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正义》书评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49535712
作者:王文元
页数:286页

为国学溯本正源

关于国学的书籍充斥书店的各个角落,如果想寻找一本能够全面阐述国学基本概念以及为我们梳理国学外延和内涵中所涉及的文化、学术、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的书籍不多,本书可以成为登入国学殿堂的入门参考书。 中国文明绵延几千年,成为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者,其中的原因何在?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众多国内外学者将目光聚焦于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而这些汇总起来就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概念——国学。由于大家对于问题本身的认知、研究者的角度和学养、期望达到的目的不同,往往会得出相去甚远的答案。本着“溯本正源”的原则,作者试图对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国学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种对于国学的论断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和解答。溯本正源首先从一些作者认为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国学的误解开始,作者用独到的视角为我们进行了关于这些国学误解的解读。谈到孔子,大多数的儒家文化研究者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作者却认为“仁不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从孔子的代表作《易大传》考察,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易”,或者说“易”比“仁”更根本、更重要。”孔子更注重的是三才(天、地、人)之道,也就是更注重的是敬天,而非仁爱。 作为上层建筑的哲学产生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哲学,就是“天人合一”。对于自然的崇拜,导致了我们期望能够再现并转化为我们可以理解的具体形象和符号,这种对于圣人的依托明显地区别于西方的以人的形象出现的上帝对世界作出权威性的解释。因此,国学研究者不难发现无论从河图、八卦还是易经,这些最终影响中国意识形态的具象的符号都是由自然之象抽象、总结出来的,都本着尽量忠于自然的原则,而道家一派更是以遵从、顺应自然为其根本准则。 作者很多观点直指现代中国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对科学的盲目崇拜所导致的社会乱象,猛烈抨击了那些以完全照搬西方思想意识、科学体系和上层建筑所带来的危害。相对于那些“用大脑思考世界”的西方人,中国人更擅长“用眼睛观察世界”,这种对世界认知模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东西方思维模式以至于对社会的体悟的完全不同。“经常用脑子思考的民族服从于欲望,他们顺着欲望指引的道路行进。”对于物质的追求导致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而用眼睛观察世界的民族,更多地依赖自然,产生出更多的与自然匹配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成为国学生根发芽的肥沃的土壤。“用脑子思考世界”最后导致的是对世界的“真”的追求,而“用眼睛观察世界”最终导致的是“美”和“善”的发达。无论从中国的文明发展各个进程中,我们都看不到太多对于“真”的追求和这方面取得的进步,更多的是那些对于“美”和“善”的宣扬所产生的文化现象的不断发达,包括我们的诗词、歌赋、民俗、礼仪、建筑、饮食、服装、中医等领域。 因为对天的过分崇拜与依赖,我们天生的缺少了“人权”的观念。为了维护天的权威,中国人忽视了个人的权利,而为了弥补人权的缺失,我们更依赖于“天”对于人类的保护和眷顾,那些代表“天”来行使权利的“天子”成为中国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生杀予夺极权于一人。难怪整部中国历史都是一部血淋淋的历史,谁穿龙袍谁就是“天”的代言人。这时候约束他的就只有“道德”了。而“道德与人权是一种相反的力”,虽然历史上出现过尧、舜、禹等优秀道德楷模,但是毕竟不受约束的权力产生的必然是贪婪与腐败,随之而来的血的革命使继任者坐在用前任鲜血染红的龙椅上重复着他前任的故事。本书有一个章节,作者选择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的、最具代表性的二十九部书,一一进行了点评,使我们对于中国的国学中的经、史、子、集有了一个概括的认识,也因此更加使这本书具有了参考书的价值。 最后一个部分中,作者旗帜鲜明地反对清末民国期间很多“新文化”运动的鼓吹者和倡导者,认为他们对于国学的很多观点是错误的,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众多不利的影响,甚至影响深远,比如白话文、简体字等等。前几天读到一段文字,关于汉字简化之后带来的一些有趣的现象:“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麵无麦。運无車,導无道。兒无首,湧无力。有雲无雨,開關无门,鄉里无郎。義成凶,魔仍是魔。”有利就有弊,汉字简化带来了书写和记忆、传播的便利的同时,也使汉字所传递的信息变得更少也更模糊,希望有机会的时候我们能够向重新学习繁体字一样,重新的回到中国文化的熔炉中,取其精华,提炼自身,让中华文明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更加璀璨!

《国学正义》:解读中国5000年文明密码

《国学正义》(王文元)介绍:国学是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是中国5000年的精髓所在,没有国学就没有中国的文明.著名学者王文元先生的的新作《国学正义》,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近期上市,敬请关注。作者在评点目前流行的种种国学观的基础上,从文化、学术、典籍、制度、风俗等方面全面地解读国学,进而揭示中国五千年文明密码,令人耳目一新。加上是口语风格,演讲形式,更切合一般读者的胃口。想轻松了解国学的人,不可错过。有人说国学是“人学”,有人说国学是“经学”,有人说国学是“帝王之学”,有人说根本不存在国学……是该澄清对“国学”种种误解的时候了。那就看著名文化学者王文元的大作《国学正义》。廓清国学身上的种种迷雾,甚至雾霾,还原国学真容,有助于透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真谛。国学囊括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它们或表现为文化,或表现为学术,或表现为典章制度,或表现为风俗习惯,国学常常寓于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与精神,使中国人成为蔑视物质财富而钟情精神建树,主动将“天权”置于“人权”之上,但求长治久安不求一夜暴富的特立独行的民族。这部极具特色的国学读本,梳理当下几乎所有比较重要的国学要点,扼要地点评了近三十部重要的国学典籍,可谓简明中国文化史。作者简介 ······王文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近作有:《和之风:不一样的日本》(漓江出版社,文伍书系),《人道绎宗》(燕山出版社),《人与道》、《儒家辨章》、《文房织锦》、《汉字正见》、《日完录》(中国档案出版社),《权力图腾》(湖南教育出版社),《佛典譬喻经全集》(重庆出版集团),《人类的自我毁灭》(华龄出版社),《佛典譬喻经全集》(山西教育出版集团),《佛教故事一百则》等。 《国学正义》代序:为什么华夏大地生长出国学的参天大树?为什么华夏大地生长出国学的参天大树?须从朦胧意识说起。凡历史悠久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朦胧意识。比如:古希腊人:奥林匹斯山是人类的中心,诸神居住在这座神山上。日耳曼人:通过茂密的原始森林的树冠空隙仰望星空,能体会到世界的奥妙。犹太人:世界上只有一个万能的神,那就是上帝,上帝创造了世界与人类。日本人:日本有八百万神,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森林有森林之神,这些神统治着人间,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儿子。中国人:混沌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春夏秋冬),人是自然变化的产物,是在阴阳和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易经》、《道德经》等著作是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朦胧意识的概括,是用直觉方式,以阴爻与阳爻两个符号为载体描摹自然万象,以展示自然外在规律,进而效法自然的经典。《易经》告诉人们:自然万象在不停地变化(“易者,变化也”),没有一个“物”会有哪怕瞬间的暂歇。想弄清楚其内部机制是徒劳的,不若观其象而度其意,伏羲就是本着这样的思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画出了八卦。孔子经过反复思考看出了乾卦与坤卦的主要特征,那就是: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易经·系辞下》。这段话意思是:乾是天下最刚劲的,它的德行就是按照同样的规律变化与运行。坤是天下最柔顺的,它的德行就是以最简单的方法——逆来顺受——来体味天道的艰险。可以把孔子的话延伸为:人类生活在大地上,应该与大地同呼吸共命运,而不应该站在大地的对立面,用违逆大地本性的机巧(科学)将大地上的物产攫为己有。老子把自然、万物、人三者的关系总结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六章》。“刍”是草,“刍狗”是用草扎的狗,古代刍狗用来祭祀,由于草的资源很丰富,刍狗用一次之后便将其丢弃(日本至今仍保留这种原始的祭祀方法)或当柴禾烧掉。老子以刍狗用后被丢弃的现象说明:万物也都是一次性的,转眼再看,已经不是先前的那个了(与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说的“一个人不能两次过同一条河”有异曲同工之妙)。“天地不仁”是说天地没有大仁大爱到把万物永久性地赐予人类,只是让万物像刍狗一样,出现一次之后就不复再现。“百姓”在这里指人类,圣人也没有办法施展大仁大爱,让生命永驻。生命如同刍狗,也是一茬接一茬,每一茬生命都转瞬即逝。老子对待变化不居的万物的策略是: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风箱)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道经第五章》。意思是:天地所组成的空间好比一个巨大风箱,虽然内中空虚,它的力量却永不枯竭,外力越大它释放的力也越大。与其作为太多,不如保持虚静的常态。可见,老子对天地万物的态度是“无为”或少为。孔子同样观察到天地不仁的一面,但孔子将其概括为“天行健”,“天行健”指天的运行非常刚健,永不停歇。当然也可以将“天行健”理解为是倒装句,意思变为天善于行,就是说天善于变化。那么,人用什么对策回应天的这一特性呢?——“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一种以变制变的策略。显然这与老子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思路。《易经》揭示了“天行健”与君子“自强不息”之间的关系。古人发现,天体是自左向右(顺时针)运行,地球是自右向左(逆时针)转动,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万物——包括人类——永远逆势、逆风前行,须要刚毅与耐性,否则会被这种逆势、逆风刮倒,用现代词汇说就是被外力异化。孔子提出避免被异化的方法——自强不息,并且以仁人对待自然,以仁心对待同类。许多人望文生义,认为“仁”由两个人字组成,“仁”当然是针对人的,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这种理解不符合孔子的原意。仁字产生于老子、孔子生活的时代,至今我们尚未从老、孔之前的典籍中发现这个字。造字者将“仁”与“忍”(坚韧性)、“姙”(繁衍,转义为生存)同音,寓意深远,坚韧性与人类生存都是天地所赐(“仁”的右半边的上面一横代表天,下边一横代表地),所以要做到仁,首先要尊敬自然,其次才是处理好人际关系。孟子在孔子仁的理念基础上,着重阐释了“义”。义者,宜也。义就是为人处世的分寸。荀子发现,光有“义”的理念很不够,须要进行制度建构,以确保义的贯彻执行,于是荀子建构了礼制体系。从此,儒家文化体系的建构基本完成。孔子、孟子、荀子的学说偏于人性层面,没有和政治制度挂钩。这个工作由西汉的董仲舒完成。董仲舒的主要贡献是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提出“天人感应”(“人副天数”)说,提出“君权神授,君权神夺”,这样就把孟子“伐放昏君”的理念具体化了:君主分为有道之君与无道昏君两类,有道之君的统治权是神授予的,如果有道明君变为无道昏君,神可以收回权力。所以,虽然陈涉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他领导的起义发生在秦朝君主无道的场合,还是具有合法性,司马迁要将陈涉列入“世家”。题外话,中国的这一政治传统对日本政治的影响非常大,日本历史上多次发生过伐放昏君的事情,只不过他们不采用革命的方式处理昏君。董仲舒生活的时代,儒家学说臻于完善,所以汉武帝宣布“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这说明:(1) 儒家学说与思想可以涵盖道家、农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诸家精华,儒家理应成为华夏文化之代表与主流。(2) 对于欲逆天而动、强行追求与刍狗无异的“物质利益”的学问而言,争论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增长;而对于顺从自然规律,顺自然而行的学问来说,争论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用直觉的方法观察万物不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鸡毛蒜皮的问题上争来争去没有任何意义。(3) 只有确立一种范式,才能形成强大的保守力,甚而形成古今一致的传统。(4) 在多数场合,学术争论只能增加混乱。这个规律被西方人称作“普朗克定律”,可以这样描述“普朗克定律”: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照例不能用说服对手,等他们表示意见说“得益匪浅”这个办法来实行。恰恰相反,只能是等到对手们渐渐死亡,使得新的一代开始熟悉真理时才能贯彻。普朗克定律也适用于科学之外的领域。逻辑理性是单一的,中国的人文文化则是多元的,光有理论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打下理论基础之后,中国人在多元发展方面下了很多工夫,建立了国学(国家设立的学校)、国字(确立国家使用的文字)、国医(中医)、国画、国术(中国武术)、国容(国家之礼仪)、国风(国家之风俗)、国乐、国号、国体(国家之典章制度)、国纪(国家之礼制)、国教(国家之教化)、国本(立国之本)、国史(国家之历史)……这些统统都在我们今天所说的广义“国学”之列,体现了国学知行合一的特点。中国不以儒家为正统,不以孔子为先师,换成其他任何一家或一人都是不行的,这是由儒家与孔子的立场与主张决定的。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标志是普遍缺乏荣誉感,不讲道德,总是用武力说话,以至于社会秩序面临瓦解。当时的人们发现中国人所遵从的信仰、制度、法律、习俗与各种社会意识都不是出于自己的创造,都是前人遗留下来的,它们越来越不适合“今天”的实际情况,人们普遍存在取缔这些文化遗存的冲动。这时,中国的文化制度、礼仪风俗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大厦,你推一下我踹一脚,大厦行将倾倒。面对危局,志士仁人该怎么办呢?管子等人巴不得把大厦推倒,好建一个新的、以刑法为材料的新大厦。他主张变法,抛弃陈旧的规章制度与礼仪风俗,建立能使国富民强的崭新的意识形态与法律体系。老子、庄子看到大厦将倾,一边躲得远远的,一边告诉世人一定要“绝圣弃智”、“掊斗折衡”,意思是永远远离礼乐,过清静无为的生活。杨朱管不了那么多,只顾自己逃命,千万别被瓦砾伤着,他可是连拔一毛可以利天下的事情都不愿意做的。墨子谴责推倒墙的人,他反战、兼爱。问题是现在大厦已经十分危险,面对将倾的大厦光喊“住手”无济于事,于是他便组织团体,以保护自己。唯有孔子的态度特别,他反对墙倒众人推,但他并不一味阻止其他人推,而是趁大厦尚未被推倒,抓紧时间描摹大厦,画出大厦的图纸,准备将图纸留给子孙后代,让后人在条件成熟时重建与原来一样的大厦。孔子画的图纸就是被后人称为五经的典籍:《易经》——阐述儒学理论;《书经》——记录先人实践;《诗经》——传播教化,纯净风俗;《礼经》——确立法律与礼仪;《春秋》——道德立法。这五部经典构成了国学经典的骨架。中国人营造国学的目的:(1) 与天恒舞;(2) 增加人生意义;(3) 让社会和谐有序。为什么华夏大地能长出国学的参天大树?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中国人早早就产生一种朦胧意识:在这个世界中,自然是主人,人是宾客,人的一举一动都不能违背自然的意愿,更不能损害自然。人类唯一能够做的是向自然学习,按照自然的样子制定规章制度,以保证长久地与天和平共处。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271366733/zvt23DVX1搜狐微博http://t.sohu.com/m/8188003556《国学正义》:解读中国5000年文明密码 《文伍书系》新书:《国学正义》 王文元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5月出版 定价29元 《文伍书系》陈文伍策划推广


 国学正义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