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腾冲之围

出版日期:2014-5-1
ISBN:9787108047403
作者:余戈
页数:848页

内容概要

余戈 1968年7月出生,在陕西、甘肃、云南等地乡村、军营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1985年考入军校从军,曾在部队任雷达技师、宣传干事。1994年调入解放军出版社,现为《军营文化天地》杂志主编、副编审。2000年起,业余时间收藏抗战文物、研究抗战史,从技术、战术、军人生存方式等军事文化视角,进行“微观战史”的写作。已出版《1944:松山战役笔记》,获国家图书馆第六届文津图书奖、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

书籍目录

上部 游击腾冲
第1章 腾冲陷寇
第2章 预2师挺进腾冲(1942年5月10日至25日)
第3章 围攻橄榄寨(5月25日至6月14日)
第4章 随军抗日县政府(6月5日至7月初)
第5章 腾南战事:土司区的抗战(7月7日至9月12日)
第6章 九一八反“扫荡”(9月13日至10月26日)
第7章 反第一至二期“讨伐”(1943年2月至3月15日)
超链接1:“茶里游击队”暨谢晋生事略
第8章 36师接替预2师游击(暨反第三期“讨伐”)(5月8日至8月)
第9章 田岛诱降张问德(暨日军酝酿“甲号讨伐”)(9月11日至10月13日)
超链接2:日军在腾冲的军政统治——暨日军行政班本部长田岛寿嗣事略
第10章 反“甲号讨伐”(10月13日至11月末)
第11章 全域沦陷后的腾冲敌情
超链接3:腾冲游击时期的情报战
第12章 大战来临直前的腾冲
中部 海拔最高的战场
反攻战前绸缪
第13章 攻击命令下达(1944年4月19日至26日)
超链接4:54军与53军概况
第14章 同日,敌我两军召开战前会议(5月5日至10日)
超链接5:怒江与高黎贡山
第一阶段作战
第15章 渡河攻击(5月10日至11日)
第16章 198师攻击小横沟、灰坡(5月12日至20日)
第17章 36师出击大尖山、唐习山受挫(5月12日至14日)
第18章 593袭占桥头、马面关(5月13日至19日)
第19章 左翼军奉令出击,54军调整态势(5月16日至23日)
第20章 53军续攻大塘子(5月14日至22日)
第21章 松井部队反击红木树(5月11日至30日)
第22章 战场侧翼:片马(4月初至5月中旬)
第23章 第11集团军酝酿左翼攻势(5月16日至21日)
第二阶段作战
第24章 54军自南北隘路两翼推进(5月23日至27日)
第25章 藏重部队救援桥头、马面关(5月19日至29日)
超链接6:桥头、马面关之战评析
第26章 198师主力惨战北斋公房(5月28日至31日)
第27章 迟到的援军:预2师&桥头、36师&瓦甸(5月23日至6月2日)
第28章 53军攻占大塘子,两路西进(5月23日至6月初)
第29章 藏重、松井部队合击江苴(6月3日至9日)
超链接7:“委座”电头电报小析
第30章 战场侧翼:片马、红木树(5月末至6月上旬)
第31章 沉闷的后续战事:桥头、北斋公房、瓦甸(5月29日至6月7日)
第32章 54军调整部署,各部攻击再兴(6月5日至11日)
第三阶段作战
第33章 迫于第11集团军攻势,日军决定自腾北收缩
第34章 藏重再次北返接应日隈大队突围(6月9日至11日)
第35章 36师驰援桥头无果(6月11日至13日)
第36章 198师乘势收复北斋公房(6月10日至15日)
超链接8:日军倏忽进退为哪般?——兼评日军“内线作战”
第37章 日军收缩后,我军追击收复失地(6月15日至22日)
超链接9:高黎贡山之战盘点
下部 浴火之城
腾冲城外围战役
第38章 战前部署(6月23日至7月1日)
第39章 收缩腾冲后的日军(6月22日至27日)
第40章 130师沿龙川江南下扫荡,切断腾龙公路(6月24日至7月25日)
第41章 116师驱逐飞凤山之敌,进击城东南(6月26日至7月25日)
第42章 36师、198师会攻蜚凤山,进迫城北(6月30日至7月5日)
第43章 预2师自右翼迂回攻击,逼近来凤山(6月25日至7月5日)
第44章 54军自北、西、南三面合围腾城(7月6日至12日)
第45章 预2师攻克来凤山(上)(7月8日至25日)
第46章 随《扫荡报》记者潘世征巡察战场
第47章 预2师攻克来凤山(下)(7月26日至28日)
超链接10:来自地面和空中的有力支援
超链接11:来凤山之战小结
围攻腾冲城垣战役
第48章 腾冲日军城防及远征军攻城部署
第49章 47天围城作战日志(上)(7月29日至8月13日)
超链接12:军地因军粮供应问题引发矛盾
第50章 47天围城作战日志(下)(8月14日至9月14日)
超链接13:辻政信制定“断作战”计划
第51章 勋赏与罚罪
第52章 亡命与追剿
第53章 回家——中日士兵的最后归宿
腾冲战役大事记
腾冲战役远征军主要将领略历
附表
附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1944:松山战役笔记》的后续之作。是一部关于我国抗日战争史上难得的取得全胜的攻坚战的微观战史。
全书以海峡两岸和日本、美国的各种战斗详报、地方史志、新闻通讯、战地电文、“三亲者”回忆等材料为基础,相互参证,详加辨析,以逐日甚至逐小时的密度,生动描画出和平时代的人们无法想象的艰辛、繁难、曲折、残酷的战争图景,读者藉此可以了解“八年抗战”短短四字中所包蕴的一切,重新理解“艰苦卓绝”的血肉意义,明白无数前辈付出了怎样“轻易”而伟大的牺牲,才为中国“搏得”大国地位奠定基础。
推荐词:
滇西,只不过是中国抗日大战场的一小隅,但在作者显微镜般的史眼之下,竟展现出如此波澜壮阔、令人心惊的图景,直叹历史因书写而得“再造”!中国历史,特别需要这样严谨精致的叙事作品,以忠勇将士之血肉铸就的战争史尤其需要与之相称的巨笔浓墨。作者余戈以后辈军人的庄重与虔诚,化刀剑为斧凿,镌刻并树立起了一座厚重的方尖碑,以此告慰历史、告慰民族、告慰牺牲者!佩甚!敬甚!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钱文忠
此书是余戈继《1944:松山战役笔记》之后,酝酿许久、孜孜以求,在他的滇西战役三部曲写作上的又一可喜“突围”之作。其史学之意义在通过对当年真实氛围的追寻,唤醒我们已经麻木的知觉,换来更有价值的反思。余戈不惜以十年代价,弄清尘封的一个个微观细节所构成的残酷真相,以其心血为抗战史重写树立了标杆。当今浮躁时代,仅此意志,就须要我们向它致敬的了。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朱伟


 1944:腾冲之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在家人所在企业的图书馆中发现的这本书。最初的印象是书本很厚,再看标题,知道是抗战相关的内容。随手翻开,大量的数字和名词让我觉得和别的回忆抗战的书本不一样。从序开始看,了解到作者的写作注重史料,特别是数据的考察和证实。这让本书的真实度较高的同时,也会给对历史和军事史方面研究不是很多的普通读者带泪一些阅读上的难度,和别的回忆抗战的书本惯于煽情相比,本书显得冷静和学术多了。但还是值得一读,因为透过数据和名词,依然可以清晰地还原当年发生在云南的一次次惨烈的战争。无数的生命瞬间逝去,如今,地方还是那个地方,时间已走过近70年,再惨烈再喧嚣的战争也已经逐渐远去,但是对和平的期望,对挑动战争的意图的警惕,人类还是应该时常明确。
  •     上星期,在理想国微博问大家:有没什么好书,以前出过,后来没再版或加印的?现根据众多留言整理出这份“绝迹书单”,或许也可以作为一份发现好书的书单。一本本查找、确认,这是看起来耗费精力的机械过程,尤其是分类(没有明确细分,但看下来会发现有所区分),本希望前后是同一类型作品,那样大家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书时,可以顺看两眼该书单前后的其他作品,自己的阅读范围有所延伸。真待整理时,几次眼晕,然后自我激励,没有捷径,只有一本本来。不过即使这样,有的书分类还是会存在问题,请大家见谅。有的书,如郑念《上海生死劫》、章诒和《伶人往事》等不少书友提及,遗憾豆瓣未收录,下次再专门整理一份豆瓣未收录的好书书单吧;还有的引进的书,有好几个版本,网站和书店可以买到A版本,B版本不好找到,比如赵元任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怀俄明故事》《旧地重游》《唐代的外来文明》等书,大家多次提及,再版再印刷的呼声高;再有的相对冷门书,一查在旧书网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一本书是否再版或再印刷,会涉及各方面因素,比如版权,比如市场。理想国整理出这份书单,也是希望给那些绝迹好书提供一个“公开曝光”的契机,愿同行们都能为那些好书“重见天日”竭尽所能。“绝迹”好书不少,还有未收录在这份书单里的,欢迎诸位评论添加。◐◐◐150本『绝迹』好书书名作者出版社豆瓣评价往事并不如烟章诒和 人民文学出版社8.6(23918人评价)历史的先声笑蜀 编汕头大学出版社9.0(126人评价)我的回忆张国焘东方出版社8.0(257人评价)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美]莫里斯・梅斯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9(52人评价)大动乱的年代王年一人民出版社7.8(276人评价)“文化大革命”十年史高皋、严家其天津人民出版社8.1(587人评价)庐山会议实录李锐 河南人民出版社8.7(139人评价)雪白血红张正隆解放军出版社8.8(1250人评价)军绅政权陈志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7.7(314人评价)银元时代生活史陈存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6(1986人评价)抗战时代生活史陈存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4(712人评价)新编古春风楼琐记高拜石作家出版社8.9(24人评价)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法]布罗代尔三联书店9.5(166人评价)解体概要[法]萧沆浙江大学出版社8.9(940人评价)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美]詹明信北京大学出版社8.7(77人评价)帝国 [美]麦克尔·哈特江苏人民出版社7.6(74人评价)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美]马尔库斯等三联书店8.4(124人评价)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美]列文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9(319人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英]佩里·安德森 人民出版社9.0(75人评价)石器时代经济学萨林斯(系列作品)三联书店8.3(173人评价)风险社会[德]乌尔里希·贝克译林出版社8.1(192人评价)扎根[法]西蒙娜·薇依三联书店8.6(67人评价)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美]Sheldon Cashdan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8.9(244人评价)物体系[法]尚·布希亚上海人民出版社8.7(146人评价)未来就是现在[英]阿斯科特、袁小潆金城出版社7.9(53人评价)在期待之中[法]薇依三联书店8.8(203人评价)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美]布坎南、塔洛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3(98人评价)英宪精义戴雪中国法制出版社9.0(84人评价)唐代的外来文明[美]爱德华·谢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8(482人评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美]包弼德江苏人民出版社8.2(83人评价)天雨流芳 李霖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7(390人评价)中国美术史讲座李霖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9.0(442人评价)笔记《清明上河图》赵广超三联书店8.9(414人评价)南明史钱海岳中华书局9.0(28人评价)中国断代史系列杨宽等上海人民出版社8.6(190人评价)中国中古社会(政治)史论毛汉光 上海书店出版社8.5(70人评价)“革命”的现代性陈建华上海古籍出版社7.8(72人评价)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阎步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7(52人评价)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8.6(189人评价)秦始皇帝传马非百江苏古籍出版社(少于10人评价)唐代交通图考严耕望上海古籍出版社 9.2(53人评价)太平杂说潘旭澜百花文艺出版社8.4(354人评价)十里店伊莎白·柯鲁克上海人民出版社8.5(39人评价)小镇喧嚣 吴毅 三联书店9.1(246人评价)婚与丧 吴飞宗教文化出版社7.7(14人评价)神文时代孙英刚 上海古籍出版社8.8(52人评价)古埃及女祭司的灵魂旅程[匈]Elisabeth Haich 国际图书馆出版9.3(201人评价)摩诃婆罗多导读黄宝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1(25人评价)吐谷浑史周伟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0(24人评价)俄国·蒙古·中国[英]巴德利商务印书馆 (少于10人评价)越南通史陈重金商务印书馆7.9(25人评价)中国伊朗编[美]劳费尔 商务印书馆9.1(45人评价)怀俄明故事[美]斯托克顿上海三联书店 8.7(33人评价)旧地重游[英]伊夫林·沃译林出版社8.6(1068人评价)门萨的娼妓[美]伍迪·艾伦 三联书店8.0(3861人评价)五号屠场[美]冯内古特译林出版社8.8(739人评价)猫的摇篮[美]冯内古特译林出版社8.3(828人评价)向加泰罗尼亚致敬[英]乔治·奥威尔江苏人民出版社8.8(860人评价)独居日记[美]梅・萨藤北方文艺出版社8.4(251人评价)德里纳河上的桥[南]伊沃·安德里奇人民文学出版社8.8(26人评价)万灵节[荷]诺特博姆译林出版社8.5(158人评价)幽灵之家[智]伊莎贝尔·阿连德译林出版社 8.6(1341人评价)小小的家[日]中岛京子湖南文艺出版社7.8(377人评价)布拉热洛纳子爵[法]大仲马上海译文出版社8.6(353人评价)鱼王[苏]阿斯塔菲耶夫上海译文出版社9.0(205人评价)我的生活与爱[英]弗兰克·哈里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7.7(85人评价)他们眼望上苍[美]尼尔・赫斯顿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8.0(44人评价)南北乱世情[美]约翰·杰克斯 作家出版社 8.3(25人评价)合法杀人家族 [法]勒谢尔博尼埃 三联书店7.9(24人评价)我们在哈瓦那的人[英]格林辽宁人民出版社8.4(59人评价)中午的黑暗[英]阿瑟·库斯勒 译林出版社9.1(120人评价)人面狮身的女子[爱]王尔德哈尔滨出版社8.6(308人评价)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英]路易斯·加乐尔商务印书馆8.6(228人评价)啊,拓荒者![美]凯瑟人民文学出版社8.4(23人评价)红色皇后[英]马特·里德利四川人民出版社7.9(125人评价)《堂吉诃德》讲稿[美]纳博科夫上海三联书店8.3(237人评价文学讲稿[美]纳博科夫上海三联书店8.8(1054人评价)短篇小说写作指南[美]狄克森辽宁教育出版社8.7(250人评价)小说修辞学[美] W·C·布斯 北京大学出版社8.8(156人评价)1846年的沙龙[法]波德莱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3(120人评价)中国套盒[秘]巴·略萨百花文艺出版社8.4(178人评价)近代文学批评史[美]雷纳·韦勒克上海译文出版社 9.0(59人评价)未央歌鹿桥黄山书社8.5(4788人评价)欢喜贼张大春海天出版社8.2(110人评价)从未描述过的梦境残雪 作家出版社7.9(126人评价)余欢刘瑜上海文艺出版社7.8(7228人评价)枯草上的盐朱朱人民文学出版社 8.5(46人评价)燃烧的多瑙河侯凤菁新华出版社8.2(75人评价)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美]布罗茨基漓江出版社8.8(94人评价)美国现代诗选T.S.艾略特等外国文学出版社9.0(136人评价)兰波传[法]斯坦梅茨上海人民出版社8.2(369人评价)法兰西的特性[法]布罗代尔商务印书馆8.9(57人评价)致新知识分子[美]安·兰德新星出版社8.4(268人评价)古罗马的儿童[法]皮埃尔·内罗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7.6(59人评价)西方人文史[美]雅姆百花文艺出版社9.1(70人评价)日本的思想[日]丸山真男三联书店8.5(294人评价)中国人留学日本史[日]实藤惠秀北京大学出版社8.3(29人评价)景观社会评论[法]德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7.8(94人评价)符号帝国[法]罗兰巴特商务印书馆7.9(331人评价)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德]叔本华商务印书馆9.0(182人评价)思想家[英]布莱恩・麦基三联书店8.9(90人评价)个人知识[英]迈克尔·波兰尼贵州人民出版社8.5(43人评价)超越自由与尊严[美]斯金纳贵州人民出版社8.4(148人评价)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殷海光上海三联书店 8.9(172人评价)思考与回忆[德]俾斯麦 三联书店8.5(243人评价)苏德战争 : 1941-1945[英]艾伯特·西顿上海人民出版社7.8(50人评价)大东亚战争全史[日]服部卓四郎 商务印书馆8.4(64人评价)德意志道路李工真武汉大学出版社8.2(48人评价)希特勒的民族帝国[德]格茨·阿利译林出版社7.9(204人评价)战争风云[美]赫尔曼.沃克上海译文出版社9.1(240人评价)战争与回忆[美]赫尔曼.沃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9(255人评价)奥本海默传[美]凯·伯德等凤凰出版传媒集团8.1(83人评价)深入非洲三万里张文亮敦煌文艺出版社8.7(315人评价)别逗了,费曼先生[美]R.费曼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8.7(258人评价)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阿尔伯特.霍夫曼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3(362人评价)时间影像[法]德勒兹 湖南美术出版社8.5(278人评价)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日]杉浦康平 三联书店8.5(1445人评价)战斗圣经[日]上田信人民邮电出版社8.5(52人评价)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文化艺术出版社9.1(1201人评价)魔灯[瑞]伯格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4(886人评价)时光中的时光[苏]塔可夫斯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7(1303人评价)随风而行[伊]阿巴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6(1323人评价)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德]文德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2(1541人评价)光影大师[美]丹尼斯・谢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4(414人评价)见证[苏]肖斯塔科维奇花城出版社 9.2(474人评价)发现教堂的艺术[英]理查德·泰勒 三联书店 8.1(392人评价)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英]丹尼斯·哈伊 三联书店7.8(27人评价)塞尚与加斯凯的对话[法]约阿基姆·加斯凱浙江文艺出版社8.3(43人评价)塔皮埃斯回忆录[西]塔皮埃斯湖南美术出版社8.1(29人评价)建筑,思维的符号[韩]承孝相清华大学出版社7.9(311人评价)常识与通识阿城 作家出版社8.6(1829人评价)闲话闲说阿城作家出版社8.8(1481人评价)遍地风流阿城作家出版社 8.9(729人评价)书读完了金克木上海辞书出版社8.4(1158人评价)梦游手记韦尔乔 三联书店8.6(268人评价)美人赠我蒙汗药王朔、老侠长江文艺出版社7.6(1311人评价)经典躺着读向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7.5(142人评价)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 人民文学出版社 9.1(54人评价)王家卫的映画世界潘国灵百花文艺出版社7.8(918人评价)狮城舌战王沪宁、俞吾金复旦大学出版社8.4(252人评价)中国农民调查陈桂棣、春桃 人民文学出版社8.6(5997人评价)戈麦诗全编戈麦 三联书店8.9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冉云飞南方出版社 8.1地下[捷]伊凡·克里玛 等花城出版社8.9
  •     上一次在上海交大曦潮书店南阳夜话发表《稀缺》的书评,让我赢得了买特价书的机会。于是,当我在曦潮看到这本厚厚的《1944:腾冲之围》时,便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确实很厚,有848页,满载了作者余戈四年的心血。对于二战历史(包括抗战),我一直有兴趣了解,尤其是具体的人、事、物。然而不管是历史课本,还是国内介绍二战历程的书籍,绝大多数是聚焦在高层视角,从政治、战略角度来写,而且总体上突出八路军而弱化国军。中国远征军作为纯粹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军队,是被许多人遗忘掉的。抗战的过程,就如毛主席写的《论持久战》,会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中国是正义的一方,日本法西斯是邪恶的一方,虽然中国很落后,但是地广人多,用空间换时间拖垮日军,胜利迟早是要到来的。但是这样的宏观战史却不能解答许多困惑:• 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伤亡代价?• 为什么我们要付出这么大的伤亡代价?是否有办法减少伤亡?• 为什么我们人力占优,美国支持的武器也占优,却并不能轻松获胜?日本宣布停战时,在中国尚有百万军队,中国军队无法像苏联一样反攻纳粹德国。若不是美军一路打到日本本土,投了两颗原子弹,中国还能支持多久?历史学者王锦思、苏智良说:“历史精密才能锻造出严谨认真的国民性格,历史是民宿文化传承的根基。”如果我们缺少对真实历史的纪录,尤其是细节的记录,就无法回答这些问题。无法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没有把关键的历史教训流传给后世。余戈的这本书和他之前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一起开创了中国记录“微观战史”先河。中国远征军前往滇西的战略大背景是:由于1940年中国的海岸线基本被日军控制,没法得到海上补给,而缅甸落入日军之手后,滇缅公路也被截断,中国军队只能靠着从印度出发、越过喜马拉雅山脉的驼峰航线得到物资。为了响应美英两国的要求,1941年中国派出第一批远征军,但是伤亡惨重。1944年中国派出了第二批远征军打通中印公路。松山、腾冲、龙陵是滇西重镇,是远征军必须收复的几个据点。而日军已经在这些地方经营了两年,修建了无数坚固的堡垒,准备长期据守。最终,三场战役以日本守军全军覆没、中国军队惨胜告终。《1944:腾冲之围》记录的是从腾冲陷落、中国军队游击战、远征军大举反击到攻陷腾冲的完整历程,它算不上纪实文学,它更像是考古学。作者从这些70多年前的历史尘埃中挖掘中一块块碎片拼接起来,形成了一幅幅非常有血有肉的滇西战场图景。一、从微观战史解读为什么我们的抗战这么艰难情报缺失整个二战中,因为掌握情报取得战场主动的例子很多,比如中途岛战役和美军截击山本五十六。但是中国因为技术上的落后和对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问题,往往掌握不了准确的日军情报。具体到腾冲战役,中国远征军两个集团军7万多人,并不清楚他们面对的敌人有多少、位置在哪里。实际上日军主力只有一个56师团1.8万人,而且三分之一派往缅北支援临近的18师团。18师团被牵扯在中国驻印军参加的密支那战役中,后来被全由美军训练和提供武器的驻印军歼灭。远征军跨国怒江后有9条路通往腾冲、龙陵、芒市和滚弄,因为不了解日军的兵力情况,腾冲战役远征军并没有从9路全线进攻,而是先让20集团军越过高黎贡山主攻腾冲,11集团军在滇缅公路一侧做佯攻。意外的是,进攻发动前的3个月,中国军机在腾冲迷航迫降,被日军捕获中国少校军官、密码本和远征军人员编制表。这件事使56师团能够集中兵力防御,使远征军遭遇巨大的牺牲,而军部一直没有找到情报泄露的原因,直到战后20多年才在日本刊物上发表,可见中国军队的情报工作还是很粗糙的。粗糙的情报工作,具体影响到了每一场战斗中。攻击部队缺少对面前敌人数量、武器的掌握,强行冲锋的结果造成巨大伤亡。而炮兵不知道往哪里打,打早了、打歪了浪费弹药,打晚了误伤自己人。炮兵的误伤在书中被多次提及,但是中国军队总是给与最大限度的宽容。战术匮乏纵观整个抗战,除了一些伏击战和人员武器占绝对优势的阻击战算是漂亮的胜仗,中国军队往往陷入艰苦的消耗战,与日军的伤亡比例经常在3:1以上,甚至更多。八路军引以为豪的平型关伏击战,接近1:1的伤亡比例实在难得。而滇西的松山、腾冲战役,面对一两千日军,远征军的牺牲远超3:1,这样的惨胜,即使在当时的远征军高级军官看来,也不值得庆贺。大量的伤亡,除了武器落后以外,缺少奇袭、包抄,占领阵地后缺少保护,都是战术上的问题。整个腾冲战役,只有两个比较亮眼的战术运用:第一次是198师越过高黎贡山后,一直佯攻山坡不成,遂派出593团奇袭日军后方的桥头造成居高临下作战,让日军腹背受敌;第二次是预2师攻打腾冲城南侧的来凤山,使用密集炮轰,然后集中优势兵力进攻,用火焰喷射器、火箭筒、战防炮结合手榴弹解决碉堡内的敌人,并组织预备队防止日军逆袭。除了这两场战斗,其余的上百次战斗都是拖沓、冗长的,读起来很枯燥。无数次阵地得而复失,都是中国军队在攻下阵地后没有预留警戒兵力,以为日军撤退了,实际上日军是准备集中力量反扑。人员素质低下在远征军士兵和军官的记录中,对于日军的评价有很多共同之处:射击纪律好,直到敌人靠得很近再开始射击;射击准度高,单兵作战能力强,一个人就能撑起一个火力点。作风顽强,死不投降,阵地被占领了会暂时撤退,不停逆袭。应该说中国军队保家卫国的英勇气概绝不会逊于日军,但是纯粹靠一腔热血没有办法赢得战斗。士兵缺少必要的训练,很多抓壮丁的士兵刚摸枪就上了战场。美军顾问反应,中国军队缺乏武器保养的意识,造成大量弹药浪费和武器的损坏,影响了攻坚战的效果。在腾冲城内攻坚时,因为火焰喷射器射手短缺,刚训练没几天的菜鸟就上阵,发射不当烧死了自己人。另外,部队虽然配发电台,但是战斗中几乎没有排上用处。每个指挥官使用自己的通讯规则,无视是否能与其他部队进行有效联络。腾冲战役中出现过远征军攻下了一个山头,但是没有及时用电台通报战况,空军按时前来扔炸弹炸的全是自己人。战事记录不详一场战斗结束,每一级部队都会有战斗详报,还有随军记者自己的报道。《1944》中作者一直在仔细对比同一场战斗的多个来源的战斗报道,发现经常是一笔糊涂账:打下了什么地方,是否完全占领,歼灭多少敌人,本方有多少损失,往往语焉不详,而且有提早发捷报、打时间差的情况。最严重的一次是还没完全占领阵地就发捷报,结果阵地失手,造成战场各部队一起陷入被动。错发战报的军官也因此受到了军法制裁。虽然日军也存在夸大战果、隐去惨败的情况,但是战报的详尽和准确程度远高于中国军队。日军的单兵记录能力也很强,除了生还者吉野孝公自己留下大量的战地日志,还有士兵在军旗上记录每一天的战斗地点。编装不合理远征军虽然说是有两个集团军、6个军、16个师的番号、百余名将军,但是面对56师团苦苦纠缠好几个月。尽管中国军队占据人数上的绝对多数,但是部队编成缺少兵种之间的协同。一个师大部分都是步兵,缺少多兵种协同。本来远征军就缺少攻坚武器,靠着步枪和机枪无法打破日军坚固的堡垒和交叉火力,而炮兵归属师部,步兵呼叫炮兵要经过师部,战机的延误就是可以预见的了。太平洋战争的夺岛战役中,阵地战美军火力远远强过日军,但是在美军面对地堡和隐藏在岩石后面的日本士兵也非常头痛,只能不停呼叫炮兵支援,一个个据点解决。以美军的实力都打得如此痛苦,何况远征军是靠着血肉之躯往枪口上撞。二、我们和日本对待士兵的态度不同崔永元自筹资金拍摄《我的抗战》纪录片中,许多老兵都感叹:中国就是人多,上一批,死一批,再上一批。远征军有很多的士兵都是抓壮抓来的,而且以滇缅的当地老百姓居多。虽然大家都有保家卫国的决心,但战场上面对死亡,士兵还是会感到害怕。这时候为了保证进攻态势,军官就会下命令让督战队站在部队后面,谁后撤就开枪击毙。在前有仇敌、后有督战队的双重压迫下,士兵们只能硬着头皮上。这个场景很像《兵临城下》里描绘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上级看来,似乎军队就是数字,而不是一个个的人。因为伤亡太大, 没有人来得及去收拾尸体,只能“埋没随百草”。相比之下,日军对战死的士兵总是尽全力带走尸体进行火化和立碑。根据《1944》记载,有时候远征军攻下一个阵地,发现日军尸体没有想象得多,以为对方兵力很少,很是打击本方的士气。对战死者的态度,体现了一种民族性的精神和文明素养。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靖国神社。我们一直谴责日本官员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但是从本质上看,靖国神社是所有战死士兵的灵魂回归处。走进靖国神社,除了日俄战争、中日战争的雕刻画,还可以看到部队名称的石碑(“XX支队招魂”字样)。神社内的树木上系着部队番号木牌,比如XX空战队。有了这些木牌,整个神社的肃穆,比之普通的求保佑的神社更甚一筹。试想如果中国也有这样的场所,树木上挂着中国军队的番号木牌,来此参观的民众是否马上会产生对军队的敬意和爱国热情呢?中国军人的灵魂,也需要一个回归之所。三、再打一场战争,我们hold得住么?抗战对于中国是保卫国土,其意义无可置疑。对日本来说,发动战争的原因和德国很类似,自诩文明高于周边国家、以“我来改造你”为名夺取他人资源、解决自身资源不足和社会矛盾的问题。当然,普通的士兵和民众会被洗脑,认为自己所做都是正当的,只是听命于上级而已。腾冲战役的生还者吉野孝公,被俘时候觉得没有颜面一直想自杀,在遣返回国的路程上,也没有做什么让中国人觉得满意的反思。直到看到无数人战死、看到家破人亡、看到战争的残酷面,经历过的人才会感到战争真是不值得。战后,吉野和一些老兵从事于反战的宣传,但是等到这一批老兵离去以后,没有经历战争痛苦的下一代,尤其是最容易发动战争的军政领导人,会不会重蹈覆辙呢?余戈写到:“和平时期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不过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放映前的‘加演片’,两三条‘新闻简报’、‘祖国新貌’之后,正式‘战斗片’才真正开演。”战争考验着一个民族素质的现代化程度,而且是最核心的那部分,比如理性、认真、严谨、坚忍的作风。转换至和平岁月,现代企业最推崇的也是这些信条。我们可能认为,再打一场战争,那也是军队的事情,但是战争时期的常备军队数量肯定是不足的,必然要从民众中征兵。那些流水线上经受检验的他国员工,一转身就可能在战场上成为劲敌。就好像56师团士兵许多都是矿工,构筑工事的严谨和牢固,你能说和采煤挖矿的训练没有关联?一个腾冲战役,从宏观上的绝对优势、到微观上的艰苦消耗战,体现了“软实力”的影响超过“硬资源”。先进和落后,不在于表面上的物质条件,而深藏于历史、文化、传统、习惯、素质、作风等诸多因素中。先进者总是谦逊的,而落后者才屡屡自夸而不是反省;于是先进者可能继续进步,落后者反而浅尝辄止。观察周围,严谨认真并不被当成人人都该有的基本素质,我们更喜欢谈论个性张扬的个体、看到“枪打出头鸟”的快感。然而当我们自己能够接受先进的教育时,应该从历史的细微处了解我们落后在哪儿,然后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实践、反哺,对身边人、对社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近年国内难得的第一部写得好,第二部也写得好的三部曲之部分。
  •     这本的可读性明显不如松山,读起来枯燥,少了很多作者本人的主观意见,这是好是坏?不过,战斗过程还是一如既往的震撼,尤其是仰攻高黎贡那一段,看的人窒息,当年参加战斗的士兵们的压力和痛苦可想而知。另外,抛开民族感情,吉野孝公的文字真是不错。
  •     优点是客观,不回避各方的优缺点,还有不少有趣的细节;缺点是散,体例是史料罗列+作者分析,感觉整合度一般,不是太流畅,可读性不如写松山那部。
  •     残酷的战争车轮碾碎的不只是失败者....
  •     尊重作者还原历史的努力,但是其著作中的美中不足难以用瑕不掩瑜来形容。作者行文带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有的地方甚至使用口语化的修辞,加上引号后又无注释令人无法辨别这是引用当时亲历者的用词还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不得不认为作者缺乏专业历史学术训练,虽然以其勤勉和热情可以完成一部不需要太多逻辑分析的“微观战史”,但是以其目前学术水平恐怕难以在更广泛的领域有所突破。如果说他数年前的第一部著作还能令当时的我眼前一亮的话,这部著作在现在的我看来有所倒退了。
  •     资料详细细致,对作者精神很佩服,但总感觉缺少了分析,也因为过于细,有的时候看的云里雾里。
  •     非常了不起,只是外行人看起来实在力不从心
  •     惨烈!期待第三部龙陵之战,中间把《我的团长我的团》再看一遍。
  •     历史当面对。
  •     #t# 快速浏览。本书有点流水账,时间跨度为两年,与松山战役相比,双方战史资料的比对验证较弱。
  •     微观战史,适合深度军事爱好者,普通军事爱好者看起来有点枯燥。
  •     详实的史料堆砌,部队配置与调度的细致考证,读起来略显枯燥,但如此所反映出的历史的真实感与厚重感让人意犹未尽。中日双方将士迥然不同的心态更是一大看点。
  •     堆砌
  •     得有极大的耐心才行,可能是修为不够吧,还是坚持不下来。
  •     看了一个开头
  •     在材料整合和观点上,明显弱于松山。也许作者是想换个思路,让读者更多接触原始资料,而非他“消化”过的评述,并不重可读性。不过,的确有些战斗细节材料可删去或合并简述,效果会好得多。难道是缺少一个好编辑?有意味的是,对比中日两方的记录,更生动更有人情味的始终是日方(或者零星的美方),他们往往从个人的角度去看待战争,这点反而让现代读者感到亲切。中方原始记载则大多无聊而机械,有感染力的很少见。这是稍稍令人感到尴尬的地方。
  •     日本人真的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即使是在腾冲战役最激烈的时候,每天都要和中国军队巷战拼刺刀,他们也不忘准时准点、准点准时顶着漫天的炮火排队前往慰安所发泄自己的兽欲……联想到当下日本AV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也不由得让人感叹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又一部资料集
  •     八百页的书配上专门的一本地图册,试问这年头还有哪个军史作家能写出这样的书。狂赞余戈老师。期待第三本龙陵战役,完成滇西会战三部曲!
  •     1944腾冲,抗日战场中国收复的第一座城
  •     一天时间匆匆翻完,写得如此详细,真不知作者下了多少功夫收集资料。
  •     叹息的历史!
  •     没读完
  •     非常详尽的描述,几乎能切身体会到残酷的战场
  •     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以造就不朽的作品,配得上我们的军魂和民族之魂
  •     几乎没法看,买了那么久,翻了几次都放弃了,看来还得继续翻。
  •     余戈作为一个部队大院成长并有从军史的热爱研究抗战史的作家,对滇西战役进行了详细的微观战史描述。战争的残酷在字里行间体现,1942年5月到1944年的腾冲,血腥场面看得人心悸,珍珠港事件后,美帝大阵势加入盟军让日军成了强弩之末,急功近利企图掠夺我国土,国军将领士兵以英勇血肉之躯对抗
  •     书是好书,可惜只适合深度研究腾冲抗战细节的朋友阅读
  •     不一样的战争视角,读来很有亲切。腾冲人的历史
  •     一寸山河一滴血
  •     能写的这么详细精确,又做到客观公正,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     考证史料集,不错
  •     比上一本还差点
  •     没有他的第一本书读得仔细,原因可能是他写得太细太琐碎了,失去了文学价值和可读性,但总体是一本很好的书
  •     于是我记住了一个反复提到的证人名字:吉野孝公
  •     大部分读者都要被淹死在细节的海洋中了,很多东西更适合出现在脚注中,现在这样子是种偷懒的写法。
  •     战争资料集
  •     非常棒的一本书,每日每日的战报,配以详尽的地图册,感觉回到了1944年,陪同着远征军士兵逐日地推进展现。更多的是感慨,远征军虽然换装美械,武器装备上完爆日军,可是训练、士兵体质、步炮空协同、指挥体系都远远未达到现代军队的标准,才导致了这么巨大的伤亡,可悲可叹。并且国军的密码本被缴获,导致日军每每能迅速改变兵力部署,给我军进攻造成了极大的阻滞。印象更深刻的一点是,书中还引用了好多个人视角来讲述不同人在战争中的遭遇,既有士兵、将领,也有百姓,无论适当良民还是汉奸,都有身在时代洪流之中无可奈何的意味在,当然,抗日县长张问德是好样的,《答田岛书》以其有理有据的驳斥劝降、展现不屈的民族气节而名闻天下。战争中存活下来的都非常不易,每个人都在想尽办法生存。还有一些,比如国军也有打游击的,投身情报展现的学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