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大师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53803545
作者:梁实秋,许倬云

内容概要

梁实秋(1903-1987),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槐园梦忆》等。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在大陆出版有《万古江河》《从历史看管理》《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等著作,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书籍目录

001 / 第一编 大师风度
章太炎被困北京逸事 / 002
我所见晚年的章太炎 / 014
从听梁启超演讲谈到名人演讲 / 019
赵元任先生的最后一年 / 023
烟斗、字典、马
——语堂先生的三件事 / 026
元气淋漓的傅斯年 / 033
追忆傅孟真先生的几件事 / 046
我所知道志希先生的几件事 / 053
我所认识的罗志希先生 / 059
怀念朱自清先生 / 070
追忆张大千旅居卡迈尔逸事 / 075
085 / 第二编 大师治学
抗战胜利后我与齐白石的交往 / 086
忆陈寅恪先生 / 097
回忆陈寅恪师 / 103
陈寅恪先生给我的两封信 / 117
追思胡适、林语堂两博士 / 122
记刘半农先生 / 127
回忆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 / 134
回忆赵元任先生一二事 / 140
谊兼师友的吴雨僧 / 142
董作宾先生之治学与为人 / 153
董作宾先生访美记略 / 156
回忆吾师李济 / 163
朱佩弦和其他诗友 / 168
181 / 第三编 大师事迹
藏书、印书、校书的张元济 / 182
记王国维先生 / 190
亡兄苏曼殊的身世 / 193
忆王云五先生 / 201
王云五先生与我 / 210
赵元任小传(一八九二—一九八二) / 214
顾颉刚的前两次婚姻(选载) / 221
蒋廷黻其人其事 / 237
记廷黻先生二三事 / 243
十年永别忆廷黻 / 245
师生之间 / 251
山园感逝 / 253
忆李济之先生 / 255
老舍这一辈子 / 258
沈从文还乡记 / 272
梁实秋先生传略 / 275

作者简介

这是风云突变千年未有之变局,也是文化激荡群星闪耀之时。
台湾《传记文学》珍藏文集,再见民国大师。
记录者或为挚友亲人,或为弟子晚辈,亲历者眼中的大师风骨逸事弥足珍贵。
大师书写大师。梁实秋写激情演讲的梁启超,罗家伦忆元气淋漓的傅斯年,萧公权录诗友朱自清,许倬云记恩师李济……大师眼中的大师,交相辉映,更得异彩。


 再见大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从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梅贻琦说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以来,“大师”在世人眼中就多了一层受人敬仰而又无法磨灭的光辉。但从1984年金岳霖先生逝世以后,无数人就高喊着“一个大师时代的终结”。这种呼声在梁漱溟先生去世以后愈加高涨,到了2009年季羡林先生仙逝之后,更成了“中国最后一位大师的逝去”。老实说,我从来不知道怎么才能算作大师,我知道的只有一层又一层刮不完的光环。似乎在公众眼中,唯有民国时代传承下来的那些人,才有算作大师的资格。拿前几年于丹做客某综艺,在介绍时被打上“国学大师”的标签后,就引得网络一片沸腾,似乎正验证了公众对“大师”两个字顶礼膜拜的现状。我一直都想知道当年的那些大师们,与现在的学者教授有什么天壤之别,竟能让人们把“大师”二字捧得比天还高。也正是抱着这样的目的,我翻开了这本《再见大师》。简介所说,这似乎是本大师之间的回忆录,比如罗家伦与傅斯年、萧公权与朱自清、毛子水与蒋廷黻……单看简介就足以让人心向往之。但翻开之后,却不禁让人大失所望。首先这本书并非只是大师之间的回忆录,更多的还是他们的学生、助手在他们逝世后所做。或许本书抱的是让人对大师们有一个多元化了解的目的。但依我愚见,中国速来称的是“死者为大”,而且还是学生回忆老师,言谈之间加以修饰美化似乎无法避免。而且本书收录的文章在内容上也良莠不齐,甚至《赵元任小传》纯粹是流水账式的“某年某月某日,赵元任于某地做了某事”一类的句子排列而成,令人乏味。本书虽不乏《忆元气淋漓的傅斯年》《老舍这一辈子》之类,可以让读者对大师全面了解的文章。但更多的则是属于作者与大师两人的回忆,甚至看不清大师究竟有何特点。而本书令我失望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本书似乎验证了我“当年的大师与现在的学者并没有质的区别”这一观点。我承认书中的大师们都有着丰富的学识,对于学问都孜孜不倦,为人处事也都低调谦和,甚至还保留着一份难能可贵的赤子之心。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映照“季羡林死后,中国再也没有大师”这个结论。季老死后,我们还有院士,若是因为少数院士骗取经费之类的新闻,而将所有院士全都一棍打死才是更加不可取。再者而言,现今的院士、教授在学识、人品方面,未必没有可与当年大师相媲美之人。固然有教授在网上大放厥词,可是当年林语堂不也曾晚节不保?外加当今博士生以上的头衔在中国就不知道有多少万人,现在的教育又难以在教授之中真的有人鹤立鸡群。相对而言,当年不过百余人的学问家自然要出众的多。甚至在莫言、屠呦呦两人获诺奖之前,国内根本就没有几人知道他们的名号。真正潜心做学问的人,又能通过什么平台广为人知呢?又有几人知晓呢?学问是需要一代代传承的,若是因为当年的光环而将后人拒之门外或许才是最大的愚蠢。季羡林死后,我们依然有千千万万的人撑起中国文化的脊梁。民国很远,倒未必很好。所以承认吧,季老死后,我们还有大师,不仅仅是现在。
  •     与大师再次相遇《再见大师》本以为是一本过于单方面、自说自话的书。而通过阅读,笔者却发现了这本书的过人之处。诚然如此,它是一本《传记文学》诸多珍藏内容首次在大陆呈现。关于这本书的赞誉也可谓是别具一格、分外妖娆,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譬如说,中国现代史丰富的宝库——台湾《传记文学》杂志珍藏内容大陆首度完整呈现!台湾《传记文学》杂志被誉为中国现代史丰富的宝库,海内外史学界公认的“民国史长城”。  这本书的一个重点特色在于,同时代大师书写大师,展现出中国黄金一代知识分子不为人知的侧面!梁实秋写激情演讲的梁启超,罗家伦忆元气淋漓的傅斯年,萧公权录诗友朱自清,许倬云记恩师李济……大师眼中的大师,交相辉映,更得异彩。剧烈动荡年代,方显一代学人的精神、传统与风骨。亲历者真挚记录,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其中,关于胡适、林语堂两位博士的介绍也是尤为真实、客观。或许我们对胡适、林语堂的作品也是略有耳闻,而这次读这本书的确有种原汁原味、客观的情怀在里面。在《从听梁启超演讲谈到名人演讲》这一章节中,笔者也是深深感到了震撼和感动。美文如下,我们不妨再细细读读:生平听过无数次讲演,能高高兴兴地去听,听得入耳,中途不打呵欠、不打瞌睡者,却没有几次。听完之后,回味无穷,印象长留,历久弥新者,就更难得一遇了。小时候在学校里,每逢星期五下午四时,奉召齐集礼堂听演讲,大部分是请校外名人莅校演讲,名之曰“伦理演讲”,事前也不宣布讲题,因为学校当局也不知道他要讲什么。也很可能他自己也不知要讲什么。总之,把学生们教训一顿就行。所谓名人,包括青年会总干事、外交部的职业外交家、从前做过国务总理的、做过督军什么的,还有孔教会会长等等,不消说都是可敬的人物。他们说的话也许偶尔有些值得令人服膺弗失的,可是我一律“只作耳边风”。大概我从小就是不属于孺子可教的一类。原文写得很真实,而评析更为真切,给人一种自然、浑然一体的美好的意境,真是有种美轮美奂的感觉。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都是史料
  •     传记文学出品,缅怀那些大师,缅怀那个大师频出的年代。
  •     过去的人,过去的事
  •     文化大变革时期的民国,风流人物星光灿烂,同辈人写同辈人,故事好,文笔好。
  •     像口述历史也是传记文学,追忆民国大师的人文情怀。
  •     回忆录,得以一窥民国大师的风采
  •     这套书琐碎
  •     台湾《传记文学》珍藏文集,再见民国大师。
  •     无甚特别,若非大师身份,这些交游琐事本是极寻常
  •     这一批先生,除了老舍,都“安全”的离开大陆去了台湾
  •     介绍了民国时期的主要的人物的生平。值得一看,你能够在最朴素的文字中觉察出这些人之所以伟大的道理。
  •     还不错的传记文学。比起现代人写的,要更具感情。同辈人写同辈人,没那么多娇柔造作,无病呻吟。
  •     学者文,食之无味。又弃之不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