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杜撰Ⅱ》书评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3月
ISBN:9787200073508
作者:杜撰
页数:224页

【联合评测】《纯属杜撰II》——hd612 评

《纯属杜撰II》北京出版社 2009年4月 第1版                 评测员:hd612         【出版社工作】12/20      装帧(6/10):   对于封面纸质个人还是不太满意,实在是有些差劲,太软了。不过若是对应着定价,想来还是可以接受的。书后附有每篇短文的简介,读来还算比较吸引人,此点可以延续。封面的话,看完全书我无法想象出封面上那个侦探形象,当然可能与书中描写力度不够。至于腰封,引用了岛田的话,作为宣传还行,但没有本书的特色,这点望加强改进。     宣传及营销(6/10):   关于推理书系一开始本人了解到某些书报亭可购买,现在在卓越等主要几个购物网站也只能买到EQ那几本经典系列,书店中也不见原创系列的身影。本人甚感疑惑,若是一直采取书报亭渠道的话,恐怕市场空间不大,而且也看见过几家书报亭有售卖。建议可以适当改变渠道,若是能铺货到书店或许对于推广原创和销量都有好处。            【文字内容】23/30   作者的文字内容我个人认为还行,至少谜团能吸引人读下去。不过解答部分的话有些缺失。主要缺点是作者行文有些模式化,一开始总要介绍人物,从穿着、外貌等等,在几篇中屡屡见到。还有就是用词比较贫乏,往往有些词每每出现于各篇之中,每当看到此,我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若是能突破模式化,恐怕能达到一个更高水平。      【诡计布局】22/30      《怨灵》:   开篇确实十分引人入胜,通过传说来进行气氛烘托,可惜解答实在有些平淡,有些可惜。      《一块碎瓷片》:   这篇起初一看,有点让我想到的奎因某篇。不过重点不同,相较之只是形似神不似。本篇中引用了JDC的密室讲义,窃以为是大可不必的。结尾依旧还是虎头蛇尾,解答可看性不高。但文中能指出的社会弊病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六尊福尔摩斯半身像》:   此篇文章个人读来有些凌乱,文章最后的提示十分明显以至于猜出结局不太困难。并且文中又来尊尊教导一番,我对此种甚感有些厌烦,因为每每看文章提起兴趣,突然横生一段教导文字,十分不快。此点望作者合理分配一下。      《美人鱼之恋》:   这篇文章关于消失的诡计实在不得不说没什么特色,太老套了些。不过对于悬念设置性还是不错的,至少能让人看完,至于教导部分上文已提到了,依旧还是不要刻意为之。      《父亲的宝藏》:   一向对密码解答比较喜欢,此篇密码解答还算可以,只是有些凭空想来,依据等不够。至于结尾,无需再论,还是如此。      《跳舞的小丑》:   此篇乍看下不可思议,但前文有些铺张,以至于本人看到中段就猜出了原由。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的一篇。      《致命的邂逅》:   此篇可算作我认为其中最意外的一篇。不过侦探似乎依旧是如有神助,一下子就推理出了结果,实在令我惊讶。姑且认为是转变风格的试验之作吧。      《悲剧的稻草人》:   谜面趣味很大,解答依旧是虎头蛇尾,看来此点是一大弊病。         【评测员感想】15/20   若是将这书算作日常推理的话,那还能稍读一些,若是再提高高度,则有些过了。作者的虎头蛇尾的毛病看来实在难改了,模式化的问题也是日趋严重,而且夹杂了一些不必要的说教。此种文体就本人来说确实不太喜欢,不过即是原创推理,还是支持一下吧。             【总分】12+23+22+15=72 分

推理加分,小说未满

【出版社工作】13/20      装帧(7/10):   小开本小字紧排,实惠的价格,可能对学生来说是个福音,但是另一方面对我这样上了年纪的读者(笑)有点影响阅读进度……封面用纸手感还不错,装祯也比较雅致,不过总体而言还是偏保守了点,此外纸的材质离收藏的要求还有差距。      宣传及营销(6/10): 看起来推理书系走低端大众路线的方针还是比较明确的,不过在书报亭的覆盖率还有限,而且虽然希望能普及推理口味,但是有时候给人放不下身段的感觉,个人看原创看得很少,感觉推广渠道还有限。               【文字内容】18/30 怎么说呢,曾经有个一样喜欢文学,喜欢写小说的大学同学感慨,我们最大的局限,就是缺乏足够支撑我们写出好作品的经历,我想杜撰也会经受这种困扰吧,所以作品中很多文字表达,更像是一种架空世界的构造,而还达不到现实世界的再现,使得小说许多时候仅仅变成了故事,人物也偏平面化,有时候叙事节奏显得急促,叙事的习惯也显得呆板了点——比如人物出场一定要从头到脚介绍穿戴(笑),应该说文字没有跟上推理方面表现的灵气吧……这种缺憾,绝非那么容易可以弥补,可能只有经过更多时间的磨砺和勤奋的努力,才能寻求进境吧。          【诡计布局】21/30 出于对短篇的诚意,我一个一个来吧。应该说杜撰尝试了很多风格,有得有失,更有启发。      《怨灵》:   对原创阅读有限的我来说,称得上开篇的惊艳之作,很有灵感,应该说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心理盲点,但还真就把我盲到了,侦探的表现也比较有感觉,故事和诡计结合得很好。实话实说,这是我八篇里最喜欢的一篇。      《一块碎瓷片》:   数学建模式的推理,穿插了一个简单的密室,以一个短篇的篇幅来说,“干货”容量是够了,但是整体感觉谜题故事化比较强,而小说色彩偏弱。      《六尊福尔摩斯半身像》: 从诡计设定来看是很有想法,但本作的缺憾在于案情和故事的结合有点凌乱,作者恐怕有心想塑造卡尔那种细节自然流露真相的气氛,但实际效果不太理想,最后推理解答部分的篇幅也单薄了一点,可以有展开的空间。        《美人鱼之恋》: 本作有些失望,实在是感觉有点过于标题党了,情感描写也不够,作为“消失流”的作品,解答有点草率,而且故事好像没有什么扬善惩恶的主旋律(笑)哦……关于时间的诡计稍微俗套了点。      《父亲的宝藏》:   对密码类作品一向缺爱,这篇的感觉是密码系统有点过于信手拈来了,但具体解答设定还是能感到作者的诚意,追来赶去的热闹劲还是蛮不错的。      《跳舞的小丑》:   “不可思议现象流”,应该说其实是一个足以拓展篇幅的案情设定,放在一个短篇里,很多能表达的东西就很难表达得出来,希望作者能有更勇敢的尝试。      《致命的邂逅》: 有叙诡的味道,但是也有点“为诡计而诡计”的感觉,我更倾向于把这篇看作一个试验作品,因为总有点故事内容缺失的感觉。叙诡是文学技巧要求最高的一种推理小说套路,想想起步可能会很难。        《悲剧的稻草人》: 新本格风哈……排场比较大,篇幅也最长的一篇,短篇出场这么多人物感觉有点不好招架……继承了新本格的光荣传统,就是谜面永远比谜底炫……还有就是最后解答的设定有点犯忌了吧……            【评测员感想】16/20   推理加分,小说未满,总体印象大概可以这样概括,有许多时候,故事的骨架搭得很好,却没能点缀出足够的光彩,多少有点遗憾,承蒙作者亲手赠书,杜撰的本格天赋的确让我佩服,我也就坦率地说出看法,始终认为,推理小说的文学分量可能要偏弱,但是寻求更加老练自然的表达,对推理元素的展现绝对有事半功倍之效,这也是我目前看到作者改进空间比较大的地方,也诚心希望作者可以再接再厉,写出更好的作品。             【总分】13+18+21+16=68分

不變的推理

忘記了什麼時候看到那句話,意思大概是說,事件本身總是留下絲絲縷縷的線索等我們去抽絲剝繭去放大也或者說展現出事情的真相嗯嗯,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本格也好,日常也好,或者社會也好,也就是這樣一個意思吧,展現出一個推理的過程哎,說的亂了,不曉得說了些什麼總算最近的公交車上,有了陪伴

《纯属杜撰II》——杜撰,真实,公平,隐匿

【联合评测】《纯属杜撰II》——鸽群中的猫 评 《纯属杜撰II》北京出版社 2009年4月 第1版          评测员:鸽群中的猫【出版社工作】14/20 装帧(7/10):从前,《岁月•推理》杂志的“推理书系”装帧设计曾给我留下的印象无非是【很雷人】云云。不过自是开始,又给笔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虽说开本还是不大,可至少封面的图多了(请注意),加上有英文书名、“推理书系第×辑”此类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在予我的印象上就已经差强人意了(^_^)。何况,私以为那个“鸟窝头侦探”的形象真的有形呢?当然,意见却也不得不提!首先是这个纸质,“猥琐”不逊于御手洗某——我没说具体是谁啊!(好汉不吃眼前亏……)——软绵绵得可以嘛。另,腰封的评价也是对立统一的,既写出了岛田大神的谆谆教诲、推理书系(应该是原创系列,腰封上表达有问题)的书目,又没有体现落实到【其中每本书】的特点,实在是稍显遗憾了。至于那段白字,至今我都在为之擦汗……宣传及营销(7/10): 关于推理书系的宣传营销手段,笔者心目中长久以来留有若干个巨大的问号。根据不才调查,本书即使有封面上的宣传语和推理圈内部的竞相传颂,市场竞争力还是严重值得怀疑,是出版方的策略问题抑或是资金问题?至于营销,就更是有点不堪入目之感,至今为止笔者都未在正规书店(当然不算报亭之类的)或网上书城(当然不算淘宝等私人交易性网站)见到我们这套令人魂牵梦绕的推理书系,这是个问题。       【文字内容】27/30 诚然,经过长时间的“实战”,作者的行文技巧和故事构架皆已达到一种比较可喜的境界——至少就笔者来说,对于本书有一种“不卒读则不快”的感觉,看完一篇方才松一口气。相对于平凡而合理的解答,本书中各篇之谜团和情节显得引人入胜。作者运用的描写,在大陆的原创推理小说中也算不错,可圈可点、深应故事。   【诡计布局】22/30 《怨灵》:当下都市传说之深入人心,还真是吓了我一跳(笔者确非紧赶潮流之众)。本篇的谜团富有想象力,可惜解答过于苍白,以至于头脑简单的笔者也瞬间推出了。《一块碎瓷片》:“空中楼阁”式的推理小说,自然是难以得到主流读者的认可,结合社会实质性内容的本格派从而应运而生。虽说鉴于中国出版业现状,比较敏感的社会话题之作难以面世,不过本篇中关于动机的××哪怕比较浅,却真是国情的一道小小投影。从本篇的本格性质来看,“推理”和“密室”的两个招牌下,内核也不过是差强人意的——前者以向E.奎因致敬为名,读者倒是能轻易发现作者有点邯郸学步之感,当然,“扎实”不假;后者不论其本身的魅力,再加上侦探引用“密室之王”J.D.卡尔,使得笔者的期待值较高,最后意外地发现——虎头蛇尾,虎头蛇尾……可行性不小,观赏性不大。《六尊福尔摩斯半身像》:本书被笔者看作典型的本格派(相信多数读者没有异议吧),最遗憾的一点——公平性尚欠佳——在本篇中苗头就已经很明显了,很有代表性的一处就是侦探仿佛有通灵力一般,抑或是如同评书演义中的“神算诸葛武侯”。日常解谜的幌子下,超能神探大发其威,且不忘引经据典地教诲我们一番。《美人鱼之恋》:有些卡尔流味道的本篇,故事性和意外性俱佳,也令人回味无穷……败就败在公平性还不够上。《父亲的宝藏》:温馨感人的日常解谜作品,但结尾部分同时很敬业地不免落入俗套。《跳舞的小丑》:无甚可多说,基本与上一篇评语同。社会性上可圈可点。《致命的邂逅》:堪称本书中最意外的一篇,作者使出浑身解数令读者大跌眼镜……可是这类作品的典型弊端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伏笔还有待加强,公平性严重缺乏(神探先生指出凶手的那个线索,为何笔者未曾见到?难不成是因为在下的才疏学浅……),而且有“为了诡计而诡计”之嫌——殊为遗憾了。《悲剧的稻草人》:中规中矩的一篇,解谜饶有趣味。【评测员感想】15/20 在这本《纯属杜撰II》里的诸篇外,笔者还拜读过作者的若干短篇如《阴差阳错》、《作家不见了》、《柴郡镜子之谜》,却隐约感到作者的故事、布局能力正在上升,而诡计、推理能力有衰退之危。当然,许多推理作家的写作历程都不可避免地落入此类趋势,解决之道并非没有,排除构思诡计的脑力突然回复,或许更需要全面发展吧——这方面倒还十分期待最近结集出版的反推理作品《第五元素——第五杨探案集》。依然是那句老话:支持原创推理!     【总分】14+27+22+15=78 分 (备注:虽说身处暑假中,然而俗务缠身得毫不留情,耽误了本书的评测,小辈在此表示歉意!)

再见杜撰:杜撰探案二集读评

埋首于浩然的推理图书中,丝毫感觉不到“外界”时间的流逝。伸指算来,距离《纯属杜撰——杜撰探案集》的面世已一年有余了。在这一年里,我们的年轻作家杜撰不但赢得了众多推理读者的欢迎,还顺利打入港台市场,一下子成了大陆推理原创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于这样的景况之下,忽然传来第二本杜撰系列的短篇作品集即将出版的消息,实在可喜可贺啊!闲话休提,且让我们呼一口气,马上进入到杜撰的推理世界吧。一、短篇推理之趣可以这么说,推理小说自发轫之初,就由爱伦•坡为短篇创作确立了标准的范式:不可能犯罪诡计的运用、智慧型名侦探+菜鸟助手的搭配、出人意料的真相。它们分别代表了推理作品在艺术形式、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三方面的典型形态,坡的天才性创业让推理的后人们只能进行完全继承和小范围发展,无法实现惊人的超越。这一点除了证明了坡之伟大,也还昭示了从事推理创作的艰难,因为任何东西一旦发展到类似于“生产线”的弱差别阶段,必将招致关心这些东西之人的“审美疲劳”。毕竟人是复杂的,当短篇推理流于模式化的简单制造,将如白开水一般只在面对最低限度的诉求之时才显得有意义。也因此,如何在固有的创作模式中实现突破,永远是短篇推理作者研究的课题。依照上述三种形态,解决之道也因之有三,即本格诡计的创新性、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和解说部的逆转度,其突出表现则有叙述性诡计、恶质型侦探和多重解答。可惜的是,“推理三道”却因为短篇推理本身在篇幅方面所固有的属性而难以完美实现(相比较而言,长篇推理则容易得多),这项先天性的缺陷使得短篇推理始终无法达臻读者的最佳阅读旨趣。基于这一点,致力于短篇推理创作的作家无异于“螺丝壳里做道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所以不管成果怎样,仅此精神就应予以一定的尊重和敬仰。不错的,我们的杜撰先生恰恰正是这样的一位专于短篇创作的推理作家,他出道至今发表作品近40部,无一不是短篇佳构,从未踏足长篇,可见坡之衣钵在他的笔端得以有了比较好的传承。当然,对于篇幅之别,不同的读者会给予不同的回应,有的人嫌长篇作品情节拖沓、文字罗嗦,而有的人则嫌短篇作品结构单调、叙述直白;但总的来说,还是喜欢长篇的居多,毕竟作为大众文学范畴的推理小说,娱乐性还是颇受读者重视的,因此上,短篇作品兴许极难让绝大多数读者过瘾吧。早期的短篇推理,大概还可以倚古典的质地、古早的味道赢得读者加分,而今世之作品,没有一点特出的功夫恐怕不易引得读者一边观瞻还一边叫好。在我的阅读认知中,撇开那些上世纪早期的大师级作家不谈,最近数十年来涌现的推理后辈作家中,也仅有连城三纪彦、横山秀夫、北山猛邦、爱德华•霍克等寥寥芒星堪称优秀,他们分别在文笔气质、人性铭刻、元素设定、诡计创制等诸方面都有着独到建树,从“三道”的形制束缚中突围成功。“三道”的解决程度距离“袖里乾坤”的极致状态有多远,将是阅读短篇推理作品的读者之趣味所在,同时也将是所有有心附着此项创作的作者之趣味所在。既然秀逸的短篇推理作家如许稀罕,那么以读者的角度或者该采取更加善意的眼光来审视那些个看似量产的作品了,之于杜撰我们亦应作如是观吧。二、山穷水复之后的柳暗花明我曾经比较和分析过系列作和非系列作的优缺点。前者以塑造典型名探形象为主旨,但掩藏在个别人物光辉之下,便是作为其对立面之凶手的渺小和弱势,同时作品的故事结构、写作方式、叙述手法等方面也必然相应地走入狭窄单调的胡同里,即便作者意欲改弦更张,一旦考虑到读者的心情,还是难免变得束手束脚。比如说森博嗣的“犀川与萌绘系列”(S.&M.系列)和“濑在丸红子系列”(V系列),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夹杂在八卦对话、萌元素中的不可能犯罪诡计(尤其是密室诡计)——S&M系列则还多一项“哲学味”的理系异风,那么如果将这些特色进行删改,则必然招致读者的非议和漠视。也就是说,推理作家在从事系列创作时,当其自身主观打造的特色形成一种标识的时候,将不得不面对无法进行“大修”的尴尬困境,这正应了马克斯•韦伯的一句名言:“人是悬挂在由他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作家主动地为读者奉上了颇具魅力的名侦探,却又被动地受到这一光环的绑缚而裹足不前。诚然,矛盾总是对立统一的,光环对于推理小说的系列作来说,基本可以归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境地,然而作为好的推理作家来说,其伟大之处就在于尽管不免遭遇创作瓶颈和灵感低潮,却总能想到不错的办法来东山再起。这样的策略大致有以下五种:一是继续保持系列作的既定模式不变,而在非系列作领域另辟蹊径,例如绫辻行人;二是逐渐减少甚至暂停目前的系列作,改以向其他作家(特别是已经视为古典大师的作家)之系列作致敬的方式转嫁“危机”(阿福的仿作如此之多,部分地盖因于此);三是创作之初即着意淡化所谓系列作的痕迹,加强非系列元素的使用频率,最终形成“系列作非系列化”的图景,例如东野圭吾(他的加贺恭一郎系列完全可以拆开来单独阅读,该系列诸作之间没有多少实质联系,小说人物重叠度很低);四是在一个名侦探系列出现自我感觉不佳的状况时,马上新创另一个名侦探系列(“换汤不换药”,就像某超市经营惨淡,换个店名,内部装修改饰一下,甚至变更地址,重新开张),例如赤川次郎;五是在一个名侦探系列创作同时,再经营一个非名侦探系列,即这样的系列不具备典型因子,自然也就基本突破了“山穷水复”的困境,终以作者进行创作缓冲、调试、舒张的“试验田”的另类形象而存在,杜撰的短篇小说创作即属此类(杜撰系列和第五扬系列)“柳暗花明”之法。就截至目前的作品来观察,杜撰系列似乎也并非完全遵循这第五种变数而发展,读者在阅读本选集中的作品时都应该会体味到个中不同。比如《怨灵》在营造“灵异推理”氛围之外加强了现实批判意义,而杜撰在破解谜团时的态度上则有更为明显的人伦评价标准,这一点与此前的《画鬼》、《食脑妖怪》颇有不同。再比如《六尊福尔摩斯半身像》之浓郁致敬意味、《美人鱼之恋》之纯情小说文风、《致命的邂逅》之细腻柔美的画笔和新颖意外的叙述,等等。种种痕迹,皆无不体现作家在囿于系列作痼疾之时,所发挥出的主观创造能动性。且不管这些非撼动本体根系症结的调整手段是否能为自己讨得一片喝彩声,仅作者这样的行动已足以问心无愧了。三、日常推理的醍醐味所谓“日常推理”,又名“日常之谜”,是在新本格浪潮中派生出来的日本独创的推理类型,北村薰的“圆紫与我系列”、加纳朋子的“驹子系列”、仓知淳的“猫丸前辈系列”、光原百合的《十八之夏》和米泽穗信的“古典部系列”等,都是该流派的知名作品。这类作品舍弃天马行空的诡计设定(本格派),或是道德沉重的社会议题(社会派),诉求谜团能回归日常生活,从身边随处可见、却又令人疑惑的小事出发,除了不涉足杀人事件外,连抢劫、绑架、强奸、诈骗、犯罪等重型犯罪都搁置在一旁。翻开不可能犯罪小说的百年历史,被使用过的诡计何止百计,正因为使用过滥,几乎“定型”了,想不“撞车”都难。对于视诡计如生命的本格推理小说,一旦诡计不新不奇不华丽,读者还会在乎这样的作品么?结果连以写本格推理出道的东野圭吾,都要借题发挥凭借一本《名侦探的守则》来讽刺一番,后辈作家们只能旧瓶装新酒,把本质相同的诡计换个故事来说说。那么作为专写“不可能犯罪”的杜撰,又会如何处理系列作日益凸显的模式化趋势呢?从《美人鱼之恋》、《跳舞的小丑》、《父亲的宝藏》等近作看来,杜撰开始在创作中大量融入日常化的推理元素了。当然,此种倾向并非一日使然,我曾经在有关书评中提到,杜撰为了创作的方便性,尝试“将具有幻想性的试验色彩的‘不可能犯罪’转化为完全能够实现的‘可能犯罪’。……当然,‘可能犯罪’除了实现手法的可操作性外,还表现为其犯罪动机必须具备社会意义,而杜撰的小说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强调手段、动机并提的平衡感和作品整体的公平性,比如《悲哀的真相》、《怨灵》、《一块碎瓷片》、《三把钥匙》、《六尊福尔摩斯半身像》、《食脑妖怪》、《古墓谋杀案》等,或者探讨情感和婚姻问题,或者关注子女教育问题,或者揭示考试舞弊行为,或者批判非法交易现象,或者涉及诈欺事件内幕,包罗万有,皮里阳秋。”比如在《跳舞的小丑》中,这种倾向已经成了完全的“日常性”了:某贵妇找到杜撰,请他查明她的教师丈夫在没有课程的周三下午的行踪。原来她丈夫每个周三下午,都会去公园里扮成一个跳舞的小丑,脸上画着浓重的油彩,穿着小丑服,在公园里跳舞,每次总会引得一群小孩子来观看,还会发给那些小孩子糖果吃。而据她所知,她丈夫从来没有喜欢小孩子的表示,甚或还有厌恶的态度。那她丈夫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本篇就是典型的日常推理题材,尽管事件反常却和犯罪无涉。台湾的文艺评论家唐诺曾在导读里写到:“如同福尔摩斯探案的《红发会》,如同思考机器的《逃出十三号牢房》,诡计谜团其实是可以很‘基本’的,不需要特别去规定什么舞台或是机关,跟犯罪、杀人等行为更应该是八竿子打不着关系才对。”按照这层意义来分析,“跳舞的小丑”正是属于那类最“基本”的谜团了,这和米泽穗信的《再见,妖精》中那个“手持雨伞却不打而在大雨中疾行的男人”十分类似。所谓谜团的“基本”,其实就是探索日常生活的周遭,找出神秘而难解的事物。至于作品中的神探,则是扮演日常生活中的解谜者,告诉大家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收入这本杜撰探案集的短篇作品,以宽泛的观点来观察,除了《悲剧的稻草人》外,都可以看到“日常之谜”的影子。杜撰正是通过这样的作品告诉那些汲汲于古典本格杀人诡计的作家们:就算没有华丽的谜团压阵,日常推理还是能向读者展示其内在的醍醐味。


 纯属杜撰Ⅱ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