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532153916
作者:(波兰)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

内容概要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Witold Gombrowicz, 1904-1969),波兰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被米兰•昆德拉誉为“我们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与卡夫卡、穆齐尔、布鲁赫并称为“中欧四杰”。
贡布罗维奇出生于波兰,曾在华沙大学学习法学,后赴法国深造两年。1939年横渡大西洋到阿根廷后,适逢二战爆发,滞留南美达二十四年之久。1963年获得福特基金会全年奖金,在柏林逗留。1964年,他到法国南部的旺斯定居,1967年获得国际文学奖。1969年7月24日,贡布罗维奇在旺斯辞世。贡布罗维奇用母语写作,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由于他不接受二战后的政治体系,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不得在波兰出版,直到1986年,波兰才出版了他的全集。

作者简介

《宇宙》出版于1965年,是贡布罗维奇最后一部小说。维托尔德和友人福克斯在扎科帕内度假,一件琐事引起维托尔德的注意:一只麻雀被吊在电线上。他们在沃伊迪斯一家的公寓里租了一间客房,沃伊迪斯夫人是个沉稳的女人,她丈夫莱昂在别的地方工作。维托尔德在房间里又发现一根被吊在细绳上的小棍。小棍-细绳-死麻雀-树枝被联系了起来。混乱、无意义、死亡……这一切构成一个整体,那下一个是谁,为什么?两人尝试解决这个谜,但都归于徒劳。一切都是混乱,显得毫无意义,就像宇宙一样。
写作就是艺术家为了自己的个性和荣誉跟大众进行的一场战斗。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
我们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米兰•昆德拉
一位滑稽模仿的语言大师,心理谋算的行家,最深刻的后期现代派作家之一。
——约翰•厄普代克
贡布罗维奇是博尔赫斯的对立面,是波拉尼奥的教父。谁会想到一个波兰移民会成为一位如此卓越的拉美作家呢?
——依兰•斯塔文斯(拉美文学教授)
贡布罗维奇是二十世纪最具独创性和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的位置处于山峰的最顶端,在
他的旁边,是与他志趣相投的卡夫卡和塞利纳。
——《华盛顿邮报》


 宇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贡布罗维奇从不啻在小说题目上点名主题。所以,《着魔》里必然有着魔的事件,而且是表现的中心;《横渡大西洋》也会是横渡这一行为的翻版;《色》必定在探讨情色主题;同样,这本《宇宙》必然是对我们身处的这个广袤宇宙的探讨。的确如此。《宇宙》讲得就是这个宇宙,一个相互间存在复杂联系的宇宙。借主角我维托尔德(不正是贡的化身)之口,在一次观星象之后点出了这本小说的主题:万事万物正如宇宙星象一样,相互间联系、作用形成一个系统。这一观点被“我”和朋友无限地放大了,从而导致了现实的崩溃。故事肇事于一只被吊死的猫。这一莫名奇妙的偶遇在两位青年的旅程中划下了第一道裂口,然后出来的是一根吊着的棍子,一只吊死的猫,一个吊死的男人。这一系列相似的现象让两人陷入困境:既然宇宙万象间存在联系,那么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就可找寻出相关联系已经背后发生作用的机制。于是两人陷入“着魔”的疯癫状态,从厨娘的嘴唇到天花板上类似剪头的痕迹,都成了他们破解谜语的线索。导致的结果是维托尔德吊死了那只猫,他已经陷入其中,宛若幽魂附身,参与进了这一由他自己创建的陷阱之中,无可自拔。结尾,一场雨的突降浇熄了所有的邪恶,两位青年也回到了华沙过回原来的生活。对于贡不罗维奇而言,最后一次的创作是明显,但又显得暧昧。他显然有意批判将万事万物各安其位的系统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引申为是对科学主义的嘲讽?这本小说或许代表了贡不罗维奇的最高成就。那种独一无二的行文方式,戏谑、嘲讽、忸怩,以及对于语言本身的细仿都达到个人无可企及的高度。这是一次震慑的阅读,它有这份魔力,也是一次意外之旅,它带我们走向了理性思维的另一面。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好一个混乱的夏天
  •     越来越不能看小说,无论多么好的小说。不知不觉就把小说归置了,就像年轻人优雅的消遣
  •     已购。开头挺好,越读越晕,外加昨晚彻夜失眠,更茫然了。又是一本简介比正文吸引我的书。最后附两篇评论,逼格甚高。一篇写道,本书十分接近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结构主义小说:这是一个封闭的思想链条,由于人着魔于周围全然黑暗中的意义,这个链条才存在。。。。好吧,评论也比正文好看。。。
  •     琐碎复杂的意识,癫狂,奇异
  •     自我折磨之旅。。。
  •     “在迷人的蓝的色光里盖着金属房顶的教堂钟楼容光焕发!它周身传来燕子的叫声,它周身罩着一层销魂的蓝光。”——荷尔德林
  •     贡布罗维奇的眼光和大脑总是奇崛而深刻,然而,对我这个中年妇女而言,阅读他的作品,愉悦感总是不大。
  •     在宇宙无穷的信息里寻求意义,意图将杂乱无章的信号符号化,这是人类自我意识困境的表现。这种看似契而不舍的追索有什么结果?一堆情欲虚伪冷漠死亡纠结的呕吐物。最终,男主还是回归庸俗的生活,这场玄妙的追索只不过是一场梦。
  •     简直可以当做结构主义的教科书了,形状→符号→语言/波兰的荒诞+法国的哲学,不适合普通读者,不过在教科书里属于好玩的那一类
  •     呜呜呜 炸了
  •     在《娜嘉》中,作者布勒东满足于记录生活中的奇妙巧合,而《宇宙》的主人公却总想在各种符号、各种偶然事件的背后找到些什么,甚至在无法建立事件间的联系时,不惜自己去创造一种联系。在符号的洪流中,秩序本身或许永远都是主体的幻觉。译文不乏精彩之处,但有的句子要么成分残缺,要么读起来不顺口。另外,书中还多次出现人名前后不一致以及词语错误的情况,是该怪译者还是排版者还是编辑,就不得而知了。
  •     很迷很迷的小说。支离破碎的语言就像男主眼中支离破碎的现象,万事万物充满联系,所有疑问又都没有答案……
  •     只能说有那么个想法会不会很累
  •     第一次读贡布罗维奇,从艰难到流畅再到叹为观止。最后着魔于他独特的行文方式。冷静克制,所有情绪却全部隐藏在密集的符号之中。最后戛然而止。
  •     虽说形容满是混乱无意义,可感觉他心里那条主线一直清晰。可这种植入过多哲学理念的东西,终究难以亲近。书后第二篇解读写得挺好的。这也能算作反小说了吧?错别字太多太多,影响阅读。
  •     通篇胡说八道地把哲学内容和言说的非哲学的结构结合。。看这样的文学的确可以拓宽对文学本身的认知辩解,但我他妈已经有一年没看过一部正常的小说了
  •     从头迷到尾......有些片段还是挺有意思的
  •     知识分子想太多说太多,成了大说,没有小说的乐趣了
  •     贡布罗维奇属于爱玩的作家。这本可能是他最难解的小说,读到目瞪口呆。神经质的口吻,铺陈到结尾的癫狂。fetish/masturbation
  •     宇宙的意象取的太棒,混乱之中的联系,无聊的碎片,意义的丧失。
  •     这也是我的宇宙
  •     贡布罗维奇属于那种过于高深难读的作家,这本《宇宙》尤其是。似乎抓到了什么,很快又溜走了,后来觉得贡布罗维奇是故意设置这样的复杂的文本。来透过无聊、琐碎的“小”来为混乱宇宙之“大”寻找不存在的秩序而又被说不清的黑洞深深卷入的一种现代恐惧,有点像卡夫卡了。
  •     生活的隐喻,很喜欢他的行文方式,但是读起来确实很头疼。这个版本译文错别字也太多了
  •     太混乱了,需要好好沉淀。
  •     迂回曲折的性欲装置
  •     像被漩涡吞进又吐出
  •     作者本身即是精神错乱 至72页
  •     看看
  •     一次由无聊延展至死亡的寄居假日,生活常态皆为诗意碎片。其中所谓宇宙者,只不过是想在极其琐碎私人的目光中寻找某种方向,最终自洽的逻辑惊悚得来却毫无意义。很多神秘学细节描写感同身受,诸多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物以语言形式呈现眼前,读起来颇为兴奋。不过,和其隐晦庞大的世界观相比,书后收录的第一篇“解读”似乎过于浅薄讽刺了。另外,这个版本翻译一般,错别字过多
  •     贡布罗维奇自然是没得说。最后一幕暴雨宛如雷击,生命陨灭前的天籁。大气,混沌,戏谑,倨傲,苦涩,自由。宇宙解体,六十年代他就这样模拟了这种癫狂与严肃,气质太像半梦半醒的Edgar Broughton,宏大的狂者之梦。好哇。
  •     我记得,读贡布罗维奇一直找不到要领,在他构造的黑色漩涡中感到战栗而昏睡。人在宇宙中感到不自在,这大约是这本书的要义。
  •     欲望支配行动——行动改变客体——客体产生欲望,看似稳定的循环随着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客体的不断增加最终破裂。小说营造了一个无限碎片漂浮着的混沌的宇宙,叙述者逃离了出来,而其他人依旧困在原地。
  •     很适合博尔赫斯的一句话,“我们把世界梦想成在空间中是坚实的、神秘的、无处不在的和在时间中是不可改变的;但是我们承认它的结构上有细小的和永恒的没有道理的间隙。所以知道它是假的。”博尔赫斯对待间隙更中性,而贡布罗维奇却被这种间隙带来的荒谬感裹挟。虽然好像里面所讲的东西用语言学和《词与物》都能讲通(据说贡布罗维奇本人也是福柯的读者),它依然藏有某种不能被归类、简化的悸动,在那些寻找乃至创造符号背后联系的过程里,唤起一种难以言说的在符号间穿梭的通感与终极的无措(尤其是敲门那里)。语言上也是非常非常美,不断重复的变奏,从静止里流动起来的感觉,真的好。
  •     性欲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冒 总能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些 已经到极致了
  •     “组成因素……这样经常地……聚集和分离……是很难称为故事的。”
  •     贡奇奇真是太可爱啦,给杨德友先生点赞
  •     好哲学,看不懂
  •     在地铁上看就是个错误。排版校对不很严谨。
  •     布鲁诺•舒尔茨的比喻令人发指,维•贡在事物之间制造的联系如是,一种是语言上的联系,一种是意识流上的联系,《宇宙》绝不是他最好的作品,最后一场雨下得畅快淋漓,至于他为什么不喜欢博尔赫斯,还要再看《横渡大西洋》
  •     新奇而不友好的读书体验,相当一部分情节用堆砌的名词、短语来交代,虽然难读,倒有一种镜头缓缓扫过的虚拟动态观感。主人公追寻诡异事件的桥段很有意思,带点本格味,气氛也够紧张,没想到最精彩的空间探索戛然而止,转眼成为打哑谜似的性暗示,推此及彼的哲思,读完整本书像是伸手去抓一根羽毛,摊开手掌唯见空气。
  •     你球上的最后一天
  •     完全读不明白。
  •     贡布罗维奇看了三本,没有乐趣没有心动也跟不上情节,暂时无缘。省略号一多就眼晕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