说当作家不容易,当一个有名的作家更不容易,对于张爱玲这样的才女就更加心存敬畏。
      
      《流言》是本散文集,相比于小说更能看出作者的个人感受。才女曾以温暖的笔触写到自己的弟弟,“在他腮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出于好奇,我特意去百度了一下这个人,很想知道在他之后的人生中发生过什么事情。百度出来的结果大部分都是弟弟描述姐姐的文章,反倒很少对弟弟自己人生的介绍,只能知道是个退休的上海某中学的老师。虽然不知道他度过了什么样的岁月,但是看到他活到这个年龄,也是一件欣慰的事情。那篇弟弟描述姐姐的文章,对于了解才女在写《流言》时的心态很有帮助。
      
      才女自认为是个小资产阶级,这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既不是大富大贵,又不是一穷二白,只能精打细算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虽然有过穷日子,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又是上海滩当红的女作家,过的总还算不错,偶尔还能享受点风情。才女是有自己的傲气的,亲戚把她当穷人来接济的时候,简直天都快塌下来了,怎么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不再过向别人要零花钱的日子。
      
      据她弟弟说,张爱玲受了别人评论的刺激,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传奇”,以销量证明自己。才女一生已是传奇,还是老实读书吧,从书中沾染些祖师奶奶的灵气。
  •     她总是描写地过于直白,让虚伪如我的人脊背冰凉...
  •     脏与乱与忧伤之中,到处会发现珍贵的东西
  •        如果说柔弱是种美,那张爱玲是极具代表性的。如果说刚强是种美,那张爱玲亦是那样的美,集柔弱刚强于一身的女子,便是张爱玲。
       张爱玲的轻,轻的如此的美,第一次接触她的作品,就喜欢上了这种轻。如果说她的轻是种苍凉,那我宁愿从来就没有壮烈。一切的终点都将回归于平淡,看破红尘世俗后的继续追逐,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而张爱玲正是这一类勇敢的人。读她的作品,让我体会到虽然终点的种种况味会令人凄梗,但这不正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么。所有的重,却又重的如此之轻,所有的轻,却又轻的如此地美丽,轻轻地,来了又去,轻轻地,去了又来。
       张爱玲的重,重的亦有美。在她1944年对于傅雷批评的回应中,我看到她犀利与刚强的一面,就像绽放在严冬中的一朵玫瑰,铿锵孤傲,鲜红的美,美的酽,酽的迷人。
       张爱玲同样也是可爱的,她在对上世纪40年代男女服饰的对比中写道,「中国人的西装谨严黯淡,成规,即使中装的颜色质地图案也极单调,男子的生活比女子自由得多,然而单凭这一件不自由,我就不愿意做一个男子。」这样的女子,这般可爱,着实让人喜欢。可见朴实的文字下,却隐藏着一颗极为细腻温柔的心,让人禁不住心生爱怜。
       很多人一提到冷,便想到刺骨。其实真正的刺骨是要将一双细腻的手泡在冰冷的水里,直到红肿有了疼痛才能感觉到的,我不喜欢这个词,我只是想把许多事物表达的淡些,再淡些,但不至于看不见。比起张爱玲,我只是一个平庸无才,连语言也组织不善的人,更别说包容轻重的参差,可我认得美,且耽溺于其中。
       在这严寒的冬天,泡上一杯暖暖的茶,在张爱玲的文字中品味生活,是再惬意不过的一件事了。
  •       如題。
      
      最近有點借書成癡,慢慢能理解“書非借不能讀也”的感受。從龍應臺到張愛玲,一點一點把時間往前推移,有一種追溯過往的感覺。也非每一個字都能完全消化吸收,看不懂的先跳過,總有些東西要翻覆幾遍的,不急這一時一刻。
      
      張愛玲的文章很奇妙。她即使用最平實的語言也有極度絢爛的精美感。某些字句還會有冷冷淡淡嘲弄卻震人心魄的效果,朋友用上海話來說這是個“錯氣”的女人,可是我們就是愛她的錯氣。在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二零零九年那版張愛玲全集的《流言》第一篇天才夢的最後一句:“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讓我一瞬間心神俱震,衝擊力極強。等略定神后發現張愛玲其實并未用什麽特別的措辭,唯一可稱華麗的詞語也就“華美”而已。然而力量何來?我想這大概就是張愛玲之所以為張愛玲而不同於他人的地方,可惜我還未能參透其中奧妙。另外流言和重訪邊城中我跳過了很多“談”,張姓女子天馬行空的發散力我這點可憐的文化程度還是不能招架得來。
      
      待時間讓人成熟吧。
      
  •       壹
      其实读张爱玲很久了,一直觉得她是个深不可测的女子,无从下笔去写她。起初读《倾城之恋》,感动于那段乱世中的爱情,后来慢慢咀嚼里面每个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倒是越来越有味道。张不似其他作家一写爱情就凄婉动人让人流泪,要不生离死别就是最后大团圆,总是千篇一律。她不是,她爱塑造人物性格,造的跟其他人不同,特别是女人,总有股高贵自持骄傲清高劲,让人有时候咬牙但又心里不得不觉得佩服。
      
      后来读《流言》,更加爱她。木心说得对:她就是与世相遗,决不迁就。朋友说她说话刻薄,我说那些软弱害怕真相自欺欺人的人才会怕这些刻薄的话。我就喜欢女人身上带股男人的劲,有些东西不该低头绝不低头。其实不是尊不尊严的问题,是一个人的处世态度。人这辈子谁都不该去取悦,唯一该取悦的只有自己。
      
      但木心说她是隐与隐,中了世界的阴谋。要她真如此会变通,大概我就不会爱了。虽说她小说大多写爱情,但文字行间中不免流露出这个世界种种丑态和冷酷的现实,曾因为她不关心国家政治大事被质疑过,但她高傲地坦诚说她不写政治,她只写一些心里卑微的女人。
      
      家庭富裕,父母离婚,会花钱,只能靠文字赚点钱,不会做事,与继母发生争执后被禁锢半年,潜逃后与母亲在一起,才开始学习生活的伎俩。后爱上一人,却终归殊途同归。木心那样说应该更多的是处于心疼,说她是乱世佳人,这个倒真的挺贴切。想想如果真没那个乱世,大概就不会有这个佳人了,只会有个大腹便便的妇人每日抱着孩子绣个花什么的。
      
      
      爱张的文字,还有一点就是她的文字实用也实在,不像有些作家文字有距离感和时代感,那些男欢女爱的哲学道理放今天也是很有理的。喜欢史铁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总觉得他们都是超时代的人,旧时代写下新时代的道理,史铁生早就开始在他的书中赤裸裸地谈性的问题,对于一个被归于严肃作家作品还被摘录到中学课本的作家来说,这实在难得。
      
      -----------------------------------------------------------------------------------
      贰
      有人说人若太聪明,活得就比较没味,什么都看透了,就没意思了。前几天读【悉达多】里面有段话,大致意思是单纯的人能获得幸福,这个我赞成,但如果说不单纯的人不能获得幸福,我是不同意的,聪明只是不稀罕这种幸福。
      
      我觉得张爱玲是个才女,我觉得这个才不一定是她的生活遭遇成就的,而是天生就有的。如果要让她写,她大可写出温暖的爱情温馨的结局,可是她不愿意,她敢就这样赤裸裸剥开生活的真相,不畏所谓的人言。
      
      我其实明白,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所谓的爱情实则没那么伟大,只是那场乱世刚好救了他们,没有那场战争就没有这个结局,跟他们之间的爱一点关系都没有。范柳原本不想娶流苏,不过把她当情妇。而她呢,想他娶她,起初反抗但后来也不得不妥协,好吧,谁叫我爱你呢,就这样吧,当你情妇也认了。张爱玲后来也在《自己的文章》里说,“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
      
      张爱玲的作品里面大多数人物结局都是这样的,要像白流苏这般壮美的结局再也找不出来了,大多悲伤凄凉。张爱玲不是因为悲剧更能打动人而故意写悲剧,她知道事情只能如此,其实她是有同情在的,只是她知道这样的同情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止庵解释「悲剧是以“人生”“有价值”为前提,喜剧是以“人生”“无价值”为前提。进一步说,悲倒是人间视点的体现,因为觉得它有价值,才有悲凉的感觉;而喜剧呢,倒是非人间的视点的体现,看出它的可笑之处,它的无价值之处。悲剧和喜剧关键并不在于结局如何,或者说不仅仅在于结局如何,而在于你是怎么看法,在于是用两种完全不同的眼光去看。」
      
      止庵说张和鲁很像,我是赞同的,虽然写故事类型不同,但都话尽人间苍凉,读完之后不禁感叹还真是那么回事。但人间苍凉事那么多也话不完,只能这样了。
      
      她有一双极具洞察力的心,她参透了世上的悲哀,你明明知道她的文字是凄凉的,但你还是要继续往下读,就像我们明明知道有些事情是无能为力的,还是要去做一样。她就像是一个已经走到终点的人,回过头观望,不带任何表情。她偶尔也会讲点理,但她还是讲故事多一点。有时候讲到伤疤之处就停止,让你自己去看自己去猜。有时候直接把伤疤揭开,让你看见红肿之处,她不要你绝望,她要你知道只是事情就是这样,即使有着伤疤还是得过下去。
      
      这其实不是悲观和乐观、悲剧与喜剧的问题了,她的看待事情的眼光已经超越了这个层面。
      
      聪明人说话都刻薄,你当然可以选择不听,但你得知道你这种不听不是在逃避不是在麻痹自己。
      
      今天暂时写到这里
      
      
      
      
      
      
  •        我不喜欢国恨家仇,不喜欢童话故事,不喜欢装腔作势。爱玲也是。
      所以我喜欢爱玲。
      
       爱玲喜欢炎樱,我也喜欢炎樱。
       爱玲喜欢钱,我也喜欢钱。
       爱玲喜欢兰成,抱歉,我不喜欢兰成。
       爱玲不知道她为什么成了汉奸,我也不知道。
       等等,我好像知道了。
  •     里面有很多点
  •     真真的成为了流言!
  •     这个版本的比较好的地方配了很多很好的插图,文章也很经典,喜欢里面的杂文,《谈女人》、《爱》等等,是个值得珍藏的版本
  •     有些句子写的真绝
  •     最早买的一批书了
  •     机巧
  •     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封面都很有感觉
  •       如果你是喜欢“被教训”的人,请你拿起你的笔,注意时刻在书上划横线,写笔记;如果你是特别小资的人,那么也请你拿起笔,在书房或者咖啡厅,准备一叠稿纸,抄抄里面的小故事,或者写写你的感受——情味很浓,浓得像是黑咖啡……
  •     嗯,我觉得张得东西要很静下心来才能看下来。影视剧又是另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我倒是常常没有耐心。
  •       读了张爱玲的小说,再读张爱玲的散文,会发现无数相似的情节与字句。尤其是读过《小团圆》,再回望《流言》中的篇章,常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华丽缘》里的那个戏台,变幻流转的光线间,一群不那么专业的民间戏子咿咿呀呀的唱腔,何以在张爱玲笔下有一丝幽怨、苍凉的味道,读罢《小团圆》就不显得突兀了。那原本是张爱玲跑去浙东,寻找躲避乡间的胡兰成,路途中的见闻。那次见面后,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缘分走到了尽头。
      
      散文有时候倒不如小说那么坦率,小说虚实相间,可以随随便便用虚构做挡箭牌,遮住真相,散文却不好意思说是假的。所以《爱》里面张爱玲开篇就说:“这是真的”,惟恐别人误当作小说。张爱玲也许想说的是,真实的东西比虚构更残酷,更饱含人世的苍凉。但散文里还是粉饰过了,血色不那么红,泪痕不那么重。有些时候,真实的东西是大家都不愿看到,不愿提及的,宁可用曲笔,用虚构,捏造一个小团圆的结局,搭建一个缥缈微茫的太虚幻境,或者干脆把梦境当成真实来回述,《罗生门》的故事就是这么发生的。小说或多或少都有造梦的痕迹在,即便冷静、现实如张爱玲也如是。母亲的故事正是《倾城之恋》的蓝本,只是小说的后半部分写香港陷落,是来自张爱玲的亲身经历。两者合二为一,还是让流苏留住了爱人,一座城市的倾覆成就了一段缠绕迂回的爱情。
      
      看张爱玲谈音乐、谈绘画、谈京戏、谈跳舞,到底是女性的笔调,细腻、精致、绵密,一点闲淡又带着人间烟火气的趣味,却又仿佛不经意间,流露出超出平凡女性的透辟。有时让人觉得矫情,有些自以为是的孤高,有时又不免拍案称绝,觉得这么一个女人活得如此明彻清醒,简直让人心怀畏惧。
      
      “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一个人生在一个混乱、没落的家庭,各色人等都有一种颓废、失衡的状态,张爱玲的天才也像一棵人为扭曲的树,蟠曲挣扎,树瘤横生,绽出一树繁花如雪,却又带着无法释怀的凄婉。
      
      假如张爱玲不写小说,只写散文,这些散文的格局有些太琐碎。但若对照张爱玲的小说读,就拼起了一个完整的张爱玲。也就知道胡兰成写得那些东西,有多少是不靠谱的意淫了。
      
  •       1人类天生的是爱管闲事。为什么我们不向彼此的私生活里偷偷的看一眼呢,既然被看者没有多大损失,而看的人显然得到片刻的愉悦?凡事牵涉到快乐的授受上,就犯不着斤斤计较了。较量些什么呢?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2张恨水的理想可以代表一般人的理想,他喜欢一个女人清清爽爽穿件蓝布罩衫,于罩衫下微微露出红绸旗袍,天真老实之中带点诱惑性。
      
      3围城的十八天里,谁都有那种清晨四分钟的难挨的感觉——寒噤的黎明,什么都是模糊,瑟缩,靠不住。
      
      4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5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惆怅,像忘却了的忧愁。
      
      6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7我逃到母亲家,那年夏天我弟弟也跟着来了,带了一双报纸包着的篮球鞋,说他不回去了。我母亲解释给他听她的经济力量只能负担一个人的教养费,因此无法收留他,他哭了,我在旁边也哭了。后来他到底回去了,带着那双篮球鞋。
      
      8文明人要原始也原始不了,他们对野蛮没有恐怖,也没有尊敬。他们自以为他们疲倦的时候可以躲到孩子里去,躲到原始人里去,疏散疏散,其实不能够,他们只能在愚蠢中得到休息。
      
      9我母亲给我两年的时间学习适应环境,她教我煮饭,用肥皂粉洗衣,练习行路的姿势,看人的眼色,点灯后记得拉上窗帘,照镜子研究面部神态,如果没有幽默天才,千万不要说笑话。
      
      10具有同一种宇宙观,多么天真纯洁的,光整的社会秩序: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将上马定乾坤
      
      11.有一次我和朋友谈话之中研究出来一条道理,驻颜有术的女人总是一身体相当好,二生活安定,三心理不安定,因为不是死心塌地,所以时时注意到自己的体格容貌,知道当心,普通的确实如此,苏青现在是可以生活的很从容的,她的美又是最容易保持的一种,有轮廓,有神气的。
      
      
  •       留言里有许多许多张爱玲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章,准确的说是那么几年之内发表的文章。
      张爱玲的文字细腻、朴实、生活化,是我最最喜欢的原因之一。而这本书更加吸引我的还有里面的好多文章是讲述的她自己,自己的成长,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有自己的朋友。这些拉近了张爱玲与我的距离,她不在是那个让我敬仰的文学女神,而就是我身边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这本书另外一处让我感觉特别喜欢的是它里面有很多简短随笔的文章,像日记,更像茶语。闲暇之余写写罢了,以表心情。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看起来也特别的轻松休闲,随便翻开一处,瞟上两眼就看完了,真是幸福。同时也给了我一个启示,那就是多写,生活中有太多值得关注的地方,只要有心,只要用心,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它就是一篇好文章。
  •     张爱玲说那是写在水上的语言
  •     太钦佩她的才华了,她的生活还有那个时代的样子都在这里了。我也想这样,在屋顶拍几张裙角被风扬起的照片,和好友说几句俏皮话,理解人生不深也不浅。
  •     张。。。我知道的不少
  •        生活本就零零碎碎,身上穿的衣服、吃的菜肴、住的房子和坐的车都是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想法,也有表达和倾诉的欲望,不妨写下来,与自己也与别人分享。虽然通篇“我我我”并不讨好,但哪个人又不是从“我”开始的呢?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便是她生活中的柔声絮语。
       我们栖身于人群、事务和环境,但这些东西又万千变化,构成千百种生活。对个人来说,身旁的什物都镌有独特的习惯、故事和感情的印记。看过的书和电影,听过的音乐和鸟鸣都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她字里行间都有着对生活的情谊,那些情谊喜恶参差,有欢喜也并不讳言自私和负面情绪。她的“拜金主义”不是那种穷奢极欲,自谓小资产阶级,在我看来不如说是对生活有合理的品质追求。如今,小资或被戏谑为装,就有人竭力去撇开那个标签,然而我们恰恰没必要为了别人的一两句闲言碎语放弃自己的任何合理追求。
       她对于弟弟,有寒冷的悲哀,无能为力的悲哀;对于父亲,有激烈的反抗,歇斯底里的反抗。亲人、朋友和同事在她生活中写下许许多多只能自己阅读的文字,也构成了那些繁琐的世俗。世俗并非恶俗,它是市井最真实的生活反映,如孕育莲花的淤泥。当然,我们确乎需要香草美人。
       她说“张恨水的理想可以代表一般人的理想,一个女人清清爽爽穿件蓝布罩衫,于罩衫下微微露出红绸旗袍,天真老实之中带点诱惑性。”民国的雨巷、电车和穿着旗袍的女人是一幅画。江南的渔村、山野和罩着青衫的女子也是一幅画。即使是幻想,那也是极美好的。生活也需要幻想的,物质之上也要有一片留白的天空。
       张爱玲靠文字营生,对于文学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她理解的好文学是有底子的,这底子来源于生活。
       “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又如,他们多是注重人生的斗争,而忽略和谐的一面。其实,人是为了要求和谐的一面才斗争的。”
       “好的作品,还是在于它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的。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许多强有力的作品只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就是失败在不知道把握这底子。”
       “斗争是动人的,因为它是强大的,而同时是酸楚的。斗争者失去了人生的和谐,寻求着新的和谐。倘使为斗争而斗争,便缺少回味,写了出来也不可能成为好的作品。”
       “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
       这让我想到那些流行的奇幻小说,有飞扬,有斗争,却没有底子,依旧是食之无味的,只能被丢尽时间的垃圾桶。还有那些极其壮烈题材的电影电视,缺乏的也是生活的底子,才出现了用力过猛,才变得空洞贫乏。生活的底子也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情谊,有情谊才会有共鸣,有喜恶的参差才会完整而真实。
       张爱玲写小说“用的是参差的对照的写法,不喜欢采取善与恶,灵与肉的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古典的写法,所以主题欠分明”。想想自己的生活,豁然发现人生的主题也不是那么分明,所有的习惯,都不是善恶分明的。生活本是参差不齐的,充满阴晴圆缺,若顺顺利利地走一条一成不变的路,就没有风景了。
       唯有对生活怀有情谊,才会活得不那么麻木。 ——张爱玲《流言》
  •       五月风筝2009-07-19 09:12:16
      
      
      《流言》是我所看过的张爱玲的书中最喜爱的一本了。或者正如其中有人说的,张的散文写得比小说还好。
      
      令人佩服的是那种全然的淡然,用一种旁观者清的态度,审视世间,然后用她的极为犀利的笔触将各种细微末节,别人所容易忽略的东西描述出来,有些尖锐得让你欲笑不止,有些则让你又痛有痒。最喜欢的篇目莫过于《中国人的宗教》(大概是吧,书给妈妈拿了,标题不是很记得),其中好几段让我大笑不止,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最喜欢的那一句则是《爱》中的结尾,想来也是很多人喜欢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读后,内心颤抖,有种无法形容的心悸。那种举重若轻的问句,令人刻骨铭心的疼痛。念给了某个人听。我想对他说的就是这样的一句。
  •     犀利尖刻
  •     犀利辛辣刻薄好
  •        最近在断断续续看《流言》,今天终于看掉最后一篇。边看《倾城之恋》,因为张的小说太写实太道破人生,久而久之使得我总有一种错觉,以为她就是那样冷冰冰的人,就像那张经典的旗袍照一样,骄傲地高抬着下巴,一双极聪明的眼睛,眼角溢出笑意,暗地里看透着嘲笑着身边每一个人。直到看了《流言》才发现,生活中的张爱玲其实是温暖的,聪明是聪明,但还有些笨拙,和一切文人一样讷讷不善言辞。从小说里跳出来的她终归是要靠纸笔讨生活,和生活抗争着的人,容不得成天带着那么尖锐的棱角。同时也越发觉得那些让人从心底里觉得冷的小说毕竟也只是小说而已,看了灰暗大可不必。
      
       另外,张爱玲的小说实在很适合夏天读,本来燥热不安的,读着读着人就凉下来了,虽然这种凉的滋味更多的是凄怆,却也能让人感觉很充实。当然,读得多些,在凄怆里就也能看到一些别样的残缺的美来。
  •     没有了经济独立的性开放是个伪命题
    说得好!
  •       在生命的第二十一个年头,而且还是尾巴,才开始看张爱玲,算不算太晚?我知晓这世间好书太多,就是只拣喜欢的看,百分之一也是看不完的。而那说是不喜欢的,又有多少是因为自己的偏见,并因此而错过的呢?
      2011年上半年的时候选了一门现代文学欣赏的课程,老师没有讲到张爱玲,只是泛泛讲到了萧红,偶尔提及一下张爱玲。我当时对这些人是相当不以为然的——所谓经典不就是规规矩矩的吗,会不会太乏味了一点?
      结课的时候要交一篇文学评论。我当时好像在忙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便托朋友帮我写一篇评论。朋友当时在外校修双学位,汉语言文学。我还记得我和他一起去教务部领双学位听课证的时候,打印听课证的老师一字每秒的速度念出汉语言文学这五个字。也是,大家都拼命地往商科工科等好找工作的专业挤,鲜少有人会选这么冷门的专业。我也很诧异,但是后来看到他写的文章,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对文学有着严肃的情感的。
      他说他最近在写一些关于张爱玲的评论,问我可不可以作为我的结课论文。我犹豫了一下,问除了张爱玲你还写别人吗?他大约是看出了我对张爱玲无感。我解释说,我没有看过她的散文,连小说都不曾看过。
      我忘记后来我们是不是就张爱玲及其文章做了短暂的讨论,就算是有,恐怕我也什么都说不出来,也许还说了些笼而统之的话。现在想起来,羞愧万分。
      我当然知道张爱玲是才女,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前间或在杂志上看到《童言无忌》《天才梦》《更衣记》这样的散文,也在某些文集中看到评论《十八春》的文章,总是看得津津有味的。只是一旦真正的张爱玲文集小说到眼前来了,也总是看不了几页就觉得无聊。于是说起不喜欢张爱玲的原因就是,是在没有办法看下去呀,上海才女刻薄的琐碎的念念叨叨,让人忍不住要打瞌睡。
      现在想来,确实是自己的原因。当时的自己心性还浮躁着,没有办法冷静地领略文字的美妙。不冷静地去读书,除却书本身的不好,是不会把任何的好一点点看出来的。
      年末开始看《流言》,据说是张爱玲的第一本散文集。当时不知要会看到几时,最坏的结果是又一次的半途而废——先前真是每每与张爱玲狭路相逢,总是趾高气昂地绕道而行,如果不是才女与经典的光芒在那里,我怕是就要永远地错过了——但是连较坏的结果都没有出现,我居然爱不释手,几乎每看一句话都恨不得恶俗地大喊:张爱玲真是一个天才!只是苦于白天要复习功课,只能在熄灯前看上一个小时,总也不能尽兴。
      张爱玲真是一个天才,我不免要再恶俗一下。真的是很有思想,那些思想哪怕是放到现在也是不过时的,而且总能够表达得淋漓尽致。有一次我看笛安的《告别天堂》,笛安提出了“字典”的想法,大约是是说人对俗世感情的模式化。现在在《流言》里看到张爱玲也这样说了。张爱玲在《洋人看京戏及其他》中说:“历代传下来的老戏给我们许多感情的公式。……而所谓环境,一大部分倒是群众的习惯。”我向来觉得笛安才华横溢,但是关于这一点,她没有张爱玲来得醍醐灌顶。
      多数人都是有思想的,思想深刻却是少部分,而能够将思想完整又完美地诉诸笔端,那就是少数中的少数了。我所折服的张爱玲的天才,很大程度上是因了这一点。也是因此,我对我之前的不以为然,将要深深地忏悔了。
      还有就是发现原来张爱玲不是文艺派的,甚至她自己都说“最不能忍耐的新文艺滥调”(虽然我不知道当时的“新文艺”和现在的“文艺”是否是一样的)。以前零星接触张爱玲时得到的印象真的是片面到了极点!中学的时候做语文试卷,有一题阅读理解,中有一句说是“张爱玲的文章是上海小女人刻薄琐屑的唠唠叨叨”,现在看了也没觉得有多刻薄唠叨,只是觉得所有的描写精准万分,没有少一笔也没有多一笔,简洁又有力。“噢,你也在这里吗?”也断然不是文艺风格的,一点都不花里胡哨,反而非常平实,亲切万分。然而这只是开始,天晓得这么多年来我对张爱玲的误解到了何种程度。
      说道对张的看法,我是要词穷了——还没有从震撼中恢复过来。一个人的文章能够启迪读者的思索,掩卷之后但觉齿颊留香,这样的文章总是好的吧。但还是不够来形容我现在的感觉的。段数太低,还需要修炼。
      另外这版《流言》非常好,纸张啊,字体啊,还有非胶装的书脊,看着就很舒服讨人喜欢,虽然一开始不喜欢封面,但后来看到书内解释那张封面上的照片,说是有睥睨一切的味道,居然也觉得没什么了。
      
      
       2012年1月6日 1:00
      
  •       第一次如此彻头彻尾的佩服一个上海女人;即使在家庭破裂,战火纷飞的时代中,它仍然能够以一颗细腻的心去观察周遭的一切。   她的语言是多么的摩登,大都市人所独有的小资主义,几乎看不出一丝的悲观与伤感。描写京剧也好,绘画也好,文学也好,时装也好;即使读者们在之前对这些都不甚了解,从她的文字中却能得到满足。我想这才是支撑着张爱玲女士在那个动乱的时代活下去的关键因素。   用生活来填补生活,实在是一个明智之举!这对于我们这些在糖水中泡大的孩子,稍微遇到一点困难便会觉得仿佛天要塌下来一般,做出了一个榜样。   最让我佩服的是,她的作品中除了读者之外,任何的东西都无法渗入。而且读者身上的包袱可以在阅读的途中完全卸下。这种效果不是一般的作家能够营造出来的。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在短暂的人生中若能与人分享快乐,岂不是一件乐事?
  •     精灵敏锐
  •      PL2837.E35 L5 2002
  •     这一次,终于没有再绕过她。
  •     确实啊。感觉当然不一样。但是给人的美的感受是不会变的。
  •       最近陷入一种难以阅读的状态,目光一落到字间就心神不宁。试图安抚这种焦虑时,就把目光又投向了张,重新翻她的《流言》。很诧异自己对它的熟悉,依旧能清晰地记得近乎每一个比喻,每一句冷幽默,每一种观点,以至于这种重温轻松得让我有所耽溺。
      隔了三四年,新的眼光新的感情,自然会有很多不同。初中时喜欢张,那时没有读过同时期其他人的作品,缺乏比较,喜欢的感情里带着狂热和盲目,带着读者很容易产生的那种代入感。对她由敬畏到心疼。她时时摆出冷眼旁观的姿势,天塌地陷的事情落在眼前,也像个旁观者而非参与者。但她的高傲却来源于自卑。读书极好,学校里却流行的是gentleman C;奖学金被母亲轻易地花掉,在富人比比皆是的港大里触目惊心地拿着少见的橡胶水笔走来走去;外表不漂亮也不会待人接物,说话做事处处笨拙。而最好的朋友炎樱又是那么受欢迎,以至于张在空袭时怀疑自己死掉也不会影响她的快乐(突然发现对《小团圆》也印象深刻。)
      
      可是所有的寥落和辛酸背后潜藏着的无能为力的无奈,在那篇《天才梦》里只落得一句轻描淡写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全都变成了质量再轻不过的“噬咬性的烦恼”。如何理解这种感情的不同呢?我猜想,还是在不同境地之中,正如她说的“在待人接物的常识方面,我显露惊人的愚笨……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自传性的小说是人群的聚集地,是充满社会性的,悲辛的一面就尤为显露;而散文却是一个人的自说自话。于是,原本严肃的难过都变成了打趣。也正因为这种自说自话的意味,整本《流言》显得格外寂寞,但这种寂寞不是闷不透风的,而是掷地有回响的,透露出一种狡黠的快乐。
      
      《童言无忌》里她说起幼年和同学散步,对方问她对自己的情谊如何,“因为有月亮,因为我生来是一个写小说的人”所以“郑重地低低地”说出了连自己都感动的话。她讲这个故事,论证的是“生活的戏剧化是不健康的。”为着这个可爱的段子,我一直对矫情这回事又爱又恨。
      
      一向最为人诟病的,或许就是她的自私。就像炎樱说过“身边的事比世界大事要紧,因为画图远近大小的比例。窗台上的花瓶比窗外的群众场面大。”虽然绘画里透视的眼光人人都有,但明目张胆地说出来,正人君子们看了总会认为有引以为荣的嫌疑。但我忍不住觉得这是以身试法似的,对自己坦诚,对旁人也辛辣。尽管打破生活表层各种潜台词,有时候可能落得不讨人喜欢,但隔了一段时间的距离,与我自己又是不痛不痒,也就不妨碍我照旧为着她的真实喜欢她(这话说的好像隐隐也有点‘自私’的意味了)。
      
      小事如,《公寓生活记趣》里习惯于把阳台的灰尘扫到楼下,看到楼下在晒地毯,就决定隔天再扫。“一念之慈,顶上生出了灿烂圆光”。大事如《烬余录》里的港战,人间疾苦远远比不上自己对冰淇淋的期盼。初读这里,觉得再狠心不过,可是读到后来,看到那个关于时代列车的比喻,也就原谅了。毕竟很难对一个骨子里太出世的人有什么入世担当的要求。
      
      可是说到底,张也是最食人间烟火的,尽管前生后世有着种种不如意,也丝毫不辜负生命里哪怕只剩零星半点的色彩。她天生是那么敏感,对数字、姿势、色彩、声音的感受和表达都令人叹服。《道路以目》、《更衣记》、《忘不了的画》……那些不胜枚举的精彩描述动人至深,竟有了几分感动的意味。在无眠的夜里读着读着,会有落泪的冲动,只觉生活至细琐之处依然极美,不能辜负。(可是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我想我还是会继续粗略地过下去……)
      
      上个学期一度苦于东西方美学思潮的论文毫无头绪,偶然想起了张的看法,最后决定把选题定为对英雄主义的探讨。张说“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所以我的小说里,除了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因为他们虽然不彻底,但究竟是认真的。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傅雷是这一观点的对立者,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二人由相互欣赏走向剑拔弩张。而像我这等碌碌之辈,对此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坚定决绝的立场,我欣赏力度,也时时梦寐以求般的向往,但内心深处,我或许也早已相信了属于我的那份“认真”与“不彻底”。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抒发的就是:读《流言》的过程实在是一种极为放松的快乐,这种快乐像是夜半里与陌生人的私语,必须压低的声音忍着不笑出来,同时又夹杂着点不安的意味。毕竟说出来的实话太会心又太畅快,是不适宜说给第三个人听的。张对这种快乐也有过一个精妙的比喻,是在《小团圆》里,说寄宿到姑妈家,每天都吃母亲以前不让吃的葱油饼,于是有种“逃学的感觉”。偶尔说起伤心的往事,也是戏谑的淡淡的口吻,觉得隔过长长的如打更声般的岁月,什么都可以求得谅解。
      
      《流言》里最出名的那些篇目,类似于《爱》,倒不太有感觉了。那个小康之家的妹纸的故事已经在各种地方或被引用或被调侃到泛滥的地步。像“遇上了,也只能说一声:‘哦,你也在那里吗’”煽情到这种境地,大概也只能是话剧里把内心独白放大为呼喊的架势才能让主人公说出口。但我倒是很喜欢把时间比作“无涯的荒野”。这种比喻的感觉类似于《倾城之恋》里“也许还剩下这堵墙”的绝望与热望。也许只剩下这样的比喻句,还能勾起我对感情的久违的一点向往。
      
      
      
      PS:突然又想起好几年前,百度里一个姑娘在吐槽小资的时候,说的一段话:“张说,‘我是俗人,我爱这俗世。’;而小资们吃吃地笑着说‘看,他们好俗哦。’”私下里觉得这句话用来为“俗”正名也不错。
      
      本来一本正经地想要写一写《流言》,写着写着就把各种冗杂的想法写到了一起,实在是暴漏了我懒得动笔懒得看书的本性……不过,写着写着就进入了欢脱的状态,虽然拙略,还是为能够表达点什么而充满了愉快……大概这种短暂的愉快之情带来的安心又可以继续长久保护我懒得动笔懒得看书的本性……
  •     张爱玲在电车里找到了普鲁斯特在茶杯里的马德兰点心中发现的东西,可惜大概现在没有了。。。
  •     和《私语》有重复选录的文章,但里面的配图和照片是我喜欢的,展示了张爱玲的另一面,简洁的线条和突出的特质
  •     随笔中能看到原汁原味的作者呢
  •       对姓张的有罕见的偏爱,恐怕是因为张爱玲吧,还是因为姓张的另一个人?
      初读她的文章,正是《流言》里《童言无忌》的《弟弟》那篇。是练字的帖子里截取了那篇,多年之后,才知道当年12岁女孩看的《弟弟》是张爱玲亲笔。
      算上一种机缘,高二那年,因为一位姓张的老师读了张爱玲的书,想必一读一辈子。流言隔了几年,现在再看又是一种全新的视觉洗礼。
  •     张爱玲的随笔就比韩寒或者其他人的好看多了,不过比起韩寒对当今时事的讽刺就差些,她是对那个时代的讽刺。什么现在那个段子手罗什么的那个更是没法比了,张爱玲语言一向犀利,看得人很畅快,我还是喜欢看她的小说,画面感极强,不过我喜欢的貌似太小众,馆藏没有。。。一本一本慢慢读咯。 这本都是她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的集结册子,有的感觉是为了赶稿写的不太好,不过像他如此这般人都要做澄清,可见人活在世上是难啊。
  •     有趣
  •       张爱玲带给我的是一种让人喜爱的矫情,在图书馆里寻着寻着就顿在了这一本上,呵,张爱玲。都说女性作家笔触柔情似水,怪的是,在爱玲的笔下,我似乎找不到。怎么说?柔情里带着一点傲,从她的思想上看得出,从她的行动上看得出,从她的骨子里上看得出,她是一只女人,对,一只。
  •     小妹说看不懂
  •     多手按了 有关键情节透露
  •     说的太好了。民国时期的文字是鲜活的,而现在的文字经过党式宣传后已经变得硬生生,造的句实在乏味。
  •       张真是个可怜的人
      到了美国之后嫁给老年人,
      生命最后时刻经济困难,无子女,无伴侣。
      
      作为一个女人,老时生活无忧,有人陪伴,有子女作为寄托,有自己的朋友,是很幸福的。
      
      她这样的生活,作为一个才女,是很可悲的事情吧。
      
      我想,如果不是自身安定和温饱之忧,
      她一定会找一个年轻俊朗有品位有钱的男人生活。
      对胡的失望,对感情的失望和她一贯对事情的伤感和绝望态度。
      
      在大陆去乡下劳改去香港,被香港不接受,去了美国
      远走美国后不被接受,嫁给大他一倍的外国人。
      
      她很坚强,她曾经说过,最怕生活一天比一天糟糕,一天比一天没有期待。也许她年轻时代太顺利了,再加上她的消极思路,她的路也越走越差。
      
      她本来就出自名门大家,她能够读书,衣食无忧,收入也就是买买衣服,相当于现在的高级小资
      
      最大的委屈也就是有个继母,外加亲戚的冷眼,或许还是因为一个小女生的敏感。在那个年代,她的小委屈,又算的了什么呢。
      
      她的前半生除了感情还算顺利,
      她文章中感情看的很透彻,写了那么多悲情的故事,无奈,时代,女性的束缚。
      那个时代的女性的确如此,改朝换代不过40年 女人的束缚,女人的家庭和职业(大多数女人那时候还是无业吧),没有经济来源的话何谈独立自我 快乐
      一个单身女人在美国是多么不容易呀,她陷入失望,钱也越来越少,典当心爱之物, 在美国一时半会没人认可。
      人生总是有这种起伏的吧,
      做人要豁达,小事情不要介意,没有伤害到自己的健康和钱财的多数就不要管了。
      至于上自尊的,记得要不就是你真的做的不对,要么就是伤害你的人心里不健康,如果是他的错你何必揽上身呢。
      
      遇到危机不要泄气,暴风雨之后总有风平浪静,你需要做的是在暴风雨中找个安全的地方好好躲起来,如果找不到,那么也需要再暴风雨中适时进退,保全自己。
      
      要学她的理性,看透事物的能力,
      却不要学她的感性,对事情轻易的绝望。
      一定要记得,手里的牌,一定要每张都出好,脚下的路,即使一时没走对,也要一步一步向着更好的方向走。
      
  •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你一生可能会见过许多穿大旗袍的上海女人,但魔力只有一个。有一个人,她能穿越平庸,生命在裙角间轻摆。
      
      上海滩头,只有一个张爱玲。
      
      《流言》里的张爱玲绝不是那个你所想的写《小团圆》《半生缘》《倾城之恋》的披着尊严外套的文豪,在那里,她只能边饮茶边写散文。陈子善说:“哪怕她没写过一篇小说,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跻身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列。
      
      世间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大可说破,真相就在那里,只是烟雾疑云。张爱玲说:“如果没有幽默感,千万别说笑话。”写的了文章的,大抵都有几个幽默感,王小波,北岛,路遥。现实用幽默来调讽。气球要戳破就该早戳破,丢了线,又能到哪里去。
      
      
      尽管被视为古怪的天才,但天才终究是百无一用的名词。在这本书里,她把小说中的说梦人召回现实。她讲大实话,写小说,她“只知道一切的小说都离不开坏人。好人爱听坏人的故事,坏人可不爱听好人的故事”;谈法律,“中国人喜欢法律,也喜欢犯法”;讲中国十三亿人口“在哪里也躲不了旁观者”;时间就是金钱,因为“女人多花时间在镜子前面,就得多花钱在时装店里。”
      
      
      
      
      生命是块鱼肉,鲜美可口,但我们不可将鱼的肉与刺一起囫囵吞掉,活着,就是为了把刺拔掉。
      
      
      张爱玲的魅力在于她好像很俗,但又不俗。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对于我,钱就是钱,可以买到各种我所要的东西。”在那个年代,好像人人都给循规蹈矩,唯独她一人出众。众人皆知,她热爱时尚,喜欢华美的时装,在她眼里衣服虽不言语,但却是一部“袖珍剧”。
      
      
      这就是《流言》,小说里的她也许是本我的她,但在《流言》里,这个聪明的上海女人抓住了属于她的话语权。
      
      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读她的故事,她的文字,无外乎想从中摸索到在现实泥泞中摸爬滚打的自己。奥尔德斯•郝胥黎在《针锋相对》一书中说:“是何等人就是遇见何等事。”这句话被张爱玲引用在《流言》;里。散文的意义在于不同小说一样冗长过后揭示真理,散文就像说话,这干干净净,明明白白的理就在那里。
      
      这本书教会我的更多是一种思考,你选择怎样的“活”,终究是你自己的问题。万事逃不过就不躲。
      
      
      
      
      也许你听到的世间事不过是一场流言,那又怎样,我们就不活了吗?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张爱玲如是说。
      
      
  •     里面的图好难得,陈子善很细心呢。
  •       高中时读张爱玲的小说,尽管内心觉得是好,但不太愿意放声说出来。因为在她华美的文字下面,隐隐地透出一股幽冷怪戾之气,令还未经历人生风浪的我颇感不适。觉得读多了人也会变得凄恻起来。然而后来总算长大了,知道了人类本性的伟大:再怎样营造出的真切的情境,如果与自身生活判然两样,总归还是要忘却的。小说,毕竟还是别人的生活,作者带着游览一圈,你还是会顺顺当当地回归自己。
      然而散文却不同,它是亲民的,能和自己触类旁通的文体。就像镜中的人像,可以参差比对,而不是供养的佛龛,“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最近读张爱玲的 流言,就颇有这种人间烟火般的趣味。她不再是冷着眼摆着一副洞悉人性的面孔讲些绝望的故事,而是柔和起来,在自己的文字中和读者达成了彼此的谅解和宽慰。在这本散文集中,张爱玲向我们展示了她喜爱的城市公寓生活,分享了自己关于电影,音乐,诗歌,舞蹈,绘画,戏剧的见解,也如老友般坦诚了自己童年和求学的经历,还有街边的见闻,自己文章的写作动机等等。看似是杂乱无主题地凑在一起,反倒更完善了一个传奇女作家的不同侧影。
      
      尽管写这些文章时只有二十四五岁,但是张爱玲还是毫无意外地展示了她过人的天分。纯熟而肆意挥洒的文笔,与对于世事老辣到和年纪不相称的眼光交相辉映。在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一文中,她就对中国人的性格做了一番精准的评析,读来令人拍案:
      “拥挤是中国戏剧与中国生活里的要素之一。中国人是在一大群人之间呱呱堕地的,也在一大群人之间死去——有如十七八世纪的法国君王。。。。。。婚姻与死亡更是公众的事了。闹房的甚至有藏在床底下的。病人“回光返照”的时候,黑压压聚了一屋子人听取临终的遗言,中国的悲剧是热闹,喧嚣,排场大的,自有它的理由;京戏里的哀愁有着明朗,火炽的色彩。”
      “就因为缺少私生活,中国人的个性里有一点粗俗。“事无不可对人言”,说不得的便是为非作歹。中国人老是诧异,外国人喜欢守那么些不必要的秘密。”
      “不守秘密的结果,最幽微亲切的感觉也得向那群不可少的旁观者自卫地解释一下。这养成了找寻借口的习惯。自己对自己也爱用借口来搪塞,因此中国人是不大明了他自己的为人的。群居生活影响到中国人的心理。中国人之间很少有真正怪僻的。脱略的高人嗜竹嗜酒,爱发酒疯,或是有洁癣,或是不洗澡,讲究们虱而谈,然而这都是循规蹈矩的怪僻,不乏前例的。他们从人堆里跳出来,又加入了另一个人堆。”
      在另一篇文章里,她又表达了对这样粗鄙却生机的国民的留恋:
      “所以活在中国就有这样可爱:脏与乱与忧伤之中,到处会发现珍贵的东西,使人高兴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听说德国的马路光可鉴人,宽敞,笔直,齐齐整整,一路种着参天大树,然而我疑心那种路走多了要发疯的。还有加拿大,那在多数人的印象里总是个毫无兴味的,模糊荒漠的国土,但是我姑妨说那里比什么地方都好,气候偏于凉,天是蓝的,草碧绿,到处是红顶的黄白洋房,干净得像水洗过的,个个都附有花园。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她愿意一辈子佐在那里。要是我就舍不得中国——还没离开家已经想家了。”
      只可惜,这样的愿景并没有被很好地施行。不论是在民国治下被列为汉奸文人,还是解放之后政治空气的变迁“街道上都是穿人民装的人。那样呆板的衣服,我是绝不会穿的。”张爱玲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了这片和她的文字休戚与共的土地。当然,这是后话了。
      
      书中最为光明而散发出喜剧色彩的篇章便是张爱玲对于公寓生活细节的描述。在鸡毛蒜皮的琐事之中自有一种永生般的柔情,一种对于生活真诚的喜悦,这对于一个擅于描写逼仄环境阴暗人性的作家来说似乎是不相称的,然而,这也更显出它的可贵之处来。
      比如这一段,“风如果不朝这边吹的话,高楼上的雨倒是可爱的。有一天,下了一黄昏的雨,出去的时候忘了关窗户,回来一开门,一房的风声雨味,放眼望出去,是碧蓝的潇潇的夜,远处略有淡灯摇曳,多数的人家还没点灯。”颇有点现代化的古意,纵然不是“雨打芭蕉”般的诗意,也像极了“小楼卧听风吹雨”的缠绵心情。
      在 公寓生活记趣 一文的最后一段,张爱玲对于自己的都市情结做了总结 “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在香港山上,只有冬季里,北风彻夜吹着常青树,还有一点电车的韵昧。长年住在闹市里的人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他离不了一些什么。城里人的思想,背景是条纹布的幔子,淡淡的白条子便是行驰着的电车——平行的,勾净的,声响的河流,汩汩流入下意识里去。”
      
      民国末期,欧美之风已经吹了不少年,传统的道统却还在民间顽固地抗衡着。西风东渐所带来的个人主义妇女解放与传统旧道德的冲撞,交织成一副奇异的画卷。借银灯,银宫就学记 等文对此有一真见血的点评。比如张爱玲就毫不客气地反对三从四德 “妇德的范围很广,但是普通人说起为妻之道,着眼处往往只在下列的一点:怎样在一个多妻主义的丈夫之前,愉快地遵行一夫一妻主义。”此外,她对于大众顶礼膜拜的母爱也不屑一顾“自我牺牲的母爱是美德,可是这种美德是我们的兽祖先遗传下来的,我们的家畜也同样具有的——我们似乎不能引以自傲。本能的仁爱只是兽性的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并不在此。人之所以为人,全在乎高一等的知觉,高一等的理解力。此种论调或者会被认为过于理智化,过于冷淡,总之,缺乏“人性”——其实例是比较“人性”的,因为是对于兽性的善的标准表示不满。”“普通一般提倡母爱的都是做儿子而不做母亲的男人,而女人,如果也标榜母爱的话,那是她自己明白她本身是不足重的,男人只尊敬她这一点,所以不得不加以夸张,浑身是母亲了。其实有些感情是,如果时时把它戏剧化,就光剩下戏剧了;母爱尤其是。”
      作为一个新女性,尤其是秉持“出名要趁早”观念的张爱玲,她很早就熟稔了人生的真谛,而且毫不讳言这一点“我所知道的最好的一切,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都在这里了。因此对于我,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善,向来是打成一片的,不是像一般青年所想的那样灵肉对立,时时要起冲突,需要痛苦的牺牲。”她出名较早,语气也多少有些轻狂“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自己有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这种独立的宣言,比起如今也能胜过一筹。上次看到个讲法,中国的女性运动到了今天已是大大的后退了,反而不及以前。因为社会习气所致,不少女性没了自己养活自己的担当和勇气,乐意通过找个有钱人来过上更好的生活。30,40年代的年轻女性要学习出走的娜拉,冲破男权的枷锁,而如今似乎又都乖乖回来了。婚姻成了一桩买卖,是不能离开物质条件苟活的。即使我们对性的态度比起之前是大有长进,但我总疑心,没有了经济独立的性开放是否是一个伪命题。
      但是张爱玲的新女性观念又非革命式的,相反,她对于革命这两个字是天性逃避的。有一个例子很生动地体现了这点,她看到街头有警察殴打一个青年,很气愤。“大约因为我的思想没受过训练之故,这时候我并不想起阶级革命,一气之下,只想去做官,或是做主席夫人,可以走上前给那警察两个耳刮子。”
      
      这些小文章之所以迷人,有时候更多的在于张爱玲的一支好文笔。把原本平常稀松的道理也出落成回味悠远的篇章。对于我来讲,好的文笔是第一位的,情节的设置,谋篇布局的结构之类的倒在其次了。现在读书的时间减少,也越发忍不住耐性,如果文字不能对我的胃口,是很难有兴趣再继续下去的。大部分的网络小说我就读不成,刚看了两页就厌倦了。去年看电影 那些年,有些感动,也跑去找来九把刀的原著来读。结果还是读不下去,程式化一般嚼蜡的感觉,好像由人工想出情节再请机器代工即可。我之所以喜欢民国的作家,多半也是这个原因。那时的文字是崭新的,富于广阔的生长空间。很多说法都有有趣,现在已经见不到了。即使偶尔还要生造出来一些词汇,也颇有新鲜之感。而白话发展了一段时日,就催生出固定的模式,不管什么情况都有人写过,有现成的词句可套,人们也懒得再去想新颖的譬喻和说法了。而在张爱玲这里,初生的文字的灵气是扑面而来的。比如她写油漆的气味“因为崭崭新,所以是积极奋发的,仿佛在新房子里过新年,清冷、干净,兴旺。”可谓绝妙。又比如她对于交响乐的态度,活灵活现,让人过目不忘”我是中国人,喜欢喧哗吵闹,中国的锣鼓是不问情由,劈头劈脑打下来的,再吵些我也能够忍受,但是交响乐的攻势是慢慢来的,需要不少的时间把大喇叭小喇叭钢琴凡哑林一一安排布置,四下里埋伏起来,此起彼应,这样有计划的阴谋我害怕。”
      
      在 自己的文章 里,张爱玲也谈到了自己写作的动机,借此回应外界对她只谈风月的质疑。“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的气质。超人是生在一个时代里的。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完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
      “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昧,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
      我是很支持她的讲法的。不单是当时如此,即使今天我们的社会媒体还是习惯于宏大叙事,喜欢英雄主义和正面典型。其实,又何必非要造出一个人为的完人来呢。这其实是很危险的一招,因为我们对于这些偶像的要求会被无限拔高,高到脱离了人性。如果一旦他发生一点差错,那就不是光这点差错的问题了,而是整个塑造的形象都会毁于一旦。公众被养成了这样的观感:要么你毫无瑕疵,要么你一无是处。这是不理智的,也是反人性的。
      过去我们讲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似乎家庭爱情之类的都是累赘,是要毅然抛弃才能向前走的。可我越发觉得,不管什么样的主义,思想,最终还是要败给儿女情长的。想想历史上有过多少次的思潮,革命,“为大家,舍小家”,抱着各种主义的光坏去投身到看似正义的事业中去,可结果呢,主义是换了一茬又一茬,今天你是真理,明天可能就成了反动流毒。只有儿女情长,还是静立在那里,伸出了温柔的双臂,拥抱着永恒悲剧里疲惫的人们。
      
      书的妙处还是在于身临其境的投入其中。偶有所得,或是瞬间的感悟,那就是天大的欣喜了。以下摘录些这样的句子:
      “一面在画,一面我就知道不久我会失去那点能力。从那里我得到了教训——老教训:想做什么,立刻去做,都许来不及了。“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道,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然而中国的流行歌到底还是没有底子,仿佛是决定了新时代应当有新的歌,硬给凑了出来的。所以听到一两个悦耳的调子像《蔷薇处处开》,我就忍不住要疑心是从西洋或日本妙了来的。”(到了今天,不还是如此么。。。)
      “生活的戏剧化是不健康的。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借助于人为的戏剧,因此在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很划界。”
      “青年的特点是善忘,才过了儿童时代便把儿童心理忘得于干净净,直到老年,又渐渐和儿童接近起来,中间隔了一个时期,俗障最深,与孩子们完全失去接触——刚巧这便是生孩子的时候。”
      还有两段人们耳熟能详,被经常引用的经典段落: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以美好的身体取悦于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也是极普遍的妇女职业,为了谋生而结婚的女人全可以归在这一项下。这也无庸讳言——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其实也没有多大分别。"
      
      张爱玲完成这些文章是在1943~1944年上海的日据孤岛时期。那时候他正经历着和胡兰成相遇相识的爱恋。这位看透人间冷暖的女作家最终也没能摆脱悲剧的收场。不过,这也给她的一生增添了俗世传奇的色彩。或许也正如她自己所说: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     这本甚好 印象里有很多张的手绘图
  •     编得很好,张爱玲的插画、那个年代的趣味知识,这样才是文学,语境中的。
  •     那个,我还在你的前一个阶段。不过,是因为喜欢电视剧里的白流苏,才去看倾城之恋。于是就停在薇龙那里了。
  •     谈里面 我觉得谈音乐很好
  •     还是更爱读张散文
  •        现在还在看这本书,虽没读完,但也挺喜欢的,这本书是我第一次接触张爱玲,以前一直想看,不过没有机会。
       在这本书里,最喜欢的就是张爱玲那种不屑与有些事的态度,特别是某某篇中的“女人最后怨的还是男人”和“在女人的世界里,只有男人”。不知大家怎么想,我就看做是张爱玲对于旧社会那种以夫为天,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不屑和反对,甚至是憎恶。
       比起冰心等上世纪女作家来说,我认为还是张爱玲最好,因为相比张爱玲,冰心等作家笔下的世界,似乎太过美好,似乎什么都值得去体验,感谢,就像是幼儿启蒙教育,要教导孩子,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反之,张爱玲就更为成人化和生活化,在她的笔下,不会有什么明白的善恶,不同的人看了会有不同的理解。比起冰心,张爱玲似乎,犀利一些。
  •     严重推荐 张爱玲的才华在散文中更表现的淋漓尽致
  •        《流言》是我看的第一部张爱玲的作品。散文先于小说,所以张爱玲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亲切的“东邪”。
       第一篇是《天才梦》,少女时期的作品吧,天才锋芒已经显露,最后一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甚至成为她一生的写照,充满了预言性的智慧。
       张爱玲有《洋人看京戏及其他》《到底是上海人》《更衣记》《烬余录》《公寓生活记趣》等等等等的文章,言语充满了怪戾之气,然而读来又不乏亲切之感——这便是生活。
       《爱》《私语》《夜营的喇叭》三篇(岂止三篇)是充满了悲伤的。《爱》有名句,情感是十分复杂的,有偶遇的欣喜,有错过的遗憾,有沧海桑田的感伤,也有对往人往事的惦念。这是真的,爱是真的,悲怆也是真的。《私语》有平静的语言,用絮絮叨叨的方式说着她生命里那些可怕的事,像暗礁上的水面,平静得可怕。《夜营的喇叭》与前两篇比起来就平常许多,但是也将自己的黯淡和欣喜交织的微妙心情只用寥寥数语就透露出来。
       其他的,大抵不那么著名,但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流言》实在值得一读、再读,甚至多读。
       你可以不喜欢张爱玲的小说,但是你绝对不会不喜欢她的散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