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小论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1
ISBN:9787543443983
作者:周作人
页数:73页

书籍目录


童话略论
一绪言
二童话之起原
三童话之分类
四童话之解释
五童话之变迁
六童话之应用
七童话之评骘
八人为童话
九结论
童话研究
古童话释义
其一吴洞
其二旁�
其三女雀
儿歌之研究
儿童的文学
神话与传说
歌谣
儿童的书
科学小说
吕坤的演小儿语
读童谣大观

作者简介

张一渠君是我在本省第五中学教书时候的同学。那时是民国二年至六年,六年春季我来北京,以后没有回去过,其时张君早已毕业出去了。十九年冬忽然接到张君来信,说现在上海创办儿童书局,专出儿童一切用书,叫我给他帮忙。这事是我很愿意做的,因为供给儿童读物是现今很切要的工作,我也曾想染指过的,但是教书的职业实在是忙似闲,口头答应了好久,手里老是没有成绩,老实说,实在还未起手。看看二十年便将完了,觉得这样迁延终不是事,便决心来先编一小册子聊以塞责,待过了年再计划别的工作。写信告诉张君,他也答应了,结果是这一册《儿童文学小论》。
这里边所收的共计十一篇。前四篇都是民国二三年所作,是用文言写的。《童话略论》与《研究》写成后没有地方发表,商务印书馆那时出有几册世界童话,我略加以批评,心想那边是未必要的,于是寄给中华书局的《中华教育界》,信里说明是奉送的,只希望他送报一年,大约定价是一块半大洋罢。过了若干天,原稿退回来了,说是不合用。恰巧北京教育部编纂处办一种月刊,便白送给他刊登了事,也就恕不续做了。后来县教育会要出刊物,由我编辑,写了两篇讲童话儿歌的论文,预备补白,不到一年又复改组,我的沉闷的文章不大适合,于是趁此收摊,沉默了有六七年。民国九年北京孔德学校找我讲演,才又来饶舌了一番,就是这第五篇《儿童的文学》。以下六篇都是十一二三年中所写,从这时候注意起儿童文学的人多起来了,专门研究的人也渐出现,比我这宗“三脚猫”的把戏要强得多,所以以后就不写下去了。今年《东方杂志》的友人来索稿,我写了几篇《苦茶随笔》,其中第六则是介绍安特路阑(Andrew Lang)的小文,题名《习俗与神话》,预计登在三月号的《东方》之后再收到这小册里去,不意上海变作,闸北毁于兵火,好几篇随笔都不存稿,也无从追录,只好就是这样算了。
我所写的这些文章里缺点很多,这理由是很简单明显的,要研究讨论儿童文学的问题,必须关于人类学民俗学儿童学等有相当的修养,而我于此差不多是一个白丁,乡土语称作白术的就是,怎么能行呢?两年前我曾介绍自己说,“他原是水师出身,自己知道并非文人,更不是学者,他的工作只是打杂,砍柴打水扫地一类的工作。如关于歌谣童话神话民俗的搜寻,东欧日本希腊文艺的移译,都高兴来帮一手,但这在真是缺少人工时才行,如各门已有了专攻的人,他就只得溜了出来,另去做扫地砍柴的勾当去了。”所以这些东西就是那么一回事,本没有什么结集的价值,夫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这个道理我未尝不知道。然而中国的事情有许多是出于意外的。这几篇文章虽然浅薄,但是根据人类学派的学说来看神话的意义,根据儿童心理学来讲童话的应用,这个方向总是不错的,在现今的儿童文学界还不无用处。中国是个奇怪的国度,主张不定,反覆循环,在提倡儿童本位的文学之后会有读经——把某派经典装进儿歌童谣里去的运动发生,这与私塾读《大学》《中庸》有什么区别。所以我相信这册小书即在现今也还有他的用处,我敢真诚地供献给真实地顾虑儿童的福利之父师们。这是我汇刊此书的主要目的,至于敝帚自珍,以及应酬张君索稿的雅意,那实在还是其次了。民国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周作人序于北平。


 儿童文学小论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价值在于对新文学兴起过程及背景的梳理,但周作人的文学理论让我很失望。他把文学创作简单分为“言志”和“载道”两类,前者指自由抒发个人感情和思想,后者指以文学作为教化手段,然后用这个二元论来解释整个文学史,这未免也太简单太肤浅了。“言志”与“载道”不相违,个人情感蕴含着社会内涵,社会教化基于个人情操的培养,这在中国文学传统里算是核心理念之一吧。即使是被周归入“言志”时期的南北朝,作为其文学自我意识的《文心雕龙》也是把《原道》放在首要位置。据说王蒙曾批评80后的“新文学”创作里面“没有历史”,后者的一位代表人物回应说前者的创作“没有自我”。如果我们的新文学小将们都如此理解“自我”,那么这种“新文学”也注定是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写作——当然了,也许对后者来说,本来也没有兴趣进入历史,他们只关心“自我”。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看完给跪了,当代童话研究像是吃干饭的
  •     《儿童文学小论》邮购的岳麓书社版,1991年10月11日收到。《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在1991年10月24日读完。
  •     知堂关于儿童文学的意见,至今仍不过时,想起儿童读经,深究起来都是为父母者的偷懒。
  •     不用多说。
  •     补看了前半儿童文学的部分,“中国还未曾发见了儿童,——其实连个人与女子也还未发见”。
  •     《儿童文学小论》:引英人Andrew Lang的观点,主张从人类学的角度考察童话神话传说之类,认为现在以为怪诞的事情,事实上是当时风俗的真实写照或者变体。《中国新文学源流》:一、“文学只有感情没有目的。”(第一讲)可以说是他的文学观,——但是要说明的是,“感情”是个人意义上的,而“目的”是社会意义上的;二、“这两种潮流(即言志派与载道派)的起伏,便造成了中国的文学史。”(第二讲)可以说是他的文学史观。这两点又是完全一致的,因为言志之“志”,即是“个人感情”,载道之“道”,即是“社会目的”。所以按照他的观点,此文学史上“两种潮流的起伏”,亦即是文学与非文学的相合消长。(止庵)
  •     周作人认为神话等虽然荒诞无稽但不失为有文艺价值的东西,其理论来源之一就是亚氏《诗学》里诗胜于历史的论述。另,Andrew Lang对于中国早期神话学的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惜目前关注的人似乎不是很多。
  •     儿童文学诸论,很能见出周作人的世界观,核心是对个体的天性的完全的尊重,而摒弃所有外在因素的控制。其实即在今日,中国儿童以及少年,他们的“文学阅读”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儿童稍微好些,原因正在于外在因素的强力控制,所有人被裹挟其中。悲哉。《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其思想,在当时可谓独辟蹊径,即在今日,也是久读常新的。载道与言志的矛盾,同样是千古的挣扎,但文学的标准,一定是言志的标准,这大概是错不了的。
  •     读了跟没读没什么两样~
  •     嫁妆之一
  •     之所以买这本书是想要研究下儿童文学,我觉得能成为一个儿童作家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其中提到叶限,中国版灰姑娘,埃及版罗陀比思浴川。童话的同根同源比较起来还真是很有意思呢。周作人讲研究文学的预备知识,讲到为什么现在国文系学生还应研究制艺(即八股文),如周作人所说,作八股文方法也纯粹是音乐的,正如我最近想要背声律的原因一样,美只是一方面,声律就是音乐,就是情。所以,背声律就是学习通情。之后,自然能达理。
  •     周作人对韩愈、苏轼评价不高
  •     《儿童文学小论》部分待阅。
  •     不相违
    而且我的想法更极端,我认为任何可以称之为文学创作的东西都有“自我”,哪怕是最最功利、最最“艺术为政治服务”的文学创作都不可能“没有自我”。
  •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价值在于对新文学兴起过程及背景的梳理,但周作人的文学理论让我很失望。他把文学创作简单分为“言志”和“载道”两类,前者指自由抒发个人感情和思想,后者指以文学作为教化手段,然后用这个二元论来解释整个文学史,这未免也太简单太肤浅了。“言志”与“载道”不相违,个人情感蕴含着社会内涵,社会教化基于个人情操的培养,这在中国文学传统里算是核心理念之一吧。即使是被周归入“言志”时期的南北朝,作为其文学自我意识的《文心雕龙》也是把《原道》放在首要位置。
       据说王蒙曾批评80后的“新文学”创作里面“没有历史”,后者的一位代表人物回应说前者的创作“没有自我”。如果我们的新文学小将们都如此理解“自我”,那么这种“新文学”也注定是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写作——当然了,也许对后者来说,本来也没有兴趣进入历史,他们只关心“自我”。
  •     写八股的一段略有意思
  •     儿童文学 童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