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章节试读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308098120
作者:(德)托马斯·曼
页数:402页

《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的笔记-第117页 - 论叔本华

p117
「康德,一个极端专注于精神的人,此人远离艺术,更倾向批判。」
@疯子与书 的微博: #神论# 不喜欢艺术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明确表示不喜欢;另一种是富于理性地表示喜欢。(罗兰·巴特)出处未查证
wiki/本质主义:通常,实践型的艺术家认同有机形式这一概念的部分形式,然而,哲学家却倾向于认为含糊且没有意义。
p128
「艺术是不可教的」
p133
「抽象美学没有造就过一个艺术家」
贝聿铭或海杜克?
p134
「好人与恶人之间的过渡类型的人:公正的人」;「有了友谊就一定会有(不需要)正义,而有了正义不一定会有友谊」《尼各马可伦理学》;「好的法官把友谊看得比正义更重」《蒙田随笔·论友谊》
P136
「苦行者拒绝性的满足。圣者不做他想做的一切,做他不想做的一切。」「他们不做他们本来乐于做的一切,专做会加给他们痛苦的一切」
p146
「对我而言,艺术家重要的是对一种哲学的天真、朴素的滥用」
由此,大可不必把《局外人》牵扯上《西西弗神话》?
p148
「有一种观点认为,宗教和哲学只是公开的和秘传的真理之间的区别而已」《附录》“哲学史判断”
p149
**叔本华《附录与补遗》第一卷,“论学院哲学”:「黑格尔对国家的神化进一步会通向每攵感瓷主义」
“漠不关心的国家观” *****:可参看上文第126页康德对美的定义。
p150
「叔本华哲学的目的在 解 脱 而不在 解 放」
「叔本华很讨厌“进步”」
「他的反对革*命是情绪使然……厌恶雄辩术……出于对蛊惑性地宣传当今和进步的不正当的乐观主义的仇视而反对的」
P152
「坚持古典的仁爱」
P157
「康德:我赞同“人唯一的动机为痛苦,痛苦先于任何尚未确定的欢乐”」
「死亡是真正激起人的灵感的天才或者哲学之神」叔本华;坡:「美人之死」
P160
「康德式学究般的古板不变和准时:他基于深厚的生理学知识细心呵护自己的健康——“理性的人所追求的不是愉悦,而是无痛苦”」「忠诚和正直」「坚持古典的仁爱」

《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的笔记-第1页

P80如果有人问我,我认为对世界的、艺术的和生活的种种现象的哪一种激情,哪一种感觉是最美、最幸福、最有益、最不可或缺,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赞赏。怎么可能是别的呢?一个人,尤其一个艺术家若没有对他并非他之所是者,若没有对过分伟大因而不会是他自己之所是者,若没有对他觉得自己与之极其相似、极其投合,因而会热烈要求他去接近,去"以我的感悟研究”,去完全占有者的欣赏,对之没有昂扬热情、满足感和沉继于其中的情怀,他会是怎样的人呢?欣赏是爱的源泉,是爱本身,它并非深厚的爱,并非偏爱,尤其它也许缺乏精神,虽然它不会怀疑,不会为其对象而烦恼。欣赏既谦恭义骄傲,为自己本身而骄傲;它知道妒忌,知道青年人的挑战性的问题:"对此,你们知道些什么?”它是最纯同时最具创造性的东西,它仰望而义推动竞争,它教人高尚的品味,是激励作出自已的精神贡献的最强有力和教育上最严格的兴奋剂,是一切天才之根。欣赏所不在,欣赏死去的地方便不再生长什么,便是贫療的荒原。
瓦格纳和贝多芬,关于“他并非他之所是者,若没有对过分伟大因而不会是他自己之所是者”他关于钢琴奏鸣曲所讲的话不正是坦率而忘我地承认一种心灵上的亲密和独特性吗?其实这并非他的事,他在怀着爱意,甚至有些忌妒地保护一个他不可与之相比的等级。这不完全是毫无一己之利的欣赏吗?
关于叔本华的艺术观。艺术的客观性。康德的无功利和天才/柏拉图理念的一段演绎。“对理念而言,现象这些永恒万有的映像在审美状态中竟变得透明可见。”艺术和知性,“挣脱意志、变成了纯粹的和清白无辜的认识的知性。”但审美状态“只是一个更加完美的状态的前阶。”
p127艺术的目光是具有天才的客观性的目光。以往关于艺术的中介性即嘲讽的源泉的说法:由此人们会察觉,原来嘲讽和客观性共属一体,是一个东西。阿波罗这个瞩意于远方者,这个诗歌之神是一个远方和距离之神,而非牵累缠绵、激情充奋和病态之神,并非苦难之神,而是自由之神,是一个客观的神,是嘲讽之神……因为在嘲讽之中,叔本华认为,在超脱的客观性中认识挣脱了意志的役使,注意力不再受到任何意愿动机的蒙蔽:我们处于一种献身状态,这种献身针对的是作为单纯表象的事物,而并非因为这些事物是动机,一种从未经历过的宁静突然降临抚慰着我们。"我们感到,"我们这位作者说,"十分适意。这是伊壁鳩鲁讴歌为至善的和众神的状态的无痛苦态:因为我在那一瞬间摆脱了可鄙的意志冲动,我们在欢度意志的监和劳役的安息日,伊克西翁的轮子停转了。
p146
不完全按照他的思想思考,一种感性的、经历的挪用但对我而言,重要的是对一种哲学的天真、朴素的滥用,艺术家们恰恰以这种滥用为自己的"责任",对这种滥用我曾指出过,我说,一种哲学往往很少以作为其生命力的理智之花的伦理和智慧学说,更多是通过这种生命力本身及其本质性的和个人性的东西起作用,即更多是通过激情而不是通过智慧起作用。艺术家往往因此而成为一种哲学的"叛逆"。
叔本华:哲学所追问的并非世界从何而来、走向何方和为什么,而只是它是什么。以世界的理念为对象。
p164
经验二元性的分裂状态。叔本华位于歌德和尼采之间,构成了两者间的过渡期。二十世纪在它前三分之一的时间里,对古典理性主义和唯理智论持纯然反对的态度,一味地赞赏无意识,颂扬本能,人们自以为愧对"生命"并使邪恶的本能迎来了再好不过的幸运时日。在这种情况下,悲观王义的认识经常突变为幸灾乐祸,精神上对辛酸真理的认可,变成对精神本身的仇恨和鄙视,为反对精神人们毫不宽容地站到了生命一边,即更强大的一边;因为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得到确认和被证明的话,这就是,生命对精神和认识没有什么可怕的,并非生命,而是精神是尘世间更弱的、更需要保护的部分。
P184尼采反对生活毁谤者和彼岸或涅槃的代言人的悲观主义,和反对虚构一切人的尘世幸福、奢谈正义并未社会主义奴隶起义做准备的诡辩家和世界改良者的乐观主义。
P206谁向德国人再次范例般的演示了一切使德国人对于世界成为一种困境和恐怖并使德国人自已走向灭亡的东西:浪漫主义激情,对永恒的、一直进入没有固定客体的无限之境的自我发展盼渴望,意志,因没有目的并进入无限而获得自由的意志?他将迷狂和倾向自杀的心态称为德国人的恶习。其危险就包含在一切束缚理智力量和放任感情的东西之内,“因为德国人的感情是与自己的利益对立的,像酒鬼的感情一样,是自我毁灭性的。热情本身在德国比其他地方更少价值,因为它没有创造性。”查拉图斯特拉怎样称自己呢?“自我认识者和自我杀手"。
P241
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时,引用的一段歌德对“罪”的意识:他从未听说过他觉得自己不可能犯的一种罪。
P285 忠诚是什么?它是不相见时的爱,是对于可恨的遗憾的胜利。我们遇见我们所爱的一张脸,我们经过几次使我们的感情巩固下来的观察之后重又分别。遗忘是肯定的,一切离别痛苦只是因肯定的遗忘而产生的痛苦。我们感性的想像力,我们的记忆能力比我们主观认为的更加微弱。我们将再也见不到,也中止了爱。残留给我们的无非是确信,我们的天性与这个生命现象的每一次重新相遇肯定将再次激活我们的情感,再次使我们,或者从根本上看,始终还能使我们爱它。对于我们天性法则的这一认知和对它的坚持就是忠诚。而忠诚就是爱,就是必须忘记为什么的爱;被确信的爱可以说,它好像永远活着,因为一当它看见,它肯定立即并合乎法则地重新赢得生命。


 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