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07540970
作者:邓飞
页数:245页

内容概要

邓飞,一名调查记者,11年来用他锋利的眼和笔揭露中国社会的暗面。如今,他换以温柔的力量,发起名为“免费午餐”的公益项目,帮助山区孩子们免于饥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青蘋之末1
第二章 泉涌微澜35
第三章 熔金淬火99
第四章 柔软力量129
第五章 国家行动147
第六章 协同治理191
第七章 未来的眼睛227

作者简介

互联网的出现,曾经颠覆我们的沟通方式,将我们孤立在各自的屏幕前,透过代码嘘寒问暖。
今天,我们正在从这种松散的社交网络中,找回凝聚力:贪官污吏无处遁形,社会的不公必遭谴责,不幸的人也能及时得到援助……当无数微小的力量透过网络汇聚到一点,一切都将为之改变。
2011年3月1日,一名普通的调查记者通过微博,让我们看到了大山深处那些因为上学路远无法回家吃饭,必须忍受饥饿的孩子,并大声疾呼:孩子们需要一份“免费午餐”!
一夜之间,无数像你我一样善良的人们,用网络时代特有的方式,为山区孩子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午餐。
看似普通的献爱心活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冰冷的电子屏幕背后,还有一颗颗炙热的心,和对我们深爱着的这个国家的呵护之情。
所以,请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
翻开本书,见证您的一份爱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免于饥饿,快乐成长。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3条)

  •     人都会感恩,也会怜悯——很喜欢这本书,就好像一直都在生活里散发的小光亮,让人感觉、这个世界还不是那么冰冷。总觉得,现在正能量这东西的确少得可怜了。宣传的都是负能量,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网上线下,正能量转发率总是那么低!或许,从现在开始,让一本书告诉我们,这个世界里,做好事总比做坏事容易。那些付出者应得回报的理念,受惠者终成施惠者的历程,……这种满满都是正能量的内容,难道不是很激人奋进吗?当然,除了上述那些令人喜闻乐见的内容,这本书里的泪点也并不是如同绝大多数的主旋律作品般,又是上纲上线的提起了责任与爱之类的,作者的文字虽然平实,却是单纯的触到了每个人心中的感动——孩子渴望着父母的关爱,却又为了现实的生活问题强忍着思念,不想要让远方的父母担忧;父母亲面对着生病的孩子,但是无钱医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骨肉活活病死却无能为力;政府不是拿不出这笔钱投入民生,但总有各种理由可以搪塞,反正当官的做公务员的没谁的儿女是靠着社会援助过日子的……这一系列的小细节,就正好把这本书衬托得不是那么单纯的“喜剧”了。现代人的选择越来越多,但总离不开“衣食住行”四样,公益也是如此。而天赋人权中,最关键的,私以为就是“免受饥饿权”了,因为,其它的一切权利,都是建立在此项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障,还谈何改变?谈何人权?于是,是巧合也是必然,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从“免费午餐”入手,以此为支点,撬动了整个的公益链条,最终改变的是整个国内公益事业的格局。做公益,最好的心态就是“感同身受”。无论是作者最初以一个做父亲的身份,对其他的孩子付出长辈的关爱;还是后来的苦过来的人,对正在受苦的人的理解的援手,因为感同身受,所以急于改变。“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中国。”——这是我从某部纪录片里听到的话,声犹在耳,至今思及仍有种振聋发聩的感觉。贫穷源自无知,贫穷源自愚昧,越无知越愚昧,越愚昧越贫穷!一份免费午餐,无论是家长出于何种目的,究竟是为了孩子好,还是只是出于“划算”能替家里省下一份儿饭钱的考量。说的小了是替家里省了钱,真正的大义却是能够令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有机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留守儿童之类的,就算是有学校在山区,也有援教老师的热诚支撑,也没办法真的培养出多少优秀人才出来,家里不重视啊,没招!家里不重视,就得由社会重视,社会管不到的,就得有人重视。这个人是谁?当然是你政府!你每年收了纳税人的多少血汗钱,你就不该为了纳税人做点儿什么?好,你说国家太大,事情太多,忙不过来,那么,现在纳税人已经替你提前一步布局好了一切,你只要掏钱就好,还是说你连掏钱都做不到?私以为,政府能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放手”!只要他们不插手,那么作为一个监督者,一个裁判员,无论是滞后还是迟钝都令人能够容忍。问题就是这种神剑而然的。可作为运动员,你嫌麻烦都懒得跑,问题是还不能容忍别人跑得比你快,让别人明白你的无能;而作为裁判员,还能理所应当的责令别的运动员,在你开跑前谁也不许动……真心呵呵了~最怕的就是这种,那种明明自己慢,看到别人快,还有脸埋怨别人太快了的极品!像是时下的政府,总是研究研究再研究,要不便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己不去做,还不让别人去做,于是,当法理让位于人治,再好的本意也会在悄无声息中湮没。话说现在的这个世道,做点实事儿真的很难。你要做事,就不能怕被人说。当然不管你做了什么,总会有人骂,不管骂声只要略小于赞声就是胜利。总是上网,也见见识了各色人等,当然,不论是在现实的世界,还是在网上,总有那么一部分喜欢不同的声音——弱者被欺负的时候,他们会更加恶意中伤。只要是遇到这种事了,那种人是必然先要把矛头对准受害人,各种挑刺儿,或而是声色俱厉地质疑受害者为什么不记得犯罪者的样子啦,或而是质疑受害者为什么会被盯上而别人怎么就没被盯上啦,还有更离谱的,带着怀疑一切的态度问受害人是不是做了错误暗示啦……好像是受害人倒霉那就天经地义一般,而加害人才是真的无辜受累。可是这些人也许真的就是黑粉吧,这才叫“真爱”啊!平白的牺牲了自己的形象、名声,让那些事不关己漠不关心者瞩目此事,让关注了的人的逻辑更加清晰。质疑别人公益不够彻底,质疑别人的公益另有目的,——话说,这个世上谁也不该谁不欠谁的,没有谁就该理所应当的去付出!在说别人是在作秀,并因此理直气壮的提出质疑之前,请你先扪心自问一下,就算别人那是在作秀,可至少他们还做了呢,那么,你们呢?你们做了什么?    不管他们到底是单纯的想要帮忙,还是想为自己博取个好名声,人们应当知道,这些人做了什么。猜测只是猜测,至少那顿午饭是实打实的落在了孩子们的肚子里,即便出资者各有自己的心思,也不能抹杀那些吃饱了的孩子们脸上欢畅的笑意,而这份付出,怎容一些蝇营狗苟的小人污蔑!就像是战国时“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这种道义之争,古早前就有了。国人好名,还爱面子。不仅是国人如此,只怕这是人类的通病。哪怕是那些不喜欢抛头露面的人,就算他有不能抛头露面的理由,但是总是希望被知道的人提及的时候是被夸奖赞美的。与其强求人们道德上的纯洁,说那些个空话,还不如做点实事。或许,我只是认为,慈善,有慈心方为善。既是有了慈心,那么,又何必强求他人为善的初衷究竟是什么呢?与其强求别人,倒不如要求自己不改初心才好!这是一个缺乏英雄、缺乏理想的贫瘠时代。就像是50年代的刘胡兰,60年代的雷锋,70年代的陈景润,80年代的张海迪,……人们也呼唤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偶像。新世纪的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有理想的偶像推成了道德模范,我们现在更迫切的需要一个正确的方向。正因为有了无线构筑的网络,世界得以连接,但是物质的极度丰沛,反衬出精神世界的极度匮乏。是的,人们需要给予,需要付出。我们能够做到,通过这种行为,更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而不是日复一日麻木的工作交际,沉甸甸的睡在床上像一块死肉!虽然很赞同作者提出的,网络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改变的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大潮的覆盖面越广,个体的呼声变越加微弱。弱势群体即便是喊叫,也很难激起一丝涟漪。如果不靠着那些粉丝众多的公众人物或金牌博主引人注目,说真的,真心怀疑会有多少人关注那些无助的悲鸣?有人问还能坚持几年?但我要说,只要还有无耻之徒对孩子们微薄的午餐下手,——就会有关注,只要还有关注,就会有卖点,还有卖点,就还能吸引后来者,而先行者也不会因为孤独而坚持不下去!【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于是我开始存下了一点希望——如果我能做到,那么我就战胜了寂寞的命运。】只有最真最深的爱,才能令人保持着永不熄灭的热情。无论是严明的领导者,最先进的科学,还是强干的团队,因为利益聚集起来的,也终会因为利益而离散;而理想再怎样美好,但生存才是首要的,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及不上这种最难以捉摸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才是一切的基础。只有爱,才能使人强大。使人常有永不熄灭的热情和动力,拥有着力量的人,也许会被击败,但是永远不会倒下。在感动中寻找力量,感动中国,感动你我!PS.【】内的或摘自原书,或来自网上,非原创。
  •     当这个时代,道德日渐沦落,不知道是什么在一口口腐蚀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不再崇敬高尚,甚至有时候高尚的行为也会成为一种笑柄,和一种稀缺资源。实际上,邪恶并不是我们本意,我们也非天生冷漠而麻木。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当我们看到生活中的阴暗面、社会上有意无意被遮挡起的片段,看到这个时代某个角落的人还会贫穷到吃不上饱饭,看到乡村里贫瘠孩子与城市富裕生活的锐利对比,我们的心也会柔软,也会疼,但短暂的疼痛之后,我们通常是狠下心去忘却,因为我们知道就算穷尽自己也只是螳臂当车与杯水车薪,以及一直以来从著名公益组织中暴发的信任危机所告诫的:还有一种力量会如同黑洞一般吸取掉我们发挥的光与热。所以每当我们想鼓起勇气做点儿什么,双手却又会无力的耷拉下去,这让我们不知道该自怨自艾还是怪罪给谁。但是,又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就是人世间美好的东西比如善良、温情、关爱,这一类抽象却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所体现出的柔软的力量,当很多人都有这样美好的愿景,那种大爱戳中我们心里的脆弱,那种正义又那么的振奋人心,难以再让人去找一个卑劣的理由去忽视和回避。看这本书仿佛在看一场比赛,一场与时间竞争的比赛。从一个人,到几个人,到一群人,到越来越多的不可计量的众多群体,为了山村里素不相识的孩子,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动用了全部的资源,比拼着最快的速度,风风火火的忙碌着,就为了早一点给孩子们兑现关爱、带去幸福。也许他们不够专业,可是在历程中他们总是越来越娴熟,也许他们作用有限,可是最终他们能撬动国家,为了同样的目标一起行动。作者被一个听来的故事而触动,从感怀转为行动,从尝试到坚定不移的执行,最终,初心变成蝴蝶效应,改变了现状,也改变着更多。这,才是合格媒体人的良心,和意见领袖应该发挥的作用,不是仅借助舆论去指指点点,而是真正的行动起来,哪怕开始时希望那么渺茫。故事的开头很心酸:山村里的支教老师不得不躲起来吃饭,以回避饥饿孩子们热辣的目光,在应该被宠爱的年龄,还有那么多孩子要以喝凉水来试图果腹,以及记者深入调研后发现的越来越多悲伤现实。故事的过程很曲折:初期的愿景一点点搭建的艰难、没有经验的一步步摸索、心意不被领会的常常碰壁,我相信作者已经选择性的回避了过程中的部分坎坷,只是为了更加凸显正义的能量;以及执行爱心的过程中遭遇种种未曾设想的局面,过度透明化导致的质疑,还要面对当下的环境里做一点事总要承担的冷嘲热讽——人们看过太多的秀,不得不提高防备,以免热情回应后再次受伤,这,其实情有可原。但是,这个故事很温暖,很温暖。我们看到各种力量像星星之火开始燎原,又像大江小河汇入东海一样开始变得浩荡,爱心覆盖四面八方,没有人再质疑草根的威力与民众的声音;而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团体、政府组织和新媒体渠道开始传播爱心、开始实际参与,而慈善的门槛低到举手之劳,让更多的人有跃跃欲试的冲动,这很欣慰,也很鼓舞;当然最刻骨铭心的,是我们看到饥饿太久的孩子捧着饭碗吃的那么香,相信没有人不被触动,没有人会想要中止这场行动。还有很多的孩子需要帮助,虽然我们和这些孩子未曾碰面,甚至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但是,孩子是大家的孩子,国家的孩子、民族的孩子,既是未来,也是信仰。原谅国家要照顾到民生中的每个细节,还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多的路要走,在此之前,不如我们即刻行动起来,以改变世界的名义,尽我们作为一枚善良人类所能祭出的柔软而坚定的力量。https://mianfeiwucan.tmall.com/?spm=a220o.1000855.1997427721.d4918089.3Yy5NF
  •     2014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在看这本书之前,就对它充满了期待。但说实话,期待更多是因对“免费午餐”的支持,对书的内容并没有多少预期。开始读,更多的是对“免费午餐”发展历程的记录,如同各种名人成功后的回忆录或传记之类,实在很难吸引我。随着剧情发展,特别是在讲述遇到的一些困难及如何应对后,反而对这书更有兴趣了。借用书里一段话:“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所以,如同一网友所说,我们的身体里会有三个男孩,一个温暖且善良,一个尖锐又刻薄,还有一个愤怒而悲伤。每一天,我们遭遇的好或者不好,令三个男孩轮番上场,随时切换,多数时候我们复杂模糊,又因为无根无源,心里凄苦。”始终觉得,我们有幸或不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所以有很多事情都是不可避免的,完全没法做到独善其身。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社会呢?是“既然已经劣币驱逐良币了,那我也去违反规则做劣币好了”,是“痛心疾首”地控诉社会、“我发泄我痛快!”,又或“这儿已经没救了,有机会的话趁早移民吧”,还是多少做那么点事、如九把刀借柯景腾所说“因为有了我,让这个世界,而有一点点的不一样”……有空的时候经常去做做志愿者,最初去的时候,很有一种“我是社会人所以要负社会责任”的仿佛“高尚情怀”。去过一些次以后,发现完全没必要找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无非就是:1.我有这空闲时间;2.我做这事儿的时候很开心(不开心完全可以不再去了);3.我也会遇到需要帮忙的时候。特别是这个3,觉得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把“自私”这词给妖魔化了,但社会不就是因为“自私”所以组团而成的么,为了可能需要的帮助而去做几次志愿者帮助别人,为了可能需要的献血而去义务献几次血,大家都这么做形成一种社会氛围的话,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或身边的亲朋),这么想不也挺美好的?回到书的内容,邓飞就是在“金刚怒目做新闻”之余,探索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如何能把不完善的规则变得更完善,如何面对不同特别是反对的声音,如何与我们讨厌的一些政府部门相处等等。我们普通人是没他那么大的影响力,也做不出他那么大的事业,但我还是相信那句话“我们怎样,中国就怎样”,我们这一代总不能还像前几代一样总把自己的很多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前两天在火车站做春运志愿者,收工的时候和个同路的大学生聊天,问她怎么放假了还在做志愿者没回家(春运志愿者一般最后几天就由学生为主转为社会力量为主了),答曰:“我就是杭州人,在外地上大学的。回来的时候得到了志愿者的帮助,回来后我就也报名参加了啊”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为了research仔细读完了。希望做大了的微公益还不忘初心吧。
  •     行动改变中国,说的再好,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有很多人质疑是好事,在中国做公益,没有不被骂的。至少免费午餐让很多孩子吃上了饭,引起了国家的注意,希望能越走越远,越做越好吧。
  •     2016.9.18看完 非常感动
  •     行文流水賬一般但行動卻很偉大
  •     为民间的公益活动点赞
  •     公益跟雷锋做好事写日记不一样,要有始有终,不是一件独立的事。像个产业,有管理、有市场、有运营、有供需、有消费。
  •     贵州出差,看着孩子背着书包走着山路、田间地头,在书店差点看哭了。
  •     从调查记者转型为公益事业负责人,发起利用微博解救被拐儿童、为盆困地区儿童提供免费午餐和大病医保等公益活动,并一步步将这些活动变成一项事业。如邓飞自己所说,右手新闻,左手公益,刚柔并济,为国为民。
  •     一个凤凰卫视记者转变为公益人物,和各方合作拯救贫困学生的午餐计划
  •     一本书写了一个活动,但是体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发起了国人的善心。期间不乏质疑和抹黑,也确实有很多发展中的问题不可避免。有这样一个有心人,带着更多内心柔软的人,为孩子们多添一份健康和温暖,支持!
  •     不管初衷究竟如何 文字是很动人了
  •     纪实性文学,可以作为其他公益机构的参考。之前也捐款过,过啦后来断了。
  •     先锋书店,邓飞签名本,合影一张
  •     涓滴意念可以汇流成河.
  •     纪实文学不要要求文字优美了。。
  •     一片赤子热诚
  •     想起了《黑金》里梁家辉那句嚣张的话,“我们的政府有钱得很!”。地方官员因为政绩考核的原因,舍不得将财政资源投放在民生上;教育部财政部空有大把钞票,却不知道(或不愿意花心思)该怎么才能做好。更有甚者,因为担心辖地学校做得太好太突出,而让省里其他地方处在尴尬境地。一个好面子的阔佬政府,却不能让治下千万儿童吃饱,真是滑稽。
  •     竟然没mark么
  •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
  •     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愛~~~by林肯;成大事者,须视羞辱如寻常~~~by曾国藩;当想做一件事,上帝会在一旁帮我们一路开绿灯~~~@邓飞
  •     坦诚,热情的将公益行动讲给你听,真的想一次就读完,推介
  •     e
  •     在火车上看完。因为是大学参加免费午餐宣传活动时送的,所以一直没有看,以为就一部宣传公益的书。事实上不止如此,书概括了免费午餐的发起过程,包括途中遇到的困难和成果。文笔一般,但字里行间看得出一种悲悯,每一个专心做公益的人都拥有着柔软而坚韧的心,值得敬佩。
  •     作者文笔很好,语言精练简洁,典雅有致,但是全书以“免费午餐”纪实报告为主,官方用语较多,读起来稍显晦涩
  •     飞哥的文笔…有点儿酸。
  •     帮我了解我所一直捐助的项目,我也会继续坚持
  •     无论从文学还是真正公益的角度,这本书的质量和他记录的东西都还不足以令所有人称道……但是这个国家确实因为这个事件制定了新的政策……我的小学就是受益的学校之一
  •     小鸡汤,公开是杜绝腐败的唯一途径
  •     感谢所有用柔软改变中国的慈善之人
  •     看前面会感概流泪,看后面快速浏览...
  •     草草看了一下,散文式的叙述,编排没章法。写的好不好不要紧,重要的是把中国的公益事业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
  •     买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这本,刚好凑单就一起买了回来,放了很久某天随手拿来翻看,书这更像是一个记录,一口气看完,看到作者从开始有这个计划,到实施的时候碰到种种困难,再到慢慢的得到到更多人人的关注。社会种种的爱心捐助商业化让我对捐助一直很抵触,但是看了这本书让我觉得很安心,我开始了每月固定月捐一名儿童的午餐,并持续关注这项公益活动,我希望在以后只要有我也可以参与其中,去帮助更多的孩子~
  •     主题五颗星 结构行文三颗星
  •     行动……改变中国……
  •     【在 @雨枫书馆 翻书539】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 马云说,这个世界往往是被一些富有热情的菜鸟们闹翻天的。 何道峰(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会长)说,公益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不止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社会问题,更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接受公共教育和公共训练,尝试民间自立和社会自治,用这种方法让中国变得更好。
  •     工作用书。行文流水账,洋溢着中学作文式的高兴劲。。但不可否认,就是这些人把事情做成了。
  •     当做毕业礼物送出去的,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作出一份小奉献。
  •     为什么要做公益,怎么才能做好公益,做公益有多难,做公益的目的是什么?这本书回答了当下中国做公益的种种核心问题。这样的人,在改变中国
  •     刘朝霞老师的赠书。从中窥见的是媒体人对资源的高度整合能力。人一定要建立系统意识,任何一个机构、一套制度都需要高度的全局观念进行指导。
  •     作为一名华硕硕市生,在2014年5月我们曾响应邓飞的免费午餐公益活动,那是自己第一次参与公益活动,在近期看了这本书后,更加了解免费午餐整个活动,也被做出这些努力的人而感动,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这个时候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帮助。
  •     在中国做公益太不容易了,不光要有一颗赤诚之心,还要有大心脏来面对各种质疑,来承受各种委屈
  •     最难忘的细节是孩子们领到鸡蛋后不吃,准备带回家给弟弟妹妹……泪奔!多么懂事!心痛!现今还有如此多的人午餐也成大问题!
  •     写了公益的历程,不错。公益不等于免费服务,我们有时理解是有误解的。
  •     在免费午餐之前,真不知道在当今的中国,还有那么多人吃不上饭的,而且是儿童。 这本来应该是个国家、政府的项目,却成了民间的慈善,不得不说这是国家、政府的缺失。就算之后国家的营养改善计划,至今也不曾真正执行到位。 本书里一直提到一个“鹤峰模式”,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只在于作为公务员的那些人、掌握着权利和资金的那些人究竟想不想做事。很多贫穷地区是先天条件不好,但是再加上“人祸”或不作为,那真的是“吃饭”都会变成奢侈。
  •     改变世界 脚踏实地
  •     原来有些事 是公益组织成长的必经之路。
  •     停止抱怨 用行动改变中国
  •     文字其实不怎么样,但行为很伟大。支持这样公开透明的民间公益
  •     很棒的公益,决定定期捐款
  •     多看限免。“免费午餐”民间公益项目的始末,写得像是宣传正能量的广告,作为组织者,其中本来应该能提供更多细节,可惜没讲出来。有两个细节:1、提到子贡赎人的故事,指向道德绑架。2、2013年2月,温州公开审理文革时期邱某杀人案件,文革时期杀人的清算问题。(当然作者根本没有深究,只是说不能因为过去而失去未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