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561375709
作者:阿道司·赫胥黎 (Aldous Huxley)
页数:215页

内容概要

阿道司·赫青黎(Aldous Huxley,1894—1962),一位多产的英国作家,共写作了50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作为生物学家的儿子,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后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他对人类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人的预见力。尽管一次眼疾几乎让他视力全失,但在学习了盲文后,他逐步开始写作,先后创作了许多胎炙人口的小说,并在20年代成为一个明星人物,其中,1932年创作的《美丽新世界》让他名留青史。

作者简介

公元26世纪,在一个“新世界”里,近乎所有人都住在城市,并说着同一种语言。这些人在出生之前,就被预设成为贵、低、贱几种种姓,于工业化的育婴房里成批生产。在乌托邦集权主义者的统治下,新社会“安定、本分、稳定”,偶有对现状产生怀疑或叛逆心态者,均被视为不安定因素放逐到边远地 区。
在那里,人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但家庭,个性,甚至喜怒哀乐却消失殆尽……
著名学者作家刘瑜作序推荐
全新译本,更符合原文、文笔更流畅
本书封面使用2013年,英国《美丽新世界》插画大赛,优胜奖获得者Nathalie Moore的独家授权


 美丽新世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2503年,一个婴儿养育室里。护士们在地板上摆了一堆图书和鲜花,然后把一群长得一模一样的、八个月大的婴儿放到了地板上。婴儿们看到图书和鲜花,飞快地爬过去,拿起来玩耍。这时候,长官一声令下,护士长启动电路装置,一时间,刺耳的警报响起,地板被通上了电,触电的婴儿们在痛苦中痉挛并尖叫不已。过了一会儿,护士长关上了电闸。      “这样的试验大约重复两百次,”长官微笑着对参观者说,“这些孩子们就会对图书和花朵形成本能的憎恨,他们的条件反射就这样被限定了。”      “限定”大约是《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一书中最关键的指向。在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笔下的那个美好世界里,人从受精开始就被“限定”了。精子和卵子在试管里被调制好,不健康的胚胎被“限定”出局,健康胎儿在孵化器里长大。然后,从婴儿养育室开始,孩子们一路被“限定”得厌恶书籍和自然,厌恶独处,厌恶家庭,厌恶宗教和艺术,同时被“限定”得热爱集体,热爱消费,热爱滥交。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被限定的方式都一样。美好新世界里,人类被分成了五级: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ma)、德尔塔(Delta)以及埃普西隆(Epsilon)。阿尔法被限定得聪明漂亮,而埃普西隆以下的人不但被限定得矮小愚钝,还批量生产。不过没关系,虽然在那个世界里人有等级贵贱,但是他们都一样幸福——因为无论哪个等级,其接受的“睡眠教育”都会告诉他,他所在的等级是最美好最幸运的。      这样的世界,有什么问题吗?      美好新世界的首长穆斯塔法,问质疑者“野人”约翰。      有什么人类跋山涉水追求了几千年的东西,新世界里没有呢?经济发展?新世界里如此富足,上至阿尔法下至埃普西隆,人们不愁吃穿。健康?生物学家们早就把人类限定得不再有疾病。青春?这里人们青春永驻,直到突然死亡。美女帅哥的青睐?这个更不用担心,因为新世界里“人人彼此相属”,滥交是最大的美德,你要是长期只跟一个美女上床,会成为该世界里骇人的丑闻。      不错,这个世界里没有艺术、诗歌、撕心裂肺的爱情,没有毕加索或者莎士比亚,但是,当你每天都幸福得晕眩时,为什么还会需要毕加索或者莎士比亚?文学艺术往往是为了表达冲突,超越痛苦,那么,在一个冲突和痛苦根本不存在的世界里,文学艺术也就变成了社会的阑尾。更不要说“爱情”,那简直是高速公路上突然蹦出来的一头羚羊,如此危险,通通地,限定了之。      所以,这样的世界,还有什么问题吗?      柏拉图估计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新世界里政治家和科学家就是智慧非凡的哲学王。老子估计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这个桃花源里被充分实施。希特勒更是会欣喜若狂,因为将人类的未来当作一个巨大的生物工程来建设,简直是他的毕生追求。还有斯大林,荡漾在新世界人们脸上的微笑,与沉浸在丰收喜悦里的新农庄农民如出一辙,而新世界的“睡眠教育”,简直可以说是对苏式灌输教育赤裸裸的抄袭。所有那些信奉“精英治国”、信奉“稳定高于一切”、信奉“老百姓无非就是关心吃饱穿暖”的人,都会是“美好新世界”的热情粉丝。      这个新世界如此美好,它只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在那里,幸福的人们全都是“被幸福”的。      就是说,在那里,人们的幸福是政治家和科学家呕心沥血的科研成果,与每个个体自己的创造力、情感体验能力、审美能力都毫无关系。 民众只需像儿童那样,系上围兜,张口吞下哲学王或者先锋队一勺一勺送过来的食物,就乘坐直升电梯抵达了极乐世界。而精英们为了民众,制作食物既考虑营养,又考虑消化,可以说是殚精竭虑。有如此鞠躬尽瘁的统治者,民众的个体自由意志完全是多此一举。 如果说奥威尔的《一九八四》里,人们为失去自由而痛苦,那么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则为摆脱了自由的重负而狂喜。真的,如果政治家科学家给民众带来如此丰盛的快乐,民众何必要自己去斗争?就像如果你可以从父亲那里继承一大笔遗产,何必要自己去辛苦挣钱?除非你认为得到的过程比得到本身更有意义。除非你不识抬举地认为,通过个体努力去争取幸福比“被幸福”更体现生命的价值。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在一切精英治国观里读到的是对生命的藐视。当统治者的恩赐被视为民众幸福的源泉时,统治者越高大,民众就越渺小。对有些人来说,幸福如此简单,无非是对着送过来的汤勺不断张嘴,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它如此复杂,需要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由于运气和能力,也许耕耘未必能带来收获,但是恩赐来的幸福和捕猎来的痛苦之间,你选什么呢?在幸福药丸嗦麻和跌宕起伏的莎士比亚之间,野人约翰选择了莎士比亚。但是当然,对于美好新世界里的绝大多数人,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他们从来没有选择的权利,无处不在的幸福不由分说,一把把他们给罩住,他们只能躺在幸福的牙缝里,被咀嚼,然后变成一堆残渣,被气势磅礴地给吐出来。 二○一四年一月  
  •     试想一下,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你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不用为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寻觅配偶、传宗接代而困扰;没有阿兰·德波顿笔下的“身份的焦虑”,马斯洛所谓的五大需求全都得到满足;没有悲伤,没有衰老,物质达到了最大化;不用努力争取爬上社会的精英阶层,也不用处心积虑收集财富;你所要发愁的只是如何与自己喜欢的男人/女人睡上一觉,且不用担心如何维系一段感情;你痛苦时、思考时、悲伤时,只需要吞下嗦麻,一切都会好起来……这样的世界,这样的生活,你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么?作为生物学家的儿子,阿道司·赫胥黎以生物学、心理学为基础,在著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美丽新世界》中所描述的正是这样一个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哲人一直梦寐以求的世界:没有纷争,只有幸福。然而,这样的世界是真的是我们想要的么?人工体外培植、新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催眠教育……种种新科技成为赫胥黎笔下的新世界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在这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很幸福,没有人伤心、生气,人人彼此相属”。意见不同也不要紧,可以去冰岛——那里全都是会“思考”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世界与我们的当今社会十分相似。当然,我们没有五种泾渭分明的等级,大多数人也并不满足于现状,免费的精神麻醉药和无拘无束的性爱可望而不可求。但是,我们有“出身”所带来的桎梏,有权有势有钱的人永远掌握着更多的机会;我们一边叫着不满,一边继续刷微博、看视频;越来越多的毒品和出轨、一夜情让人感到,似乎美丽新世界已经实现了——以赫胥黎为首的19世纪的知识分子最担心的事情正初露端倪,精神鸦片正一点一点地啃噬当代人的思维;然而,我们却感觉良好。未来世界的“预言人”并非只有赫胥黎,同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乔治·奥威尔笔下的《1984》则是另一种景象:与美丽新世界截然不同,经受过纳粹的疯狂和二战的摧残的奥威尔描绘了极权世界里,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无处不在的老大哥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利,每个人都没有自由,也不需要自由,洗脑、做操……整齐划一才是好的,不要多说,不要多想,艺术是多余的,写日记是犯罪,老大哥在看着你!这样的社会怎能不让人不寒而栗!同样,三部曲之一的《我们》也将政治元素注入到对未来世界的幻想中,扎米亚京构建的未来社会中,所有人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身处福柯式的“圆形监狱”中,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个体被社会无情地吞噬……奥威尔在看过《我们》和《美丽新世界》之后,曾直言"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的创作灵感肯定部分得自于《我们》……两书的氛围相似,大体而言,描写的是同一种社会"。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美丽新世界》更加欢乐而轻松,《我们》与《1984》中的压抑和阴霾却一扫而空,但“反乌托邦三部曲”所描绘的社会场景已然浮出了冰山一角。以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第二代的继承人尼尔·波兹曼为代表人物,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当今社会已经步向美丽新世界里那诱人的囚笼。波兹曼曾试图从媒介角度对未来世界做出预测,他在著名的“三部曲”《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和《技术垄断》中,进一步发展了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这一观念: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缩小的不仅仅是地理的距离,还有时间的距离、年龄的差别等等。波兹曼认为,我们陶醉在媒介制造的信息监牢里,怡然自得;每天享受着过载的信息,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思考的动力;这种所有人都可直接享用的快餐逐渐模糊了年龄的差距,因为儿童和成年人所接受的信息都是相同的(约书亚·梅罗维兹在《消失的地域》中进一步论述了媒介发展所带来的另外两方面影响:性别的模糊和权威的变化)——这种抹杀成长的痕迹的做法与赫胥黎笔下那些追逐性爱游戏的小孩何其相像?!波兹曼最终将这种变化归咎于技术的发展,认为是技术在与文化的争锋中胜出,使得信息泛滥,传统的世界观分崩离析。这或许是美丽新世界产生的原因之一,因为波兹曼的观点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了现实。在这样一潭死水中,赫胥黎为小说加上了一抹亮色,“野蛮人”约翰带着一本《莎士比亚全集》出现在新世界里,迅速成为人们围观的对象。来自新墨西哥保留地的约翰还保留着“过去”的种种“恶习”:他期待爱情,会欣赏艺术,他拒绝嗦麻,热爱思考;这本该是促使新人类反思的角色,却带了一丝悲怆的色彩。约翰并没有在这个世界里引起轩然大波,他的出现对于所有人来说,只是一个笑料。夹杂在新旧两种世界中的“野蛮人”无所适从,不得不离群索居,努力保持曾经的“干净”;然而,他依旧躲不开来自新世界的侵扰,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参观”,像看怪物一样要他表演“鞭子功”。也许拯救这个世界,不仅仅需要一本《莎士比亚全集》。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问题,你愿意生活在赫胥黎笔下的那个“理性化、机械化和简单化”的世界么?你愿意在新世界里纵情享乐,还是在保留地里经历生老病死?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已经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你愿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一只快乐的猪?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标准答案。这本近一个世纪前问世的“反乌托邦”之作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一版再版。在最新的中文版的封面上,那挥舞着鞭子,不断拷问自己的“野蛮人”,那看起来早已被废弃的、孤零零的灯塔……正时刻提醒人们即将到来的“新世界”。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封面、这张插画更能传达出赫胥黎内心中的悲观与绝望。“过去有种东西被称为灵魂,还有种东西被称为永恒”。
  •     (一)书里的乌托邦社会中,人们被划分为阿尔法、贝塔、伽玛、德尔塔、厄普西隆五种种性。大家各司其职,安守本分。统治者通过试管培植、条件制约、催眠、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精神药物“嗦麻”等方法限定了每个人的一生。家庭、个性、喜怒哀乐不复存在,人们不再需要文学艺术来熏陶自己,滥交成为了一种美德。这样的社会看上去,确实很完美。人人都享有着统治者为他们打造的幸福生活。但是就是在这样看似令人向往的新世界中,有人意识到,在这样的空壳下生活日益累积的只是痛苦而已。身为阿尔法阶层的赫姆霍尔茨和伯纳德都感觉到了这个社会、这个制度的弊端。但是他们不能说出来,因为稍有不满便要发配到偏远地区去。于是他们才到了野人区,遇上了约翰。约翰为首的“野蛮人”是书里所有人中唯独还能看出些20、21世纪人的影子来的群体。他信仰上帝,爱读莎士比亚,对新世界里人们爱看的感观电影嗤之以鼻;他唾弃嗦麻,丝毫不能理解人们滥交的习惯,始终为自己的自由而奋斗着。可是城市里的人不吃他这套。他们侮辱他、羞辱他。最终,约翰在象征自由的灯塔上被包围,最终迷失。(二)美丽新世界中的城市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剥夺了抗争和思考的权力,毫不保留地全盘接受别人通过科学手段设定好的人生。因为没有经历过大风大雨,可以预见,他们肯定是没有对抗任何不测的能力的。这样的人称得上人吗?我看和捏出来的泥巴娃娃一样,连思想都不属于自己,自然身上也什么都不属于自己。俄国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说过:“乌托邦是会实现的,生活正在向乌托邦前进。一个新的世纪也许可能开始,那时知识分子和有教养的阶层会梦想着以种种方式逃避乌托邦,返回非乌托邦的社会——那儿并不那么‘完美’,却更自由。”为什么有知识有教养的人想要极力逃避乌托邦?我觉得,正是这些人,才更轻易明白奋斗来的幸福比“被幸福”要有意义得多。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角曾提出一个名词叫“体制化”。意思是说人在一个制度的框架内长期被束缚着,最终渐渐服从于这个制度,甚至对这个制度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我认为,新世界中的城市人也是如此。如果享受的幸福是一种“被幸福”,每天张大了嘴,吃着统治者嚼烂了的塞牙缝的渣,那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在“被幸福”中,人无异于在残杀自己的生命。幸福该是一种苦尽甘来,斩荆披棘、辛苦打拼换来的平和安详。只有拼过流血过,才能体味到幸福的含义。而这,绝不是信手拈来的。正如《奥赛罗》的第二幕中,奥赛罗激昂地说:“要是每一次暴风雨之后,都有这样和煦的阳光,那么尽管让狂风肆意地吹,把死亡都吹醒了吧!”(三)后来赫胥黎出版的《重返美丽新世界》中,他也提到了人们无尽的欲望和在娱乐之中容易不知觉地沉沦的性格,会让乌托邦离我们越来越近。但我对人类都有信心。几千年的智慧人类的发展告诉我们,人的理智在关键时刻总还是站在了情感之上。若欲望这类的洪水猛兽能轻易淹没一个人,那时至今日人类也已不复存在。正是因为人们价值观中存有的对奋斗拼搏的认可、对自由的向往、对无知的好奇,人类注定会对一切奴役自己的力量进行反抗。因此历史长河中有无数次革命和起义,这也造就了跌宕起伏、生生不息的文明史,也让人类香火延续至今。赫胥黎在《重返美丽新世界》中疾呼:“也许,威胁自由的力量过于强大,我们也抵抗不了多久。但是,我们仍然要肩负责任,竭尽所能地抵抗这些力量。”所以我要像“野蛮人”约翰一样呐喊:我要诗歌,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善良,我要罪恶,我要为明天担惊受怕的权利,我要遭受种种无法言说的痛苦折磨的机会。我要求这一切。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我曾梦想的世界不需要困难的幸福,无意识逃避自由,虫蚁也是上帝。反叛,反叛!
  •     读小说无能
  •     花了很多的时间粗略地读完了。前半段太琐碎,后半段渐入佳境。
  •     这本书竟然写于1932 难以置信
  •     一个社会里,有些人能做高精尖的工作,有些人能做重复性的工作,能做什么事的人做什么事可以维稳,所以人一出生就分了等级,低等级的人做低等级的事,高等级的人做高等级的事,通过睡眠教育使每一个等级的人都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是幸福的。 但是,我们希望自己是有用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权利没用呢?我们渴望舒适,那我们有没有权利辛苦?当一个社会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注入了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总会有人感觉很痛苦。一种思想满足不了一亿人,四种等级满足不了一亿人,就像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的时代,是一个被压扁的,没有活力的时代。
  •     将传统社会规则模式的颠覆设想。
  •     阅读过程有些枯燥,不如1984让我有代入感。不过,作者描绘的未来世界实际上根植在现在和过去,统治者始终会从心灵上去禁锢和标准化每个人的思想,未来只不过是更多的技术手段而已。和1984一样,野蛮人最终的结局依然是无力和1084类似的Big Brother统治的世界所抗争,唯一可以干净的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方式是自杀。希望这样的世界永远不要到来......
  •     瑟瑟发抖
  •     真理和幸福不相容。想起了张老师的那个问题:如果哲学和真理对个人没有好处,那有什么理由向他人推行?“但是我不喜欢舒服。我要上帝,我要诗歌,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善良,我要罪恶。”“你在争取苦难的权利。”
  •     深刻,值得不断回顾
  •     1931年的书。 读起来感觉像轻小说,是我太naive还是太重口味
  •     所谓的美丽新世界,其实是建立在某些特权统治之上的、生而就有高低阶级之分的社会,这里的幸福都是“被幸福的”。
  •     相当深刻!!!看完有种空虚的恐慌......于我大概是一个信仰问题。追求公平,就信宗教。追求幸福,就拥抱欲望。追求稳定,就排除异己。没有什么进化,都是分岔路。意义?没有意义。清醒不过是变革而已。我得去压压惊.......
  •     DZ
  •     “就算我是在争取苦难的权利,不用说还有衰老,丑陋和性无能的权利,要求生梅毒,得癌症的权利,食物匮乏的权利,令人讨厌的权利,为明天担惊受怕的权利,感染风寒的权利,遭受种种无法言说的痛苦折磨的权利。”我们一直在为摆脱苦难而奋斗,而我们被幸福之后,还有自由吗?这种预言让人不寒而栗。
  •     寓意、科幻、文学,百年经典
  •     为什么幸福与自由是背道而驰的呢,结尾简直算弃坑吧……
  •     写得还是有意思啊
  •     与其说是反乌托邦,不如说是反西方。越来越觉得自己处在愚民政策之中
  •     没有《1984》那样的沉重感,没有《动物庄园》那样的反讽,虽然也是反乌托邦小说,但其描绘的图景相对于另外两本书来说更加遥远(因为技术达到那个水平需要非常久的时间,中间的伦理争议势必通过战争才能消除,而战争又自然削减科技的进步)。本书的描写部分十分出彩,值得多次反复读,可惜本次阅读系快餐式的快速阅读,对于描写的部分观察有所欠缺。(也可能是情节实在不够吸引人,描写太多了?) 最后:唯有进步,值得信仰。
  •     世界设定很有意思,不愧是反乌托邦代表之一。但小说结构太差了!明明可以展开挖很深的东西,非要拘泥在爱情里。最后莫名其妙变成了苦难和安逸的选择?完全跑题了好吧?!话说,这个被控制的世界比的1984幸福太多了。
  •     人类走向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叫避免一切痛苦,一个叫保持阶级稳定。
  •     社会,本分,稳定。
  •     思想犀利,文笔稍次。
  •     「如果一个人没有进行毫无疑问接受一切的条件设置,幸福就是一个比真理还难伺候的主人。」
  •     哎~
  •     1984的另一个极端,看似美丽的新世界。
  •     作者意图将原生态的文明与现代文明对立起来。我们越来越向这个世界靠拢了:出生即阶级、消费至上、娱乐至死……身为自由主义者,我希望世界能够以此为鉴。
  •     给你垂手可得的美好,如嗟来之食。技术与失控的对话,果然是越来越冷漠。
  •     让我想起了孔老匹夫所推崇的阶级社会 然而这样的理想社会是反人性的不现实的 可是 今天决定命运的仍旧是那些上层阶级的政治家 他们的理想是什么?动机是什么? 所以 并不排斥这样一个乌托邦世界. 每个阶层的欲望都得到满足 足够的索嘛. 洁净 安全 没有迫害. why not ? 尽管失去了选择的权利 失去了了解真相的权利 当我们有权选择的时候就快乐了么 真实的世界不惊悚么
  •     “如果所有人都是阿尔法双加,这世界会完蛋”细思极恐的经典
  •     读于2016年12月
  •     挺有趣的 暗讽把人视为机器的现代社会 文字比较跳脱吧
  •     ……可怕
  •     没有思想的躯干就像一团肉,即使形体丰盈。 “文明绝对不需要高尚或英雄主义,这些东西啊政治无能的表征。” 关于自由与幸福 关于由阿尔法阶级组成的社会 关于8/9的水下的阶级“让他们遭受休闲时间过多带来的折磨太残忍了”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瓶子里。”
  •     反乌托邦三部曲读完了,深刻感受到了人性的力量和可怕。下周读空想社会主义三颗明珠往回洗洗脑
  •     能看这种类型的书,感觉自己好歹跨了一小步吧
  •     201701上個世紀的書,有的地方讀起來帶著一種違和感,比如「電梯員」這種前朝遺物般的職業為什麼在未來社會還會有⋯但是完全不影響讀感,身邊很多人都身處在被「設定」的幸福中,只不過這類設定,不是來自於培育室,而是來自於父母和社會,大部分人去按照設定的路走,有一部分人有約翰的意識沒有行動,很少的人才會去當一個真正的「約翰」。
  •     我们一直被灌输着,“稳定第一”。
  •     新世界从根源改造思想,一九八四血腥镇压人的思想,还是后者的冲突更大更震撼。
  •     某些意义上来说真是个神奇的故事?! 不过对于这种被束缚的“新世界”,量产的人类,限定的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区别,与对世界的反叛,都在讲述人类的未来可能性
  •     反乌托邦
  •     更像科幻片 相比之下更喜欢1984 更刻骨深刻
  •     荒诞。
  •     濃重的荒誕感,比起1984裡的恐怖壓抑的政治高壓來得更加令人恐懼,因為它與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更加相似。也許它更像發條橙,如果沒有選擇惡的自由,那麼善就沒有意義,如果沒有選擇痛苦的自由,幸福也沒有意義。落在基督教上的話語我還是不太喜歡,但可以當它是一個比方。
  •     隐喻太多,没有看懂,勉强给分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脑补出的环境风格居然跟1984相同。这样一项对自然进化成果的大改造,究竟是怎样的领导者与权力才能将其付诸现实。
  •     道德保守主义者的檄文。
  •     野蛮人执着于对痛苦的追求那一章可能还要回去再看,现在感觉都是气疯了堵疯了乱抬杠。除了那一对友人和那位分区领主,似乎所有人都缺乏语言沟通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和容忍/好奇……这样的人际交往对谁而言是乌托邦呢
  •     这个世界比大多数反乌托邦好多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