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内心的声音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1
ISBN:9787510823114
作者:[印度] 克里希那穆提
页数:336页

内容概要

克里希那穆提,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美国《时代周刊》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五大圣者之一”。他生于印度,少年时期开始专门的灵性修炼,以后成为彻悟的智者。他一生致力于引导人们认识自我,用自性的光明照亮自己,解放自己。他一生的教诲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迷茫中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
他的著述是由空性流露的文字和讲话集结而成,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上留下广泛深远的影响。

书籍目录

意大利1933年
追求真理的人正错过真理
任何描述都无法传达真相
越是选择,就越是空虚
追寻真理不过是一种逃避
认识到欲求的无益,欲求就止息了
不完整的行动中了解永恒的真相
荷兰1933年
弄清你真实的想法
欲求阻碍了洞察力
完满的行动并非来自选择
没有通向真理的道路
行动本身比行动的结果更重要
行动就是觉察你此刻的所作所为
永恒就在短暂中
因为选择,所以我们害怕死亡
你无法通过局部到达整体
行动是思想、感受和行动达到完整
记忆妨碍充分地面对经验
有一种全无选择的决定
诞生于理解的行动会带来改变
挪威1933年
寻找舒适就不可能发现真实
追寻和努力破坏了理解
有一种自然自发的生活方式
祈祷意味着逃避
生活不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觉察与时间无关
印度 1933-1934年
唤醒探索的真正愿望
信仰束缚了思想
领悟安全才能终结恐惧
什么是真正的满足
真理是一种不断的完满
人无法通过任何组织找到真理

作者简介

《倾听内心的声音》收集了克里希那穆提1933—1934年在意大利、荷兰、挪威和印度各地所做的演讲和讨论。他广泛地探讨了真理、行动、选择、欲望、宗教等多种话题,其主旨却只在告诉人们:真理之路,不在他人或组织的指导中,而在个人身上,因为没有人能描述真相。真理之行,始于弄清个人真实的想法,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倾听内心的声音》是《克里希那穆提集》系列(共17本)的第一本,后续作品将不断推出。这套作品集涵盖了克里希那穆提在1933至1967年这35年间的演讲,堪称是克氏最具代表性的系列著作,已经包括了他的全部思想。


 倾听内心的声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书名《倾听内心的声音》十分吸引我。每个人内心的声音都不一样,如何倾听才是最好的方式?我们内心的声音是什么?什么是真相?如何传达真相?于是,我怀着寻找内心的答案,阅读了此书。  我佩服这位老者的行为。文中收集了克里希那穆提1933-1934年在意大利、荷兰、挪威和印度各地所做的演讲和讨论。他广泛地探讨了真理、行动、选择、欲望、宗教等多种话题。   虽然话题十分深奥,对我很有吸引力,但就易读性而言,我觉得这不简单。特别是当我把同一篇文章反复读了三遍,还读不明白的时候……他反复强调真理的意义,以上提到的词汇,就词汇本身展开了很多讨论。他想告诉人们:真理之路,不在他人或组织的指导中国,而在个人身上,因为没有人能描述真相。真理之行,始于弄清个人真实的想法,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老者的演讲,是带着信仰的。在他所在的国度,我相信,人们总是很虔诚。而他希望通过演讲,将自己的观点传播给一些人听,也希望听着的人们,继续传播下去。作者希望如此,我也希望如此。  但由于读起来十分绕口,让我有些难堪。我希望阅读,可每每拿起,又要放下。不知是翻译的原因,还是作者本身的表述习惯?我更愿意听他的原声录音或是视频。  我还是喜欢作者的文章,愿我能再好好读一遍。
  •     五年前初识克里希那穆提,全是因为我参加胡因梦老师在万邦讲堂中对他著作的讲解,从那以后,我开始涉猎克氏的著作《重新认识你自己》《爱的觉醒》等等,看到克氏新书《倾听内心的声音》上市,立即纳入囊中,潜心阅读。《倾听内心的声音》收集了克里希那穆提1933—1934年在意大利、荷兰、挪威和印度各地所做的演讲和讨论。在书中,他以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探讨了真理、行动、选择、欲望、宗教等多种话题,其主旨只在告诉人们:真理之路,不在他人或组织的指导中,而在个人身上,因为没有人能描述真相。他说:“你自己并不确定你真正想要什么?我发觉有很多人不理解我所说的话,因为他们带着根深蒂固的观念而来,他们带着有倾向性的态度来听,不去弄清楚我要说什么,而是只想从中找到他们私下里渴望的东西。”带着目的而来,只会怀着失望而去,生活不是选择而是经历,觉察自己,体验每一个当下,与自我连接,就像周国平所言,每个人只有一个人生,她是一个对我们从一而终的女子。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引导她,充实她,做真实的自己,活出真性情,活出自我。他说:“安全不过是逃避。是我们每个人自己建立了这些权威,他们并不是自发形成的。”所谓的安全,不过是熟悉的模式,亦如固化的思维模式,将某些人认为权威,自己不敢超越,对其言听计从,缺乏自我观点,依赖性较强,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他们来自于幼年的生活经历,缺乏与父母的连接,只有突破制约,做好与父母的连接,说出自己的感受,平等的交流,逐步就会走出权威恐惧的影响,正所谓:境由我造,境由我破。他说:“你们每个人都意识到内心某种巨大的空白、空虚,意识到那空虚你要么想要填满它。要么想要逃离它,这两种行为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这让我看到一个人像陀螺一样旋转,忙忙碌碌,无法静静的呆着,害怕面对自己,不能接受自己,就像电影《黑天鹅》中的女主人公,一直在寻找完美,用心理学的解释,本我认为我具有黑天鹅毁灭性的一面,超我认为不应该具备那一面,应该拥有白天鹅的善良与美丽,正是这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自我混乱,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命丧黄泉,殊不知世间本没有完美之物,只有接受不完美,心灵才会更自由……克里希那穆提反对二元论观点,这让我想到人格发展的青年时期,正是产生对错、黑白的二元观点时期,随着心理年龄的成熟,会产生三元、二元、一元等观点,《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让我们看到无边无际的道。品读《倾听内心的声音》,体味克里希那穆提的箴言,觉察每个当下,书中提到“蠢人”一词,让我有些不舒服,不知是克氏原意,还是翻译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心灵导师应该尊重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不应戴有色眼镜看人,用空杯心态包容万事万物,应包容每一片叶子,包容每一粒沙子,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世界才会丰富多彩……
  •     文/友竹《倾听内心的声音》是克里希那穆提演说集中的一本,全书旨在提醒我们:阻碍觉悟和智慧的一切因素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因此,除了我们自己察觉这一点并采取充分地行动,没有人能帮我们清除障碍,达到完满。克里希那穆提在演说中指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生活于恐惧或痛苦中(精神或身体等)并渴望从中解脱出来,这也是听众们去听他演讲的重要原因。但是他说,他不能为解除大家的恐惧或痛苦提供任何帮助,因为这些都是个体自己造成的。人类的恐惧或痛苦产生于欲求,随着欲求对象的不断变化,人会变得越来越贪婪、虚荣和肤浅。当你诚实面对自己的欲求,并一直为满足欲求而努力,你将最终发现它的虚幻;但是当你理智上知道自己不该汲汲于追求,思想上又控制不了对占有的渴望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时,你就陷入了无尽的矛盾和冲突中。这将更大程度地加深你的困惑与苦恼。于是你又急忙寻求另一种慰藉——对真理、永恒、神的追求。但是,对真理、永恒、神的追求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欲求。通过这种方式,人可能会暂时得到心理安慰,却仍然无法彻底摆脱恐惧或痛苦。不理解痛苦的根源就不能摆脱痛苦。暂时给你心理安慰的东西或方法不是解药,而是毒药,且是会使人产生强烈依赖性的毒药。克里希那穆提强调,要想摆脱痛苦而达到幸福,需要人们全然地察觉,完满地行动,一切问题的解决应从根源着手,而不是缝缝补补。这不是一堆空洞的词语,而是需要听(读)者进行仔细思考、完全理解并采取行动的过程。他说,思考不是带着偏见和先入为主观念的某种反应,而是要求个体用包括头脑和智力在内的整个存在对某件事作出的批判性审视。对已经习惯于传统思维、既定观念的头脑来说,理解他的话是一项具大的挑战。所以他不厌其烦一遍遍向人们宣讲——变换其外在的内容、语词,坚持其内在的核心的观点;听众们也一遍遍向他提出“显示自己根本没听懂”的重复性问题。有的问题他会详细回答,有的问题他会一笑了之,他说,那是因为提问的方式不对,所以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对本书的阅读一开始可能会感觉相当晦涩,抽象的词语堆叠、生硬的质问语气,都不免让人心生排斥之感。而他不愿以举例来说明自己观点的做法,也大大减少了阅读乐趣。他说,例子容易引起误导,因为几乎没有什么例子能够完全代表对一种抽象理论的全部理解。这个我也赞成,但还是觉得有例子做辅助的说明更生动一些。比如,他一再强调的“和谐”、“整个存在”、“全面”、“充分”、“全然”等等词语在文中频繁出现,也是整本书精华的关键所在,作为读者的我们不免想问具体到完整的行动中,那究竟该是怎样一种状态?在看到他几次说到“与毒蛇共处一室”、“脚踝扭伤”这两个经典例子时,才明白了他的意思:专注于当前情境,全身心投入才能摆脱困境。也许对这类书,本就不该要求语言太平易近人,尤其是由外文翻译而来的读本。但读的过程中总在想,如此经典的读物应该有让大众都能欣赏的机会才好。毕竟,克里希那穆提也说了,他的演说并不是专对某一高尚阶级或知识分子的,所有想要发现智慧、发现幸福的人都可以来听、来看。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叫我们不要被权威所控制。 学会对每个事情提出质疑
  •     生命中根本没有安全可言。没有到达真理的方法和途径。对障碍保持完整的觉察,这觉察中就有对永恒的领悟。
  •     20世纪的印度也像中国一样遭受侵略,但是当时中国的哲学家思想家只是就事论事吧,实用性地为时局服务,而他几乎完全跳出当时那个舆论的大圈子,超脱了世俗说定义的苦难,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宗教,既非东方也非西方,而是属于世界。
  •     一如既往
  •     如题
  •     看不下去了,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连起来却很难感同身受的理解
  •     6.5h 这本书读起来十分缓慢且难以消化,尽管其中收录的对话大抵上不过是对于几个问题重复的、时深时浅的讨论,你可以看到人们就是如此固执,难以放下心中对于确定和安全的僵持。对于觉察和真相的观点,克的理论回到了最初人在发展社会时面对选择的岔路口,所以你无法通过智力和成长中积累的社会经验去理解克的观点与哲学,我也无法彻底的脱离心智的存在去真正达到觉察,但我发觉自己已经走向了怀疑之路。克的著作和演讲浩如烟海,于我来说是世上极为珍贵和真诚之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